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学概论》考研笔记 - 第04章 - 西方设计概观
- 格式:doc
- 大小:206.00 KB
- 文档页数:24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核心笔记(完整版)第一章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第一节设计学的研究范围设计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被学者们作出思辨的归纳和伦理的阐述,是20世纪以来的产物。
简单说来,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是一种物质文化行为;而设计学则是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特色的综合性的专门学科。
设计学是关于设计这一人类创造性行为的理论研究。
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
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和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设计史必须要研究科技史与美术史,研究设计理论必然要研究相关的工程学、材料学和心理学,研究设计批评必然要研究美学、民俗学和伦理学的理论要求。
一、设计史1.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大学里美术史系也将设计史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向学生们提供。
1.美术史学上19世纪的两位巨人:森珀和里格尔,正是这两位大师通过在美术史领域作出的卓有成就的研究,而给20世纪的学者最终将设计史从美术史中分离出来奠定了坚实的设计史研究基础。
2.20世纪最有影响的西方设计史家:佩夫斯纳和吉迪恩,他们同时又是极有贡献的美术史家和建筑史家。
佩夫斯纳通过其1936年出版的《现代设计的先锋》开创了设计史研究的先河,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这部著作在公众心目中创造了有关设计史的概念,进而影响了公众对于设计的趣味和观念。
吉迪恩关于“无名的技术史”的研究,将设计史的研究引入更为广阔的文化研究方法。
3.美术史学史上19世纪的两位巨人——森珀和里格尔。
正是这两位大师通过在美术史领域作出的卓有成就的研究,而给20世纪的学者最终将设计史从美术史中分离出来奠定了坚实的设计史研究基础。
森珀,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提出唯物主义美术史论;里格尔,“装饰研究”以及“艺术意志”的提出。
的学科,设计学的产生是20世纪以来的事件;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它毫无疑问有着它自己的研究对象。
由于设计与特定的物质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这使得设计学本身具有自然科学的客观性特征;而设计与特定社会的政治、文化、艺术之间所存在的显而易见的关系,(全国百家知名出版社全国特约经销商-文乔图书专营店整理资料)又使得设计学在另一方面有着特殊的意识形态色彩。
本书希望引起中国设计界对理论问题的关注进而对设计教育的关注,并最终使设计学成为一门真正登载教育和实践两方面都得到落实的学科。
目录第一章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第一节设计学的研究范围设计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被学者们作出思辨的归纳和伦理的阐述,是20世纪以来的产物。
简单说来,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是一种物质文化行为;而设计学则是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特色的综合性的专门学科。
设计学是关于设计这一人类创造性行为的理论研究。
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
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和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设计史必须要研究科技史与美术史,研究设计理论必然要研究相关的工程学、材料学和心理学,研究设计批评必然要研究美学、民俗学和伦理学的理论要求。
