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课程表
- 格式:ppt
- 大小:1.52 MB
- 文档页数:3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3课《制作课程表》教案(一)年级:四年级上册学科:信息技术版本:冀教版【教材分析】主要内容是在Word 环境下的表格处理,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插入表格、单元格合并、绘制斜线表头,并进行表格编辑操作。
本节课也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都有着重要意义。
课程表是学生每天都要接触的学习用品,学生的课程表大多是手抄或半手抄的,制作一份电子的、富有个性的课程表对学生来说新鲜且具有挑战。
【学情分析】教学对象为四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一年电脑,有一定操作基础,能在Word 环境下熟练录入文字,对文章进行简单编辑排版,且已学会插入简单表格。
教学目标:1. 学习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如Microsoft Excel或Google Sheets)的基本操作,包括新建工作表、输入文字、设置单元格格式等。
2. 培养学生规划和组织信息的能力,理解课程表的作用和结构。
3. 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1. 认识电子表格软件界面和基本功能。
2. 学习如何创建新的工作表。
3. 学习在单元格中输入文字和数字。
4. 学习设置单元格格式,如字体、字号、颜色等。
5. 学习插入表格和调整表格大小。
6. 学习保存和打开已创建的课程表。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我们每天的课程是如何安排的?”引入课程表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课程表的作用。
2. 认识软件:展示电子表格软件界面,介绍菜单栏、工具栏、工作表等基本元素。
3. 新建工作表:指导学生操作软件,新建一个工作表。
4. 输入内容:学生在指定的单元格中输入课程名称、时间等信息,教师巡回指导。
5. 设置格式:教师演示如何设置单元格格式,然后学生尝试自己操作,如改变字体、字号、颜色等。
6. 插入表格:教师演示如何插入表格和调整表格大小,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7. 保存和打开:学生保存自己的课程表,然后尝试打开已保存的文件。
活动二《制作课程表》一等奖创新教案小学劳动三年级活动二《制作课程表》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什么是课程表,课程表的作用和编制方法。
2. 掌握如何制作简单的课程表。
3.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计划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通过制作课程表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3. 通过展示课程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计划能力,让学生懂得时间的珍贵和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积极性,让学生能够认真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如何制作简单的课程表。
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时间的珍贵和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小学劳动三年级第一单元活动二《制作课程表》的教学,学生对于劳动课的学习非常感兴趣,热情高涨。
学生在前一学期已经学习了一些制作手工制品的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但是,学生对于时间的概念还不够清晰,缺乏计划和管理时间的能力,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制作课程表,你们知道什么是课程表吗?它有什么作用呢?学生:老师,课程表是记录我们上课时间和科目的表格,方便我们安排时间和学习计划。
老师:非常好,课程表的作用就是方便我们安排时间和学习计划。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如何制作简单的课程表,你们准备好了吗?学生:准备好了!老师:好,那我们来看一下下面这些课程表,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呢?(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些不同形式的课程表,让学生了解课程表的作用和编制方法)二、讲解制作课程表的方法老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课程表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呢?学生:老师,它们都有时间、科目和活动,但是样式和排版不一样。
老师:非常好,课程表的基本结构就是时间、科目和活动。
项目八《自制课程表》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习认识一周的星期和对应的日期。
2. 学习制作个人的课程表,了解时间的概念和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组织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现有的课程表,学生能够了解到时间的规律和顺序。
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制作课程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 通过小组合作和整体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时间管理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安排和自律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增强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学习认识一周的星期和对应的日期。
2. 制作个人的课程表,培养时间管理能力。
教学难点:1. 时间的概念和时间的顺序。
2. 学生自主制作课程表的能力培养。
三、学情分析:该项目适用于小学二年级上册,学生年龄大约7-8岁。
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学习了一周的星期和一些基本的日期概念。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和好奇心比较强,他们对新鲜事物和实践活动有较高的兴趣。
同时,他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还在发展中,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进行巩固和加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周的星期表,引导学生回忆并说出每个星期的名称。
然后,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每天都有不同的课程吗?你们是怎么记住每天的课程安排的?”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学习时间的顺序:教师出示一个已经填写好的课程表,并解释每个格子表示一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对应一个课程。
然后,教师要求学生观察课程表,回答相关问题:“星期一是第几天?星期五是第几天?”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时间的顺序和星期的排列。
