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香料的配方
- 格式:docx
- 大小:4.33 MB
- 文档页数:52
生姜500克八角60克三奈40克小茴香40克桂皮40克砂仁50克草果50克白蔻50克高良姜30克丁香50克藿香30克陈皮30克花椒20克香叶20克红曲米30克生抽40克精盐、料酒、冰糖、味精、骨汤各适量生姜500克八角60克三奈40克小茴香40克桂皮40克砂仁50克草果50克白蔻50克高良姜30克丁香50克藿香30克陈皮30克花椒20克香叶20克红曲米30克生抽40克精盐、料酒、冰糖、味精、骨汤各适量岳阳红卤汁原料:八角20克,桂皮20克,陈皮50克,丁香8克,花椒20克,茴香15克,香叶20克,生姜20克,草果5个,甘草15克,干红辣椒100克,...此配方适宜于卤制10~12千克的生鲜原料(家庭可按比例减少调味料的数量) 砂仁30克(各大中药店均有售)白芷30克甘松25克广香25克小茴25克丁香20克白扣25克陈皮20克木香20克白胡椒20克上桂20克甘草20克配方八角25克桂皮15克小茴15~25克甘草10克三奈10克甘菘3~5克花椒20克砂仁10克草豆蔻5克草果15克丁香5~15克生姜100克大葱150克绍酒100克冰糖350~500克味精15克精盐350~500克鲜汤5000克精炼油50克纱布袋2个二调制1 将八角、桂皮、小茴、甘草、三奈、甘菘、花椒、砂仁、草豆蔻、草果、丁香等分成两份,分别装入宽松的纱布袋中并用细绳扎紧袋口;姜洗净拍破;葱连根须洗净挽结。
2 将大块的冰糖先在火上炙烤一下,然后放在菜板上轻轻敲碎,再与精炼油一同入锅,用小火炒至呈深红色时,掺入500克沸水搅匀,即成糖色。
3 锅置火上,掺入鲜汤5000克,放入姜葱,调入精盐、味精和糖色,再放入香料包,烧沸后改用小火慢慢地熬至香味四溢时,即成新鲜卤水。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1 炒糖色时,必须用小火慢炒,且糖色应稍嫩一些,否则炒出的糖色有苦味。
2 按传统方法调制的卤水通常都不加味精,但由于新鲜卤水大都鲜味不足,加之近年来人们对鲜味的要求似乎已越来越高,所以在调制的过程中也可适量加入的味精。
卤肉香料配方卤肉用的香料配方如下:八角5克,桂皮3克,丁香3克,草果2个,小茴香10克,山奈4克,甘草4克,陈皮5克,花椒15克,葱白50克,姜100克,盐150克,味精10克,冰糖20克,料酒30克,老抽王10克。
砂仁8克,紫草8克,灵草8克,排草8克,香茅草5克,千里香5克,枝子5克,香叶3克,白豆蔻3克,荜拨3克,小茴香3克,香果5克,香草5克,筚拨5克,良姜2克,肉寇2个,辛夷2克,荜拨5克,陈皮10克,木香3克,香茅草2克,草果6个,罗汉果1个,蛤蚧1对,鲜南姜1块。
1、姜切成片,葱切成段;冰糖敲碎,草果拍破。
2、锅中放水,将洗净的猪肉、香料一起放入,烧开后,撇去浮沫,滴入料酒,用中火煮至六成熟时,将猪肉捞出。
3、把八角、草果、沙姜、丁香、小茴、花椒、桂皮、陈皮、山奈、甘草装入调料袋内,制成香料包。
4、锅置旺火上,放入香料包、葱段、姜片、精盐、料酒、老抽王、冰糖、香料包、清水,加盖煮2小时,再改用小火炖90分钟,捞去葱、姜、香料包,捞出调料(八角、草果、沙姜、丁香、小茴、花椒、桂皮、陈皮、山奈、甘草)不要。
5、在原汤中放入味精、老抽王、鸡精、精盐,烧开后倒入盛有猪肉的锅中,浸泡约2小时即可。
卤肉配方五香味卤肉配方及各种比例:精选生长一年半以上的肥猪肉500克、五香料(八角20克、桂皮15克、丁香10克、小茴香25克、草果5个、沙仁20克、甘草10克)、精盐50克、红曲米水适量、酱油250克、食用色素少许、葱结2个。
做法: 1.先将五香料粉碎成末备用。
2.将肉洗净后切成1厘米见方的小块,放入开水锅中煮2分钟捞出控干。
3.炒锅上火加入食用油,待油烧热后下入葱结爆出香味,再加入肉块、酱油、精盐和清水,用小火焖1小时左右,至肉块酥烂时,拣去葱、姜,将肉块取出,等凉后放进大容器内,放入五香料粉拌匀,上笼蒸30分钟取出,晾凉后切成片状,食用时可淋入少许原汁肉汤,也可配一碟酱菜同食。
4.如果需要保持原色,还可将卤好的肉再蒸一次,晾凉后冷藏保存,每日食用时取出一片,用原汁肉汤泡一下即可。
食用香料手册是怎样的?香料分为天然跟人造的香料。
天然香料分动物性天然香料跟植物性天然香料,植物性的香料是从天然植物的花、果、茎等提取的香料,动物的是由动物体分泌物中提取的物质,其含有香的味道。
人造香料分为单离香料跟合成香料。
食用香料手册是怎样的?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吧。
一.配方1:砂仁60g丁香12g豆蔻7g肉桂7g三柰12g配方2:大料20g干姜5g小茴香8g花椒18g陈皮6g花椒18g配方3:大料52g桂皮7g三柰10g白胡椒3g砂仁4g干姜17g甘草7g (有些配有少许孜然,也是茴香的一种,叫野茴香。
)二.十三香十三香大料的具体的配方“十三香”这个名字很长时间没有听人提起了。
