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高考2年模拟2021高考化学教参正文pdf人教必修一.pdf
- 格式:pdf
- 大小:16.28 MB
- 文档页数:46
(全国卷I)2021届高考化学模拟试卷精编三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可能用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砒霜的主要成分是三硫化二砷B.氢氧化铝和碳酸钠均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过量服用阿司匹林引起酸中毒后,可用静脉注射NaHCO3溶液的方法解毒D.铜单质制成的“纳米铜”在空气中能燃烧,说明“纳米铜”的金属性比铜片强8.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2.3 g Na与O2完全反应生成3.6 g产物时失去的电子数0.1N AB.电解精炼铜时,当电路中转移N A个电子,阳极溶解32 g铜C.向仅含0.2 mol FeI2的溶液中持续通入氯气,当有0.1 mol Fe2+被氧化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5N A D.标准状况下,锌与某浓度的H2SO4反应生成11.2 L气体,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6.02×10239.加热聚丙烯废塑料可以得到碳、氢气、甲烷、乙烯、丙烯、苯和甲苯。
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废旧塑料的再利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装置乙试管中收集到的液体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与Br2发生取代反应B.装置丙中的试剂吸收反应产生的气体后得到的产物的密度均比水大C.最后收集的气体可以作为清洁燃料使用D.甲烷的二氯代物有2种10.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11.短周期元素R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的2倍,R 、Y 、Z 组成化合物M ,M 和熟石灰共热生成N(有刺激性气味气体H)和液态化合物I(常温常压),N 是一种常用的干燥剂。
202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化 学(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Fe 56 Mn 55 Ba 137 一、选择题1.化学与生活、科技及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020年3月9日,发射了北斗系统第五十四颗导航卫星,其计算机的芯片材料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B .白葡萄酒含维生素C 等多种维生素,通常添加微量SO 2的目的是防止营养成分被氧化 C .酒精与84消毒液混合,可增强杀灭新型冠状病毒效果D .《新修本草》中有关于“青矾”的描述为:“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瑙璃……烧之赤色……”这里的赤色是析出了Cu 单质 答案:B解:A .计算机的芯片材料是高纯度单质硅,是无机材料,A 错误;B .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可防止营养成分被氧化,B 正确;C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 ,有强氧化性,乙醇有还原性,二者混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有毒Cl 2,不仅降低消毒效果,还可能引发中毒,C 错误;D .“青矾”即为绿矾,化学式为FeSO 4·H 2O ,烧之赤色,赤色是Fe 2O 3,D 错误;答案选B 。
2.近年来高铁酸钾(K 2FeO 4)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水处理方面。
高铁酸钾的氧化性超过高锰酸钾,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于一体的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
干燥的高铁酸钾受热易分解,在198℃以下是稳定的。
高铁酸钾在水处理过程中涉及的变化过程有①蛋白质的变性 ②氧化还原反应 ③胶体聚沉 ④盐类水解 ⑤焰色反应 ⑥蛋白质的盐析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⑥ C .②③④⑤ D .②③⑤⑥ 答案:A解:高铁酸钾(K 2FeO 4)中的Fe 为+6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还原后生成的+3价铁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铁为氢氧化铁胶体,可使胶体聚沉,综上所述,涉及的变化过程有①②③④,答案为A 。
第13课时溴、碘及卤素A组基础题组1.(2022河北保定月考)向含有NaBr、KI的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然后将溶液蒸干,并灼烧固体,最终得到的物质是( )A.KClB.NaCl和KClC.NaCl和KBrD.NaCl、KCl和I22.(2022河北衡水月考)为了消退碘缺乏病,在食盐中加入肯定量的“碘”。
下列关于“碘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碘盐”就是NaIB.“碘盐”就是适量的碘酸钾(KIO3)与食盐的混合物C.“碘盐”应保存在阴凉处D.使用“碘盐”时,切忌高温煎炒3.(2021课标Ⅱ,12,6分)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向苦卤中通入Cl2是为了提取溴B.粗盐可接受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C.工业生产中常选用NaOH作为沉淀剂D.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还原吸取4.(2021海南单科,20-Ⅰ,6分)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得金属钠B.海带提碘只涉及物理变化C.海水提溴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海水提镁涉及复分解反应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肯定是Cl2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肯定含有Ag+6.(2021福建福州质检)鉴别NaCl、NaBr、NaI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①碘水、淀粉溶液②氯水、CCl4③溴水、苯④硝酸、AgNO3溶液⑤氯水、苯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④⑤D.③④⑤7.(2022江苏盐城期中)利用海洋资源获得的部分物质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H2O可转变为D2OB.“加碘食盐”生产中碘添加剂为单质I2C.试验室用带玻璃塞的棕色瓶贮存液溴D.电解饱和MgCl2溶液时在阴极得到Mg8.除去海水提溴得到的液溴中溶有的少量氯气,应当接受的方法是( )A.加入适量的KI溶液B.通入溴蒸气C.加氢氧化钠溶液D.加入适量的溴化钠溶液9.(2021山东枣庄创新大赛)紫菜中含有比较丰富的碘。