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皮瓣移植术护理
- 格式:docx
- 大小:13.75 KB
- 文档页数:2
软组织缺损游离皮瓣移植术后护理作者:应苏瑾张锦吴淑英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7期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缺损,患者往往需要进行皮瓣移植修复缺损,我科自2011年来共进行各类皮瓣手术52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52人,男31例,女21例,其中小孩6例,10例为急诊手术,其它均为二期手术,其中20例为急诊清创VSD引流后,接受二期手术,皮瓣成活率达99%。
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术前必要的心理护理,可以消除患者紧张情绪,恐惧的心理,解除患者思想负担;我们通过与患者沟通,向患者介绍手术过程,举与其相同的成功病例,鼓励患者配合治疗。
2.1.2皮肤准备术前3天指导患者用温水清洁游离取皮区,静脉穿刺等治疗应尽量避开此区域。
术前1天常规给予备皮和清洗,注意不要损伤供皮区皮肤。
2.2 术后护理2.2.1体位:术后体位是影响皮瓣血运的因素之一,因患者术后需长时间卧床,保持舒适、正确的体位至关重要:一般将患肢垫起高于心脏水平10-15cm,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患者卧位应保持皮瓣不过度牵拉,肢体不受压、不下垂。
2.2.2预防血管痉挛: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3~25℃,患肢用40~60W红外线灯照射,术后监测皮温,保持局部温度,避免血管痉挛,影响皮瓣血运。
在患者外出检查、治疗时应注意保暖,预防血管痉挛。
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同病房室友,香烟中的尼古丁可引起血管强烈收缩,导致供血障碍,因此应阻止吸烟与被动吸烟。
2.2.3观察皮瓣血液循环:严密观察皮瓣颜色、温度、肿胀程度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等。
一般移植皮瓣皮肤颜色与正常皮肤颜色相同,皮瓣温度低于正常皮肤2~3度,毛细血管充盈时间为1~2秒。
如果皮瓣颜色苍白或灰暗,毛细血管充盈时间迟缓或消失,皮瓣温度低于正常皮肤3度以上,针刺出血缓慢,色暗红或无血液渗出,则由动脉供血不足造成,用烤灯提高皮瓣的温度促进血液循环;皮瓣颜色暗红,局部肿胀,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快,针刺出血后颜色有暗红变为鲜红,则为静脉回流受阻,应立即拆除缝合线,减轻皮瓣张力,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
游离皮瓣移植术围手术期护理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游离皮瓣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要获得成功,除了需具备良好的显微外科技术外,手术护理也至关重要。
现在显微外科的治疗大多是组织移植,手术时间较长,术后的观察护理也非常复杂,病情变化多端,因此要求护理时有高度的责任感。
细致的观察与护理,是术后非常重要的环节。
我科自2004年10月~2007年3月,共开展游离皮瓣56例,根据部位不同,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56例(男41例,女14 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3岁;外伤47例,其中游离背阔肌肌皮瓣38例,肩胛皮瓣18例。
术后6例发生血管危象,进行血管探查后4例恢复,2例皮瓣坏死后通过局部带蒂皮瓣转移修复。
其余均恢复良好,外观和功能均满意。
2术前护理2.1心理护理2.1.1意外发生的伤残,使患者心理上遭受严重打击,对治疗期望值较大,针对这些情况,护理人员应有同情心、爱心,耐心解释手术必要性以及对治疗的方法,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发症以及解决方法,通过成功病例,增强信心,主动的配合治疗和护理。
心理护理在手术中至关重要,尤其是在血管危象期心理因素往往直接导致手术失败[1-3]。
