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常见离子的检验和物质的鉴别
- 格式:doc
- 大小:82.50 KB
- 文档页数:5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05讲 离子共存 离子的检验和推断(精讲)【考情分析】本讲内容中的离子共存问题在近年的新课标高考中几乎没有考过,但离子检验与推断在浙江新高考中近年又有考查,题型为选择题或主观填空题。
离子在溶液中是否能大量共存的判断主要涉及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是否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是否发生水解反应以及能否发生络合反应等4个方面知识的考查;本讲内容中的离子的检验是考纲要求的重要考点,也是每年高考命题的重要出题点。
教材中介绍了Cl-、CO 2-3、SO 2-4、Na +、K +、Fe 3+、NH +4的检验方法,而高考命题则将这些知识点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检验及物质的鉴别,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检验离子的实验方案设计及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推断。
命题将侧重于离子检验时排除其他离子可能造成的干扰及简答题的答题规范和实验方案的设计。
【核心素养分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理解化学反应和离子反应,并运用离子反应解决实际问题。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能运用正确的模型理解离子的检验与推断的规律。
【网络构建】【知识梳理】 知能点一 离子共存 1.离子共存的本质几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2.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原因(1)离子之间相互结合生成难溶物质。
如Ca 2+和C O 32−生成CaCO 3,H +和Si O 32−生成H 2SiO 3,Cu 2+和OH -生成Cu(OH)2等。
(2)离子之间相互结合生成气态物质。
如H +和S 2-生成H 2S,H +和HC O 3-生成CO 2等。
(3)离子之间相互结合生成弱电解质。
如H +与CH 3COO -、OH -、P O 43−等分别结合生成弱电解质CH 3COOH 、H 2O 、H3PO4等。
(4)离子之间彼此促进水解。
⾼考复习离⼦的检验、鉴别及推断复习知识点离⼦的检验、鉴别及推断基础盘点⼀、常见阳离⼦的检验1.常规检验法(1)⽤NaOH溶液能检验出Cu2+、Fe3+、Fe2+、Al3+、NH+4Cu2+:产⽣Fe3+产⽣Fe2++先产⽣,然后迅速变为.最终变为Al3+:产⽣⽩⾊沉淀,继续加⼊氢氧化钠溶液,⽩⾊沉淀⼜会_________NH4+:共热,⽣成能使湿润的红⾊⽯蕊试纸变_____的⽓体(2)焰⾊反应⽤焰⾊反应可检验出溶液中的钾离⼦和钠离⼦K+:⽕焰成________⾊(透过蓝⾊钴玻璃)Na+:⽕焰成_____⾊2、特殊检验法Fe3+:加⼊KSCN溶液呈_____⾊Fe2+:加⼊KSCN溶液⽆现象,滴加新制氯⽔后溶液呈_______⾊。
⼆、常见阴离⼦的检验1.利⽤酸碱指⽰剂检验OH-:滴⼊酚酞试液,溶液变⾊, 滴⼊紫⾊⽯蕊试液,溶液变⾊2.利⽤盐酸和其他试剂进⾏检验CO32-:加⼊BaCl2溶液后⽣成,再加⼊稀盐酸,并放出的⽓体SO42-→加⼊稀盐酸⽆沉淀⽣成,⽆⽓体放出,再加⼊BaCl2溶液有产⽣SO32-―→加⼊BaCl2溶液后⽣成,再加⼊稀盐酸,并放出有的⽓体3.利⽤AgNO3(HNO3酸化)溶液检验Cl-→⽣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三、H+和OH-的检验四、熟练掌握在溶液中有特征颜⾊的离⼦4——呈,常见的溶液中有颜⾊的离⼦有:MnO-Cu2+——呈,Fe2+——呈,Fe3+——呈。
沉淀的颜⾊:Cu(OH)2——蓝⾊沉淀,Fe(OH)3——红褐⾊沉淀。
解题中特别注意题⼲条件是“⽆⾊透明”还是“澄清透明”。
考点精讲考点⼀检验常见物质的⼀般程序与思路1.⽆⾊溶液的检验例1 根据下列实验内容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即时巩固1 关于某⽆⾊溶液中所含离⼦的鉴别,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加⼊AgNO3溶液,⽣成⽩⾊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时,可确定有Cl-存在B.通⼊Cl2后,溶液变为深黄⾊,加⼊淀粉溶液后溶液变蓝,可确定有I-存在4存在C.加⼊Ba(NO3)2溶液,⽣成⽩⾊沉淀,加稀盐酸后沉淀不溶解时,可确定有SO2-3存在D.加⼊稀盐酸,⽣成的⽓体能使澄清⽯灰⽔变浑浊,可确定有CO2-考点⼆物质的鉴定、鉴别物质的检验通常有鉴定、鉴别。