3. 制作个人的课程表:教师分发空白的课程表模板给学生,并提供彩色铅笔、贴纸、剪刀等制作工具。
教师向学生解释制作课程表的步骤,并给予示范。
幼儿园手工制作课程表模板介绍手工制作是幼儿园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本课程表模板旨在提供给幼儿园老师们参考使用,帮助他们安排手工制作课程,丰富幼儿的学习体验。
课程表模板时间课程内容材料准备目标注意事项周一9:00-10:00 制作贺卡彩纸、剪刀、胶水、彩笔- 学习制作贺卡的基本步骤-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提前准备好所需材料- 给予幼儿必要的指导和鼓励周二9:00-10:00 做玩具手偶毛线、纸杯、动画人物贴纸- 学习使用毛线编织-发挥想象力创造手偶形象- 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毛线长度- 提供多样性的贴纸供选择周三9:00-10:00 制作捕捉虫子的罐子透明塑料瓶、纸盖、颜料、画笔- 学习使用颜料绘制简单图案- 了解捕捉昆虫的基本原理- 检查瓶子是否适用于捕捉昆虫- 注意颜料的使用安全周四9:00-10:00 搭建纸板城堡彩纸、剪刀、胶水- 学习如何用彩纸搭建城堡结构- 提高幼儿的空间意识- 提供多样性的彩纸供选择- 给予幼儿合适的建议和支持周五9:00-10:00 制作水果拼盘不同种类的水果、盘子、刀子- 认识不同种类的水果- 锻炼幼儿的刀具使用技能- 选择适当大小和硬度的水果- 在安全环境下进行切割注意事项: - 每节课程的时间约定为1小时,具体以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为准。
- 为了保证课程的顺利进行,请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并检查其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 在教授课程时,老师需要根据幼儿的能力和兴趣,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 强调安全意识,确保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安全。
课程内容说明制作贺卡本课程旨在教授幼儿制作贺卡的基本步骤,通过剪纸、粘贴和涂鸦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做玩具手偶该课程引导幼儿使用毛线编织,从纸杯上制作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手偶,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制作捕捉虫子的罐子通过使用透明塑料瓶、颜料和画笔,幼儿学习如何制作捕捉虫子的罐子,并通过绘制简单图案的方式,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制作课程表教案设计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学科:五年级数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程表的基本结构和组成部分。
2. 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和合理安排学习生活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课程表的基本结构和组成部分。
2. 如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教学难点:1. 学生独立设计课程表。
2. 学生合理分配学习时间。
二、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课程表,引导学生观察课程表的基本结构和组成部分。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课程表结构和组成部分。
Step 2:自主探究1. 教师发放空白课程表,引导学生独立设计自己的课程表。
2. 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时间、兴趣爱好等因素,设计个性化的课程表。
Step 3:合作交流1. 学生分组,互相展示自己的课程表,并分享设计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 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Step 4:总结提升1. 教师组织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课程表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表示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三、课后作业1. 根据本节课所学,修改和完善自己的课程表。
2. 家长监督学生执行课程表,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程表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2. 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家长对学生在家庭学习中执行课程表情况的反馈。
六、教学内容与目标教学内容:1. 学习课程表的制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2. 学会使用时间管理工具,如时间规划表、闹钟等。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程表的制作技巧,提高学生的时间规划能力。
七、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展示优秀的课程表样本,引导学生关注课程表的制作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之前的课程表制作经验,讨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自制自学课程表
星期一:
上午:数学基础练习,巩固代数、几何等基础知识;
下午:英语阅读理解,提高阅读能力和词汇量。
星期二:
上午:语文古文学习,理解并背诵经典古文篇章;
下午:物理基础知识学习,了解力学、光学等基本概念。
星期三:
上午:历史学习,了解中国古代史或世界史的相关知识;
下午:化学基础知识学习,了解元素、化合物等基本概念。
星期四:
上午:地理学习,了解地理环境、气候等方面的知识;
下午:政治基础知识学习,了解国家政治体制、法律法规等知识。
星期五:
上午:自由活动,可以选择看纪录片、读书或进行其他兴趣爱好活动;
下午:总结一周的学习成果,制定下一周的学习计划。
在安排自学课程表时,建议注意以下几点:
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习惯制定课程表,确保课程表符合个人需求。
每天安排固定的学习时间段,保持学习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合理分配各科目的学习时间,不要偏科或过度疲劳。
注重学习的质量而非数量,确保每个学习任务都得到充分理解和掌握。
适时调整课程表,根据学习进度和个人情况进行优化和改进。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制作课程表教案设计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学科:中学数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程表的基本结构和组成部分。
2. 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和合理安排学习计划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课程的认识和兴趣。
教学重点:1. 课程表的基本结构和组成部分。
2. 时间管理能力和合理安排学习计划的方法。
教学难点:1. 课程表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对数学课程的认识和兴趣的培养。
二、教学准备1. 教学素材:课程表模板、教学PPT、教学视频等。
