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式太极拳分解动作演示教学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3
式太极十八式分解动作讲解动作名称:一、太极起势二、金刚捣碓三、懒扎衣四、六封四闭五、单鞭六、白鹅亮翅七、斜形八、搂膝九、拗步十、掩手肱拳十一、高探马十二、左蹬一跟十三、玉女穿梭十四、云手十五、转身摆莲十六、当头炮十七、金刚捣碓十八、收势动作歌诀:起势捣锥懒扎衣封闭单鞭鹅亮翅斜行搂膝拗步连肱拳探马蹬跟一穿梭云手摆莲脚头炮捣锥收势了教学口令:第一式起势1.并脚站立2.开步(提-开-落)3.两臂前掤4.屈膝按掌第二式金刚捣碓1.右转松沉2.左转前掤3.右转平捋4.提膝出步推掌5.马步下捋6.弓步分手7.虚步前合-起-落 8.提膝举拳 9震脚砸拳;第三式懒扎衣 1.旋腰十字 2.提膝按掌 3.出步切掌 4.右转茶壶第四式六封四闭 1.缠腰搭腕 2.下捋左转上棚 3.右转按掌收脚第五式单鞭 1.缠手抽丝 2.提膝出步 3.转体击肘 4.回转搭腕5,弓步分手第六式白鹅亮翅 1.左转交掌 2.上步插掌 3.跟步分掌第七式斜形 1.左转砍掌 2.右转提膝3.出步推掌4、马步合掌5.弓步搂推6.右转开掌7.松合转正第八式搂膝 1.松沉前合2.收脚提掌第九式拗步 1.推掌下捋提膝 2.上一步 3.上二步上三步交掌第十式掩手肱拳 1.左移开掌 2.右移蓄拳 3.蹬腿转腰顶肘发拳第十一式高探马 1.旋腰下合分掌 2.旋腰撤步上合分掌第十二式左蹬一跟 1.收脚交掌 2.开脚开掌 3.提收脚交拳 4.蹬脚开崩拳第十三式玉女穿梭1.合分掌右转虚步2.手脚提震3.收脚交掌4.蹬脚开崩掌5.跳步穿掌-架掌插脚-转体捋掌第十四式云手 1.掤掌出脚 2.叉步左云-出步右云 3.叉步左云-出步右云 4.叉步左云第十五式转身摆莲脚 1.转体提膝 2.出步推掌 3.弓步下捋 4.旋腰摆莲第十六式当头炮 1.撤步前棚 2.右转后捋蓄拳 3.左转发拳第十七式金刚捣锥1.右转后捋2.左转马步下捋3.弓步分手4.虚步前合-起-落5.提膝举拳 6震脚砸拳;第十八式收势 1.开掌捧气 2.按掌沉气 3.直立收脚氏太极拳其主要特点有:1.缠丝劲明显,要求处处留心源动腰脊,用意贯劲于四梢(即两手和两足尖),动作呈弧形螺旋,缠绕圆转并要做到“一动外俱动”;2.刚柔相济,柔中寓刚,亦即能打出一种似刚非刚,似柔非柔、沉重而又灵活的劲3.动作要和呼吸运气相结合,不仅做到“气沉丹田”,而且在练动作的同时进行“丹田转”,有时也可在呼气时发声(如呵、哂、嘘、吹),以加大劲力;4.快慢相间,亦即在动作转换处要快,一般行拳时要慢;5.拳路架子可分高中低 3种,体弱有病者可以练高架子,青壮年体健者则可练低架子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讲解:第一式:太极起势动作一:两脚并立,成立正姿势。
一、起式1、左脚开步2、与肩同宽3、两臂前举4、屈膝按掌(同步)二、卷肱势1、右转身划弧(45°)翻掌(眼看正南)2、卷肱(敬礼动作)推掌后收3、左转身划弧(45°)翻掌(眼看正南)4、卷肱(敬礼动作)推掌后收三、搂膝拗步1、丁步反提(身体右向45°)2、屈臂上步(正东)3、弓步搂推4、坐腿转身扣脚5、丁步反提(身体左向45°)6、屈臂上步(正西)7、弓步搂推四、野马分鬃1、坐腿扣脚转身2、抱手收脚点地3、转身上步(正东)4、弓步分手5、坐腿扣脚转身6、抱手收脚点地7、转身上步(正西)8、弓步分手五、云手1、摆手翻掌2、转身摆脚(左)扣脚(右)3、向左云翻掌收脚并步4、转身向右云翻掌出脚开步5、向左云侧弓步翻掌6、转身向右云翻掌收脚并步7、转身向左云翻掌出脚开步8、向右云侧弓步翻掌六、金鸡独立1、坐腿转身落手2、提膝独立挑掌3、坐腿转身落手4、提膝独立挑掌七、蹬脚1、落脚抱手(左手在上、右脚跟提起)2、提膝举抱(胸前)3、分手登脚(右前方)4、落脚抱手(右手在上、左脚跟提起、身体转向左前方)5、提膝举抱(胸前)6、分手登脚八、揽雀尾1、落脚屈膝抱手(左胸前、丁步)2、转体上步出脚(正西、脚跟落地)3、弓步前棚(右手心向内、左手心向下按在左胯旁)4、转体旋臂(右手心向上、左手心向下)5、后坐下捋、转身后捋(左手心向上)6、转体搭手(右手在前左手在后、两手心相对)7、弓步前挤8、弓步平分掌9、后坐引手10、弓步前按11、转身分手12、收脚(丁步)抱手13、转体上步出脚(正东、脚跟落地)14、弓步前棚(左手心向内、右手心向下按在右胯旁) 15、转体旋臂(左手心向上、右手心向下) 16、后坐下捋、转身后捋(右手心向上)17、转体搭手(左手在前右手在后、两手心相对)18、弓步前挤 19、弓步平分掌 20、后坐引手 21、弓步前按九、十字手1、坐腿扣脚转身摆分手2、坐腿落手叉抱右脚尖回扣3、收脚开立举抱(胸前)十、收势1、翻掌分手2、垂臂落手3、并步还原。