离子定性分析1.碳酸根离子:用稀盐酸(当碳酸根离子遇到稀盐酸时,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气体生成时,所检验物质中就含碳酸根离子了)2.氯离子:用硝酸银和稀硝酸(银离子会和氯离子结合成氯化银,生成沉淀,但由于碳酸银也不溶于水,所以要用稀硝酸,当没有气体生成时,所检验物质中就含氯离子了)3.硫酸根离子:1)用硝酸钡和稀硝酸(钡离子会和硫酸根离子结合成硫酸钡,生成沉淀,但由于碳酸钡也不溶于水,所以要用稀硝酸,当没有气体生成时,所检验物质中就含硫酸根离子了) 2)用稀盐酸和氯化钡(钡离子会和硫酸根离子结合成硫酸钡,生成沉淀,但由于碳酸钡也不溶于水,所以要用稀盐酸,同时氯化银也不溶于水,因此要先加稀盐酸,这样,银离子会和氯离子结合成氯化银,生成沉淀,此时溶液中就没有银离子,再加氯化钡,生成沉淀的就只有硫酸钡了)4.银离子:用氯化钠(银离子会和氯离子结合成氯化银,生成沉淀)5.氢离子:1)活泼金属(有氢气生成,现象会产生气泡) 2)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试剂(石蕊变红) 3)金属氧化物:如带锈的铁钉(铁锈会退去)6.氢氧根离子:酸碱指示剂:无色酚酞(酚酞变红)7.铁离子:1)溶液中呈淡黄色 2)用氢氧化钠(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氢氧化铁,生成红褐色沉淀)8.亚铁离子:溶液中呈浅绿色9.铜离子:1)溶液中呈蓝色 2)用氢氧化钠(铜离子会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氢氧化铜,生成蓝色沉淀)10.铵根离子:用碱和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铵根离子和碱反应生成呈碱性的氨气,使石蕊试纸变蓝)11.钡离子:用稀硫酸(钡离子会和硫酸根离子结合成硫酸钡,生成沉淀)化学】高中化学所有离子的鉴别采用试剂:石蕊、酚酞和甲基橙操作步骤和反应现象: 含 OH-的试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酚酞变红色;甲基橙变黄;pH 试纸的变色范围中紫色加深Cl-的检验采用试剂:AgNO3 溶液、HNO3 溶液操作步骤和反应现象: 滴加 AgNO3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 HNO3 沉淀不溶, 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Ag++Cl- AgCl↓Br-的检验采用试剂:AgNO3、HNO3 溶液,Cl2 水操作步骤和反应现象: 滴加 AgNO3 溶液生成浅黄色沉淀,沉淀不溶于稀 HNO3;滴加 Cl2 水振荡后加几滴汽油,油层红棕色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Ag++Br- AgBr↓ Cl2+2Br- 2Cl-+Br2I-的检验采用试剂:AgNO3、HNO3 溶液,Cl2 水操作步骤和反应现象: 滴加 AgNO3 溶液生成黄色沉淀,沉淀不溶于稀 HNO3;滴加 Cl2 水,振荡用 CCl4 萃取呈紫色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I-+Ag+ AgI↓ Cl2+2I- I2+2ClS2-的检验采用试剂:Pb(NO3)2 或 Pb(Ac)2操作步骤和反应现象: 用玻璃棒蘸取被测液于 Pb(NO3)2 或 Pb(Ac)2 试纸上,试纸变为黑色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Pb2++S2- PbS↓SO42-的检验采用试剂:BaCl2、HNO3 溶液操作步骤和反应现象: 向被测溶液滴加 BaCl2 或 Ba(NO3)2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滴加稀 HNO3 沉淀不溶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Ba2++SO42- BaSO4↓SO32-的检验采用试剂:稀 HNO3、BaCl2、HCl 溶液操作步骤和反应现象: 取含 SO32-的溶液,滴加 HCl 溶液(少量)出现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如滴加 BaCl2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过量 HCl 能溶解,但用硝酸白色沉淀则不溶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SO32-+2H+ SO2↑+H2O SO32-+Ba2+ BaSO3↓ BaSO3+2H+ Ba2++H2O+SO2↑ 3BaSO3+2H++3NO3-=3BaSO4↓+2NO↑+H2OCO32-的检验采用试剂:HCl 溶液、Ca(OH)2 溶液操作步骤和反应现象: 取含 CO32-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HCl 溶液,发生气泡,再将气泡通入 Ca(OH)2 溶液中, 溶液发浑浊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CO32-+2H+ CO2↑+H2O CO2+Ca2++2OH- CaCO3↓+H2ONO3-的检验采用试剂:Cu、浓 H2SO4操作步骤和反应现象: 在 Cu 屑和浓 H2SO4 混合物的试管中加入少许含 NO3-物质的粉末或浓缩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出现棕色气体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2NO3-+4H++Cu Cu2++2NO2↑+2H2OPO43-的检验采用试剂:AgNO3、稀 HNO3 操作步骤和反应现象: 向含有 PO4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 AgNO3 溶液,生成黄色沉淀,再加 HNO3 后沉淀溶解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PO43-+3Ag+ Ag3PO4↓ Ag3PO4+3H+ 3Ag++H3PO4SO42-:加入 BaCl2,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 HNO3,沉淀不消失。
2020届高考化学实验专项练习(二)物质检验与鉴别知识点提炼一、常见气体的检验气体检验方法碳的化合物CO点燃待检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小烧杯,烧杯上无水珠生成,将产物与澄清石灰水接触,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燃烧的气体是CO。
