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色谱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54.94 KB
- 文档页数:4
离子色谱用途
离子色谱的主要用途有:
1.测定环境样品中的污染物:离子色谱可用于测定水中的污染物,如重金属、阴离子和阳离子等。
它对环境污染物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帮助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
2.分析食品、饮用水和药品中的离子含量:离子色谱可用于分析食品、饮用水和药品中的离子含量,包括钠、钾、钙、镁等离子。
这对于保证食品、饮用水和药品的安全性和质量至关重要。
3.分析生物样品:离子色谱可用于分析生物样品,如血液、尿液和唾液等。
它帮助医学研究人员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
4.监测工业过程中的水质:离子色谱可用于监测工业过程中的水质,如电解过程中的水质。
它测量水中的离子含量,预防和解决水质问题。
此外,离子色谱技术还可用于测定水和其他液体中的离子和分子,是一种常用的水质检测分析方法。
离子色谱仪测量范围离子色谱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领域的高精度分析仪器。
它是一种可靠、精确和快速的技术,能够用于测量水、食品、药品、环境等样品中的离子物质浓度。
离子色谱仪的测量范围影响着它的应用效果,因此,了解离子色谱仪的测量范围对于正确选择仪器和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十分关键。
一、离子色谱仪的测量范围离子色谱仪的测量范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样品中离子物质的类型、存在的浓度范围、检测器的灵敏度和仪器的分辨率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离子物质,它们的测量范围也有所不同。
在常见的离子物质中,如阴离子、阳离子、小分子有机酸和氨基酸等,它们的浓度检出限也不相同。
二、离子色谱仪检测灵敏度和分辨率对于离子色谱仪来说,检测灵敏度和分辨率是非常重要的参数。
检测灵敏度可以衡量仪器的测量精度,在检测浓度较低的离子物质时能发挥重要作用。
检测灵敏度受到仪器品质、检测器灵敏度和干扰物等因素的影响。
要尽可能提高仪器检测灵敏度,通常需要进行不断优化、校准和修正等措施。
然而,对于分辨率而言,它是衡量离子色谱仪分离效果的关键参数。
正确的分离可以在不同离子物质之间去除干扰和背景杂质,从而能提高检测的精度和准确度。
三、离子色谱仪的应用范围离子色谱仪可以应用于多种不同领域的研究,包括分析食品中的添加剂、水质分析、药品检测、环境监测等等。
离子色谱仪在药学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可以用于药物的质量控制、药效评估和药代动力学研究等。
此外,在环境监测领域,离子色谱仪可以应用于污染物的监测和排放标准检测等。
四、结语总之,离子色谱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离子物质测量的高精度分析仪器。
它的测量范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样品中离子物质的类型、存在的浓度范围、检测器的灵敏度和仪器的分辨率等等。
正确选择仪器和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对于离子色谱仪的应用效果至关重要。
对于离子色谱仪而言,还有许多需要研究和改进的地方,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实验目的和研究需求。
离子色谱原理与应用一、离子分离离子色谱法是一种高效、快速、高分辨率的离子分离技术。
它利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对不同离子的吸附、解吸和迁移过程的分离。
固定相是色谱柱中的填料,根据离子的性质和极性等特征进行选择。
流动相是经过纯化的水或有机溶剂,作为离子传输的媒介。
通过控制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性质以及流速,可以实现不同离子的分离。
二、固定相和流动相在离子色谱中,固定相是色谱柱中的填料,根据离子的性质和极性等特征进行选择。
常用的固定相包括硅胶、氧化铝、聚合物等。
流动相是经过纯化的水或有机溶剂,作为离子传输的媒介。
在离子色谱中,常用的流动相包括碳酸盐、甲酸盐、乙酸盐等。
通过控制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性质以及流速,可以实现不同离子的分离。
三、离子识别离子色谱法利用固定相上的离子识别试剂实现对不同离子的识别。
离子识别试剂是与固定相键合的有机分子,其极性和官能团可以与不同的离子发生相互作用。
通过控制离子识别试剂的性质和浓度,可以实现对不同离子的选择性识别。
四、样品制备在离子色谱中,样品的制备是关键步骤之一。
样品制备的目的是将待测离子从复杂的基质中分离出来,并将其转化为适合离子色谱分析的形式。
常用的样品制备方法包括萃取、沉淀、过滤等。
具体的样品制备方法应根据待测离子的性质和基质的类型进行选择。
五、应用领域离子色谱法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环境监测、食品检测、生物医学等。
