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作文指导——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
- 格式:ppt
- 大小:1.85 MB
- 文档页数:4
作文指导系列之------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一什么是景物描写?景物描写指对景色及周围陈设的描写。
包括两种形式:全篇景物描写和在写人、记事、议论中插入景物描写。
请欣赏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二如何进行景物描写1 多角度写景(1)正面、侧面相结合(2)实写、虚写相结合(以虚衬实)(3)人的各种感受相结合(味、触、视、听、嗅等)(4)动静相结合(5)多种修辞方法相结合2 注意写景的顺序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写景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作用,直接或间接为文章主题服务。
作用一:渲染气氛,为文章情节发展作铺垫。
作用二:烘托人物心情运用景物描写,将下面一段话补充完整,表达出自己当时的心情。
“这次考试成绩又不理想,我呆坐在窗前……”学生习作:晴朗的天空不知何时飘来了一团乌云,将太阳也遮去了半边,天地间忽然变得阴沉起来,一阵旋风刮过,小树狂舞起来,地上的枯叶被风卷起又飘落下来。
请同学们欣赏图片,用恰当的修辞,融入作者的感受,写一段文字。
亮晶晶的叶片上缀着点点露珠,玲珑透明。
微风轻送,露珠儿串串地滚动着,嬉笑着,推推攘攘,拥拥挤挤,好不活泼热闹!景物描写的其他作用:1、推动情节发展2、反映时间的变化3、借景物抒发情感4、象征人物美好品质5、烘托人物命运三布置作业文题:(1)那一次我真的哭了(2)我发现┄┄┄┄要求:写成一篇含有景物描写的记叙文,用红笔把景物描写部分勾画出来;不少于600字。
记叙文中景物描写训练目标:1、通过训练旨在使学生明白景物描写的作用从而指导作文和阅读。
2、掌握景物描写的一般方法。
训练重点:1、学会进行景物描写增强文章的表现力服务于文章的主题。
2、明白景物描写的作用从而指导阅读。
《景物描写的技巧》初中生习作指导写景作文在我们的作文中占有了很大的一个比重,写景作文对很多同学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那该如何把写景的作文写得形象生动呢?首先是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不能没有逻辑的乱写,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或是空间顺序,其次要观察仔细,写出景物的特点,再者要寓情于景,升华主题,同时可以运用比喻句、拟人句、排比等手法让作文更加生动。
在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穿插景物描写,是一种巧妙的写作技法。
能够恰当地进行景物描写的作文,是层次较高的作文,也是得分较高的作文,这是将作文写精彩的一个窍门,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
如何强化学生景物描写的意识,并指导学生在记叙文写作时适时地融入景物描写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怎样将景物描写很好的融入的文章中去。
一、景物描写渲染气氛。
渲染是文学作品的一种惯用手法,往往与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结合起来,对主要人物或事件进行铺垫,从而突出中心。
例如下面一个片段:“寒夜未半,急雨倾盆。
已经拦了五辆出租车,可是没有人愿意载我,理由都是赶着去换班。
我无奈苦笑,其实我明白,他们只是怕雨天,路不好走,不愿载我罢了。
”在这一片段的描写之中,小作者用短短的几字景物描写就将半夜急雨的情形写了出来,很好地渲染了气氛,把作者急切无奈的心情表现了出来。
所以,同学们在文章中想要表达自己的心情时,就可以适时地用景物描写来渲染气氛。
二、表达作者的情感。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描写之中往往融入作者的情感,所以,我们在文学作品中常能看到一些情感融于景物描写之中的写作手法,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等。
在学生的写作中,我们也可以用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例如下面一个片段:“树影绰绰,草木疯长,玄鸟燕雀之声不绝。
米灰墙上的凌霄花蔫蔫的,一如我此时的心情。
作为初赛的第一名进入复赛,满怀得意之时却被告知:以第六名的成绩进入决赛。
”这个片段里,小作者用蔫蔫的无精打采的冰凌花来表达自己此时失落的心情,既生动又形象,还能很好的表达自己失落的心情。
作文指导系列之----景物描写北蒙小学孙杰一、引入:美丽的大自然神奇而伟大,四季交替,物象各异,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炽烈,秋有秋的丰富,冬有冬的净洁。
山以其雄伟而充满刚性,水因其婉转而独具柔情。
我们所见之物都那么含情脉脉地注视着我们,成就我们身边的美景。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