付清泉循环八式教学分解全文共四篇示例,供您参考第一篇示例:付清泉循环八式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武术套路,起源于中国古代。
它包含了八种基本招式,是一种以动作流畅、连贯、圆滑、变化丰富为特点的武术套路。
学习付清泉循环八式不仅可以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意志,增强自信心。
下面我们将对付清泉循环八式的教学分解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式:“将心沉入丸”“将心沉入丸”是付清泉循环八式的第一式,此式的核心动作是在原地站立,双手被压在身体两侧。
挺胸抬头,双手自然下垂;然后,两手向外侧横推,成托水而停的形式,同时双目直视前方,双腿微微弯曲。
身体呈现出一个圆滑的状态,整个动作要求流畅、连贯。
第二式:“仰步望月”“仰步望月”是付清泉循环八式的第二式,核心动作是迈步而立,然后双手交替向上抬举,如同抬头仰望月亮。
双腿迈步的时候,身体要保持平衡,上身保持挺直,双手的抬举要求肩部和手臂的协调配合,整个动作要求柔中带刚,精神贯注。
第三式:“斩子盖井”纵向的方式踏步,同时双臂运动发力,如同斩泉并盖井一般。
双手的动作要求流畅有力,腰部和双腿的力量要求协调,整个动作要求落地稳健。
第四式:“餐点抱月”“餐点抱月”是付清泉循环八式的第四式,核心动作是双臂交替来回运动,如同餐菜和抱月一般,动作要求舒展、流畅。
整个动作既要求肩部柔软的转动,又要求手臂的柔中带刚,整体动作要求节奏明快。
第五式:“斩水摘虹”“斩水摘虹”是付清泉循环八式的第五式,核心动作是原地踏步,双手成锤状以向下势力,如同斩水摘虹一般,要求有力有劲。
整个动作要求腿部下蹲时保持平衡,全身发力,腰腿力量发力协调。
第六式:“翻江倒海”“翻江倒海”是付清泉循环八式的第六式,核心动作是原地踏步,上身向后转动,双臂下压如同翻江倒海一般,要求力度均匀稳健。
全身要求流畅柔和,全身要求发力协调。
第七式:“荡晨划河”移动,双臂向两侧摆动有力,如同荡晨划河一般,整个动作要求手臂和肩部力量的协调,舒展有力。
8式太极拳图解和要领提示。
、动作四:练习方法:重心前移,左腿屈膝慢慢向前弓出,左脚全脚掌踏实成左弓步;双掌向前上按出,掌心向前,掌指向上。
掌指与肩平,眼向前平视(图5-4)。
动作要领:双掌前按时动作呈弧形,双臂不可伸直。
易犯错误动作:上体前俯、双掌前按幅度过大。
五、右弓步单鞭式 动作一:练习方法:向左转体,左脚尖外展45度,重心移于左腿,右脚跟提起,双掌同时向下划弧于腹前,掌心向下,掌指向外,眼视双掌方向(图6-1,图6-1-1为正面图)。
动作要领:1、双臂下落不可挺直。
2、转体、双掌下落、右脚跟提起应与转腰动作同时完成。
易犯错误动作:上体前俯、双臂挺直。
(此图为右弓步单鞭式动作一正面图) 动作二:练习方法:向左微转体,重心于左腿,右脚提起向前迈出,,脚跟先着地,左掌变勾手,向左上提至左肩前侧,勾背略高于肩,勾尖向下;右掌屈臂上提于左肩前,掌心向内,掌指向左,眼视勾手方向(图6-2)。
动作要领:1、身体中正,双肩不可耸起。
2、左掌变勾手、右掌屈臂上提应与转腰动作同时完成。
易犯错误动作:耸肩、身体歪斜、左膝挺直。
动作三:练习方法:向右转体,重心前移,右腿屈膝慢慢向前弓出,右脚全脚掌踏实成右弓步;右掌经面前向前立掌推出,腕与肩平,掌心侧向前,掌指向上,左勾手微向后展,眼视右手方向(图6-3)。
动作要领:立身中正,松腰松胯,沉肩坠肘,双臂呈弧形。
易犯错误动作:耸肩、抬肘、动作不协调。
六、左弓步拦掌捶式动作一:练习方法:向右转体,右脚尖外展45度,重心于右腿,左脚提起向前迈出,脚跟先着地;右掌握拳向右划弧收于右腰间,拳心向上;左勾手变掌自左向右拦掌于体前,掌心向右,掌指向上,眼视左手方向(图7-1)。
动作要领:拦掌、收拳、迈步应与转体动作协调。
易犯错误动作:上体前俯、突臀。
动作二:练习方法;向左转体,重心前移,左腿屈膝慢慢向前弓出,左脚全脚掌踏实成左弓步;左掌握拳屈臂收于胸前,拳心向下,右拳自腰间翻转拳心向下向前打出,置于左腕上,拳面向前,拳与肩平,眼向前平视(图7-2)。