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化学必修一教师教学用书目录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2)本章说明 (2)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3)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7)教学资源 (8)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13)本章说明 (13)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14)第二节离子反应 (17)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18)教学资源 (19)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23)本章说明 (23)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24)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28)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31)教学资源 (32)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40)本章说明 (40)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42)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43)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45)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 (48)教学资源 (51)科学家谈化学 (59)展望化学之未来:挑战和机遇(唐有琪) (59)中国化学的发展与展望(白春礼) (64)中学理科教育中的创新教育问题 (71)化学学科的现状及基础化学教育改革问题(宋心琦) (76)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本章说明一、教学目标1.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并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
2.通过粗盐提纯实验,进一步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在此基础上练习蒸馏、萃取等分离方法。
并通过实验中杂质离子的检验与除杂质方法的讨论,加深对提纯操作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3.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与物质的质量的关系。
4.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和应用。
5.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二、内容分析1.地位和功能根据课程标准所确定的“内容标准”,在必修课程的6个主题“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中“化学实验基础”是必修课程内容的核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让学生学好化学,首先要了解化学学科的这一特征,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学习化学。
2023年5年高考3年模拟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人教版在教育方面,高考无疑是每个学生都会面临的一场重要考试。
而化学作为高中必修科目之一,在高考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而2023年的高考,涉及到5年高考3年模拟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人教版的内容。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对这个主题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以助您更全面地理解这个主题。
1. 了解教材的结构和内容2023年的高考中涉及到的化学内容,主要来自于5年高考3年模拟高中必修第一册人教版的教材。
这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需要了解这本教材是如何组织和编排的,包括各个章节的内容和重点。
我们需要对每个章节的具体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包括基本概念、定律原理、实例应用等。
只有深入了解了教材的结构和内容,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2023年的高考。
2. 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与应用针对化学必修第一册人教版的教材内容,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其中的概念和原理。
化学作为一门实验性科学,不仅需要我们掌握相关的概念和原理,更需要我们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的问题中。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多做一些相关的实验和例题,以便更好地掌握这些概念和原理,能够熟练地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3. 对知识的回顾和总结2023年的高考,涉及到的化学内容是非常广泛和深入的。
我们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及时地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查漏补缺,更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这些知识。
在回顾和总结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复杂的概念和原理,并且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与其他学科的关联和应用。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化学必修第一册人教版的教材内容,我个人认为这是一本非常好的教材。
它既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这门学科。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这本教材对我的帮助,它不仅提供了大量的例题和习题,更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化学这门学科。
我非常推荐学生们认真学习这本教材,相信它能够对他们的高考复习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2021年高考化学精选真题重组卷01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Cl 35.5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