2.1.2 减轻疼痛:由于疼痛所伴随的是消极而不愉快的情绪反应,会造成疾病的恶性循环,对预后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应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安慰,与其谈话或听音乐,分散患者注意力以减轻疼痛。
也可遵医嘱给予适当的止痛剂。
2.2患者准备:做好各种术前检查,如胸透、心电图及各种血常规化验等。
给予高营养、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以提高手术耐受力。
禁止吸烟,术前3天禁止口服抗凝药物,术前检查供区皮肤有无破溃、毛嚢炎、皮疹、瘢痕及询问外伤史。
供区为正常组织,切取后不应损伤重要组织功能及出现机能障碍,供区和受区血管必须正常,术前患者要做Doppler超声血流仪检查血管通畅度,有无血管病变及血管变异。
备皮时动作一定要轻柔,不能损伤皮肤的完整性,不可划破,以免术后引起感染。
游离皮瓣移植术护理术前护理:1、按骨手外科术前护理常规2、协助完成必要术前检查:①外科常规术前检查(抽血、心电图、胸片、肺功能检查等等)、②术前照相、③皮肤准备3、环境准备紫外线消毒:①全病房消毒液擦拭②控制室温维持在25℃-28℃③绝对禁烟4、饮食指导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钙、铁及粗纤维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饮水5、体位功能训练术后一周绝对卧床,需提前训练床上大小便能力6、供皮区准备供皮区皮肤保证完好、清洁,禁止做各类穿刺操作7、心理护理安抚患者及其家属紧张情绪,充分使其了解手术方案,认识手术的优点术后护理:1、按骨手外科术后护理常规及麻醉后护理常规护理。
2、室温恒定在25-280C之间,避免寒冷引起血管痉挛,保持手术部位高于心脏水平10-15厘米。
局部烤灯保暖,可用60W烤灯距离30-40厘米,持续5-7天。
(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同前)3、全身情况观察:①血容量的观察,血容量不足可使周围血管收缩,影响移植皮瓣的血供,威胁再植组织存活,因而密切观察病人脉搏及血压变化;②观察液体出入量,注意维持电解质平衡,以保证再植组织存活的基本条件。
4、局部皮瓣观察:密切观察移植皮瓣颜色,肿胀程度、皮温,检查毛细血管再充盈反应,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
观察检测要点如下:①皮瓣的肤色:呈鲜红或粉红色为血供良好,紫红色为静脉回流欠佳,苍白或灰暗为动脉供血不良;②术后每小时测量皮瓣皮温一次,并与健侧对比,室温250C时,皮温应为33-35℃,如皮瓣低于健侧30℃,肤色有改变,提示血运有障碍。
③毛细血管反应的检查,可用一玻棒或空心注射器压迫皮肤,使之变苍白后移去玻棒,苍白的皮肤即转为红色,这段时间为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为1-2秒。
如充盈时间在5秒以上或无反应,可能是血运障碍,术后6小时易发生,术后24小时为出问题的关键时刻,应密切观察。
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5、供皮区护理:①观察供皮区创面有无外露,敷料松动及时用消毒棉垫加压包扎,外敷料有渗血,渗液时应观察渗血渗液面积有无扩大,早期可用棉垫加压包扎,术后7d渗出多者应打开外敷料,用烤灯照射促使干燥。
外科游离皮瓣移植术后的护理术后第一天:1.监测生命体征:包括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等,并定期记录。
2.观察术区:术后立即观察手术部位出血、渗出物和淤血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3.保持术区干燥:避免水或其他液体接触术区,定时更换干燥的敷料。
4.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医生的医嘱,给予相应的镇痛药物。
5.检查包扎:术后常规包扎依赖于具体手术方法,检查包扎是否紧固,有无松脱或感染等。
术后第二天至第七天:1.术区护理:每日检查术区状况,清洁术区并更换干燥的敷料。
2.制定适当的床位活动计划: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术后恢复情况,制定适当的床位活动计划,帮助患者避免并发症。
3.患肢抬高:术后患肢应保持抬高,以减少水肿和增加术后皮瓣的供血和养分。
4.防止感染:术后患者需保持手卫生,定期更换无菌敷料,预防感染。
