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活动记录1
- 格式:doc
- 大小:84.50 KB
- 文档页数:11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记录时间:2024年3月10日地点:XX小学多功能厅活动内容:本次小学经典诵读活动以传承经典文化为主题,旨在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活动分为三个环节,包括诗词朗诵比赛、经典故事分享和经典文化展览。
一、诗词朗诵比赛诗词朗诵比赛是本次活动的重要环节。
来自全校各年级的20名选手参加了比赛。
选手们精心准备的朗诵稿件内容充实且高雅,赢得了台下观众的一片掌声。
比赛中,选手们的朗诵技巧和表情丰富多样,用声音抒发出内心对经典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他们的演绎让观众们如痴如醉,仿佛穿越时光,回到了古代的诗词世界。
最后,评委老师们经过慎重评选,选出三名优胜选手,奖励他们精美的书籍和奖状。
二、经典故事分享经典故事分享环节,邀请了学校的语文老师讲述了几个有代表性的经典故事。
老师们讲解得生动有趣,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寓意和价值观。
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着,纷纷点头表示理解和认同。
学生们也积极参与,在故事分享结束后,他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有的学生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和感悟,有的学生提出了问题,老师们一一进行解答和交流。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对经典故事有了更深入的认知,并培养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经典文化展览经典文化展览是活动的另一个亮点。
学校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展览,包括经典书籍、经典画作、经典音乐等。
展览中的经典书籍吸引了很多学生的目光。
他们翻阅着古代名著,品味着其中的智慧和情感。
一些学生还主动向老师请教,希望推荐更多的经典书籍给他们。
另外,展览中的经典画作和经典音乐也给学生们带来了很大的触动。
他们在美丽的画作前驻足聆听,感受着艺术家的情感表达;在悠扬的音乐中陶醉,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活动总结:通过这次小学经典诵读活动,学生们对经典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们通过诗词朗诵、经典故事分享和经典文化展览等形式与经典文化进行了直接的接触和交流,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和审美视野。
国学经典诵读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时间指导教师
地点阅览室参加人数45人
主题
此次传唱活动,学生们在潜移默化的聆听中受到教育。
在朗朗上口的歌谣中,孩子们学会了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捡起地上的废纸,节约用水,让孩子获益匪浅。
我们相信,全社会共同参与,一定会营造出“歌声、笑声、歌谣声,声声入耳”的氛围,孩子们将健康成长在良好的环境中。
经过活动丰富了孩子们的精神生活,让孩子们尽情吮吸优秀童谣带来的阳光雨露!
国学经典诵读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时间2015.11、26 指导教师丁海菊
地点教室参加人数56人
主题古诗《相思》
此次诗歌活动,学生们在潜移默化的聆听中受到教育。
在朗朗上口的诗歌中,孩子们学会了这首诗的并读懂了这首诗的意思,理解了其中的意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
把一段谈话听到,把一个表情看到岔,把一首歌听到岔。
想到了同一个人,偶然的巧合,却相对少了些许多悲凉,多了些甜蜜。
经过活动丰富了孩子们的精神生活,让孩子们尽情吮吸优秀诗歌带来的阳光雨露!。
小学少年宫诵读活动记录学校少年宫经典诵读活动记录少年宫经典诵读活动方案篇一利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让同学感悟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使同学们从阅读经典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吸取民族精神的丰富养分。
同时,培育同学的爱国情操,诚信品质等,让大家感受到汉语言的魅力。
为同学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改善同学的阅读状态,激活他们长久的`阅读爱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终身进展奠定基础。
1、提升熟悉,明确活动重要意义。
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才智和民族文化精髓。
多层次、多形式的开展经典诵读,把经典诵读与感恩教育、礼仪规范教育等活动结合起来开展。
2、创新形式,力求活动丰富多彩。
以少年宫为活动载体;以文化熏陶为本,以文化教育为重。
3、细心组织,注意活动实际效果。
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组织好同学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增加活动效果1、活动开头利用8分钟诵读形成常规,选一名一般话好的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
2、少年宫利用学习园地、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展现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同学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3、每周利用一节活动课时间,进行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背??等形式开展活动。