在环境监测领域,离子色谱法可用于检测水体中的阴、阳离子和有机酸等污染物。
在食品检测领域,离子色谱法可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无机盐、有机酸等成分。
在生物医学领域,离子色谱法可用于检测生物样品中的阴、阳离子和有机酸等代谢产物。
六、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离子色谱法在多个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
首先,新的固定相和流动相的不断涌现,使得离子色谱法的分离效果和选择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其次,联用技术的出现,如与质谱联用、与光谱联用等,为离子色谱法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离子色谱仪的原理与应用离子色谱仪(Ion Chromatography,IC)是一种基于溶液中离子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吸附和解吸的原理,分离和测定离子成分的仪器。
其原理基于离子交换和离子对色谱技术,可以对无机阴离子、无机阳离子和有机阴阳离子进行分离和测定。
离子色谱仪在水质分析、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药物分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离子交换是指固定相上的离子交换树脂与流动相中的离子发生吸附和解吸的过程。
离子交换树脂通常是带电离子团的高分子化合物,其中一部分带正电或负电,与被分析离子的电荷相反。
当流动相中的离子与固定相上的离子交换树脂发生吸附时,它们会被固定在固定相上,这样就实现了离子的分离。
然后,通过改变流动相的性质,使被吸附的离子从固定相上解吸,进而洗脱出来,完成离子的测定。
其次,离子对色谱是指在离子交换的基础上,还通过添加反离子或复合离子来形成离子对,再进行分离和测定。
离子对的形成可以增强分离效果,提高灵敏度和选择性。
常用的离子对有偶氮二甲基亚砜(Methyl orange)、偶氮苯甲酸(Methyl p-benzene sulfonate)等。
通过选择合适的离子对,可以实现复杂样品中离子的高效分离和测定。
离子色谱仪主要由进样系统、色谱柱、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进样系统用于将待测样品引入离子色谱仪中,通常采用自动进样器,提高分析效率和减少操作误差。
色谱柱是离子色谱分析的核心部件,根据不同的分析目标和分析对象选择不同类型的色谱柱。
检测器用于检测透过色谱柱的离子峰信号,目前常用的检测器有电导检测器、光学检测器和质谱检测器等。
数据处理系统用于采集和处理检测到的离子峰信号,得出分析结果。
离子色谱仪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水质分析中,离子色谱仪可以对水中的硝酸盐、硫酸盐、氟化物等进行分析,帮助监测水质安全,并指导水处理工艺。
在环境监测中,离子色谱仪可以对大气颗粒物中的酸性离子进行分析,评估大气污染的程度。
岛津离子色谱的应用和原理岛津离子色谱是一种分离技术,它可以用于检测和分离溶液中的无机和有机物,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高分离能力和高效率。
它是一种有效的分析化学工具,适用于许多不同的领域,例如医药、环境、食品和化学等行业。
岛津离子色谱的主要原理是基于样品中阳离子和阴离子之间的交换反应,该交换反应发生在锰铁氧化物或羰基铁磁性吸附剂的表面上。
岛津离子色谱的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四个步骤:1.样品预处理:这个步骤是为了净化样品,除去可能干扰分析的杂质。
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包括过滤、萃取和浓缩等。
2.高效离子交换柱:离子交换柱是岛津离子色谱中最关键的部分,可以选择不同的离子交换柱以分离不同的离子。
例如,要分析金属离子,可以使用阳离子交换柱,而要分析阴离子,可以使用阴离子交换柱。
3.洗脱:利用不同的洗脱溶液,洗掉不同的离子,从而实现样品中不同的离子分离。
4.检测器:离子色谱中最常用的检测器是电导检测器,可以检测到离子浓度的变化,也可以检测到离子种类的变化。
岛津离子色谱的应用岛津离子色谱在分析化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以下几个领域中,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食品分析:岛津离子色谱可以用来分析食品中的无机和有机物,例如痕量金属离子、食品中的添加剂、残留农药等。
2.环境分析:岛津离子色谱可以用来分析各种环境样品,例如土壤、地下水、海洋水等中的金属、离子和有机化合物。
3.医药分析:岛津离子色谱可以用来分析医药样品中的活性成分,例如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和药物成分。
4.化学分析:岛津离子色谱可以用来分析各种物质的化学成分,例如纯化有机化合物、确定无机化合物成分和分析水中的离子等。
结语岛津离子色谱是一种分离技术,可以用于检测和分离溶液中的无机和有机物,具有高分离能力、高精度和高效率等优点。
在食品、药物、环境等领域中,岛津离子色谱具有广泛的应用。
