戏曲剧本 螺仙
- 格式:doc
- 大小:130.50 KB
- 文档页数:42
天仙配[剧本]鹊桥(合唱)啊,云浪翻滚雾沉沉,天规森严冷冰冰。
凡人都说神仙好,神仙岁月太凄清(七仙女)天宫岁月太凄清,朝朝暮暮数行云。
大姐常说人间好,男耕女织度光阴,我有心偷把人间看,又怕父王知道不容情,我何不去把大姐找,她能作主能担承。
(七仙女白)众位姐姐,小妹心中不爽,想到宫外游玩一番(二/四姐)好,我们一到去吧(三姐)且慢,父王戒律森严,使不得的(七/二/四)唉,我们一到去吧(大姐)且慢,好哇,你们想偷着出去玩哪,待我去禀告父王知道(七)大姐,是小妹心中不爽,想到宫外游玩一番,大姐我们去吧(大)好到是好,只是(三)只怕被父王知道(众)你呀就是胆小就是胆小,大姐我们去吧,我们到哪里去玩(七)我们到天河去玩(众)那里有什么好玩的(七)那里有鲜花鲜草,天河之上还有一座鹊桥,站在桥头观赏风景,天上人间一目了然(众)好,我们就到天河去玩(大)好,你们去,我看家(众)大姐(大)我才不和你们年纪轻轻的去玩呢(七)大姐,有道是天宫无岁月,神仙无老少,依小妹看来,大姐比我们还年轻呢(大)唉呦,你这张小嘴哟,就想涂了一层蜜糖一样,说出来的话是那么对人头,好,我就带你去,不带她们去(众)大姐,奉承话我们也会说呦,有道是天宫无岁月神仙无老少,依我们看来大姐比我们还年轻呢,又年轻又漂亮,真是一个老来俏(大) 好,我就带你们去天河游玩(众) 多谢大姐(众) 飘飘荡荡天河来,天河如带白浪飞。
姐妹七人鹊桥上,要把人间看一回(大)且慢,众位妹妹,我们还是回去吧,若被父王知道,你我吃罪不起。
(二)哎,只要我们不讲,父王怎会知道,多看一回又有什么精品文库(三)哎呀,我们还是听大姐的,还是回去吧(四)你呀真是胆小(七)众位姐姐,我们快开拨开云雾吧(大)且慢(众)大姐(大)只可偷看片刻(众)晓得,拨开云雾看人间,万道霞光射上天,万紫千红景色颜,男女勤忙笑声喧(四)哎呀,这凡间的霞光把我的眼睛都看花了(二)是呀,这人间的景色把我的眼睛都看乱了(七)众位姐姐,我真高兴呀(大)是呀,这人间是好看(七)众位姐姐快来看(众)什么(七)你看那些人儿肩背渔网手拿船镐,站在船头之上(大)奥,那是打鱼的(众)奥,是打鱼的,哎,看它撒下渔网了(大)我要赞他们几句(众)你要赞得好好的(大)你们听了。
粤曲《再世红梅记》剧本编剧:唐涤生修撰:叶绍德演员表:任剑辉.....(饰)裴禹白雪仙.....(饰)李慧娘/ 卢昭容梁醒波.....(饰)贾似道陈锦棠.....(饰)贾莹中靓次伯.....(饰)卢桐任冰儿.....(饰)吴绛仙朱少坡.....(饰)贾麟儿故事内容:钱塘裴禹游玩西湖之际,邂逅奸相贾似道之妾李慧娘,二人发乎情,止乎礼,惺惺相惜,互相赞美之余,仍无奈要分离。
贾似道知悉后,一时妒恨,将慧娘杀了。
后闻得退职总兵头之女昭容貌美非常,兼且酷肖慧娘,遂欲得之为妾。
卢桐欲拒无策,裴生示意昭容扮成疯女,杜绝贾相之色心。
可惜被贾似道洞悉其情,假意放走昭容,却将裴生拘禁于相府内,图谋杀之。
慧娘阴魂不息,化成厉鬼,知悉贾似道的阴谋后,遂将裴生救走。
贾似道以为是其妾所为,大怒,而慧娘之鬼魂亦于此时出现,痛惩奸相,再与裴生赶赴扬州会见昭容,抵步时,正值昭容相思魂断之际,慧娘遂得借昭容之身还魂,与裴禹成婚。
第一场观柳还琴(排子头一句作上句开幕)(贾麟儿挂着一只葫芦,从官舫上白榄)莫作太平人,我宁为官家仆,主人贾太师,佢酒色唯征逐,不理元兵困襄阳,祇知道买妾营金屋,佢家有七夫人,于心尚犹未足,还添廿九钗,共成三十六,新收李慧娘,貌美而孤独,因贫鬻颜色,尚未谐花烛,今日载酒荡西湖,停船走马射糜鹿,慧娘在船中,伏栏时痛哭,我难得有半日闲,走去买酒偷纳福。
(什边下介)(李慧娘什边官舫上徘徊唱慢板)山影送斜晖,波光迎素月,一样西风,吹起我新愁万种。
消息隔重帘,人似天涯远,芳心更比秋莲苦,只怕梦也难通。
唉背灯徒自叹,对镜为谁容,我本玉洁冰清,羞作玉笼彩凤。
(收掘口白)前在虎丘石畔,与个郎只片面之缘,调琴有引凤之音,我亦有怜才之念,何期飞烟薄命,注定随鸦,任教红袖多情,争奈清琴难托,但今朝闻得姊妹们谈论,谓有小舟遥遥跟踪,都经已数日,我但愿不是个郎,免惹李下瓜田之谤耳,呀...太师临行,命置酒船头,而今须整席以待。
唉,正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都巳惘然。
独幕戏曲剧本貂蝉拜月独幕戏曲剧本貂蝉拜月编剧:宋文宪人物貂蝉 18岁司徒王允 50岁地点长安城司徒王允府后花园幕启王允后花园亭台楼阁花木茂盛一轮明月高挂中天貂蝉上貂蝉(唱):一轮明月挂天上,一架蔷薇满园香.柳梢轻摇风细细,更深人静夜茫茫.貂蝉月下细猜想,义父为何怀忧伤.我为他弹琴把歌唱,他依然锁眉坐愁乡.几日来在书房悲声大放,痛骂那董卓贼败坏朝纲.义父他为国事茶饭不想,义父他为苍生两鬓添霜.恨只恨貂蝉不是七尺汉,我不能替父分忧上朝堂.今夜晚树影婆娑月明朗,貂蝉女焚香拜月祈上苍.(焚香拜月)王允:(内唱)定巧计要让国贼把命丧,(上唱)后花园来寻我儿女红妆.女儿啊,你看这月挂中天夜已三更,你怎么还不回绣房安歇,为何到这后花园来焚香拜月?你有什么为难的事情就讲给为父听来,为父好于我儿做主!貂蝉:义父呀(唱)貂蝉焚香把月祭,因义父近日锁愁眉.收养貂蝉做义女,再生之恩与天齐.貂蝉今年十八岁,未报父恩心着急.王允:(唱)近日朝中祸事起,董卓乱政把人逼.擅迁都焚洛阳赤地千里,废少帝杀大臣百姓流离.义父我眼看着国贼暴横,苦思虑无良策佑护社稷.貂蝉:(唱)却原来义父你为国忧虑,这几日为社稷茶饭不思.难道说满朝中百官畏惧,任奸贼乱朝纲百姓悲凄.王允:(唱)董卓贼有吕布日夜护卫,手执着方天戟无人能敌.有贤臣怀忠义谋把贼刺,事不成一个个殒命归西.貂蝉:(唱)看起来除奸贼实实不易,除非是让贼和吕布两分离.