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管理与公文写作(颜色规定可参考)
- 格式:ppt
- 大小:407.00 KB
- 文档页数:3
最新公文格式标准20162016年最标准公文格式最新公文格式标准2016 第一篇2016年最标准公文格式第一节公文格式的种类根据公文载体的不同,分为文件格式、信函格式、电报格式、命令格式、纪要格式等。
文件格式信函格式命令格式纪要格式二、公文格式的基本要求:1.公文用纸:一般使用纸张定量为60g/㎡~80g/㎡的胶版印刷纸或复印纸。
纸张白度80%~90%,横向耐折度≥15次,不透明度≥85%,pH值为7.5~9.5。
2.纸张大小:A4型纸:210mm×297mm。
3.版面:公文用纸天头(上白边)为37mm,公文用纸订口(左白边)为28mm,版心尺寸为156×225mm。
4.字体:如无特殊说明,公文各要素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
特定情况可作适当调整。
5.行数和字数: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并撑满版心。
特定情况可作适当调整。
6.公文应当双面印刷。
7.公文应当左侧装订。
【最新公文格式标准2016】三公文的通用格式版头: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
主体: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
版记: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
一件完整的公文由三部分组成:一、版头部分1.份号:公文的份数序号也就是每份公文的编号,根据印制份数,编流水号。
公文份数序号是为了掌握公文的发放方向,便于公文的保密管理,便于掌握公文的去向。
涉密公文一定要标注份号,如果发文机关认为有必要,也可对不涉密公文标注份号。
如需标识份号,一般用6位阿拉伯数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1行。
份号用黑色标注。
2. 秘级和保密期限:涉及国家秘密的公文应当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国家秘密分为秘密、机密和绝密三种。
如需标注密级和保密期限,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份号之下;保密期限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
3.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应当根据紧急程度分别标明“特急”、“加急”。
行政公文的印刷和装订要求一、行政公文的印刷要求行政公文是政府机关在行政管理工作中,为了向外界传达信息、决策意图、规章制度等而书写并正式印发的文件。
在印刷行政公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 纸张选择:行政公文应采用A4规格的白色纸张,纸质应该较为扎实,不宜过于薄软,以保证公文的正常保存和阅读。
纸张要求整洁无折痕、无污渍。
2. 字体和字号:印刷行政公文时,字体一般可采用宋体,字号可选择小四号或五号。
字体要清晰易读,避免使用过小的字号或特殊字体,以免影响阅读。
3. 行距和段距:在排版行政公文时,应注意行距和段距的合理设置。
行间距宜选择1.5倍或2倍行距,段间距宜选择1倍行距。
这样设置可以使得公文信息更加清晰易读。
4. 标题和页眉:行政公文的标题应居中、粗体,与正文之间空两行。
页眉一般包含文件名、页码和发文机关等信息,要求居中、统一书写,字体一致。
5. 段落格式:正文部分的段落应采用首行缩进格式,段首空两个汉字,行首不空格。
标题的格式要求为段前无空行,段后留两个汉字的空行。
二、行政公文的装订要求行政公文装订是为了便于保存、管理和传阅。
下面是行政公文装订的一些要求:1. 封面和封底:行政公文的封面一般采用厚一点的纸板,纸质要扎实,封底可以选择纸张质量一致的普通纸。
封面上要标明发文机关、文件名称、密级等信息,并加盖公章。
封面和封底上不宜有污渍或破损。
2. 装订方式:行政公文可以采用订书钉、订书机或塑封等方式进行装订。
如果是多页的公文,要确保装订牢固,防止纸张散乱。
装订后的公文要保持整洁,尽量避免折痕或皱纹。
3. 文卷和卷背:对于篇幅较长的行政公文,可以选择将其装订成文卷,方便阅读和保存。
文卷可以用硬纸或软纸制作,最好加盖公章。
卷背上应标明发文机关、文件名称、年份等信息。
4. 文件套和收文袋:对于重要的行政公文,可以采用文件套或收文袋进行保护,防止损坏或遗失。
文件套和收文袋要求整洁、无污渍,标注明确的发文机关和文件名称。
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管理办法》规定,行政机关公文,标题和正文字号均为三号,每页22行,每行28字,即,段落行距为30磅,上边距3cm,下边距2.5cm,左边距2.6cm,右边距2.8cm。
文用纸幅度面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保密等级字体:一般用3号或4号黑体
紧急程度字体:字体和字号与保密等级相同(3号或4号黑体)
文头的字体:大号黑体字、黑变体字或标准体、宋体字套色(一般为红)
发文字号的字体:一般采用3号或4号仿宋体
签发人的字体:字体字号与发文字号相同(3号或4号仿宋体)
标题的字体:字体一般宋体、黑体,字号要大于正文的字号。
主送机关的字体:一般采用3号或4号仿宋体
正文的字体: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
附件的字体: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
作者的字体:字体字号与正文相同(3号或4号仿宋体)
日期的字体:字体字号与正文相同(3号或4号仿宋体)
注释的字体:小于正文的的4号或小4号仿宋体
主题词的字体:常用3号或4号黑体[公文写作]公文格式排版中的字体要求[公文写作]
抄送机关的字体:与正文的字体字号相同(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或小一号的文字
