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的现状及前景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砌体结构未来发展砌体结构未来发展方向由砖砌体、石砌体或砌块砌体构建的结构,称为砌体结构。
由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整体材料称为砌体。
根据砌体的受力性能分为无筋砌体结构、约束砌体结构和配筋砌体结构。
砌体和砌体结构是土木工程中的一种主要的建筑材料和承重结构,被广泛应用。
砌体材料如黏土、砂和石是天然材料,分布广,容易就地取材,与水泥、钢材和木材的价格相比更为便宜。
砌体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和较好的耐久性能,能够满足建筑的使用期限。
砌体结构中的砖砌体结构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隔热性能,节能效果显著。
黏土砖、灰砂砖、混凝土普通砖和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是土木工程中常见的受压构件的材料。
生产黏土砖的主要材料的是黏土,在生产的过程中必定要占用过多的农田,不但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而且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严重污染。
我国是一个土地资源非常缺乏的国家,人均耕地占有量少。
我国黏土实心砖的产量曾经高达7000亿块,不仅严重毁田和消耗大量煤炭资源,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①。
因此,致力于发展新型砌体结构材料成为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新型砌体结构具有众多优点,比如:采用节能、环保、轻质、高强且品种众多;在工程上有广泛的应用;具有先进、高效的建造技术等。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进入绿色建筑快速发展阶段。
因此,限制使用黏土制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和结构,开发新技术和加强砌体结构基本理论将成为未来砌体结构的发展方向。
一、政策加大限制高能耗、高资源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产品的生产力度。
如对黏土实心砖国家早就出台了减少和限制的政策,提倡发展和使用新型墙体材料。
近年的限制力度越来越大,如北京、上海等城市在建筑上不准采用黏土实心砖,这也会间接地促进了其它新材的发展。
对研制和开发绿色砌体材料的企业给予政策上的扶持,以及有关机构的新型研发技术和产品可以在这些企业的产品上得到验证。
二、新型材料现在我国砌块的抗压强度一般为10~30Mpa,普遍偏低。
而一些发达国家的抗压强度一般均达到30~60Mpa,承重空心砖的孔洞率比较高②。
谈砌体结构的现状与发展方向摘要:砌体结构理论发展到今天,使我们对砌体机构的优缺点有了长足的认知,通过分析裂缝等负面影响产生的原因,对砌体理论进行不断地创新、探索,对其在建筑中主要的地位加以巩固。
新型砌体材料、结构的研究和砌体结构理论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成就。
我们要对砌体结构的未来充满信心,要为我国及世界的砌体结构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缺点创新发展中国的古迹“万里长城”,它是两千多年前用“秦砖汉瓦”建造的世界上最伟大的砌体工程之一。
中国是个砌体大国。
砌体结构是由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
从解放到现在砌体结构在新中国的发展建设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许多质量问题也暴露出来了。
一、砌体结构的缺点(一)强度不满足要求。
1、设计截面太小,承载力不够;2、水、电、暖、卫设留洞留槽削弱墙截面太多;3、材料质量不合格,如砌体用砖和砂浆强度等级不符合设计要求;4、施工质量差,砂浆饱满度严重不足,施工时的砖没有浸水,引起灰缝强度不足等。
(二)错位及变形。
1、砌体墙高厚比过大导致使用阶段失稳变形;2、施工质量问题,如墙体出现竖向偏斜,使用后受力而增加变形,甚至错动;3、施工顺序不当,导致新砌体墙平面外变形失稳。
(三)局部损伤及倒塌。
1、墙体由于施工或使用中的碰撞冲击而掉角、穿洞、甚至局部倒塌;2、墙体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碱腐蚀,使得部分墙体严重损伤;3、冬季采用冻结法施工,解冻期无适当措施,导致砌体墙倒塌。
(四)砌体裂缝。
1、温度变形。
因日照及气温变化,不同材料及不同结构部位的变形不一致,如平顶砖混结构顶层砖墙因日照及气温变化和两种材料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不同,造成屋盖与砖墙变形不一致所产生的裂缝,位置多在两端顶层墙体上。
温度或环境温度温差太大。
砖墙温度变形受地基约束。
砌体中的混凝土收缩(温度与干缩)较大。
2、地基不均匀沉降。
地基沉降差较大,地基局部塌陷,地基冻胀,地基浸水,地下水位降低,相邻建筑物影响。
砌体结构调研报告砌体结构调研报告砌体结构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建筑结构形式,其主要由砖、石、混凝土等材料构成,并通过砌筑、砌缝等工艺连接而成。
本次调研旨在对砌体结构的应用、性能及发展趋势等进行研究分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一、应用领域砌体结构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建筑工程中,包括住宅、商业、办公、工业厂房等。
