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教室消毒通风记录表(1)
- 格式:xls
- 大小:25.51 KB
- 文档页数:6
教室日常通风换气消毒记录表教室日常通风换气消毒记录表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全球范围内对于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
而教育机构也是重点管控对象之一,因为学校是人员密集场所,且学生居住和学习时间较长,其疫情风险较高。
因此,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方面需要重视教室空气质量的加强管理。
教室日常通风、换气和消毒工作就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措施。
为了更加规范、有序地进行教室日常通风换气消毒工作,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方面必要的一项工具是教室日常通风换气消毒记录表。
下文将对教室日常通风、换气、消毒的要点,以及相关记录表的编制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一、教室日常通风、换气、消毒的要点1.日常通风要求日常通风是指开窗通风、门窗间通风和机械通风等方式,将室内的空气“替换”为室外的新鲜空气的过程。
教育机构应根据气温、湿度和二氧化碳等因素,合理设置通风次数和时间。
建议每小时开窗通风2-3次,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15分钟。
2.换气要求换气是指使用通风设备,通过机械强制将室内废弃空气排出,同时吸入室外新鲜空气的过程。
建议每小时使用换气设备进行2次换气,每次不少于30分钟。
3.消毒要求消毒是指使用物理或化学手段,将被污染的物品以及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杀灭或去除的过程。
教育机构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符合标准的消毒剂和消毒设备。
消毒时间大约需要20-30分钟,而消毒剂需要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浓度和使用量。
4.通风、换气、消毒的差异通风、换气和消毒虽然都能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但其措施和目的是有区别的。
通风是为了将室内废弃空气替换为新鲜空气,而换气是通过机械通风设备将空气“强制”替换;消毒则是在通风和换气基础上,杀灭或去除微生物。
二、教室日常通风换气消毒记录表的编制方法1.记录表的内容教室日常通风换气消毒记录表的内容至少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信息:时间、地点、负责人和措施。
其中,时间和地点是基础性信息,负责人要求记录,措施是对于教室操作的具体内容。
具体而言,通风和换气的记录可以包括通风、换气的开始和结束时间、通风的事由、形式和频次等信息;消毒记录可以包括消毒的时间、设备和使用的消毒剂材料等信息。
班级消毒通风记录表
本文是一份班级消毒通风记录表,记录了每周消毒物体、开窗通风、紫外线照射消毒、84消毒液擦洗等情况,并由消
毒人签字确认。
每周消毒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预防疾病传播。
本记录表列出了需要消毒的物体,包括地面、桌椅、窗台、门把手、玩具、碗、勺、图书架、水杯、筷子、水架、毛巾架等。
每次消毒前需要先开窗通风10-20分钟,让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细菌滋生。
然后使用紫外线照射消毒30分钟,杀死空气
中的病菌。
最后用1:100的84消毒液擦洗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达到消毒效果。
此外,一些物品如图书、水杯等需要晾晒两周,或者在消毒柜中消毒一次。
消毒人需要在记录表上签字确认消毒工作已经完成。
总之,班级消毒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卫生工作,需要认真执行。
本记录表可以帮助班级管理者更好地管理消毒工作,保障学生的健康。
教室消毒记录表(1)教室消毒记录表班级:班主任签字:消毒方式:1、84消毒液1:50 2、84消毒液1:100 3、84消毒液1:200 4、紫外线灯 5、开窗通风 6、其他消毒范围: 应包括楼道、教室、厕所等学生出现频繁地方。
注意事项:教室消毒后30分钟用清水擦拭、适量通风疫情期间台账统计表格汇编XXX有限公司职工进厂体温检测表XXX有限公司节后复工期间人流管控XXX有限公司疫情防护用品清单XXX有限公司节后复工前厂区消毒杀菌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如下制度:一、学校要组织教职员工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必须人人重视,加强预防。
各班每天要进行晨检。
班主任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幼儿)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
对因病缺勤的学生,班主任要追查病因并进行登记。
二、班主任和教师发现疫情应该立即报告学校领导,学校发现疫情要在1小时内上报学校疫情管理小组,2小时内,学校疫情管理小组应该立即报告金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金寨县教育局。
学校要指定专人或兼职教师负责学校内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收集、汇总和报告工作(学校由分管后勤工作的领导为报告人)。
1、法定传染病(1)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2)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3)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4) 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
班级日常通风、消毒流程
1.早晨开窗通风。
用有效氯浓度250 mg/L~500 mg/L 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桌、椅、讲桌、板擦窗台、门把手等经常接触的物体。
2.课间十分钟,教室必须打开门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流畅。
3.午餐餐前洗手,洗手时采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水下按照正确洗手法彻底洗净双手,也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4.午餐餐前用有效氯浓度250 mg/L~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桌面。
5.午餐后开窗通风。
6.下午课间十分钟,教室必须打开门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流畅。
7.清洁教教室,开窗通风。
放学后打扫卫生将用过的纸巾、口罩等放置到垃圾桶,每天清理。
清理前用含有效氯500mg/L~ 1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浇洒垃圾至完全湿润,然后扎紧塑料袋口,按照不可回收垃圾处理。
班通风、消毒记录
2020年月日至2020年月日
负责人签字:
注:每周通风记录填写完毕交专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