太极(八法五步)动作分解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太极(八法五步)动作名称及分步教学德姣太极拳馆张德姣编写简介与学练要点:太极(八法五步)是国家体育总局为了更好地宣传、推广、普及太极拳,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本着科学化、规范化、简易化的原则,从各流派太极拳中共性的、最为核心的“八法五步”技术入手,即: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八法,以及进、退、顾、盼、定五步,进行了系统的提炼和整理,从而形成的一套具有文化性、健身性和简易性的太极拳普及套路。
它动作结构简单,数量合理,内涵丰富,易学易练,是继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之后,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推出的又一套更加简化的、较为理想的太极拳入门套路。
学习重点:了解太极拳三节三合的用意;理解太极拳对手法,眼法、身法、步法的基本要求;掌握太极(八法五步)套路名称的记忆和分动分步学练要点。
学习难点:动作的准确、沉稳、中正以及身体的柔、活、绵、劲力、虚实、精气神的综合表现水平的训练与培养。
预备势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并拢,头颈端正;百会穴轻轻上领,下颌微内收;舌抵上颚,胸腹放松,背部轻拔,肩臂松垂;两手垂于大腿外侧,身体上下对拉拔长;上悬下沉,中节舒松,心静体松,气沉丹田;精神集中,呼吸自然,目视前方。
一段静势01-0901 起势(1)垂手直立,全身放松,百会上领,眼见正前方;(2)屈膝松垮,重心右移,左脚跟提起,呼吸下沉;(3)吸气提膝,左脚开步,与肩同宽,两脚平行,两手微外棚;(4)重心左移,两手松垂,落跨屈膝中定,全身放松,呼吸下沉;(5)吸气领劲,两手前举,掌心向下,与肩同高同宽,眼见右手中指方向;(6)呼气下沉,小指领劲,屈膝松垮下按,至腰胯前方,圆裆扣膝,眼见正前方。
02 左掤势(1)身体右转,两手抱球,松肩坠肘松右跨,眼见右前方,左脚为实,右脚为虚;(2)左转棚手,左掌心朝里,右掌心朝下至右跨旁,眼见正前方,手向前掤,松腰落胯敛臀。
八式太极拳分解教学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太极养生成为现代人的潮流,常练太极拳的好处非常多,例如可以缓解精神压力,陶冶情操等,今天带您一起看一下太极八式图,下面我们来学习下吧!八式太极拳图解一、卷肱势1、身体稍右转,步型不变。
左手逆缠,向前转出至胸前,掌心向下,掌指向前;同时,右手逆缠,向右后斜上方转至肩高,掌心向下,掌指斜向右后方,目视右手。
接着两手变顺缠,掌心翻向上。
2、两手再变逆缠,右臂同时屈肘向内,手至右腮侧,掌心斜向前,掌指斜向上;左手在原处做逆缠旋转,掌心向下,掌指向前。
目视前方。
3、身体左转,步型不变,右手继续逆缠,向前经左臂上侧向前转出,手同胸高,掌心斜向前下方,掌指斜向左前上方;同时,左手继续逆缠向下转至腹前,掌心向下,掌指斜向前,眼法不变。
4、身体继续左转,步型仍为马步;左手逆缠向左后斜上方转出至肩高,掌心向下,掌指斜向左后方,目视左手。
接着,两手变顺缠,掌心翻向上。
5、两手再变逆缠,左臂同时屈肘向内,手至左腮侧,掌心斜向前,掌指斜向上;右手在原处做逆缠旋转,掌心向下,掌指向前。
目视前方。
6、身体右转,步型不变,左手继续逆缠,向前经右臂上侧向前转出,手同胸高,掌心斜向前下方,掌指斜向右前上方;同时,右手继续逆缠向下转至腹前,掌心向下.掌指斜向前。
眼法不变。
注意事项练习左右转身前后分掌时采用吸气,练习左右转身向前方逆缠推出时采用呼气。
练习时可随口令二八拍反复单式练习.以熟练掌握陈式太极拳手法的逆缠和顺缠的方法。
二、搂膝拗步1、左搂膝拗步腰微右转,右胯根微内收,左腿提起,重心渐渐完全转移到右腿,随转腰右肩下松,右肘下沉,自然地带动右掌弧形下落经右胯侧,随下落随着臂外旋使右掌心渐渐翻左右搂膝拗步朝上。
同时,左掌也随转腰向前向里经右胸,腹前弧形向下移,随移随着左臂内旋使掌心翻朝下。
眼随转腰向前平视转移,眼神要关及右掌。
以上动作同前左膝搂拗步。
2、右搂膝拗步腰渐渐左转,左脚以脚跟为轴,脚尖外撇约45度,随转体左掌渐渐弧形向左后移,随移随着臂外旋使掌心翻朝上;同时,右掌也随转体自前向里弧形向左下移,随移随着手臂内旋使掌心翻朝下。
杨氏太极拳85式第一段八式第一式预备势第二式起势【起势】①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并拢,头颈端正,下颌内收,胸腹舒松,肩臂松垂,两手轻贴大腿侧;精神集中,呼吸自然;目平视前方。