其应用领域的广泛性与砌体结构的适应性密切相关。
砌体结构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灵活的设计和施工,可以适应各种复杂的建筑形式和要求。
二、性能特点砌体结构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的性能特点:1. 承载性能:砌体结构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可以满足各种建筑物的荷载要求。
2. 抗震性能:砌体结构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可以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工艺提升抗震性能。
3. 隔热性能:砌体结构具有一定的隔热性能,可以提供较好的室内热环境。
4. 防火性能:砌体结构具有较好的防火性能,可以保证建筑物在火灾发生时的安全性。
5. 耐久性能:砌体结构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可以满足建筑物长期使用的要求。
三、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建筑品质的要求增加,砌体结构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1. 材料研发:砌体结构可以通过不同材料的应用来提升其性能和品质,例如高强度砖、高性能混凝土等。
2. 结构优化:砌体结构可以通过优化设计来提高其整体性能,减小结构的重量,提升抗震能力和节能效果。
3. 施工工艺改进:砌体结构的施工工艺也可以通过改进来提高建筑质量和施工效率,例如采用新的砌筑方法和现代化的施工设备。
4. 可持续发展:砌体结构也需要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结合,例如降低材料的环境影响、提供更好的能源效率等。
综上所述,砌体结构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其具有较高的承载性能、抗震性能、隔热性能和防火性能,可以满足建筑物的各种需求。
未来,随着科技和需求的发展,砌体结构的应用将会不断改进和创新,为建筑行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可能。
砌墙结构的现状及前景摘要:砌体结构(masonrystructure)是由块材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砌体为主制作的结构称为砌体结构。
它包括砖结构、石结构和其它材料的砌块结构。
分为无筋砌体结构和配筋砌体结构。
砌体结构在我国应用很广泛,这是因为它可以就地取材,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及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大气稳定性,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较钢筋混凝土结构节约水泥和钢材,砌筑时不需模板及特殊的技术设备,可节约木材。
砌体结构的缺点是自重大、体积大,砌筑工作繁重。
关键词:砌墙结构;现状及前景一、由于砖、石、砌块和砂浆间粘结力较弱,因此无筋砌体的抗拉、抗弯及抗剪强度都很低。
由于其组成的基本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它的脆性性质,从而使其遭受地震时破坏较重,抗震性能很差,因此对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需要采用构造柱、圈梁及其它拉结等构造措施以提高其延性和抗倒塌能力。
此外,砖砌体所用粘土砖用量很大,占用农田土地过多,因此把实心砖改成空心砖,特别发展高孔洞率、高强度、大块的空心砖以节约材料,以及利用工业废料,如粉煤灰、煤渣或者混凝土制成空心砖块代替红砖等都是今后砌体结构的方向。
二、砌体结构现状2.1砌体结构的主要优点①容易就地取材。
砖主要用粘土烧制;石材的原料是天然石;砌块可以用工业废料──矿渣制作,来源方便,价格低廉。
②砖、石或砌块砌体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和较好的耐久性。
③砌体砌筑时不需要模板和特殊的施工设备。
在寒冷地区,冬季可用冻结法砌筑,不需特殊的保温措施。
④砖墙和砌块墙体能够隔热和保温,所以既是较好的承重结构,也是较好的围护结构。
2.2砌体结构的缺点①与钢和混凝土相比,砌体的强度较低,因而构件的截面尺寸较大,材料用量多,自重大。
②砌体的砌筑基本上是手工方式,施工劳动量大。
③砌体的抗拉、抗剪强度都很低,因而抗震性能较差,在使用上受到一定限制;砖、石的抗压强度也不能充分发挥;抗弯能力低。
④粘土砖需用粘土制造,在某些地区过多占用农田,影响农业生产。
·设计分析我国砌体结构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何 静(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302)摘 要:砌体结构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建筑结构都采用的是砌体结构。
虽说我国的砌体结构己经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本文总结了我国砌体结构的发展现状,同时也指出了我国砌体结构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砌体结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作者简介:何静(1987.6-),女,陕西西安人,助教,主要从事建筑工程技术和工程造价专业教学研究工作。
砌体结构是由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
是砖砌体、砌块砌体和石砌体结构的统称。
