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巨人的花园》教案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5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硕、允、砌”等8个字,会写“硕、允、砌”等11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允许、砌墙、禁止、告示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了解巨人花园发生了哪些变化,巨人又有了哪些变化。
4.明白“快乐应该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后的感受。
教学重点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教学难点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硕、允、砌”等8个字,会写“硕、允、砌”等11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允许、砌墙、禁止、告示牌”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你们阅读过哪些优美的童话故事?童话故事里有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有勇敢可爱的小红帽,还有坚强执著的丑小鸭……这节课让我们跟随王尔德,走进《巨人的花园》中,一起认识一位巨人吧!今天,我们就和作家王尔德一起,走进巨人花园,感受那里景象的变化多端。
(板书:巨人的花园)2. 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出示课件2】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年10月16日-1900年11月30日),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19世纪英国(准确来讲是爱尔兰,但是当时由英国统治)最伟大的作家与艺术家之一,以其剧作、诗歌、童话和小说闻名,唯美主义代表人物,19世纪80年代美学运动的主力和90年代颓废派运动的先驱。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出示课件3、4】硕果允许砌墙覆盖呼啸一缕搂住脸颊告示牌禁止惩罚踪迹呼啸自私拆除(1)读准字音注意读准翘舌音“拆”等。
(2)指导书写“砌啸拆”都是左窄右宽,“允禁”都是上下结构的字。
《巨人的花园》教案【精选6篇】《巨人的花园》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12个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了解课文内容,巩固识字。
3、让学生懂得美好的东西应该与别人共享。
【教学重难点】1、认识12个字。
2、从故事中受到教育,能够懂得美好的东西应该与别人共享。
【教学方法】游戏法、竞赛法、表演法。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你都读过哪些童话故事?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个童话故事名字叫《巨人的花园》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巨人的花园》,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随文识字1、出示读文要求: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把生字宝宝圈出来,并在新词下画上横线。
⑵数数本文有几段,在每段前依次标上序号,了解课文内容。
⑶注意读书姿势。
2、学生自由发言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听录音范读课文,再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宝宝1、在小组内自由学习生字。
2、汇报学习情况。
(小组长带读生字、一字开花游戏、猜字游戏)3、识字比赛。
四、将生字宝宝带到课文中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全班朗读课文。
2、游戏巩固认读生字。
二、细读课文1、老师出示问题,学生找出相应段落,老师指导朗读:⑴巨人不让小孩来花园玩,他做了什么?⑵小孩子不来花园后,花园什么样了?⑶孩子们来了以后,花园又是什么样呢?2、比较朗读:(学生试读、老师范读、学生再读)请学生抓住花园里有孩子玩和没有孩子玩时景色不同的句子,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花园里有孩子时的美丽与没有孩子时的荒凉。
个人挑战朗读自己喜爱的段落;3、积累词语库,除了课后的,你还从课文中积累了哪些词语?选择你喜欢的词说一句话。
三、齐读课文第三课时一、朗读课文二、认读生字宝宝三、学习田字格中的生字并指导学生书写1、让学生对要写的字进行一字开花,并且说说每个字的结构、偏旁、音序。
2、指导学生观察字的特点,并说说自己将怎样写好这个字。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26.巨人的花园》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课文中所描写的场景和人物形象
•掌握课文中重要词语及词句的意思
•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的意识和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品德感悟和情感体验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词句
三、教学难点
1.学生对于课文内容进行情感体验和感悟
2.学生会用课文内容进行情景复述和表达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谈论花园的概念,向学生展示一些美丽花园的图片,引发学生兴趣,导入课文《巨人的花园》。
2. 新课呈现
2.1 课文阅读
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注重语音语调,让学生感受课文的情感色彩,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2 生词解释
解释生词,让学生掌握词语的意思。
2.3 课文分析
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
3. 情感体验
让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情感体验,讨论巨人的行为和感受,引导学生思考与
之相关的情感与行为。
4. 情景再现
分组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进行情景再现,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故事情节。
5. 总结反思
通过思考讨论,总结课文内容,反思故事中所传达的意义,引导学生进行自我
评价和感悟。
五、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六、课后反思
总结教学过程,思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巨人的花园》,提
高语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硕、允”等8个生字,会写“砌、牌”等11个字,会写“柔嫩、丰硕”等13个词语。
2.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花园奇幻的景象。
3.能说出花园发生的变化和巨人的转变,体会巨人的形象。
4.能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和巨人在花园里一起玩耍的情景写下来。
教学重点:1.边读课文边想象花园奇幻的景象。
2.能说出花园发生的变化和巨人的转变,体会巨人的形象。
教学难点:能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和巨人在花园里一起玩耍的情景写下来。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导入语:上一篇课文的学习,让我们感受到一个好奇的、爱听故事的、充满童真的儿童形象,今天要学习的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又会给我们留下的形象呢?请看课题《巨人的花园》。
2.板书课题,齐读。
3.质疑课题。
(巨人的花园是怎样的?发生了什么故事?这是一个怎样的巨人……)二、朗读课文,自主学习字词。
1.带着心中的疑问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难读的地方也要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课后生字,你指我认。
3.出示字词,指名轮读,聚焦易错的字音。
4.出示相关语句,加深字词印象。
①还有十二棵桃树,……结出丰硕的果子。
“硕”字音读准,“丰硕”意思:又多又大。
展示(挂满桃子的桃树)指导朗读语句。
②除了我自己以外,我不允许……禁止入内,违者重惩。
“允许”什么意思?(同意)怎么做的?(“砌墙”,挂布告牌。