记得小时候见过走街串巷的挑担者边走边吆喝着买“十三香”,那时也不知道“十三香”是什么,只是觉得这个名字很有意思。
其实,“十三香”就是指13种各具特色香味的中草药物,包括紫蔻、砂仁、肉蔻、肉桂、丁香、花椒、大料、小茴香、木香、白芷、三奈、良姜、干姜等。
“十三香”的配比,一般应为:花椒、大料各5份,肉桂、三奈、陈皮、良姜、白芷各2份,其余各1份,然后把它们合在一起,就是“十三香”。
分开使用也可,如茴香气味浓烈,用于制作素菜及豆制品最好;做牛、羊肉用白芷,可去除膻气增加鲜味,使肉质细嫩;熏肉、煮肠用肉桂,可使肉、肠香味浓郁,久食不腻;汆汤用陈皮和木香,可使气味淡雅而清香;做鱼用三奈和生姜,即能解除鱼腥,又可使鱼酥嫩相宜,香气横溢;熏制鸡、鸭、鹅肉,用肉蔻和丁香,可使熏味独特,嚼时鲜香盈口,满室芬芳。
听老人讲,制作“十三香”时原料必须充分晒干或烘干,粉碎过筛,而且越细越好。
每种原料应该单独粉碎,分别存放,最好将其装在无毒无异味的食用塑料袋内,以防香料“回潮”或走味儿。
使用时并非用量越多越好,一定要适量,因为桂皮、丁香、茴香、生姜以及胡椒等料,它们虽然属于天然调味品,但如果用量过度,同样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乃至毒性和诱变性,所以使用时应以“宁少勿多”为宜。
潮汕卤水中的香料配方
一.潮州卤水( 适用5kg左右食材)
配方: 花椒5克、白胡椒粒5克、草果1克、甘草10克、千里香10克、高良姜15克、丁香0.5克、香叶0.5克、拨0.5克、罗汉果小半个、香菜根30克、白芷2克、香茅草3克、白豆楚3克、八角1.5克、桂皮1克、陈皮1克、蒜头20克、白葱头15克、鱼露50克、味精10克、冰糖30克、盐30克、料酒4克、红鼓油4克、生抽30克、老抽10克.味精10克。
底汤: 鸡架1个、筒子白骨2斤、桂圆15克、清水6kg。
做法 :
1.所以香料进行锅底炒制,炒香后,装入纱布,进行备用。
2.
把鸡架和筒子骨冷水浸泡2小时,然后放入锅中进行熬煮
3.大火烧开后,去除表面浮泡,然后改小火煮制2小时,进行过滤,即成底汤了
4.把炒好的香料放入到底汤中,加入所有带水的调料,然后小火煮制1小时,最后放入食盐、味精、鸡精就成卤水了。
注意事项:大家在卤制菜肴时,最后可以加少量肥猪肉在锅底,这样可使卤水变得油润喔!。
一斤卤肉配各种香料多少克比较好?
一般卤肉都不会用到28种香料的,最多也就十几二十种。
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卤肉香料。
卤肉常用的几种香料配方:
一、卤水的制作
配方:八角25克桂皮15克小茴15~25克甘草10克三奈10克甘菘3~5克花椒20克砂仁10克草豆蔻5克草果15克丁香5~15克生姜100克大葱150克绍酒100克冰糖350~500克味精15克精盐350~500克鲜汤5000克精炼油50克纱布袋2个
二、调制
1、将八角、桂皮、小茴、甘草、三奈、甘菘、花椒、砂仁、草豆蔻、草果、丁香等分成两份,分别装入宽松的纱布袋中并用细绳扎紧袋口;姜洗净拍破;葱连根须洗净挽结。
2、将大块的冰糖先在火上炙烤一下,然后放在菜板上轻轻敲碎,再与精炼油一同入锅,用小火炒至呈深红色时,掺入500克沸水搅匀,即成糖色。
3、锅置火上,掺入鲜汤5000克,放入姜葱,调入精盐、味精和糖色,再放入香料包,烧沸后改用小火慢慢地熬至香味四溢时,即成新鲜卤水。
香料配伍配方
香料配伍的配方有很多,以下为您推荐:
•砂仁、小茴香、桂皮各20克,香叶、黄芪、花椒各15克,八角、良姜各50克,陈皮、甘草各5克,豆蔻、党参、当归各25克,罗汉果4个,大红枣、白芷、白胡椒各10克,丁香30克。
•八角、山柰、砂仁各15克,桂皮5克,小茴香12克,陈皮20克,良姜、花椒、草豆蔻各10克,草果25克,丁香6克。
•干辣椒100克,香菜籽、小茴香各25克,孜然50克,白胡椒、香叶各20克,八角30克,罗汉果2个(拍破),肉豆蔻1个,槟榔、紫草各10克,白豆蔻、良姜、桂皮各15克,草果5个,丁香、木香、白芷各5克。
•干川椒600克,八角20克,山柰、小茴香、草果各10克,花椒、豆蔻各15克,砂仁、良姜、桂皮各8克,丁香5克,白芷6克,辛里花、荜拨、香叶、淮山各3克,木香2克。
•花椒、小茴香各50克,八角、山柰、桂皮、干姜、草果、香果、香叶各30克,丁香、灵草、排草各20克,砂仁、白豆蔻、胡椒各50克。
让人上瘾的香料秘方3篇最新应对猪肉的有:八角、生姜、肉蔻(针对油腻度低的猪瘦肉)桂皮、白芷、生姜(针对猪内脏类食材)八角、白芷、草果(针对五花肉类食材)八角、草蔻、丁香(针对猪蹄、猪肘类食材)八角、山奈、香叶(针对猪皮类食材)应对牛肉的有:草果、肉蔻、香叶(针对比较肥腻的牛肉)草果、草蔻、香砂(针对带骨类的牛肉)桂皮、白蔻、花椒(针对牛内脏类食材)肉蔻、生姜、山楂(牛腱子肉)应对羊肉的有:南姜、草果、胡椒(比较肥腻的羊肉)南姜、草蔻、白芷(带骨类的羊肉)胡椒、白芷、草果(腥味较重的羊肉)以上三种食材都是比较常用的,列叙的也是比较常用的简单搭配,使用一种最精简的搭配形式,不仅是可以单独作为一种烹饪配方使用,同时也能以它们为核心,扩展出很多更为针对性的配方。