砌体结构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
1 砌体结构的特点砌体结构的优点在于易就地取材;块体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耐久性和保温性能;砌体砌筑时不需要模板和特殊的施工设备;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节约了水泥和钢筋的用量,造价低,施工周期短。
正是由于这些优点,使得砌体结构在民用建筑、工业建筑、水利工程等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我国砌体结构的发展现状建国以来,我国的砌体结构有了很大的发展。
近年来,砖的产量逐年增长,85%以上的墙体采用的是砌体材料。
我国的砌体结构已从过去的小型的低层及多层民用建筑领域,发展到现在大型的公共建筑及工业建筑等领域,甚至在中高层结构的建筑领域也有相应的应用。
20世纪60年代以来,空心砖和多孔砖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近年来一些新型的墙体材料也开始在建筑中广泛使用,这改善了砌体结构自重大的缺点,同时改善了墙体的功能性。
20世纪80年代,配筋砌体的引入,改善了砌体结构抗拉、抗弯、抗剪能力差的缺点,同时提高了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
最新的《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的问世,也标志着砌体结构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3 我国砌体结构的发展趋势3.1 大力发展轻质高强的砌体材料目前,我国的砌体材料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强度低、耐久性差等问题。
我国砌体结构的发展状况与展望作为建筑行业中传统的建筑技术之一,砌体结构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然而,在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下,砌体结构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变革。
本文将从我国砌体结构的发展状况以及展望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发展状况:我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曾大量采用砌体结构进行建筑。
这是因为砌体结构具有简单、经济、环保等优势。
然而,随着混凝土结构的快速普及,砌体结构的市场占有率逐渐下降,特别是在高层建筑领域。
目前,我国砌体结构主要应用于低层建筑、农村地区和特殊的场所,如历史文化建筑等。
同时,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建筑技术的更新换代也带来了对砌体结构的重新思考。
展望:虽然面临挑战,但砌体结构在我国建筑行业仍然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首先,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增加,砌体结构的环保特性将成为其重要的竞争力。
相比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在生产、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较少。
其次,在农村地区和特殊场所,砌体结构依然具有很大的适用性。
农村地区的建筑多为小型且分散,使用砌体结构可以更好地适应地方环境、降低成本。
对于历史文化建筑等场所,由于其破坏较小,砌体结构更能保持建筑的原始风貌。
此外,砌体结构材料的多样性和可塑性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机会,如使用空心砖、混凝土砌块等。
展望未来,我国砌体结构仍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改进和发展:首先,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砌体结构的施工工艺相对简单,但其对施工工人的技术要求较高。
因此,应加强技术培训和管理,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其次,开发新的砌体材料和技术。
传统的砌体结构主要使用石头、砖块等材料,但这些材料在抗震性、保温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
因此,应积极研发新的砌体材料和技术,如轻质砌体、织物砌体等。
再次,加强砌体结构的设计标准和规范。
砌体结构的设计标准和规范落后于混凝土结构,这限制了其在高层建筑领域的应用。
因此,应加强标准和规范的研究与制定。
最后,加强砌体结构的宣传和推广。
虽然砌体结构在我国建筑行业逐渐边缘化,但其仍然具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浅谈我国砌体结构的发展状况与展望中国是砌体大国,在历史上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它是两千多万年前用“秦砖汉瓦”建造的世界上最伟大的砌体工程之一;有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兴修水利,如今仍然起灌溉作用的秦代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有在1400年前由料石修建的现存河北赵县安济桥,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式拱桥。
该桥已被美国土木工程学会选入世界第12个土木工程里程碑。