5.饮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术后恢复情况,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
术后第一周至第四周:1.术区护理:继续每日检查术区的状况,清洁术区,更换干燥的敷料。
2.床位活动训练:根据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患者的床位活动,包括翻身、坐起来和慢慢站立等。
3.物理治疗:术后恢复期间,可以进行物理治疗,帮助患者增强肌力和康复。
4.伤口愈合观察:观察术区伤口愈合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5.心理支持:术后患者可能出现情绪波动和精神压力,护士应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
术后第四周以后:1.渐进性活动: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可以逐渐增加活动,包括站立、行走和做适量的运动。
2.康复护理:根据患者的康复进展和医生的建议,制定相应的康复护理计划。
3.患者教育:向患者提供相关的康复知识和护理技巧,让其了解皮瓣的保养和保持。
4.随访和复查:定期进行随访和复查,观察皮瓣成活情况以及术后效果。
术后护理的重点是保持术区的清洁和干燥,疼痛管理,预防感染,并帮助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和康复训练。
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的情况,及时报告医生,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教育,促进其早日恢复。
游离皮瓣移植及护理(字体宋体(标题)三号加粗)【概述】(宋体(正文)五号加粗)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应用血管吻合技术游离移植修复组织缺损,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小血管吻合技术,游离皮瓣移植一次就可移植到受皮区,可缩短疗程,提高患者治疗率。
(宋体(正文)五号)【主要护理问题】1、皮瓣血管痉挛(宋体(正文)五号加粗)与情绪,体位,痉挛,环境等有关2、血管栓塞与手术,血管痉挛吻合口栓塞有关(宋体(正文)五号)3、出血倾向与手术、药物作用等有关4、伤口疼痛与手术创伤、个体因素等有关5、皮瓣水肿与体位、栓塞等因素有关6、有发生各种感染的危险与环境、陪伴人员过多、手术因素等有关【护理目标】1、患者移植的皮瓣正常存活,不发生皮瓣痉挛。
2、减少一切引起血管栓塞的因素,防止发生血管栓塞。
3、严密观察伤口出血情况,有渗血较多者及时告知医生,及时处理。
4、患者疼痛降低,舒适感增加。
5、正确放置体位,使皮瓣水肿发生率减低。
6、加强病室环境营造,正确使用抗生素,以防各种感染的发生。
【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宋体(正文)五号)1、心理护理解释手术的必要性、手术方式、注意事项鼓励患者表达自身感受教会患者自我放松的方法针对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鼓励患者家属和朋友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2、健康宣教向患者说明手术的利弊和术中术后应注意的事项说明术后急症血管探查的可能性3、供皮区准备供皮区皮肤应选择无外伤、感染、溃疡、瘢痕、血管畸形供皮区防蚊虫叮咬、防抓伤碰伤禁止在术区进行侵入性操作剃净局部毛发并给予清洗注意观察皮肤有无毛囊感染、癣、瘢痕及其他皮肤疾病修剪指甲,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4、其他加强营养,增加机体抵抗力术前戒烟,戒酒训练床上大小便,以适应术后的需要室温保持在25摄氏度左右二、术后护理1、全麻术后护理了解麻醉和手术方式、术中情况、切口和引流情况持续低流量吸氧持续心电监护床档保护防坠床严密监测生命体征2、伤口观察及护理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若有,应及时通知医生并更换敷料观察供皮区有无渗血,有渗血及时处理3、各管道观察及护理输液管保持通畅,留置针妥善固定,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皮肤尿管按照尿管护理常规进行,一般术后第1天可拔除尿管,拔管后注意关注患者自行排尿情况4、疼痛护理评估患者疼痛情况有镇痛泵(PCA)患者,注意检查管道是否通畅,评价镇痛效果是否满意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防止皮瓣血管发生痉挛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不良刺激5、基础护理做好口腔护理。