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作业指导书》分析表
- 格式:doc
- 大小:109.48 KB
- 文档页数:27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第1部分:输电线路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组编内容提要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电网工程建设施工质量水平,依靠技术创新和技术积累,不断提升公司电网建设整体技术管理水平和施工工艺科技含量,并便于组织电网工程施工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确保电网工程施工质量,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了《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以下简称《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在参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南方电网标准及相关的技术规范、规定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可操作性强。
本套书分为输电线路、变电电气安装、变电土建、电气试验、继电保护、变电自动化、通信、配网工程分册。
本书为《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第1部分:输电线路》分册,内容分为13个单项作业指导书,包括:普通基础作业指导书、掏挖式基础作业指导书、人工挖孔桩基础作业指导书、灌注桩基础作业指导书、接地工程作业指导书、钢管杆组立作业指导书、外拉线悬浮抱杆分解组立铁塔作业指导书、内拉线悬浮抱杆分解组立铁塔作业指导书、架线施工作业指导书、导地线压接作业指导书、附件安装作业指导书、防护设施作业指导书、高压电缆安装作业指导书。
本书适用于从事电网建设、施工、安装、验收、监理等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使用,亦可供相关人员参考。
编委会主任祁达才副主任徐达明邓恩宏赵曼勇编委陈晓明吴晖袁太平梁煜陈保刚周红阳李矛杨俊权闫国兵谭昌友王菁裴爱华评审组陈晓明吴晖袁太平丁晓兵陶文伟陈新南王菁罗楚楠马钦侯林高黄伟东廖元辉韦伟严启明赖荣先陈少强陈志辉王清良王仕龙马勇杨敏戴绍钧高绍兰江红春陈斌文睿主编单位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部、系统运行部参编单位超高压输电公司广东电网公司广西电网公司云南电网公司贵州电网公司海南电网公司广东省输变电工程公司广东电网公司电力通信设备运维中心广东省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电力设计研究院广东火电工程总公司广东省电力一局广东合鸿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本册主要编写人员徐斌李瑞山罗楚楠宋晖吴永朱向雄编制说明为贯彻落实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一体化”管理的思想,规范电网建设工程施工作业,公司基建部组织编写了《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以下简称《作业指导书》)。
施工作业手册第一版XXXXXXXX建设工程有限公司2015.01引言为了更好地与国家标准接轨,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以及《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中对工程质量管理提出的要求,为了满足我现场施工生产的需要,力求使我公司的建设项目达到优良工程,力求做到技术先进,措施得当、方法正确、确保质量,切实体现我公司“专于水,精于水”理念,特制定本简易施工作业指导书,以完善和充实我公司技术标准体系。
使我公司逐渐走入正规化,标准化,专业化的水务建设公司。
本指导手册总结了我公司近年来从事水厂工程安装施工的实践与经验,同时参考了同行业安装施工方面的文献及查阅网上切实可行的资料编制而成,本作业指导书力求通俗易懂,简洁,贴近实际,在以后的施工作业中我们将不断完善本指导书,欢迎各位同事在现场一线多提出宝贵意见,对本作业指导书不断修正。
