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高中生物竞赛辅导专题训练——遗传规律整理
- 格式:docx
- 大小:95.47 KB
- 文档页数:11
高中生物遗传规律知识梳理高中生物遗传规律知识点总结1、基因的分离定律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显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
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豌豆高茎基因用D表示。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隐性基因。
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豌豆矮茎基因用d表示。
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
(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高茎和矮茎。
显性作用:等位基因D和d,由于D和d有显性作用,所以F1(Dd)的豌豆是高茎。
等位基因分离:D与d一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最终产生两种雄配子。
D∶d=1∶1;两种雌配子D∶d=1∶1。
)非等位基因:存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控制不同性状的不同基因。
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系的基因组成。
纯合体: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可稳定遗传。
杂合体: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这一规律就叫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F1(YyRr)X隐性(yyrr)(1YR、1Yr、1yR、1yr)Xyr F2:1YyRr:1Yyrr:1yyRr:1yyrr。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基因重组使后代出现了新的基因型而产生变异,是生物变异的一个重要来源;通过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产生人们需要的具有两个或多个亲本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辅导专题突破之遗传的基本定律[竞赛要求]1.孟德尔定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人类遗传病与优生)2.孟德尔定律遗传定律的演变(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共现性,超显性,互补作用,累加作用,上位性,重叠作用,抑制作用,多因一效与一因多效,基因诊断)3。
性染色体和性连锁基因(性染色体概念,XX决定类型,伴性遗传,人类常见的XX畸形)。
[知识梳理]一、孟德尔定律1.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举例: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等.性状分离:XXXX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如在×杂交实验中,杂合F1代自交后XX的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及)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
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
如高茎用D表示.隐性性状:在×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d表示。
(2)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
如或.其特点是:纯合子自交XX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
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
如。
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XX出现性状分离现象.(3)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 ,×等.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等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
如:×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换兑市暧昧阳光实验学校《遗传的基本规律》专题复习基因的分离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律性别决和伴性遗传细胞质遗传本专题将从知识整理和遗传分析两方面帮助进行复习。
1.知识整理本专题的核心和关键是要抓住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行为和变化进行分析。
因为这4类遗传的共同点都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最终体现生物的性状。
1.1一对位基因(Yy)形成配子的情况——基因的分离律从图示可以看出,就一对位基因来说,杂合子F1(Yy)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数量相的两种配子: Y和y。
进一步可推测,如果F1自交,后代会出现3种基因型和2种表现型,其比值分别为1∶2∶1和3∶1;如果F1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基因型和两种表现型,其比值均为1∶1。
1.2两对位基因(YyRr)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产生配子的情况——基因的自由组合律第一种情况:第二种情况:从图示可以看出,两对位基因(YyRr)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产生配子的情况是:如果是一个原始生殖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就只能走其中的一条途径,形成数量相的两种配子:YR、yr或Yr、yR;如果是无数个原始生殖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有的细胞走第一条途径,有的细胞走第二条途径,这两种情况的可能性是相的,所以,总的结果就会是产生数量相的4种配子:YR、Yr、yR 、yr,这就决了F1(YyRr)自交,后代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表现型之比为9∶3∶3∶1;也决了F1(YyRr)测交,后代有4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其比值为1∶1∶1∶1。