如果能设计让二贼争斗,到那时鹤蚌争咱稳占先机.王允:(唱)喜貂蝉果然是深明大义,美娇娥有胆识不让须眉.貂蝉:(唱)义父你先莫要把儿夸赞,可有那除贼计说与我知.王允:(唱)貂蝉女匡扶汉室全靠你,貂蝉:义父,貂蝉乃一裙钗女流,无拳无勇,你怎么说匡扶汉室全靠我呀?王允:(唱)父设下连环计你莫推辞.貂蝉,为父这几天苦思冥想,定下这连环计----貂蝉:连环计,什么样的连环计,快快说给女儿听来.王允:董卓吕布皆好色之徒,为父这连环计嘛,就是要选派一绝色女子色诱董卓吕布,为父将这绝色女子暗许吕布,明送董卓,让这女子从中乘机挑拨董卓吕布,离间他二人,让他二人反目成仇,为父再从中煽风点火,诱使吕布除掉董卓.貂蝉:果然妙计,义父呀,这连环计虽妙,可能不能成功,关键在这个绝色女子,她要临危不惧,也要善于察言观色,更要有为国尽忠的决心和胆识,只是这样绝色的奇女子,人间罕有,义父你又哪里去找寻?王允:貂禅,这一绝色奇女子嘛----貂禅:怎么样?王允:她她她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貂蝉(惊)哎呀义父,你你你说的可是你儿我?王允:貂蝉呀貂蝉,我儿你绝色美貌天下无双!为父也知你深明大义,有胆有识,虽为裙钗,却是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中英豪,若要连环计成功,非你莫属.貂蝉:义父呀义父,貂蝉从小蒙受义父教诲,儿我最恨的就是祸国殃民的奸臣贼子,可是你让我这清清白白之躯,去去去色诱董卓吕布,和这样的乱臣贼子同床共枕,女儿我我我实难从命.王允:貂蝉呀貂蝉,我的好女儿!难道说你忍心看那董卓奸贼鱼肉天下黎民百姓,忍心看我大汉江山丧于贼手?貂蝉:义父呀,儿我虽然不忍心看天下百姓生灵涂炭,不忍心看我大汉江山一朝倾覆,可我一个女流之辈,只怕难以当此大任,再说我大汉英才辈出,兵多将广,难道说要我一个柔弱女子去平贼安邦?王允:貂蝉儿啊,(唱)说什么大汉兵多将又广,说什么柔弱女不能平贼安邦.董卓贼多一天把相印执掌,有多少忠义人都要遭殃.我儿你再莫要多思多想,除奸贼扶汉室把美名传扬.貂蝉:(唱)叫义父听儿把话仔细讲, 貂蝉女未曾想过美名扬.王允:(唱)连环计若成功皇上封赏, 貂蝉:(唱)若不成陪了儿连累爹娘.。
中国农历传统节日的传统戏剧剧本在中国的农历传统节日中,传统戏剧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戏剧不仅是庆祝节日的一种方式,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为您介绍几个中国农历传统节日的传统戏剧剧本,带您领略其中的魅力。
元宵节剧本:《灯谜猜猜猜》故事背景:元宵节是中国农历新年的最后一天,也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人们在这一天会点亮彩灯、猜灯谜、吃元宵,以庆祝团圆和美好的未来。
剧情梗概:故事发生在一个古老的村庄里。
主人公小明是一个聪明机智的年轻人,他喜欢猜谜语。
在元宵节的晚上,村庄里举办了一场灯谜猜谜的比赛。
小明决定参加比赛,以展示自己的智慧。
比赛开始后,小明接连猜中了几道难题,赢得了观众们的掌声。
最后,他遇到了一道特别难的谜语,谜底是“团圆”。
小明思考良久,终于想出了一个巧妙的解答:“团圆不仅是家人团聚的时刻,也是人们心灵相连的时刻。
”观众们听后纷纷鼓掌,称赞小明的聪明才智。
剧本特点:这个剧本以元宵节的传统活动为背景,通过小明的故事展示了智慧和团圆的重要性。
剧本中穿插了一些谜语,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和乐趣。
端午节剧本:《屈原投江》故事背景: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屈原是一个忠诚而爱国的人,他为了国家的未来,最终选择了投江自尽。
剧情梗概:故事发生在战乱频繁的时代。
主人公屈原是一个聪明勇敢的诗人,他深爱着自己的国家。
然而,国家的统治者被贪婪和腐败所蒙蔽,屈原的忠言逆耳。
屈原决定离开朝廷,用诗歌宣扬正义和爱国精神。
他的诗歌引起了人们的共鸣,但也引来了统治者的嫉妒和恐惧。
最终,他被陷害成了叛国者。
在端午节的那一天,屈原感到无法忍受国家的背叛和自己的无助,他选择了投江自尽。
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忠诚和爱国精神,开始划龙舟、吃粽子,并在江中撒下粽子,以防止鱼虾吃掉屈原的遗体。
剧本特点:这个剧本通过屈原的故事展示了忠诚和爱国精神的重要性。
剧本中穿插了一些战争和政治的元素,使故事更加丰富和有深度。
《石花妞》与《海螺仙子》之比较张恩逖(贵州民族学院民族文化学院,贵州贵阳550025)内容摘要:由于各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环境的不同,常常使同一主题的民间故事出现差异,所以当我们把两个民族的民间故事放在一起比较研究时,会发现各民族不同的文化特征。
本文主要以白族的《石花妞》与汉族的《海螺仙子》为例来进行比较研究,看看白汉之间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汉族和白族民间故事差异形成作者简介:张恩逖,(1988-),女,贵州遵义人,贵州民族学院民族文化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本科生。