②左脚向左轻轻开步,相距与肩同宽,脚尖向前。
③两手慢慢向前举,与肩同高,手心向下,两臂相距同肩宽,肘微下垂。
④上体保持正直,两腿缓缓屈膝半蹲;两掌轻轻下按,落于腹前,掌与膝相对。
〖要点〗①左脚向左开步时,要先提起脚跟,再提起脚尖,先落前脚掌,后落脚跟,重心落于两腿之间,两手不可随开步而上下晃动。
②开步时要轻起轻落、点起点落,身体平衡中正,平心静气,默想太极拳的基本身型要求。
③举臂时以肩为轴,以臂带手,用意不用力,缓缓向前上平举,注意: 两臂前平举时,要松肩垂肘,手腕与掌背大体持平,五指要舒展平整微内含,不可僵臂、凸腕、耸肩抬肘、挺膝。
④两腿缓缓屈膝半蹲,同时两手轻轻下按,上体保持中正、松腰、坐胯、敛臀,注意屈膝下蹲与两掌下按同时到位,下蹲时不可前倾后仰,两掌下按时,两肘微内收,不可外张,要松肩垂肘。
⑤屈膝下蹲、按掌、落臂要协调一致。
〖教学口令〗第一动作并步直立第二动作左脚开立第三动作两臂前举第四动作屈膝按掌〖意气配合〗此势动作完成2吸2呼2次转换:第一动作自然呼吸;第二动作起步为吸气,落步为呼气;第三动作吸气,第四动作呼气。
『易犯错误、产生原因、纠正方法』①开立时外八字脚站。
产生原因:用平时放松的站立法。
纠正方法:两足平行,要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②两臂上举时耸肩。
产生原因:肩部肌肉紧张。
纠正方法:肩臂松沉,要以肩领肘,以肘带手。
③下按时两肘尖外撑、上扬。
产生原因:屈肘向外。
纠正方法:两手拳心朝下,两肘尖直朝下方。
④下按时坐腕。
产生原因:劲在腕部不在手掌。
纠正方法:按掌时手心朝下,按到终点时须展掌、舒指。
⑤上体前俯、凸臀或上体后仰、挺腹。
产生原因:未能做到身法中正。
纠正方法:上体始终保持身法中正,松腰松胯,敛殿,尾闾中正。
第三式揽雀尾四.揽雀尾【内容组成】弓步、虚步、转身弓步、棚、捋、挤、按。
太极(八法五步)动作名称及分步教学德姣太极拳馆张德姣编写简介与学练要点:太极(八法五步)是国家体育总局为了更好地宣传、推广、普及太极拳,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本着科学化、规范化、简易化的原则,从各流派太极拳中共性的、最为核心的“八法五步”技术入手,即: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八法,以及进、退、顾、盼、定五步,进行了系统的提炼和整理,从而形成的一套具有文化性、健身性和简易性的太极拳普及套路。
它动作结构简单,数量合理,内涵丰富,易学易练,是继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之后,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推出的又一套更加简化的、较为理想的太极拳入门套路。
学习重点:了解太极拳三节三合的用意;理解太极拳对手法,眼法、身法、步法的基本要求;掌握太极(八法五步)套路名称的记忆和分动分步学练要点。
学习难点:动作的准确、沉稳、中正以及身体的柔、活、绵、劲力、虚实、精气神的综合表现水平的训练与培养。
预备势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并拢,头颈端正;百会穴轻轻上领,下颌微内收;舌抵上颚,胸腹放松,背部轻拔,肩臂松垂;两手垂于大腿外侧,身体上下对拉拔长;上悬下沉,中节舒松,心静体松,气沉丹田;精神集中,呼吸自然,目视前方。
一段静势01-0901 起势(1)垂手直立,全身放松,百会上领,眼见正前方;(2)屈膝松垮,重心右移,左脚跟提起,呼吸下沉;(3)吸气提膝,左脚开步,与肩同宽,两脚平行,两手微外棚;(4)重心左移,两手松垂,落跨屈膝中定,全身放松,呼吸下沉;(5)吸气领劲,两手前举,掌心向下,与肩同高同宽,眼见右手中指方向;(6)呼气下沉,小指领劲,屈膝松垮下按,至腰胯前方,圆裆扣膝,眼见正前方。
02 左掤势(1)身体右转,两手抱球,松肩坠肘松右跨,眼见右前方,左脚为实,右脚为虚;(2)左转棚手,左掌心朝里,右掌心朝下至右跨旁,眼见正前方,手向前掤,松腰落胯敛臀。
03 右捋势(1)腰微左转两手前摆相合(2)右转腰下捋(3)松腰落胯松右跨,眼见右前方。
八式太极拳动作详解预备势身体自然站立,两脚并拢,两手垂于大腿外侧;头项正直,口闭齿扣,胸腹放松;眼平视前方。
一、起势1.左脚开立:左脚向左分开,两脚平行同肩宽。
2.两臂前举:两臂慢慢向前举,自然伸直,两手心向下。
3.屈腿按掌:两腿慢慢屈膝半蹲,同时两掌轻轻下按至腹前。
