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厂地质技术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116.00 KB
- 文档页数:22
目录第一章油田地质基础知识第一节储油层的主要特性第二节原油的性质及油田水的化学成分第三节油田的储量第四节注水开发过程中的三大矛盾第五节油藏开发方面的相关概念第二章油水井动态分析方法第一节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第二节对比与分析第三节存在问题及措施第三章动态分析所需图表和曲线第一节井位图的绘制和应用第二节连通图的绘制和应用第三节单层平面图的绘制和应用第四节构造图的绘制和应用第五节井组注采曲线的绘制和应用第四章上产措施方案的制定第一节准备工作第二节确定油井产量影响因素第三节制定上产挖潜措施第四节挖掘停产、停注井方案的制定第五章计算机应用知识第一节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第二节基本维护常识第三节生产中常用软件的介绍第四节病毒防治客户端软件下载及安装注意事项前言群众性油水井分析活动,是油田开发管理的有效管理方法。
目前主要开发管理者是采油矿、采油队技术人员,存在管理视野面窄、局限性弊端,群众性油水井分析活动喊在嘴上,落实少,效果差。
实施油藏管理、全员参与开发,才能最有效挖掘油藏潜力,提高最终采收率。
编写此书,希望通过此书,能提高技术员、职工的技术素质,为采油矿的原油生产任务的完成献计献策。
本书共分十章,第一章系统的讲解了油田地质的基础知识,从储油层的主要特性、原油的性质及油田水的化学成分、油田的储量、注水开发过程的三大矛盾,油田开发所常用的指标;第二章重点讲解了油水井动态分析方法,从资料的收集整理到对比分析,最后存在问题及下步解决措施;;第三章讲解了油水井动态分析必需的图表和曲线,各种图表的绘制和应用;第四章列举了上产措施方案的制定;第五章介绍了计算机相关知识;第六章、第七章主要讲述特殊井治理相关技术;第八章、第九章介绍常用测井、试井技术;第十章讲解修井作业工序及配套工具。
第一章油水井动态分析基础知识第一节储油层的主要特性石油在较高的压力和温度下,以流体状态存在于岩石的孔隙之中,分布于一定的面积之内。
因此原油的产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储层的特性,它主要包括储油层岩石的孔隙性,渗透性和含油性。
第⼀部分采油地质基础第⼀部分采油地质基础采油地质基础知识是采油⼯进⾏油⽔井管理和动态分析需要掌握的基本地质知识。
本部分包括地层、地质构造、油⽓藏和储量等⽅⾯的基础知识,并配有必要的插图、公式和说明。
岩⽯、地层、沉积相1.岩⽯的定义是什么?地层的定义是什么?答:岩⽯是在特定的条件下,由⼀种或多种矿物有规律组成的复杂的集合体。
地下成层的沉积物和其中共⽣的岩体总称为地层。
2.组成地壳的岩⽯分为哪⼏类?其中储油条件最好的是哪⼀类?答:组成地壳的岩⽯,根据其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类,储油条件最好的是沉积岩。
3.沉积岩是怎样形成的?答:沉积岩是古⽼的岩⽯风化剥蚀后,其风化产物再经过搬运、沉积及成岩作⽤⽽形成的。
4.什么是风化作⽤?答: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在⼤⽓、⽔、温度和⽣物作⽤的影响下,发⽣的被破坏的地质作⽤。
5.风化作⽤可分为哪三种类型?答:风化作⽤可分为物理风化作⽤、化学风化作⽤和⽣物风化作⽤。
6.引起物理风化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引起物理风化作⽤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风。