“Shi Hua Niu” And “Fairy Conch”Zhang enti(School of Nationality Culture,GuiZhou Nationality College,GuiZhou GuiYang 550025)Content summary:As a result of living habits of various ethnic groups and different cultural environment, often the same subjec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folk tales. Therefore, when we the people of the two n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story when put together, you will find that th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cultures. In this paper, to Bai's "Shi Hua Niu" and the Han people "Fairy Conch" as an example to carry out a comparative study to see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Bai and Han.Key words: Bai and Han Folk tales Differences in the formation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学艺术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遗产。
元曲戏曲经典剧本剖析元曲戏曲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瑰宝的代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其中,经典剧本更是元曲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本文将对元曲戏曲经典剧本进行深入剖析,探寻其独特之处。
一、元曲戏曲经典剧本的特点元曲戏曲经典剧本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1.歌舞之间的融合:元曲戏曲以其独特的演出形式深受观众喜爱。
其中的经典剧本更是歌舞的集大成者,歌舞之间的完美融合使得戏曲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2.抒发人民情感:元曲戏曲的经典剧本以古代人民的生活为题材,真实地展现了他们的思想和情感。
观众通过欣赏这些剧本,能够感受到人民的悲欢离合,增强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3.深入社会问题:元曲戏曲经典剧本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深入探讨。
剧本中的角色和情节既有现实的影子,也有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使得观众在欣赏的同时能够思考当下的社会问题。
二、典型元曲戏曲剧本的剖析1.《西华山》:《西华山》是元曲剧本中的代表作之一。
该剧以历史题材为基础,讲述了秦始皇在洪水灾害中寻找仙草的故事。
剧本以秦始皇的爱国情怀和无私精神为主线,通过丰富的歌舞和唱词展现了古代人民对抗自然灾害的勇气和智慧。
2.《汉宫秋》:《汉宫秋》是元曲剧本中的另一佳作。
该剧以汉武帝的后宫生活为主题,揭示了权力斗争和宫廷阴谋的残酷。
剧本通过对皇帝与后宫妃子之间的羁绊和情感的描绘,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人民的痛苦。
3.《窦娥冤》:《窦娥冤》是元曲戏曲中最知名的剧本之一。
该剧讲述了晋代女子窦娥被冤枉杀害的悲惨遭遇。
剧本以窦娥的悲剧为切入点,揭示了封建统治下人民的苦难和不公平待遇。
该剧以其深刻的社会寓意和动人的表演深受观众喜爱。
三、元曲戏曲经典剧本的艺术价值元曲戏曲经典剧本凭借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首先,元曲戏曲经典剧本是我国戏曲艺术的精华之一,代表了我国古代艺术的最高水平。
这些剧本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音乐、舞蹈和表演艺术的结晶。
昆曲《长生殿》剧本 4清?洪昇著第二十二出密誓【越调引子?浪淘沙】(贴扮织女,引二仙女上)云护玉梭儿,巧织机丝。
天宫原不着相思,报道今宵逢七夕,忽忆年时。
【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信,银汉秋光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肠似水,佳期如梦,遥指鹊桥前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吾乃织女是也。
蒙上帝玉敕,与牛郎结为天上夫妇。
年年七夕,渡河相见。
今乃下界天宝十载,七月七夕。
你看明河无浪,乌鹊将填,不免暂撤机丝,整妆而待。
(内细乐扮乌鹊上,绕场飞介)(前场设一桥,乌鹊飞止桥两边介)(二仙女)鹊桥已驾,请娘娘渡河。