1.3两对位基因(Aa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产生配子的情况——基因的连锁和互换律(中对这一律不作要求,这里列出的目的是帮助加深对教材中关于“染色体的交叉互换”的理解)《遗传的基本规律》包括从图示可以看出,两对位基因(Aa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产生配子的情况是:如果在四分体时期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是连锁在一起遗传的,只能产生数量相的两种配子(如上左图所示);如果在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了基因,就会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数目较多的AB、ab,数目很少的Ab、aB(如上右图所示)。
高三生物专题汇编遗传的规律1.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显性。
且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C ) A.1/4 B.3/4 C.8/9 D.1/92.下列有关纯合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由相同基因的雌雄配子结合并发育而来 B.连续自交,性状能稳定遗传C.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 D.不含等位基因3.家蚕为ZW型性别决定,人类为XY性别决定,则遗传的隐性致死基因(伴Z或伴X染色体)对于性别比例的影响如何BA.家蚕中雄、雌性别比例上升,人类中男、女性别比例上升B.家蚕中雄、雌性别比例上升,人类中男、女性别比例下降C.家蚕中雄、雌性别比例下降,人类中男、女性别比例下降D.家蚕中雄、雌性别比例下降,人类中男、女性别比例上升4.果蝇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N,n)控制,其中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致死注:X n Y、X N Y视为纯合子)。
有人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1代果蝇共185只,其中雄蝇63只。
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AA.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成活的果蝇基因型共有3种B.若F1代雌蝇仅有一种表现型,可判断致死基因是N,F1代雌蝇基因型只有2种C.若F1代雌蝇共有两种表现型,可判断致死基因是n,F1代雌蝇基因型有2种D.若致死基因为N,让F1代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F2代成活个体构成种群中基因N的频率为1/125.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
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BA.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B.Ⅱ-3的致病基因均来自于I-2C.Ⅱ-2有一种基因型,Ⅲ一8基因型有四种可能D.若Ⅲ一4与Ⅲ一5结婚,生育一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5/126.一种长尾小鹦鹉的两个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染色体)控制着羽毛的颜色。
遗传规律常见题型归纳一、基础知识1.下列关于分离定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F2出现3:1的分离比不是偶然的”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B.“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C.“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D.“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并且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2.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
其中,在研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设是A.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9∶3∶3∶1B.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C.F1产生数目、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结合几率相等D.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1∶1∶1二. 基本方法(一). 根据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求解杂交后代基因型、表现型的种类或比例1、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两个体杂交(无链锁无交换),求:①双亲分别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②后代基因型种类③后代表现型种类④后代基因型为AaBbcc的几率为多少?(二). 根据杂交后代表现型的种类或比例,求亲本的基因型1、(表格逆推)豌豆茎的高度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种子的形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 控制请根据上表写出每组杂交组合亲本植株的基因型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柱形图逆推)必修2第13页3、(后代比例逆推)(三).根据亲本、后代的基因型或表现型,求解后代中患遗传病的概率假设白化病的致病基因为a,色盲的致病基因为b,一表现型正常的男性(但其母亲患白化病),与一正常的女性(其父亲患白化病且色盲)婚配,则他们婚配后:(1)生一个正常小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