一、设计史1.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大学里美术史系也将设计史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向学生们提供。
1.美术史学上19世纪的两位巨人:森珀和里格尔,正是这两位大师通过在美术史领域作出的卓有成就的研究,而给20世纪的学者最终将设计史从美术史中分离出来奠定了坚实的设计史研究基础。
2.20世纪最有影响的西方设计史家:佩夫斯纳和吉迪恩,他们同时又是极有贡献的美术史家和建筑史家。
佩夫斯纳通过其1936年出版的《现代设计的先锋》开创了设计史研究的先河,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这部著作在公众心目中创造了有关设计史的概念,进而影响了公众对于设计的趣味和观念。
第一章设计学的研究围及其现状1、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和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2、西方美术史之父-----瓦萨里。
中国——彦远〔唐〕。
3、在中国古代汉语中,与西方“设计〞相似的概念是“经营〞〔重点〕和“造物〞。
4、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5、德国建筑家、理论家森珀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
著有“工艺美术与建筑的风格“。
19世纪为设计史别离于美术史奠定坚实根底的的两位巨人——德国的森珀“工艺美术与建筑的风格“——奥地利的里格尔“风格问题“6、奥地利美术史家阿洛伊斯·里格尔著作“风格问题“被认为是有关装饰艺术历史的最重要的著作。
7、作为人类设计理论的最初萌芽和起点是中国古代的“考工记“和古罗马的“博物志“。
8、在西方一般以荷加斯著作“美的分析“为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
9、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代表人物:威廉·莫里斯强调用手工制作来反对机器和工业化。
这场运动的第一条原则是恢复材料的真实性。
10、人类工程学:人类工程学是研究人的劳开工作能力与极限,以及如何使劳开工具、作业条件、生活道具等与人的解剖构造、生理与心理等特性相适应的学科。
11、“设计〞这个词是文艺复兴时期作为艺术批评术语而开展起来的。
12、罗马的建筑师和工程师维特鲁威“建筑十书“提到构造设计应当由其功能所决定。
13、米斯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奠定了明确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提出“少就是多〞的原则,改变了世界建筑的面貌。
卢斯:提出“装饰就是罪恶〞。
14、被称为战后包豪斯的是:乌尔姆设计学院。
15、对当代设计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位法国构造主义哲学家是福柯和罗兰-巴特。
16、当代西方重要设计思潮〔1〕符号学理论〔德国本塞;50年代应用与建筑设计〕〔2〕构造主义〔福柯的“无意识构造〞概念和罗兰巴特的“神话“〕〔3〕解构方法〔引申自符号学,由60年代的法国德里达在“论语法学“中确立〕〔4〕混沌理论〔由60年代哈佛科学家开展,80年代“创造性的混沌〞开场流行,如黑川纪章的作品〕〔5〕绿色设计〔源于60年代美国的反消费运动,成为重要趋势〕〔6〕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改变20世纪设计过程,尤其是功能决定形式的观念〕17、符号学的代表人物:德国哲学家马克斯·本塞。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全新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完整版-精研学习䋞提供免费试用20%资料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第1章作为学科的设计1.1复习笔记考点一:设计的理论阐述★★★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产生于20世纪,依据西方对视觉艺术理论研究领域的划分方式来划分设计的理论研究领域,可以将其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与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1设计史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并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1)戈特弗里德·桑佩尔(1803~1879)①人物简介桑佩尔作为德国建筑师与作家,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艺术史研究的第一人。