7.风化作⽤有哪些产物?答:风化作⽤有三种产物,即碎屑物质、溶解物质和残余物质。
8.碎屑物质的搬运可分为哪三种状态?答:碎屑物质的搬运可分为悬浮搬运、跳跃搬运和拖运三种。
9.什么是沉积作⽤?答:风化剥蚀的产物,经过⼀定时间和⼀定距离的搬运之后,由于搬运⼒量减⼩或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被搬运的物质从搬运的介质中分离⽽沉积下来,这种过程称为沉积作⽤。
10.成岩作⽤主要包括哪三个⽅⾯的内容?答,成岩作⽤主要包括压固脱⽔作⽤、胶结作⽤和重结晶。
11.泥质胶结的特点是什么?答:⽐较疏松12.钙质胶结的转点是什么?·答:致密、坚硬,滴盐酸反应起泡。
13.碎屑岩的胶结⽅式常见的有哪三种?答:有接触胶结、孔隙胶结和基底胶结三种胶结⽅式。
14.从岩⽯胶结的⽅式来说,其孔隙度⼤⼩如何?答:接触胶结孔隙度最⼤,孔隙胶结次之,基底胶结孔隙度最⼩。
油田开发地质知识点总结1. 地质勘探地质勘探是油田开发的第一步,它的主要目的是找出石油储集层的分布和规模。
地质勘探主要有地球物理勘探、地质勘探和地球化学勘探三种方法。
地球物理勘探是通过测量地球物理场(例如地震波、重力场、磁场等)的方法来找出地下构造,并进而推断储层的位置和规模。
地质勘探是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钻探,分析岩石岩性、构造特征、岩石构造形态等,找出潜在的储层。
地球化学勘探是通过分析地下水、天然气和土壤中的烃类物质,确定地下储集层的存在和分布情况。
2. 储层地质储层是指地质构造中能够储存油气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岩石体系。
了解储层地质对于油田的勘探和开发非常重要。
储层的类型包括孔隙型储层和裂缝型储层。
孔隙型储层是指储层中具有一定的孔隙度,能够有效储存石油和天然气的岩石;裂缝型储层是指在地层中存在裂缝或者节理,这些裂缝或者节理能够有效储存石油和天然气。
储层地质特征包括孔隙度、渗透率、孔隙结构、异质性等。
孔隙度是指单位体积内孔隙的比例,渗透率是指地层岩石对液体和气体渗透的能力,孔隙结构是指孔隙的形状、大小及其分布状态,异质性是指储层岩石的非均质性。
3. 油田开发地质工程油田开发地质工程是指在地质勘探的基础上,对于储层地质进行进一步评价和开发的工程。
油田开发地质工程主要包括测井、射孔、油藏工程和油田开发规划等。
测井是指通过测井仪器,对井筒附近的地层进行测量和记录,了解地层的性质和构造。
射孔是指在井筒中钻孔,用来改善井眼与储集层的通透性,增加油气的产量。
油藏工程是指通过注水、注气和采用化学驱油等方法,提高原油开采的有效性和储量。
油田开发规划是指对于油田地质情况、油藏特性和现有设施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最佳的油田开发方案,包括井网布置、注采工艺、生产规模等。
总的来说,地质知识是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深入了解地质情况,可以有效地指导油田勘探、开采、生产和管理,提高开采效率,降低成本,最大限度地利用地下资源。
采油操作知识点总结一、地质勘探地质勘探是采油操作的第一步,其目的是通过对地下储层的地质构造、物理性质等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为后续的采油操作提供依据。
地质勘探包括地质地球物理勘探、钻井勘探等多种手段。
地质地球物理勘探通过地震勘探、测井技术等手段来获取油气层地质信息;钻井勘探则通过钻井来获取更为详尽的地质信息。
地质勘探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后续的油田开发和采油工程设计。
二、油藏地质特征油藏地质特征是指油藏的储层类型、物理性质、地质构造、岩性等方面的特点。