(贴起行介) 【越调过曲?山桃红】【下山虎头】俺这里乍抛锦字,暂驾香辎。
(合)趁碧落无云滓,新凉暮飔,(作上桥介)踩上这桥影参差,俯映着河光净泚。
【小桃红】更喜杀新月纤,华露滋,低绕着乌鹊双飞翅也,【下山虎尾】陡觉的银汉秋生别样姿。
(做过桥介)(二仙女)启娘娘,已渡过河来了。
(贴)星河之下,隐隐望见香烟一簇,摇扬腾空,却是何处,(仙女)是唐天子的贵妃杨玉环,在宫中乞巧哩。
(贴)生受他一片诚心,不免同了牛郎,到彼一看。
(合)天上留佳会,年年在斯,却笑他人世情缘顷刻时。
(齐下) 【商调过曲?二郎神】(二内侍挑灯,引生上)秋光静,碧沉沉轻烟送暝。
雨过梧桐微做冷,银河宛转,纤云点缀双星。
(内作笑声,生听介)顺着风儿还细听,欢笑隔花阴树影。
内侍,是那里这般笑语,(内侍问介)万岁爷问,那里这般笑语,(内)是杨娘娘到长生殿去乞巧哩。
(内侍回介)杨娘娘到长生殿去乞巧,故此笑语。
(生)内侍每不要传报,待朕悄悄前去。
撤红灯,待悄向龙墀觑个分明。
(虚下)【前腔】(换头)(旦引老旦、贴同二宫女各捧香盒、纨扇、瓶花、化生金盆上)宫庭,金炉篆霭,烛光掩映。
米大蜘蛛厮抱定,金盘种豆,花枝招飐银瓶。
(老旦、贴)已到长生殿中,巧筵齐备,请娘娘拈香。
(作将瓶花、化生盆设桌上,老旦捧香盒,旦拈香介)妾身杨玉环,虔爇心香,拜告双星,伏祈鉴佑。
梁山伯与祝英台戏曲剧本梁山伯与祝英台-戏曲剧本(电脑布景书馆、门外古槐)幕后音(演唱)同窗共波来三载,R500L相学二者敬爱,妹妹多情心暗许,哥哥豪爽锣里掩埋。
(灯光亮)(梁山伯、祝英台、马世荣在学馆读书)(马世荣围著祝英台乱看看)祝英台嗳,你搞什么?马世荣贤弟啊,(唱)你我同窗三年整,今日发现耳环痕,只有女子戴耳环,贤弟啊,你穿耳朵为何因。
祝英台你好恶心。
马世荣(演唱)你假装正经任凭人,想必你就是个女钗裙。
祝英台马师兄,女人怎么了?马世荣孔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银屑病也。
祝英台孔圣文章,人所景仰。
可叹将我们的姐妹母亲与小人并论,贬其为“难养”,错错错。
马世荣祝英台,孔圣文章你也敢于之说抨击?等待我知会先生,不判罚你跪下三天三夜才怪?祝英台(演唱)孟母三迁人敬爱,文姬归汉淡然去,昭君和番回京纳,班昭《汉书》百花千载,如姬、婕妤女中魁,更存有那,代父从军木兰崽,巾帼英雄出来代代,建功立业多豪放,若无孔母养孔子,先贤圣人怎结胎。
梁山伯好。
(唱)信手拈来巧剪裁,一番宏论开眼界,自古女子多奇才,贤弟呀,句句道中我心怀。
(白)(对马世荣)你去告呀。
马世荣这。
梁祝马(师母上,三人同时)师母。
师母常言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山伯,你的文章。
梁山伯写好了。
(递与师母)师母(师母看看了看看,欢欣地)嗯。
(摇头)英台。
(马世荣已经开始颤抖)祝英台请师母过目。
(递与师母)师母(师母看看了看看,欢欣地)嗯,不好。
(摇头)世荣。
马世荣我。
师母你学的那三字。
(马世荣低下头)第一个。
(马世荣头更低)第二个。
(马世荣再低头)第三个。
(马世荣恨不得钻进地缝儿)马世荣,糊涂虫,一天学了三个字,中间不会两头生。
幕后音(童声合)马世荣,糊涂虫,一天学了三个字,中间不会两头生。
师母也罢,放学去吧,英台留下。
(梁山伯、马世荣下)(掏出书信交与英台,英台接书信)祝英台我爹又来信了。
师母(笑笑)嗯,快看看吧。
祝英台(抱持书信)(演唱)旧爹爹的书信我不必看看,定然就是装病逗我回家转回。
“海螺仙子”的传说在南戴河旅游区的仙螺岛上,耸立着一坐汉白玉的“海螺仙子”立体雕像,这来源于一个传奇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南戴河只是一个小鱼村,村里几十户人家,一、二百口人,大部分以打鱼为生。
有一户姓单的,大号单良柱,靠下海捕鱼维持生活。
其人性情耿直,乐善好施,自家生活虽然拮据,仍常用卖海货的钱接济那些穷困的弟兄。
他有一独生子,小名“海娃”,大名“单刚”,从小就和父亲在海上迎风斗浪,撒网捕鱼,炼就一个强壮身体。
对父亲资助贫困人家,更是全力支持,从无怨言。
那时出海,没有天气预报,全靠渔民的经验,观天象断阴晴,观浪涌看海风,估谋着上船,每天凌晨就要出海,到次日下午两、三点钟才能回来。
这一天,单良柱和爱子海娃,早早上船,来到渔场,撒下网具,就着咸菜、吃着干粮,等待鱼儿入网。
早晨日出那叫美!只见桔红的太阳,似火球在海平线上跳跃、升起,海面红光闪耀,染遍天空,渔船笼罩在红霞之下,似如仙境。
到上午十点左右,爷俩开始收网、拿鱼。
那年头,海里的鱼多得很,有带鱼、偏口鱼、鳎目鱼、黄花鱼、鲈鱼······。
带鱼有巴掌宽,别的鱼小也有一、二斤,大的甚至十几斤。
爷俩越收网越高兴,一对一口地唱起渔歌:鱼虾入了网渔民把歌唱鱼虾收满仓日子盼兴旺······父子俩边唱边干,足足忙活了三、四个小时,船舱里满满登登,诱人欢喜。
当爷俩收到网尾,只见一个粪箕大小的一个海螺挂在网上,少说也有三、四十斤重。
爸爸说:“娃儿,这么大的海螺为父我也头次见到,少说也有上百岁了!长这么大,太不容易了,咱们放了它吧!”海娃说:“爸,这么大的海螺实在稀罕,还是带回家去,让乡里乡亲们看看新鲜吧!”爸爸同意了海娃的意见,二人费了好大力气把海螺搬上船头,便摇橹归航了。
中国戏曲故事中国戏曲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
在中国戏曲中,有许多经典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是戏曲剧目的灵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些经典的中国戏曲故事。