CO2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品红溶液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品红溶液不褪色,则通入的气体为CO2C2H4方法①:点燃待测气体,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则此气体是C2H4;方法②(适用条件:无其他不饱和气态烃存在或还原性气体):将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后,溴很快褪色,则此气体为乙烯。
方法③(适用条件:无其他不饱和气态烃存在或还原性气体):将待测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酸性KMnO4溶液的紫色很快褪去,则此气体是乙烯。
氮的化合物NO将盛有待测气体的瓶盖打开,若在瓶口附近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则证明待检气体是NONO2将待检气体溶于水,若气体由红色变为无色,且溶液也呈无色,则证明气体为NO2NH3①用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待检测气体的瓶口,若试纸由红色变为蓝色,则证明待检气体是NH3。
②用蘸有浓盐酸或浓硝酸的玻璃棒靠近装有待检测气体的瓶口,若有白烟产生,则检测气体是NH3。
H2将待检气体通过灼热的CuO,氧化铜由黑色变为红色,并将产物导入无水硫酸铜中,无水硫酸铜变蓝,则证明气体为H2O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待检气体中,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证明待检气体为O23.常见有特殊颜色的物质Fe2O3: 红棕色 Fe3O4:黑色Fe2+: 浅绿色 Fe3+: 黄色Fe(OH)3: 红褐色 Cu: 红色CuO:黑色无水CuSO4白色CuSO4•5H2O 蓝色 Cu2+: 蓝色Cu(OH)2: 蓝色 S: 黄色4.有机物的检验①高锰酸钾——烯烃、苯的同系物、醇、醛等均可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②溴水——烯烃、醛等可使溴水褪色③银氨溶液——凡含有-CHO的有机物(如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均可与银氨溶液反应④新制Cu(OH)2悬浊液——常温下,羧酸与Cu(OH)2发生中和反应得到蓝色溶液。
常见离子检验方法离子检验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用于确定物质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和浓度。
通过离子检验,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分析出溶液中的离子组成,并判断样品的物质成分和性质。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离子检验方法。
1.pH检验pH是指溶液的酸碱度,可通过酸碱指示剂或pH电极来测定。
常见的方法有酸碱指示剂比色法和pH电极法。
酸碱指示剂比色法是根据指示剂在不同pH范围内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质;pH电极法是用pH电极测定溶液的pH值,通过电位变化计算出溶液的酸碱度。
2.盐酸试验盐酸试验主要用于检测碳酸根离子的存在。
在有HCl存在的条件下,碳酸根离子与HCl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从而产生气泡。
通过观察气泡的生成情况,可以判断溶液中是否含有碳酸根离子。
3.硫酸铜试验硫酸铜试验常用于检测硫酸根离子的存在。
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硫酸根离子含量较高的溶液,会观察到溶液由蓝色变为浑浊绿色,同时有沉淀物生成。
通过观察颜色变化和沉淀的生成情况,可以判断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
4.硫化氢气体试验硫化氢气体试验用于检测金属离子,特别是有色金属离子的存在。
在含有金属离子的溶液中通入H2S气体,会观察到溶液的颜色变化,出现气味和沉淀物生成。
通过观察颜色的变化和沉淀的生成,可以判断溶液中是否含有特定金属离子。
5.水合物生成试验水合物生成试验可用于检测一些特定离子的存在。
当一些离子与水分子结合形成水合物时,会观察到溶液的颜色变化和沉淀物生成。
常见的水合物生成试验有硫酸铜与无水碱直接反应生成蓝色的CuSO4·nH2O、硝酸银与氢氯酸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nH2O等。
6.火焰试验火焰试验用于检测阳离子的存在。
当一些金属离子通过加热放入火焰中时,会产生特定的颜色。
不同金属离子产生的颜色不同,通过观察火焰颜色可以判断溶液中的金属离子种类。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离子检验方法。
这些方法都比较简便易行,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离子的存在。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知识点详解一、离子反应的定义离子反应是指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