②思想主张a.在艺术史观上桑佩尔认为艺术的历史是一个连续的、线性的发展过程;艺术的风格是由地域、气候、时代、习俗,更重要的是由材料和工具等各种因素所决定的。
其追随者认为,艺术品是技术手段或自然原型的被动反应。
b.其美学材料主义影响了欧洲许多艺术史家和建筑家。
他强调艺术变化的原因来自环境、材料和技术,基于此,西格弗里德·吉迪恩写成《空间、时间与建筑:新传统的成长》一书。
c.他强调材料在建筑和工艺美术中的重要性,并因此成为现代艺术运动的先驱。
③代表作品在《工艺与建筑的风格》著作中,他着重探讨装饰与功能之间的联系。
(2)阿洛伊斯·李格尔(1858~1905)①思想主张a.奥地利艺术史学家李格尔从价值上完全打破了大艺术与小艺术的分界,将对传统小艺术的研究提高至显学的地位。
b.他严厉地批判桑佩尔的机械材料主义理论,指出机械材料主义美学的漏洞,强调艺术是一门心智的学科,必须具有精神性,并称之为“自由的、创造性的艺术冲动”,即“艺术意志”。
而艺术品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心智成功、是人的创造性精神的物质表现。
c.艺术活动的根本所在是坚持创造性的自主和选样的原则。
1、在逻辑上,设计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设计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现代设计阶段。
2、“设计”一词被定义为设想、运筹、计划与运算。
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设计学”则是关于设计这一人类创造性行为的理论研究。
通常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设计批评。
3、古罗马《博物志》——对制作工艺,材料,原理及效果进行简述。
中国《考工记》——以文字、图表对制作工艺、材料选择进行详细阐述。
4、设计批评:把设计作品放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下,用一个公平的原则进行比较,之后发表相应的评论。
5、符号学原理:结构主义、混沌理论、解构主义。
6、西方设计思潮:符号学理论、结构主义、混沌理论、绿色设计、信息技术。
7、视觉符号对标识设计的规定:①符号要符合视觉对象本身②设计要考虑符号的地域性差别给人带来的认识上的差别③符号本身是没有意义的7、设计的3大主题:图与文字、建筑与家具、器物与器皿8、玄武(位于北、表示冬天)、朱雀(位于南、表夏天)、(左)青龙(位于东,表春天)、(右)白虎(位于西,表秋天)。
这四神代表4个方位4个季节。
9、人类最早的文字形态:①苏美尔人的锲形文字(两河流域)②埃及象形文字(尼罗河)③中国象形会意与仿音相结合的文字体系(黄河流域)10、中国文字的发展过程:1、结绳与契刻 2、图画文字 3、陶文 4、甲骨文 5、金文/石文/玉文 6、篆体,隶书,楷体 7、印刷字体 8、泊来字体(黑体)11、书籍装帧形态:简策书、帛书、卷轴书、旋风装书、折经书。
其他古文形态:印章、封面、牌记、纸币、年画、铭记、招幌等。
11、中国近代广告设计——报纸广告、杂志广告。
12、图腾:图腾其实是个外来语,是英语totem的评音,原为南美洲印第安语。
中国古人曾经认为是种特定的植物或动物,是某个部落的祖先或者保护神,所以将该植物或动物的形象进行抽象的刻画,或为图形符号作为部落的图形标记,即为图腾。
13、陶瓷器,青铜器的图形与图案具有的共同特征:①图形与图案的题材丰富②图形与图案的装饰手法多样③图形与图案的装饰内涵深刻14、中国文字的哲学思想:文字与自然的关系、文字与思想的关系、文字与科学的关系。
第四章设计源流之二(西方部分)——-知识点斯堪的纳维亚设计斯堪的纳维亚的现代设计将简洁与实用的设计思想与功能主义融为一体,使手工艺传统与新的严谨的理性主义并行,创造了自己鲜明特色。
它体现了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多样化的文化、政治、语言、传统的融合,以及自然材料的欣赏等。
因为环境因素的影响,它将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与传统的设计文化相结合,既注意产品的实用功能,又强调设计中的人文因素,避免过于刻板和严酷的几何形式,从而产生了一种富于“人情味”的现代设计文化,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一批优秀的设计大师当然功不可默。
如汉宁森、克兰特、阿尔托等。
芬兰设计大师阿尔瓦 .阿尔托(Alvar Aalto,1898-1976)阿尔托是芬兰著名工业设计师、建筑师。