十大最让人上瘾的调料2113是鸡精粉、罂粟壳、香油5261等4102。
罂粟壳,又名“御米壳”,俗称“1653米壳”。
为植物罂粟(Papaver somniferum L.)的干燥成熟果壳。
秋季将已割取浆汁后的成熟果实摘下,破开,除去种子及枝梗,干燥。
呈椭圆形或瓶状卵形,多已破碎成片状,直径1.5~125px,长3~175px。
外表面黄白色、浅棕色至淡紫色,平滑,略有光泽,有纵向或横向的割痕。
顶端有 6~14条放射状排列呈圆盘状的残留柱头;基部有短柄。
体轻,质脆。
内表面淡黄色,微有光泽。
有纵向排列的假隔膜,棕黄色,上面密布略突起的棕褐色小点。
气微清香,味微苦。
罂粟壳中含有吗啡、可待因、罂粟碱、蒂巴因、那可汀等生物碱类物质。
其中吗啡、可待因和罂粟碱这3种化合物在罂粟壳中含量较高,比较有代表性。
在制作各种食物的时候,尤其是火锅、卤肉、烧烤等类型的食物的时候,如果能够加上合适的香料,那么也将会使食物变得更美味,更诱人。
香料的类型有很多种,用不同的香料,可以搭配不同的配方。
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让人上瘾的香料秘方,供大家参考选择。
让人上瘾的香料秘方一、五香粉香料配方配方1:砂仁60g、丁香12g、豆蔻7g、肉桂7g、三柰12g配方2:大料20g、干姜5g、小茴香8g、花椒18g、陈皮6g、花椒18g配方3:大料52g、桂皮7g、三柰10g、白胡椒3g、砂仁4g、干姜17g、甘草7g。
各种香料调料的配方大家平时炒菜的时候都离不开调料。
调料不仅可以提升食物的鲜味,让食物的味道更加与众不同,同时人体要健康发育也离不开调料。
根据调料的配方不一样,制作出来的调料味道也是不一样的,其具体的用法也是完全不同的。
而且,如果配方有问题的话,制作出来的调料就有可能会有苦味。
那么,香料调料的配方是什么呢?五香粉因配料不同,它有多种不同口味和不同的名称,如麻辣粉、鲜辣粉等,是家庭烹饪佐餐不可缺少的调味料。
配方1:砂仁60g、丁香12g、豆蔻7g、肉桂7g、三柰12g 配方2:大料20g、干姜5g、小茴香8g、花椒18g、陈皮6g、花椒18g配方3:大料52g、桂皮7g、三柰10g、白胡椒3g、砂仁4g、干姜17g、甘草7g(有些配有少许孜然,也是茴香的一种,叫野茴香。
)十三香大料的具体的配方"十三香"这个名字很长时间没有听人提起了。
记得小时候见过走街串巷的挑担者边走边吆喝着买"十三香",那时也不知道"十三香"是什么,只是觉得这个名字很有意思。
其实,"十三香"就是指13种各具特色香味的中草药物,包括紫蔻、砂仁、肉蔻、肉桂、丁香、花椒、大料、小茴香、木香、白芷、三奈、良姜、干姜等。
卤肉香料配方选料:清油250g、八角25g、桂皮15g、小茴15~25g、甘草10g、三奈10g、甘菘3~5g、花椒20g、砂仁10g、草豆蔻5g、草果15g、丁香5~15g、生姜100g、大葱150g、绍酒100g、酱油100~200g、冰糖350~500g、味精15g、精盐350~500g、鲜汤5000g、纱布袋2个。
卤肉配方:八角、桂皮、小茴、甘草、三奈、甘菘、花椒、砂仁、草豆蔻、草果、丁香。
各种调味酱:1、蒜味烤肉酱材料:酱油2大匙、蚝油2大匙、冰糖或麦芽糖2大匙、五香粉少许、胡椒粉1/4小匙、水3又1/2杯、酒1大匙、蒜头12瓣。
作法:锅子内放2大匙油,先将蒜头炸至金黄,取出。
中药香料配方香料有很好的药用功能。
我国古代的药物着作中对龙脑、沉香、胡椒、砂仁、丁香和肉桂等芳香物质分别作了医疗性能的介绍,将它们用来做通窍醒脑、调气、止痛、活血舒筋和散淤消肿的药物。
芳香物质中,麝香通经络治中风,苏合香开郁豁痰,丁香善治牙痛。
印度气候炎热,人们很早就懂得食用咖喱这种有丁香、肉桂、芫荽、豆蔻等多种香料配成的调料,来防治由食物霉变引起的热带肝病。
东欧人用香紫苏水洗澡,法国人把薰衣草当作家庭良药,用来治疗神经性心治疗关节炎,收到意想不到的功效。
目前有一种花香疗法:让病人坐着,一面嗅着阵阵花香,一面听着悦耳音乐。
医药学家用香叶天竺葵来治疗神经衰弱,用迷迭香和薰衣草来治疗气喘病等,取得很好疗效。
香料同人们的生活关系越来越密切。
如人们食用的糖果、饼于、汽水、面包、冰淇淋等食品里,有些含有的果香,就是来自于加入的菠萝精、草莓精、香兰素等人造香料。
食品的香味可以增进食欲。
又如,在制造皮革、橡胶、涂料、油墨时,也要添加一些香料,用来覆盖掉原来的难闻气味,使产品更受欢迎。
生活中给人们带来美妙感觉的香水、空气清新剂等更是与香料密不可分。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香料的需要量将不断地增长,它们的用途也将迅速扩大。
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下香料的功能:1.甘草别名甜草,蜜草,甜根子,甘、平、无毒,此草为最为众药之主,经方少有不用者,犹如香中有沉香,补中益气,缓急止痛,泻火解毒,润肺祛痰,对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肺瘘咳嗽有明显效果,坚筋骨,长肌肉,信气力,可以轻身延年。