学练要点:起脚时先提脚跟,高不过足踝,落脚时前脚掌先着地,要做到点起点落、轻起轻落。
上举两臂时,不可耸肩,不要出现指尖朝下的“折腕”。
屈膝时松腰敛臀,上体保持正直,两掌下按时沉肩垂肘。
二、左右倒卷肱(一)右卷肱1.卷肱:上体稍右转,两手翻转向上,右手随转体向后上方划弧上举至肩上耳侧,左手停于体前;上体稍左转;眼视左手。
2.推掌:上体继续左转,右手推至体前,左手向后、向下划弧,收至左腰侧,手心向上;眼视右手。
(二)左卷肱1.卷肱:同前卷肱,惟左右相反。
2.推掌:同前虚步推掌,惟左右相反。
三、左右搂膝拗步(一)左搂膝拗步1.收脚托掌:上体右转,右手至头前下落,经右胯侧向后方上举,与头同高,手心向上,左手上摆,向右划弧落至右肩前;左脚收至右脚内侧成丁步;眼视右手。
2.弓步搂推: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成左弓步;左手经膝前上方搂过,停于左腿外侧,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右手经肩上,向前推出,右臂自然伸直。
(二)右搂膝拗步1.收脚托掌:重心稍后移,左脚尖翘起外撇,上体左转,右脚收至左脚内侧成丁步;右手经头前划弧摆至左前肩,掌心向下,左手向左上方划弧上举,与头同高,掌心向上;眼视左手。
2.弓步搂推:同前弓步搂推,惟左右相反。
四、左右野马分鬃(一)左野马分鬃1.抱球收脚:上体稍右转,右臂屈抱于右胸前,左臂屈抱于腹前,成右抱球;左脚收至右脚内侧成丁步。
2.弓步分手: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成左弓步;同时两掌前后分开,左手心斜向上,右手按至右胯旁,两臂微屈。
(二)右野马分鬃1.抱球收脚:重心稍向后移,左脚尖翘起外撇;上体稍左转,左手翻转在左胸前屈抱,右手翻转前摆,在腹前屈抱,成左抱球;重心移至左腿,右脚收至左脚内侧成丁步。
8式太极拳动作方位
每一拳式、剑式之后均注有该式定势时主要脚、手
的方位。
它们是按四正(正东、正西、正南、正北);
四隅(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偏(东偏南、东
偏北、西偏南、西偏北、南偏东、南偏西、北偏东、
北偏西)来定方位。
它是以四正为基准(设角度为0
º),以起势时面向方向固定为正南,背向方向固定为
正北,左手方向固定为正东,右手方向固定为正西;
并以四隅为界限(设角度为45º)而分成八偏。
每偏
又各分为15º、30º两点,如图.
预备势(正南)
起势(正南)
1、卷肱势(右:正南)
(左:正南)
2、搂膝拗步(左:正东)
(右:正西)
3、野马分鬃(左:正东)
(右:正西)
4、云手(左:东南)
(右:西南)
5、金鸡独立(右:正南)
(左:正南)
6、蹬脚(右:南偏西30º)
(左:南偏东30º)
7、揽雀尾(右:正西)
(左:正东)
8、十字手(正南)
收势(正南)。
吴式太极拳八式李承祥编一、起势:中心左移,分腿,腕领,指尖自然下垂,两臂肩宽、肩高、屈膝下按,掌到体侧。
二、左右按膝拗步:左:1、中心右移、左脚跟提起,两臂走立园、右手在耳侧、手要放松、指尖向前;左手在左膝上方、指尖向前。
2、上右脚、成左弓步、上体前倾、左手在在膝侧、指尖向前;右手随重心前移、指尖向前。
定势时食指向上。
方向:起势的左前方。
右:1、实脚转体、两臂走立园,上右脚、脚跟着地,右手在右膝上方,指尖向前,右手在右耳侧,指尖向前,手要轻松。
2、重心前移,成右弓步,上体前倾(鼻、膝、脚尖成一条直线)两手动作与左势相同,唯方向相反,定势方向:起势的右前方。
三、左、右野马分鬃:左:1、右脚实脚扣转,两臂放开,收左脚,两臂上下平行交叉,右上左下,左脚为虚步,重心在右腿。
2、左脚向左侧方出步,马步过渡,定势时,重心偏向左腿、左学头高、有学腰高、眼睛看右前下方。
右:1、收右脚,两臂上下平行交叉,左上右下,右脚虚步,1重心在左腿。
2、右脚向右侧出步,马步过渡,定势时动作同左势,唯方向相反。
四:玉女穿梭:1、收左脚成左虚步,平行交叉抱臂、左下右上、左前方上步、右手扶在左腕处;重心后移,左臂螺旋上升,至左额倾前方,学心倾上;右学外旋收于右胸下。
掌心向上,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右臂内旋推出,方向:起势左前方。
2、实脚转体,平行交叉抱臂,收右脚成虚步,右前方上步,左手扶在右腕处;重心后移,右臂螺旋上升,至右额倾前方,学心倾上;左学外旋收于左胸下。
掌心向上,重心前移,成右弓步,左臂内旋推出,方向:起势右后方。