1921-1925年间在瑞典、芬兰等地从事建筑、规划、室内设计、家具、灯具、染织、玻璃以及展示设计等工作,1923年,他研究和从事使木头弯曲的实验。
这项实验导致他30年代革命性的椅子设计。
1929年,与他人合办了他第一次完整的、为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现代家具展。
他最著名的建筑设计是他在土库的家,这被看作是斯堪的纳维亚现代主义的第一个代表。
在选择压薄的木头与胶合板作为他设计的主要选材后,他与土库附近家具厂的技术指导奥托(OTTO KORHONEN)一起研究薄木板的结合以及胶合板成型的局限性。
这些研究导致了他最具技术革命性的设计41号和31号椅子。
他利用薄而坚硬但又能热弯成型的胶合板来生产轻巧、舒适、紧凑的现代家具,已成为国际上驰名的芬兰产品。
他设计还有芬兰设计文化显著特征,如皱叶甘蓝花瓶。
这个花瓶的设计是他受到了芬兰峡湾海岸线的启发,他的产品设计有一种温馨、人文的情调。
汉宁森汉宁森是丹麦著名设计师,汉宁森的成名作是他于1924年设计的多片灯罩灯具,这件作品于1925年在巴黎国际博览会上展出,并获得好评,这种灯具后来发展成了极为成功的PH系列灯具,至今畅销不衰。
这正体现了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特色。
第4章西方设计概观1.本章是如何对西方设计作分期的?答:西方设计的分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时期:(1)“前设计”时期①从史前到古典时期a.史前时期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是史前时期。
b.古典时期以地中海为中心,包括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一系列文明的长期文化史的广义称谓。
第一,古代埃及文明的兴起公元前3000年,文明在埃及沿尼罗河发展起来。
第二,古代希腊的发明第三,古代罗马的兴起公元前496年罗马开始崛起;公元前2世纪中叶,罗马人直接统治希腊和东地中海地区,事实上成为古典地中海文明的继承者。
②中世纪时期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到东罗马帝国灭亡的这段时期;期间哥特式建筑兴起并成为基督教的象征。
③文艺复兴时期14~16世纪,欧洲国家掀起的文艺复兴运动使文艺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设计追求自由解放,出现了广告、橱窗陈列等形式。
(2)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发起工业革命的英国时髦和情趣之类受中产阶级青睐,昂贵商品和报纸、杂志等文化产品兴盛。
(3)19世纪新设计时期19世纪的设计教育和设计改革都有很大突破,兴起了工艺美术运动和新工艺。
(4)现代设计时期①现代主义运动现代主义运动开始探索新的审美观,成立设计艺术学校包豪斯。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设计各国兴起委员会,将战时的军事设计重新拉回到日常生活用品设计。
③20世纪60年代的“波普”审美观将维多利亚时代的趣味和想象中怪诞的画面运用到设计中,设计风格时尚化、年轻化。
(5)当代设计时期①后现代主义理论与设计运用解构主义和混沌理论的方法对设计风格进行重新补充。
②新时代的设计方向开始少数族群的研究,包括对黑人文化、女性和同性恋者的研究,并将新技术与虚拟现实列入设计研究范围。
2.举例说明工业革命对设计的影响。
答:工业革命对设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用陶瓷、金属和玻璃生产传统产品的手工艺匠人仍然存在,但设计师的定义正发生重大变化。
(2)书面形式的设计信息得到发展工业革命之前,产品制造者要从实物中借鉴或模仿其设计构思,而图版或书籍中印刷出来的图像就很难找得到。
设计学概论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现状设计学可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和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在西方,___被称为美术史之父,而在中国,___(唐代)则是设计史的代表人物。
在中国古代汉语中,“经营”和“造物”是与西方“设计”相似的概念。
1977年,英国成立了___,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19世纪,德国的___和奥地利的___奠定了设计史分离于美术史的基础。
奥地利美术史家里格尔的著作《风格问题》被认为是有关装饰艺术历史的最重要的著作。
设计理论的最初萌芽和起点是中国古代的《考工记》和古罗马的《博物志》。