《白蛇传》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被搬上舞台后演变成了一出优秀的戏曲剧目。
故事讲述了白娘子和许仙之间的爱情故事,以及白娘子与法海之间的恩怨。
白娘子化身为人类形态,与许仙结为夫妻,却因法海的干扰而遭受重重磨难。
最终,白娘子以巧计化解了法海的威胁,与许仙团聚,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这个故事融合了爱情、仙侠、人间善恶的主题,成为了中国戏曲中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也被改编成了戏曲剧目。
故事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的爱情和家族命运为主线,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衰落和家族的沉浮。
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细腻的人物刻画而著称,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
在戏曲演绎中,通过唱、念、做、打等表演形式,将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成为了中国戏曲中的经典之作。
《西厢记》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也被改编成了戏曲剧目。
故事讲述了张生和崔莺莺之间的爱情故事。
张生与崔莺莺相识相爱,却因门第不合而备受阻碍。
在患难之中,他们相互扶持,最终战胜了重重困难,赢得了幸福。
这个故事以其真挚的爱情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深受观众的喜爱,成为了中国戏曲中的珍贵遗产。
中国戏曲故事源远流长,其中不乏许多经典之作。
这些故事不仅是戏曲剧目的灵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也可以领略到中国戏曲艺术的精髓。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经典的戏曲故事将继续为人们所喜爱,传承下去。
第二章 戏剧作品安徽的戏曲剧本创作,可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文人创作。
此类剧本能搬上舞台具有较长演出生命力的不多;一类是由民间无名氏所写,由各声腔、剧种长期移植积累而来,是各班社、剧团日常上演的主要剧目。
文人的戏曲创作,以明、清时为最盛。
因为自从明万历年间,昆曲即在徽州和安庆一带盛行。
当时,富有的官宦和商人,多聘名角,组织家班演出,自娱待客并藉以扩大自身的影响。
有些文人,编写传奇本,自演或寄兴。
明清以来,此类戏曲作家,有史可考者约10余人,较为知名的有郑之珍、梅鼎祚、汪道昆、汪廷讷、佘翘、阮大铖、龙燮、方成培等。
其中有些人的作品,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如明代祁门人郑之珍整理改编的传奇《目连救母劝善戏文》,作者的本意原为宣扬封建孝道;但因剧中吸收了一些民间流行的戏曲和故事,如《哑女背疯》、《王婆骂鸡》、《尼姑下山》等,经过时间的淘汰,该戏已很少演出,而这些折戏却流入各剧种,成为它们的保留剧目。
明代休宁人汪廷讷写的传奇《狮吼记》,明怀宁人阮大铖写的传奇《燕子笺》和《春灯谜》等,在当时都是舞台上颇为流行的剧目。
直到今天,芜湖市梨簧戏剧团还全本改编了《狮吼记》演出。
徽剧、昆曲还把《狮吼记》中的《梳妆》、《跪地》;《燕子笺》中的《狗洞》,作为保留剧目。
需要特别提出的,那就是清代歙县人方成培改编的《雷锋塔》,他吸收了前人长期创造的成果,体现了人民对白娘子这一善良、坚强的女性典型,寄于追求幸福生活不懈斗争的同情和赞美。
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悲剧,是中国有关白蛇故事的戏曲本中比较完整而又优秀的本子。
其中《盗草》、《水斗》、《断桥》至今还是徽、昆和有些剧种常演的折子戏。
至于如明代歙县人汪道昆的杂剧《高唐梦》、《五湖游》等;宣城人梅鼎祚的传奇《玉合记》、《长命缕》和杂剧《昆仑奴》;铜陵人佘翘的传奇《量江记》;清代望江人龙燮的传奇《江花梦》和杂剧《芙蓉城》。
或由于文辞追求骈丽典雅、浓艳,以致艰涩难懂;或由于情节难以引人入胜,人物不够鲜明,皆为案头之作,很少见之于演出的记载。
董永遇仙戏的流变刘恒; 李永【期刊名称】《《艺术百家》》【年(卷),期】2019(035)004【总页数】9页(P86-93,122)【关键词】戏曲艺术; 董永; 流变; 织锦记; 地方戏【作者】刘恒; 李永【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洛阳4719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80董永遇仙传说自戏曲兴盛后,一直活跃在民间戏台之上,逐渐形成了富有时代特色的舞台经典。
在流播过程中,它们有的消逝于历史的长河中,有的风干在泛黄的纸张里,但更多的是传承在艺人们的一招一式之中。
回顾董永遇仙戏的发展历程,探索其传承中的异变,分析其各阶段的特征,这不仅具有戏曲史意义,而且有助于探究文化演进过程。
