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王阳明心学之知行合一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王阳明心学之“知行合一”与“致良知”

姓名:陈泓君学号:312030505003

【摘要】:王阳明的心学体系把对封建伦常道德的外在式追求转向到内在于人心,人心的良知就是一切价值的标准。他的知行合一学说,更有强调行动的一面,这样,道德自觉就不仅仅体现在主体的心的主观层面上,而是要求落实到具体实践中。要实现知行合一,良知是基础,良知与行动紧密配合才能达到成圣成德的理想。

【关键词】: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良知

王阳明生活在明朝统治由盛转衰的时代。明初长期稳定,天下承平,统治者渐次骄奢淫逸,政务荒疏,朝臣争权夺利,相互倾轧,宦官乘机窃权专政,扰乱朝政,加之边患频繁,藩王反叛,下层人民的武装暴动,使明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纲常礼教失去了对人心的控制,人们普遍心怀不满,士大夫及其知识分子只知道趋炎附势,追官逐禄,醉生梦死,“方今之俗,廉耻未兴,……奔竞未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王阳明的心学出现了。其心学突破了程朱理学禁锢天下的局面 ,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更强调立德践行、知行合一,给沉寂积年的思想界注人了活力。

一、知行关系的理论探讨

“知行合一”说是王阳明针对程朱“知先行后”提出的, 在他的教育思想中,知行是同一活动的两个方面, 如车之双轮, 鸟之两翼, 不可以截然分开。“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 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以自有知在。”任何现实活动, 都应该是理性与行为的合一。现实活动中理性指导的方面就是知, 而实地行动的方面就是行。知表现为对于行为的意向、推理、决断, 行表现为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中对理性指令的现实作为。这就是王阳明所说的:“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一个现实活动,一般来说,总是创意于知,实行于行,知与行是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 相互包含的,“君子之学”不能“离去事为而废论说”。

具体来讲,在“知行关系”之前还有一个“知”域本身的“内还原”阶段。“知行合一”的细意即指由“知2向行1的还原”。这个所谓的“还原”就是“合一”。直观表述的阳明此一指令句的重要的心学认识论贡献,就表现在他将孔孟心学进一步细腻化: 先把心域过程(认知和感受) 分为两段(知1和知2),再把行为过程分为两段(行1和行2)。但后者分属心的内外两域。这样,阳明学等于暗示存在着一个“心、行”(内外) 兼融的“中介区”: “心行区”,即知就是行,行就是知。

在至真至善的状态下,心将认识到条件的需要,并因此认识到条件的性质。心会自然回应它所认识到的条件需要,这便是“发”。此回应的结果即是所谓的“德”。但作为善与德,它们不仅是知,更是行:它们关系到做实事,是在知善应德的同时行善行德。由此可知,知是有目的的指向与价值判断介入的。对形势的认识带来需要的判断,以及完成此需要所必须或应当做什么的判断,于是出现

行为目标的认识,与实现目标方法的认识。所有这些都是紧密相关的,都是本心的自然功能,并趋使每个人按照心之判断采取行动。其结果的行动与所达到的成就无所不善,无所不德。

在更复杂的形势下,一个人必须正确认识形势,在该形势下需要什么,该做什么,怎么去做。而践行这些,知是前提。但根据王阳明的思想,求知并非将心对目的判断之认识与对善恶的评价割离开来。相反,它们服务于心的目的判断和善恶评价,且必须被认为是心的创造性意图的结果。在此意义上,心之评价与价值判断既给予统一和创造的动机去探索知识,促进行动的完成,又使统一与创造达到实质形式,即善。所以,当其弟子问一个人是否应该讲求不同的礼节或知识时,王阳明的回答很有感染力:“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要去求个温的道理;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去求个凉的道理。这都是那诚孝的心发出来的条件。却是需要这诚孝的心,然后有这条件发出来。”

此处可见,王阳明并没有否定寻求某种特定的知识,在他看来,只有“知”才是“心之本体”。但任何这样的探求必须根植于或受限于意愿或意志,正所谓“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以便在实践中实现特定价值。他的重点可以归纳为三方面:一是对知识的任何探求都必须受到心之反应的意志——意愿所趋动,它在整体上受内在之善的调节;二是此种探求被进一步引向心在此活动中所感知和决定的结果;三是任何知识在此框架下被集中起来,并植根于此,才是有意义的。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王阳明谈到诚心与孝敬就像树根与枝叶,探求冷热之理仅是枝叶。

王阳明相信任何对知识的探求必须是有目的的,并要被心中的价值所趋动。在这个意义上,心之“意”和实现目标的行动是两个起决定性作用的条件。因此,知行合一不是别的,而是心作为最终、也最彻底的真实在其潜在道德(个体的善)完成上的统一。由此容易看出,“知行合一”的命题不可避免地要引出“致良知”的命题。

二、知行合一的实践程序

王阳明认为, 首先必须诚意格物, 要求人们正念头,并且提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要人们防私欲于未萌发之前,灭私欲于方萌之时,也就是要格心、正人心。人们只有首先从一念发动处起符合道德原则, 将一念不善就予以去除,从无一毫人欲之私。这种约束对学生精神自由有很强的制约性, 但在教育上, 就私欲防范于未然而言, 对于陶冶人格也不失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

“知行合一”作为教学方法,不仅要求老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以之克除知而不行的弊病, 也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觉加以贯彻知行合一,学生要把“知行合一”贯彻于道德完善的过程中。王阳明认为, 只有真正的知行合一,才是道德的完善。这种真正的知行合一也就是良知与致良知的统一。良知是知,而致良知是行, 人必须致其良知于事事物物,即一切行为都出于良知的安排, 才符合知行合一的要求。王阳明要求教师以知行合一教育学生克去一念发动之不善。人在实际行动之前, 就有心之发动,这就是意,而意之所用, 必有其物,物即事也。人在某一行为之前, 即存在关于这一行为的意念和设想, 行为正是由意念设想转化而来的。因此要诚意格物, 即人们在行事前要端正自己的念头, 这个念头也就是行。端正了念头也就端正了行为, 也就达到知行合一了。心之本体在没有被私欲所蒙蔽时, 知和行只是一件事,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如有人乍见孺子将入井中, 必有怵惕恻隐之心,这种恻隐之心的自然流露, 必然奔走往救。如果此时有转念, 或畏难不往, 就是知而无行, 这并不是知行本体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