2.杜仲又名思仲,川仲,以树皮及叶入药,是传统的名贵中药材,杜仲皮有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的功效,对肾虚腰痛,高血压有疗效。
3.天麻又名赤箭,明天麻,为名贵中药材,能祛风定惊,平肝息风,对眩晕,手脚麻木有功效。
4.干姜分南姜和北姜,鲜品为生姜,干品为干姜,由于长期选育和栽培的结果,形成药姜和菜姜两大品种,药姜是干姜的来源,辛温,有温中、敬寒回阳通脉,温肺化欲的功能,具有调中下气,消化食物,有解酒的作用。
四种超级卤料配方及制作过程一、五香老卤香料配比:八角100g 当归15g 桂皮75g 丁香15g 山奈40g小茴香80g 良姜35g 香叶35g 白芷80g 香茅草10g 荜拨12g木香20g 山楂35g 红豆蔻35g 草果40g 香果40g 陈皮20g白胡椒30g 百扣35g 老蔻10g 香砂仁60g 甘草25g 排草15g甘松25g 干姜15g 千里香20g卤水制作过程:1、准备猪大骨一箱、鸡架一箱、生姜、料酒、香醋、香料一包洗净备用;2、高汤桶中加清水150斤左右,加入少量食盐、加入生姜1斤左右,料酒500毫升,香醋20g,大火烧开打去浮沫,大火煮一小时左右,在转中火熬制30分钟左右,再加入香料包小火熬制一小时左右,关火捞出残渣,香料包捞出备用;3、调味过程:100斤左右的汤,加食盐3--3.5斤,味精2斤,白砂糖1.6斤,鸡精一斤,加入糖色卤水制作完成。
卤水卤制食物时,每一斤食物加入:食盐10克、糖8克、鸡精2克,味精6克,胡椒粉0.2克、乙基麦芽酚0.3克。
温馨提示:新卤水先卤制几次鸡之后再卤制其他食材(无鸡不鲜无鸭不香),香料包三次更换一次,卤水不可频繁干烧,会导致卤水发黑,味道过重。
二、香辣红油卤制作香料:白芷50克甘草10克砂仁40克丁香10克桂皮55克肉蔻45克荜拨30克白胡椒30克山奈45克八角55克小茴香45克草果50克红扣35克百扣35克香叶25克香茅草16克当归30克罗汉果4个黄芝枝30克香木30克制作过程:1、准备鸡骨架一件、猪大骨一件高汤桶加清水50斤左右,生姜半斤,白酒50克,大火烧开打去浮沫,大火煮一个小时左右,再转中火熬制3小时;2、10斤卤水调味:放入鸡精120克、辣鲜露20克、肉宝王5克、麦芽粉5克、鸡汁50克、鸡油250克,鸡肉骨髓清膏5克,味精110克,食盐130克左右,调好味备用;辣卤:将花椒60克红油3斤,辣椒200克放入汤中红油制作:准备材料如下1、香料:桂皮40克草果50克八角60克小茴香90克白芷60克百扣70克香叶60克砂仁80克2、香葱80克香芹100克洋葱100克香菜50克生姜80克、辣椒800克豆瓣酱1300克色拉油30斤干辣面150克孜然30克制作过程:锅中加水放入香料,煮大约三分钟清洗干净后,香料捞出控干水分,锅中加油烧制四成热,放入香料,香芹,洋葱,香菜,生姜,小火持续加热并不断搅拌,熬制一个小时候,放入豆瓣酱,小火再熬制一个小时,捞出香料,将油跟辣酱分离即可。
卤水配方(一) (1)刘厨卤水卤制牛下货、猪下货、牛肉、野兔等 (1)王厨卤水适用范围:乳鸽、猪耳朵、鹅掌、猪肚、牛肚、鸡蛋、豆腐等 (2)顾厨卤水 (3)李厨卤水 (4)张厨卤水 (5)白卤水 (6)卤水配方(二) (7)桂林米粉卤水 (7)北方酱汤 (8)腊味白卤 (9)卤水配方(三) (9)海鲜卤水 (12)潮州卤水 (13)曹厨卤水 (15)卤水配方(一)刘厨卤水卤制牛下货、猪下货、牛肉、野兔等原料:A.八角50克,白豆蔻50克,甘草50克,沙姜50克,花椒15克,小茴香10克,香茅25克,白胡椒10克,草果8个,肉豆蔻6个,草豆蔻6个,香叶20片,丁香10克,罗汉果3个,蛤蚧2只,香菜籽50克,白芷10克,杜仲10克,南姜10克,良姜10克,砂仁10克,桂皮10克。
B.老母鸡3000克,金华火腿3000克,干贝250克,里脊肉10斤,猪棒骨10斤。
C.清水60斤。
D.小洋葱750克,南姜400克,大蒜150克。
E.色拉油1500克。
F.广州米酒800克,花雕酒1000克,冰糖1000克,海天金标生抽王1500克,美极鲜酱油170克,鱼露300克,老抽500克,蚝油250克,味精150克,盐250克,鸡粉150克。
制作:1、A料用纱布包锅,放入沸水中大火煮10分钟捞出备用;B 料中除干贝外,其余的原料均放入放入沸水中大火煮20分钟,捞出洗净备用。
2、将C料放入不锈钢桶中,放入氽水后的B料、干贝小火煲12小时,将B料取出,把原汤过滤后重新放入不锈钢桶中,加入A料小火煲2小时,放入F料后小火煮30分钟。
3、D料洗净后切成厚片,放入烧至六成热的色拉油中小火浸炸5分钟至出香,捞出D料后把色拉油倒入汤料中调匀即可。
特点:口味咸鲜微甜,色泽红亮。
适用范围:可以用来卤制牛下货、猪下货、牛肉、野兔等。
王厨卤水适用范围:乳鸽、猪耳朵、鹅掌、猪肚、牛肚、鸡蛋、豆腐等原料:A.八角50克,花椒20克,香叶30克,陈皮25克,草果30克,丁香10克,甘草15克,罗汉果3个,沙姜25克,白豆蔻25克,肉豆蔻25克。
各种香料的配方五香粉因配料不同,它有多种不同口味和不同的名称,如麻辣粉、鲜辣粉等,是家庭烹饪佐餐不可缺少的调味料。