二、写法指导:(一)什么是景物描写?我们先来比较一组句子。
A、在水天相连的地方,是乌云。
B、在水天相连的地方,是一道尚未退却的乌云,它翻滚着,好似奔腾的骏马。
区别在:1、添加修饰语2、恰当运用修辞手法总结:很明显,前者是景物叙述,后者才是景物描写;前者虽涉及景物,但只是简单的状态介绍,后者则从形象、色彩等多方面进行感性的刻画,并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叙述是指叙述人物的经历或事物的变化过程的一种表达方式。
描写是指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文字,对人、事、景、物进行具体描绘和刻画的一种表达方式。
景物描写的主要内容有形状、颜色、质地以及音响、气味等方面。
(三)如何写好景物描写的文章(1)要细致观察,写出景物的特点。
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嫩”和“绿”就是春草的特点。
(2)有顺序地进行观察、描写。
如时间顺序、移步换景、由总到分,由面到点,由物到人,由实到虚。
要有次序地进行观察。
还要注意观察景物变化的过程,细致入微地观察,就容易抓住景物的特征。
(3)多角度描写景物1、正面、侧面相结合2、实写、虚写相结合(以虚衬实)3、人的各种感官相结合(味、触、视、听、嗅等)4、动静相结合5、恰当的观察点多方位描写,注意写景的顺序选择6、巧用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举例: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记叙文中如何进行恰当的景物描写记叙文主要是以记人叙事为主,但一篇好的记叙文少不了描写,尤其是景物的描写。
人物在一定的背景下活动,就能把人写活;而事件在一定环境下展开,才能更好的表达作者的情感。
记叙文的这种背景就是相关的景物描写。
一、景物描写的作用?记叙文的景物描写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写景的目的要明确,它直接或间接的为人物形象和文章的主题服务,因此力争精炼而优美。
记叙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如下: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增强事件的真实性,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②借景抒情,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
③突出主题。
④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做铺垫。
二、如何进行景物描写?写好景物,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注意安排写景顺序。
写景的顺序大体有以下两种:1、时空顺序。
景物描写类文章的常见结构形式一般或据空或顺时安排。
空间顺序有由中心到四周,或由左至右、由上到下、由前至后等形式.时间顺序类的文章多为游记类文章,从到达观察的景点的时间先后不同来安排文字的组合顺序.如《口技》一文“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由远及近,由少到多,由分而合的描写一家人由睡而醒的情形。
2、逻辑顺序。
为了描绘某景点最突出的某一景物时,就可以安排一个先整体后局部的顺序.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就有这样一段描写: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这段描写就是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先概括整体状况,再用"单是……"凸显"泥墙根一带"景物的特点的。
部编版语文八上第三单元:“学习描写景物”作文指导(素材)部编版语文八上第三单元:学习描写景物作文指导单元要求1.有针对性地观察,抓住景物形状、色彩、声音等不同方面的特征。
2.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角度描述景物的特征。
3.根据主题和内容的需要,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主观情感。
写作指导“一切景语皆情语。
”无论是写人还是叙事类作文,抓住景物特征,在行文中灵活地穿插景物描写,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感染读者。
一、多点儿时空转换,让景物更立体。
时间不同,景物各异,不同季节,景物的形态一定不同;不同空间,同一时段的景物也有差异。
如《济南的冬天》第四段描写小雪的空间顺序是: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二、多点儿层次,让景物更有画面。
写景要突出景物层次,就要选择不同的观察点,要合理安排远近高低的顺序。
若以时间为经,既可以从大的时间,如春、夏、秋、冬各选一个时间段,也可以选取一天内不同时间段的景物变化。
如写出太阳升起或下落的几个片段,既可直接描写太阳光线变化,还可以借助云彩的变化间接写太阳。
若以空间为序,山峦、田塍、湖上……抓住各个画面最主要的景物,精心选择,注意色彩变化,动静结合,高低景物搭配,努力使画面有声有色。
