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尺内校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1
附件2:游标卡尺内部校准规范 V011 目的对游标卡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 范围适用于普通游标卡尺、带表游标卡尺及数显游标卡尺的内部核准。
3 校验基准外校合格的二级量块,校准参考依据JJG30-2012通用卡尺检定规程。
4 环境条件温度(20±5)℃,湿度45%~75%RH。
5 校验步骤5.1 检查卡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带表卡尺表头的指针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5.2 调校零位,或使指针对准零点,目测内外径测量面是否完全密合,检查带电子显示器卡尺的显示器是否清晰可见,是否需更换电池。
5.3 将外校合格的量块放在平台上对卡尺进行校验,比较,长度为200—500mm的卡尺,分别取卡尺量程的20%、50%、90%作为捡点。
选择20mm深外校合格标准量块,对卡尺深度尺进行校准(深度允许误差±0.02mm)将其平均值记录在《仪器内部校验报告》内。
允许误差范围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以及量测范围分如下:测量范围上限分度值(分辨力)10分度(0.1)20分度(0.05)50分度(0.02)示值最大允许误差150cm±0.1mm ±0.05mm ±0.02mm300cm±0.08mm ±0.04mm500cm ±0.05mm5.4 选取10mm的量块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量块的尺寸,同时用外校合格的外径千分尺量测游标卡尺内量脚,将千分尺读数、游标卡尺读数与量块真值作比对,误差值要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5.5 测内径接触面磨损程度: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型,然后移动表头,使卡尺上面的测量端张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测量值与标准值误差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0.01mm、±0.02mm,将其平均值记录在《仪器内部校验报告》中。
XX(科技)有限公司卡尺校准规范文件编编号: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目的对内部的卡尺校准,确保准确度和实用性保持完好。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规范引用下列文件:JJG 30-2012 通用卡尺检定规程。
3、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公司内部分度值或分辨力为:0.01mm,0.02mm,0.05mm;测量范围:0~500mm,各种规格游标卡尺、带表卡尺、数显卡尺的首次校准、使用中校准和后续校准,其它类型卡尺也可参照执行。
4、校准标准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5、环境条件5.1 校准室内温度(20±5)℃,恒温时间不少于2h.5.2 校准室内湿度不超过80%RH5.3校准前,应将被校卡尺及量块等校准用设备同时置于平大理石平台上或木桌上,其平衡温度时间见表-1的规定。
表-1 平衡温度时间6、技术要求6.1零值误差通用卡尺量爪两测量面相接触(深度通用卡尺的主标尺基准面和测量面在同一平面)时,由表上的“零”标记和“尾”标记与主标尺相应标记应相互重合。
其重合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带表卡尺部超过不超过分度值的1/2,数显卡尺不超过0.01mm.6.3示值误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带深度测量杆的卡尺,深度测量杆在20mm点的示值误差应不超过1个分度值。
表-3 通用卡尺的示值误差5、校准方法5.1零值误差;5.1.1 移动通用卡尺的尺框,使通用卡尺的量爪两外侧面接触,分别在尺框紧固和松开的情况下,用目力观察“零”标记和“尾’标记与主标尺相应标记的重合度。
必要时用工具显微镜校准。
5.1.2 对于深度通用卡尺,将尺框基准面与尺身测量面同时与大理石平台接触。
5.2示值变动性5.2.1在相同条件下,移动尺框,是电子数显卡尺或带表卡尺两外测量面接触,重复测量10次读数。
示值变动性以最大与最小读数的差值确定。