3、实脚转体、左脚成虚步、平行交叉抱臂、左下右上、左后方上步,接下来的动作同1、方向:起势的左后方。
4、实脚转体,右脚成虚步,平行交叉抱臂,右下左上,右前方上步,接下来的动作同上,方向:起势的右前方。
五、左、右蹬脚:左:1、右臂外旋,左学前穿、两臂放开,上下走立园,合于胸前,左手外、右手内、重心右移、提左腿、两小臂内旋,学心向外、上举至头高,蹬左脚,分手臂学。
太极八法五步 动作分解教与学d )文/马建超演练/马建超第一段定步八法预备式:身体直立,两脚并 拢,头正颈直,下颚微收,舌抵 上腭,两臂下垂,静心凝神,目 视前方(图1)提示:1. 身体自然直立,两臂下垂,两手放松轻贴大腿两侧。
2. 排除杂念,调整呼吸,静心用意。
一、起式(1 )上体直立呼气下沉,屈膝松髋,重心下移(同图1 )。
(2)左脚开步与肩同宽,身 体直立,目视前方(图2)。
(3) 两臂前举高与肩平,宽 与两肩,掌心向下(图3)(4)屈膝下蹲,两掌下按,高与腹平,目视前方(图4)。
提不:1. 开步要前脚掌先着地,过 渡到全脚落地,同时移动重心。
2.两臂缓慢前举,以手带肘,以肘带肩,同时吸气。
3.两掌下按,以肩带肘,以肘带手,沉肩坠肘,同时呼气。
少林与太极丨丨202丨年第1期41二、左棚势(丨)上体右转,两臂环抱至 体前,掌心相对(图5 )。
(2)左转前棚,臂肩同高, 栂指向上,右掌下按(图6)。
提示:1. 上体右转,下肢不变,右 抱球右掌在上,左掌在下。
2. 左棚势左手在上,掌心向 内,臂成弧形,力达前臂。
3.右掌下按于右髋旁,指尖向前,臂呈弧形,目视前方。
三、右捋势(1 )上体左转,左手前引,右手相随,目视左手(图7)。
(2)转身下捋至右后方,右 手托举高与肩平,左臂弯曲,目视右手(图8)提示:1.以腰为轴转动身体,眼随 手动,目视攻防手位前方。
2. 右捋势,由左前上方向右下方捋,以腰带臂。
3.右手托举,右掌斜向上, 左臂弯曲与胸同高,掌心向内,四、左挤势(1 )转腰屈臂,右手搭腕, 两臂前挤,手高于肩,力达前臂, 臂体撑圆,目视前方(图9)。
提 7TC :丨.转头、转腰与屈右臂同时完成,目视前方。
2. 右手搭左腕,左掌心向内, 拇指向上置于胸前3.两臂向前挤出,臂与胸背有挤与撑的意念,使动作圆满。
五、双按势(I )两手翻掌,掌心向下, 目视前方(图丨0)。
(2)两掌下按高于腹部,掌指向前,目视右下(图11 )。
八式太极拳图解一、卷肱势第二式 搂膝拗步三、野马分鬃四、云手五、金鸡独立六、蹬脚七、揽雀尾八、十字手动作要领:预备式的时候,身体自然直立,心静体松,呼吸自然。
1、起势:左脚向左分开,两脚平行与肩同宽;两臂前平举,与肩同高,屈蹲按掌(两手按到腹前)。
2、卷肱式:翻掌撤手后摆,两手展开,头转看右手;屈臂卷肱,收手到肩上耳旁,头转向前方;前推后收(右手推到体前,指尖对准鼻尖,左手收到腰间,手心向上) ;翻掌撤手后摆;屈臂卷肱,收手到肩上耳旁;前推后收,方向正南。
3、搂膝拗步:摆手收脚(左脚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
两手摆动,右手向上,摆到右肩外侧,手心向上,左手摆到右肩前,手心向下);转身出脚(左转身,左脚向正东方向迈出一步,右手收到肩上耳旁,左手落到腹前) ;弓步搂推(重心前移成弓步,前腿屈膝前弓,后腿自然蹬直,右手推到体前,指尖对准鼻尖,左手从膝上方搂过,按在左胯旁,指尖朝前);坐腿扣脚转身;摆手收脚(右脚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点地。
两手摆动,左手向上,摆到左肩外侧,手心向上,右手摆到左肩前, 手心向下) ;转身出脚(右转身, 右脚向正西方向迈出一步,左手收到肩上耳旁,右手落到腹前);弓步搂推(重心前移成弓步前腿屈膝前弓,后腿自然蹬直, 左手推到体前,指尖对准鼻尖,右手从膝上方搂过,按在胯旁,指尖朝前)。
4、野马分鬃:坐腿扣脚转身;抱手收脚(两手在身体右侧上下相对合抱,如抱球一样) ;转身出脚(向正东方向迈出一步);弓步分手(左上方右下方分开,前手与眼同高,手心斜向上,后手按在胯旁);坐腿扣脚转身;抱手收脚(左胸前抱球) ;转身出脚(向正西方向迈出一步);弓步分手。
5、云手:摆手翻掌;转身摆脚扣脚,左云(两手心向内) ;左云收脚并步;转身右云;右云出脚开步(两手云到右侧翻转,右手心向外,左手心向内) ;转身弓腿左云,翻掌成侧弓步;右云(向右交叉划立圆,翻掌收脚并步) ;左云(两手交叉划立圆向左摆,翻掌出脚) ;转身弓腿右云,成侧弓步。
付清泉循环八式教学分解-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付清泉循环八式是一种传统的养生保健功法,源于中国古代的太极拳传统。