4、进行经典诵读擂台赛。
5、设立经典诵读评价卡。
活动内容支配:总之,经典诵读活动是对少年儿童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有利于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我将按方案并依据实际状况以饱满的热忱开展好此项活动。
学校少年宫经典诵读活动记录少年宫经典诵读活动方案篇二利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让同学感悟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使同学们从阅读经典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吸取民族精神的丰富养分。
同时,培育同学的爱国情操,诚信品质等,让大家感受到汉语言的魅力。
为同学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改善同学的阅读状态,激活他们长久的阅读爱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终身进展奠定基础。
1、提升熟悉,明确活动重要意义。
第1篇一、班会主题《传承经典,润泽心灵》二、班会时间2023年3月15日星期三 14:00-15:30三、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参与人员全体班主任、学生代表、学校领导五、班会流程1. 开场致辞2. 经典诵读展示3. 学生分享感悟4. 班主任发言5. 学校领导总结6. 班会结束六、班会记录1. 开场致辞班主任: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传承经典,润泽心灵”主题班会,旨在通过经典诵读,激发同学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
下面,我宣布班会正式开始。
2. 经典诵读展示(1)学生分组展示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分别选取了《论语》、《诗经》、《唐诗三百首》等经典著作进行诵读。
每个小组都准备了精美的PPT,展示了经典名句的背景、意义以及诵读时的注意事项。
(2)个人展示在分组展示结束后,同学们还进行了个人展示。
他们声情并茂地朗诵了《将进酒》、《滕王阁序》等经典诗文,赢得了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
3. 学生分享感悟(1)学生代表分享学生代表小李:通过今天的经典诵读,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和传承这些经典,让它们成为我人生路上的指引。
(2)学生互动分享同学们纷纷上台分享自己的感悟。
有的同学表示,经典诵读让他们更加了解了中国历史和文化;有的同学认为,诵读经典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还有的同学表示,经典诵读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
4. 班主任发言班主任:同学们,经典诵读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精神传承。
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关注经典,热爱经典,让经典成为我们人生的一部分。
5. 学校领导总结学校领导:同学们,经典诵读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通过今天的班会,我们看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精彩表现。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推动我校经典诵读活动的深入开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我校于2023年3月15日组织开展了经典诵读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了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参与,旨在通过集体研讨,探索经典诵读的有效策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经典诵读的认识,明确经典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2. 探讨经典诵读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 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经典诵读教学质量。
三、活动过程1. 开场致辞活动伊始,学校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强调了经典诵读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并对本次教研活动提出了期望。
2. 经典诵读展示首先,由语文教研组教师代表进行经典诵读展示,展示内容涉及《诗经》、《论语》、《弟子规》等经典著作。
教师们以饱满的热情、优美的朗诵,展现了经典文化的魅力。
3. 经验分享随后,各年级组教师代表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经典诵读的教学经验。
他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1)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确保经典诵读活动取得实效。
(2)丰富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情境教学等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注重情感体验:在诵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经典文化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