使用者只需按照离子色谱仪的操作规程,进行简单的操作即可完成样品检测。
因此,它已成为化学和生命科学领域中极为有用的分析工具之一。
离子色谱法原理、优点和应用领域从一九七五年离子色谱法(Ion Chromatography)产生到现在,快速的历经了四十多年发展,离子色谱法凭借其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离子型物质、有机酸与糖类分析的常用方法。
随着国家对环境的日益重视以及离子色谱相关技术的不断改进,以后离子色谱在环境、食品、制药、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可期。
现在从离子色谱法的原理、优点和应用领域开始,给大家介绍离子色谱法的炫彩。
离子色谱的原理各位深知的色谱技术是利用待分离混合物中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使得各组分以不同程度分配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因各组分随流动相前进速度不同,从而有效分离各组分(即俗称的过柱子)。
而离子色谱作为一种特殊的高效液相色谱,也是基于物理分离方法。
离子色谱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离子交换色谱、离子排斥色谱和离子对色谱,其中应用非常广泛的就是离子交换色谱(即高效离子交换色谱)。
离子交换色谱柱主要填料类型为有机离子交换树脂。
填料以苯乙烯与二乙烯苯的交联共聚体为骨架,在苯环上引入磺酸基,形成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或引入叔胺基而成季胺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此交换树脂具有大孔、薄壳型或多孔表面层型的物理结构,以便于快速达到交换平衡。
离子交换树脂的优点是耐酸碱,可在任何pH范围内使用,易再生处理、使用寿命长,缺点是机械强度差、易溶易胀、受有机物污染。
以离子交换树脂为固定相的离子色谱通常以酸性或碱性水溶液为流动相,依据不同待测离子与固定相的离子交换能力的差异最终实现分离。
各待测组分与离子交换剂之间的亲和力与离子半径,电荷,离子的存在形式等相关。
亲和力越大,待测物在固定相中的保留时间越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不可溶不可电离的物质也可通过前处理(诸如燃烧、高温水解、化学转化溶解等)转化成可检测的形态(离子态)。
离子色谱的优点①同时分析多种离子离子色谱法可单独测定某一种离子,分析方法简单快捷。
此外,离子色谱的可一次进样、无需分别操作即可分析多种离子。
离子色谱用途范文离子色谱(Ion Chromatography, IC)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分析技术,用于分离和测定溶液中的离子和极性分子。
离子色谱具有许多重要的应用领域,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用途。
1.水质分析:离子色谱在水质分析中广泛应用。
它可以确定水中无机离子(如氯离子、亚硝酸盐、硝酸盐、磷酸盐等)的浓度,并监测水样中的污染物(如重金属离子、有机酸、有机氮和有机氯化物)。
2.环境监测:离子色谱可用于环境样品中的离子分析,如大气颗粒物、土壤和废水中的离子的测定。
它可以检测有毒金属离子、硫酸盐、硝酸盐、氯酸盐等对环境有害的污染物。
3.食品分析:离子色谱可用于食品样品中的离子分析,如有机酸、无机阳离子和阴离子等的测定。
它可以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如防腐剂、甜味剂)、营养成分(如钠、钾、钙、镁)以及污染物(如重金属离子、农药残留物等)。
4.制药工业:离子色谱在制药工业中起着重要作用。
它可用于药物和药品中离子和非离子成分的测定。
例如,离子色谱可用于测定药物中的有机酸、对照药物中的离子水平以及药物中的色谱杂质。
5.生命科学研究:离子色谱在生命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用于生化分析、生物学样品的离子分析,如蛋白质、核酸、多糖的分子结构和成分分析,以及细胞培养液和生物体内各种离子浓度的测定。
6.药物代谢和药物分析:离子色谱可用于药物代谢研究和药物残留分析。
它可以确定生物体内特定药物代谢产物的浓度,并监测特定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情况。
7.地球科学研究:离子色谱用于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如土壤样品中的离子浓度测定、岩石化学分析中的离子分析以及大气化学研究中的大气颗粒物离子成分测定。
8.能源领域:离子色谱在能源领域的研究中也具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它可用于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和核电站中材料的离子浓度测定和离子交换膜中的离子传输研究。
总结起来,离子色谱的应用非常广泛,涵盖了许多领域,如水质分析、环境监测、食品分析、制药工业、生命科学研究、药物代谢和药物分析、地球科学研究、能源领域等。