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自豪和继承的,也对弘扬我国文化遗产起到积极作用。
[1] 解放后我国在砌体结构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分三个方面加以概要介绍。
一砌体结构量大面广[2]解放以来我国砖的产量逐年增长,据统计[3] ,1980年的全国年产量为1600亿块,1996年增至6200亿块,为世界其它各国砖每年产量的总和。
全国基建中采用砌体作墙体材料约占90%左右。
在办公、住宅等民用建筑中大量采用砖墙承重。
50年代这类房屋一般为3-4层,现在已为5-6层,不少城市一般建到7-8层。
现在每年兴建的城市住宅建筑面积多达1亿㎡以上。
根据重庆市1980~1983年新建住宅建筑面积为503万㎡,其中采用砖承重的占98%,7~7层以上的占50%,1972年还建成12层住宅。
在中小型单层工业厂房和多层轻工业厂房,以及影剧院、食堂、仓库等建筑也广泛采用砖墙、柱承重结构。
砖石结构还用于建造各种构筑物。
如镇江市建成的顶部外经2.18m、底部外径4.78m、高60m的砖烟囱;用料石建成的80m排气塔;在湖南建造的高12.4m、直径6.3m、壁厚240m m的砖砌粮仓群;福建用毛石建造的横跨云宵—东山两县的大型引水工程—向东渠,其中陈岱渡槽全长4400m,高20m,槽支墩共258座,工程规模宏大。
专科毕业论文题目:砌体结构的现状及前景姓名:学号:专业:指导教师:年月日声明本人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容外,本毕业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容。
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签名:日期:目录摘要 (4)关键字 (4)一、砌体结构的概念 (5)二、定义 (5)三、优缺点 (5)(一)、砌体结构的主要优点是 (5)(二)、砌体结构的缺点是 (5)四﹑国砌体结构的历史和现状 (6)(一)、砌体结构量大面广 (6)(二)、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的研究与应用 (6)(三)、砌体结构理论研究与计算方法 (6)五、国外砌体结构发展现状 (8)六、砌体材料 (9)(一)、块体材料 (9)1、烧结砖 (9)2、蒸压硅酸盐砖 (9)3、单排孔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9)4、石材 (9)(二)、建筑砂浆 (9)1、砂浆分类 (10)2、砂浆性能 (10)(三)、钢筋、混凝土和砌块灌孔混凝土 (10)(四)、块体和砂浆的强度等级 (10)七、应用围 (10)八、发展趋势 (11)(一)、使砌体结构适应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
(11)(二)、发展高强、轻质、高性能的材料。
(11)(三)、采用新技术、新的结构体系和新的设计理论。
(11)九、结束语 (11)十、致 (11)十一、参考文献 (12)砌体结构的现状及前景摘要:砌体结构作为一种简单经济的建筑形式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自然界的变换和时代的变迁,人们对建筑结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也要求我们有所改变,因此我饿们应向新型的绿色材料的方向发展。
为此本文在总结砌体结构发展历程的同时,提出砌体结构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砌体结构;砌块;发展过程;发展方向1、砌体结构的概念用砖砌体、石砌体或砌块砌体建造的结构,又称砖石结构。
论建筑工程中砌体结构现状及前景发布时间:2022-06-30T07:24:50.002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13期作者:辛倩李鹏尧[导读] 我国的建筑业在不断发展,而建筑工程中的砌体结构在我国的建筑结构中有着悠长的历史。
它在建筑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现在建筑结构中应用得很广的结构。
但是我国的砌体结构还存着很多的缺点,和发达国家的砌体结构相比仍存在着一定差距。
我国只有不断与时俱进,才能提高砌体结构的水平。
辛倩李鹏尧洛阳拓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洛阳市河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河南省洛阳市 471000摘要:我国的建筑业在不断发展,而建筑工程中的砌体结构在我国的建筑结构中有着悠长的历史。
它在建筑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现在建筑结构中应用得很广的结构。
但是我国的砌体结构还存着很多的缺点,和发达国家的砌体结构相比仍存在着一定差距。
我国只有不断与时俱进,才能提高砌体结构的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砌体结构;现状及前景1.建筑工程中的砌体结构砌体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砌体结构是指采用砖砌体的形式或者是石砌体、砌块砌体所造成的结构。
砌体结构的抗压强度很高,抗拉强度却很低,所以砌体结构多应用于建筑墙、柱等基础设施中。
1.1砌体结构在建筑工程的历史由于砌体结构的材料大多都是取自于大自然,很容易取材,所以砌体结构在我国建筑业中有着悠久的历史。
如我国乃至全世界著名的万里长城,也是采用砌体结构建筑而成的。
除了万里长城,还有安济桥等著名桥梁建筑,也是砌体结构建筑的代表。
由此可见,砌体结构在我国历史建筑上的应用是特出的。
因此,不断创新砌体结构,满足现代人们对砌体结构的要求,才能弘扬砌体结构的文化。
1.2建筑工程砌体结构量大面广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各行各业都在蓬勃发展着,建筑业更是蒸蒸日上。
