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中国地理_中国的自然资源(精心制作_ZXY)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6.94 MB
- 文档页数:5
地理知识点之中国的自然资源地理知识点之中国的自然资源漫长的学习生涯中,大家都背过各种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
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习,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地理知识点之中国的自然资源,欢迎阅读与收藏。
地理知识点之中国的自然资源1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1.自然资源按照可循环利用的情况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有:土地资源、水资源、太阳能、森林资源等;非可再生资源有矿产资源等。
2.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第二节土地资源1.土地资源是可再生资源,按照土地利用类型可分为农业用地(耕地、林地、草地)和非农业用地(建设用地)。
2.我国土地资源的有利条件有:⑴土地资源总量丰富;⑵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3.土地资源的不利条件有:⑴人均土地占有量小;⑵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资源不足;⑶分布不均匀;⑷各类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4.我国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耕地分布在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地形),耕地资源南少北丰;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地(地形)。
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农业生产以牧业为主。
7.针对我国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国家制定并颁布了《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并且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8.全国土地日是6月25日。
第三节水资源1.地球上的水,97%是海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我国水资源总量位于世界第六位,人均为世界水平的1/4。
属于严重缺水国家之一。
3.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为每年的3月22日到28日。
4.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1)时间上——夏秋季多,冬春季少;解决季节分布不均的办法:兴建水库(长江上的三峡工程、黄河上的小浪底)2)空间上——南丰北缺,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中国的自然资源一、自然资源概述1、自然资源的两个基本特征:直接来自自然界;能被人类所利用2、自然资源的种类有哪些?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3、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①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
②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多,许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后列。
③自然资源形势严峻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和浪费的现象严重。
二、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有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
特点:我国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
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少。
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人均占有量少。
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
难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土地资源分布耕地: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
分类: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
林地:全国最大林区——东北林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天然林为主,岭阔谷宽,气候冷湿,松林成海。
第二大林区——西南林区: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和喜马拉雅山南坡,天然林为主;高山峡谷,气候多样,树种繁多。
东南林区——台湾、福建、江西等省的山区,以次生林和人工林为主;低山丘陵,气候湿热,经济林盛。
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
特点:自东向西随降水量的减少而变化。
土地利用中的问题与对策问题:水土流失严重。
滥垦草原或过度放牧导致的沙漠化。
草场资源普遍超载。
森林资源日益减少。
不合理灌溉引起的土壤次生盐碱化。
因乱建设、滥占耕地导致的大量农田丧失。
对策: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其他措施:依照政策法令管理;做好开源与节流两项工作;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与保护。
三、水资源和水能资源水资源特点:总量丰富(28000亿立方米/年),分布不均。
空间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水土资源配合欠佳,缺水最严重的华北地区,耕地占全国的40%,水资源仅占全国的6%,这里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河流径流量小,更重要的是人口稠密,耕地广大,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
中国的自然资源知识点中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这些自然资源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中国的自然资源知识点,并探讨其对中国的重要性。
第一节:能源资源中国的能源资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核能等。
煤炭是中国最主要的能源资源,被广泛用于发电、钢铁生产和家庭供暖等。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
另外,中国也是石油和天然气的重要生产和消费国。
中国积极探索可再生能源发展,如太阳能和风能等。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逐渐增加。
第二节:矿产资源中国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涵盖了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等。
金属矿产包括铁矿石、铜、铝、锌、铅等。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铜消费国和产量大国之一。
非金属矿产主要包括石灰石、石膏、石英砂等。
中国的能源矿产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这些矿产资源为中国的工业生产和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持。
第三节:水资源水资源是中国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
中国拥有丰富的江河湖泊和大面积的水域资源。
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对于中国的农业灌溉、水运和水电发电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人口增长和工业化的推进,中国面临着水资源供应紧张的问题。
为了保护水资源,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环境保护等。
第四节:土地资源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土地资源在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土地资源包括耕地、林地和草地等。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工业用地的扩张,中国的耕地面积受到了一定的压缩。
为了保护土地资源,中国实施了土地综合整治和农田水利建设等措施,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农田的产量。
结论: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自然资源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中国将继续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推动可持续发展。
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实现经济繁荣和生态平衡的双赢局面。
以上便是中国的自然资源知识点的详细介绍。
区域地理中国的自然资源标题:中国区域地理的丰富自然资源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拥有众多且多样的自然资源。
这些资源不仅赋予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能力,而且也构成了中国生活方式的基石。
下面,我们将探讨中国区域地理中的一些主要自然资源。
首先,让我们看看中国的水资源。
中国是世界上水储量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长江、黄河、珠江等众多河流为中国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这些水资源不仅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生产,还为中国的能源产业提供了重要的水资源。
而且,中国还拥有大量的地下水资源,这些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华北、西北地区。
再者,中国的土地资源也非常丰富。
中国的土地面积居世界第三,土地类型多样,从广阔的平原到险峻的山地,应有尽有。
这为中国的农业和林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同时,土地资源的多样性也为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维护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此外,中国还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
从煤炭、铁矿、铜矿到石油、天然气等,中国都拥有丰富的储量。
这些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中国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然后,中国的森林资源也非常可观。
虽然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森林覆盖率有所降低,但近年来,中国政府通过实施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使得森林面积有了显著的增长。