)“砌”换个偏旁“沏”,组词沏茶,砌墙又是什么意思?(把墙垒高)这样垒高之后孩子就进不来了。
布告牌有什么作用?(时刻提醒孩子不准进入花园,否则的话,就要受到很重的惩罚。
)指导朗读语句。
5.指导书写生字。
①牌左窄右宽②砌三部分紧凑③啸左部口字居于中上。
右部上宽下窄,三横间距均匀,第二横最长,中竖直长且挺拔。
④颊左右同宽,左高右低。
左部横须斜,点画有呼应。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正确认读“溢、允”等生字,规范书写“荫、砌”等生字,积累文中描写景色的词句。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知道巨人的花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抓住花园情景的变化、人物的言行,通过想象,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3.情感与价值想象出文章的画面,发挥想象,感受巨人的花园的美丽,以及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玩耍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进行拓展写话训练。
【教学难点】明白“快乐要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个道理。
【教学准备】学生:完成预习;搜集作者的相关资料,课上与同学交流。
教师:1.查看学生预习情况,了解学情。
2.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激情谈话,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童话故事,能说一个给你深刻印象的吗(生自由汇报。
)是啊,童话故事以它生动的故事以及优美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真、善、美。
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童话就是《巨人的花园》,大家齐读课题。
这个课题很有趣,你们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生:“巨人”是什么样子的他的花园又是什么样子的课件出示:想象中的巨人是怎样的对了,童话故事就是这样超出了我们平时的生活。
(出示课文插图)这就是巨人,这些孩子们在他身边显得如此的小。
想不想去巨人的花园敢不敢去有的同学摇头,没关系,巨人现在出去旅行了,跟我去看看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懂的词语。
2.交流感受。
三、识字学词,扫清障碍1.课件出示:绿树成荫、洋溢、允许、砌墙、禁止、告示牌、呼啸、凝视、脸颊、愉快、拆除2.开火车式认读词语。
3.指导书写。
“荫”字上部横长盖住下部;“月”撇长,伸到“阝”的底下。
“溢”字“氵”要彼此呼应;“皿”底横稍长。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巨人的花园》教案一. 教材分析《巨人的花园》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讲述了一个巨人拥有一个美丽的花园,但他却因为自己的自私,把孩子们赶出了花园,使得花园失去了生机。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后,巨人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重新接纳了孩子们,花园也因此恢复了生机。
课文旨在教育学生要懂得分享,要有一颗善良的心。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和分析课文内容。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中的一些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时,可能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对课文的情感态度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分享的重要性,培养善良的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一些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情感态度。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2.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从情感上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善良之心。
3.朗读教学法: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3.课文原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关于花园的话题,引出课文《巨人的花园》。
2.呈现(10分钟)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带,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读课文,注意模仿朗读的语气和情感。
教师适时指导,纠正发音和朗读节奏。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角色间的对话和情感变化。
5.拓展(10分钟)讨论:为什么巨人最初要把孩子们赶出花园?孩子们在花园里做了些什么?巨人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后,为什么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6.小结(5分钟)总结课文内容,强调要懂得分享,要有善良的心。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优秀5篇)《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方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人物态度的变化、感觉的变化和花园情景的变化,通过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3、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进行拓展写话训练。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懂得快乐要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正确读写“鲜花盛开、绿树成荫、鲜果飘香、洋溢、草翠花开、火辣辣”等词语。
2、感知花园情景的变化,有感情朗读,并初步感受变化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题1、导入语:同学们,你们平时爱看童话吗?说说你看过的童话。
童话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一个美好的情境。
今天,老师带你们再次走进童话世界。
2、揭题,齐读课题。
(出示课题:巨人的花园)3、据题质疑: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呢?(学生一边质疑,教师一边梳理板书)预设问题:巨人的花园是怎么样的?巨人是个怎么样的人?二、粗读感知,疏通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词句划一划,多读几遍。
2、交流反馈,出示词语,指名朗读正音:鲜花盛开、绿树成荫、鲜果飘香、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形容天气)洋溢、允许、火辣辣、覆盖、训斥3、指名朗读句子。
(投影出示)三、交流释疑,整体感知童话内容交流据题质疑的问题:1、这是一座怎么样的花园?预设学生的回答会是:⑴这是一座美丽的花园,也是一座荒凉的花园:①指名回答,交流课文的语言信息,投影出示:“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
”“不久,北风呼啸,隆冬来临,刺骨的寒风吹起雪花。
”“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鲜花凋谢,树叶飘零,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巨人的花园》的优秀教案设计•相关推荐《巨人的花园》的优秀教案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巨人的花园》的优秀教案设计(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巨人的花园》的优秀教案设计篇1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正确认读本文7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中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知道巨人的花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勾画重点语句,情感朗读,抓住文中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情景,巨人砌墙和拆墙后态度和感觉进行指导朗读,理解课文。