砖产量的不断上升造就了建筑工程的大面积开拓。
单单1996年我国的砖就产量就增加到了6300亿块之多,今年来更是翻了不止3倍。
砌体结构现状与前景摘要:砌体结构是指以砌块、砂浆为主要受力构件的墙、柱结构,统称为砖砌体、砌块、砌体和石砌体等,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建筑结构之一,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具有当地建材、耐候防火性能好、保温隔音效果好等优点;建筑结构简单,节省木材和钢材;成本低廉等。
当今的砌体建筑,无论是对材料、工艺、结构和设备的研究和应用,还是对砌体结构理论研究和计算方法的改进,现代砌体结构体系发展迅速,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砌体;未完工砌体;配筋砌体;加厚砌体;夹层板砌体引言中国解放以来,砖的产量逐年增加。
上世纪90年代,砖的产量增加到6200亿块,是世界其他国家年产量的总和,在国家资本流动中,砖石有如城墙的90%左右,在我国,有许多中小型单层工业厂房、多层轻工业厂房,电影院、食堂、仓库等建筑也被广泛使用:砖墙、柱,砌体结构也可用于烟囱、排气塔、粮仓等各种建筑的施工,此外,我国以古建桥技术为基础,建成了几座长度超过100米的石拱,其中一些石拱还创造了多方面的世界纪录,据不完全统计,大城市多层砖房的数量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已建成70-80亿平方米。
1我国砌体工程建设现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砌体结构发展迅速,特别是近年来,砖的产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超过85%的墙体是由砖石材料制成的,中国的砖石结构从过去的民用建筑到现在的办公楼、大中型工厂、电影院、食堂等都有。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空心多孔砖得到广泛应用,消费量逐年增加,2000年,我国新型墙体材料占墙体材料总量的25%以上,超过了九年规划目标。
新型墙体材料建筑面积达3亿平方米,上世纪80年代末,在引进国外先进砌体结构的基础上,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墙体结构,并将抗震设计应用于抗体结构中,以扩大建筑结构的功能,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在国家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砌体结构有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其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对砌体结构进行了进一步的总结,《砌体结构规范》表明,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砌体结构设计理论体系和应用体系。
浅谈砌体结构的发展趋势砌体结构的使用历史悠久,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
其中万里长城是两千多年前建造的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砌体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到现如今仍在为人所用,并造福着人类;而一千多年前修建的赵县安济桥,现在已经被美国土木工程学会选入世界第十二个土木工程里程碑,该桥是用块石砌筑的世界上最早的敞肩式拱桥。
因为砌体结构具有取材方便、施工简便、保温、隔热、隔音、抗腐蚀等优点,所以砌体建筑至今仍占据了建筑量的百分之八十左右。
一、砌体结构的优缺点砌体结构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广泛应用,是与它的优点密不可分的。
砌体结构的优点在于:便于就地取材,耐火性、化学稳定性和大气稳定性均较好,较钢筋砼结构节约水泥和钢材,造价低、施工周期短等等。
当然砌体结构也存在一些固有的缺点:比如自重偏大,砌筑工作相对繁重,砂浆与砌块之间的结合力较弱,抗拉、抗弯、抗剪强度和结构整体稳定性相对钢筋砼和钢结构较低,另外使用大量粘土又会破坏土地资源。
因为普通的砌体结构抗拉、抗弯、抗剪强度低、延性差,所以在历次发生地震时,砌体结构的建筑物破坏率总是位居首位。
针对这一情况,我国颁布的抗震设计规范中对砌体结构的建筑物层数和总高度都作了严格的限制,同时为了保证房屋的结构稳定性,避免发生整体弯曲破坏,对砌体结构的高宽比也作了明确的规定。
二、砌体结构现阶段的发展状况由于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决定了现在乃至今后仍将有大量房屋建筑会采用砌体结构。
但由于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在使用砌体结构的同时需考虑能否采取措施,降低砌块粘土使用量,减轻砌体结构自重,并提高砌体杭剪、抗弯和抗拉性能,改善其延性,加强其抗倾能力,通过试验和研究,逐步减轻和克服砌体结构的一些缺点,使砌体结构能延长其生命力。
目前我国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砌体结构改革的。
1、空心砖和多孔砖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普及和应用空心砖、多孔砖以及相应的节能环保砌块随着墙体改革的深入开展而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普通烧结粘土砖的使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促使建设单位。