在西方,___的《美的分析》被视为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代表人物___强调用手工制作来反对机器和工业化。
人类工程学是研究人的劳动工作能力与极限,以及如何使劳动工具、作业条件、生活道具等与人的解剖结构、生理与心理等特性相适应的学科。
设计”这个词是文艺复兴时期作为艺术批评术语而发展起来的。
罗马的建筑师和工程师___在《建筑十书》中提到结构设计应当由其功能所决定。
___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奠定了明确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提出“少就是多”的原则,改变了世界建筑的面貌。
___则提出“装饰就是罪恶”。
___被称为战后的___。
___和___是对当代设计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位法国结构主义哲学家。
当代西方的重要设计思潮包括符号学理论、结构主义、解构方法、混沌理论、绿色设计和信息技术。
其中,绿色设计源于60年代美国的反消费运动,成为重要趋势。
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改变了20世纪设计过程,尤其是功能决定形式的观念。
17、符号学的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___,他对符号的研究开创了符号学的学科体系。
18、结构主义倡导者是法国人类学家___,他提出了结构主义理论,对人类文化的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19、绿色设计是一场旨在保护自然资源、防止工业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运动。
我认为这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应该积极支持和推广绿色设计。
第四章设计源流之二(西方部分)——-知识点水晶宫博览会1851年,为了炫耀英国工业进步,英国伦敦举办了19世纪最著名的设计展览——水晶宫博览会。
水晶宫的设计采用了玻璃和铁架结构,博览会对设计理念产生根本影响,各种思想争论对设计界形成强大冲击。
终于在19世纪下半叶英国引发了一场工艺美术运动。
霍塔旅馆维克多-霍塔是比利时新艺术运动的大师,霍塔是一位建筑师,他在建筑与室内设计中经常使用葡萄蔓般相互缠绕和螺旋扭曲的线条,这种线条被称为“比利时线条”或“鞭线”,它起伏有力,并成为了比利时新艺术的代表性特征。
巴黎地铁设计吉马德(Hector Guimard,1867-1942)是法国新艺术的代表人物。
法国新艺术运动受到唯美主义与象征主义的影响,追求华丽、典雅的装饰效果。
吉马德最有影响的作品是他为巴黎地铁所作的设计,所有地铁入口的栏杆、灯柱和护柱全都采用起伏卷曲的植物纹样。
这些设计赋予了新艺术最有名的戏称——“地铁风格”。
高迪西班牙新艺术运动以建筑师安东尼奥·高迪为代表,他吸取了东方风格与哥特式建筑的结构特点,并结合自然形式,以浪漫主义的幻想,将极力软化的曲线趣味渗透到三度空间的建筑之中去,巴赛罗那的米拉公寓是一个典范。
他以浪漫主义的幻想,极力使塑性艺术渗透到三度空间的建筑之中去,与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有异曲同工之妙。
装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它是于1920年在巴黎首度出现的。
装饰艺术风格是一种明确的现代风格,它从各种源泉中吸取了灵感,包括新艺术,俄国芭蕾、美洲印第安艺术。
艺术装饰运动传入美国,与美国的大众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具特点的“爵士摩登”风格。
它豪华、夸张、迷人、怪诞,主要表现在建筑设计和产品设计两方面。
在建筑设计上,一系列的大型建筑物都是艺术装饰风格的产物,如克莱斯勒大厦等,这些建筑一方面采用了金属、玻璃等新型材料,一方面采用了金字塔形的台阶式构图和放射状线条来处理装饰。
第三国际纪念塔构成主义是一战前后俄罗斯的一个先锋艺术流派。
第1章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复习笔记一、设计学的研究范围(设计学是关于设计这一人类创造性行为的理论研究)设计史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1.佩夫斯纳(1)简介在早期所作的“社会美术史”研究中,就已经孕育了对现代设计的倡导;他出版的《现代运动的先锋》开创了设计史研究的先河,影响了公众对于设计的趣味和观念。
(2)影响将设计史独立出来作为专项研究,其所持的研究角度影响了一大批国际著名的美术史家。