2. 教学工具:电脑、投影仪、白板等。
3. 学生准备:学生需提前了解自己的课程安排,准备制作课程表。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精美的课程表模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课程表的基本结构和组成部分,如课程名称、时间、星期等。
3. 示范制作课程表的步骤和方法,如使用表格、标注重要课程等。
4. 学生自主制作课程表,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1. 讲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和合理安排学习计划的方法。
2. 引导学生根据课程表制定学习计划,如预习、复习、作业等。
3.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计划,互相交流和借鉴。
四、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包括制作课程表和学习计划的制定。
2. 学生结合自己的课程表,思考如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制作课程表,培养了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和合理安排学习计划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帮助,使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课程表的制作。
要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兴趣,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课程表的制作质量,包括表格规范、信息准确、布局合理等方面。
2. 评价学生学习计划的制定情况,包括目标明确、措施具体、实施可行等方面。
3. 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反思自己在时间管理和学习计划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了解不同学科的课程设置和重要性。
《制作课程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课程表的基本结构和要素,掌握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如 Excel)或纸质表格制作课程表的方法和步骤。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到合理安排课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意识和规划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课程表的结构和要素,如课程名称、授课教师、上课时间、上课地点等。
(2)电子表格软件中单元格的操作,如合并、拆分、字体设置、边框设置等。
2、教学难点(1)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安排课程,避免课程冲突。
(2)在电子表格软件中灵活运用函数和公式,自动计算课程的总时长和节次。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课程表的相关知识和制作方法,让学生对课程表有初步的认识。
2、演示法通过演示电子表格软件的操作过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如何制作课程表。
3、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课程表,在实践中掌握制作课程表的技能。
4、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课程表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室确保教学环境具备电脑、投影仪等设备,以便进行演示和学生实践操作。
2、教学课件制作包含课程表的结构、要素、制作方法和步骤的 PPT 课件。
3、电子表格软件在学生电脑上安装电子表格软件(如 Excel),或准备纸质表格和笔。
五、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程安排的重要性,如“同学们,你们觉得每天的课程安排得合理吗?如果不合理,会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什么影响?”然后展示一张课程表的示例,让学生观察并回答课程表包含哪些内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制作课程表。
2、知识讲解(10 分钟)(1)讲解课程表的结构和要素,包括课程名称、授课教师、上课时间(星期几、第几节课)、上课地点等。
(2)介绍制作课程表的两种常见方式:电子表格软件(如 Excel)和纸质表格。
《制作课程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课程表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2、使学生掌握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如 Excel)制作课程表的方法和步骤。
3、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和时间管理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课程表的结构设计,包括行、列的安排以及表头的设置。
(2)如何准确输入课程名称、时间和授课教师等信息。
2、教学难点(1)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调整课程表的布局和格式。
(2)掌握合并单元格、设置字体、颜色、对齐方式等操作,使课程表美观、清晰。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课程表的相关知识和制作方法。
2、演示法:通过演示软件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学习。
3、实践法:学生亲自动手制作课程表,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程表的重要性,如“同学们,你们每天上学都需要按照课程表来安排学习,那你们知道课程表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制作课程表。
2、知识讲解(10 分钟)(1)展示一份课程表样本,向学生介绍课程表的基本结构,包括表头(星期、节次)、课程内容、授课教师等。
(2)讲解课程表中各项信息的排列规律和逻辑关系,让学生对课程表有清晰的认识。
3、软件操作演示(15 分钟)(1)打开电子表格软件(如 Excel),新建一个工作表。
(2)依次输入星期和节次的信息,调整行高和列宽,使其布局合理。
(3)输入课程名称、授课教师等内容,演示如何使用自动换行、对齐方式等功能,使表格内容整齐美观。
(4)演示合并单元格的操作,用于制作表头部分。
(5)设置字体、字号、颜色等,对课程表进行美化。
4、学生实践操作(20 分钟)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和演示,自己动手制作课程表。
教师在学生操作过程中进行巡视,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5、展示与评价(10 分钟)(1)选择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互相观看和学习。
(2)引导学生从布局合理性、内容准确性、格式美观性等方面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制作课程表教案设计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年级学科: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程表的基本结构和组成部分。