砌体应用前景砌体是一种传统建筑材料,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建筑修复方面。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建筑行业的发展,砌体的应用前景正在发生变化。
目前,砌体的应用前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砌体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对住宅的需求不断增加。
而砌体具有良好的隔热、隔声和保温性能,能够有效降低建筑的能耗和环境污染。
因此,砌体在住宅建筑中被广泛使用,成为了一种主要的建筑材料。
其次,砌体在商业建筑领域的应用前景也很广阔。
商业建筑通常对建筑品质和耐久性有较高的要求,而砌体具有结实耐用、防火阻燃等优点,能够满足商业建筑的需求。
同时,砌体还可以经过装饰处理,美观耐用,适合商业建筑的外墙和内部装饰。
第三,砌体在城市修复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应用前景也很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修复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而砌体作为传统建筑材料的代表,被广泛应用于城市修复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
利用砌体修复老建筑,不仅能够保护文化遗产,还能够恢复城市历史和风貌。
最后,砌体在环保建筑方面的应用前景也在不断增大。
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升,砌体作为一种天然材料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比于传统的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砌体具有更低的能耗和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更小。
因此,砌体被广泛应用于环保建筑项目中,成为可持续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砌体作为一种传统的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隔声和耐久性能,在住宅建筑、商业建筑、城市修复和环保建筑等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建筑行业的发展,砌体的应用前景将会进一步扩大,并且可能会与其他材料进行结合和创新,以满足不同建筑项目的需求。
施工技术216 2015年39期砌体结构现状与前景王玉盱眙方正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江苏淮安 211700摘要:现代砌体结构的产生使传统砌体材料——粘土实心砖一统天下的现象改变了,导致了砌体结构施工技术以及计算理论等方面的一系列改变,促进了工程结构的发展。
对现代砌体结构的发展趋势以及结构的现状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对于现代砌体结构的发展和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砌体结构;混凝土砌块;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TU3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39-0216-01砌体结构在我国一直有着广泛的应用,历史上的万里长城,是我国较早的砌体结构,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砌体结构工程。
建于隋唐年间的河北赵县安济桥,是世界上最早的空腹式石拱桥。
1400年前用石料修建的赵县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的敞肩石拱桥,已被选入世界第十二个土木工程里程碑。
这些都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对我国砌体结构的现状以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1 现代砌体结构的形式1.1 配筋砌体我国配筋砌体应用的探讨开始时间比较晚,60 年代株州和衡阳一些房屋的部分柱、墙使用网状配筋砌体承重,节省水泥以及纲材。
70 年代以来,特别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及1975年海城-营口地震之后,对设置圈梁以及构造柱的约束砌体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探讨,其结果引入我国抗震设计要求。
在此前提之上,运用在砖墙中增密增大构造柱产生所谓强约束砌体的中高层结构的探讨取得了重大的成果。
国外广泛应用的配筋混凝土砌块剪力墙结构,这种砌体和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一样,对水平和竖向配筋有最小含钢率要求,而且在受力模式上也类同于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它是利用配筋砌块剪力墙承受结构的竖向和水平作用,是结构的承重和抗侧力构件。
配筋砌体具有强度高、延性好,和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性能十分类似,可以用于大开间和高层建筑结构。
1.2 预应力砌体预应力砌体其原理同预应力混凝土,能很好地优化砌体的抗震能力以及受力性能。
砌体结构发展与未来邹振土木11-2班砌体结构在我国有悠久的应用历史,秦砖汉瓦、万里长城是我们引以自豪的象征。