(4)加强师生互动: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营造良好的诵读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集体研讨针对经典诵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一致认为,要解决以下问题:(1)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如何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教师应注重学生的语音、语调、语速等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
(3)如何将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教师应积极探索,将经典诵读融入日常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 总结与展望最后,语文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经典诵读教学工作提出了建议。
活动时间:2023年4月15日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参与人员: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活动主题:提升经典诵读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活动背景经典诵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和道德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校语文教研组特举办此次诵读经典教研活动,旨在探讨经典诵读教学的策略,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活动伊始,我们邀请了我市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张教授进行专题讲座。
张教授从经典诵读的历史渊源、教育价值、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为老师们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
2. 课堂观摩随后,我校青年教师李老师展示了一堂精彩的经典诵读课。
课堂上,李老师以《离骚》为例,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吟诵、表演等形式感受屈原的爱国情怀和高洁情操。
课堂上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得到了与会专家和老师的一致好评。
3. 分组研讨课堂观摩结束后,教研组全体教师分为四个小组,针对经典诵读教学中的问题进行研讨。
各组老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诵读技巧、拓展课外阅读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4. 成果分享在研讨环节结束后,各组代表进行了成果分享。
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教研活动,对经典诵读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活动总结1. 提升教师素养本次教研活动,让老师们对经典诵读教学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为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奠定了基础。
2. 优化教学方法通过研讨和分享,老师们对经典诵读教学方法进行了优化,为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了有力保障。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经典诵读教学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 加强经典诵读课程建设进一步完善经典诵读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2. 开展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定期举办经典诵读比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诵读水平。
陈家小学经典诵读活动记录 时间 地点 教室 参加人数 20人 活动主题和目标 “怎样进行朗读” 让学生从基础开始学习诵读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为什么要诵读活 动 过程1、请个别同学诵读古诗,并录音2、播放一些经典诵读的录音对比自己,寻找不足,总结怎样诵读3、老师补充,总结如诵读经常化,每日阅读,反复熟悉,读中感悟;诵读全员化,不仅是全体学生的参与,老师、家长也可以参与其中;诵读交流化,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需要师长的点拨,同伴交流;诵读活动物质化,即通过物质环境营造诵读氛围,如学校宣传栏彰显国学经典的身影。
时间 地点 教室 参加人数 20 活动主题和目标 走进唐朝,诵读唐诗 目标:了解唐朝的历史文化,为什么唐诗会如此繁盛?活 动 过 程1、背景介绍: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
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 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尽管唐诗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还是被我们所广为流传。
2、分析原因:唐代的诗人特别多。
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还有其他无数的诗人,像满天的星斗一般。
这些诗人,今天知名的就还有二千三百多人。
他们的作品,保存在《全唐诗》中的也还有四万二千八百六三首。