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1、生成沉淀(1)常见的沉淀有:硫酸钡(BaSO₄)、氯化银(AgCl)、碳酸钙(CaCO₃)、氢氧化铜Cu(OH)₂等。
(2)当溶液中的离子结合生成上述沉淀时,离子反应能够发生。
2、生成气体(1)常见的气体有:二氧化碳(CO₂)、氨气(NH₃)、硫化氢(H₂S)等。
(2)例如,盐酸(HCl)与碳酸钠(Na₂CO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离子反应为:2H⁺+ CO₃²⁻= H₂O + CO₂↑3、生成弱电解质(1)常见的弱电解质包括:水(H₂O)、弱酸(如醋酸CH₃COOH)、弱碱(如一水合氨 NH₃·H₂O)等。
(2)例如,盐酸(HCl)与氢氧化钠(NaOH)反应生成水,离子反应为:H⁺+ OH⁻= H₂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1)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的离子在溶液中相遇,发生电子转移,从而导致离子反应的发生。
(2)例如,铁(Fe)与硫酸铜(CuSO₄)溶液的反应,离子反应为:Fe + Cu²⁺= Fe²⁺+ Cu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书写步骤(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将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的物质、气体和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3)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4)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2、书写时的注意事项(1)只有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进行的离子反应才能写离子方程式。
(2)固体与固体之间的反应一般不写离子方程式。
四、离子方程式的意义1、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例如,盐酸(HCl)与氢氧化钠(NaOH)、硫酸(H₂SO₄)与氢氧化钾(KOH)的反应,离子方程式均为:H⁺+ OH⁻= H₂O2、反映了离子反应的实质通过离子方程式,可以更清晰地看出反应中实际参与的离子和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和掌握常见化学离子的性质和特征。
2. 学习运用不同的化学试剂和方法对溶液中的离子进行鉴别。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根据不同离子的特性,利用相应的试剂和现象来鉴别溶液中的离子。
具体原理如下:1. 碳酸根离子(CO₃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
2. 氯离子(Cl⁻):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
3. 硫酸根离子(SO₄²⁻):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
4. 银离子(Ag⁺):与氯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
5. 氢离子(H⁺):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变红。
6. 氢氧根离子(OH⁻):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使无色酚酞变红。
7. 铁离子(Fe³⁺):溶液呈淡黄色,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
三、实验材料1. 试剂:稀盐酸、硝酸银、稀硝酸、硝酸钡、稀硫酸、氯化钡、氢氧化钠、酚酞、氯化钠、铁钉等。
2. 仪器:试管、烧杯、滴管、镊子等。
四、实验步骤1. 碳酸根离子的鉴别:-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 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 若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
-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硝酸酸化。
- 滴加硝酸银溶液。
- 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 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溶液中含有氯离子。
3. 硫酸根离子的鉴别:-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酸化。
- 滴加硝酸钡溶液。
- 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 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
4. 银离子的鉴别:-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硝酸酸化。
- 滴加氯化钠溶液。
- 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 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溶液中含有银离子。
