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过程
成像方式、探测波段 投影方式、时空因素
目视解译
增强处理、信息提取 逻辑推理、对比分析
遥感图象
大小形状、色调灰阶 畸变失真、成图比例
地表景观
空间结构、时间特点 化学组分、物理属性
遥感图像目标地物识别特征——解译标志
遥感图像上那些能够作为识别、分 析、判断景观地物的影象识别特征
直接解译标志 间接解译标志
• 特点
• 判读热红外影像时,关键是要准确地区分出影像色调 的差异。影像正片上,深色调代表地物热辐射能力弱, 浅色调代表地物热辐射能力强。各种地物热辐射状况 的不同,在影像上形成了深浅不同的色调。
• 在热红外影像上,地物影像所构成物体热分布形状一 般不是地物的真实形状,除非物体表面热辐射能力处 处相等,但高温地物的热扩散可导致物体形状扩大变 形。同理,当高温物体与背景具有明显热辐射差异时, 即使是很小的物体,也能够在热红外像片上表现出来。 这是由于高温物体向外辐射的能量强,因此在影像中 的大小往往比实际尺寸要大。
先易后难是指易识别的地物先确认, 然后根据客观规 律和影像特征不断地进行解译实践, 逐渐积累解译经 验, 取得解译标志,克服各种解译困难的过程。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一般顺序
“先山区后平原 , 先地表后深部、先整体后局部 , 先宏观后微观, 先图形后线形”等步骤亦属先易后 难的组成部分。
例如, 由于山区基岩裸露, 影像清晰 , 而平原地区平 坦, 影像较为模糊 , 所以前者容易辨识, 后者就比较 困难,况且山区与平原在构造上总有这样那样的牵 连,因此,一方面在解译上可以借鉴, 另一方面又可 用“延续性分析”不断扩展。至于圆形构造、线形 构造 , 在一般情况下, 两者都易于发现。
• 2.1 遥感影像解译种类 • 2.2 目视解译方法 • 2.3 遥感影像解译的基本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