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醛、酮类化合物,n→л*跃迁所需能量较低, 对应波长范围270~290nm,为禁阻跃迁,出现弱 吸收带。谱峰摩尔吸收系数较低,在10~100范 围内.
羰基双键与苯环共 扼:
K带强;苯的E2带与 K带合并,红移;
取代基使B带简化;
氧上的孤对电子:
例:18甲8n烷m σ→σ*跃迁 吸收在125- nm CH3Iσ→σ*跃迁 吸收在150-210 nm n→σ*跃迁 259nm 。
n 电子较σ电子易激发,跃迁所需能量比σ→σ*跃 迁稍低,多数约在200nm左右。
较小半径杂原子(O,N) 170~180nm 较大半径杂原子(S,X) 220~250nm
2. 紫外光谱图及表示方法
或lg
横坐标:波长λ 〔nm〕
纵坐标:A, , log , T最%大吸收波长: max
最大吸收峰 值: max
例:丙酮
正己烷
max = 279nm
nm
(l正g己ε烷=4.0 )
max = 279nm (ε104 )
中心三要素:吸收峰的位置、吸收强度和外形
〔1〕吸收光谱的波长分布是由产生谱带的跃迁能 级间的能量差所决议,反映了分子内部能级分布情 况,是物质定性的根据;
2.1 紫外光谱根本原理
2.2.1 电子光谱的产生 物质分子内部三种运动方式: 〔1〕电子相对于原子核的运动; 〔2〕原子核在其平衡位置附近的相对振 动; 〔分3子〕具分有子三种本不身同绕能其级重:心电的子能转级动、。振动能级
和转动能级,如下图
双原子分子的三种能级跃迁表示图
E1
E电子能级 V振动能级 R转动能级
max
₃
165nm 217nm ₂
₁
2. N→Q跃迁:是分子未成键的n电子激发到反键轨道 的跃迁,包括n→σ*跃迁及n→π*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