三、多点儿感官描写,让景物更多彩。
景物描写要让读者如临其境,就要善于调动感觉器官,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多种角度描写,绘形绘声又绘色,将景物真切再现,使之富有立体感。
如写春天:从视觉来写树木的翠绿、花朵的艳丽;从听觉来写声音的悦耳;从触觉来写太阳的温暖;从嗅觉来写早晨空气的清新、鲜花的芬芳;等等。
四、多点儿动静结合,让景物更生动。
动静结合是景物描写最常见的手法,既要写出景物的静态,如景物的位置、形态、色彩,又要写出景物瞬间的变化。
有动有静,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社戏》: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景物描写八年级作文指导对所写景物进行认真观察,抓住特点,是写好这类作文的前提。
大家知道,地各有貌,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写景作文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景物描写八年级作文指导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景物描写八年级作文指导1冬天,西湖一片雪白。
天是白色的,雪是白色的,湖面中的倒影也是白色的。
空中弥漫着一片雪的清香,雪从空中飘落,落在了断桥上。
低头俯看,断桥好似真断了,半座桥都被雪覆盖,与白色的天空融为一体。
断桥倒映在水中,水中桥的倒影和岸上的桥形成了一只眼睛,它仿佛也被这白色的世界吸引住了,兴致勃勃地欣赏这无边的雪的王国。
走在雪地里,有一些淘气的雪会跑进你的鞋子里,让你的脚变得冰凉。
过一会儿,雪就化了,可你的鞋子也湿了。
极目远眺,岸上的树也抵不住严寒,树叶都落了,只剩下了笔直的树干,像电线杆一样立着。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树上偶尔会“开〞出几朵“白花〞。
而这些“白花〞正是雪的杰作。
北风吼叫,不一会儿,树上就挂满了尖尖的小冰柱。
它们是一个个淘气的孩子,挂在树上荡秋千。
从空中俯视,高高的雷峰塔屹立在西湖边,亮着金色的灯光,好似是西湖边最高、最亮的建筑,点亮了整个西湖。
蓝色的夜西湖,金色的雷峰塔,好似一幅美丽的画卷。
白天走到离雷峰塔近一些的地方,更能感受它的高大。
它一共五层,每一层都是六边形。
雷峰塔在阳光的照耀下,甩出一道长长的影子,像一个英雄站在阳光下。
塔边有许多花草,散发着迷人的香气。
一阵风吹过,发出了“呼呼〞的声音,成了雷峰塔的伴奏。
黄昏时分,来到雷峰塔下,塔内的灯亮了,像一个个小太阳,层层灯光照射下来,把雷峰塔照得泛起金光。
一座古老的建筑,在黄昏时分,展现了它的雄伟壮观。
它好似要插入云中,成为天地间最高的建筑。
景物描写八年级作文指导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新的学期,新的春天,又是一个花团锦簇,五彩斑斓的春天,校园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的松柏总是笔直的站在那里,踏入大门,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位军人。
【导语】中学生习作水平的高低就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
很多同学往往在写作的时候会感到无从下手,问题出在哪?我认为主要是学生的生活范围有限,缺乏观察力,感受生活能力没有养成,习作素材有限,心里有话倒不出。
所以教师的指导工作应重在培养学生的悟性。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初中写景作文写作指导【五篇】,供大家参考。
写景作文写作指导篇一:写景对比开篇法使用这种方法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使读者能更好的体会到作者的写作意图。
使用这种方法应注意:1、要明确的表现出赞扬什么。
2、对比的范围要因人、因事、因景而异。
3、对比开篇只在开篇局部进行。
4、对比多用转折句式,要委婉自然。
例文:初春的夕阳人们都喜爱观赏朝阳,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候的壮观景象。
许多中外名人都热情地歌颂过日出,海涅就曾记述过在布罗肯高峰看日出的情景。
善于观察大自然的屠格涅夫,对于日出,也作过精湛的描绘。
但古往今来,人们对落日的观赏,描绘、吟咏却比较少。
虽然古人也曾留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但是总写得有些萧瑟之感。
春那绚丽多彩的夏,我不喜欢她,她太热情;那果实累累的秋呢,我也不爱她,她太深沉;那冰冷刺骨的冬,更让人感到她的冷酷无情;只有春,那婷婷少女办的春,那充满活力的春,那生气勃勃的春为我所爱恋。
写景作文写作指导篇二:写景引用开篇法使用这种方法应注意:1、所引用的诗词等,一定要有增强说服力、富有启发性的作用。
2、所引用的诗词等,要能表达自己的情感。
3、所引用的诗词等,要是人们较为熟悉,易于理解、接受的,且要符合人物身份。
例文:登八达岭“不到长城非好汉”,这是毛主席的名句。
去年暑假,我有幸登上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实现了向往已久的心愿——成为一名好汉。