印发说明的字体:与抄送机关的字体字号相同(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或小一号的文
主标题(又称一级标题)为二号宋体(加粗)
二级标题为三号黑体
三级标题为三号仿宋加粗。
正文均为三号仿宋。
最权威的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在公文写作时,你是否会遇到格式拿不准的情况。
团团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分享给大家,在起草公文拿不准格式时,可以先直接对照国家标准最后的式样,还不能解决的,就要仔细查阅国家标准正文了。
为推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2年4月16日印发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并规定自2012年7月1日正式施行。
作为配套的文件,2012年6月2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GB/T 9704-2012)。
此标准是对国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1999 )的修订,对公文用纸、印刷装订、格式要素、式样等作出了具体规定。
特别是将党政机关公文用纸统一为国际标准A4型,首次统一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要素的编排规则,使党政机关公文的表现形式更加规范。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党政机关公文通用的纸张要求、排版和印制装订要求、公文格式各要素的编排规则,并给出了公文的式样。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党政机关制发的公文。
其他机关和单位的公文可以参照执行。
使用少数民族文字印制的公文,其用纸、幅面尺寸及版面、印制等要求按照本标准执行,其余可以参照本标准并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148 印刷、书写和绘图纸幅面尺寸GB 3100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GB 3101 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GB 3102(所有部分)量和单位GB/T 15834 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5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字word标示公文中横向距离的长度单位。
在本标准中,一字指一个汉字宽度的距离。
公文写作标准
首先,公文写作标准要求在格式上应当符合规范。
公文的格式包括纸张规格、
信头、标题、日期、编号、主送、抄送、正文、落款、附件等。
在书写公文时,应当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排版,确保格式的整齐、统一和规范。
其次,公文写作标准要求在用语上应当准确规范。
公文的用语应当简练、明确、正式、规范,避免使用口语化、俚语化、方言化的词语,避免使用不规范、不准确的词语,避免使用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词语,避免使用不文明、不得体的词语。
再次,公文写作标准要求在结构上应当合理规范。
公文的结构应当清晰、严谨、完整,包括标题、正文、落款等部分,每部分应当有明确的内容和要求,各部分之间应当有明确的逻辑关系和衔接,确保结构的严谨、完整和规范。
最后,公文写作标准要求在内容上应当准确规范。
公文的内容应当准确、清晰、全面、真实,确保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和权威性,避免内容的错误、遗漏和偏颇,确保内容的完整、规范和权威。
总之,公文写作标准是公文写作中应当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包括格式、
用语、结构、内容等方面。
遵循公文写作标准可以提高公文的质量,使其更具权威性和可读性,有利于传达信息、规范行为、保障权益。
因此,在书写公文时,应当严格遵循公文写作标准,确保公文的准确性、严谨性和规范性。
公文参考资料格式要求
公文参考资料格式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公文标题:公文标题应当简明、准确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一般应标明发文机关和公文种类。
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2. 字体和字号:如无特殊说明,公文格式各要素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
特定情况可以作适当调整。
3. 行数和字数: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并撑满版心。
特定情
况可以作适当调整。
4. 文字的颜色:如无特殊说明,公文中文字的颜色均为黑色。
5. 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 一、”(字体为黑体,三号字),第二层为
“ (一)”(字体为楷体,加粗,三号字),第三层为“1.”(字体为仿宋,三号字),第四层为“(1)”(字体为仿宋,三号字)。
6. 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一行左空2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附件”,
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
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