总的来说,中国的自然资源储量丰富且多样,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然而,我们也必须意识到,这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这些自然资源能够为中国的繁荣发展持续提供动力。
区域地理中国地理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一、引言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这些资源分布在全国各个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区域地理特征。
本篇文章将探讨中国的自然资源分布及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中国的自然资源分布1、土地资源中国拥有广阔的土地资源,其中包括耕地、林地、草地等。
由于地形复杂,土地资源的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
其中,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专题03 中国的自然资源一、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1. 自然资源:在自然界中自然形成,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
2.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森林资源 可再生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 ——不可再生资源3. 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4. 地球日——4月22日5. 石油被称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血液。
”第二节 土地资源1.全国土地日——6月25日2.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可利用的土地3土地利用类型分布耕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湿润和半湿润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mm 的西部内陆地区,牧业在西部内陆地区农业生产中居主要地位。
后备耕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北等边远地区。
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地区。
1. 国家制定并且颁布了《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并且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2. 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劣:优: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劣: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比例构成不合理;耕地、林地比重小;分布不均各类土地资源破坏严重;后备耕地不足等等。
耕地(所占比重最小) 林地 草地(比重最大)建筑用地(非农业用地)难以利用的土地 农业用地第三节水资源1.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2.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人均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4。
3.世界水日——3月22日;中国水周——3月22日----3月28日4.我国水资源的特点:①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②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时间上:夏多冬少;空间上:南丰北缺)解决水资源时间上分布不均的方法:兴建水库。
如:三峡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
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方法:跨流域调水。
如: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南水北调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5.节水标志6.生产生活中节水的方法(P80页)农业:采用喷灌、滴灌技术;种植耐旱作物;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工业:工业用水重复使用、循环使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家庭:生活用水一水多用;推广节水器具;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2019 高考地理知识点:中国自然资源1. 中国的的地理地点: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从大洲和大洋的地点看,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2. 中国的领土面积约 960 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
3. 中国四至: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53N) 。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订交处, (135E) 。
最西端: xq 的帕米尔高原, (73E) 。
最南端:南海的男少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3N) 。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陆上邻国 14 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6 个。
14 个陆上邻国分别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6 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
4. 渤海邻近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5. 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挨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海峡属东海6. 我国共有 34 省级行政单位, 23 个省,5 个自治区, 4 个直辖市, 2 个特别行政区 4 个直辖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第 1 页市、重庆市。
5 个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xz 自治区、 xq 维吾尔自治区。
2 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中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 xq 维吾尔自治区。
中国最小的省级行政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
中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广东省。
中国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
中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
中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单位:xz 自治区。
中国最北端、最南端、最东端、最西端的省份分别为黑龙江省、海南省、黑龙江省、 xq 维吾尔自治区。
7. 省级行政区记忆口诀:两湖两广两河山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河南、河北、山西、山东五江 ( 疆) 二宁青陕甘,江西、江苏、黑龙江、浙江、 xq、宁夏、辽宁、青海、陕西、甘肃重蒙台海福吉安云南、贵州、 xz、四川、北京、上海、天津云贵西四北上天重庆、内蒙古、台湾、海南、福建、吉林、安徽香港澳门喜回归,祖国一片好河山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地理课探索中国的自然资源探索中国的自然资源地理类课程是一门探究地球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学科,而自然资源则是地理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中国是一个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拥有广阔的土地和多样的自然景观。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中国的自然资源类型和分布,并探讨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
一、矿产资源作为一个资源约束型国家,矿产资源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目前,中国矿产资源总储量居世界第一,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中、西南等地区。
这些矿产资源主要包括煤炭、原油、天然气以及金属矿产等。
然而,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仍面临许多挑战,比如环境破坏和浪费等问题。
二、水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水资源也是中国自然资源中最重要的一种。
中国主要的河流有黄河、长江、珠江、淮河等,这些河流流域面积广阔,水量丰富。
此外,中国还拥有丰富的湖泊和水库资源。
如何保护和利用好水资源,已经成为全国上下关注的问题。
三、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人口和资源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媒介。
中国的土地资源类型非常多样,包括草地、耕地、林地、荒漠化地区和城市用地等。
土地利用方式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非常重要,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和保护。
四、生物资源生物资源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物种和其所在的生态系统。
中国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生物多样性逐渐受到破坏,生物资源保护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五、能源资源能源资源是支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能源来源。
目前,中国的能源资源主要来自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同时也在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包括水利和风力发电等。
如何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障中国能源安全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措施。
总之,中国自然资源丰富、多样,但是资源之间也存在协调不足和冲突等问题。
在未来,我们需要探索更多的可持续利用方式,加强资源环境的科学管理和保护,并且发挥创新和技术的作用,取得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