对油藏地质特征的认识是开展采油操作的基础,也是合理设计采油工艺流程的前提。
了解油藏地质特征有助于确定油藏的压力、渗透率、饱和度等参数,指导采油操作的进行。
三、采油技术采油技术是指通过各种工程手段将地下原油开采出来的技术。
在现代采油工程中,采油技术涵盖了很多领域,比如常规采油、水平井、增产技术、油藏改造、固井技术等等。
采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能够有效提高采油效率,延长油田的生产寿命。
四、采油工艺设计采油工艺设计是指根据油藏地质特征和采油技术要求,对采油工作进行系统的工程设计。
采油工艺设计包括生产井管柱设计、地面处理设备选型、采油工艺流程设计等内容。
通过合理的采油工艺设计,实现原油的高效开采和处理。
五、油气田管理油气田管理是指对整个油田开发过程进行综合管理和控制。
油气田管理包括油藏管理、油田设备管理、生产作业管理等多个方面。
通过油气田管理,可以确保油气田的生产运营在规定的安全、环保、经济等要求下进行。
六、环境保护采油操作对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正确认识采油操作对环境的影响,采取有效的环保技术措施是保护环境的关键。
通过合理的排放控制、废水处理等措施,减少采油操作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七、安全与事故预防作为高风险的行业,采油操作需对安全进行高度重视。
建立灵活、高效的安全管理机制,加强事故预防和紧急应对措施,是保障采油操作安全稳定进行的重要保障。
八、人才培养采油操作需要各类专业人才的支持,包括地质勘探人员、采油工程师、油田管理人员等。
采油地质基本知识(三)34 喇叭口的作用:喇叭口是装在自喷或笼统注水井油管下部,距油层顶部5米以上,是仪器上提通畅的主要通道。
35 封堵:是将具有选择性的封堵剂挤入油井中的出水层,使与出水层中的水发生作用,产生一种固态或胶态的阻碍物。
是用两个封隔器卡住选压层的上下部位,然后对选压层进行压裂。
36 非选择性堵水:在油田开采过程中,由于水层串槽或注入水突进,使油井过早见水或水淹,为了必免上述状况发生而实行的井下工艺措施。
37 封隔器堵水:利用封隔器将出水层与油层分开达到堵水的目地。
38 含水突然上升的缘由:⑴配堵层封隔器失效,⑵化堵层冲开,⑶ 套管损坏,⑷水层串入单层突进造成水淹。
39 注水量突然下降的缘由:⑴注水压力下降或水表出问题,⑵注水管线堵塞,⑶脏物堵塞油层孔道,⑷井下水嘴堵塞。
40 注水量突然上升的缘由:⑴注水压力上升或水表出问题,⑵水嘴刺大或脱落,⑶底球不严或掉,⑷油管脱落或丝扣漏,⑸ 管外串槽、套管裂开或错断等。
41 机械采油:用各种机械将油采到地面上来的方法,机械采油用于地层压力低不能自喷的井,目前采纳的机械有抽油泵,潜油电泵。
42 抽油泵主要组成部件:主要由工作筒,固定凡尔和带有游动凡尔的空心活塞组成。
43 简述抽油泵工作原理:活塞上行时,游动凡尔关闭,固定凡尔打开,泵内进入液体。
活塞下行时,固定凡尔关闭,游动凡尔打开,泵内液体进入油管。
44 潜油电泵井井下工具:电机、旋转分别器、电泵(级数不等)、凡尔、测压阀等组成。
45 抽油机井产量突降缘由:⑴凡尔卡。
⑵抽油杆断脱,⑶汽锁,⑷油层供液力量不足。
46 电泵井下测压伐的作用:起测压时通过井下压力计和连接器坐入测压伐伐杆上,测取油套环空压力的作用。
47 电泵井下凡尔的作用:油井正常生产时,由井底与油管内压差将凡尔顶起,使原油顺当通过,当油井关井测压,由于井筒压力高于泵前压力,使凡尔关闭,使油不能倒灌,达到不损坏电机的作用。
48 流压对油水井产能影响:流入井底的油是依靠流淌压力将其举升到地面的,一般流压的凹凸,可反应出油水井生产力量的大小,流压高油水井生产力量就旺盛。
第一章采油地质基础知识第一节油气藏及其油、气、水每个油藏都是位于地下深浅不一、形状和大小也不一样的封闭空间;里面的原油如同浸在豆腐里的水一样浸在岩石(如砂岩)里的。