目录引言 (1)目录 (1)第一章主要设备施工安装 (4)第一节水泵安装 (5)1.1工艺安装施工技术要求 (5)1.1.1执行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 (5)1.1.2公共底座(安装底座)的安装 (5)1.1.3垫铁安装注意事项 (5)1.1.4检查 (6)第二节潜水泵安装 (6)1.2工艺安装施工技术要求 (7)1.2.1执行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 (7)1.2.2潜水泵安装基本要求 (7)1.2.3检查 (7)第三节鼓风机安装........................................... .81.3工艺安装施工技术要求 (8)1.3.1执行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 (8)1.2.2管道及风机安装注意事项 (8)1.2.3检查 (8)第四节阀门安装 (9)1.4工艺安装施工技术要求 (9)1.4.1执行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 (9)1.4.2阀门安装注意事项 (9)1.4.3检查 (10)第五节闸门与启闭机 (11)1.5工艺安装施工技术要求 (11)1.5.1安装注意事项 (11)1.5.2检查 (11)第六节水处理材料安装 (12)1.6.1.滤板 (12)1.6.1.1执行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 (12)1.6.2滤梁 (12)1.6.2.1支撑梁找平和滤板的安装 (13)1.6.2.2滤板间密封嵌缝 (13)1.6.2.3检查 (13)1.6.2 滤料 (14)1.6.2.1执行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 (14)1.6.2.2铺装 (14)1.6.2.2.1安装 (14)1.6.2.2.2检查 (15)1.6.3 斜管 (15)1.6.3.1安装 (15)1.6.3.2检查 (15)1.6.4.1安装 (15)1.6.4.2检查 (16)第七节预埋件安装 (16)1.7.预埋 (16)1.7.1执行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 (16)1.7.2预埋件 (16)1.7.2.1安装 (16)1.7.2.2检查 (17)1.7.3 预埋套管 (18)1.7.3.1安装 (18)1.7.3.2检查 (18)第八节轨道安装 (19)1.8轨道 (19)1.8.1安装 (19)1.8.2 检查 (19)第九节管道安装 (19)1.9工艺安装施工技术要求 (19)1.9.1执行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 (19)1.9.2球墨铸铁管 (20)1.9.2.1安装 (20)1.9.2.2检查 (21)1.9.2.3质量标准 (21)1.9.3泵房管道 (22)1.9.3.1安装 (22)1.9.4 ABS管 (22)1.9.4.1安装 (22)1.9.4.2检查 (23)1.9.4.3注意事项 (23)1.9.5 PE管 (23)1.9.5.1安装 (23)1.9.5.2检查 (24)1.9.5.3水压试验 (24)1.9.6 UPVC管 (25)1.9.6.1安装 (25)1.9.6.2检查及注意 (26)第二章自动化工程安装 (27)2.1取源部件 (27)2.1.1一般规定 (27)2.1.2温度取源部件 (27)2.1.3压力取源部件 (27)2.1.4流量取源部件 (27)2.1.5分析取源部件 (27)2.2仪表设备 (28)2.3仪表盘柜箱 (28)2.4电磁流量计 (29)2.5物位检测仪表 (29)2.6 阀门执行器 (29)2.7控制仪表及综合控制系统 (30)2.8仪表线路 (31)2.9支架 (31)2.10电缆槽 (31)2.11保护管 (32)2.12电缆、电线敷设 (33)2.13仪表线路的配线 (34)2.14气源管道 (34)2.15 液压管道 (35)2.16 接地 (35)第三章施工工艺 (37)3.1设备找正 (37)3.2 焊工作业 (40)3.2.1注意事项 (40)3.3管工作业 (41)3.3.1注意事项 (41)3.4除锈刷漆 (42)3.4.1除锈标准 (42)3.4.2除锈操作 (43)3.4.3管道油漆防腐 (43)3.4.4检查(根据图纸要求) (44)第四章质量控制点 (45)第一节概述 (45)第二节泵、风机质量控制点 (46)第三节设备及管道的防腐质量控制点 (47)第四节设备基础质量控制点 (48)第五节工艺管道质量控制点 (49)第六节电气安装质量控制点 (50)第七节仪表安装质量控制点 (51)第五章材料申购注意事项 (52)1.非金属管和金属管道口径及标准对照表 (52)2.英制和公制管道口径标准对照表 (52)2.管件设备的统一规格型号叫法 (52)3.关于申购水泵转向的问题 (53)4.关于项目施工中容易出问题需特别注意的问题 (53)第一章主要设备施工安装第一节水泵安装1.1工艺安装施工技术要求泵房水泵安装必须以进出水套管标高为依据,对纵向管轴拉线,对水泵顶盖中心或驱动轴拉线,对进出水闸阀,水力控制阀拉线,确保纵向横向所有设备在一条线上,确保单台套机组吸水管出水管在一条线上,需要提醒的是,由于进水侧偏心异径管的原因,致使进水和出水管轴标高有偏移。