离子色谱法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的应用作者:王颖莎吴俊杰来源:《名城绘》2019年第02期摘要: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时常发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为了获取广大群众对于安全食品添加剂的信任,对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与分析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常用的传统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繁琐、准确性低、成本较高等特点,已不适用于检测工作。
而新型的离子色谱法检测范围广、灵敏度高、成本较低,还避免了操作失误的可能性。
离子色谱法对食品安全监测技术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离子色谱法;食品添加剂;检测;应用1、食品安全与食品添加剂概述和类型食品安全关系到人类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责任重大。
食品安全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含义:①数量上安全,能满足一个区域内人们对生活所需食品的需求。
②质量上安全,指食品没有被污染,各项指数都健康达标,能满足人们对质量、卫生、营养等方面的需求。
③可持续安全,从发展的视角来长远考虑,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平衡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又能实现食品资源的可持续性,获取安全食品。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改善了食品品质,有效延长了食品保存时间,为食品加工和包装提供了便利性。
但由于当前市场上大部分添加剂为人工合成,若加入过量,将会降低食品安全性,危害人体健康。
几乎所有的食品中都食品添加剂的存在,因此要依据国家标准与规范,严格对其进行专业检测,判断各种元素含量是否科学、合理,以确保食品安全。
所谓食品添加剂,实际上是一种能够改善食品色泽、味道和香味,能够更好地实现食品的防腐和保鲜。
简单来讲,就是一种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物质,食品生产过程中为了改善食品色泽和味道,使其达到良好的营养标准,避免短时间内腐化而增加的一种东西。
在食品中添加适当的添加剂不会造成什么影响,但如果不按照标准要求超标添加,则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很大的损伤。
我国目前食品添加劑的品种众多,我国日常饮食的食品中所包含的添加剂多为色素、防腐剂、甜味剂、抗氧化剂等,相关规定对食品中添加剂的要求相当严格,因为使用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
离子色谱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姜彬,冯志彪*(东北农业大学理学院,哈尔滨 150030)摘要:文章综述了近年来离子色谱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情况,指出随着离子色谱技术的不断发展,离子色谱必将在食品分析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离子色谱;食品;分析;应用中图分类号:T S207.3 文献标识码:A 1000-9973(2010)05-0025-04Application of ion-Chromatography in food analysisJIANG Bin,FENG Zhi biao*(College o f science,Nor theast Ag ricultur al University,H arbin150030,China) Abstract:The latest applications of ion chromatog raphy in foo d analy sis in recent y ears w ere review ed. The trend w as pointed o ut that w 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chnolog y of ion chro mato graphy,ion chrom atog raphy w ill be mo re important in this ar ea.Key words:ion chr omatogr aphy;food;analysis;applications离子色谱法(IC)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液相色谱技术。
它具有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样品用量少和易实现自动化等优点。
它既能分析简单无机阴、阳离子,还能分析有机酸、碱。
以往IC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环境、能源、电力、半导体和自来水工业等方面,在食品分析中虽有一定的应用,但还远远不够。
以下我们将按分析物的类别,对近年来IC在食品分析中的最新应用分别介绍。
1 无机阴离子IC对于多种阴离子的分析具有其它分析方法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是目前阴离子分析的首选方法。