配方1 :砂仁 60g 丁香 12g 豆蔻 7g 肉桂 7g 三柰 12g 配方2 :大料 20g 干姜 5g 小茴香 8g 花椒 18g 陈皮 6g 花椒18g配方3 :大料 52g 桂皮 7g 三柰 10g 白胡椒 3g 砂仁 4g 干姜17g 甘草 7g(有些配有少许孜然,也是茴香的一种,叫野茴香。
)十三香大料的具体的配方“十三香”这个名字很长时间没有听人提起了。
记得小时候见过走街串巷的挑担者边走边吆喝着买“十三香”,那时也不知道“十三香”是什么,只是觉得这个名字很有意思。
其实,“十三香”就是指13种各具特色香味的中草药物,包括紫蔻、砂仁、肉蔻、肉桂、丁香、花椒、大料、小茴香、木香、白芷、三奈、良姜、干姜等。
“十三香”的配比,一般应为:花椒、大料各5份,肉桂、三奈、陈皮、良姜、白芷各2份,其余各1份,然后把它们合在一起,就是“十三香”。
分开使用也可,如茴香气味浓烈,用于制作素菜及豆制品最好;做牛、羊肉用白芷,可去除膻气增加鲜味,使肉质细嫩;熏肉、煮肠用肉桂,可使肉、肠香味浓郁,久食不腻;汆汤用陈皮和木香,可使气味淡雅而清香;做鱼用三奈和生姜,即能解除鱼腥,又可使鱼酥嫩相宜,香气横溢;熏制鸡、鸭、鹅肉,用肉蔻和丁香,可使熏味独特,嚼时鲜香盈口,满室芬芳。
听老人讲,制作“十三香”时原料必须充分晒干或烘干,粉碎过筛,而且越细越好。
每种原料应该单独粉碎,分别存放,最好将其装在无毒无异味的食用塑料袋内,以防香料“回潮”或走味儿。
使用时并非用量越多越好,一定要适量,因为桂皮、丁香、茴香、生姜以及胡椒等料,它们虽然属于天然调味品,但如果用量过度,同样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乃至毒性和诱变性,所以使用时应以“宁少勿多”为宜。
火锅香料配方配方一白扣5克草果5克三奈3-5克丁香3-5克砂仁5克香果5克孜然5克桂皮5克甘草5克枝子5克排草5克老扣5克甘松5克陈皮5克筚拨5克香茅草5-8克八角5克香叶5克千里香5克小茴香8克香草5克配方二小茴香0.2克大料0.5甘草0.15桂皮0.3丁香0.08草蔻0.1肉扣0.09白扣0.12陈皮0.02荜拨0.07白芷0.1三奈0.25香草0.04灵草0.06排草0.1紫草0.06香茅草0.04草果0.2香果0.05良姜0.08砂仁0.09肉桂0.07木香0.03沙仁0.07香叶0.1香砂0.2甘菘0.06锅底料配方及其炒制方法一,小锅炒制法配方配料: 牛油3斤色拉油2斤郫县豆瓣1斤白酒50克醪糟20克滋粑海椒1,5斤生姜1两大蒜1两花椒1.5两豆豉15克宜宾碎米牙菜15克冰糖1两上等辣椒面2两大葱1两3寸段香料配方:白扣5克草果5克三奈3-5克丁香3-5克砂仁5克香果5克孜然5克桂皮5克甘草5克枝子5克排草5克老扣5克甘松5克陈皮5克筚拨5克香茅草5-8克八角5克香叶5克千里香5克小茴香8克香草5克炒制前先把香料剪成2寸长得节,用温水泡大约20分钟,花椒泡涨. 准备2口炒锅,一个里面放(豆瓣,大葱生姜醪糟白酒25克大蒜碎米牙菜豆豉冰糖)共9样拌匀. 另一口锅内加入3斤牛油熬化,然后加入色拉油烧到7-8成热,用勺子把油舀到和匀的豆瓣上面,边淋油边搅拌,以免豆瓣焦化.至到油淋完为止.然后将豆瓣置火上用中火熬制10分钟左右,豆瓣快干水气时下滋粑辣椒,改用大火炒制当油沸腾时,改用小火熬制,15分钟后加入白酒25克左右,继续炒制,直到各原料水分快干时加泡涨得香料继续炒制,直到各原料9分干时下泡涨得花椒,炒制5-10分钟即可。
21种芳香型香料1. 八角增香,回味甘甜,香气清爽,50斤卤水用量25g-30g2. 小茴香增香,气味芳香,香气和八角相似,50斤卤水用量25g-30g3. 桂皮增香祛腥,香气浓郁,回甜祛腥效果强,50斤卤水用量20g-30g4. 砂仁透骨增香,有芳香味,50斤卤水用量15g-20g5. 草果增香祛腥,气味浓厚,回口悠长,草果籽有苦涩味,50斤卤水用量15g-20g6. 肉蔻增香提鲜,气味突出,核仁有芳香味,50斤卤水15g-20g7. 白蔻增香祛腥,微苦,属于苦香型香料,有薄荷味,50斤卤水15g-25g8. 草寇增香祛腥解油腻作用,有辛辣味微苦,药香味突出,50斤卤水用量为15g-25g9. 红寇味道芳香,味道辛辣,有增香祛腥的作用,50斤卤水用量为5g-10g10. 香叶有芳香味,苦味明显具有增香作用,50斤卤水用量10g-15g11. 丁香香气突出,不可多用,透骨增香,50斤卤水用量5g-7g12. 孜然香气浓郁,增香祛腥,50斤卤水用量10g-15g13. 千里香有清凉的味道,可以增香祛腥,50斤卤水10g-15g14. 木香香气浓郁味苦,不可多放,具有增香作用,50斤卤水5g-10g15. 甘松香气浓郁,飘香性好,能够增香去异味,50斤卤水用量15g-25g16. 香茅草有柠檬味清香,飘香性好,能增清香解油腻,50斤卤水用量10g-15g17. 排草在夏天常用,有防腐的作用,50斤卤水用量5g-10g18. 香菜籽有浓郁的香菜味,属于清香型香料,能够清香解油腻,50斤卤水用量15g-30g19. 五加皮香气浓郁,苦味明显,可以增香去腥,50斤卤水用量15g-20g20. 百里香香气浓郁,去腥笑果好,能够增香祛腥,50斤卤水用量10g-15g21. 灵香草清香解油腻,50斤卤水10g-15g我们掌握了香辛料的基础知识,根据君臣佐使的搭配原则才能组合好的配方。
