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设计史》-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68.00 KB
- 文档页数:10
世界现代设计史课程教学大纲《世界现代设计史》课程教学大纲(World Modern History of Design)课程编号: 104139学分: 2学时:30 (其中:讲课学时:30技法学时:0 上机学时:0)先修课程:设计概论后续课程:毕业设计适用专业:动画专业开课部门:艺术设计学院一、课程的性质与目标该课程是艺术设计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旨在建立对设计历史及各时期设计风格样式的了解与认识,激发对设计艺术学习的历史责任感,培养对设计艺术理论的认知与思考力,为专业学习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设计语言,感受、思考设计家对造型设计基本要素的创造性应用,提高学生对优秀设计的鉴赏与评价能力,使学生在崇尚设计家的同时、打破名家神话观念,增强对设计学科学习的信心,在名作鉴赏中,理解认识创造能力在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探索创新观念。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阶段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6课时)[知识点]现代设计的发展和现代设计教育;工业革命初期的设计发展状况[重点]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难点]法国、比利时、西班牙、苏格兰的新艺术运动及代表设计师[基本要求]要求学生能了解世界设计史的开端[实践与练习]课下多读、多看相关书籍和影片,收集相关资料;做好预习、复习工作。
第二阶段现代主义设计与工业设计的兴起(9课时)[知识点]了解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背景、思想基础、早期的包豪斯[重点]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包豪斯成立的宗旨及奠基人[难点]设计上“有计划的废止制度”的建立和流线型运动、消费主义与流行式样[基本要求]要求学生能了解现代设计史发展的社会背景。
[实践与练习]课下多读、多看相关书籍和影片,收集相关资料;做好预习、复习工作。
第三阶段丰裕社会与国际主义风格、世界现代设计(9课时)[知识点]了解波普设计运动、国际主义风格的发展、意大利、法国、英国的现代设计等内容[重点]丰裕社会与国际主义风格、人体工程学的发展[难点]西方当代设计的发展趋势[基本要求]要求学生能理解现代设计史发展的趋势及经济、政治、文化因素[实践与练习]课下多读、多看相关书籍和影片,收集相关资料;做好预习、复习工作。
《世界现代设计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世界现代设计史的发展脉络,掌握重要的设计流派、设计师及其代表作品,提高学生对现代设计的认识和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授、图片展示、案例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了解世界现代设计史的重要时期、事件和人物,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设计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现代设计史概述(1)现代设计的起源(2)现代设计的发展阶段(3)现代设计的流派及其特点2. 第二章:现代设计的先驱(1)包豪斯及其影响(2)现代设计大师:格罗佩斯、米斯·凡德洛、柯布西耶等3. 第三章:美国现代设计(1)美国工业设计的发展(2)美国现代平面设计(3)美国现代建筑与景观设计4. 第四章:欧洲现代设计(1)英国工艺美术运动(2)法国现代主义设计(3)德国现代设计发展5. 第五章:日本现代设计(1)日本战后设计的发展(2)日本现代平面设计(3)日本现代建筑与工业设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世界现代设计史的发展脉络,重要设计流派、设计师及其代表作品。
2. 教学难点:对现代设计史的理解和鉴赏,不同国家和地区现代设计的特点和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世界现代设计史的发展脉络,阐述重要设计理论和流派。
2. 图片展示:展示设计师代表作品,增强学生对现代设计的直观认识。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设计案例,培养学生审美观念和批判性思维。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讨论设计作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世界现代设计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程论文:评估学生在现代设计史方面的研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 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创新意识。
世界现代设计史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世界现代设计史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脉络。
2. 掌握世界现代设计史上的重要人物、事件和流派。
3. 分析世界现代设计史对我国设计事业的启示和影响。
4. 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新设计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现代设计史的定义与起源2. 现代设计史上的重要人物及其贡献3. 现代设计史上的重要事件和流派4. 现代设计史的发展趋势5. 现代设计史对我国设计事业的影响和启示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现代设计史的基本概念、发展脉络和重要人物。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设计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设计原理。