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7. 印制装订要求:版面干净无底灰,字迹清楚无断划,尺寸标准,版心不斜,误差不超过1mm。
双面印刷;页码套正,两面误差不超过2mm。
这些格式要求主要是为了确保公文的规范性和易读性,有助于提高公文的传达效果和工作效率。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结合具体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公文处理规范及格式一、公文的种类公文主要包括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命令、规定、函等。
二、公文处理的基本原则(一)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的原则。
在撰写公文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不得与之相抵触。
(二)实事求是的原则。
在撰写公文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得虚构、夸大或缩小事实,也不得隐瞒真相。
(三)注重实效的原则。
在处理公文时,应注重实效,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四)精简高效的原则。
在撰写公文时,应尽量精简文字,突出重点,避免冗长繁琐的表述方式,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公文的格式(一)公文的文头格式公文的文头一般包括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秘密等级和紧急程度等要素。
发文机关标识应当使用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并居中排列;发文字号应当包括机关代字、年份代码、发文顺序号等要素;秘密等级和紧急程度应当根据公文内容需要标注。
(二)公文的正文格式公文的正文应当按照以下格式书写:1、开头部分。
应当简明扼要地概括公文的主旨和目的,明确表达发文的具体原因和必要性。
2、正文部分。
应当根据公文性质和内容,采用适当的结构形式和表达方式,条理清晰地阐述问题或提出意见、建议等。
正文部分应当注意层次分明、逻辑清晰、表达准确。
3、结尾部分。
应当对全文进行总结或强调,并按照行文要求作出相应安排或提出具体要求。
(三)公文的附件格式公文的附件应当在正文之后,落款之前注明附件名称和数量。
附件应当与公文内容相关联,并对正文内容进行补充说明。
四、公文的写作规范(一)语言规范公文应当使用规范化的语言,即使用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书面语言。
不得使用方言土语和口头语言,也不得使用旧体字或繁体字。
同时,公文中的数字、计量单位、标点符号等也应当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二)结构规范公文的结构应当严谨合理,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在撰写公文时,应当根据内容需要合理安排段落和层次,避免出现重复或混乱的情况。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文管理,提高公文质量,确保公文处理规范、高效、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单位内部所有公文处理工作,包括公文起草、审核、签发、传递、归档等环节。
第三条公文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依规,严格程序;(二)务实高效,确保质量;(三)保密安全,防范风险;(四)责任明确,分工协作。
第二章公文种类与格式第四条公文种类分为:(一)命令(令)、决定;(二)公告、通告;(三)意见、通知;(四)报告、请示;(五)批复、函;(六)纪要、其他。
第五条公文格式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洁,一般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二)公文编号应当规范,包括发文年份、发文顺序号;(三)公文正文应当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语言精炼,用词准确;(四)公文附件应当与正文相符,编号应当连续;(五)公文印发日期应当为公文签发日期或者会议通过日期。
第三章公文起草第六条公文起草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根据工作需要,明确发文目的和事项;(二)内容真实,数据准确,论据充分;(三)语言规范,逻辑严密,避免使用口语和方言;(四)格式正确,符合本规定第五条的要求。
第七条公文起草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熟悉公文写作规范;(二)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三)对相关业务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第四章公文审核与签发第八条公文审核应当由相关部门或者专人负责,审核内容包括:(一)公文格式是否符合规定;(二)公文内容是否准确、完整;(三)公文程序是否合规;(四)公文政策依据是否正确。
第九条公文签发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了解公文内容;(二)具备相应的决策权;(三)对公文质量负责。
第十条公文签发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公文签发人应当签署姓名和日期;(二)对公文内容有不同意见的,应当充分讨论,必要时可以暂缓签发;(三)公文签发后,不得随意更改。
公文的红白头格式是指公文的版头部分使用红色或白色来区分不同级别的公文。
这种格式主要用于标明公文的发文机关、紧急程度、密级和保密期限等信息。
以下是公文红白头格式的具体说明:
一、红头格式