还将类型研究引进设计史,使当今专门设计史研究进入一种新的研究境地,拓展了研究者的视野。
(3)代表作《现代设计的源泉》、《关于美术、建筑与设计的研究》(1)简介设计史研究的另一位开创者,他受到沃尔夫林提倡的“无名的美术史”的影响,坚持认为“无名的技术史”与“个体的创造史”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都应当受到历史学家的关注。
(2)主张吉迪恩在出版的设计史名著《机械化的决定作用》中强调现代世界及其人造物一直受到科技与工业进步的持续影响,对设计史的研究应当引入更为广阔的文化研究方法。
3.森珀(1)简介德国建筑家、理论家森珀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
他强调艺术变化的原因来自环境、材料和技术。
对建筑和工艺作了系统和高度类型化的研究。
(2)影响①在艺术史研究中第一次树起了唯物主义的大旗;②他将属于大艺术和小艺术的建筑和工艺作了研究。
提高了小艺术的地位,并使之进入美术史研究的领域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
(3)代表作出版的著作《工艺美术与建筑的风格》,着重探讨装饰与功能之间的适当联系。
(1)主张①强调艺术作为一门心智的学科所必然有的精神性,里格尔将这种精神性称之为“自由的、创造性的艺术冲动”,即“艺术意志”;②里格尔总是坚持创造性的自主和选择的原则,认为这是艺术活动的根本所在。
(2)影响①里格尔出版的著作《风格问题》里,他认识到装饰艺术研究是一门严格的历史科学,这一认识对后世学者将设计作为一门历史科学来研究有着根本性的启发;②比森珀更进一步,从价值上完全打破了大艺术与小艺术的分界,将对传统小艺术的研究提高到了显学的地位。
第四章西方设计概观4.1第一节“前设计”时期4.1.1从史前到古典的设计一、西方原始时期的设计1、旧石器时代的设计石制工具、骨制工具和弓箭的发明。
洞穴艺术代表着旧石器时期原始人类的主要艺术和设计成果。
丰富多彩的原始洞穴壁画更是代表着原始艺术设计的高度成就。
2、新石器时代的设计建筑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文明成果之一,由于农业时代的生活比较稳定,人们有可能建造固定的住房,于是村落开始形成。
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最伟大的创造之一。
制陶技术最早出现在农业经济比较发达的西亚地区,早期的陶器以实用陶器为主,,器形简单,品种单一,制作粗糙,而随之进入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陶器的品种和样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器形日趋复杂,只走也比较精致,多以自然界中的植物和动物为原型,装饰纹样不仅具有植物和动物的纹样,而且将动物形象作几何化的处理。
二、西方古典时期的设计奴隶社会的古埃及、西亚、希腊和罗马艺术被称之为古典艺术,创造了人类早期最灿烂的文明。
1、古埃及:古典艺术时期的代表金字塔建筑:高大、稳定、沉重、简洁,体现了奴隶主阶级的威严,对世人产生一种威慑的力量。
2、古希腊:欧洲古代文明发源地(1)雅典卫城建筑群高度的建筑技术与人的审美要求完美结合的典范。
(2)柱式、柱式、柱式,充分体现了三种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美学思想。
★(3)它不仅是古希腊建筑的基础,也是对世界建筑设计史的一大贡献。
3、两河流域的艺术(1)地中海东岸和亚洲并行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是最早进入奴隶制文明高度发达的地区之一,古代希腊人把这一地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先后出现苏美尔、古巴比伦、亚述、新巴比伦王国以及波斯帝国。
(2)两河流域艺术的目的是为宗教和王权服务的.设计的内容都是限于说明神和国王的权威,具有相当严肃的形式感,普通人的个性描写在两河流域的艺术中儿乎看不到。
装饰己经在建筑和造型设计领域出现,但其风格与整体的艺术风格一样,也是十分庄严和雄壮有力的。
○1、苏美尔――阿卡德时期的艺术与设计苏美尔人修建的砖制塔庙“白庙”;苏美尔的雕刻艺术注重于表现虔诚的宗教崇拜,所以大多数都是宗教祭祀用品;苏美尔人的工艺设计成就斐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青铜制品。
阿卡德人的建筑多是神庙,雕刻技术比苏美尔人有了显著的提高。
○2、古巴比伦时期的艺术与设计宫廷建筑在巴比伦时期得到了辉煌的发展,琉璃砖镶嵌装饰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之中,极大丰富了建筑的饰面技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建筑装饰技法。