3. 讨论法:组织学生探讨现代设计史的意义和对我国设计的启示。
4. 实践法: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世界现代设计史相关教材或资料。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3. 案例素材:收集现代设计史上的典型案例,用于分析讨论。
4. 设计工具:准备相关设计软件和工具,供学生实践使用。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讨论积极性和作业完成情况。
2. 实践作品:评估学生的创新设计作品,考察其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3.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世界现代设计史的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检验学生的综合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课程安排:第1-4课时:现代设计史的定义与起源第5-8课时:现代设计史上的重要人物及其贡献第9-12课时:现代设计史上的重要事件和流派第13-16课时:现代设计史的发展趋势第17-20课时:现代设计史对我国设计事业的影响和启示第21-24课时:案例分析与讨论第25-28课时:创新设计实践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现代设计史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脉络现代设计史上的重要人物、事件和流派现代设计史对我国设计事业的启示和影响2. 教学难点:现代设计理论的深入理解和运用分析现代设计史上的复杂关系和影响因素结合我国设计实际情况,提出创新设计思路八、教学进度计划1. 第1-4课时:介绍现代设计史的定义与起源,讲解其发展背景和基本概念。
《世界现代设计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世界现代设计史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现代设计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和作品。
3. 分析现代设计对生活和产业的影响和价值。
二、教学内容1. 现代设计概述1.1 现代设计的定义1.2 现代设计的发展背景1.3 现代设计与传统设计的区别2. 现代设计的流派2.1 功能主义设计2.1.1 代表人物:瓦尔特·格罗皮乌斯2.1.2 代表作品:包豪斯学校2.2 艺术装饰设计2.2.1 代表人物:埃米尔-雅克·鲁尔曼2.2.2 代表作品:“艺术装饰”家具2.3 现代主义设计2.3.1 代表人物:勒·柯布西耶2.3.2 代表作品:萨伏伊别墅2.4 波普设计2.4.1 代表人物:安迪·沃霍尔2.4.2 代表作品:《玛丽莲·梦露》印刷品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现代设计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代设计代表人物和作品的特点和影响。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现代设计对生活和产业的价值和意义。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和提问中的积极性。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现代设计流派的案例分析报告。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现代设计史的整体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世界现代设计史》2. 图片资料:现代设计代表作品图片3. 网络资源:相关现代设计流派的介绍和分析文章六、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展示现代设计的日常生活物品,引发学生对现代设计的兴趣。
2. 课堂讲解:结合教材和图片资料,详细讲解现代设计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
3. 案例分析: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现代设计作品,进行分析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作品的设计理念和影响。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个现代设计流派,讨论该流派的特点、代表人物和作品,以及现代设计对生活和产业的影响。
七、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共计15周,每周2课时2. 教学安排:第1-4周:现代设计概述第5-8周:功能主义设计、艺术装饰设计、现代主义设计第9-12周:波普设计、其他现代设计流派八、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学生的参与,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观点。
《世界现代设计史》课程教学大纲2016-01-15 08:30《世界现代设计史》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定位本课程属高等学校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之一。
学习世界现代设计史的目的在于借鉴西方现代设计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了解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风格潮流,对“功能主义”、“国际风格”、“民族特色”等语汇的认识,可以帮助设计师在设计中做出正确的定位。
有助于了解发达国家的先进设计,有助于我们发展自己的设计风格和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发展道路。
对已修课程要求如下:1、《中外美术史》课程,介绍基本的艺术时期中典型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并对时代背景有一定了解。
2、《素描》、《色彩》等专业基础课,使学生了解相应的艺术创作实践经验。