32种香料配方在制作各种食物的时候,尤其是火锅、卤肉、烧烤等类型的食物的时候,如果能够加上合适的香料,那么也将会使食物变得更美味,更诱人。
香料的类型有很多种,用不同的香料,可以搭配不同的配方。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五香粉香料、十三香大料、火锅香料以及卤肉香料的具体配方!一、五香粉香料配方配方1:砂仁60g、丁香12g、豆蔻7g、肉桂7g、三柰12g 配方2:大料20g、干姜5g、小茴香8g、花椒18g、陈皮6g、花椒18g配方3:大料52g、桂皮7g、三柰10g、白胡椒3g、砂仁4g、干姜17g、甘草7g。
二、十三香大料的配方一般应为:花椒、大料各5份,肉桂、三奈、陈皮、良姜、白芷各2份,其余各1份,然后把它们合在一起,就是"十三香"。
分开使用也可,如茴香气味浓烈,用于制作素菜及豆制品最好;做牛、羊肉用白芷,可去除膻气增加鲜味,使肉质细嫩;熏肉、煮肠用肉桂,可使肉、肠香味浓郁,久食不腻;汆汤用陈皮和木香,可使气味淡雅而清香;做鱼用三奈和生姜,即能解除鱼腥,又可使鱼酥嫩相宜,香气横溢;熏制鸡、鸭、鹅肉,用肉蔻和丁香,可使熏味独特,嚼时鲜香盈口,满室芬芳。
三、火锅香料配方配方一:白扣5克、草果5克、三奈3-5克、丁香3-5克、砂仁5克、香果5克、孜然5克、桂皮5克、甘草5克、枝子5克、排草5克、老扣5克、甘松5克、陈皮5克、筚拨5克、香茅草5-8克、八角5克、香叶5克、千里香5克、小茴香8克、香草5克配方二:小茴香0.2克、大料0.5甘草0.15克、桂皮0.3克、丁香0.08克、草蔻0.1克、肉扣0.09克、白扣0.12克、陈皮0.02克、荜拨0.07克、白芷0.1克、三奈0.25香草0.04克、灵草0.06克、排草0.1克、紫草0.06克、香茅草0.04克、草果0.2克、香果0.05克、良姜0.08克、砂仁0.09克、肉桂0.07克、木香0.03克、沙仁0.07香叶0.1香砂0.2克、甘菘0.06克四、卤肉香料配方选料:清油250g、八角25g、桂皮15g、小茴15~25g、甘草10g、三奈10g、甘菘3~5g、花椒20g、砂仁10g、草豆蔻5g、草果15g、丁香5~15g、生姜100g、大葱150g、绍酒100g、酱油100~200g、冰糖350~500g、味精15g、精盐350~500g、鲜汤5000g、纱布袋2个。
中式全部香料用法很多人按部就班一味地找配方,但是对于里面添加各种香料起的作用却不大清楚,要正确使用它们,就必须明白这些香料各自的主要特征。
常用的各种香辛料,多数都是带有辣味的,此外甘味的有甘草,麻味的有花椒,苦味的有陈皮、砂仁。
1.辛辣料:辣椒、白胡椒、黑胡椒、花椒2.芳香料:香茅、莳萝、荜拨、香叶、荆芥、百里香、孜然、丁香、小茴香、肉豆蔻、白豆蔻、草豆蔻、八角、云木香、辛夷、甘松、排草、砂仁、薄荷、紫苏、香菜籽、芹菜籽、红豆蔻、五加皮3.祛异料:白芷、川芎、良姜、草果、南姜、桂皮、月桂、干姜、山柰、独活、桂枝4.调色料:姜黄、红花、黄栀子、紫草5.其他料:甘草、陈皮、干淮山、当归、罗汉果辛辣料黑胡椒:作用:增辣味、调和滋味。
应用:主要用来制作黑椒菜肴。
鉴别:黑胡椒的色泽一般是棕褐色,色泽不正的为假的黑胡椒,多呈黑灰色或黑褐色。
黑胡椒具有胡椒碱和挥发油的辛辣而芳香的气味,气味平淡的不宜购买。
白胡椒:作用:增辣味、祛异味、增香味。
应用:1.磨成粉末后用来制作糊辣汤、酸辣汤之类的菜肴,一般10人份的菜肴需要添加白胡椒粉20克左右。
2.如果用来制作卤水或者酱汤,50千克的水或汤添加白胡椒的用量不要超过60克-80克。
3.在炖鱼或者制作鱼汤时,加入胡椒粒5克,可以有效祛除鱼肉的腥味;在炖羊肉汤时,可以加入白胡椒粒10克,可以有效祛除羊肉的膻味。
4.用来腌制一些带有异味的肉类原料,比如腌制羊肉,每500克肉需要添加2-3克胡椒粉。
鉴别:白胡椒粒以干燥、皮色淡黄、颗粒完整者为优。
主要说一下真假胡椒粉的鉴别方法:真正的胡椒粉是灰褐色粉末,具有纯正浓厚的胡椒香气,味道辛辣,粉末均匀,用手尖搓摸没有染色迹象。
若放入水中浸泡,其上液面为褐色,底下沉有棕褐色颗粒。
假胡椒粉多是采用米粉、玉米粉、糖、麦皮、辣椒粉、黑炭粉、草灰等杂物外加少量胡椒粉,或根本不加胡椒粉制成的。
其粉末不均,香气淡薄或根本无胡椒香气,用手指头沾上粉末摩擦,指头马上染黑。
各种香料的配方五香粉因配料不同,它有多种不同口味和不同的名称,如麻辣粉、鲜辣粉等,是家庭烹饪佐餐不可缺少的调味料。
配方1 :砂仁60g 丁香12g 豆蔻7g 肉桂7g 三柰12g配方2 :大料20g 干姜5g 小茴香8g 花椒18g 陈皮6g 花椒18g配方3 :大料52g 桂皮7g 三柰10g 白胡椒3g 砂仁4g 干姜17g 甘草7g(有些配有少许孜然,也是茴香的一种,叫野茴香。
)十三香大料的具体的配方“十三香”这个名字很长时间没有听人提起了。
记得小时候见过走街串巷的挑担者边走边吆喝着买“十三香”,那时也不知道“十三香”是什么,只是觉得这个名字很有意思。