18 遗传规律常见题型归纳复习要求1.掌握对基因分离现象的解释、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上的应用2.运用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3.结合遗传系谱图或相关图表,进行遗传方式的判断,遗传的规律和伴性遗传的特点。
综述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题不难发现,关于遗传基本规律知识的考查是重中之重,不论是在分值上,还是在考查的频度上都非常高。
主要包括孟德尔杂交实验的有关概念、杂交实验的程序步骤、伴性遗传等。
命题角度分析@主要是利用文字信息、表格数据信息和遗传系谱图等方式考查学生对遗传学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从实验的角度考查遗传规律也是近两年命题的热点;有关育种、控制遗传病方面的应用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角度。
命题形式分析基本概念、原理、识图、图谱分析、遗传病的有关问题都可以以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以简答题的形式考查遗传规律的应用、相关性状分离的计算和遗传图解的绘制,以探究实验的题型考查孟德尔实验的方法、有关实验的设计及问题探究。
命题趋势分析伴性遗传与分离、自由组合定律的综合以及遗传图谱的分析考查,依旧会成为今后考查的重点,材料信息题和实验设计探究题也是未来的考查热点。
课堂探究:一.遗传规律的验证方法.1.自交法(1)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3∶1,则(2)若F1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9∶3∶3∶1,则2.测交法(1)若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则(2)若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1∶1,则对应训练:现提供纯种的高茎叶腋花和矮茎茎顶花的豌豆,叶腋花(E)对茎顶花(e)为显性,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现欲利用以上两种豌豆设计出最佳实验方案,探究控制叶腋花、茎顶花的等位基因是否与控制高茎、矮茎的等位基因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并作出判断。
:3.花粉鉴定法根据花粉表现的性状(如花粉的形状、染色后的颜色等)判断。
(1)若则符合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专题训练——遗传规律一 基因的分离定律典型题解【例1】水稻某品种茎秆的高矮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对一个纯合显性亲本与一个纯合隐性亲本杂交产生的F 1进行测交,其后代中杂合体的几率是( )A .0B .25%C .50%D .75%【解答】C【例2】调查发现人群中夫妇双方均表现正常也能生出白化病患儿。
研究表明白化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判断下列有关白化病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B .如果夫妇双方都是携带者,他们生出白化病患儿的概率是1/4C. 如果夫妇一方是白化病患者,他们所生表现正常的子女一定是携带者D .白化病患者与表现正常的人结婚,所生子女表现正常的概率是1【解答】D【例3】豌豆灰种皮(G )对白种皮(g )为显性,黄子叶(Y )对绿子叶(y )为显性。
每对性状的杂合体(F 1)自交后代(F 2)均表现3:1的性状分离比。
以上种皮颜色的分离比和子叶颜色的分离比分别来自对以下哪代植株群体所结种子的统计?( )A .F 1植株和F 1植株B .F 2植株和F 2植株C .F 1植株和F 2植株D .F 2植株和F 1植株【解答】D【例4】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他们的第一个女儿是白化病患者,第二个孩子是一个正常的儿子,这个正常的儿子体内携带一个白化病基因的可能性( ),他长大后与一个其母是白化病患者的女人结婚,婚后生一个白化病孩子的几率是( )A .1/2、1/16B .2/3、/3C .1/4、1/3D .2/3、1/6【解答】D【例5】请填空回答:小麦是自花授粉作物,玉米是异花授粉作物。
农业生产要求作物的产量、品质、抗性等性状在个体间、年度间表现一致。
为达到上述要求,小麦可以从生产田(麦田)留种繁殖,因为组成小麦某一品种的所有植株都是基因组成相同的 (纯合体,杂合体),他们所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有 种,通过自交产生的后代,其性状表现 。
种植玉米却必需年年购买杂交种子,因为一般利用玉米F1代的杂种优势,杂交种是 (纯合体,杂合体),其后代性状表现 。
遗传的基本规律一、单选题1.假设家鼠的毛色由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现有基因型为AaBb个体与AaBb个体交配,子代中出现黑色家鼠∶浅黄色家鼠∶白化家鼠=9∶6∶1,则子代的浅黄色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A.1/16 B.3/16 C.1/8 D.1/32.基因型为aabbcc的桃子重120克,每产生一个显性等位基因就使桃子增重15克,故AABBCC 桃子重210克。
甲桃树自交,F1每桃重150克。
乙桃树自交,F1每桃重120~180克。
甲乙两树杂交,F1每桃重135~165克。
甲、乙两桃树的基因型可能是A.甲AAbbcc,乙aaBBCC B.甲AaBbcc,乙aabbCCC.甲aaBBcc,乙AaBbCC D.甲AAbbcc,乙aaBbCc3.某种鼠中,黄鼠基因Y对灰鼠基因y为显性,短尾基因T对长尾基因t为显性。
且基因Y或t 纯合时都能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分配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A.2∶1 B.9∶3∶3∶1 C.4∶2∶2∶1 D.1∶1∶1∶14.某生物个体经减数分裂产生四种配子,其比例为Ab∶aB∶AB∶ab=4∶4∶1∶1,该生物自交后代中,出现双显性纯合子的几率为A.1/6 B.1/10 C.1/100 D.1/1605.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黑人含量最多,白人含量最少。
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 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
