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公路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203.50 KB
- 文档页数:10
公路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设计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是大学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的实践环节。
下面为你了公路设计范文,希望能帮到你!1、课题所具有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现代公路建立周期长,在公路施工中,规模大,技术复杂,分工细,协作面广,占用着成千上万的劳动力,使用着大量的构件,配件,半成品和原材料,采用越来越多的筑路机械和运输工具。
为了保证有节奏地和不连续地施工,按期完成施工任务,且使人力资金材料机械发挥最大效力,就要求我们根据工程特点,自然条件,资源情况,周围环境等工程进展科学合理地安排。
要使得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能有组织,有方案,有秩序地完成施工过程,必须不断改善施工方案和管理的组织工作。
这就要求及时收集到各种信息,编制施工组织方案和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企业在进展施工组织和指导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文件,是企业进展科学的施工管理的重要依据(2)稳固本人四年来在校期间所学的根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稳固、深化、拓宽所学过的根底课程、专业根底课和专业课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独立进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锻炼自己画图、识图能力。
(3)解决道路工程设计中各方面问题所需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到达初步了解与掌握道路工程实际工作内容和设计工作的方法与步骤。
(4)熟练掌握道路施工组织的根本原理和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的编制方法,使之能够解决在施工组织和施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并能够采用最正确方案保证施工任务的完成,具备独立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的能力;掌握道路工程概预算的根本理论方法,能够独立完成道路工程的概预算文件;熟悉工程结算竣工决算的内容和方法,具备一定的解决道路工程结算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2、涉及领域的研究现状国外:目前世界各国的公路总长度约2000万公里,约80个国家和地区修建了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已达20万公里,其中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这些主要经济兴旺国家公路里程约占世界公路总里程的一半以上,高速公路里程约占世界高速公路里程的80%以上。
长安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表(3)初定设计年限:15年。
2.设计中采用的标准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
3.交通量计算、公路等级、设计速度的确定高速公路和具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20年预测具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以及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15年预测四级公路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公路等级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双车道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5000-15000辆。
故拟采用二级公路设计速度60km/h。
4.根据等级、设计速度决定采用的基本设计指标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采用车道数为2,路基宽度10.0m,停车视距175m,圆曲线半径一般值200m最小值125m最大纵坡5%。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圆曲线最小半径设置5.路线的起终点位置及其说明6.路线中间控制点及相关要求二、方案比选三、推荐方案设计内容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推荐方案需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1.总体设计:路线方案的选择及设计速度和车道数、设计路段长度、互通式立交与大中桥的设置、附属设施的布局和位置、收费制式和方式、分期修建、环境保护的确定。
2.平面线形设计:圆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的确定圆曲线半径故一般最小半径为200m,极限最小半径为125m。
缓和曲线长度3.纵断面设计:纵坡、坡长、竖曲线半径的确定最大纵坡6﹪,最小坡长150m。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纵坡坡长的限制4.横断面设计:宽度、路拱坡度、超高设计车道宽度右侧路肩宽度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的路拱应采用双向路拱坡度,由路中央向两侧倾路拱坡度应根据路面类型和当地自然条件确定,定为2%5.排水设计:排水沟、边沟的设计及布置6.造物设计:桥梁、涵洞、通道及路线交叉的设计四、主要难点及解决方法1.总体设计1)路线设计原则2)平纵面组合设计3)互通式立交设置原则4)桥梁、涵洞的设计原则5)路基综合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2.平面选线、布线3.纵段面设计4.横断面设计五、时间安排注:1、课题来源分为:国家重点、省部级重点、学校科研、校外协作、实验室建设和自选项目;课题类型分为:工程设计、专题研究、文献综述、综合实验。
篇一:道路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开展趋势目前,我国一级、二级公路还承当着近距离城市之间及城乡之间的主要运输任务。
中国的乡村公路开展起步晚,技术等级低,路况差、支护结构少,且乡村公路面广、筹建资金缺乏,这些方面严重地制约中国农村经济的开展。
因此,中国今后在开展高速公路为主的中远距运输体系外,也矢志不渝的开展一级、二级公路和乡村公路,以加强地区之间的交流。
随着公路建设的开展,筑路材料、机械和桥梁建设也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
筑路材料方面目前有砂石骨料、各种性能的水泥、沥青、钢筋、砖等传统材料,交通运输对原材料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就迫使传统材料改性,如改性沥青就能更好适应温度、弹性方面的要求。
现在工程上越来越用到工厂化生产的材料,如防水板、止水带、预应力钢筋、支座等。
新型材料也逐渐地用在工程上,在某些岩土工程处理方面就会用到溶液浆液,诸如水玻璃类、木质素类。
另外,我国公路建设已经根本实现了机械化,覆盖了整个公路建设过程。