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0浙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B.用水煤气可合成液态碳氢化合物和含氧有机物C.煤的液化属于物理变化D.火棉是含氮量高的硝化纤维【答案】C【解析】A.天然气是由远古时代的动植物遗体经过漫长的时间变化而形成的,储量有限,是不可再生能源,正确;B.水煤气为CO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液态碳氢化合物和含氧有机物(如甲醇),正确;C.煤的液化是把煤转化为液体燃料,属于化学变化,错误;D.火棉是名为纤维素硝酸酯,是一种含氮量较高的硝化纤维,正确;答案选C。
2.[2019新课标Ⅱ] 已知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3 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B.1 L 0.1 mol·L−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34PO-数目为0.1N AC.1 mol 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D.48 g正丁烷和10 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答案】B【解析】A.3He的中子数为3-2=1,则3g3He的中子数为3g3g/mol AN⨯=N A,正确;B.磷酸钠为强碱弱酸盐,磷酸根离子在水溶液中会发生水解,则1L 0.1mol/L的磷酸钠溶液中磷酸根离子的个数小于1L×0.1mol/L×N A mol -1 =0.1N A ,错误;C .重铬酸钾被还原为铬离子时,铬元素从+6降低到+3,1mol 重铬酸钾转移的电子数为3mol×2×N A mol -1 =6N A ,正确;D .正丁烷与异丁烷的分子式相同,1个分子内所含共价键数目均为13个,则48g 正丁烷与10g 异丁烷所得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48g+10g 58g/mol×13×N A mol -1 =13N A ,正确;答案选B 。
(全国I 卷)2021届高三化学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1.《梦溪笔谈》中记载:“解州盐泽..卤色正赤,在版泉之下,俚俗谓之“蚩尤血’。
..唯巫咸水入,则盐不复结,故人谓之‘无咸河..原其理,盖巫咸乃浊水,入卤中,则淤淀卤脉,盐遂不成,非有他异也”。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卤色正赤”的原因为水中含有Fe 2+B. “巫咸水乃浊水”指巫咸水是悬浊液C. “巫咸水入卤中”发生了胶体的聚沉.D. 解州盐泽带负电荷,巫咸水带正电荷【答案】C【解析】【分析】解州盐湖,……,在版泉下面,盐卤呈正红色,民间称作“蚩尤血”。
……,将巫咸水引入,则盐就不能结晶出来,所以人们“无咸河。
” ……,研究其道理,那是由于无咸河的水不干净,这种水进入大卤中就出现淤泥状的沉淀物,不能成盐,这没有什么奇怪的;据此分析;【详解】A. “卤色正赤”说明显红色,Fe 2+显浅绿色,应含有Fe 3+,故A 错误;B. 巫咸乃浊水,入卤中,则淤淀卤脉,从中得出巫咸水乃浊水指的是胶体,故B 错误;C. 根据B 选项分析,巫咸水为胶体,卤水中含有电解质,两者混合,能使胶体聚沉,故C 正确;D. 盐泽和巫咸水都不带电,只是其中含有带电的微粒,故D 错误;答案:C 。
2.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 mol/L 的NH 4Br 溶液中通人适量氨气呈中性,此时溶液中NH 4+的数目为N AB. 25 °C 时,Ksp (BaCO 3)=2.5×10-9 ,则BaCO 3饱和溶液中Ba 2+ 的浓度为5×10-5 mol/LC. 100g 17%双氧水中含有H 原子的数目为N AD. 28g N 2和CO 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的数目为0.5N A【答案】B【解析】【详解】A. 根据电荷守恒:c(H +)+c(NH 4+)=c(OH -)+c(Br -),因为溶液呈中性,因此c(H +)=c(OH -),即c(NH 4+)=c(Br -)=1mol ·L -1,但溶液中没有说明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NH 4+的物质的量,故A 错误;B. 根据溶度积,K sp=c(Ba 2+)⋅c(CO 32-),则25℃碳酸钡饱和溶液中c(Ba 2+)=94sp(BaSO ) 2.510K -=⨯=5×10-5mol ·L -1,故B 正确;C. 双氧水中含有H 原子的有H 2O 2和H 2O ,因此该混合物中含有H 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00g 17%100g 83%2234g/mol 18g/mol⨯⨯⨯+⨯)>1mol ,故C 错误; D. 不知N 2和CO 比例是多少,因此无法判断出该混合物中氧原子物质的量,故D 错误; 答案:B 。
第一章综合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A.冷水浸泡B.加热煎制C.箅渣取液D.灌装保存答案:C2.当温度和压强一定时,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A.分子直径的大小B.分子间距离的大小C.分子间引力的大小D.分子数目的多少答案:D3.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质量相等的N2和COB.体积相等的CO和C2H4C.等温、等体积的O2和N2D.等压、等体积的N2和CO2答案:A4.下图所示四种化学操作名称从左到右分别为( )A.过滤、蒸发、蒸馏、萃取(或分液或萃取、分液)B.过滤、蒸馏、蒸发、萃取C.蒸发、蒸馏、过滤、萃取D.萃取、蒸馏、蒸发、过滤答案:A5.下列各项操作错误的是( )A.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的操作可选用分液漏斗,而后静置分液B.进行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端流出,上层液体则从上口倒出C.萃取、分液前需对分液漏斗检漏D.为保证分液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流出,需将上面的塞子拿下(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答案:A6.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0.1 mol BaCl2的溶液中Cl-数为0.1N AB.22 g CO2所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C.11.2 L CO2所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D.常温下N A个Cl2分子所占有的体积为22.4 L解析:含0.1 mol BaCl2的溶液中含有0.2 mol Cl-,故A项错误;质量与状况无关,由摩尔质量与质量分析,B项正确;C项中没有注明是否是标准状况,故C项错误;同理D 项也错误。
答案:B7.配制250 mL 0.10 mol·L-1的NaOH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大的是( )A.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B.在容量瓶中定容时仰视刻度线C.在容量瓶中定容时俯视刻度线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转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再补充几滴水至刻度线解析:B项,如图甲所示,定容后液面高于容量瓶的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大,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小;C项,如图乙所示,情况与B项相反;A、D两项易判断会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