若一纯种黑人与一纯种白人婚配,后代肤色为黑白中间色;如果该后代与同基因型的异性婚配,其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种类和不同表现型的比例为A.3种,3:1 B.3种,1:2:1C.9种,9:3:3:1 D.9种,1:4:6:4:16.牡丹的花色种类多种多样,其中白色的是不含花青素,深红色的含花青素最多,花青素含量的多少决定着花瓣颜色的深浅,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花青素含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
遗传的基本规律题型总结遗传的基本规律题型总结一:对遗传中的一些概念及实验过程的理解1. 有些植物的花为两性花(即一朵花中既有雄蕊,也有雌蕊) ,有些植物的花为单性花(即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雌蕊) 。
下列有关植物杂交育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对两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需要对父本进行去雄B .对单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的基本操作程序是去雄→套袋→授粉→套袋C .无论是两性花植物还是单性花植物在杂交过程中都需要套袋D .提供花粉的植株称为母本2、“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A. 生物的性状是遗传因子决定的B. 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D.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个体比接近1:2:13、小麦抗锈病对易染锈病为显性。
现有甲、乙两种抗锈病的小麦,其中一种为纯种,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的小麦,下列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A .甲ⅹ乙 B.甲ⅹ乙得F1再自交 C.甲、乙分别和隐性类型测交 D.甲ⅹ甲,乙ⅹ乙4、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①鉴别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②在一对相对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A .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C .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二:分离定律的实质及验证5、下列现象或方法能够证明基因分离定律的是( )①F1个体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②F1与隐性个体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③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不同颜色数量之比为1:1④由雄蜂的表现型及比例推测亲本雌蜂产生的两种配子比例为1:1A .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6、水稻中非糯性(W )对糯性(w )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 下面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的观察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A. 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B. 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C. 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D. 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三:相对性状显隐性的判断7、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 与a 控制,两基因频率相等,每头母牛一次只生产1头小牛。
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辅导专题讲座专题七遗传的基本定律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辅导专题讲座-专题七-遗传的基本定律高中生物奥运指导专题讲座专题七遗传的基本定律[竞争要求]1.孟德尔定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人类遗传病与优生)2.孟德尔定律和遗传定律的演变(基因型和表型之间的关系、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共现、超级显性、,互补作用,累加作用,上位性,重叠作用,抑制作用,多因一效与一因多效,基因诊断)3.性染色体和性连锁基因(性染色体概念,性别决定类型,伴性遗传,人类常见的性别畸形)。
[知识分类]一、孟德尔定律1.遗传学中的常见概念和分析(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角色:生物中同一角色的不同表达类型。
兔子的长毛和短毛;人们的卷发、直发等。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如在dd×dd杂交实验中,杂合f1代自交后形成的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相同的性状;例如,在教科书中,F1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占主导地位。
显性性状由显性遗传因子(基因)决定,它用大写字母表示。
例如,高杆用D表示。
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
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d表示。
(2)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
如dd或dd。
其特点是:纯合子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
杂合子:具有不同遗传因子(基因)的个体。
如DD。
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现象。