能同时检测多种阴离子是离子色谱的一大特点。
离子色谱可以区分元素的不同价态,其高灵敏度的检测器能降低基体中杂质离子的干扰,这些是原子吸收法和等离子发射光谱所不具备的特点。
1.1 亚硫酸盐食品中SO2-3的分析一直是离子色谱应用研究的热点之一。
钟志雄等[1]建立离子交换-电导检测离子色谱法测定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检测方法。
选用IonPac AS9 SC分离柱,1.80mmol/L Na2CO3~1.70mmol/L NaHCO3淋洗液,外接水自动再生,甲醛作SO2-3的稳定剂,样品经10mmol/L NaOH溶液浸提后,过滤进样分析。
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89.2%~108.8%,检出限0.33mg/kg。
线性范围广、测定结果准确、操作简便,对多种样品适应性好,结果令人满意。
食品中的亚硫酸盐可分为结合型和游离型两种,食品酸化后,游离型的亚硫酸盐可迅速转化为SO2而除去,而结合型亚硫酸盐只有在煮沸的条件下才可转化为SO2而除去。
因此,有必要分别测定两种类型的亚硫酸盐含量。
Pizzoferrato[2]等对样品进行前处理之后,以离子色谱 间接紫外光度法测定了12种食品中的游离型和结合型亚硫酸盐。
Faeldt[3]测定了红酒中的游离的亚硫酸盐,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Carinci[4]采用离子色谱法一次进样同时测定了红酒中硫酸盐、氯化物、乳酸、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等多种物质,检测速度大大提高。
1.2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食品工业中硝酸根和亚硝酸根作为护色剂常用于各类肉制品中,同时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
由于植物、霉菌、人的口腔和肠道细菌有将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的能力,因此,硝酸盐往往表现为亚硝酸盐的毒性。
摄入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可使动收稿日期:2009-11-29 *通讯作者作者简介:姜彬(1977-),男,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食品分析。
物消化不良、精神抑郁和头痛甚至缺氧中毒。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可诱导高铁血红蛋白症,并可间接与次级胺结合形成致癌物质亚硝酸胺,从而诱发动物癌变,因此必须限制其用量。
离子色谱法测定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时往往受到其他含氮物质干扰。
Saccani[5]等人将离子色谱与质谱联用,使用氢氧化物溶液作为洗脱液,可以有效地减少其他含氮物质的干扰。
Bosch等人[6]使用离子色谱法对不同保存条件下的菠菜中NO2-进行分析,发现在30天内,冷藏菠菜中的NO2-含量明显增高,而冷冻菠菜中的NO2-含量基本不变,由此确定了菠菜的最佳保藏方式。
崔丽英等人[7]采用超声波清洗提取粮食鲜样中硝酸盐,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了玉米、大豆、小麦鲜样中的硝酸盐含量。
该方法选择性较好,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也有报道用电导检测 离子色谱法测定,以Na2CO3 NaH CO3作淋洗液,在样品中先后加入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分别脱除蛋白质和脂肪等有机物,直接进样,测定了乳品中的硝酸盐,得到了较好的结果。
Gapper[8]采用柱后衍生的方法进行处理,测定了多种日常食物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证明该方法也可以有效消除干扰物质的影响。
1.3 卤素及其含氧酸食品中卤素含氧酸的离子色谱测定主要采用了抑制电导检测器直接测定法[9-11],这种方法测定的主要影响因素就是氯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的干扰。
在实际样品中,尤其是饮料、酒类等样品中,氯离子的浓度往往远远高于卤素含氧酸的浓度,因此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较大。
齐竹华等[12]采用了新型的加速溶剂萃取系统提取面包中的BrO-3,用离子交换色谱 电导检测法进行测定,样品中Cl-没有干扰。
采用柱后衍生的方法也可以有效避免干扰,但由于一些衍生剂本身具有一定毒性或者衍生手续复杂,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
除了直接测定法和柱后衍生法外,联用技术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Charles[13]等人首次采用了电喷雾 离子色谱 串联质谱技术测定了饮用水中痕量BrO-3。
随后又进一步改进了该方法[14],采用离子色谱 离子喷雾质谱测定了饮用水中痕量BrO-3,其检出限为0.05 g/L。