一、油气藏概念及类型(一)油气藏的地址含义是,同意圈闭内具有同一压力系统的油气聚集。
圈闭有三种类型,可参见图1、图2、图3、图4所示来理解。
(1)构造圈闭:由于构造运动使岩层发生变形和位移造成的圈闭叫构造圈闭,包括背斜圈闭和断层遮挡圈闭。
(2)地层遮挡圈闭:由于地层因素造成遮挡条件的圈闭。
(3)岩性遮挡圈闭:由于储集层岩性改变或岩性连续性中断而形成的圈闭。
(二)油气藏类型圈闭中只聚集和存储石油和水的叫油藏,圈闭中只聚集和储存天然气的叫气藏。
当在采出的1t石油中能分离1000m3以上的天然气时,叫油气藏。
油气藏分三大类,即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岩性油气藏。
1、构造油气藏构造油气藏是指油气在构造圈闭中的聚集。
2、地层油气藏地层油气藏是指油气在地层圈闭中的聚集。
3、岩性油气藏岩性油气藏是指油气在由于储集岩性的改变或岩性的连续中断而造成的岩性遮挡圈闭中的聚集。
如图5。
二、油气藏中油、气、水的分布油气藏内油、气、水的分布具有一定规律,如在单一背斜圈闭内,由于重力分异作用,油、气、水的分布规律是气在上,油居中,水在下。
从而形成油气界面及油水界面。
如图6. (一)油气边界(1)外含油边界:油水界面与油层顶界的交线称为外含油边界,也叫含油边界。
(2)内含油边界:油水界面与油层底界的交线称为内含油边界,也叫含水边界。
(3)气顶边界:油气界面与油层顶面的交线成为气顶边界。
(二)含油面积(1)含油气面积:内(外)含油边界所圈闭的面积,称内(外)含油面积,外含油面积也常叫含油面积,对油气藏来讲即为含油面积。
(2)含气面积:气顶圈闭的面积称为含气面积。
对于纯气藏,则为气水边界所圈闭的面积。
(三)油气藏高度(1)油藏高度:油水边界到油藏最高点的高度,称为油藏高度。
油井地质知识点总结归纳地质学是石油工程师必须了解的重要学科之一,它对于石油勘探和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油井地质知识点总结如下:1.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指地壳的组织和形态,主要包括构造运动、构造动力和构造形态。
了解地质构造有助于研究油气成藏条件和分布规律,指导勘探工作。
2.地层地质:地层是地球地壳中的岩层,是地质构造研究的主要对象,地层地质研究有助于了解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条件。
3.沉积地质:沉积地质是研究地球表面层沉积岩的地质学科,通过了解地层的沉积环境和沉积岩性进行油气勘探。
了解沉积地质有助于预测油气成藏条件和优选勘探目标。
4.构造地质:构造地质研究地质构造对地层和岩石的变形关系,以及构造对石油、天然气藏的影响。
构造地质是油气勘探开发的基础理论。
5.石油地质学:石油地质学是对油气藏的分布和成藏条件进行研究,了解油气的形成和成藏机理,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6.钻井地质学:钻井地质学主要研究在地下勘探过程中通过岩心、岩屑、钻井液等方法研究油气层的地质特征。
7.岩石地理学:岩石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地质现象和岩石环境演化的科学,了解岩石的成分和分布,为油气藏的勘探和开发提供依据。
8.地震地质学:地震地质学是利用地震波对地下构造进行勘探和研究的科学,通过地震勘探可以了解地下构造特征和预测油气成藏条件。
9.油气田地质学:油气田地质学主要研究石油、天然气的地质特征和储量,通过了解储层岩石和流体性质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10.勘探地质学:勘探地质学是对地质体进行探测的科学,通过地质勘探了解地下构造特征和石油、天然气的分布规律。