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皮肤缺损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一、术前护理1、术前供受区血管的保护不在供区和受区的肢体抽血或输液,以防引起静脉损伤和炎症,导致术后血栓的发生。
术前做好静脉充盈训练,具体做法是:每天早晚用温水浸泡四肢的供区和受区各20~30min,以利于静脉扩张,为手术创造良好的血管条件。
2、心理护理患者术前多有焦虑、紧张等心理反应。
护士应多巡视病房,向患者交待清楚手术方式、麻醉方法,使患者做到心中有数。
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发现负性情绪及时给予疏导、宣泄,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使患者认识到良好的情绪是一种自身防护和治疗,是手术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环节,从而使其积极主动地自我调节以达到最佳心理状态。
3、做好禁烟宣教病房内禁止吸烟,因为香烟中的尼古丁等物质既容易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又是血小板吸附剂,易造成血管痉挛与栓塞。
二、术后护理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手术较为复杂,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渗血较多,血运再通后有可能发生再灌注损伤,以及代谢毒素的吸收易导致心、脑、肾的损伤.血压过低易导致皮瓣供血不足,而影响成活。
所以必须严密观察病人全身情况,维持有效循环血量,收缩压不低于13。
3kPa,尿量每小时不少于30ml.2、术后皮瓣的观察与处理术后严密观察移植组织的血液循环,包括皮肤颜色、肿胀程度、皮温及毛细血管充盈情况,严防动静脉危象的发生。
术后24h内每30min观察并记录1次,24~48h内每1~2h记录1次,3~10d内可3~6h记录1次.1)、肤色静脉回流受阻时先呈暗红色,随着受阻加重,肤色可由开始时的暗红色变为红紫或青紫,动脉受阻时肤色由红润变淡或白.如移植皮瓣的颜色苍白,提示动脉供血不足,即动脉危象;如移植皮瓣的颜色暗紫,则提示静脉回流障碍,即静脉危象。
本组病例中,有1例动静脉同时发生危象,因护士仔细观察、正确分析,报告医师及时处理而得以缓解.2)、肿胀术后皮瓣均有水肿过程,3~4d后静脉逐渐疏通,皮瓣静脉回流即可迅速改善而消肿。
游离皮瓣移植术治疗足部毁损伤的术后护理发布时间:2022-12-22T07:18:26.824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21期作者:冉云芬[导读] 目的:总结足部毁损伤后行游离皮瓣移植术后护理对提高该病的临床护理效果冉云芬普洱市人民医院 665000摘要:目的:总结足部毁损伤后行游离皮瓣移植术后护理对提高该病的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对13例足部毁损伤后行游离皮瓣移植术后患者开展密切观察和护理,分析造成游离皮瓣血循环现象的主要原因,并对此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
结果:13例足创伤中,6例游离皮瓣移植后发生毛细血管危象;13例皮瓣全部成活,经过6个月以上的随访,11例患者足部功能和外形良好,行走正常,2例前足断离患者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功能,可行走(跛行)。
结论:足部毁损伤后行游离皮瓣移植术后血循环危象发生率较高。
通过术前、术后综合有效的观察和护理,可以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皮瓣血循环危象,预防性降低皮瓣血循环危象的发生率。
关键词:足部毁损伤;游离皮瓣移植;护理足部毁损伤在临床上也比较常见,造成足部毁损伤是因为缺损多和(或)骨关节、肌腱外露,难以修复,游离皮瓣移植是修复足背大面积皮下组织缺损的关键方式。