(3)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例如:DD×DD,DD×DD,DD×DD等。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如:dd×dddd×dd等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
遗传规律总结上海市曹杨中学何哲民整理一、2005年到2007年上海高考试题05年39.(15分)在一个远离大陆且交通不便的海岛上,居民中有66%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致病基因携带者。
岛上某家族系谱中,除患甲病外,还患有乙病(基因为B、b),两种病中有一种为血友病,请据图回答问题:(1)______病为血友病,另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在_________染色体上,为______性遗传病。
(2)Ⅲ—13在形成配子时,在相关的基因传递中,遵循的遗传规律是:______________。
(3)若Ⅲ—11与该岛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则其孩子中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
(4)Ⅱ—6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Ⅲ—13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5)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若Ⅲ—11与Ⅲ—13婚配,则其孩子中只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_,只患乙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________;同时患有两种病的概率为________。
(1)乙常隐(2)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3)11% (4)AaX B X b aaX b X b (5)1/6 1/3 1/2 1/60624.让杂合体Aa连续自交三代,则第四代中杂合体所占比例为A.1/4 B.1/8 C.1/16 D.1/32 26.位于常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完全显性。
用隐性性状个体与显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下列正确表示F1基因型的是29.棕色鸟与棕色鸟杂交,子代有23只白色,26只褐色,53只棕色。
棕色鸟和白色鸟杂交,其后代中白色个体所占比例是A.100%B.75%C.50%D.25%34.(11分)图甲、乙是两个家族系谱图,乙家族患色盲(B-b)。
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的遗传病,其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性遗传。
(3)高中生物竞赛辅导专题训练——遗传规律一基因的分离定律典型题解【例1】水稻某品种茎秆的高矮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对一个纯合显性亲本与一个纯合隐性亲本杂交 产生的F ,进行测交,其后代中杂合体的几率是( )A . 0B . 25%C . 50%D . 75%【解答】C【例2】调查发现人群中夫妇双方均表现正常也能生出白化病患儿。
研究表明白化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判断下列有关白化病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B .如果夫妇双方都是携带者,他们生岀白化病患儿的概率是1/4C.如果夫妇一方是白化病患者,他们所生表现正常的子女一定是携带者 D •白化病患者与表现正常的人结婚,所生子女表现正常的概率是 1【解答】D【例3】豌豆灰种皮(G )对白种皮(g )为显性,黄子叶(Y )对绿子叶(y )为显性。
每对性状的杂合体 (FJ 自交后代(F 2)均表现3: 1的性状分离比。
以上种皮颜色的分离比和子叶颜色的分离比分别来自对 以下哪代植株群体所结种子的统计?()A . F 1植株和F 1植株B . F 2植株和F 2植株C . F 1植株和F ?植株D . F ?植株和F 1植株 【解答】D【例4】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他们的第一个女儿是白化病患者,第二个孩子是一个正常的儿子,这 个正常的儿子体内携带一个白化病基因的可能性( ),他长大后与一个其母是白化病患者的女人结婚,婚后生一个白化病孩子的几率是( )A . 1/2、1/16B . 2/3、/3C . 1/4、1/3D . 2/3、1/6【解答】D【例5】请填空回答:小麦是自花授粉作物,玉米是异花授粉作物。
农业生产要求作物的产量、品质、抗 性等性状在个体间、年度间表现一致。
为达到上述要求,小麦可以从生产田(麦田)留种繁殖,因为组成小麦某一品种的所有植株都是基因组成相同的 __________ (纯合体,杂合体),他们所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 有 ____________ 种,通过自交产生的后代, 其性状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 。
种植玉米却必需年年购买杂交种 子,因为一般利用玉米 F1代的杂种优势,杂交种是 ___________________ (纯合体,杂合体),其后代性状表 现 ________________ 。
苹果是杂合体,在生产上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 的方式繁殖,所以后代能保持其特性< 营养生殖(或答嫁接)A 、a 表示,已知n 5的基因型是纯合体。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该遗传病的基因是显性还是隐性? n 8个体的基因型是 _____若山12与山13号个体婚配,则子女的患病几率是多少?【解答】(1)隐性遗传病 (2) AA 或Aa 2/3 ( 3) 1/27【解答】纯合体 1 一致杂合体分离6】下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基因用 [例 题:(1) (2) ,是致病基因携带者的几率是51312巩固训练1 •对于Aa 杂合体,孟德尔分离比实现的条件是( )A • A 配子和a 配子的比率为2: 1B • A 配子和a 配子数量虽然不一样多,但它们结合的机会相等C • A 配子呈显性,与其它配子结合机会大于 a 配子D •二种配子一样多,结合的机会相等2 •将豌豆高茎(DD )与矮茎(dd )杂交所得的全部种子播种后,待长出的植株开花时,有的进行同株异 花传粉,有的进行异株异花传粉,有的让其自花传粉。
三种传粉方式所得的种子混合播种,长岀的植株表 现型是() A .全部是高茎B .高茎:矮茎=3 : 1C .以上两项都有可能D .无法判断3 •有一位科学家在实验时发现有一种黄色玉米,纯种不能结实,杂合能结实,但白色玉米纯种能结实。