近年也有报道[15-17]采用IC ESI MS联用技术测定样品中的高氯酸盐,结果表明,联用技术可有效消除样品中高浓度干扰离子的影响,样品中痕量的ClO-4可准确地定性和定量。
刘勇建[18]等用离子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饮用水中的卤代乙酸、硒化物均得到很好的结果。
联用技术虽然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但是设备昂贵,难以普及。
因此有必要对直接测定法进行优化改进。
如果选用高容量的碳酸盐选择性离子色谱柱,以7.2mmol/L Na2CO3+2mmol/LNaOH为流动相,可消除样品中碳酸盐、次氯酸根和高浓度氯离子的干扰,直接进样测定饮用水中2 g/L溴酸盐,其检出限为0.6 g/L样品经微波浓缩后,对溴酸盐的检出限可降为0.06 g/L[19]。
通常情况下,由于ClO4在水中不是离子态,不适于离子色谱法分析。
田芳[20]等采用NaNO2作为还原剂,在含有碳酸氢钠缓冲溶液的中性条件下,将ClO4还原为ClO-4和Cl-,近而间接测定ClO4的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2 无机阳离子常见的阳离子主要有Na+,K+,Ca2+,Mg2+和NH+4等。
实际上,碱金属、碱土金属和胺的分析已经是离子色谱分析中广泛应用的成熟方法。
但由于这些元素大多数属于人体的宏量元素,因此近年来测定食品中上述元素的报道不多。
Munaf等[21]以卞基三甲基氯化铵为淋洗液,再多孔硅胶微柱上分离了五种碱金属和NH+4。
另外有文献[22]报道,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了乳清中的Na+, NH+4,Ca2+,Mg2+。
Brucer等[23]用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了啤酒中的Na+,K+,Ca2+,Mg2+。
Mohammadine等[24]分别用阳离子交换分离方式测定了水中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均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3 有机酸有机酸是食品中的重要风味成分,它可以表征食品的质量,判断果汁的真假、指示储存食品是否变质等。
离子交换和离子排斥两种方式加上化学抑制型电导检测使离子色谱对有机酸的分析灵敏度较高,已广泛应用于果汁、饮料和酒类的分析[25-27]。
由于一些有机酸受水负峰的干扰较大,难以准确测定,田鹏等[28]采用盐酸作为溶剂,消除水负峰的干扰,用离子排斥色谱法测定了啤酒中的有机酸含量,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达到要求,方法简便可行。
后来又在此方法的基础上对啤酒中12种有机酸在阴离子排斥色谱柱上保留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HPICE AS1柱分离有机酸主要以离子排斥效应为主,同时也存在离子交换效应[29]。
丁明玉等[30]首次报道了有机酸在阴离子交换色谱过程中的多峰现象!,对这种多峰现象!形成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有机酸离解后的不同价数阴离子在阴离子交换树脂上同时保留的机理。
研究中还发现离解很弱的有机酸的保留行为不完全符合离子交换机理。
低分子有机酸与无机酸阴离子和常见离子交换色谱柱固定相的亲合力差异通常较大,用离子交换色谱法一般很难找到合适的淋洗液将它们同时分离。
胡静等[31]采用梯度洗脱离子色谱法,以抑制电导检测器检测,一次进样同时分析了水中痕量低分子有机酸和无机酸阴离子。
Rantakokko和Carinci等人分别采用离子色谱法一次进样测定了水和红酒中多种有机酸和无机阴离子。
Walter[32]等人用离子排斥色谱测定红酒、果汁等食品中的柠檬酸、酒石酸、琥珀酸、苹果酸、乳酸、草酸、醋酸和蚁酸等含量,其结果与酶法测定结果相近。
文献报道的分析有机酸大多采用离子排斥色谱和抑制型离子交换色谱,张明霞等人[33]采用非抑制型阴离子交换色谱法,直接电导检测,对四种常见果汁(鲜橙汁、葡萄汁、菠萝汁、苹果汁)有机酸中的低级脂肪酸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4 碳水化合物由于糖类物质的紫外吸收很弱,示差折光检测器的灵敏度又较低,因此糖类的分析始终是分析化学的一个难点。
糖类分析的一个突破性进展是应用阴离子交换色谱 脉冲安培检测法测定糖类化合物。
用离子色谱法检测糖的最大优点就是它不需预先衍生就能分析几乎所有的单糖和大部分的寡糖及低聚糖,这不仅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而且避免了一些有毒的衍生试剂的使用,减少了环境污染。
PAD检测器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低至pmol级的糖类也可得到很好的检测。
目前,离子交换色谱 脉冲安培检测法已经在糖类测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口香糖和多种食用糖中糖醇的分析;调味剂和果汁中葡萄糖、果糖、蔗糖和乳糖的分析;啤酒酿造过程中单糖和聚糖的分析等等。
崔鹤等[34]利用此法分析了蜂蜜中葡萄糖、果糖和蔗糖进行了分析,采用50mmo l/L N aOH作为淋洗液,可以得到很好的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