3、《版式设计》、《会展设计》、《标志设计》、《工业造型设计》等专业创作课程,使学生有相关专业创作经验,可以加深对设计作品的理解。
为后续课程服务方面如下:对后面的艺术专业创作课程提供理论支持,令学生可以从较深的艺术专业理论层面理解专业创作。
二、教学目标1、熟悉世界现代设计史的发展脉络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潮流及其特点。
2、了解一些着名设计国家和地区如北欧、德国、意大利、日本、美国的设计特点和设计风格。
3、了解现代世界设计史中一些着名设计师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4、能够辨别和简单画出重要设计思潮中的设计作品,并能够说明其特点和风格。
三、课程规范要求1、课前通知学生提前进行预习,课上准备教材、笔记本。
2、上课检查督促学生按时出勤上课,凡学生无故迟到、旷课次数超过学校教务相关文件规定的次数时,根据教务相关文件规定严格处理。
3、课中教导学生认真听课,勤作笔记,文明举止,禁止喧哗、闲聊,禁做与课程无关的事情,不迟到、不早退、不逃课,有事需请假。
4、加强学术诚信教育,勤学好问,科学钻研,不弄虚作假、不敷衍了事。
四、教材、参考书和阅读材料1、教材:《世界现代设计史》 王受之着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82、参考书:《世界现代设计史》刘芳主编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4.5五、考核方式及评分标准本课程为考试课。
《世界现代设计史》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名称世界现代设计史课程英文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名称总学时数26讲上讨论、习课实践机题26000学学时学课学学分2时时时开课院系传媒与艺术学院适用专业2013 级视觉传达专业先修课程无选用教材《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年 3月1、《设计学概论》尹定邦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年主要教学2、《设计学概论》余强著,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年参考书3、《艺术设计概论》李砚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4、《中国当代设计图典》梁梅,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 年考核方式本课程开设时间一学期,共计 26 学时。
学期成绩由平时成绩、期及成绩计中测验、期末考查三部分组成,比例为10%、20%、70%,考查方算比例式:课堂制作,开卷本课程在世界现代设计史是专业必修的专业理论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专业课程习,使学生掌握世界现代设计史发展的历史,了解现代设计发展的客观规律,了解现代设计领域的基本知识,通过对现代设计作体系中的品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的认识,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艺术素养地位和作和审美品位,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全面发展。
用二、教学安排及方式总学时26学时,讲课26学时,实验0学时。
学时分配表:教学环节讲实习讨上参观题论或看教学时数课践课课机录像课程内容第一章现代设计和现 2 0 0 0 0 0 代设计教育第二章现代设计的萌200000芽与小计2 2“工艺美术”运动第三章“新艺术”运动2000002第四章“装饰艺术”运2000002动第五章现代设计的萌2000002起第六章包豪斯2000002第七章工业设计的兴2000002起第八章现代设计的职业2000002化和制度化第九章丰裕社会与国 2 0 0 0 0 0 2 际主义风格第十章世界现代设计2000002(一)第十一章世界现代设2000002计(二)第十二章现代主义之2000002后的设计总计260000026三、课程的主要内容:一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一)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采用课堂面授与配合多种媒体进行的设计作品赏析。
《世界现代设计史》教案一、课程概述1.1 课程定位《世界现代设计史》是设计学、艺术设计及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脉络,掌握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1)了解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流派;(2)掌握现代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3)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4)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2.1 教学章节本课程共十五个章节,分别为:第一章:现代设计导论第二章:工艺美术运动与现代设计的萌芽第三章:包豪斯与现代设计教育第四章: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第五章:美国设计流派第十五章:当代设计趋势2.2 教学要点(1)现代设计的起源和发展脉络;(2)各个时期的主要设计流派及其代表人物;(3)设计理论的形成和发展;(4)设计实践中的创新与变革;(5)当代设计趋势及未来发展。
三、教学方法3.1 授课方式采用讲授、案例分析、讨论、参观等多种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结合案例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3.2 教学辅助工具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辅助工具,直观展示设计作品和设计理念,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
3.3 实践环节组织学生参观设计展览、企业实地考察等,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设计创新能力。