筑路机械包括挖土机、起重机、装载机、自卸式汽车、混泥土搅拌机、混泥土搅拌车〔罐车〕、千斤顶、龙门吊、钻机、压路机、沥青洒布车等等。
随着工程难度的增加,今后越来越需要大吨位的机械和专门设计机械。
如公路隧道开挖过程一般需要专门设计的模板台车,而桥梁预制桥面板的吊装一般需要大吨位的吊机、架桥机等等。
我国杭州湾大桥就用到了专门设计的外国产品TE1600运梁机及陕建LGB1600架桥机。
中国桥梁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高速公路上迂回交叉的立交桥、高架桥和城市高架道路,几十公里长的海湾、海峡大桥,高速铁路桥与轻轨运输高架桥等,拿我国公路桥梁而言,一般以经济简单的梁式桥为主;斜拉桥和悬索桥在跨越大江大河时才建造,它们是我国大跨境公路桥梁常用的桥型之一;公路拱桥多建在西南地区,如著名的巫山和万县大桥。
纵观国内外桥梁建设现状,悬臂施工、顶推施工、拱桥无支架施工极大提高了梁桥和拱桥的竞争力,而预应力技术、轻型材料、计算机软件技术也极大促进了悬索桥、斜拉桥等大跨径桥梁的开展。
一、设计内容(论文阐述的问题)1.按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原则,至少选择3个可比性桥型方案,主要从工程材料数量,工程概算,投资来源,施工及养护难易程度和施工力量等方面综合分析比较,推荐一种桥型方案。
2.对推荐方案进行结构设计。
选择合理可行的建筑材料,拟定结构及构建尺寸,并作出配筋设计(钢筋混泥土结构,预应力钢筋混泥土结构)或桥面系的结构设计(拱桥,钢桥)。
3.对结构单元进行受力分析,计算各种作用荷载及非荷载因素所产生的内力,并进行荷载组合。
4.按照荷载效应不超过结构抗力效应的原则,验算结构构件的强度,刚度,如不符合要求,则需要修改设计或提出修改设计的措施。
5.根据桥梁所处的位置,环境和施工力量的配备情况,选择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与方法,以及主要的施工程序。
二、设计原始资料(实验、研究方案)1.道路等级:一级2.桥面宽:0.5m(防护栏)+10.75m(行车道)+2.0m(分隔带)+10.75(行车道)+0.5m(防护栏)=24.5m3.桥梁设计标高:根据地形图自行拟定4.设计荷载:公路-I级5. 温度:高温20°,低温—20°三、设计完成后提交的文件和图表(论文完成后提交的文件)1. 计算说明书部分:目录;1.桥型方案必选;2.拟定结构构件尺寸;3.配筋设计或桥面系结构设计(拱桥,钢)4.结构构件内力计算与荷载组合;5.强度,刚度验算;6.施工方案7.对设计的评价及心得体会2、图纸部分:1.方案比较2.推荐桥梁方案总体图(三视)3.配筋图(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4.桥面系(拱桥,钢桥)5.施工程序四、毕业设计(论文)进程安排序号设计(论文)各阶段名称日期(教学周)1 参考资料收集与准备,桥型方案比选 12 推荐方案细部尺寸拟定,外文翻译2-33结构设计计算4-64 结构验算与报告整理7-115 图纸绘制12-146 答辩15五、主要参考资料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3. 公路钢筋混泥土及预应力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4.公路施工技术规范(JTG 2004)5.桥梁工程(上下册)6.结构设计原理7.桥梁计算示例8.其它有关图纸与资料一、课题意义使学生在大学本科四年期间学完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各类选修课之后,通过毕业设计这一环节,较为集中和系统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道路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道路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摘要:本文旨在介绍道路工程毕业设计的开题报告。
首先,简要介绍了道路工程的背景和意义。
接着,分析了当前道路工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最后,阐述了本毕业设计的目标和方法。
一、引言道路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道路建设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需求。
因此,进行道路工程的研究和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问题分析1. 道路拥堵问题随着车辆保有量的增加,道路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交通拥堵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还会导致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
因此,如何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成为当前道路工程亟待解决的问题。
2. 道路安全问题道路安全一直是交通领域关注的焦点。
由于道路设计不合理、交通标识不清晰等原因,交通事故频发。
因此,如何提高道路安全性成为道路工程设计的重要目标。
3. 道路可持续发展问题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道路工程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
如何在道路建设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三、解决方案1. 提高道路通行能力通过合理规划道路布局、优化交通信号灯设置等措施,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此外,可以考虑引入智能交通系统,实现交通信息的实时监控和调度,从而减少拥堵情况。
2. 加强道路安全管理加强对道路设计和施工的监督,确保道路符合安全标准。
此外,加强交通宣传教育,提高驾驶员和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3. 推动道路可持续发展在道路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此外,可以考虑在道路旁种植绿化植物,提高道路的美观度和环境质量。
四、毕业设计目标本毕业设计的目标是通过对道路工程的研究,探索解决道路拥堵、道路安全和道路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希望通过本设计的实施,为道路工程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五、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道路工程的发展和研究现状,为本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学生姓名系部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姓名职称从事专业道路工程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黑漠公路奋斗至呼玛段两阶段初步设计一、课题研究现状、选题目的和意义交通运输事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它把国民经济个领域和各个地区联系起来,担负着国家建设中原材料与产品的集散`城乡见的物资交流运输任务,并满足人们在物质文化生活上的需要,是联系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生产和消费的纽带,它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建设和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分配过程中,在过大人民生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黑河市有土地、草原、森林、水利、矿产、旅游六大资源。