一、书生遇仙爱情和现实羁绊冲突的元代董永遇仙戏目前所见的董永遇仙戏最早出现在元代,分别是一部南戏作品和一部元杂剧作品,同时元杂剧及其他典籍中也存有董永遇仙传说的影子。
南戏作品情况如下:《九宫正始》《南词定律》《九宫大成》等曲谱中遗存有董永遇仙戏的六支佚曲。
“此戏不见著录。
各谱征引,或题《董秀才》,或题《遇仙》。
”[1]223并且《九宫正始》中标注此戏为“元传奇”。
钱南扬先生将这部南戏作品称为《董秀才遇仙记》,虽然其所辑佚曲与董永故事无关[2],但这并不能否认元代已有董永遇仙戏的事实,且从题目标注推测,该作品的关注点应为书生董秀才的遇仙际遇。
元杂剧作品情况如下:此剧名无考,仅在《雍熙乐府》卷十四中存留[商调·集贤宾]唱词。
“这个套曲虽然未点明与董永故事的关联,但内容确是董永路遇仙女的唱词,属于一个杂剧,而非独立存在的散套。
”[3]92该末本唱词有八支,虽字数不多,但却包含后来“槐阴相会”和“上工织锦”的部分情节。
从情节上分析,第一支为董永哀叹自己孤苦的身世;第二支为哭母并道出了仙女认夫妻事,表示自己尚在服丧期,承担不起罪名;第三支董永因自身贫困并卖身为奴,从而担心连累仙女;第四支奉劝仙女暂且回家,等自己服孝满后再成佳配;第五支表现出了董永内心的矛盾,提到仙女是自愿如此的;第六支认为这件事是前生的缘分;第七支表示织三百匹绢帛是辛苦的事情;第八支感谢并赞颂仙女,表示自己荣贵后要报答贤妻。
弘扬传统戏曲中学生阅读推荐的戏曲经典剧本戏曲艺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弘扬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在当今科技高度发达且以视听娱乐为主导的社会环境中,戏曲逐渐被遗忘,其潜移默化的教育价值也被忽视。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传统戏曲,我们有必要推荐一些经典剧本供学生阅读,并通过这些剧本来传承和弘扬传统戏曲。
本文将介绍三部经典的戏曲剧本,这些剧本融汇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教育意义和艺术价值。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戏曲经典剧本。
它以宝钗、黛玉、宝玉等一众丰满多彩的人物形象为基础,通过展现其内心世界和社会现实的矛盾冲突,揭示了封建世家的腐败和道德沦丧。
该剧本以细腻入微的笔触塑造了深刻的人物形象,通过丰富的情节和动人的台词,使人们对传统家庭伦理和生活方式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学生通过阅读和欣赏《红楼梦》,不仅能够体味到其中的文化内涵,也可以在欣赏戏曲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享受。
第二部我们推荐的经典戏曲剧本是《西游记》。
这部剧本以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等角色为中心,讲述了他们西行取经的故事。
该剧本融合了中国古代传说和历史文化,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和精彩的情节吸引着学生的关注。
通过读《西游记》,学生能够感受到其中的英雄主义精神和友情的力量,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第三部经典戏曲剧本是《京剧名剧选》。
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之一,具有独特的音乐、唱腔和表演形式。
《京剧名剧选》汇集了京剧经典剧目,如《牡丹亭》、《霸王别姬》、《红灯记》等。
这些剧本不仅展现了京剧独特的艺术魅力,更通过情节和角色的塑造,让人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学生通过阅读和欣赏《京剧名剧选》,可以触摸到京剧独有的艺术魅力,培养审美情趣,并对中国传统戏曲有更深入的认识。
总之,通过推荐学生阅读经典的戏曲剧本,我们可以弘扬传统戏曲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天仙配》黄梅戏戏曲传统经典剧⽬《天仙配》为安庆黄梅戏戏曲传统经典剧⽬。
董永卖⾝葬⽗,⽟帝第七⼥(七仙⼥)深为同情,私⾃下凡,与董结为夫妇。
⼀百⽇后,⽟帝逼迫七仙⼥返回天庭,夫妻在槐树下忍痛分别。
董永⾏孝故事在魏晋时已见于曹植《灵芝篇》和⼲宝《搜神记》。
戏曲或名《织锦记》、《百⽇缘》、《槐荫树》。
黄梅戏整理本较有影响。
由来和影响董永⾏孝的故事最早见于东晋⼲宝(?~336)编撰的中国古代志怪⼩说集《搜神记》和东汉末年武梁祠⽯刻画像。
明代青阳腔《织锦记》⼜丰富了变⽂和话本的描写,对后世戏曲有很⼤影响。
黄梅戏经典剧⽬《天仙配》,⼜名《七仙⼥下凡》,由剧作家陆洪⾮根据⽼艺⼈胡⽟庭之⼝述改编⽽成。
故事⼤意是:董永为葬⽗⽽卖⾝在傅员外家为奴。
七仙⼥(⽟帝之第七⼥)同情董永,下凡结亲。
百⽇后,⽟帝差兵逼七仙⼥返回天庭,天地间的美满姻缘活⽣⽣拆散。
改编本成功地刻画了七仙⼥的反抗性格。
1954年,该剧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会,获优秀演出奖、剧本奖、道演奖、⾳乐奖,饰七仙⼥的严凤英、饰董永的王少舫获演员⼀等奖。
据此剧拍摄之影⽚获1949--1955年优秀影⽚奖。