新中国成立以来,砌体结构得到迅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但是大量烧制实心粘土砖并不符合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心粘土砖烧制要耗费大量农田,不但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对保持生态环境平衡也是不利的。
我国土地资源稀缺,人均耕地用量不及世界人均的40%,但粘土实心砖的年产量高达7000亿块,不仅严重毁田,且每年生产能耗7000多万吨标煤,与此同时年排放2亿多吨煤矸石和粉煤灰,不仅占用大量地面而且严重影响环境。
因此,发展新型节能、环保、质轻、高强的砌体材料是必然选择。
同时在经历过多次地震的中国,提高抗震性能也是砌体结构在结构方面应该有一定有发展与创新。
砌体结构是由块材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砌体为主制作的结构。
它包括砖结构、石结构和其它材料的砌块结构。
分为无筋砌体结构和配筋砌体结构。
砌体结构在我国应用很广泛,砌体结构具有以下特点:优点:(1)砌体材料容易就地取材、加工简单的特点。
(2)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和耐久性,较好的大气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可以满足预期耐久性要求。
(3)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和隔音性能。
(4)砌体结构的施工设备和方法比较简单,能较好的连续施工,还可大量节约木材,钢材以及水泥,造价低廉缺点:(1)与钢和混凝土相比,砌体的强度较低,因而构件的截面尺寸较大,材料用量多,自重大,运输较困难且成本高。
(2)无筋砌体的抗拉、抗剪强度都很低,因而抗震性能较差,在使用上受到一定限制;砖、石的抗压强度也不能充分发挥;抗弯能力低。
(3)砌体的砌筑基本上是手工方式,施工劳动量大,劳动效率低。
(4)粘土砖需用粘土制造,在某些地区过多占用农田,影响农业生产,污染环境,浪费资源。
发展烧结空心砖和多孔砖是必然趋势。
相对于实心砖,多孔砖及空心砖有质轻,以及良好保温隔热、隔音功能。
同时节约大量粘土及能耗。
砌体结构的发展状况和展望随着建筑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砌体结构也随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砌体结构作为一种已经存在于数千年历史中的主要建筑材料,造就了无数的建筑经典,然而它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砌体结构的优势砌体结构的优势有很多,首先,它具有很好的耐火性。
这是因为砖石等石材的熔点非常高,不易被火灾烧毁。
其次,砌体构件可以根据结构设计的需要进行不同的尺寸和形状的设计,可以很好的适应建筑的要求。
此外,使用砌体结构能够减少重力和振动,降低了地震的风险。
砌体结构发展的困境和挑战然而,砌体结构也面临着许多的困境和挑战。
首先,砌体的自重比较大,制造和施工的成本也比较高。
其次,砌体构件的强度和稳定性较差,受力性能也相对不佳。
另外,随着建筑技术的创新不断发展,砌体结构需要不断进行改进和更新,以满足越来越复杂和多样的建筑形式的需求。
砌体结构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砌体结构也在不断的向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
一方面,砌体与其他新型建筑材料的混合使用越来越常见,如与玻璃、钢结构等形成组合结构,改善整体性能和美观度;另一方面,砌体本身也在不断优化改良,增强其抗震性能和保温性能,如采用聚苯板等材料进行保温,并采用特殊制作工艺增强整体的抗震性能。
同时,砌体构件也朝向规格化、模块化生产方向发展,以更高的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结语总之,砌体结构不仅仅是建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当今建筑领域中具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为一种经久不衰,历经千年的建筑形式,砌体结构正朝着更环保、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预计未来将会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并将在人们的建筑中占据重要地位。
浅谈砌体结构的现状及前景
摘要:砌体结构作为一种简单经济的建筑形式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自然界的变换和时代的变迁,人们对建筑结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也要求我们有所改变,本文从我国砌体结构的现状发来探讨砌体结构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安全性经济性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由砖、石材或砌块组成,并用砂浆黏结而成的材料称为砌体。
采用砌体材料的结构称为砌体结构。
砌体结构几乎与人类的文明同时诞生,也是因为砌体结构成本低廉、材料选取广泛而方便,所以砌体结构在我国的悠久建筑历史长河中有着光辉的一笔。
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1400年前隋朝时期建造的河北赵县安济桥,大雁塔以及北魏时期河南嵩岳寺塔等都是我国砌体结构应用的典型案例。
随和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立足现在来探讨如何在保证建筑的安全性、经济型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砌体结构发展的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砌体结构得到迅速发展。