其实,“十三香”就是指13种各具特色香味的中草药物,包括紫蔻、砂仁、肉蔻、肉桂、丁香、花椒、大料、小茴香、木香、白芷、三奈、良姜、干姜等。
“十三香”的配比,一般应为:花椒、大料各5份,肉桂、三奈、陈皮、良姜、白芷各2份,其余各1份,然后把它们合在一起,就是“十三香”。
分开使用也可,如茴香气味浓烈,用于制作素菜及豆制品最好;做牛、羊肉用白芷,可去除膻气增加鲜味,使肉质细嫩;熏肉、煮肠用肉桂,可使肉、肠香味浓郁,久食不腻;汆汤用陈皮和木香,可使气味淡雅而清香;做鱼用三奈和生姜,即能解除鱼腥,又可使鱼酥嫩相宜,香气横溢;熏制鸡、鸭、鹅肉,用肉蔻和丁香,可使熏味独特,嚼时鲜香盈口,满室芬芳。
听老人讲,制作“十三香”时原料必须充分晒干或烘干,粉碎过筛,而且越细越好。
每种原料应该单独粉碎,分别存放,最好将其装在无毒无异味的食用塑料袋内,以防香料“回潮”或走味儿。
使用时并非用量越多越好,一定要适量,因为桂皮、丁香、茴香、生姜以及胡椒等料,它们虽然属于天然调味品,但如果用量过度,同样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乃至毒性和诱变性,所以使用时应以“宁少勿多”为宜。
火锅香料配方配方一白扣5克草果5克三奈3-5克丁香3-5克砂仁5克香果5克孜然5克桂皮5克甘草5克枝子5克排草5克老扣5克甘松5克陈皮5克筚拨5克香茅草5-8克八角5克香叶5克千里香5克小茴香8克香草5克配方二小茴香0.2克大料0.5甘草0.15桂皮0.3丁香0.08草蔻0.1肉扣0.09白扣0.12陈皮0.02荜拨0.07白芷0.1三奈0.25香草0.04灵草0.06排草0.1紫草0.06香茅草0.04草果0.2香果0.05良姜0.08砂仁0.09肉桂0.07木香0.03沙仁0.07香叶0.1香砂0.2甘菘0.06锅底料配方及其炒制方法一,小锅炒制法配方配料: 牛油3斤色拉油2斤郫县豆瓣1斤白酒50克醪糟20克滋粑海椒1,5斤生姜1两大蒜1两花椒1.5两豆豉15克宜宾碎米牙菜15克冰糖1两上等辣椒面2两大葱1两3寸段香料配方:白扣5克草果5克三奈3-5克丁香3-5克砂仁5克香果5克孜然5克桂皮5克甘草5克枝子5克排草5克老扣5克甘松5克陈皮5克筚拨5克香茅草5-8克八角5克香叶5克千里香5克小茴香8克香草5克炒制前先把香料剪成2寸长得节,用温水泡大约20分钟,花椒泡涨. 准备2口炒锅,一个里面放(豆瓣,大葱生姜醪糟白酒25克大蒜碎米牙菜豆豉冰糖)共9样拌匀. 另一口锅内加入3斤牛油熬化,然后加入色拉油烧到7-8成热,用勺子把油舀到和匀的豆瓣上面,边淋油边搅拌,以免豆瓣焦化.至到油淋完为止.然后将豆瓣置火上用中火熬制10分钟左右,豆瓣快干水气时下滋粑辣椒,改用大火炒制当油沸腾时,改用小火熬制,15分钟后加入白酒25克左右,继续炒制,直到各原料水分快干时加泡涨得香料继续炒制,直到各原料9分干时下泡涨得花椒,炒制5-10分钟即可。
吊汤俗话说"无鸡不鲜,无鸭不香,无骨不浓"所以在吊制白汤时一定要注意原料得搭配,才能保证汤鲜味美. 其特点是:颜色乳白,味正,稠度较浓.老母鸡一只老母鸭一只猪骨头15斤鲫鱼4斤(鲫鱼熬汤时一定要用纱布包好)吊汤工序1 原料氽水要氽透2 凉水浸泡原料1个小时,使各原料内部各营养成分疑固,熬出得汤才鲜香味美.3 吊汤时加入姜葱料酒,胡椒颗粒.4 一次性掺满水,如果水被熬干,只能加入开水冲到汤锅里,严禁往汤锅内加入冷水.5 勤打泡沫,才能保证汤汁乳白.大火烧开用大火炖汤为浓汤即白汤,用小火炖汤为清汤.一定要注意.一般推荐使用4:6锅即4分清汤6分油. 对锅原料:生姜颗粒50克大蒜颗粒50克盐15克味精50克鸡精50克胡椒粉5克黄酒75克白糖15克醪糟10克干辣椒40克花椒25克老油5斤鲜汤3斤. 记住:先把味道调好,再放母料.花椒和干辣椒把老油和母料放了再放.清汤锅底配方:鸡精30克味精20克盐10克胡椒15克大枣10克枸杞5克大蒜10克姜片(取皮)5克鸡油50克西红柿4片山珍20克清汤4斤.猪油100克山珍(羊血菌,牛杆菌.滑子菇等)将当归和党参共20克剁成颗粒放到白汤锅底内效果特佳.什么是香料?香辛料这一术语指的是广泛用于食品的物质;它们或有强烈的香气,或有刺激性的味道,或可用于着色,或可用于提高食欲,或有利于消化。
概括地说,现通常所指的香辛料大都是香料植物的干燥物,它们可以是植物的根、花、蕾、枝、皮、叶、果等,它们能给食物带来特有的风味、色泽和刺激性味感。
香辛料在中国食品和烹饪界可统称为香料。
二、香辛料的种类有哪些?1、以芳香为主的香辛料,如大茴香、罗勒、芥子、黄蒿、小豆蔻、丁香、肉桂、芫荽、莳萝、茴香、肉豆蔻、洋苏叶等。
2、以增进食欲为主的香辛料:如生姜、辣椒、胡椒、芥末、山萮菜、花椒等。
3、以脱臭性(矫臭性)为主的香辛料,如大蒜、月桂、葱类、洋苏叶、玫瑰、麝香草等。
4、以着色性为主的香辛料,如红辣椒、藏红花、郁金等。
国家技监局于1991年公布的国家标准中规定了42种我国常用的香辛料的技术标准。
三、火锅底料炒制时为什么要施放香料?首先,是呈香、增香和抑臭的需要。
重庆火锅,特别以“老火锅”为代表的传统火锅的底料生产,以牛油、辣椒、花椒、姜、蒜、豆瓣为主材,不施放香料,靠厨师掌握火候来确定底料的呈香度,特别是依靠牛油熟化后的呈香,但牛油本身具有腥臭味,仅靠姜、蒜等物料不能有效的抑制牛油的臭味。