5.3示值误差5.3.1川3级或5等量块校准 5.3.2受校点的分布:对于测量范围在300mm 内的卡尺,不少于均匀分布3点,如测量范围为(0~150mm )的卡尺,其受教点为30mm;60mm;90mm;如测量范围为(0~300mm )的卡尺,其受校点为 101.30mm ;102.60mm ;291.90mm ;对于测量范围大于300mm 的卡尺,不少于均匀分布6点,如测量范围为(0~500mm )的卡尺,其受校点为 80mm ;161.30mm ;240mm ;321.60mm ;400mm ;491.90mm.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可以适当增加受校点位。
名称: 卡尺内部校准规范 编号: TT-WIC20030一.目的通过对卡尺规定其校正方法和频次确保装置的监视和测量结果准确有效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厂所用来测量0~150mm的通用卡尺三.定义数显、带表卡尺校验四.权责:品保部计量管理员负责对卡尺的内部校准五.流程图无六. 内容说明:6.1校正环境:温度21~25°C,湿度不低于30%RH,且不高于75%RH6.2校正时机:依校准计划(每年1次)6.3校正引用参考文件:JJG30-2002(国家通用卡尺检定规程)6.5.1校正前:用防锈油除去卡尺上的锈并清洁油污及灰尘6.5.2校正中:标准件校验法6.5.2.1校验标准工具:经国家或国定认可的实验室校验合格的标准件卡尺专用块规6.5.2.2校正项目步骤1)外观a仔细观察卡尺,卡尺表面镀层均匀,标尺标记应清晰,不应有锈蚀、碰伤、毛刺、镀层脱落及明显划伤,有无粗细不匀及影响外观质量的其他缺陷b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卡尺,允许有不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c检定结果合格与不合格记录于《卡尺內校报告》上2)各部位相互配合a尺框尺身移动应手感平稳,不应有阻滞或松动现象,数字显示应清晰、完整、无黑斑闪跳现象,各按钮功能稳定,工作可靠b紧固螺钉的作用应可靠,微动装置的空程应不超过1/2转c检定结果合格与不合格记录于《卡尺內校报告》上3)示值变动性a移动尺框使数显卡尺或带表卡尺量爪两侧接触b重复测量十次并读数c示值变动性以最大与最小读数差值确定d带表卡尺不超过分辨率的1/2,电子数显卡尺不超过0.01mme检定结果合格与不合格记录于《卡尺內校报告》上4)数字显示器的示值稳定性a在测量范围内的任意位置紧固尺框,观察1小时内显示值变化不超过0.01mmb检定结果合格与不合格记录于《卡尺內校报告》上5)卡尺受检点分布用四等专用块规校准,测量范围0~150mm卡尺外量爪受检点分布与允许误差:(41.2+/-0.02、81.5 +/-0.03、121.8+/-0.03)mm,深度尺用两块20mm块规校验允许误差+/-0.02mm6)在对量块规格值与测得的平均值进行比较并依判定标准进行判定7)在对量块取用时,需戴上手指套,且轻拿轻放6.5.3校正后6.5.3.1给被校正卡尺进行防锈保养,并放于盒内6.5.3.2给量块进行防锈保养,并整齐放于盒内6.5.3.3在卡尺校验履历表上做好记录6.5.3.4把校验合格的发给使用或保养者6.6判定标准在保证量测准确度的情况下,可依此判定该卡尺的示值误差是否可以达到允收标准,达到允收标准的发放使用,不达标准的按《不合格管理程序》追溯被测产品6.7校验结果处理6.7.1对所有项目的都在要求范围内的,在卡尺适当位置(或卡尺盒上)贴上仪器校验合格标签6.7.2在同一卡尺中,有部分项目不在要求范围内,能进行维修的可适当维修,维修后的卡尺需重新进行检验。
内校规程文件编号:编制:审核:批准:分发编号:受控印章:修改记录2013年1月1日实施1. 校验范围:0mm-150mm2. 校验周期:一年3. 使用之标准件:经外校合格(可追溯至国家标准)之块规4. 校验环境:温度:25 ± 5 ℃湿度:60% - 80%5. 校验步骤:5.1.校正前先检查游标卡尺的外观是否有变形、生锈、密合性等是否正常。
5.2.戴上胶质式纯棉手套,用脱脂棉粘高纯度酒精(99.5%或以上),对游标卡尺各部位进行擦拭清洗干凈,并用纸吸干。
5.3.戴上手套将卡尺卡紧,旋转游标卡尺之刻度盘,让指针指正零位或让显示屏显示零数字。
5.4. 卡尺外侧量测之校正5.4.1待校正卡尺两端外侧测爪分别平夹于块规两端之量测面上。
5.4.2正确读取卡尺上的量测读数值,并如实记录于“校验记录表”5.4.3实测差值:差值=游标卡尺读示值-块规标准尺寸。
5.4.4每一个校正点测试1次,并分别将结果数值记录下来,然后用实际测量值与允许误差作比较,以判定是否符合标准。
5.4.5对于所设定之其它校正点,重复以上5.4.1-5.4.4即可。
5.4.6本公司依块规情况,对卡尺所设定校正点及所用块规值和允许误差值列表如下:5.4.7完成校正后清洗干凈所有用过的仪器,将其恢复原状放回仪器柜内, 长时间不用需包一层涂有保护油的纸,以免锈蚀。
5.4.8对校正合格之仪器贴上“合格标签”,校正不合格的仪器贴上“停用标签”。
5.4.9对于各项校正之“内校记录表”应存于质检部, 此记录保存期限为一年。
6 相关记录6.1《内校记录表》………………………………………………FM7.6-01-PG-061. 校验范围:1g-15kg2. 校验周期:一年3. 使用之标准件:经外校合格之砝码4. 校验环境:温度:25 ± 5 ℃湿度:60% - 80%5. 校验步骤:5.1. 校正前先检查电子称的外观是否變形、生銹、密合性等是否正常。