导地线压接作业指导书As a person, we must have independent thoughts and personality.附件2:《施工作业指导书》分析表乐东望楼站至乐东110kV站第二回线路新建工程导地线压接作业指导书编码:SDXL-ZW-10湖南鸿源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海南项目部2013年06月批准:日期:审核:日期:编写:日期:目录1 工程概况、适用范围本工程起于拟建乐东望楼220kV变电站110kV构架,止于乐东110kV变电站110kV构架。
本工程线路全长39.21km,全线除望楼变电站出线段为三回路(此段约700米已列入乐九线改接入望楼站工程),其他均为单回路,导线截面为240mm2,全线架设双地线;一根选用OPGW-24B1通讯光缆,一根选用JLB23-70铝包钢绞线。
本工程新立单回直线塔99基,耐张转角塔20基。
地形:丘陵% ,山地%,平地%。
运输:汽车运输20km 人力运输0.4km。
本工程主要跨越为:313省道、110KV电力线3次、35KV电力线2次、10KV电力线37次以及通信线路、低压线路、房屋、果园、棚房、鱼塘、河流数次。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乐东望楼站至乐东110kV站第二回线路新建工程导、地线液压压接作业。
铝包钢芯铝绞线用耐张线夹规范压缩型避雷线用耐张线夹规范铝包钢芯铝绞线用接续管(钢芯对接)规范(1983)标准铝包钢绞线用接续管规范压缩型修补管规范导地线压后推荐值如下表2 编写依据表 2-1 编写依据3 作业流程4 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5 作业准备人员配备表 5-1 人员配备表表 5-2 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表6 作业方法施工准备6.1.1 技术资料: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安全措施。
6.1.2人员组织:技术负责人、安装负责人、安全质量负责人和技能人员。
6.1.3机具的准备:按施工要求准备机具并对其性能及状态进行检查和维护。
6.1.4 施工材料准备:导线耐张压接管、直线接续管、补修管、地线耐张压接管、直线接续管、补修管、导电脂、汽油等。
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报审表工程名称:编号:
本表一式二份,由承包单位填报,项目监理部、承包单位各存一份。
填写、使用说明
1、此表用于常规施工方案的报审。
2、施工承包单位在每个单位工程动工前,应编制该单位工程主要施工工序的施工方案(措施、作业指导书),并报项目监理部审查,文件的编、审、批人员应符合施工承包单位体系文件相关管理制度的规定。
4、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要点:
a) 文件的内容是否完整,编制质量好坏;
b) 该施工方案(措施、作业指导书)制定的施工工艺流程是否合理,施工方法是否得当,是否先进,是否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安全、进度;
c) 安全危险点分析或危险源辨识、环境因素识别是否准确、全面,应对措施是否有效;
d) 质量保证措施是否有效,针对性是否强,是否落实了工程创优措施。
隧道开挖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 __________审核: __________审批:目录1、适用范围 (1)2、作业准备 (2)2.1技术准备 (2)2.3现场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技术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3)5.1施工准备 (11)5.2施工工艺 (12)6、劳动力组织 (13)7、材料要求 (14)8、设备机具配置 (14)9、验收标准 (14)9.1质量控制 (14)9.2质量检验 (15)10、安全及环保要求 (15)10.2环保要求 (17)隧道开挖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1.1工程类别: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京沈客专XXX标段娘盘山隧道(DK504+010〜DK504+775),大金沟隧道(DK511+300〜DK512+180)工程V、IV、HI、∏级围岩开挖作业施工。
1.2工程地质:大金沟隧道洞身范围地层主要为凝灰质砂岩,进出口为粉质黏土。
娘盘山隧道主要地层安山岩。
围岩及岩土分级表如下:隧道围岩分级表1.3工程环境本标段隧道区段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分布较广,受季节降雨量影响明显。
地下水不具有侵蚀性;本地区地震峰值加速度为O.05g;最冷月平气温-11℃,土壤最大冻结深度1.4m。