血管吻合后软组织肿胀、部分脓肿挤压、萎缩、坏死导致的周边继发感染,同时因为吻合口不畅以及抽烟、痛疼、严寒等出现异常刺激导致的血管痉挛和形成血栓,非常容易造成皮瓣手术后的血液循环危象,甚至会造成手术失败,特别是肌皮瓣对血液循环危象的耐受力更差。
因而,游离皮瓣移植术后应紧密观察、妥善处理、积极主动防止游离皮瓣移植后的血液循环危象,是移殖皮瓣能不能成活活的关键步骤。
自2019年至今,我院治疗了13足部毁损伤患者,选用吻合血管的分散皮瓣和带血管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修补脚部皮下组织缺损伴骨外露,全部皮瓣均生存。
通过6个多月的随诊,实际效果令人满意。
该报告如下所示。
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3例,男8例,女5例。
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31岁。
游离皮瓣移植术护理1、术前护理:2、按骨手外科术前护理常规3、协助完成必要术前检查: ①外科常规术前检查(抽血、心电图、胸片、肺功能检查等等)、②术前照相、③皮肤准备4、环境准备紫外线消毒: ①全病房消毒液擦拭②控制室温维持在25℃-28℃③绝对禁烟5、饮食指导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钙、铁及粗纤维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饮水6、体位功能训练术后一周绝对卧床, 需提前训练床上大小便能力7、供皮区准备供皮区皮肤保证完好、清洁, 禁止做各类穿刺操作心理护理安抚患者及其家属紧张情绪, 充分使其了解手术方案, 认识手术的优点术后护理:1.按骨手外科术后护理常规及麻醉后护理常规护理。
2.室温恒定在25-280C之间, 避免寒冷引起血管痉挛, 保持手术部位高于心脏水平10-15厘米。
局部烤灯保暖, 可用60W烤灯距离30-40厘米, 持续5-7天。
(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同前)3.全身情况观察: ①血容量的观察, 血容量不足可使周围血管收缩, 影响移植皮瓣的血供, 威胁再植组织存活, 因而密切观察病人脉搏及血压变化;②观察液体出入量, 注意维持电解质平衡, 以保证再植组织存活的基本条件。
4、局部皮瓣观察:密切观察移植皮瓣颜色, 肿胀程度、皮温, 检查毛细血管再充盈反应, 做好记录, 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
观察检测要点如下:①皮瓣的肤色:呈鲜红或粉红色为血供良好, 紫红色为静脉回流欠佳, 苍白或灰暗为动脉供血不良;②术后每小时测量皮瓣皮温一次, 并与健侧对比, 室温250C时, 皮温应为33-35℃, 如皮瓣低于健侧30℃, 肤色有改变, 提示血运有障碍。
③毛细血管反应的检查, 可用一玻棒或空心注射器压迫皮肤, 使之变苍白后移去玻棒, 苍白的皮肤即转为红色, 这段时间为毛细血管充盈时间, 正常为1-2秒。
如充盈时间在5秒以上或无反应, 可能是血运障碍, 术后6小时易发生, 术后24小时为出问题的关键时刻, 应密切观察。
游离皮瓣移植术护理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手术后被动体位时间久难受,生活绝对不能自理,要有心理准备。
2、协助做好各种检查,肝、肾功能,心电图,出凝血时间测定。
3、术前训练床上大小便,以适应术后卧床需要,劝其戒烟。
4、手术野皮肤准备术前 1d备皮,包括受区与供区皮肤,手术晨用 75%乙醇消毒后用,无菌敷料包扎。
5、术前1d,做血型测定、备血,完成常规药物的敏感试验。
6、手术晨按医嘱使用术前用药。
二、术后护理
1、术后送显微外科病房观察。
2、按硬膜外麻醉或全麻护理常规护理。
3、卧位平卧14h左右,患侧抬高,略高于心脏水平。
双下肢桥式交叉皮瓣应四周垫稳,足跟部用棉圈垫平,防止受压。
搬动时,双下肢同时抬高,防止皮桥血管蒂撕脱。
4、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定期记录体温、脉搏、呼吸,必要时吸氧。
儿童游离背阔肌皮瓣禁用呼吸抑制剂,如皈替陡等。
5、局部观察局部烤灯照射14d左右,方法同上。
每小时观察皮温、肤色、充盈1次,并与健侧对比、记录。
发现皮瓣血循障碍,及时通知医生。
6、做好裸露部位的保暖防寒措施,防止感冒及肺部感染发生。
7、预防皮肤感染背阔肌皮瓣创面大、渗血多,无菌巾直接垫子床上,保持创面清洁及床单位干净。
8、按石膏固定护理。
皮温测定法一般应用半导体皮温测温计。
测量前先调节“零点”然后再测,测量时压力要恒定;一般压下lmm;并定时定点与健侧皮温相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