总之,地质学是石油勘探和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知识,只有掌握了地质学原理和方法,才能更好地指导石油勘探和开发工作。
希望石油工程师们能认真学习地质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地质学水平,为石油勘探开发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地质基础知识:1、什么叫地静压力、原始地层压力、饱和压力、流动压力?答:地静压力:由于上覆地层重量造成的压力称为地静压力。
原始地层压力:在油层未开采前,从探井中测得的地层中部压力叫原始地层压力。
饱和压力:在地层条件下,当压力下降到使天然气开始从原油中分离出来时的压力叫饱和压力。
流动压力:油井在正常生产时测得的油层中部压力叫流动压力。
2、什么叫生产压差、地饱压差、流饱压差、注水压差、总压差?答:生产压差:静压(即目前地层压力)与油井生产时测得的井底流压的差值。
地饱压差:目前地层压力与原始饱和压力的差值叫地饱压差。
流饱压差:流动压力与饱和压力的差值叫流饱压差。
注水压差:注水井注水时的井底压力与地层压力的差值叫注水压差。
总压差:原始地层压力与目前地层压力的差值叫总压差。
3、什么叫采油速度、采出程度、含水上升率、含水上升速度、采油强度?答:采油速度:是指年产油量与其相应动用的地质储量比值的百分数。
采出程度:累积采油量与动用地质储量比值的百分数。
含水上升率:是指每采出1%地质储量的含水上升百分数。
含水上升速度:是指只与时间有关而与采油速度无关的含水上升数值。
采油强度:单位油层有效厚度的日产油量。
4、什么叫采油指数、比采油指数?答:采油指数:单位生产压差下的日产油量。
比采油指数:单位生产压差下每米有效厚度的日产油量。
5、什么叫水驱指数、平面突进系数?答:水驱指数是指每采出1吨油在地下的存水量单位为方/吨。
边水或注入水舌进时最大的水线推进距离与平均水线推进距离之比,叫平面突进系数。
6、什么叫注采比?答:注采比是指注入剂所占地下体积与采出物(油、气、水)所占地下体积之比值。
7、什么叫累积亏空体积?答:累积亏空体积是指累积注入量所占地下体积与采出物(油、气、水)所占地下体积之差。
8、什么叫层间、层内平面矛盾?答:层间矛盾:非均质多油层油田笼统注水后,由于高中低渗透层的差异,各层在吸水能力、水线推进速度、地层压力、采油速度和水淹状况等方面产生的差异叫层间矛盾。
层内矛盾:在一个油层的内部、上下部位有差异,渗透率大小不均匀,高渗透层中有低渗透条带,低渗透层中有高渗透条带,注入水沿阻力小的高渗透带突进,形成了层内矛盾。
9、什么叫见水层位、来水方向?答:见水层位:注入水沿着油层向油井推进,当油井中某一层含水后,这个层位就是见水层位。
来水方向:一口油井受到几口注水井注水影响时,由于平面上渗透率的差异,各注水井的注入水不能均匀的向油井推进,注入水向油井突进的方向叫来水方向。
10、油层能量的来源是什么?答:油层中油、气、水构成一个统一的水动力系统,油层未被打开时,油、气、水处于平衡状态,油层内部承受着较大的压力而具有潜在能量。
这些潜在能量在开采时是油气流动的动力来源。
11、油层有哪几种天然能量?有何驱油特点?答:油层有五种天然能量:(1)边水或底水压头:通常是油气流动的主要动力,在开采过程中,油水界面不断向油井方向移动,向油藏内部移动。
(2)气顶压头:当地层压力下降时,依靠气顶气膨胀驱油,在开采过程中,油气界面下降,移向油井方向。
(3)溶解气:当油藏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气体从原油中逸出并不断膨胀,达到驱油目的。
随着原油中气体消耗增多,油层能量就逐渐趋近枯竭。
(4)液体和岩石的弹性:当油层压力降低时,油层中的流体和岩石产生弹性膨胀,达到驱油目的。
油层的含水区往往很大,它的膨胀总体积也就很大。
(5)石油的重力:当地层倾角较大,渗透性较好时有驱油作用。