目前砌体结构是我国建筑工程中量大而面广的最常用的结构形式,砌体结构中砖石砌体约占95%以上。
据了解,目前我国实心黏土砖的年产量已达6000亿块,破坏土地资源数10万亩,十分惊人。
砌体材料方面的发展必然应考虑“节土”、“节能”、“利废”的基本国策。
作为“节土”、减轻自重的重要措施,20世纪80年代以来,砖已从过去单一的烧结普通砖发展到采用多孔砖和空心砖、
混凝土空心砌块、轻骨料混凝土或加气混凝土砌块、非烧结硅酸盐砖、硅酸盐砖、粉煤灰砌块、灰砂砖以及其他工业废渣或煤矿石等制成的无熟料水泥煤渣混凝土砌块等。
为适应城市建设的需要,结构形式也从过去单一的墙砌体承重结构发展为大型墙板、内框架结构、内浇外砌、挂板等不同类型。
砌体结构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出现了以砖砌体建造屋面、楼面结构的情况。
各地也在积极研究论证砌体用于高层建筑结构中的可行性。
在应用新技术方面,我国曾采用过振动砖墙板技术、预应力空心砖楼板技术与配筋砌体等。
配筋砌体结构的试验与研究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进步显著。
20世纪60年代起在一些房屋的部分砖砌体承重墙、柱中尝试采用管网配筋,结果墙、柱的承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且材料利用率也提高了很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果。
70年代以来,尤其是经历了1975年海城地震及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我国加强了对配筋砌体结构的试验和研究,且于1983年和1986年,在广西南宁修建了10层配筋砌块的住宅楼和11层办公楼试点房屋。
当时采用mu20高强砌块是两次人工投料振捣而成。
于辽宁盘锦市建成了一栋15层配筋砌块剪力墙点式住宅楼。
1998年上海建成一栋配筋砌块剪力墙18层塔楼,所用砌块也是用美国设备生产mu20的砌块,这是我国最高的18层砌块高层房屋,而且建在7度设防的上海市,其影响和作用都是比较大的。
2000年抚顺也建成一栋6.6m大开间12层配筋砌块剪力墙板式住宅楼。
二、砌体结构的优点与缺点砌体结构能够得到如此广泛的应用必
然有它存在的道理,同时也会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变换,砌体结构的优缺点也体现的越来越明显:1、砌体结构的优点①容易就地取材。
砖主要用粘土烧制;石材的原料是天然石;砌块可以用工业废料──矿渣制作,来源方便,价格低廉。
②砖、石或砌块砌体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和较好的耐久性。
③砌体砌筑时不需要模板和特殊的施工设备。
在寒冷地区,冬季可用冻结法砌筑,不需特殊的保温措施。
④砖墙和砌块墙体能够隔热和保温,所以既是较好的承重结构,也是较好的围护结构。
2、砌体结构的缺点①与钢和混凝土相比,砌体的强度较低,因而构件的截面尺寸较大,材料用量多,自重大。
②砌体的砌筑基本上是手工方式,施工劳动量大。
③砌体的抗拉和抗剪强度都很低,因而抗震性能较差,在使用上受到一定限制;砖、石的抗压强度也不能充分发挥。
④粘土砖需用粘土制造,在某些地区过多占用农田,影响农业生产。
基于砌体结构在我国建筑中应用的如此广泛,而它的优缺点又越来越影响了社会的发展,所以我们要总结出一条砌体结构在我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我国砌体结构的发展前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古老的砌体结构将逐步被现代砌体结构所取代。
21世纪我国砌体结构已进入了成熟的发展阶段,但仍具有诸多不足之处,其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有如下几个方面。
1、研究和生产节能、环保、轻质、高强、高性能、可持续发展的块体材料。
轻质、高强空心块体,能使墙体自重减轻,生产效率
提高,且保温隔热性能良好,受力更加合理,抗震性能也得到了提高。
在努力研究和生产轻质、高强的砌块和砖的同时,还应注意对高黏结强度砂浆的研制和开发,发展高强、高黏结力的砂浆可有效的提高砌体结构的强度和抗震性能。
2、研究和发展新的设计理论和新的结构体系相对其他结构形式而言,砌体结构的设计理论发展较慢,还有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同时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砌体结构的结构布置,整体受力性能和破坏机理,通过物理和数学模式,建立精确而完整的砌体结构理论,研究有优良抗震性能的砌体结构,使砌体结构这种古老而有生命力的结构形式更好地造福人民。
3、研究和推广先进、高效新技术采用工业化生产,提高砌体施工技术的机械化水平,可减轻劳动强度、加快工程建设速度。
国外在砌体结构的预制、装配化方面做了许多工作,积累了不少经验,我国在这方面有较大差距。
我国对预应力砌体结构的研究相当薄弱,为此,有必要在我国较大范围内改变传统的砌体结构建造方式。
先进、高效的建造技术,将为创造舒适的居住和使用环境提供良好的条件。
综上所述,砌体结构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也需要进行不断的进步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这就要求我们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不断的进行科技创新,利用新技术将砌体结构这古老的建筑传统延续下去。
参考文献:
[1]高东.砌体结构发展展望[j].吉林建筑,2004(5).
[2]周炳章.砌块砌体结构发展的若干思考[j].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2001(1).
[3]唐岱新2008《砌体结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