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有的从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矛盾,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有的歌颂正义战争,抒发爱国思想;有的描绘祖国河山的秀丽多娇;此外,还有抒写个人抱负和遭遇的,有表达儿女爱慕之情的,有诉说朋友交情、人生悲欢的等等;总之从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生活、社会风习,直到个人感受,都逃不过诗人敏锐的目光,成为他们写作的题材。
在创作方法上,既有现实主义的流派,也有浪漫主义的流派,而许多伟大的作品,则又是这两种创作方法相结合的典范,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
3、学生朗读自己喜爱的诗歌陈家小学经典诵读活动记录时间地点专室参加人数20 活动主题和目标“诗仙”李白及影响(1)活动过程1、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第1篇一、班会背景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我校决定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本次班会旨在让学生了解经典诵读的意义,激发学生对经典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班会时间2023年4月15日三、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参会人员全体师生五、班会流程1. 班主任致辞2. 学生代表发言3. 经典诵读展示4. 专家点评5. 互动环节6. 班主任总结六、班会内容1. 班主任致辞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中华经典诵读”班会,旨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我们对经典文化的热爱。
经典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
希望通过这次班会,让同学们深入了解经典诵读的意义,感受经典文化的魅力。
2. 学生代表发言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本次班会的学生代表。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更应该肩负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经典诵读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还能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
在此,我呼吁全体同学积极参与经典诵读活动,让经典文化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
3. 经典诵读展示(1)班级集体诵读同学们齐声朗诵《离骚》、《论语》等经典篇目,声情并茂地展现了经典文化的魅力。
(2)个人诵读展示同学们纷纷上台展示自己的诵读成果,有的同学朗诵《将进酒》,有的同学朗诵《庐山谣》,还有的同学朗诵《满江红》。
他们的朗诵或慷慨激昂,或温婉细腻,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
4. 专家点评我校语文教研组组长对同学们的诵读进行了点评。
她表示,同学们的诵读表现出较高的水平,既有声情并茂的集体诵读,也有富有感情的个体展示。
同时,她还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注重对经典的理解和感悟。
5. 互动环节为了活跃气氛,主持人组织了一场“经典知识竞赛”。
同学们积极参与,气氛热烈。
竞赛内容包括经典文学常识、经典人物、经典诗句等,同学们在竞赛中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收获了快乐。
第1篇时间:2021年10月15日地点:小学多功能厅主持人:班主任参加人员:全体师生一、班会背景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我校决定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本次班会旨在让学生了解经典诵读的意义,激发他们对经典文化的热爱,同时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
二、班会流程1. 主持人开场班主任开场致辞,介绍本次班会的目的和意义,强调经典诵读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2. 经典诵读展示(1)一年级:诵读《弟子规》,感受孝悌之道。
(2)二年级:诵读《三字经》,了解古代文化知识。
(3)三年级:诵读《论语》,学习孔子的智慧。
(4)四年级:诵读《道德经》,领略道家思想。
(5)五年级:诵读《唐诗三百首》,感受唐诗的魅力。
(6)六年级:诵读《宋词三百首》,领略宋词的韵味。
3. 经典诵读心得分享各年级代表分享自己在经典诵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讲述经典诵读对自己的影响。
4. 班主任总结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肯定了同学们在经典诵读中的表现,并鼓励大家继续努力,将经典诵读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5. 合影留念全体师生合影留念,记录下这难忘的时刻。
三、班会内容1. 一年级经典诵读展示一年级同学朗诵《弟子规》,声音洪亮,节奏感强,充分展现了孝悌之道。
2. 二年级经典诵读展示二年级同学朗诵《三字经》,字正腔圆,韵味十足,让大家领略了古代文化知识的魅力。
3. 三年级经典诵读展示三年级同学朗诵《论语》,抑扬顿挫,富有感情,让在场的师生感受到了孔子的智慧。
4. 四年级经典诵读展示四年级同学朗诵《道德经》,声音悠扬,意境深远,让大家领略了道家思想的精髓。
5. 五年级经典诵读展示五年级同学朗诵《唐诗三百首》,激情澎湃,韵味十足,让在场的师生感受到了唐诗的魅力。
6. 六年级经典诵读展示六年级同学朗诵《宋词三百首》,情感丰富,韵味悠长,让大家领略了宋词的韵味。
四、班会心得通过本次班会,同学们对经典诵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纷纷表示要积极投身到经典诵读活动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年级经典诵读活动记录二年级经典诵读活动记录篇1书香润心灵,经典永流传。
经典诵读已成为xx小学一道亮丽的风景。