它以饱满、流畅的动作和独特的呼吸方式而著称,旨在促进身心健康和提高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
这套循环八式具有简单易学、操作灵活的特点,适合各个年龄段和体质的人练习。
通过练习循环八式,可以有效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调节情绪、延缓衰老等多种功效。
同时,付清泉循环八式融入了太极拳的哲学思想,注重内外兼修,达到身体和心灵的和谐统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付清泉循环八式的动作要领,并提供教学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正确、准确地掌握这套功法。
同时,还将分析付清泉循环八式对身体健康和应用场景的影响,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深入了解付清泉循环八式,掌握其基本技巧和练习方法,并了解其对身体健康的益处和应用价值。
希望能够通过这篇文章,介绍付清泉循环八式的教学分解,促进更多人了解和学习这一宝贵的养生功法,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目标。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写成以下形式: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描述和分析付清泉循环八式的教学分解:引言部分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介绍付清泉循环八式的背景和重要性,并明确本文的目的。
正文部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付清泉循环八式的介绍、教学方法和效果与应用。
其中,介绍部分将对付清泉循环八式的基本概念和动作进行详细阐述;教学方法部分将具体列出教学步骤并提供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效果与应用部分将探讨付清泉循环八式对身体健康和应用场景的影响和意义。
结论部分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提炼出付清泉循环八式教学分解的要点和特点,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整篇文章的结构安排合理,层次清晰,旨在全面介绍和分析付清泉循环八式的教学分解内容,使读者能够系统地掌握该技巧并了解其应用场景。
1.3 目的目的部分的内容可以根据以下内容编写:本文的目的在于分解教学付清泉循环八式,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套动作的技巧和要领。
武当秘传八式太极拳这套简化武当拳共八式。
全套演练由起势到收势仅一个来回,所需时间约1分30秒左右。
演练动作由慢至稍快,再由稍快到慢结束,形成一个高潮之后,静神平气收势。
如果感到演练意趣还浓厚,可按反式再练一次。
整个套路演练起来宛如动静自若、神表自在的游龙,轻松奔放地拧转翻裹,使练习者感到明快西藏畅,舒适快慰,神怡爽心。
动作要求(1)动作阴阳,交合运变,体现势正、招圆、松静、柔绵之功;(2)手眼身法步高度配合一致,做到手到、眼到、身到、步到;(3)动静相间,刚柔并济,蓄气轻缓,发劲快打;(4)稳定时无物无我,运动时得意忘形,轻松自在。
行拳走架歌八式简化武当拳,无极起势鼓荡丹,两仪开合掳带连,鹤飞展翅气沉田。
旋转乾坤开胯髋,野鸡蹿林走连环,五龙暗渡偷掌腿,侧人打钟架压点。
阴阳别翅藏奇巧,合抱太极身安健,式法虽少万遍练,通幽入奥功德满。
八式动作说明与图解(一)无极起势1、预备势两脚并步自然站立,身体中正,两臂自然下垂,置于身体两侧,舌轻搭上腭,齿轻叩,口微合,呼吸自然,双目平视,心意纯静(如图1)。
2、无极桩法双手从两侧合抱于丹田处,手势成阴阳八卦子午诀(即左手拇指与其它四指轻握,右手拇指从左手空拳眼中插入,指尖顶于食指、中指根节处,其作四指并掌拢覆于左手背上)。
然后,用鼻轻、匀、细缓深吸一口气,闭气,鼓荡丹田8次,再呼气。
微静,将口中津液分三口咽下(如图2)。