2. 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和合理安排学习计划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课程表的基本结构和组成部分。
2. 如何合理安排学习计划。
教学难点:1. 学生对时间管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2. 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课程表模板若干份。
2. 彩色笔、贴纸等装饰材料。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学生准备:1. 笔记本或学习计划本。
2. 彩色笔、剪刀、胶水等手工材料。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每天都要上很多节课,你们有没有想过如何合理安排这些课程呢?2. 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制作课程表。
二、新课讲解(20分钟)1. 教师出示课程表模板,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课程表的基本结构和组成部分。
2.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总结:课程表包括星期、日期、上课时间、课程名称等。
3. 教师讲解如何合理安排学习计划,强调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三、动手操作(25分钟)1. 教师发放课程表模板,引导学生动手制作自己的课程表。
2. 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课程表,可以使用彩色笔、贴纸等装饰材料。
3.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10分钟)1. 教师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课程表,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合理安排学习计划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验学生对课程表制作方法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课程表,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二、拓展训练(2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课程表制作方法解决问题。
2. 学生独立完成任务,教师巡回指导。
培训计划课程表制作一、课程名:员工沟通技巧提升1.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员工能够提高沟通技巧,促进内部团队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2. 课程内容:- 沟通基础知识- 非语言沟通技巧- 聆听技巧- 表达技巧- 心理沟通技巧- 团队沟通技巧3. 学习方式:理论讲解、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练习。
4. 课程时间:2天5. 授课方式:线下授课6. 课程评估:课程结束后进行员工满意度调查,收集学员反馈,进行课程效果评估。
7. 课程讲师:专业培训师二、课程名:团队协作能力提升1.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员工能够更好地理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提高个人配合能力,增进团队合作效率。
2. 课程内容:- 团队协作基础知识- 团队协作模式- 团队沟通技巧- 团队协作动机- 团队协作策略3. 学习方式:小组讨论、团队合作练习、案例分析。
4. 课程时间:1天5. 授课方式:线下授课6. 课程评估:课程结束后进行团队合作练习评估,收集学员反馈,进行课程效果评估。
7. 课程讲师:团队管理专家三、课程名:时间管理能力提升1.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员工能够提高时间管理技能,有效利用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 课程内容:- 时间管理基础知识- 确定优先事务- 制定工作计划- 调整工作习惯- 提高工作效率3. 学习方式:理论讲解、实际操作练习、时间管理工具介绍。
4. 课程时间:1天5. 授课方式:线下授课6. 课程评估:课程结束后进行时间管理能力测评,收集学员反馈,进行课程效果评估。
7. 课程讲师:时间管理专家四、课程名:冲突管理与解决1.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员工能够学会有效的冲突管理和解决技巧,促进团队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2. 课程内容:- 冲突管理与解决基础知识- 情绪管理- 冲突应对策略- 解决冲突技巧- 团队冲突管理3. 学习方式:理论讲解、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练习。
4. 课程时间:2天5. 授课方式:线下授课6. 课程评估:课程结束后进行员工满意度调查,收集学员反馈,进行课程效果评估。
信息技术《制作课程表》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制作课程表》二、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通过在Word中制作课程表,让学生掌握简单表格的制作方法。
这一课是根据《纲要提出的“掌握在文字处理软件中插入表格的方法并能根据需求进行编辑”的要求编排的。
教材共分为六个知识点:插入表格、合并单元格、添加斜线、在单元格中输入内容、调整列宽和行高及美化表格六个部分。
(后两部分在第二课时进行)在学习本课之前,字生已经学习认识了Word软件,学会了在Word中输入、修改文字和修文宣以及图片艺木字的插入,对Word 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方法。
本果从实际出发,从制作课程表开始,对Word中表轻相关的知识进行阐述,为以后进一步字习、熟练拿Word软件打下基础。
本课教材强调的不仅仅是制作课程表知识点本身,更强调和识的迁移及对知识整合创造的能力。
三、教学理念与设计思路利用网络教室的优势,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集体交流等形式,突破教材的重难点,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
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努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意识,养成勤于探索、学以致用的习惯。
本课教学,先创设情境,通过对比,让学生了解表格的优势,调动学生的兴趣;接着向学生出示不同种类的表格,找出它们的共同之处,从而认识表格的基本组成部分:行、列、单元格;然后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自主探究、尝试制作本班的课程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再通过小组合作、集体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突破教材的重难点,促使全体学生达成学习目标;最后,通过自我评价、课堂延伸,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表格行、列、单元格的概念(2)学会制作简单的课程表。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努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我探索、合作交流的方法学会制作课程表,并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能够举一反三熟练掌握表格的编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