学校自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来,学校领导重视、语文老师用心实施、学生静心参与,使经典诵读活动逐渐成为学校的特色。
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营造良好诵读氛围,激发学生诵读热情。
学校充分利用教室的空间和角落,用诗文、诗画的名言佳句装点教育墙壁。
教育环境体现班级特色,重在展示学生阅读经典的活动成果,包括读后感、手抄报等等。
鼓励学生家长为孩子订阅报刊、购买图书,建立小书柜。
大力宣传,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
每天定时朗诵,让学生感其声,领其情,通过系列活动,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
二、科学整合安排时间,确保诵读活动扎实开展。
学校根据书香校园建设工作,结合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坚持做到让学生每天诵读时间在30分钟以上。
为此,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合理穿插安排。
即每天利用晨诵和午读时间,检查学生的诵读进度,总结交流诵读的经验,各班利用每周四的社团开展有趣的诵读活动。
三、灵活运用多种诵读形式,有效提高诵读成效。
为了提高学生诵读的积极性,避免单调枯燥的背诵,语文老师采取多种诵读方式穿插其间:师生对诵、男女生对诵、接龙读、擂台诵、诗词诵读大比拼等生动活泼的愉快形式;有时还积极引导学生经典诵读手抄报,融诗词、绘画、书法于一体;有时也指导学生在课外游戏中借用琅琅上口的诗文诵读。
本学期学校组织的春游活动中,让孩子和家长一起诵读描写春天的诗词,这样的活动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
这样,既巩固和传播了经典文化,又提高了学生诵读的兴趣。
四、将诵读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经典诵读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学校将此项活动渗透到各项教育活动中。
在清晨的校园广播中,播放儿童喜欢的古诗新唱;在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的节目中,有经典诗文的诵读录音;在艺术节的文艺汇报演出中,有经典的课本剧表演、诗词诵读......经典诵读活动开展后,学生语文素养得到有效提高。
【精编】乡村学校少年宫(经典诵读)组活动记录表15篇活动时间2018.4.3 参加人数22 活动地点经典诵读教室辅导员刘丽红活动内容1.宣布活动开始2.试背上节课的内容3.宣布本次活动的主题:《望天门山》(李白)4.了解本首诗所作缘由及表达的感情,以及朗读的注意点5.朗读要求(1)做到读音要准确(2)注意朗读的节奏(3)做到抑扬顿挫,融入情感6诵读形式:(1)自由读(2)小组赛读(3)开火车朗诵式背诵。
7.点评:8.活动结束活动效果通过诵读,学生感手了祖国的美好风光,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活动时间 2018.10.30 参加人数22 活动地点经典诵读教室辅导员刘丽红活动内容1.宣布活动开始2. 试背上节课的内容3.宣布本次活动的主题:名句诵读4.我国的是文化大国,古诗名句经久不衰,广为传诵,更加耀眼,请同学们朗诵古诗文名句(出示投影)5.朗读要求(1)做到读音要准确(2)注意朗读的节奏(3)做到抑扬顿挫,融入情感6诵读形式:(1)自由读(2)小组赛读(3)同桌互读7.点评:8.活动结束活动效果学生诵读经典文化(诗句、名人名言、谚语),陶冶了情操、加强了学生人文修养。
活动时间 2018.11.4 参加人数22 活动地点经典诵读教室辅导员刘丽红活动内容1.宣布活动开始2. 试背上节课的内容3.宣布本次活动的主题:《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了解本首诗所作缘由及表达的感情,以及朗读的注意点5.朗读要求(1)做到读音要准确(2)注意朗读的节奏(3)做到抑扬顿挫,融入情感6诵读形式:(1)自由读(2)小组赛读(3)登台表演式朗诵7.点评:8.活动结束活动效果通过诵读,学生沐浴在春光中,感到分外的惬意;畅游在诗海中,收获颇丰。
活动时间 2018.11.6 参加人数22 活动地点经典诵读教室辅导员刘丽红活动内容1.老师宣布活动开始2.表扬上次表现优秀的个人与小组,激励后进3.宣布本次活动的主题《沁园春雪》(毛泽东)。
幼儿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记录幼儿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记录一、活动介绍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是一项旨在让幼儿们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情感、语言、思维能力的活动。
为了更好地推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学校决定开展这一活动,并将其纳入学校周常活动之中。
二、活动流程1. 活动策划为了确保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我们提前准备了活动策划。
首先,我们选定了一些经典的国学书籍,如《三字经》、《弟子规》、《千家诗》等作为活动课程内容。
接着,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水平,我们设计了诵读内容和方式。
最后,在确保安全和舒适的条件下安排了活动时间地点。
2. 活动推广为了让更多的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我们在学校内外进行了活动推广。
我们在班级里介绍了活动的内容和意义,向家长宣传活动的意义和流程,还在学校公告栏和社交媒体上发布了相关信息。
3. 活动实施活动正式开始前,我们对每个班级的幼儿进行了简单的诵读介绍,让他们理解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然后,我们从第一个课程开始,按照预定的内容和方式进行诵读。
在诵读过程中,我们注意了幼儿的表现,并对于一些理解以及难度较大的词汇进行了解释。
4. 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我们对幼儿的表现进行了总结,并向家长和学校汇报了活动结果。