耕地面积1708万亩,人均耕地16.6亩,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年产粮食35亿公斤左右。
草原面积1479万亩,载畜量70万个羊单位。
有林地面积4220万亩,森林覆被率达58.5%,是黑龙江省三大林区之一。
境内有黑龙江、嫩江两大水系621条河流,地表地下水储量丰富,人均占有水量为全省的3.6倍、全国的2.7倍,黑龙江干流黑河段水能蕴藏量1500万千瓦,内河装机容量67万千瓦。
已探明储量的矿藏221处56种,其中金、铜、煤、石灰石、玛瑙石等15种矿藏储量居全省之首,五大连池矿泉水与法国维西矿泉水、格鲁吉亚高加索矿泉水并称为“世界三大冷泉”。
由于我国公路总量仍然偏少,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还必须坚持提高公路质量,积极新建公路,沟通断头桥,加速国道主干线告诉公路网建设与旧公路的技术改造.运输工具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运输服务向高效优质发展,管理信息化发展,所以此公路的修建是十分必要的。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
根据土木工程专业(公路与城市道路方向)的培养目标要求及毕业生的主要服务去向,通过毕业设计,使每个学生把所学过的专业知识综合应用于实际工程设计中,使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提高工程设计能力,能独立进行一般公路设计。
通过加漠公路加格达奇至漠河段两阶段初步设计,使学生在应用现行规范、标准、技术指标与经济指标等方面受到基本训练,达到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巩固、综合掌握和灵活运用的目的,提高毕业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长安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表一、 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选题的依据根据学院发展的需要,经有关部门批准,拟在校内修建综合楼,综合楼呈矩形平面布置,总建筑面积5175.6平方米,层数7层,底层层高为4.6m,其余各层层高为3.6m ,室内外高差为0.45m ;东西长为45.4m ,南北长为19.0m ,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烈度为八度,二类建筑,建筑场地为Ⅱ类,地面为B 类。
场地平面如下图:建设场地平面布置图 相关设计依据:(1)《建筑地基设计规范》 GB50007-20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10-2002(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011-2001(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6)《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CB/T50001-2001(7)《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GB/T50105-2001(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1995(9)有关标准图集、相关教科书和及相关规定及建设方提供的设计委托书。
2、选题的意义毕业设计作为大学结束时间的一个实践环节,有着其不可替代的地位所在,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会很明显的体现在将来的实际工作当中,它是大学阶段一个尤为重要的环节,是对我们大学期间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性和系统性的运用,要求我们做到知识的系统化、实际化,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使我们对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的全过程有了系统的了解和初步的掌握,在这过程中,我们对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了一次综合性的复习,并把零散的知识进行了一次有选择的系统综合,从而把我们四年里所学的各种知识进行了融会贯通。
在做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依据实际情况并考虑各种外界因素进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建筑和结构设计。
这北校 内 道 路校内道路项目;课题类型分为:工程设计、专题研究、文献综述、综合实验。
公路课程设计开题报告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公路的基本知识,包括公路的定义、分类、构造、设计原理等。
在知识目标方面,学生应能够准确地描述公路的各种特征,理解公路建设的基本原理。
在技能目标方面,学生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简单的公路实例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学生应能够认识到公路建设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培养对公路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公路的基本概念、公路的分类与分级、公路的构造与设计原理、公路建设的基本流程等。
具体的教学大纲如下:1.第一章:公路概述1.1 公路的定义与功能1.2 公路的分类与分级2.第二章:公路构造2.1 公路线路构造2.2 公路路面构造2.3 公路排水构造3.第三章:公路设计原理3.1 公路线形设计3.2 公路路面设计3.3 公路桥梁与隧道设计4.第四章:公路建设与养护4.1 公路建设的基本流程4.2 公路养护与管理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在讲授公路基本知识时,采用讲授法,使学生掌握公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通过讨论法,激发学生对公路建设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法,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程中。
通过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公路构造的实验,加深对公路建设过程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公路工程概论》2.参考书:《公路工程设计原理》、《公路工程养护技术》3.多媒体资料:公路建设与养护的宣传片、案例分析视频等4.实验设备:公路构造模型、测量工具等以上教学资源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等,占总评的20%。
道路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1. 引言道路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交通、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道路工程的研究和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道路工程毕业设计的开题提出建议,并对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和预期结果进行阐述。
