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常见的天气系统
- 格式:pdf
- 大小:7.69 MB
- 文档页数:23
一.锋与天气1.天气与气候天气:是短时间内的大气物理状况,通常描述为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2.天气系统:是按照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划分的具有典型特征的大气运动系统气压空间分布:高气压、低气压、高压脊、低压槽等风分布的系统:气旋环流、反气旋环流(常见天气系统)温度分布的系统:高温区、低温区、锋区等3.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冷气团和暖气团)** 单一气团控制下的地区多晴朗天气,不同性质的气团控制下,天气变化明显4.锋:冷暖气团相遇的交界面叫做锋面,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叫做锋线,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由于锋是冷暖气团交界处,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天气变化:云、大风、降水等**锋面向冷气团一侧倾斜;暖气团位于锋面的斜上方5.锋与天气注意:1.云、雨、大风等天气现象只出现在锋面附近2.冷锋面的坡度较大,暖锋面的坡度较小3.冷、暖锋的锋线凸出方向(锋前)和锋面移动方向一致4.降水通常出现在冷气团一侧6.冷暖锋面的判定1.根据箭头冷锋:箭头大致相对暖锋:箭头大致相同2.根据符号3.根据雨区位置冷锋;雨区窄,在锋后暖锋:雨区宽,在锋前4.根据坡度,冷锋陡5.根据天气,冷锋过境时:雨雪,降温,升压;暖锋过境时,出现阴雨,升温,降压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1.高低压是气压分布情况,气旋反气旋是气流情况2.五种基本气压类型:高气压,低气压,高压脊,低压槽,鞍形气压场3.判断高低气压方法:1)看中间气压值,中间高为高气压,中间低为低气压,2)看风向4.气旋反气旋注:1.影响我国的气旋有温带气旋和热带气旋,我国全年受温带气旋的影响,夏秋季节,我国沿海常见的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注:2.影响我国的反气旋,夏季主要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暖性反气旋(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造成我国夏季炎热干燥的天气,入长江流域的伏旱;冬季,主要受发生在温带大陆上的蒙古冷性反气旋(蒙古高压)影响,造成我国冬季寒冷干燥的天气,在秋末,冬季,春初常常会形成寒潮5.台风:在西北太平洋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多发在南北纬5~10度的高温洋面上,(西北太平洋最频繁)危害:狂风(损坏建筑和通讯设施),暴雨(淹没农田,洪水泛滥),风暴潮(破坏海堤,淹没岛屿),;好处:能带了丰沛的降水,可以缓和或解除干旱。
高考地理天气系统知识点天气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高考地理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了解天气系统的基本知识对于学生备考高考地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高考地理天气系统的知识点,从大气循环、气压系统以及天气现象等方面进行阐述。
1. 大气循环大气循环是地球上空气运动的总称,分为常循环和非常循环两类。
常循环包括全球气候要素的平均分布和赤道升温带的生成;非常循环有温带环流、垂直循环和干湿季候风等。
其中,温带环流又分为西风带、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三个部分。
2. 气压系统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空气对地面的压强,常用的气压单位是毫巴(hPa)。
高压和低压是地层上空气压力不同形成的重要天气系统。
高压系统中空气下沉,天气晴朗干燥;低压系统中空气上升,天气多云有降水。
常见的高压系统有副热带高压和极地高压,低压系统则包括热带低压和温带低压等。
3. 天气现象天气现象是由大气中水汽、云、雨、雪、霜、露、风等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一系列自然现象。
常见的天气现象包括晴、多云、阴、雨、雪、霜冻、露等。
通过了解天气现象的形成原理和特点,我们可以预测未来天气的变化趋势,为生活和工作提供更好的便利。
4. 季风季风是一种与季节有关的气象现象。
根据季风的形成和影响区域不同,可以分为亚洲季风、非洲季风、美洲季风和大洋洲季风等。
其中,亚洲季风是最为典型和重要的季风系统之一。
亚洲季风主要由于亚洲大陆和印度洋、太平洋季风系统的相互作用而形成,对亚洲地区的气候和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
5. 登陆台风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也是一种猛烈的风暴天气现象。
台风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形成,经常会造成巨大的风灾和洪灾。
登陆台风是指台风中心接触到陆地并继续向内陆移动的过程。
登陆台风常常伴随着强风、暴雨、风暴潮等灾害性天气,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及早做好台风防护、疏散和救援工作至关重要。
6.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指长期时间尺度上,气候系统的统计特性发生改变的过程。
高考地理:常见天气系统(入门到精通)知识点整理+基础训练+真题训练考点一 锋面系统与天气 1.认识气团(1)概念:水平方向上 、 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2)分类⎩⎨⎧暖气团:比下垫面温度高的气团冷气团:比下垫面温度低的气团推理:一般低纬流向高纬的气团是 ;一般高纬流向低纬的气团是 。
画图展示:50° 30°30° 50°2.认识锋面读锋的形成示意图,回答问题。
(1)结构特征:图中A 为 ;B 为 。
(2)天气特征: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大风、降水等天气。
3.锋的类型 锋与天气思考思考2:三大锋面系统中降水都集中在 。
思考3: 读某城市冷锋过境前后天气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题。
①冷锋过境前:气温较 、气压较 、天气 。
②冷锋过境时:常出现 等天气。
③冷锋过境后:气温 、气压 、天气 。