卡尺内校操作规程卡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在使用前需要进行内校操作以确保其准确性和精度。
下面是卡尺内校的操作规程,详述了具体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1.确保卡尺清洁干净,没有杂质和污渍。
2.检查卡尺的清晰度,确保读数尺上的刻度和标度清晰可见。
3.检查卡尺的零位,确保读数尺上的零刻度与刻度线对齐。
二、内校操作1.选择一个标准样品,其长度应与卡尺的测量范围相匹配。
标准样品可以是已经检定合格的卡尺、钢尺等。
2.将标准样品放置在平坦的工作台上。
3.将卡尺完全关闭,将读数尺缩回,确保没有误差。
4.使用手指轻轻按住卡尺的刀口,将卡尺平放在标准样品上。
5.在经过平放后,将标准样品与卡尺的一端对齐,确保两者之间没有间隙。
6.利用读数尺读取标准样品的长度,记录下读数。
三、计算误差1.将读数尺的读数与标准样品的长度做差,得到偏差数值。
2.根据偏差数值判断卡尺的正负误差,并计算得到相对误差。
四、调整方法1.如果卡尺的误差在正常的范围内,可以不进行调整。
2.如果卡尺的误差超出了正常范围,需要进行调整。
调整方法可以有以下几种:-若误差过大,则需要将卡尺送至专业单位进行修复。
-若误差较小,可以通过手动调整读数尺的位置来校正偏差。
五、再次内校1.在完成调整后,重新对卡尺进行内校操作,以确认误差是否已被消除。
2.重复以上操作,并记录误差值,直到卡尺的误差在正常范围内。
六、操作注意事项1.内校操作应在稳定的环境中进行,避免受到外界干扰。
2.内校操作应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避免温度和湿度对卡尺产生影响。
3.内校操作应由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进行,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内校操作后,应将卡尺存放在干燥、清洁的环境中,避免受潮和受损。
总结:卡尺内校操作是确保卡尺准确度和精度的重要步骤,通过选择标准样品、进行读数和计算误差等步骤,可以对卡尺进行内部校对,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在进行内校操作时,需要注意操作方法和环境条件,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游标卡尺内部校准规程
1目的
对游标卡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完好。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用于产品测量的卡尺校检工作。
3 职责
技术质量部负责卡尺的校准和有效期管理。
4 校验基准
外校合格的量块。
5 环境条件
室温23±2℃,相对湿度45±20%。
6 校验步骤
6.1 外观及各部分相互作用要求
游标卡尺表面应镀层均匀,标尺标记清晰,不应有锈蚀、碰上、毛刺、镀层脱落及明显划痕。
尺框沿尺身移动应手感平稳,不应有阻滞或松动现象。
紧固螺钉的作用应可靠。
6.2调校零位,或使指针对准零点。
6.3示值误差检测,用标准量块检定。
取2~3个量块进行测量,每个量块连续测量3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内校记录表》内。
允许误差范围为±0.05mm。
6.4 根据不同量程的卡尺选用不同的基准量块或组合进行校准。
6.5 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7 校准周期
每3个月一次
8 相关记录
《检测设备内校记录表》
检测设备内校记录表
校准/日期: 核实/日期:。
1、游标卡尺内部校准规程1目的对游标卡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普通游标卡尺及带表游标卡尺的内部核准。
3校验基准外校合格的量块.4环境条件室温5校验步骤5.1检查卡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带表卡尺表头的指针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5.2调校零位,或使指针对准零点.5.3取2~3块任意基准量块进行度量,量块被测面要干净、平整。
每块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内。
允许误差范围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0。
01mm、±0.02mm。