12、油层中油气流动的阻力有哪些?答:油层中油气流动时遇到的阻力有:(1)水力阻力:包括外摩擦力、内摩擦力和相摩擦力三种。
外摩擦力表现为流体流动时与岩石孔道避间的摩擦力;内摩擦力是指流体流动时,流体内部分子间的摩擦力,表现为石油的粘度;相摩擦力是指多相流体混合流动时,各相流体之间的摩擦力,表现为多相流体渗流时渗透率大大降低。
(2)毛细管阻力:当地层压力降到饱和压力以下时,天然气从油中逸出并膨胀,含有气泡的石油在毛细管和变化的、大小不一的孔道截面中流动产生阻力,消耗更多的地层能量,石油在油层中向井底流动,就是驱动力不断克服流动阻力的结果,这个过程就是消耗地层能量的过程,当油层能量消耗得不足以克服流动的阻力时,油流就停止。
13、油藏驱动类型有几种?有何特点?答:油藏驱动类型有五种:水压驱动、弹性驱动、气压驱动、溶解气驱动、和重力驱动:(1)水压驱动:水压驱动是靠边水、底水或注入水的压力作用把石油推向井底的。
在水压驱动方式下,当采出量不超过注入量时,油层压力气油比比较稳定,油井生产能力旺盛。
(2)弹性驱动:钻开油层后,地层压力下降,引起地层及其中液体发生弹性膨胀,体积增大,从而把石油从油层推向井底,这种驱动方式称为弹性驱动,是油藏的重要驱油动力来源。
弹性驱动的特点是,开采过程中天然气处于溶解状态,日产油量不变时,气油比稳定,油层压力逐渐下降。
若急剧减少采出量时,压力有回升现象。
再继续不断开采,油层压力会下降,当地层压力降到低于饱和压力时,就会出现溶解气驱动。
(3)气压驱动:依靠油藏气顶压缩气体的膨胀力推动石油流入井底叫气压驱动。
气压驱动的开采特点是地层压力逐渐下降,气油比逐渐上升,产量逐渐下降,当含气边界突入油井井底时,气油比急剧上升。
(4)溶解气驱动:依靠石油中溶解气分离时所产生的膨胀力推动石油流向井底,叫溶解气驱动。
溶解气驱动的开采特点是:开采初期,气油比逐渐上升,油层压力不断下降,产量稳定,开采中期,气油比迅速上升,溶解气能量迅速消耗,油层压力和产量显著降低。
开采后期,气油比逐渐降低,油层压力急剧下降,产量也降的很低。
这种驱油方式驱油效果差,采收率低,不宜采用。
(5)重力驱动:石油依靠本身的重力由油层流向油井,叫重力驱动。
这种驱动方式出现在油田开发末期,其它能量已枯竭,重力成为主要驱油动力。
油井产量已经很低。
14、决定油藏驱动类型的条件是什么?答:油藏驱动天然类型主要决定于油层的地质因素,如油层的分布范围,有无/供水区,连通情况和构造条件等。
15、油田注水开发对天然驱油能量有什么影响?答:油田注水开发将改变油藏的驱动类型,油田注水具有水压驱动的全部特点,而且比天然能量驱动补充能量更及时,有条件使油层再保持原始地层压力下开采,获得较高的采收率。
16、什么叫原始含油饱和度和含水饱和度?答:在原始状态下储集层中石油体积与岩石有效空隙体积的比值叫原始含油饱和度。
岩石中水体积与岩石有效空隙体积的比值叫原始含油饱和度。
含油饱和度和含水饱和度均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两者之和等于1或100%。
17、什么叫油气层有效厚度?答: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能采出具有工业价值的石油的油层厚度称为有效厚度。
18、什么叫原油密度、粘度?答:原油密度:是指在标准条件(20℃和0.101MPa)下,每立方米原油的质量。
原油粘度:在一定条件下原油受外力作用移动时原油分子间产生的内摩擦力的性质叫原油粘度。
19、驱动类型与驱油效率的关系怎样?答:水压驱动的驱油效率最高,弹性驱动及气顶驱动次之,溶解气驱动较低,重力驱动最差。
20、什么叫油层渗透性?答:在一定压差下岩石让流体通过的能力叫渗透性。
21、什么叫绝对、有效、相对渗透率?答:绝对渗透率:用空气测定的岩石渗透率叫绝对渗透率,也叫空气渗透率。
它反映岩石的物理性质。
有效渗透率:多相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渗流时,某一相流体的渗透率叫该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又叫相渗透率。