2.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以更好的体会课文主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理解课文,体会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在生活中学会宽容,学会分享。
2.由课文故事引发开去,教育学生在生活中不仅要懂得与他人分享快乐,更要懂得与他人分担忧愁。
二、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一: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吗?你最喜欢哪篇童话?为什么?生:喜欢!并说出喜欢的童话集读后的收获。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巨人的花园》。
二、范读课文师:你们想知道巨人的花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我们赶快来看吧!(出示范读课件)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师:刚才我们听了示范朗读,下面就请大家自己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
(默读、自己读、小组合作读)读的时候一定要看清生字的读音,读不熟的地方多读几遍。
四、检查朗读师:同学们读可真认真。
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指名读课文,每人一段)五、理清线索,复述课文师:通过读课文,大家对这篇童话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在这篇童话故事中,巨人的花园发生了几次重大的变化?生:发生了3次重大的变化。
师:为什么发生变化呢?生:复述课文内容。
师:做相应的指导。
(指名说)六、生字教学1.认读带拼音的生字。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巨人的花园》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从前有一个巨人的故事。
巨人有一个美丽的花园,但他却不准任何人进入。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孩子们在花园外玩耍,巨人却把他们赶走了。
后来,巨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打开花园大门,让孩子们进来玩耍。
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巨人的心灵得到了温暖,也重新找回了快乐。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归纳。
但对于课文中的寓意,可能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才能深刻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描述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讨论、分享感受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分享快乐的品质,懂得快乐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
2.难点:理解课文的寓意,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分享快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感受,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让学生在朗读、讨论的过程中,感受到课文的魅力,体会到关爱他人、分享快乐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插图、关键词语、句子等,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2.教学素材:准备与课文相关的故事、视频等素材,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
3.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
例如:“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说过一个有关巨人和花园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去听听吧!”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优秀4篇《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
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教学难点是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入境1、同学们今天可真精神,老师问你们一个有趣的问题:你们有翅膀吗?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张开想象的翅膀再一次飞进王尔德笔下的《巨人的花园》。
板书课题、生齐读2、昨天我们初读了课文,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巨人的花园什么样呢?3、指名回答。
二、细读探究1、情境渲染:正当孩子们沉浸在这美丽而又快乐的花园里时,巨人回来了,花园里发生了神奇的事。
请同学们自由读文,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花园里发生了什么神奇的事情?这件神奇的事情引起了你的哪些思考?读后我们来交流一下。
2、指名发言交流后,师梳理。
提炼出大家都关注的两个话题:(1)春天为什么会离开巨人的花园?(2)春天为什么又会回到花园里呢?(教师随机出示这两个问题)3、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师鼓励:带着问题再来读文,一边读一边想,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最后形成自己小组的意见,咱们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的意见最全面,最有说服力。
4、学生汇报:(1)(我们小组通过讨论,认为……)小组代表汇报后教师小结:是巨人的自私、任性、冷酷使春天离开了花园,巨人赶走了孩子,春天也走了。
找出巨人赶走孩子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像一下,巨人说这些话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可能会怎么想?生表演读。
你能评价一下此时的巨人吗?(2)孩子们被赶走了,春天也走了,花园里什么样呢?(放课件)此时的花园变了,让你感觉怎样?(凄凉、寒冷)如果你是巨人,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孤独、寂寞)读课文的第6自然段。
26 巨人的花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复习生字、扫清文字障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思想感情。
3、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
【过程与方法】
1、在朗读中感悟真理。
3、在拓展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阅读中理解“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人不要太自私”,“要尊重孩子,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的道理。
【教学时间】第二课时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真理。
教具准备
自制活动生字卡片、幻灯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3、正确读写课文中出现的优美词语。
4、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能说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2.听写词语。
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允许凝视围墙
3.导入
师:上节课老师带大家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生词。
今天,我们继续学了《巨人的花园》这篇课文。
(版书课题)
师:同学们,这是一篇什么题材的课文?(童话)
师:谁能告诉我什么是童话?