5. 氢离子的鉴别:-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紫色石蕊试剂。
- 观察石蕊试液是否变红。
- 若变红,则说明溶液中含有氢离子。
6. 氢氧根离子的鉴别:-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无色酚酞试剂。
几种离子的鉴别方法离子的鉴别方法是化学分析中常用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根据其特定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判断和鉴别。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离子鉴别方法:一、常用的离子鉴别方法之一是溶液的反应性质。
1.阴阳离子的反应鉴别:阴离子通过与阳离子的反应形成沉淀或溶解现象来区分。
例如,将待鉴定离子添加到已知阳离子的溶液中,观察是否出现沉淀现象,通过沉淀的形成、颜色、形态等特征来判断鉴定离子的种类。
2.气体的反应鉴别:一些离子在接触特定的试剂时,会产生气体。
例如,CO3^2-与酸反应产生CO2气体,通过检测气体的产生来鉴别CO3^2-离子。
3.氧化还原反应鉴别:一些离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具有特殊的性质。
例如,Fe3+在还原条件下可以被还原为Fe2+,通过观察颜色的变化来鉴别Fe3+离子。
二、离子鉴别的另一种方法是通过离子的酸碱性质进行鉴定。
1.酸碱反应鉴别:根据酸碱滴定的原理,向待鉴定离子溶液中逐滴加入已知浓度的酸或碱,通过观察溶液的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确定待鉴定离子的酸碱性质。
2.氢氧化物的沉淀鉴别:一些阳离子与氢氧化物反应时会生成沉淀。
例如,溴化铵试剂可以与Ba2+、Pb2+形成沉淀,通过沉淀的特征来鉴别阳离子的种类。
三、光谱分析是离子鉴别的又一重要方法。
1.紫外可见光谱:一些离子在紫外可见光谱中具有特定的吸收和发射特征,通过检测溶液在紫外可见光谱下的吸收曲线或发射光谱特征来鉴定离子。
2.火焰光谱:通过加热一些元素或化合物的溶液,利用其产生的特定颜色的火焰光谱线来鉴别元素或离子的种类。
3.原子吸收光谱:通过测量溶液中特定离子在特定波长处光的吸收程度,从而确定溶液中对应离子的浓度或存在状态。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离子鉴别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在化学分析实验中可以根据不同离子的特性进行鉴定和分析。
高二化学秋季班一、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根据离子性质不同而在实验中所表现出的现象不同,可把检验离子的方法归纳为三种类型:①生成沉淀;②生成气体;③显现特殊颜色。
1.阳离子 离子 试剂现象 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H +①紫色石蕊试液 ①pH 试纸 ①锌片①石蕊变红 ①pH<7①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Zn + 2H + → Zn 2+ + H 2↑ K +铂丝(或镍铬丝代替) 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火焰呈________(透过蓝色钴玻璃)Na + 铂丝(或镍铬丝代替) 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火焰呈_________NH 4+Ag + 盐酸或可溶性盐酸溶液,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Ag + + Cl - → AgCl↓Ba 2+Fe 3+ Fe 2+Al 3+Mg 2+ 氢氧化钠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此沉淀不溶于过量的氢氧化钠沉淀Mg 2+ + 2OH - → Mg(OH)2↓Cu 2+ 氢氧化钠溶液 生成蓝色絮状沉淀 Cu 2+ + 2OH - → Cu(OH)2↓离子检验知识梳理【思考1】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消失,能否判断?溶液中存在SO 24答案:不能,若溶液中存在Ag+,也有相同的现象发生。
【思考2】向某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HNO3,白色沉淀不溶解,能否确定溶液中一定存在SO2-4?【思考3】向某溶液中加入C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能否判断溶液中一定存在CO2-3?【思考4】向某溶液中滴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能否判断溶液中一定存在CO2-3?【思考5】向某溶液中加入稀NaOH溶液,把湿润无色酚酞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不变红,则溶液中一定不存在NH+4,该判断是否正确?为什么?【思考6】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则溶液中一定存在Fe2+,该判断是否正确?为什么?二、方法总结1.限用一种试剂鉴别物质的题目的一般思路是:若待测物质的酸碱性不同时,可考虑选用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法;若要鉴别含有相同阴离子的多种物质,常用碱液法;若要鉴别含有相同阳离子的多种物质,常用酸液法;若要鉴别不同阳离子、阴离子的多种物质,可用盐溶液法。
【高中化学】物质的检验、鉴别知识点总结!