相对渗透率:多相流体在多孔介质(油层)中渗流时,其中某一相流体的相渗透率与该介质(油层)的绝对渗透率的比值叫相对渗透率。
22、什么叫油气田?什么叫含油层系?答:油气田:油气藏往往不是孤立单独存在的,在一定构造范围内一个或多个油气藏的组合就叫油气田。
含油层系:含油层系就是在地质剖面中一系列的含油层和非含油层的有规律的组合。
23、什么叫主力油层?接替油层答:主力油层就是厚度大,渗透率高,大面积分布的好油层。
当主力层采出程度和含水较高,产油量开始递减时,要及时加强中、低渗透层的开采,弥补主力油层的减产,这种在油田稳产中起接替作用的油层叫接替层。
24、什么叫含油面积?含气面积?答:由含水边界所圈定的面积叫含油面积。
气藏的含气面积是指气顶边界所圈定的面积。
答:断层是断裂的一种,是指岩层发生破裂,并且两断块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的断裂现象。
26、油气藏的地质含义是什么?答:油气藏的地质含义是,在同一圈闭内具有同一压力系统的油气聚集。
27、什么是生油层、生油层系?答:生油层:具备生油条件,且能生成一定数量的石油的地层称为生油层。
生油层系:在一定地质时期,一定地质构造及古地理条件下,以生油岩为主,一系列油层和非生油层有规律的组合叫生油层系。
28、什么叫油藏、气藏和油气藏?答:圈闭中只聚集和存储石油和水的叫油藏;圈闭中只聚集和存储天然气的叫气藏;在采出1吨石油能分离出1000方天然气时,叫油气藏。
29、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是什么?答: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是:油源、油气云翳和圈闭。
30、油气藏有几种类型?其各自的特点是什么?答:油气藏有三种类型,即: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
构造油气藏:油气在构造油气圈中的聚集叫构造油气藏。
31、什么叫工业油气藏?答:凡是储存油气量较多,根据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需要,在当前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下,具有开采价值的油气藏叫工业油气藏。
32、油层有哪些天然能量?有何驱油特点?答:33、什么叫油井静压?答:油井静压也叫地层压力,是指油井在关井后,待压力恢复到稳定状态时,所测得的油层中部压力。
34、什么叫试井?有哪几种方法?答:35、什么是油层损害?答:在油井的钻井、完井、生产、增产及提高采收率等全过程中任一作业环节所造成的油气层流体通道堵塞致使渗透率下降的现象,称为油层损害。
答:配伍性是指工作液进入油层后与各种岩石矿物、流体相接触,不应产生不利于油气渗流的物理化学反应。
37、什么是烃类损害?答:烃类损害是指随着压力温度的下降,原油中的石蜡和沥青质从液相中分离出来,沉积在井壁附近或井筒里,造成地层损害,同时使地层向油湿转化,最终降低产量。
38、什么是脱气损害?答:脱气损害是指当油气层压力下降到饱和压力时,气体不断从原油中析出,油气层储渗空间的流体由单相变为油、气两厢流动,造成油的相对渗透率下降,影响最终采收率。
二、工艺基础知识:1、何位注水强度、吸水指数、注水系统效率?答:注水强度:注水井中单位有效厚度油层的日注水量。
吸水指数:单位注水压差下的日注水量。
注水系统效率是指从注水站到注水井井底整个注水工艺流程系统能量的利用程度2、什么是启动压力、静水柱压力?答:启动压力:注水井地层开始吸水时的压力叫启动压力。
3、注水方式有哪几种?答:油田注水方式分边外注水和边内注水两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