四、课程考核4.1 考核方式课程考核分为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部分,其中过程性考核占50%,终结性考核占50%。
4.2 过程性考核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等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4.3 终结性考核采取期末考试的方式,主要测试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设计实践能力。
五、教学进度安排5.1 授课时间本课程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每周2课时。
5.2 教学进度按照章节顺序逐一授课,每个章节安排2课时,结合案例分析和讨论,确保学生充分理解掌握。
《世界现代设计史》教案第一章:现代设计概述1.1 现代设计的定义与特征1.2 现代设计的起源与发展1.3 现代设计的重要人物与运动1.4 现代设计与相关领域的关系第二章:现代设计的先驱者2.1 工业革命与设计改革2.2 威廉·莫里斯与艺术与手工艺复兴2.3 功能主义与机械美学2.4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代表人物第三章:现代设计的流派与风格3.1 包豪斯与德国现代主义3.2 荷兰风格派与斯堪的纳维亚设计3.3 国际风格与美国现代主义3.4 现代设计风格的演变与影响第四章:现代设计的应用领域4.1 平面设计:字体与广告设计4.2 产品设计:家具与工业产品4.3 室内设计:空间与居住环境4.4 时尚设计:服装与配饰第五章:现代设计的批判与反思5.1 现代设计的局限性与批评5.2 可持续设计与环境意识5.3 多元文化与全球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5.4 未来设计的发展趋势与挑战第六章:20世纪中叶的设计运动6.1 概览:1945年至1960年的设计动态6.2 美国Postmodern 设计:孟菲斯集团与新表现主义6.3 英国新设计:波普艺术与奥特·艾克曼6.4 意大利设计:孟菲斯集团与竹子革命第七章:数字时代的设计发展7.1 数字设计与网络文化7.2 用户体验与界面设计7.3 3D打印与增材制造7.4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设计第八章:当代设计的多元化趋势8.1 跨文化设计: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交融8.2 生态设计:可持续性与环保材料8.3 包容性设计:可访问性与通用设计原则8.4 情感设计:心理学与用户情感体验第九章:重要设计师与工作室案例分析9.1 斯贝克与苹果公司的设计哲学9.2 戴米恩·赫斯特与艺术设计融合9.3 帕洛玛·帕伦卡与他的设计工作室9.4 宝洁公司的产品设计与市场策略第十章:设计教育与未来展望10.1 设计教育的现状与发展10.2 设计思维与创新教育10.3 设计领域的未来趋势10.4 学生设计师的职业规划与建议第十一章:视觉传达设计的演进11.1 印刷技术与视觉传达11.2 现代广告与平面设计的兴起11.3 信息设计与人机交互11.4 数字艺术与视觉传达的未来第十二章:产品设计创新12.1 从工业设计到用户体验设计12.2 智能技术与产品设计12.3 医疗与健康领域的产品设计12.4 可持续产品设计与循环经济第十三章:室内设计与空间规划13.1 现代室内设计的起源与发展13.2 空间规划与人体工程学13.3 材料、色彩与照明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13.4 未来居住空间的设计趋势第十四章:时尚设计与品牌形象14.1 时尚设计的周期与潮流14.2 品牌形象与时尚营销14.3 跨文化时尚设计与国际市场14.4 可持续时尚与环保意识第十五章:设计与社会的互动15.1 设计的社会责任与伦理15.2 设计干预与社会创新15.3 公共服务设计与人本关怀15.4 设计思考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与实践重点和难点解析现代设计的定义与特征,包括其起源、发展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世界现代设计史》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世界现代设计史》课程代码:104113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学时数:36学时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3+2)所有专业开课单位:河南省工艺美术学校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世界现代设计史》是装潢专业必修的专业理论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世界现代设计发展的历史,了解现代设计发展的客观规律,了解现代设计领域的基本常识,通过对现代设计作品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的认识,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品位,增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一)课程重点与难点本课程的重点:现代设计的发展与现代设计教育本课程的难点:对于现代设计风格多样化的掌握(二)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一、本章主要内容了解设计的若干问题:“design”——“设计”的定义;现代设计的起始时间;设计与经济、艺术、科学的关系;现代设计艺术分类标准与方法;设计思维二、重点设计与经济、艺术、科学的关系;现代设计艺术分类标准与方法三、难点现代设计产生根源:工业革命、发明创造、现代艺术流派等的影响四、教学内容:第一节关于现代设计史的起始时间一、工业革命对设计的呼唤二、发明创造与现代设计艺术三、艺术风格流派转变的影响第二节设计与经济的关系一、设计与生产二、设计与技术三、设计与市场四、设计与消费第三节设计与艺术、科学的关系一、设计与艺术的关系二、科学与艺术第四节现代设计艺术的形态范畴一、分类标准及其方法二、现代设计艺术的形态范畴第二章现代设计的滥殇时期一、本章主要内容现代设计产生的前提和社会历史条件;工业革命初期设计发展的新动向;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威廉·莫里斯及其追随者;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