现 将黄色玉米自花传粉,共结实 386粒。
其中黄色玉米259粒,白色玉米127粒。
那么在此自花传粉中不能 结实的玉米粒占到结实总数的()4•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C •测交、测交、杂交、自交D •杂交、杂交、杂交、测交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隐性性状的表现可作为推断其基因型是纯合体的依据B •后代全部岀现显性性状则可推断双亲是显性纯合体C •生物后代岀现隐性性状则其显性亲本一定是杂合体D •生物表现岀显性性状则其基因可能是显性纯合体,也可能是显性杂合体 6 • 一对棕色眼睛的夫妇生了一个蓝眼睛的儿子和二个棕色眼睛的女儿, 若他们再生第四个孩子,眼睛为棕色的可能性是()8 •金鱼有普通金鱼和透明金鱼之分,将普通金鱼和透明金鱼杂交, F 1的个体身体一部分透明,一部分不透明,称为五花金鱼。
让 F 1的金鱼之间相互交配,推测 F 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 )A •金鱼和透明金鱼,比例是 3 : 1B •普通金鱼和透明金鱼,比例是1 : 1C •普通金鱼、五花金鱼和透明金鱼,比例为 1 : 2 : 1D •五花金鱼和表明金鱼,比例为3 : 19 •番茄的红果对黄果是显性,现让纯合的红果番茄与黄果番茄杂交,得 果番茄与红果番茄相交,试问,其后代中杂合体占多少( )A • 3/4B • 4/9C • 1/9D • 1/610 •基因型为Aa 的某植物,让其连续自交 5代,在每一代中,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淘汰,那么在第 5代个A • 25%B • 33%C • 66.7%D • 75%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A •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④检验杂种F 1的基因型B •测交、杂交、自交、测交—厂合 / 体 / 比 L_例A►' n纯 体 比 例丿体Z1 ■ 1nCn_____________ -D nF 1,F 1自交得F 2,现让F 2中的红C • 75%A • 25%B • 50%D • 100%7•基因型为Aa 的个体连续自交n 代,下图中哪条曲线能正确地反映纯合体所占比例变化(纯合体比例A • 31/33B • 2/33C . 1/64D . 1/811 •据报载,江苏某少年成为上海市心脏移植存活时间最长的“换心人”。
该少年所患的心脏病有明显的 家族性。
下列遗传系谱图是其部分家庭成员的情况,其中m 11表示该少年。
经查,他母亲的家族史上无该病患者。
设该病显性基因为 A ,隐性基因为a 。
请回答:□212•下图是一个家族中某种遗传病的遗传图谱(设显性基因为 : 正常女子〔二患病女子 正常男子 迢患病男子(1) ___ 此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属于 __ 性遗传病。
(2) _________________ 6号基因型 _____________ ,7号基因型是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号和7号婚配后,在他们所产的男孩中岀现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要保证9号所生孩子不患此种遗传病,从理论上说,其配偶的基因型必须是____ 。
13.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挂帅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是建立在“光温敏不育系”的基础上。
光温敏不 育系在夏季高温长日照条件下表现为雄性不育,可用于制种,在秋季短日照和较低温条件下表现为可育, 可用于自然繁殖,它在湖南省的可育临界温度为230C ,请回答:(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水稻的一对相对性状是 _________ ,该相对性状的表现受到环境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的影响。
(2)受到影响的不会是水稻细胞内( )A . DNA 的结构B .转录C .翻译D .酶的催化能力(3)在秋季短日照和较低温条件下,一株基因型为Rr 的水稻,自交所结的一粒种子中,胚和胚乳细胞 的基因型不可能是下列哪一组( )A . Rr 和 RRrB . rr 和 RRrC . Rr 和 RrrD . RR 和 RRR14•某水稻的A 基因控制某一优良性状的表达,对不良性状 a 基因显性,该水稻自交所得的子代中,优良 性状和不良性状均有出现。
某种子公司欲用基因型为 Aa 的水稻作亲本,采用逐代自交的方法获取优质品种,问:(1) (2)6£ii麼©8 9 10该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______依据上述推理,该少年的基因型是 该少年的父母如果再生一个孩子,是正常男孩的概率是 ___________ 。
有人说,该少年经手术治疗后已经康复,将来只要和一个正常女性结婚,他的子女就不会患此病。
你 (3)(4)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试简要说明理B ,隐性基因为b )。
请分析回答:10789(1 )子一代中,基因型为_______ 的个体表现岀不良性状,应淘汰;基因型为________ 的个体表现岀优良性状, 可进一步自交和选育。
(2 )按上述方法自交-淘汰-选育-自交……从理论上推算,第n代中杂合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
(3)用(1 )、(2)所述方法,欲使获得的种子中的基因型为AA的种子达到95%以上,至少要自交 _代。
(4)该种子公司欲建立一个育种基地,现有海南、江苏、河南三地可供选择,你认为应选择哪一地方?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玉米幼苗的绿色(G)对(g)为显性,以杂合体自交产生的种子做实验,其中400粒播在有光处,另400粒播在黑暗处,数日后种子萌发成幼苗,在黑暗处长岀398株幼苗,全部白色,而在有光处长岀396株幼苗中有298株绿色和98株白色幼苗,请分析出实验结果,并回答:(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理论上推断,杂合体自交产生的种子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所得幼苗从理论上将表现型及基因型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实验结果为什么不符合上述理论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从上述实验结果说明生物的性状受______________ 控制,同时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