2、作业准备2.1技术准备(1)内业准备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相关规范和技术标准,审核施工图纸,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编制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告知安全风险以及在施工过程中需采取的应急措施。
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外业准备①洞口开挖前,核对设计的洞口地形、地貌、地上、地下管线与现场是否一致。
②洞口排水系统是否完善。
隧道排水与路基、桥涵排水设施及农田灌溉系统的配合、衔接是否合理。
«施工作业指导书»差异化分析表
«施工作业指导书»差异化分析表
«施工作业指导书»差异化分析表
«施工作业指导书»差异化分析表
«施工作业指导书»差异化分析表
«施工作业指导书»差异化分析表
«施工作业指导书»差异化分析表
«施工作业指导书»差异化分析表
«施工作业指导书»差异化分析表
«施工作业指导书»差异化分析表
«施工作业指导书»差异化分析表
«施工作业指导书»差异化分析表
«施工作业指导书»差异化分析表
«施工作业指导书»差异化分析表
«施工作业指导书»差异化分析表
«施工作业指导书»差异化分析表
«施工作业指导书»差异化分析表
«施工作业指导书»差异化分析表
«施工作业指导书»差异化分析表。
施工作业指导书一、施工作业指导本工程道路设计标准路基宽度为4.0米,路面宽度3.5米,路面结构基层为20cm厚山皮石,路面结构面层为15cm厚细料山皮石。
行车道1*3.5米,土路肩宽2×0.25米;路拱采用单向横坡,路面横坡为2%,土路肩横坡为3%,为保障道路畅通,为错车方便路线在不超过500m长度范围内设错车道一处,错车道宽度为3m,单侧渐变段长度为8m,错车道场25m。
错车道采用双向坡,路面横坡为2%,土路肩横坡为3%。
填方路段,路基边坡坡率左右侧均为1:1.5,不设排水沟;挖方路段边坡坡率采用1:1.5。
采用三角形排水沟,排水沟为深0.4米,内外坡均为1:1.5。
路基设计标高为路中心线处标高。
(见主要施工技术指标)1.道路位于粉质砂土、树林地段、农田地段,道路施工程序为:○1一般粉质砂土地段清表→挖填筑基→洒水碾压→挂线卸山皮石→装载机粗平→推土机精平→分层碾压成型→检测→修边→验收②、农田地段挖除清表→挖填筑基→洒水碾压→山皮石回填→挂线山皮石→装载机粗平→推土机精平→碾压成型→检测→修边→验收○3、树林地段砍树挖根→挖除清表→挖填筑基→洒水碾压→山皮石回填→挂线山皮石→装载机粗平→推土机精平→碾压成型→检测→修边→验收2.道路基层施工方法①、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路基开工前,应在全面理解设计要求和设计交底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调查和核对。
在详细的现场调查后,应根据设计要求、合同、现场情况等,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路基开工前必须建立健全质量、环保、安全管理体系和质量检测体系,并对各类施工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和技术、安全交底。
A首先进行场地清理,清除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草根、建筑垃圾等杂物;B填筑前做好截水沟、修筑前应做好临时排水设施C临时排水设施及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流水不得进入农田、耕地,污染自然水源,也不得引起淤积和冲刷。
D施工放样;通过放线测量确定施工位置及施工范围。
②粉质砂土、树林地、农田地清表除杂:A、清草皮、农田地表皮施工方法:A1为避免道路结构层沿基底发生滑动,防止因草皮、树根腐烂而引起路基塌陷,所以应先挖除树根,排除地表水,清除表层淤泥、杂草等杂质,推土机整平,压路机压实。
土建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1、本作业指导书系依据现行建筑施工规范、规程,总结合理成熟的施工工艺,结合现公司施工治理特点编制而成。
2、按照本公司公布的,本套施工作业指导书3、本套作业指导书只对每一分项工程施工过程,按照正确的工艺程度实行指导操纵,本身包含了对工程质量的保证,但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仍应按照国家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4、有关专业分项工程,需专业施工如地下工程、爆破工程、除钻孔灌注桩外的各类桩基、地下室施工围护、玻璃幕墙安装等工程应按施工图纸要求专项单列施工技术方案,本套作业指导书未列入。
5、施工作业指导所陈述的属通用性要求,施工技术人员及操作班组必须结合每一个体实际正确应用,应用时刻同时遵守国家现行建筑施工规范、规程。