酒泉“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听了这悦耳动听的歌声,我不禁想起那清澈的泉水,产生了迫切想去看看酒泉和亲耳聆听潺潺流水的念头。
写景作文写作指导篇三:写景设问开篇法使用这种方法应注意:1、这种方法,是自问自答,是无疑而问的。
初中学生景物描写作文指导一篇写景的文章,它以景物描写为主要对象,如云雾雷电、雪雨风霜、日月星辰、山河湖海、花草树木等。
景物描写是运用生动的语言把自然景物和社会环境的状态、特征从形态、色彩、声音、光影等方面,真实、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再现于读者面前,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要写好这类文章,我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深入实地、仔细观察、积累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必须写下不好景物描绘的文章,就要学会观测,平时累积素材。
在具体的习作中,如果打算写某一处的景物,绝不能凭想象,应该深入实地,仔细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时,我们应向学生渗透一些常见的观察顺序:(一)、选好角度,定点观察。
定点观测就是东站在一个紧固的边线上展开观测事物的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首先必须选定最合适的观察点,挑选出恰当的视觉角度,把观测至的景物,管制在某一紧固的时间和空间内,对准目标,维持不变边线依据一定的顺序,然后再从这一点启程展开观测。
这种观察法,定点定位直接对准画面,最适宜于典型环境里的自然景物或风俗人情的描写,就好像是摄影拍照的特写镜头一样焦点醒目。
运用定点观察之后的定点描写,可以把景物描写得独具特色,个性鲜明,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实感,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在《鸟的天堂》中,作者巴金存有这样的叙述:“我们的船渐渐迫近榕树了,我存有机会看清楚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容计数。
枝上又生根,存有许多根直垂下地上,塞进泥土里。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一般。
”“榕树正是茂盛的时期,它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上在另一簇上面,不取一点缝隙。
那翠绿的颜色光亮地照亮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存有一个代莱生命在跳动。
这么美丽的南国的树。
”作者立足在船头,随着船身渐渐逼近的时候,目光集中在大榕树的长势上,定点对大榕树形态的具体观察,看清了这一株奇特的大榕树的真面目,枝干“不可计数”,足见十分茂密;“枝上又生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卧在水面上一般。
八上语文册第三单元作文“学习描写景物”指导习作三《学习描写景物》一、什么是景物描写?一般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
这里指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文字对景物进行具体的描绘和刻画的一种表达方式。
二、写作引导多种角度,比如:可俯视、仰视,也可近观、远望;可写静态,也可写动态;可从宏观着眼,也可从微观入笔;可写视觉形象,也可写听觉、嗅觉、触觉等形象;可以写现实景,也可以写想象虚景。
三、从以下几个方面提示如何多角度地描写景物1.定点观察2.移步换景3.动用多种感官4.巧妙地运用多种修辞方法5.动静结合地进行观察6.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校园一景三月走过,柳絮飞扬,校园中人影匆匆。
拐角处的那丛迎春花悄然绽放,淡淡的黄色迎接着春天的来临。
抬头望着窗外,一棵棵杏树的树顶窜入了四楼的视野中。
那一小段翠绿蓬勃的身影恰巧被一块深色的窗格捕捉,镶成了一幅春景图。
同学们在过道中来来往往。
见到好朋友了,便上前去打招呼,或是结伴而行。
向阳的露台上,一些同学凭栏细语,享受着春日的阳光。
一位戴着无框眼镜的中年老师捧着一摞作业本从楼下办公室走向教室。
这是学校里最常见、最温馨、最和谐的一幕便在几秒钟内反复出现了。
一位迎面走上来的同学对老师说:“老师好!”,老师微笑点头到:“同学好!”接着另一位同学恭敬地说道:“老师好!”老师再次回以微笑的面容,并和蔼地说:“同学好!”一群结伴的同学路过老师,一阵整齐地声音响彻走廊:“老师好!”老师们乐此不疲地回应着同学们,脸上写满了开心。
和煦的春风轻轻地拂过校园,一张纸飘落在了洁净的地面上,显得刺眼,极不和谐。
作为学校大家庭的主人,操场上的每一位同学都厌恶它的存在。
于是,一位同学轻捷灵敏的身影穿过操场,走到废纸旁,蹲下、弯腰、伸手、捡起,再走向附近的垃圾桶,把废纸送回了它的家。
这位同学脸上露出了自豪的微笑。
一上午的课程结束了,同学们的肚子也有了一丝抗议,值日的同学从教室门外搬进饭桶和饭箱,同学们按座位号排序打饭,井井有条,后面的同学也不着急,安静地写着作业,等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