2. 研究背景目前,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交通需求的不断增加,传统的道路设计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
因此,需要通过深入研究道路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技术,以提高道路的安全性、通行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 研究目的本次毕业设计旨在研究道路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技术,探索新的道路设计方法和材料,以提高道路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具体研究目标包括:•分析现有的道路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的局限性;•探索新的道路设计方法和材料,以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通行能力;•研究道路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相关的设计方案和技术指导,以指导实际道路工程的施工与维护。
4. 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将采用综合性的方法,包括文献调研、实地调查、实验分析和数值模拟等。
具体步骤包括:1.文献调研:梳理相关文献,了解现有研究成果和方法,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实地调查:选择一些道路工程项目作为案例,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实际问题和需求。
3.实验分析:根据实地调查的结果,开展实验,探索新的设计方法和材料,提高道路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4.数值模拟:运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道路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进行数值模拟,评估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5. 预期结果本次研究的预期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现有的道路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的局限性,归纳总结其优点和不足;2.探索新的道路设计方法和材料,提出创新的设计方案,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通行能力;3.研究道路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4.提出相关的设计方案和技术指导,以指导实际道路工程的施工与维护。
6. 计划安排本次毕业设计的计划安排如下:•第1周:完成文献调研,并进行初步问题分析;•第2周: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实际问题和需求;•第3周:根据实地调查的结果,开展实验分析;•第4周:运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估;•第5周:整理研究结果,撰写毕业设计报告。
道路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基于人工智能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传统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方式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信息不透明、响应不及时、管理效率低下等。
因此,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设计和实现一个基于人工智能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系统,以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效率和水平,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数据采集:通过各种传感器和监控设备,采集道路交通数据,包括车流量、车速、道路状况等。
2.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去重、分类等处理,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
3. 模型构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道路交通安全预测模型,包括异常检测、事故预警、风险评估等。
4. 系统实现:将以上各部分集成到一个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系统中,实现实时监控、预警、调度等功能。
5. 效果评估:通过实验和实际应用,评估系统的性能和效果。
四、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能够实现以下成果:1. 构建一个基于人工智能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系统,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效率。
2. 通过实验和实际应用,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 为未来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技术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五、研究计划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前期准备阶段:收集相关资料,确定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2. 数据采集和处理阶段:安装传感器和监控设备,采集和处理数据。
3. 模型构建和系统实现阶段: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预测模型,将各部分集成到系统中。
公路设计开题报告公路设计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公路是现代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公路交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
因此,进行公路设计的研究和优化,对于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事故、改善人民出行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公路设计的深入研究,探索如何提高公路交通的效率和安全性,进一步改善人民的出行条件。
具体目标如下:1. 分析公路设计的现状和问题,找出存在的瓶颈和不足之处;2. 探索公路设计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以提高交通效率和减少交通事故;3. 提出具体的公路设计优化方案,以改善人民的出行条件。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公路设计的现状和问题分析通过对国内外公路设计的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找出公路设计中存在的瓶颈和不足之处。