也许,这个故事有⼀天会被⼈遗忘或不感兴趣,但是,那段脍炙⼈⼝的“满⼯对唱”绝对是永恒的旋律,永远不会消失于时空之中。
多少年来,《天仙配》似乎就是黄梅戏的代称,对⼀台剧⽬⽽⾔,这真是骄傲,⽽对⼀个剧种⽽⾔,悲哀是注定的。
平调《天仙配》⼜名《张七姐落凡》、《百⽇缘》。
故事见明传奇《织锦记》。
由王昌⾔、李庆番整理改编,张光、王⽂德导演,武安县⼈民剧团⾸演,秦崇德饰董永,李秀奇饰张七姐。
参加1954年河北省第⼀届戏曲会演,获戏曲⾳乐⼆等奖,秦崇德获演员三等奖。
螺仙人物表田螺仙女谢端田蛙仙王小双玉帝王母游奕灵官李嫂张三王大第一场救螺[早上。
[田间。
山川旖旎,风光明媚。
远处朝阳初起,村舍土砖黑瓦,炊烟袅袅;苍山泼墨,松柏叠翠。
近处阡陌交错,花草迎春,蜂蝶自舞,蛙鸣不绝;庄稼乘风正长,豆藤盘枝,菜花落英,瓜蔬稍嫩。
[谢端及众农夫,做各式种地模样。
幕后伴唱。
南国风景旧曾谙,此诗此画此何年?桃花随风堆满地,草长莺飞四月天。
花下蜂蝶双双舞,池中鸳鸯相对眠。
天上未识此风景,人间烟火醉天仙。
谢端(唱)村乡风光无限宽,一心种地无心观。
忙碌田里满身汗,面向黄土背朝天。
众(接唱)忙碌田里满身汗,面向黄土背朝天。
谢端(唱)鸡鸣早起启门闩,草草饭后上田间。
刚才日头爬三竿,此时却在头顶悬。
众(接唱)刚才日头爬三竿,此时却在头顶悬。
谢端时间不早,想是吃饭时间了吧,我得回家下米做饭。
张三哥,你为何还不回家做饭?张三我娘子已经做好,啊,看这日头影子,是不早了,走啦,谢端。
(下)谢端好。
李嫂,走,我们也回家做饭吧。
李嫂我娘已经做好啦,肚子是饿了,回家了,谢端。
(下)谢端喔。
那王大哥,你……王大我也回家吃饭了。
(下)谢端恩,也好,我也回去了。
(唱)四月的太阳六月的阳光,扎扎实实打在我的脸上,一会儿火辣一会儿烫,可怜肚子饿着荒。
别人回家吃着热腾腾饭,我回家还要灶头慢慢忙。
别人有父母娘子伴一堂,我孤苦伶仃对着破土墙。
邻家有女有意我,我怕太穷负邻家。
辛苦忙碌庄稼地,攒够钱粮娶新娘。
(白)天气干热,先到河边洗把脸,去去污泥汗水吧。
[走几步,发现田螺,捡起来。
好大的田螺,却在这个无水的坑中,哦,定是水都被晒干了。
把你放生河里吧。
啊,对了,今天没有菜吃呢,把它带回去,做道好菜!(又走两步,停住)哎,好歹也是个命呀,这顿有菜了,下顿还是没有菜啊,放生你吧。
田螺呀田螺,我们总算是有缘一场。
(拿出把小刀)哎,你莫怕,我绝非要伤害你的。
我们也算得惺惺相惜,在你壳上刻个印记,如果有缘分,我们还会再相遇。
如果你愿意就壳开合三下。
啊,你愿意,你愿意呀。
好了,我这就把你放生。
(唱)田螺你大口大口喝着水,谢端我咕噜咕噜饿肚响。
田螺你好比久旱庄稼遇甘雨,谢端我好比田螺困在泥坑上。
无亲无故过生活,生活艰难无限长。
刻此记号在你身,从此水陆两相望,两相望。
(白)我怎么搞得跟朋友道别,权当你我是朋友咯。
啊,田螺在旱地上,倒如同现在的我,原来是自己可怜自己呀!现在田螺已经放生了,就不同现在的我啦;我也不可怜自己了,以后我的生活也会好的,呵呵……哎哟,好饿,回家做饭。
哎呀,忘记了,今天家中无米,还做什么饭呀?喝两口河水充充饥(捧几口河水,喝)。
继续干活,晚上再去舂米吧。
[李嫂上。
李嫂(念)吃饱喝足来干活,心情好勃勃。
谢端兄弟真是早,找他说一说!(白)你来的真早呀,谢端。
谢端家里没米,怕耽误下午的农活,就没有回去舂米做饭了。
李嫂我带个苹果,来,给你吧。
谢端那,那谢谢李大嫂了。
(大口吃)李嫂你怎么不找个媒婆,帮你说个娘子呀,家里也会有个照应嘛。
(唱)家中有内人,处处少烦神。
她呀,补补破衣服,擦擦家里尘,做做热饭菜,带带孩子们呀!谢端(接唱)我也想家里有个好女人,累着时她能陪我说说话,苦着时他能把我心宽下;在家里她能对我体贴有加,在外时她能对我牵牵挂挂。
重要是她爱我我爱她,有情有爱才算得一个家。
(白)莫说感情了,我现在如此穷困,有哪个女的能看上我呀?前天媒婆跟周家村的一个寡妇提及我,人家根本瞧不在意我!我心中自然明白,不能让别人随我吃苦,生活过好了,再去想娶妻养子吧。
李嫂说的有理。
(惊讶)谢端你看,那边的天,光亮异常,好像是一位仙女下凡了!谢端不是,是仙女升天呀!第二场戏螺[上午。
[螺仙宫。
仙雾腾漫,奇花异草相称。
庭廊气派,殿宇精巧。
殿内雕梁画栋,陈设贵全,布置井然,更显孤清冷寂。
[众仙女翩翩起舞而上过场。
幕后伴唱。
(唱)常人都言神仙好,人间情爱更销魂。
天宫高墙深如海,多少神通越得成。
[众仙女下。
田螺仙女上。
田螺(唱)人间修行千百年,一朝搬住彩云前。
霜露繁花打眼过,多少劫数织成仙。
浮云蔽日非久事,蜂花千里终酿甜。
如来一翻掌铸成道道坎,田螺好诚心排过万万难。
那日落入干涸小泥沟,自哀自悲自苦叹,仙梦终难圆。
忽一小哥走身边,点点举动皆是缘。
他为人善良相貌虽平凡,他勤劳本分只求一份安。
看他一眼,举手投足非一般,看他两眼,我对他来暗喜欢,看他三眼,心中情里有了岸。
我多想他不是把我放生在水中,我宁愿他把我做菜下了饭,让我融在他的身体里,呼吸心跳与我伴。
他救了我,却要天地隔两畔,我钟情他,却要羽化离人间。
[田蛙仙上。
田蛙(唱)我是田蛙老仙公,醉在螺仙美貌中。
蛤蟆吃口天鹅肉,风流做鬼也轻松。
(白)田螺仙姑在吗?田螺是谁呢?我在啊。
田蛙是老夫田蛙仙公啊,哇,仙女真是仙貌天香,实仙界无二呐。
田螺小仙刚脱去凡胎,列入仙朝,还请仙公日后多多指点呀。
田蛙(唱)田螺仙女貌儿美,此美难得天上有。
田螺仙公见笑是了。
田蛙嘿嘿……你叫田螺,老夫叫田蛙,说起来,老夫和你也算得一家人了。
(上前)田螺(退后)你本是陆地之物,而我本傍水而生,怎能算得一家?!田蛙老夫是两栖的,也可在水中生活,哈哈……田螺你如此硬拉关系,山鸡和山药也能算得亲戚咯?田蛙闲话不必多叙,你新住天庭,想必耳闻老夫是专管仙事调动,如果仙女想有所升迁,要与我关系和睦啊,恕老夫直言,(唱)我专此肥缺,爱好有一桩,美人身边过,留下一席香。