3、常见有机物的检验:
(1)碳碳双键或三键:加少量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
(2)甲苯:取两份甲苯,一份滴入溴水,振荡后上层
呈橙色;另一份滴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紫色褪去.
(3)卤代烷:与NaOH溶液(或NaOH的醇溶液)
共热后,先用硝酸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氯代烷,淡黄色沉淀的为溴代烷,黄色沉淀的为碘代烷.
(4)乙醇:将螺旋状铜丝加热至表面有黑色CuO生成,迅速插入待测溶液,反复多次,可见铜丝被还原成光亮的红色,并由刺激性气味产生..
(5)苯酚:滴加过量的浓溴水,有白色沉淀;或滴加少量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
(6)乙醛或葡萄糖: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产生
银镜;或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有红色沉淀生成.
(7)乙酸:使石蕊试液变红;或加入Na2CO3或
NaHCO3溶液有气泡;或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溶解得蓝色溶液.
(8)乙酸乙酯:加入滴加酚酞的NaOH溶液加热,红色变浅或消失.
(9)淀粉:滴加碘水,呈蓝色.
(10)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或加入浓硝酸微热,出现黄色.。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备考目标】◆掌握常见的物质(包括离子、有机物等)分离、提纯方法,并能综合运用。
◆掌握常见离子、常见有机物的检验方法和物质的鉴别方法。
【要点精讲】知识点1、常见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与装置1.过滤:分离固体与液体互不相溶的混合物,如除去NaCl溶液中的BaCO3。
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上烧杯口紧靠玻棒,玻棒末端紧靠三层滤纸处,漏斗末端紧靠下烧杯内壁2.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如图2),如水和四氯化碳的分离。
注意事项:分液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打开活塞,让下层液体从下面流出到分界面,再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口倒入另一烧杯。
萃取剂选择:①、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互不反应;②、溶质在萃取剂中溶解度比原溶剂大得多且不反应。
3.蒸馏:根据沸点不同分离互溶的两种液体,如石油的分馏。
注意事项:需加沸石防止暴沸;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冷凝水从冷凝管下口进上口出。
4.蒸发:加热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分离出来,如从NaCl溶液中分离出NaCl。
注意事项:加热过程不断搅拌,以免局部过热;较多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把剩余水蒸干。
5.固体灼烧:除去固体物质中含有的易升华、易分解物质或除去结晶水合物的结晶水等。
如除去Na2CO3溶液中的NaHCO3。
6.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中溶解度差别很大,进行分离,如用苯或CCl4从溴水中提取溴。
7.渗析:除去胶体中的小分子或离子,如除去Fe(OH)3胶体中的盐酸。
8.盐析:常见皂化液中分离出肥皂、甘油。
9.洗气:气体中混有的杂质气体可通过洗气瓶除去,如CO2中混有HCl,可通过饱和NaHCO3溶液洗气。
知识点2、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1.阳离子的检验:离子检验试剂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H+石蕊试液溶液变红Na+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F e2+①NaOH溶液②KSCN溶液、氯水①先生成白色沉淀,很快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②加KSCN溶液不变色,加氯①Fe2++2OH-=Fe(OH)2↓4Fe(OH)2+2H2O+O2=解题警示注意对实验所用仪器进行有序记忆。