6、本套〝施工作业指导书〞合订本文件名为土建施工作业指导书钻〔挖〕孔灌注桩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法及操作本卷须知一、机械成孔1、平坦场地清除桩基范畴内的高空、地面、地下障碍物,架空高压线距打桩架不得少于10m,并做好排水措施,如泥浆护壁,应预先挖好泥浆池、沉淀池或排浆沟。
2、钻孔前,孔口应设置钢〔或砼〕护筒,护筒内径应大于钻头直径200mm,护筒埋深不小于1—1.5m,上口高出地面30—40cm或高出地下水位1.5m以上,护筒顶部应开设1—2个溢浆口。
护筒与孔壁之间用粘土分层填实,灌注桩砼达到设计强度25%以上,才承诺拆除护筒。
3、在粘土和亚粘土成孔时,用水泵喷射清水自造泥浆护壁;在砂土中成孔时,设置循环泥浆池和泥浆泵,IP≥17的粘土配制比重为1.1—1.3的泥浆护壁;穿过砂夹卵石层时,泥浆比重采纳1.3—1.5。
4、首次清孔时必须在达到设计要求深度或经业主〔代表〕验收通过后进行。
用冲孔成孔时,采纳清孔导管,水泵压入清水换浆清孔;用潜水泵清孔时,以循环换浆法清孔。
清孔时必须随时补充泥浆,以保持浆面稳固,直至孔内泥浆比重达到1.1—1.2。
清孔毕,放入测绳测定,所测深度与钻孔记录深度相差50mm以内,第一次清孔终止,体会收后才能放置钢筋笼,钢筋笼安装完毕应对孔底沉渣厚度再进行一次复测,满足规范要求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安全生产注意事项:
1、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要进行施工安全、消防知识的教育和考核工作,对考核不合格的职工,禁止进入施工现场参加施工。
2、施工作业时必须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
不许私自用火,严禁酒后操作。
3、穿拖鞋、高跟鞋、赤脚或赤膊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4、现场用电,一定要有专人管理,同时设专用配电箱,严禁乱接乱拉,采取用电挂牌制度,尤其杜绝违章作业,防止人身、线路,设备事故的发生。
5、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6、在高空、钢筋、结构上作业时,一定要穿防滑鞋。
7、从事高空作业人员要定期体验。
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症、癫痫病以及不适于高空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空作业。
钢结构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1、材料要求施工所需的各种材料请见下表。
材料计划供应表2、主要机具机具需用量计划表3、作业条件3.1施工技术准备施工前必须具备:现场平面布置图等相关文件资料,并有经审批的施工方案。
3.2施工现场准备3.2.1.基础模板拆除,具备使用条件;3.2.2.运输、消防道路畅通,并有符合要求的消防和防护设施;3.2.3.土建施工的模板、脚手架、剩余材料、杂物和垃圾已清除干净;3.2.4.现场的水、电、气(汽)源都具备,附近应有零部件仓库,厂房内照明良好。
4、施工操作4.1施工程序4.2技术要求4.2.1钢结构所用的钢材、连接材料和涂装材料,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4.2.2矫正后的钢格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面或损伤,划痕深度不得大于0.5mm,且应满足钢材表面有锈蚀、麻点或划痕的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偏差的1/2。
4.2.3钢结构表面均需进行喷砂除锈,除锈质量应达到Sa2 1/2级。
4.2.4组装前,零件、部件应经检查合格,连接接触面和沿焊缝边缘每边30~50mm范围内的铁锈、毛刺、污垢、冰雪等应清除干净。
4.2.5板材、型材的拼接,应在组装前进行,构件的组装应在部件组装、焊接、矫正后进行。
4.2.6焊接连接组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4.2.7钢结构焊接前,焊工应复查焊件接头质量和焊区的处理情况。
当不符合要求时,应经修整合格后方可施焊。
4.2.8焊接时,焊工应遵守焊接工艺,不得自由施焊及在焊道外的母材上引弧。
4.2.9焊接完毕后,焊工应清理焊缝表面的熔渣及两侧的飞溅物,检查焊缝外观质量。
4.2.10焊缝外观缺陷应符合下表:注:1.除注明角焊缝缺陷外,其余均为对接,角接焊缝通用。
2.咬边如经磨削修整并平滑过渡,则只按焊缝最小允许厚度值评定。
3.表内t为连接处较薄的板厚。
4.2.11以焊接连接形式(除图纸注明点焊和间断焊外)的钢结构,均采用连续焊。
4.2.12钢结构的螺栓孔一律采用钻孔,不得用汽焊割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