成就二、重点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威廉·莫里斯及其追随者三、难点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成就四、教学内容第一节现代设计产生的前提和社会历史条件第二节工业革命初期设计发展的新动向第三节现代设计意识的萌芽——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一、威廉·莫里斯及其追随者二、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成就1、建筑与室内设计2、家具设计3、陶瓷设计4、金属工艺设计5、染识品设计6、平面设计第三章现代设计的肇始时期——“新艺术运动”一、本章主要内容新艺术运动的源流及主要表现;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国的表现;新艺术运动在美国;自成体系的北欧设计二、重点新艺术运动的源流及主要表现;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国的表现三、难点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国的表现四、教学内容第一节新艺术运动的源流及主要表现第二节“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国的表现1、法国2、比利时4、西班牙5、奥地利6、英国第三节新艺术运动在美国第四节自成体系的北欧设计第四章现代设计的演进时期——现代主义设计1、本章主要内容现代主义设计的形式与特征;德国工业同盟和现代设计运动的发生;荷兰风格派运动;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现代主义设计在欧美其他国家(英国、奥地利、法国、斯堪迪纳维亚、美国)的表现2、重点现代主义设计的形式与特征;德国工业同盟和现代设计运动的发生;荷兰风格派运动;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3、难点荷兰风格派运动;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4、教学内容第一节现代主义设计的定义、形式及特征一、现代主义设计的定义二、现代主义设计的形式及其特征第二节德国工业同盟和现代设计运动的发生一、德国工业设计的兴起二、德国的工业同盟三、最早的工业设计师——彼得·贝伦斯第三节荷兰风格派运动一、风格派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特征二、风格派主要成员的设计第四节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一、构成主义的起源二、构成主义代表人物及其主要作品第五节现代主义设计在欧美其它国家的表现现代主义设计除了在德国、荷兰、俄国有突出的表现以外,在英国、奥地利、法国、美国以及斯堪的纳维也国家有程度不一的反映,并形成了具有本民族、国家和地区的风格特征。
《世界现代设计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世界现代设计史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数:64学时学分:4.0先修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立体构成开课单位:传媒与现代艺术学院适用专业:环境设计;艺术设计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世界现代设计史》是环境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世界现代设计发展的历史,了解现代设计发展的客观规律,了解现代设计领域的基本常识,通过对现代设计作品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的认识,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品位,激发对设计艺术学习的历史责任感,培养对设计艺术理论的认知与思考力,增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为专业学习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上篇)第一章工业革命时期的设计与1851年世界博览会教学内容:现代设计启蒙时期的设计的诞生及设计先驱者的改革尝试。
重点:工业革命的影响;设计先驱的改革尝试。
难点:如何理解变革,比如工业革命和科技的进步,导致机械生产介入到了人们的生活的哪些方面。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现代设计的历史发展阶段,掌握设计的概念,在工业革命时期,传统与反传统、保守与革新的立场,辩证地理解继承与创新在设计上的表现。
(上篇)第二章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工业革命初期的设计发展状况,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及其影响。
重点: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时代特征、设计风格、设计师及代表作品。
难点: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特征及历史意义。
教学要求:了解工业革命初期的设计发展情况;掌握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及其影响。
(上篇)第三章新艺术运动教学内容:本章主要讲述新艺术运动产生的背景,法国、比利时、西班牙、苏格兰的新艺术运动及其代表设计家,奥地利分离派与德国青年风格运动,重点:新艺术运动产生的时代背景、新艺术运动的特征、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国的具体表现以及代表设计师、设计作品以及风格特征。
《世界现代设计史》教案第一章绪论一、本章主要内容了解设计的若干问题:“design”——“设计”的定义;现代设计的起始时间;设计与经济、艺术、科学的关系;现代设计艺术分类标准与方法;设计思维二、重点设计与经济、艺术、科学的关系;现代设计艺术分类标准与方法三、难点现代设计产生根源:工业革命、发明创造、现代艺术流派等的影响四、教学内容:“design”释义中国:①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定方法、图样等。