因此,重庆老火锅给人的感觉只是厚重、油腻,而缺乏香味,而我们研制的火锅底料香料中按科学配方将数十种天然香料有机组合,添加于火锅底料中起到抑臭、去邪、呈香、增香的作用。
其次,是防腐、灭菌、留香的需要。
火锅底料在炒制过程中由于高温的作用,物料中绝大部分细菌已经灭杀,但底料中的水分不可能完全炒干,因此,底料冷却后在贮存和待用过程中,当水与空气发生接触后,会使底料逐渐发生氧化、霉变、酸败等现象,严重影响火锅底料的品质,甚至不能使用,我们研制的火锅底料香料中配有的成份如丁香、千里香、豆蔻、肉桂等具有很强的灭菌、防腐的作用。
为保持火锅底料质量和留香、延长保质期提供了保证。
第三,饮食保健的需要。
食客在食用火锅时,往往会因烫涮方法不得当,将未烫熟的菜品吃下,往往导致腹泻,也有些食客胃肠因对辛辣食品产生过敏反应也会导致腹泻,或者一些食客因自己的身体状况,如脾胃虚寒、肾阳衰微、肠寒滑泄、感冒等原因吃火锅会产生不适状况。
根据药食同源,医食同源的原理,我们在火锅香料中加入了如豆蔻、砂仁、霍香、排草等即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料,对食客在进食火锅中产生的不适具有良好的去寒、温中、化湿、止泻的作用。
四、为什么要在兑锅时添加香料?首先,是增香的需要。
我们知道在火锅底料炒制时施放香料,其香料中成份是起到抑臭、增香、防腐、药疗的作用,其中的增香作用是随着火锅烫涮过程中缓释出来,具有持久性。
但食客是迫不及待的,他们在进食火锅之前对香味就有很高的要求,因此,我们根据食客的心理,研制出来瞬间挥发出香味的火锅调香料,即对火锅进行二次增香,以满足食客的要求。
其次,是调味的需要。
调味是火锅制作的精髓所在。
前面谈到重庆老火锅使用的材料非常简单,主要靠厨师对材料的理解和火功的掌握来炒制火锅底料,追求的是“本味”、“真味”,包括原料自然之味和涮烫后出现的美味。
它体现出来的是厚重与原汁原味,不足的是油腻、香气不足和品味单一。
而近代的调味,特别是现代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在饮食方面追求的是“浓而不腻,淡而不薄”。
“浓而不腻”指味要浓厚,不可油腻,即要突出本味,也要去掉原料的异味(如底料中牛油、涮烫菜品中牛羊肉、海鲜品等的异味)还能保持和增加原料的美味,从而收到除异味,树正味,添滋味,广口味的效果。
所谓“淡而不薄”,即指味要清新,不可淡薄,追求味之清美。
中餐讲究是“百菜百味”,而火锅的精华在于“百菜一味”,除了火锅讲究的“本味”、“真味”,还追求其最高境界一至味,也就是对菜品的味进行恰如其分的调理。
比如,豆蔻、孜然对牛羊肉的调理,丁香对猪肉的调理,三奈、良姜对鸡肉的调理等等。
从而达到"百菜一味"不偏味,姹紫嫣红春满堂的美妙境界。
五、火锅常用的香辛料有哪些?火锅用香辛料主要分两种类型,一种是用于火锅底料炒制之用,其主要作用是抑臭、祛腥、赋香;另一种是用于火锅兑锅之用,作用是赋香、增香。
这两种香料都是复合香料,单靠一种香料来提香是不可能的。
香料又依南方和北方的生活习惯不同而有所区别。
火锅常用的香辛料主要有:胡椒、花、辣椒、小茴香、八角茴香、甘草、肉桂、丁香、肉豆蔻、肉豆蔻干皮、草豆蔻、红豆蔻、陈皮、辛夷、孜然、莳萝、荜拨、白芷、三奈、鼠尾草、百里香、草果、香果、良姜、甘牛至、砂仁、月桂、木香、广木香、迷迭香、广沙仁、紫苏、香薷、甘菘、葫芦巴等。
火锅香料的作用及其用量1甘菘在麻辣火锅汤料或卤菜中常用的一种毛绒绒、黑褐色的根状香料,成都人称为香草,重庆人称其为香菘,其实应该叫甘菘,又名甘菘香。
甘菘气味辛香,近似强烈的松节油气味,具有理气止痛、开郁醒脾的作用,是被用作治疗胸腹胀痛、胃痛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一味中药。
在麻辣火锅汤料或卤水中加入此香料,其香味浓郁。
不过要注意量的把握,一次用量不宜超过5克,否则香气“腻人”。
2丁香又叫公丁香、子丁香,为丁香的花蕾,烹调中常用的是干品,香味浓,尝之有刺舌、麻舌感,其性味辛温,有暖胃、止嗝逆、驱风、镇痛的作用。
在烹调中的用量应在1~2克以内,千万不可多用。
3八角应叫八角茴香,又叫大茴香、大料、八月珠,这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一味香料。
其特点是闻之芳香,尝之微甜。
其性味辛、温,有温中开胃,祛寒疗疝的作用。
在烹调中无论是火锅、红烧、卤水均可使用。
由于其香味是有人喜欢有人烦,故在使用中比较灵活,以5~10克为宜。
4小茴香又叫茴香、香丝菜、怀香、野茴香。
全国多数地区都有栽培,且为人们所熟悉,其鲜品茎叶在烹调中常见用于制作茴香胡豆、茴香馅饺子等。
其成熟果实犹如小稻谷粒或孜然,有特异芳香气。
作为香料使用,广泛用于红烧、卤水、麻辣火锅中。
在火锅中可适当加大用量,比如10~20克或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