古巴比伦现存的雕刻作品非常少,最著名的当属汉漠拉比法典碑,上面刻有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典。
○3、亚述时期的艺术与设计亚述帝国的建筑吸取了古巴比伦和古埃及的经验,皇帝喜欢大兴土木,建造规模宏大的宫殿,最著名的宫殿是萨尔贡而是王宫和阿苏尔巴尼帕宫殿。
前者外墙上装饰着大面积的浅浮雕,是艺术史上最早的。
○4、新巴比伦时期的艺术与设计设计成果依然充分体现在建筑上,赫赫有名的“空中花园”就建在这里,这座类似于塔楼的阳台式建筑以其工程伟大而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
○5、古代波斯的艺术与设计标志着波斯建筑艺术顶峰的是从公元前518 年即开始兴建的波利斯宫殿建筑群,经历了半个多世纪才宣告完成。
此外,波斯的雕刻设计和工艺设计都十分发达,尤其是金属工艺品对中国古代瓷器造型有相当的影响。
4、古代埃及艺术与设计埃及设计文化的一大特点是明确的秩序感,它的形成与埃及社会高度的组织化、系统化的劳动生活密切相关。
艺术家们力图通过设计再现一种永恒的理想和秩序,他们并不着力于传达个人的情感,而是一如既往地遵循着固定的格式和规范,重视描绘事物永恒的形象,力图通过造物设计来表现整个社会所追求的严明、规整、宏伟以及对神灵狂热的崇拜,追求长盛不衰的风范。
此外,埃及工艺设计善于把形象的真实性和灵活自如的装饰化手法巧妙结合起来,达到理想化的境界。
埃及的壁画和雕刻特别繁荣,雕像的题材范围很广,代表着埃及艺术设计现实主义的一面。
雕刻的题材一般分为三种类型:王的权威和力量的视觉化,理想中的个性精神,现实主义的肖像作品。
具体地说,一类是法老像,一类是贵族、官吏以及普通劳动者的雕像。
浮雕和壁画构成了埃及墓葬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艺术形式上十分相似,其造型和艺术特点多方面地表现着埃及人的审美理想和现实生活。
是埃及设计艺术发展史士的高峰,反映出了埃及人达到的数学和几何学的成就以及他们非凡的艺术才华。
在设计上追求简洁、宏大、稳定和崇高的效果,用宏伟的气势、单纯朴实的造型象征着国王至高无上的权威,反映出为了永恒而进行建造的初始愿望。
其中吉萨金字塔和巨大的狮身人面像是埃及古代文明的精华。
埃及建筑艺术与古代希腊一样,是以为基础的。
在埃及得到了完善的发展,布局也体现了埃及人尊重秩序的世界观,他们将设计的着眼点放在内部特殊的空间构造上。
5、爱琴文明及爱琴艺术地中海的东北部,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之间的一片海域,希腊人称之为“爱琴海”。
公元前2500 年前后,他们先后进入早期的奴隶制国家,后来这一带形成的文化传统和文明成果称之为“爱琴文明”。
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两大部分。
○1、克里特艺术与设计克里特岛是爱琴海南端最大的一个岛,也是爱琴文化的中心。
本世纪初,有学者在克里特岛上发明了著名的米诺斯王宫,这是克里特时代最重要的艺术设计遗存。
在克里特艺术的繁荣时期,造型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中尤以小型雕塑为最,克里特人似乎对大型的纪念雕像不感兴趣,其雕像大多是小型的、有彩釉的持蛇女神的雕像。
爱琴世界雕刻艺术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喜用精雕细琢的装饰型。
此外,克里特人还以极其漂亮的首饰和金银器见长。
○2、迈锡尼的艺术与设计迈锡尼艺术是古希腊艺术的前身。
迈锡尼的皇家陵墓极为完善的技术成就令世人叹为观止。
6、古代希腊艺术可以说是人类艺术史上的第一个顶峰。
它自成一格,独具特色,给人类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而丰富的遗产。
希腊艺术的繁荣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民族特点和自然条件。
希腊艺术既带有高度的现实主义色彩,又极具浪漫和幻想的特征。
这两种特质的融合使得希腊艺术极具魅力。
它神秘而又威严,典雅而又庄重,带给人无穷的美的享受。
作为奴隶社会艺术发展顶峰的希腊艺术,其主要成就在于它表现人的精神力量,肯定人的思想、感情和活动,颂扬人的坚强意志。
和埃及、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相比,希腊人更重视“人”的本位作用。
在人本位思想指导下,希腊古典造型艺术贯穿了两个要素,就是“自然”和“理想”,表现理想化的自然,便是希腊艺术的核心。
无论是建筑、雕刻、绘画和工艺美术等领域,都遵循着质朴、合理、端庄、协调的原则。
希腊的建筑是开朗而和谐的,雕刻是充满活力和勇于展现人的精神气质的,绘画是富于世俗的生活情趣的。