思考4:读某城市暖锋过境前后天气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暖锋过境前:气温 、气压 、天气 。
②暖锋过境时: 。
③暖锋过境后:气温 、气压 、天气 。
巩固练习难点突破:冷暖峰的判断 1.看箭头指向2.看锋面坡度3.看雨区范围及位置4.看符号5.看过境前后气压、气温变化知识拓展: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1.锋面类型北进过程主要是锋南退过程主要是锋6月江淮流域主要是锋。
2.正常年份雨带推移规律5月:南部沿海进入雨季。
6月:长江中下游形成梅雨。
7~8月:雨带移至华北、东北。
9月:雨带南撤。
10月:雨季结束。
3.夏季风强弱对锋面进退影响夏季风势力强,则锋面运行快,我国易出现涝旱。
夏季风势力弱,则锋面运行慢,我国易出现旱涝。
巩固练习1.下列四副图中,正确表示冷锋天气的是()2.造成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梅雨”天气的是()A.冷锋 B.暖锋 C.准静止锋 D.反气旋读“昆明准静止锋示意图”,回答下题。
3.此锋面形成的季节多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4.此时贵阳附近的天气特征是( )A.阴雨连绵 B.晴空万里 C.大雪纷飞 D.暴风骤雨5.据图分析昆明准静止锋的成因主要是( )A.暖气团势力强 B.冷气团势力强C.地形影响 D.海陆位置影响锋面性质不同,产生的天气现象也不相同。
常见的天气系统与判断一、锋面系统1. 锋面的定义锋面示意图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锋面亦称锋区,其水平范围可由几百米到几千千米。
由于冷空气密度大,暖空气密度小,当冷暖气团相遇时,一般是冷气团在锋面下面,暖气团在锋面上面。
因为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都有明显的差别,所以在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锋面一般可分为冷锋和暖锋。
2.冷锋冷锋是指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
冷气团的前缘插入暖气团的下面,使暖气团被迫抬升。
暖气团在抬升过程中冷却,其中水汽容易凝结成云、雨。
冷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可分为三种时态:①将来时,冷锋即将过境,目前受暖气团控制,天气为晴暖或晴间多云;②现在进行时,冷锋正在过境,一般出现刮风、阴雨和降温天气,③过去时,冷锋已经过境,受冷气团控制,气温明显下降,但天气转晴。
冷锋用线条加(黑)三角形表示,三角形加在暖气团一侧,冷锋雨区在锋后。
3.暖锋暖锋是指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云、雨。
暖锋过境时,云层加厚,多形成连续性降水。
暖锋过境后,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升高,气压降低,雨过天晴。
暖锋用线条加(黑)半圆表示,半圆标在冷气团一侧。
暖锋雨区在锋前。
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冷锋。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由冷锋形成的锋面雨。
我国冬季暴发的寒潮,就是冷锋南下时形成的。
受冷气团控制,气压高,★1、冷暖锋判断法1.平面图判断法。
在下面等压线图中,(1)根据符号来判断冷暖锋。
冷锋用线条加(黑)三角形表示,三角形加在暖气团一侧,如PM;暖锋用线条加(黑)半圆表示,半圆标在冷气团一侧,如PN。
(2)根据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判断。
冷气团移动的箭头A指向锋面PM,而暖气团B则背离锋面,此为冷锋;反之,为暖锋PN。
(3)根据雨区的位置。
雨区在锋后(A侧)的为冷锋,雨区在锋前(C侧)的为暖锋。
2.侧视图判断法。
在锋面天气侧视图中,根据以下几点来判断:(1)锋面坡度。
专题07 常见的天气系统和天气精选高频考题50题·非选择题1.下图为2019年1月5日14时亚洲部分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气压分布状况来看,甲处为,其中心处垂直气流运动方向为,受其控制时多天气。
(2)从气流运动状况来看,乙处为,受其控制时多天气,与甲地相比乙地的昼夜温差(填“大”或“小”)。
(3)P地此时的风向为。
与台北相比,P地风力,判断依据是。
(4)北京此时正受(天气系统)的影响,天气状况为,该天气系统过境后气压、气温下降,天气转晴。
【答案】(1) 高气压(高压)下沉晴朗(2) 气旋阴雨小(3) 东北风较大P地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4) 冷锋阴天、大风、降温、雨雪升高【分析】本题以2019年1月5日14时亚洲部分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大气运动—风、天气系统及其影响等知识点。
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识水平和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
【详解】(1)从气压分布状况来说,甲处气压由中心向外递减,为高压中心;其中心处垂直气流运动方向为以下沉为主,气流下沉过程中增温,水汽不易凝结,不易形成降水,多晴朗天气。
(2)图中显示,乙处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为低气压中心,从气流运动状况来说,乙处名称为气旋,气旋中心气流为上升气流,容易成云致雨,受其控制时多阴雨天气。
与甲地相比,乙地多云雨,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高,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强,气温不低,因此乙地的昼夜温差小。
(3)根据图示P地的等压线分布,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则近地面的风向斜穿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北半球向右偏。
P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应指向南,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转,形成的风向为东北风。
与台北相比,P地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风力较大。
(4)根据锋面符号可知,北京附近锋面为冷锋,此时正值冷锋过境,多阴天、大风、降温、雨雪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