要点:轻松自然,收腹提肛,含胸拔背(腹微收,肛有自提之势;胸微含,背有自拔之形,调节身体中正);虚领顶劲(意觉脖领中空,并微拉脖领使其中空之气上提百会,调节得法必使百会至尾闾会阴有气贯相融之感,微拉领脖时须配之下核内收,方才奏效)。
说明:无极桩法属道门养生桩法,如得要领,站之得法,全身会有虚无飘渺之感。
气之行身,无处不通,无处不透。
但初学者不必刻意追求。
知此理法,仅做外形即可。
(二)两仪掳带1、两仪楼丹①双掌外旋,使掌心向上呈龙心掌型;屈肘后移,双拿后移至两肋旁,然后以肘腕为轴同时拧转外旋(如图3)。
八式太极拳分解教学八式太极拳分解教学八式太极拳图解一、卷肱势1、身体稍右转,步型不变。
左手逆缠,向前转出至胸前,掌心向下,掌指向前;同时,右手逆缠,向右后斜上方转至肩高,掌心向下,掌指斜向右后方,目视右手。
接着两手变顺缠,掌心翻向上。
2、两手再变逆缠,右臂同时屈肘向内,手至右腮侧,掌心斜向前,掌指斜向上;左手在原处做逆缠旋转,掌心向下,掌指向前。
目视前方。
3、身体左转,步型不变,右手继续逆缠,向前经左臂上侧向前转出,手同胸高,掌心斜向前下方,掌指斜向左前上方;同时,左手继续逆缠向下转至腹前,掌心向下,掌指斜向前,眼法不变。
4、身体继续左转,步型仍为马步;左手逆缠向左后斜上方转出至肩高,掌心向下,掌指斜向左后方,目视左手。
接着,两手变顺缠,掌心翻向上。
5、两手再变逆缠,左臂同时屈肘向内,手至左腮侧,掌心斜向前,掌指斜向上;右手在原处做逆缠旋转,掌心向下,掌指向前。
目视前方。
6、身体右转,步型不变,左手继续逆缠,向前经右臂上侧向前转出,手同胸高,掌心斜向前下方,掌指斜向右前上方;同时,右手继续逆缠向下转至腹前,掌心向下.掌指斜向前。
眼法不变。
注意事项练习左右转身前后分掌时采用吸气,练习左右转身向前方逆缠推出时采用呼气。
练习时可随口令二八拍反复单式练习.以熟练掌握陈式太极拳手法的逆缠和顺缠的方法。
二、搂膝拗步1、左搂膝拗步腰微右转,右胯根微内收,左腿提起,重心渐渐完全转移到右腿,随转腰右肩下松,右肘下沉,自然地带动右掌弧形下落经右胯侧,随下落随着臂外旋使右掌心渐渐翻左右搂膝拗步朝上。
同时,左掌也随转腰向前向里经右胸,腹前弧形向下移,随移随着左臂内旋使掌心翻朝下。
眼随转腰向前平视转移,眼神要关及右掌。
以上动作同前左膝搂拗步。
2、右搂膝拗步腰渐渐左转,左脚以脚跟为轴,脚尖外撇约45度,随转体左掌渐渐弧形向左后移,随移随着臂外旋使掌心翻朝上;同时,右掌也随转体自前向里弧形向左下移,随移随着手臂内旋使掌心翻朝下。
八式太极拳分解动作
八式太极拳拳谱及分解动作
一、起式
1.左脚开步
2.与肩同宽
3.两臂前举
4.屈膝按掌(同步)
二、卷肱势
1.右转身划弧(45°)翻掌(眼看正南)
2.卷肱(敬礼动作)推掌后收
3.左转身划弧(45°)翻掌(眼看正南)
4.卷肱(敬礼动作)推掌后收
三、搂膝拗步
1.丁步反提(身体右向45°)
2.屈臂上步(正东)
3.弓步搂推
4.坐腿转身扣脚
5.丁步反提(身体左向45°)
6.屈臂上步(正西)
7.弓步搂推
四、野马分鬃
1.坐腿扣脚转身
2.抱手收脚点地
3.转身上步(正东)
4.弓步分手
5.坐腿扣脚转身
6.抱手收脚点地
7.转身上步(正西)
8.弓步分手
五、云手
1.摆手翻掌
2.转身摆脚(左)扣脚(右)
3.向左云翻掌收脚并步
4.转身向右云翻掌出脚开步
5.向左云侧弓步翻掌
6.转身向右云翻掌收脚并步
7.转身向左云翻掌出脚开步
8.向右云侧弓步翻掌
六、金鸡独立
1.坐腿转身落手
2.提膝独立挑掌
3.坐腿转身落手
4.提膝独立挑掌
七、蹬脚
1.落脚抱手(左手在上、右脚跟提起)
2.提膝举抱(胸前)
3.分手登脚(右前方)
4.落脚抱手(右手在上、左脚跟提起、身体转向左前方)
5.提膝举抱(胸前)
6.分手登脚
八、揽雀尾
1.落脚屈膝抱手(左胸前、丁步)
2.转体上步出脚(正西、脚跟落地)
3.弓步前棚(右手心向内、左手心向下按在左胯旁)
4.转体旋臂(右手心向上、左手心向下)
5.后坐下捋、转身后捋(左手心向上)
6.转体搭手(右手在前左手在后、两手心相对)
7.弓步前挤
8.弓步平分掌
9.后坐引手10.弓步前按11.转身分手12.收脚(丁步)抱手13.转体上步出脚(正东、脚跟落地)14.弓步前棚(左手心向内、右手心向下按在右胯旁) 15.转体旋臂(左手心向上、右手心向下) 16.后坐下捋、转身后捋(右手心向上)17.转体搭手(左手在前右手在后、两手心相对)18.弓步前挤 19.弓步平分掌 20.后坐引手 21.弓步前按
九、十字手
1.坐腿扣脚转身摆分手
2.坐腿落手叉抱右脚尖回扣
3.收脚开立举抱(胸前)
十、收势
1. 翻掌分手
2.垂臂落手
3.并步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