1.公文版头:使用红色字体,标明发文机关的全称或通用简称,后面加上“文件”二字,表
明是某机关制发的公文。
版头通常位于公文首页的上方居中位置。
2.发文字号:位于标题下方正中位置,用红色字体标注,通常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
号组成。
3.红色反线:在发文字号下方画一条与版心等宽的红色反线,用于分隔版头与正文部分。
二、白头格式
1.公文版头:使用黑色字体,标明发文机关的全称或通用简称,后面加上“文件”二字。
版
头同样位于公文首页的上方居中位置。
2.发文字号:与红头格式相同,位于标题下方正中位置,用黑色字体标注。
3.紧急程度、密级和保密期限:如需标注这些信息,通常使用黑色字体,在版头下方的左
侧或右侧标注。
具体位置和格式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红白头格式主要适用于正式场合和重要文件,如政府公文、企业文件等。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公文的级别、内容和保密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格式。
同时,还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确保公文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公文管理制度范本
公文管理制度是指针对公务文书的管理和使用进行规范和规定的制度。
以下是一份公文管理制度的参考内容:
1. 目的和适用范围:明确公文管理的目的和适用范围,确保公文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机关部门和工作岗位。
2. 公文的种类和名称:列举公文的种类和名称,包括通知、公告、报告、请示、批复等,以及每种公文的格式和内容要求。
3. 公文的起草程序:规定公文的起草程序,包括起草人的责任和权限,审批流程,修改和修改意见的处理等。
4. 涉密公文的管理:针对涉密公文的管理和保密要求,明确涉密公文的起草、审批和传递的程序和要求。
5. 公文的印章管理:规定公文印章的管理办法,包括公章、合同章、名章等的使用和备案要求,防止印章被冒用或滥用。
6. 电子公文的管理:针对电子公文的管理,包括电子公文的起草、签署、传递、存档等的要求,采用电子签章和电子存档技术确保电子公文的合法性和可追溯性。
7. 公文的归档和保管:规定公文的归档和保管办法,包括公文的分类、编号、存档和保存期限,以及公文档案的管理和利用。
8. 公文的传递和交接:明确公文的传递和交接程序,包括传递和交接的方式、时间和责任,确保公文的及时传递和准确交接。
9. 公文的发布和通知:规定公文的发布和通知程序,包括公文的发布媒体和方式,以及通知的对象和渠道。
10. 公文管理的监督和检查:明确公文管理的监督和检查职责和程序,建立公文管理的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公文管理中的问题和不足。
以上是公文管理制度的一些参考内容,具体制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公文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为了规范公文的起草、审批、发布和归档等管理工作,提高公文的质量和效率,制定本公文管理制度。
二、公文的定义1.公文是指各级政府机关内部或机关间依法执行职责时所使用的书面文件。
2.公文包括决策公文、通知公文、报告公文、批复公文等。
三、公文的起草1.公文的起草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内容必须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晰。
2. 公文的格式应统一,采用A4纸张,左右边距2.5cm,上下边距2cm,字号为小四3.公文的起草要注重正式性和严肃性,不得使用夸张、贬低他人的语言。
4.公文应当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内容要客观、中肯,并有充分的依据和数据支撑。
四、公文的审核和审批1.公文的审核和审批应按照职权分工原则进行。
2.公文的审核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对公文的内容、格式和法律法规进行仔细审查。
3.公文的审批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行政职务和审批权限,对公文的内容进行审批,必要时可以要求修改。
4.公文的审核和审批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拖延办事和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五、公文的发布1.公文的发布应通过正式的渠道进行,可以通过纸质邮寄、电子邮件、文件传真等方式进行。
3.公文的发布应当按照层级规定的权限进行,不得违反规定进行越级发布。
4.公文的发布应当注重实效,确保相关部门和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和采取相应行动。
六、公文的归档和保管1.公文的归档应按照归档规定进行,确保公文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2.公文的归档材料要进行分类编号、加盖公章,并进行电子备份。
3.公文的保管人员要具备保密意识和责任心,严禁私自泄露或移除公文档案。
4.公文的归档期限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进行区分,按照规定时间进行销毁或移交。
七、公文管理的监督和评估1.公文管理的监督应由上级机关或专门部门进行,对公文的起草、审核、审批和发布进行监督检查。
2.公文管理的评估应定期进行,对公文的质量和效率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3.公文管理的监督和评估结果要及时通报相关单位和人员,并进行整改和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