5.4测内径接触面磨损程度: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型,然后移动表头,使卡尺上面的测量端张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测量值与标准值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0.01mm、±0.02mm,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中。
5.5可根据不同量程的卡尺选用不同的基准量块或组合进行校准;5。
6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6校准周期每年一次7相关记录《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2、千分尺内部校验规程1目的对千分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千分尺的内部校准。
3校验基准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
4环境条件室温5校验步骤5.1检查千分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刻度是否清晰。
5。
2扭动千分尺螺栓调校零位,使刻度对准零点。
5。
3根据不同量程的千分尺选择适宜的标准量块3~4块,(可对标准量块进行组合测量)。
每块量块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内。
允许误差范围为±0.01mm.5。
4外径千分尺的校验:任意取5-6块标准量块,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型,扭动螺栓使外径千分尺的测量端张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重庆三木华瑞机电有限公司批准制订部门品质部卡尺内校规程审核文件编号?编制胡建兵版本A0第 1 页共1 页1.0、目的:规范卡尺内校流程,量测器具准确有效。
2.0、校正范围:0—200mm。
3.0、权责:由品质部负责对该规程进行实施。
4.0、校正环境:温度23℃±5℃湿度60%±20%5.0、校正步骤:5.1 校正前:5.1.1 以目测检验,外部不得弯曲变形。
5.1.2 卡尺全程滑动顺畅。
5.1.3 检查针盘或示数器数值归零,如未归零,应调整归零后,再重复前一动作。
5.1.4 归零后对光检查,卡尺内外量抓是否密合。
5.1.5 检查刻度磨损状态。
5.2 校正:5.2.1 选量块对卡尺校验尺寸时,至少选取3个常用点。
5.2.2 量测时,保持卡尺与量块测量面平行垂直,用力均匀;量测深度时,卡尺测量面紧贴量块测量面,需将量块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5.3 校正后:5.3.1 卡尺外观不良或需调整时,转校验单位上级或工程师判定是否暂停使用,并安排送校。
5.3.2 如键钮,数显不良时,不能正确判定数据时,应以暂停使用,并送修,如无法修理申请报废处理。
5.3.3 校正完毕,应贴校正标签,并将结果记录在仪器校正报告书内。
8.3.4 量块使用完毕后,须用专用纸檫试干净,并喷专用油,然后放回规定位置。
6.0、判定标准:规格测量精度(mm)标准(mm) 允许误差(mm) 0-150mm数显:0.01 游标:0.0210 ±0.220 ±0.251.2 ±0.2121.5 ±0.20-200mm 191.8 ±0.2。
卡尺内校规则1游标卡尺内部校准规程1目的对游标卡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普通游标卡尺及带表游标卡尺的内部核准。
3校验基准外校合格的量块。
4环境条件室温5校验步骤5.1检查卡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带表卡尺表头的指针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5.2调校零位,或使指针对准零点。
5.3取2~3块任意基准量块进行度量,量块被测面要干净、平整。
每块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内。
允许误差范围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0.01mm、±0.02mm。
5.4测内径接触面磨损程度: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型,然后移动表头,使卡尺上面的测量端张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测量值与标准值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0.01mm、±0.02mm,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中。