同时,我们还收集了幼儿的反馈意见,以期在后续的活动中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三、活动结果1. 提高了幼儿的国学经典知识水平。
通过阅读和诵读国学经典,幼儿们进一步了解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
2. 建立了幼儿的情感基础。
通过诵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幼儿们更深地感受到了国学经典所蕴含的情感,并对于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喜爱。
3. 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能力。
幼儿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学习了丰富的汉语词汇和语法,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 提高了幼儿的基本素养。
通过诵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培养了幼儿的气质、品德、思维、智慧等基本素养,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人格魅力。
四、反思与建议1. 反思:在活动中,有些幼儿对于诵读经典的内容和语言难度还不够理解。
关于经典诵读活动记录【篇一】经典诵读活动记录经典诵读活动是xx小学早已申报立项的省级研究课题,十月份我们按照学校制定的课题方案,有条不紊地开展了工作,现按照学校要求将十月份活动开展情况作如下小结:一、落实读本,明确内容在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之下,xx小学经典诵读读本第一辑《诗词读本》已经印刷出来发放到了学生手中。
读本共五册,每册收录四十首古诗词,原则上是每周一首。
读本有注音、作者简介和译文,学生能自行了解大意。
另外还落实了《弟子规》读本,做到了人手一本。
本学期主要内容就是把《弟子规》背完,把本学期的二十首故事背会。
学校每周一统一规定诵读内容。
二、落实了责任人、时间和经费从十月开始,学校明确规定此次活动由语文教师负责,并把晨诵时间调整到了十五分钟,严格规定周二下午最后一节课必须用来开展活动。
学校还按每月每班30元的标准落实了科研经费,体现了学校对此项工作的重视。
三、落实了常规检查开学以来,学校进行了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制定了检查记载表,从检查情况来看,早晨的15分钟在十月落实的挺好,全体语文教师都能按时进班,按要求开展活动,早晨15分钟校园里书声琅琅。
相比之下,星期二下午的读书活动还不尽人意,还存在写作业、做试卷等现象。
检查中,我们已经与老师进行了交流,做得特别好的老师有万x老师,她指导诵读认真,纠正读本中的错误读音,讲解大意,学生诵读水平提高明显。
黎邵曾老师不仅讲解《弟子规》,还让学生通过表演理解意思,并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
从检查结果来看,部分班级在指导方面还不够深入,还有读错字、读错音的现象,望老师们进一步加强。
四、组织评比提高积极性十月份我们组织全体教师在操场上进行了一次诵读竞赛,每班齐诵一段弟子规,然后选取一名班级代表表演背诵一首古诗,全体语文教师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打分,经过评比,四(1)班、四(2)、五(1)班、二(1)班、五(2)班5个班级综合分排在前列,谭x、刘x、毛x、许x、徐x获得了背诗小能手的称号,彭x、赵x、童x、侯x、沈x获得了背诗小标兵的称号。
第1篇一、班会背景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营造浓厚的书香校园氛围,我校于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一天,举办了“经典诵读”主题班会。
本次班会旨在让同学们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二、班会时间2023年4月23日(星期日)下午第三节课三、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班会主题经典诵读五、参会人员全校各年级学生、班主任、学校领导六、班会流程1. 主持人开场(1)主持人介绍班会主题及意义。
(2)介绍本次班会的主要流程。
2. 经典诵读环节(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篇经典诵读作品。
(2)各组进行充分准备,包括朗读、表演、讲解等。
(3)各小组依次进行经典诵读展示。
3. 经典解读环节(1)邀请各小组代表对所选经典进行解读。
(2)邀请语文老师对经典进行点评。
4. 经典分享环节(1)学生分享自己在诵读经典过程中的感悟。
(2)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如何运用经典中的智慧。
5. 总结发言(1)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
(2)学校领导对同学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并提出希望。
七、班会内容1. 经典诵读环节(1)一年级组:《弟子规》一年级同学们以活泼可爱的形式,朗读了《弟子规》中的经典段落,让在场的师生感受到了孝道、礼仪的重要性。
(2)二年级组:《三字经》二年级同学们以生动形象的表演,将《三字经》中的历史故事、地理知识、天文常识等巧妙地融入朗诵中,使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知识。
(3)三年级组:《论语》三年级同学们以严谨的态度,对《论语》中的名言警句进行了深入的解读,让同学们明白了仁爱、礼仪、智慧等美德的重要性。
(4)四年级组:《唐诗》四年级同学们以激情洋溢的朗诵,展示了唐诗的魅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与情感。
(5)五年级组:《宋词》五年级同学们以优美的声音,将宋词中的意境、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让同学们陶醉在古典诗词的海洋中。
(6)六年级组:《红楼梦》六年级同学们以富有感染力的表演,将《红楼梦》中的经典片段进行了重现,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古典小说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