重点关注交通拥堵、交通事故、交通信号灯等问题,以及公路设计中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挑战。
2. 公路设计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探索结合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探索公路设计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例如,引入智能交通系统、交通网络优化算法等,以提高交通效率和减少交通事故。
同时,探索公路设计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领域的融合,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3. 公路设计优化方案提出基于对公路设计现状和问题的分析,结合新思路和新方法的探索,提出具体的公路设计优化方案。
例如,在交通拥堵方面,可以提出建设更多的高速公路、改善路网布局等措施;在交通事故方面,可以提出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改善道路标志和交通信号等措施。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1. 文献资料调研: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公路设计的现状和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借鉴经验。
2. 实地考察: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公路项目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研究提供实证数据和案例分析。
3. 数学建模: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公路设计中的交通流、交通拥堵等问题,以及优化方案的效果评估。
目录第一章方案比选说明 (3)1.1概述: (3)1.2方案比选 (4)第二章设计总说明 (6)2.1隧道设计概况 (6)2.2技术标准 (6)2.3隧道建设地区工程水文地质 (6)2.4横断面设计 (9)2.5隧道衬砌结构设计 (9)2.6防排水设计 (11)2.7通风设计 (12)2.8照明设计 (12)2.9洞门设计 (13)2.10施工方案 (13)1.11监控量测 (14)2.12环境保护 (19)第三章二次衬砌内力计算 (20)3.1基本资料 (20)3.2荷载确定 (20)3.3衬砌几何要素 (21)3.4计算位移 (22)3.5解力法方程 (29)3.6计算主动荷载和被动荷载(1hσ=)分别产生的衬砌内力 (30)3.7最大抗力值的求解 (31)3.8计算衬砌总内力 (31)3.9衬砌截面强度检算 (32)3.10内力图 (33)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纸┊┊┊┊┊┊┊┊┊┊┊┊┊装┊┊┊┊┊订┊┊┊┊┊线┊┊┊┊┊┊┊┊┊┊┊┊┊第四章隧道通风计算 (34)4.1隧道需风量计算 (34)4.2单向交通隧道射流风机纵向通风计算 (39)第五章照明计算 (42)5.1基本资料 (42)5.2接近段 (42)5.3基本照明计算 (42)5.4加强照明计算 (43)5.5结论 (45)5.6调光 (45)第六章施工组织设计 (47)6.1概述 (47)6.2施工方法及工艺 (47)6.3环境保护 (60)第七章总结 (61)7.1设计总结 (61)7.2致谢 (61)参考文献 (63)┊┊┊┊┊┊┊┊┊┊┊┊┊装┊┊┊┊┊订┊┊┊┊┊线┊┊┊┊┊┊┊┊┊┊┊┊┊第一章方案比选说明1.1概述:拟建的高速公路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是连接磨沟和湾沟的重要交通道路,该公路能有效解决当地交通问题,加强地区间交流,降低运输成本,节省运输时间,促进经济发展。
通过勘察设计已确定出两种方案。
如下:方案一:隧道群结合桥梁方案,根据地形特征和地质情况,修建6座短隧道,最长隧道长1293.8米,修建4座桥梁和一座涵洞,设置5处圆曲线,曲率半径较大。
长安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表
(3)初定设计年限:15年。
2.设计中采用的标准规范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
3.交通量计算、公路等级、设计速度的确定
高速公路和具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20年预测具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以及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15年预测四级公路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公路等级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双车道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5000-15000辆。
故拟采用二级公路设计速度60km/h。
4.根据等级、设计速度决定采用的基本设计指标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采用车道数为2,路基宽度10.0m,停车视距175m,圆曲线半径一般值200m最小值125m最大纵坡5%。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圆曲线最小半径设置
5.路线的起终点位置及其说明
6.路线中间控制点及相关要求
二、方案比选
三、推荐方案设计内容
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推荐方案需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
1.总体设计:路线方案的选择及设计速度和车道数、设计路段长度、互通式立交与大中桥的设置、附属设施的布局和位置、收费制式和方式、分期修建、环境保护的确定。
2.平面线形设计:圆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的确定圆曲线半径
故一般最小半径为200m,极限最小半径为125m。
缓和曲线长度
3.纵断面设计:纵坡、坡长、竖曲线半径的确定最大纵坡6﹪,最小坡长150m。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纵坡坡长的限制
4
.横断面设计:宽度、路拱坡度、超高设计
车道宽度
右侧路肩宽度
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的路拱应采用双向路拱坡度,由路中央向两侧倾路拱坡度应根据路面类型和当地自然条件确定,定为2%
5.排水设计:排水沟、边沟的设计及布置
6.造物设计:桥梁、涵洞、通道及路线交叉的设计
四、主要难点及解决方法
1.总体设计
1)路线设计原则
2)平纵面组合设计
3)互通式立交设置原则
4)桥梁、涵洞的设计原则
5)路基综合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
2.平面选线、布线
3.纵段面设计
4.横断面设计
五、时间安排
注:1、课题来源分为:国家重点、省部级重点、学校科研、校外协作、实验室建设和自选项目;课题类型分为:工程设计、专题研究、文献综述、综合实验。
2、此表由学生填写,交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后方可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