按照希腊艺术的发展历程,史学家把它分为四个时期:(1)荷马时代―萌芽期荷马时代的文化与艺术,带有一定的原始简陋性和粗犷意味,并且都与巫术宗教紧密相连。
因此荷马时期希腊的造型艺术与建筑,尽管其社会基础来自于人民,可是,既没有达到表现包罗万象的人民生活,也没有达到艺术上新的发展境界。
主要艺术成就是陶器的装饰纹样由抽象逐渐向具象过渡,几何纹样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具有现实意义的具象场面。
(2)古风时代―成长阶段古风时代的艺术,以它非同一般的独创性而引人入胜,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成就。
希腊建筑中著名的柱式系统,主要有柱式、柱式和柱式,充分体现了三种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美学思想。
古风时代确立了前两种柱式,为古代建筑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希腊的建筑物是巡实主义风格新的典范,神庙是古希腊建筑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古风时期的雕刻主要集中在两种类型上:和。
面部均作微笑状,统称为“古风的微笑”。
后期,人物姿势逐渐变得自然而具有动感,表情也富有生动的神采。
陶器彩绘的“红绘式”逐渐取代“黑绘式”。
在一些套器彩绘上,一些艺术家己经开始探索透视技法。
(3)古典时代―顶峰期这一时期是希腊艺术的繁荣期,其中以和对后世影响最为深刻。
与埃及建筑相比,古代希腊在营造建筑群方面尤为突出。
在雅典城里,城市国家市民精神和信仰代表―神庙被建立在卫城的中央,在卫城的建筑群里,它具有威严的君临一切的气势,其中主要建筑是供奉雅典娜女神的巴底农神庙。
这一时期科林斯柱式出现,成为古典建筑中的三种程式法则。
古典初期的雕像开始注意通过人生动的形体美来展现性格,产生了写实而理想的人体。
这一时期己经摆脱了古风时期的拘束,赋予雕像以强烈的生活气息,最优秀的雕刻家有三位:米隆、菲迪亚斯、波留克列特斯。
古典后期的雕刻开始侧重个性的刻画,放弃了初期那种冷漠的神圣纯洁。
(4)希腊时代希腊时代建筑的主要特征是古典严谨而庄重的风格受到排斥,而富有装饰趣味的新型建筑物大量出现。
建筑在注重实用性的功能基础上比以往增加了装饰的成分,精致的爱奥尼克柱式取代多立克柱式而广为流行。
神庙失去往日的辉煌,公共城市建筑繁荣,其中最著名的城市是具有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特点的亚历山大里亚。
希腊时代的雕刻家对反映妇女的题材大感兴趣,出现了众多的裸体女像,表现出丰富多彩的世俗生活画面。
另外,在希腊雕塑史上还有一个脍炙人口的作品《垂死的战士》。
7、古罗马艺术罗马帝国时代艺术设计的最大特点就是尽可能的宏大雄伟,通过艺术的威慑力来衬托皇帝的威力和力量,突出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利和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充满了宏伟和坚毅的力量,这在罗马的建筑、雕刻和造物艺术中成为一条贯穿一致的基本原则。
(1)罗马艺术的基础―埃特罗里亚艺术罗马的宗教仪式沿用埃特罗利人的方式,其艺术的基本立足点是拉丁民族的写实风格,即埃特罗里亚人开创的艺术传统。
罗马的建筑是埃特罗里亚人的弯隆和希腊柱式的完美结合,罗马的雕刻在希腊的古典规范中注入了埃特罗里亚式的强烈个性,所以,对埃特罗里亚艺术的了解对研究罗马艺术是十分必要的。
埃特罗里亚的建筑的发展对罗马建筑起了重要积极的作用。
目前保存惟一完整的遗物是坟墓,是由在地面上圆形的大丘和地下弯隆构成的筒形墓室组成,善于运用拱券式砌造技巧,且技术相当成熟,后来的罗马建筑正是发扬了这种技术而形成自己的体系的。
此外,埃特罗里亚的神庙、雕像和青铜的加工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2)繁荣的帝国艺术罗马建筑在公元前2 世纪起表现自己的特点,填料技术产生,建筑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形状,拱、弯、弯窿顶成为罗马建筑中广泛使用的三种形式。
罗马帝国的民间住宅也别具一格。
一般具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是实用性,而是通过布局和装饰来体现主人的身份。
罗马帝国的城市规划己非常先进,从公元2 世纪起,罗马人就开始进行浩大的城建工程。
公共设施的建设得到重视,公共浴池和剧场在罗马出现,竞技场是罗马时代特有的产物,用于演出杂技和进行残酷的角斗表演。
科洛西姆竞技场和哈德良万神殿是罗马建筑的杰出代表。
为了纪念战争的胜利、炫耀罗马的武力征服,罗马还修建了大量的纪念性建筑物,主要有两种形式:凯旋门和纪念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