5.5可根据不同量程的卡尺选用不同的基准量块或组合进行校准;5.6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6校准周期每年一次7相关记录《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本公司暂无)3钢尺、卷尺内部校准规程1目的对钢尺、卷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精密度符合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生产及管理中使用的钢尺、卷尺。
3校验基准外校合格的量块、内校合格的1000mm游标卡尺。
4环境条件室温5校准步骤5.1检查钢尺、卷尺的刻度是否清晰。
5.2钢尺校准时,将1000mm游标卡尺平放在台面上,并把游标固定在1000mm处,将钢尺的零点紧贴在1000mm游标卡尺的零点上,对照比较钢尺的刻度。
5.3卷尺校准时,将1000mm游标卡尺平放在台面上,选择任意量度尺寸并固定游标。
取量块紧贴游标卡尺的测量爪,用卷尺零点勾住量块的一端,再拉至量度尺寸的游标爪,对照比较卷尺的刻度。
1、目的
对游标卡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普通及指针式游标卡尺的内部校准。
3、校准用其标准设备
外校合格的标准块规(量块)。
4、环境条件
室温。
5、校准步骤
5. 1检查卡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指针式卡尺表头的批针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5. 2调校零位,或使指针对准零点。
5. 3先取一块10MM基准量块进行度量,量块被测量面要干净平整
5. 4连续测量三次,允许误差土 0.02mm取其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在度量过程中卡尺要和被测量块同方向平直。
5. 5用同样方法,用以下基准量块追逐个度量,50mm允许误差土 0.02mm 100mm允许误差± 0.02mm (50mm+ 100mm 允许误差土 0.04mm (50mm+ 100mrrk 70m叶 80mm 允许误差土
0.06mm每个量程必须测量三次,再取其平均值记入《内校记录表》内。
5. 6测内径接触面磨损程度:取两块同样大小的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50mm 的量块成“ H”型,然后移动表头,使卡尺上面的测量端张开靠紧两基准面后再读数,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测量值与标准值允许误差土0.02mm
5. 7可根据不同量程的卡尺选用不同的基准量块或其组合进行校准。
5. 8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允许误差范围围内,判校准合格。
&相关记录
《内校记录表》
编制: 审核: 批准:。
1.目的本规程规定了公司自行校准的卡尺校准方法、接受标准及校准周期。
2.适用范围适用于普通、指针式表盘以及数显游标卡尺的内部校准。
3.职责品质管理部负责此标准的执行 4. 参照标准JJG 30-2012《通用卡尺检定规程》 5. 通用技术要求5.1 外观5.1.1 卡尺表面应镀层均匀、标尺标记应清晰,表蒙透明清洁。
不应有锈蚀、碰伤、毛刺、镀层脱落及明显划痕,无目力可见的断线或粗细不匀等,以及影响外观质量的其他缺陷。
5.1.2 卡尺上必须有制造厂名或商标、分度值和出厂编号。
5.1.3 使用中和后续检定的卡尺,允许有不影响使用的外观缺陷。
5.2 各部分相互作用5.2.1 尺框沿尺身移动应手感平稳,不应有阻滞或松动现象。
数字显示应清晰、完整,无黑斑和闪跳现象。
各按钮功能稳定,工作可靠。
5.2.2 各紧固螺钉和微动装置的作用应可靠。
5.2.3 主尺尺身应有足够长度裕量,以保证在测量范围上限时尺框及微动装置在尺身之内。
5.3 各部分相对位置5.3.1 游标尺刻线与主标尺应平行,无目力可见倾斜。
5.3.2 游标尺标记表面棱边至主标尺标记表面的距离应不大于0.30mm 。
5.3.3 卡尺两外量爪合并时,应无目力可见的间隙。
6. 检定条件6.1 检定室内温度20±5℃。
6.2 检定室内相对湿度不大于80%。
6.3 检定前,应将被检卡尺及量块等检定用设备置于平板或木桌上,其平衡温度时间见下表1的规定。
表1 平衡温度时间表6.4 校准基准6.4.1 标准量块(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 6.4.2 选用外校合格平台7. 检定方法及判定标准各点示值误差以该点读数值与量块尺寸之差确定。
e = L- L o式中:e —卡尺的示值误差L —卡尺的读数值L o —量块的长度8. 检定结果处理8.1 检定为合格卡尺,由检定人员填写《卡尺内校记录表》并提交相关人员审核后,贴上校准合格标签。
8.2 检定不合格卡尺,在《卡尺内校记录表》里注明不合格项目,并标示不合格标签,停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