设想:想象、假想、着想②设想与计划:计划:工作或行动以前预先拟定的具体内容和步骤③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
④计谋的设置日本:①设计:大型工程、建筑等计划、设计、构思②デザィン:图案、图样、款式欧美:①草图(素描)②图案③构想、方案作为设计艺术设计:美化生活环境,公共设施、物品、器具的艺术性设计作为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艺术设计艺术:设计方法(设计的学问)领导艺术(领导的学问)在设计基础知识中,包括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史”,一部分是“论”。
而我们所说的设计史论则包含了设计的基本问题、设计师的问题、设计的相关问题等内容。
古时的“设计”是谋略的意思。
现代的“设计”是一种工作计划。
不同层次的设计有不同的设计目标,也就产生不同的设计行为。
我们课程所说的“设计”,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是“艺术设计”的简称。
也就是英文“Design”的含义。
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规格,称为工业设计。
——1980年国际工业设计学会联合会(ICSID)第11次年会修改后的工业设计定义设计思维:设计思维是设计师根据被委托的设计项目调动各种有关资料及设计师头脑中的经验积累,综合自然的、技术的、社会的、文化的等诸种因融为对未来产品的理解,并权衡各种制约因素而构想出工作方案的过程。
《世界现代设计史》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教学安排及方式
总学时 26 学时,讲课 26 学时,实验 0 学时。
学时分配表: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一)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采用课堂面授与配合多种媒体进行的设计作品赏析。
在讲授设计历史的同时加入必要的设计艺术实践内容。
(二)重点与难点:设计史的对象、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及其影响(三)教学内容:
现代设计的发展和现代设计教育
工业革命初期的设计发展状况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及其影响
(四)学时分配:4学时
(五)习题与作业:简论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及其影响。
二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
(一)基本要求:基本了解新艺术运动的背景、奥地利分离派与德国青年风格运动、法国、美国、英国的装饰艺术运动等内容,掌握法国、比利时、西班牙、苏格兰的新艺术运动及代表设计家、装饰艺术运动的概况与特点。
(二)重点与难点:法国、比利时、西班牙、苏格兰的新艺术运动及代表设计家、装饰艺术运动的概况与特点。
(三)教学内容:
新艺术运动的背景
法国、比利时、西班牙、苏格兰的新艺术运动及代表设计家
奥地利分离派与德国青年风格运动
新艺术运动的平面设计发展
装饰艺术运动的概况与特点
法国、美国、英国的装饰艺术运动
(四)学时分配:4学时
(五)习题与作业:比较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设计思想的异同。
第3章现代主义设计的萌起与包豪斯
(一)基本要求:了解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背景、思想基础、早期的包豪斯——魏玛时期、新教员的组成、基础课——色彩与形式等内容,掌握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包豪斯成立的宗旨及奠基人。
(二)重点与难点: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包豪斯成立的宗旨及奠基人
(三)教学内容:
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背景、思想基础
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包豪斯成立的宗旨及奠基人
早期的包豪斯——魏玛时期、新教员的组成、基础课——色彩与形式
荷兰风格派的影响、新的联合:莫霍里•纳吉与阿尔柏斯的贡献、包豪斯的公共形象
索时期的包豪斯、新大师的出现、
政治化时期——汉斯•迈耶时期、痛苦的结局——米耶时期
(四)学时分配:2学时
(五)习题与作业:简论包豪斯的设计思想。
三工业设计的兴起、现代设计的职业化与制度化
(一)基本要求:了解美国的工业设计、工业设计的职业化和设计理论在战后的发展等内容,理解设计上“有计划的废止制度”的建立和流线型运动、消费主义与流行式样。
(二)重点与难点:设计上“有计划的废止制度”的建立和流线型运动、消费主义与流行式样
(三)教学内容:
美国的工业设计
设计上“有计划的废止制度”的建立和流线型运动
消费主义与流行式样
工业设计的职业化和设计理论在战后的发展
工业技术的发展对工业设计的影响
(四)学时分配:4学时
(五)习题与作业:谈设计上“有计划的废止制度”的利弊。
五丰裕社会与国际主义风格、世界现代设计
(一)基本要求:了解波普设计运动、国际主义风格的发展、意大利、法国、英国的现代设计等内容,掌握丰裕社会与国际主义风格、人体工程学的发展、西方当代设计的发展趋势。
(二)重点与难点:丰裕社会与国际主义风格、人体工程学的发展、西方当代设计的发展趋势。
(三)教学内容:
丰裕社会与国际主义风格
波普设计运动、国际主义风格的发展
人体工程学的发展、西方当代设计的发展趋势
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现代设计、日本现代设计的发展
意大利、法国、英国的现代设计
德国、荷兰、西班牙、瑞士、美国的现代设计
(四)学时分配:8学时
(五)习题与作业:论西方当代设计的发展趋势。
六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
(一)基本要求:了解国际主义设计运动的衰退、现代主义以后的其它主要新设计风格,掌握后现代时期的设计和后现代主义设计。
(二)重点与难点:后现代时期的设计和后现代主义设计
(三)教学内容:
国际主义设计运动的衰退
后现代时期的设计和后现代主义设计
现代主义以后的其它主要新设计风格
(四)学时分配:2学时
四、授课方式:课堂讲授、案例教学
五、考核方式:试卷
制定(修订)人:陶卫丽审核人:
制定(修订)时间:2013年 8月 22日审核时间: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