[田蛙仙上前戏之。
田螺推开。
田螺放肆,仙公贵列仙班,怎能行如此猪狗之事?!(唱)仙风不贪人间露,轻言薄语戏仙姑。
天帝法度安犹在?漏网蛙徒未被诛!田蛙少在此装模作样,常言,哪个少女不怀春,你刚才自语老夫已听得几分,今儿陪老夫乐且一乐,有何不可?(继而向前再戏之)田螺(转身,躲开一边)我刚入此门地,仙基不稳,若与之硬碰,就是到玉帝那,也占不尽一个“理”字。
此等败类,在仙界也算爬滚多年,坏事定是做了不少,却未尝有过事端,只能随机应变,不可力敌。
(转到田蛙面前)(唱)粗语秽言非好汉,常家姑娘皆内敛。
(白)仙公莫急,你若想与我好,必答应我三件事,你能依得?田蛙(唱)难得美人情意转,应你三件有何难?(白)依得依得,三百件都依得。
(急靠近,田螺急忙躲开)田螺(唱)油口滑舌心不诚,怎辨是假还是真?(白)你都没有听我说什么,怎么就随口答应,倘若我要你死,你可死得?田蛙(唱)仙姑心思密,仙公听仔细。
(白)那请一一说来吧……田螺(唱)莫急莫燥莫贸然,大大方方才体面。
(白)这是第一件事,不是为难于你,怕影响你的身份,有失庄重。
田蛙(唱)对你犹爱怜,此事不算难。
(白)即是为老夫着想,当然没有问题,(做端庄样)那第二件事呢?田螺(唱)田螺天性独喜水,助我掌管天河渭。
(白)你面带难色,就是不答应咯?田蛙(唱)天河泄地三万里,一有不妥惊天帝。
田螺我可以治理得好。
你想,如果你我好了,每天都可相见,而牛郎与织女一年才得见一次,多可怜。
你答应我后,我会修葺天桥,弃用鹊桥,让他们天天相见。
田蛙仙女善良之极,也好,自上任天蓬元帅被革职后,一直无人管理天河,老夫将奏明玉帝,助你做天河管理特员。
那还有一件呢?田螺这第三件事,就是我每天问你三个谜题,你若能猜得一个,我便可与你相好。
田蛙这可不行,仙女哪知,老夫天性愚笨,你冰雪聪慧,你诚心难我啊!田螺你已算无德之辈了(田蛙羞状默认),再无点才,那么就是无德无能了,那你凭什么与我好?猜不到,时间问久了,可能你就变得聪明;也可能我会喜欢上你,然后出个简单的谜题。
倘若你运气好,说不定谜题一出,你就能猜出呀。
田蛙极是,极是。
你赶紧问吧。
田螺(唱)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田蛙不行,不行,太难了,不玩什么谜题了,与老夫好吧!(再而上前欲戏田螺,田螺急避开)”田螺(唱)莫急莫燥莫贸然,大大方方才体面。
(白)这么快不记得了?田蛙(唱)等到猜得你的谜,铁树都将有花期。
焉要任你来摆布,不如此刻抚香衣。
(欲进而再戏田螺,双手熊抱过去,田螺紧张失声,急闪躲)侍童(内)王母娘娘驾到,玉皇大帝驾到……[田螺仙女、田蛙仙公急行跪拜之理。
礼毕,王母与玉帝正坐。
王母蟠桃园的桃花开得正艳,玉帝邀我共赏,不想路过此地。
你新入天庭户簿,便进门来看你一看。
仙女果然长得俊俏。
田螺谢王母娘娘谬赞,小仙受宠若惊,跪拜天恩。
(叩头)玉帝刚刚似乎听得一声叫喊,是为何?田蛙仙公你知是为何?你在此又是为何?田蛙这,这……田螺容小仙禀来,(唱)田蛙仙公恋美貌,风流不改戏天娇。
听得此地容颜俏,放下仙态弄轻佻。
王母(怒起,接唱)天帝脚下戏玉钗,必要做那游水活鱼抠去鳃,必要做那参天丛林劈成柴,必要做那柔弱羊羔投畀豺。
(白)田蛙仙公你好大胆,(接唱)定要将你乌纱摘,杀此田蛙一奸狯,扫清天庭一祸胎。
玉帝王母勿怒,待听仙公怎说,弄清原委,再诛此害类。
田蛙(念)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白)王母娘娘勿怒,玉帝勿怒,老夫本不想诉田螺仙女之过,念其新入,尘根未能尽断,佛行还不够深。
即是如此,老夫便实言相告,(唱)仙女邀我作宾客,谁料见面喊阿哥。
得知内里有求我,助他一臂管天河。
老夫一向行事正,遇到仙娥岂能阿?公明却遭反唇诬,好心由来生怨啧。
王母原来如此。
玉帝田螺仙女,你有何话说,你虽是仙界新人,但是天条法规依然要对你惩治不怠!田螺小仙句句实言,休要相信仙公颠倒是非、一派胡言啊!田蛙仙女记恨得深啊,老夫未应你的事,你却要陷害老夫的性命!玉帝田蛙仙公贵列仙班,修行深远,怎能诬陷小辈?朕必须依天条行事处理。
王母我看罚就不必了,想是田螺仙女建功心切,才想治理天河,只是做法唐突,未能摒弃人间俗性。
玉帝王母说得是。
不过田螺仙女重罪可免,轻罪难赦。
如此,你是仙缘未足,修行不够,令你重回凡间修行积德,王母法外开恩,将你天职暂且保留,仙术也伴你随身,方便行善施恩。
他日功德圆满,机缘一到,你便可复归仙位。
仙公你看如何?田蛙玉帝圣明!王母哎,下凡就免了吧……田螺叩谢王母娘娘,玉皇大帝!玉帝已经是从轻发怒了,小仙自觉仙缘不足,必得回凡间继续修行,方能修成正果。
王母玉帝如此做也是天规所在。
我一眼见你,便甚是喜爱。
你生性本善,未到时机,定是缺乏历练。
再回凡间,你要一心修行行善。
我这有一纸信笺,闲时切勿打开,危难时刻才能打开!田螺再拜王母娘娘,玉皇大帝!玉帝来人,将田螺仙女送至南天门,遣发凡间!第三场娶螺[中午。
[谢端家。
屋外青松环栽,地面平坦干净,再无他物。
竹门简锁,屋内陈设破旧简单,一床,一灶,一水缸,一米坛,一桌,两椅,几处陈具,几张书画对联,而已。
[谢端上,到家门口而未入。
谢端(唱)未进堂,扑鼻香,透过窗,入胸腔,佳肴和羹汤。
定是邻家王小双,下我破厨房。
为我做饭菜,贴油又贴粮;替我补衣裳,穿针走线忙。
(白)王小双人真好。
她的情意我是知道,我只把她当做妹妹看待,况且,他的父母绝不愿把女儿嫁给一个如此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