(1)了解童话特点:
师: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其语言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拟人化的描写,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编织奇异的情节。
(2)了解作家王尔德:
师: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为世人留下了9篇童话,王尔德(1854-1900),是19世纪后期英国著名的作家、诗人、剧作家、唯美主义代表人物,他在英国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
今天我们学习的《巨人的花园》这篇文章,有人把这篇童话称为童话中的“完美之作”。
二、阅读课文,感知大意,做到正确流利。
1.学生整体通读
师:请讲一讲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a生:孩子和巨人故事。
b生:孩子们喜欢在巨人的花园里玩,当巨人赶走孩子时,花园里冰雪覆盖,当孩子们在花园里玩时,花园里春暖花开,巨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2.从课中找句子。
师:孩子们在花园里玩时,大家看到花园是什么样子的?
(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
师:巨人旅行归来时的花园:
(巨人赶走孩子,砌起围墙,花园进入了漫长的冬天,巨人冻的瑟瑟发抖)
师:春天来临时的花园又是怎么样的呢?
(一天巨人看到春暖花开,高兴极了,却又看到快乐的孩子,他发脾气赶走了孩子,可是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巨人在一个小孩的启发下,醒悟了,随即拆除了围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中间,感到无比幸福。
)
师:从文中找出描写花园美丽的句子。
(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花园飘香,冬天白雪一片。
)
师:有孩子和没孩子的花园有什么区别?(板书)
(1)有孩子的花园:a生:春天鲜花盛开,花园里常常洋溢着孩子们的欢笑声。
b生:孩子们的欢笑声使花园增添了春意。
(2)没有孩子的花园:a生:北风呼啸,隆冬来临。
b生:寒风吹起了雪花。
c 生:巨人的花园里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三、学生小组交流阅读,归纳梳理,感知课文思想。
当巨人外出,孩子们玩耍时,花园___________
而当巨人回来,禁止孩子们玩耍时,花园却___________
当孩子们再次偷偷钻进花园玩耍时,花园又_____________
而当巨训斥孩子们离开时,花园却又___________
最后,当巨人拆除围墙时,花园又____________
四、过渡质疑
这可真是一个神奇的花园啊!忽而春意盎然,忽而寒冬腊月,为什么花园会有如此大的变化!花园真的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与其说花园在变化,还不如说是人在变化。
五、启发巨人的变化,想象理解。
师:请大家读一读巨人斥责孩子们的三句话.
师:巨人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可能是怎样想的?
生:巨人很生气,美丽的花园应是自己的.
生:巨人认为花园中的美景不能和孩子分享.
生:巨人心里不喜欢别人,是一个孤僻的人.
师(启发):巨人发生的变化。
a生:旅行回来的巨人,看到孩子在花园里玩,就斥责孩子们,并在花园砌起了围墙,而且竖起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从此,巨人花园进入了严冬。
b生:春天来临了,巨人看见孩子又开始赶孩子,结果冬天又笼罩了花园,巨人顿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立刻拆除了围墙,把花园还给了孩子们。
师:那么现在我们认识到的巨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a生:巨人是自私的、无情的。
b生:巨人很凶狠。
c生:巨人很冷酷。
(板书)
d生:这个巨人很霸道,讨厌孩子。
师:巨人讨厌孩子们,从哪些语言可以看出?
a生:“谁允许你们这样玩的!都滚出去!”
b生:“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双来胡闹,滚出去!”
c生:“喂!你赶快滚出去!”
师:那么课文最后巨人又变成什么样的人呢?
a生:巨人是个慈祥的人。
b生:巨人是个善良和大度的人。
c生:巨人再也不霸道也不自私。
d生:他成为一个宽容而温和的人。
(板书)
师:是谁让他变的如此宽容和温和呢?
a生:是孩子们。
b生:是小男孩。
师(总结):对,同学们都说的很准确,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在生活中人不能太自私,尤其在本课中我们深深的体会到要尊重孩子。
没有孩子就没有春天,巨人的
幸福和无比的快乐都来自于孩子们。
师:学完了巨人的变化,大家了解到课文采用的是什么写法?(对比)
六、拓展(写话)
(出示巨人和孩子们在花园里一块玩的画面的幻灯片)
师:同学们看,巨人和孩子们现在在一起,多么快乐,多么幸福。
可原先巨人为了不让孩子们进入花园,在花园里竖起了一个告示牌,同学们说,上面写着什么?“禁止入内”,这个告耀现在合适吗?巨人为了想要更多的人分享他的幸福,欣赏到花园的美丽,特意想请大家帮忙,帮他写一块告示牌,邀请大家去花园游玩,大家说该写什么话好呢?大家现在写一块告示牌,内容可以恰当地描写花园的美景,来吸引孩子们;还可以写巨人的心理想法,表达对孩子们的歉意。
板书设计:
9.巨人的花园(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