(一)常见阳离子的检验方法
离子检验试剂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
H+①酸度计
②pH试纸
③石蕊试
液
①将酸度计的探头
浸泡在待测液中②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
待测液滴到干燥的
pH试纸上③取样,
滴加石蕊试液
①、②pH<7
③石蕊变红
K+焰色反应①铂丝用盐酸洗涤
后在火焰上灼烧至
原火焰色②蘸取溶
液,放在火焰上灼
烧,观察火焰颜色。
浅紫色(通过蓝色
钴玻璃片观察钾
离子焰色)
Na+焰色反应火焰分别呈黄色
NH4+NaOH溶液
(浓)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
试管中,加入NaOH
浓溶液并加热,将
湿润红色石蕊试纸
置于试管口
加热,生成有刺激
性气味、使湿润红
色石蕊试纸变蓝
的气体
Ag+稀HNO3、稀
盐酸(或
NaCl)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
试管中,加入稀HNO3
再加入稀盐酸(或
NaCl)
生成白色沉淀,不
溶于稀HNO3
Ag++Cl-=AgCl↓
Ba2+①稀H2SO4
或可溶性
硫酸盐溶
液②稀
HNO3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
试管中,加入稀
H2SO4再加入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且
沉淀不溶于稀
HNO3
Ba2++ SO42-=BaSO4↓
Fe3+KSCN溶液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
试管中,加入KSCN
溶液
变为血红色溶液Fe3++3SCN-=Fe(SCN)3加苯酚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
试管中,加苯酚
溶液显紫色
淀粉KI溶
液
滴加淀粉KI溶液溶液显蓝色2Fe3++2I-=2Fe2++ I2加NaOH溶
液
加NaOH溶产生红褐色沉淀Fe3++3OH-=Fe(OH)3↓
Fe2+
①KSCN溶
液,新制的
氯水
①取少量待测溶液
于试管中,加入
KSCN溶液,新制的
氯水
①加入KSCN溶液
不显红色,加入少
量新制的氯水后,
立即显红色。
2Fe2+ + Cl22Fe3+ + 2Cl-
Fe3++3SCN-=Fe(SCN)3
(二)常见阴离子的检验方法
注意:
1.若SO42-与Cl-同时检验,需注意检验顺序。
应先用Ba(NO3)2溶液将SO42-检出,并滤去BaSO4,然后再用AgNO3检验Cl-。
2.检验SO32-的试剂中,只能用盐酸,不能用稀硝酸。
因为稀硝酸能把SO32-氧化成SO42-。
3.若Ag+和Ba2+同时检验,也需注意检验顺序,应先用盐酸将Ag+检验出并滤去沉淀,然后再用稀硫酸检验Ba2+。
4.若Ag+和Ba2+同时检验,也需注意检验顺序,应先用盐酸将Ag+检验出
5.若CO32-和HCO3-同时检验,应先用足量的BaCl2溶液将CO32-检出,静置,取上层清夜用Ba(OH)2或Ca(OH)2检出HCO3-
(四).几种重要有机物的检验
(1)苯能与纯溴、铁屑反应,产生HBr白雾。
能与浓硫酸、浓硝酸的混合物反应,生成黄色的苦杏仁气味的油状(密度大于1)难溶于水的硝基苯。
(2)乙醇能够与灼热的螺旋状铜丝反应,使其表面上黑色CuO变为光亮的铜,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乙醛。
乙醇与乙酸、浓硫酸混合物加热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饱和Na
2CO3溶液,有透明油状、水果香味的乙酸乙酯液体浮在水面上。
(3)苯酚能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的三溴苯酚沉淀。
能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紫色溶液。
(4)乙醛能发生银镜反应,或能与新制的蓝色Cu(OH)2加热反应,生成红色的 Cu2O沉淀。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