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怒放的生命课程介绍(打印版)
- 格式:pdf
- 大小:590.72 KB
- 文档页数:10
一设计理念:从学生本身的特点入手,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情绪不稳定,是非观、价值观没有完全形成,易冲动,情绪爆发点低,轻易就会伤害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
针对这个的特点,借助本课的内容,给学生上一节“音、像、图并茂的生命教育课。
淡化说教,寓教于乐,注重情感教育,使学生真正体会生命的美好与珍贵,从而延伸生命的价值。
二课标依据:本课依据课标“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部分,对本课内容的规定:体会生命的可贵,热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
实现人生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
三教材分析,地位作用本节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第三框“让生命之花绽放”。
本课是在前两课时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之情的基础上接着延伸。
分三个层面来与学生共同探讨“如何珍爱生命”。
(一)是无论如何都不轻言放弃自己(他人)的生命。
强调能承受挫折,要勇敢、坚强。
(二)是对任何生命都应抱着肯定,尊重的态度。
(三)是强调延伸生命的价值,激发学生努力突破自我,不断实现自我的价值的强烈情感。
探讨什么样的生命最有价值,怎样才能让自己的是呢个么更有价值。
四学情分析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特殊的家庭结构,以及在这一特殊环境中形成的特殊的资源分配方式,使学生成为这个环境中的“小皇帝”,“小公主”。
优越的感受容易导致其形成对他人要求过多,自己反省太少,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也导致了对他人生命与价值的忽视,甚至是漠视。
因此,非常需要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认识方面的引导,引导他们在正确的看待自我的基础上,学会尊重他人的生命与价值,学会与人友好相处。
肯定、尊重、悦纳生命。
五教法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本课内容,确定本节课的教法是创设情境,采用典型案例分析,合作探究,情感体验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六学法在教学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播放视频、图片欣赏、课堂讨论,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感悟生命的美好与可贵。
怒放的生命高中生物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生命的起源和演化过程;2. 了解细胞结构和功能;3. 了解不同生物体的特点和生存方式;4. 掌握生物体的分类方法;5. 培养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教学内容:1. 生命的起源和演化2. 细胞结构和功能3. 不同生物体的特点和生存方式4. 生物体的分类方法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生物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生命的兴趣;2. 实验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细胞的结构和功能;3. 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生物体的特点和生存方式;4. 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进行生物体的分类讨论。
教学步骤:一、导入1. 展示一张充满生命力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2. 提出问题:你认为生命是怎样起源和演化的?(让学生进行简短讨论)二、教学内容展开1. 生命的起源和演化- 讲解生命起源的理论和证据;- 讲解生命的演化过程和主要事件。
2. 细胞结构和功能- 示范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讲解细胞的组成和功能。
3. 不同生物体的特点和生存方式- 讲解不同生物体的特点和适应环境;- 演示一些生物体的生存方式和特征。
4. 生物体的分类方法- 讲解生物体的分类方法和标准;- 让学生分组进行生物体的分类讨论。
三、实践探究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细胞结构和功能;2. 学生进行生物体的分类练习,加深对分类方法的理解。
四、总结反思1. 回顾今天的教学内容,梳理重点和难点;2. 提醒学生保持对生命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五、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生物的奇妙之处;2. 组织生物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接触生命的奇迹。
六、作业布置1. 撰写一篇关于生命起源和演化的小论文;2. 整理生物体的分类表格,加深对分类方法的理解。
七、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作业和学习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2. 针对学生反馈进行教学调整和提升。
教学资源:1. 图片展示资料;2. 实验器材和材料;3. 生物体分类资料;4. 教学课件和PPT。
怒放的生命教案教案标题:怒放的生命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和生长过程。
2. 探索植物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科学实验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 植物的生命周期: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种子成熟。
2. 植物的生长过程:光合作用、水分吸收、根系生长、叶片发育等。
3. 植物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适应不同环境条件、抵抗病虫害等。
4. 科学实验:观察植物生长条件的影响、种子发芽实验等。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入生命的概念,引发学生对植物生命的思考。
- 展示一些植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 知识讲解(15分钟):- 介绍植物的生命周期和生长过程,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 解释植物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举例说明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策略。
3. 观察实验(20分钟):- 分发给每个学生一颗豆子,并让他们观察豆子的外观。
- 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条件(如光照、温度等)进行实验,观察豆子的发芽和生长情况。
-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4. 植物生长环境探究(15分钟):- 分组让学生选择不同的植物进行观察和记录,探究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 学生通过实地观察和记录,了解植物的生长需求和适应能力。
5. 总结(5分钟):- 学生分享观察实验和探究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
-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植物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利用植物资源。
教学资源:1. 植物生命周期和生长过程的图文资料。
2. 植物种子、土壤、花盆等实验所需材料。
3. 植物观察记录表。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参与度和记录的准确性。
2. 学生的小组讨论和总结报告。
3. 学生的书面作业,如填写观察记录表和回答问题。
拓展活动:1. 邀请植物专家来校进行植物生长环境讲座。
2. 组织学生到校园或社区进行植物观察活动。
3. 设计植物生长实验的延伸项目,如对比不同植物的生长速度、观察植物对不同肥料的反应等。
《怒放的生命》教案《怒放的生命》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中的各种记号,并能够了解其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
2、学会用有控制的声音演唱歌曲《怒放的生命》,理解其表达的含义。
3、能够简单分析歌曲并做出评价。
教学重点:演唱歌曲《怒放的生命》。
教学难点:分析歌曲并做出评价。
教学过程一、导入“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像飞翔在辽阔天空,就像穿行在无边的旷野,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就像矗立在彩虹之巅,就像穿行在璀璨的星河,拥有超越平凡的力量。
”同时也暗示着本节课的目标——引导学生给自己的生命加上意义,热爱生命,提升生命质量。
二、学习歌曲1、什么叫独唱?独唱完全是个性艺术,它的演唱达到一定程度时,便以拥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和音色作为发展目标。
优秀的独唱者都在不断学习钻研,努力总结出一种完全适合自己的发声状态,形成具有自己鲜明特点的表现风格。
2、作者介绍:汪峰,祖籍江苏常熟,1971年6月29日出生于北京。
中国大陆摇滚歌手、音乐创作人、作词人、作曲人,鲍家街43号乐队发起人。
汪峰自幼在中央音乐学院附小、附中学习小提琴,大学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小提琴中提琴专业,大学期间在专业音乐学习和训练之余就开始进行摇滚乐创作并组建乐队。
完成本科学业后,进入中央芭蕾舞团任副首席小提琴师,后辞职后转型为职业歌手。
3、介绍歌曲:《怒放的生命》是摇滚歌手汪峰推出的专辑,由汪峰填词、作曲,收录了11首歌曲。
2005年12月28日发行。
2006年该专辑获得第6届百事音乐风云榜颁奖盛典内地最佳专辑提名等奖项。
4、这首歌曲主要想表达什么意思哪?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挫折、彷徨、迷茫。
但是我们要坚持梦想,勇往直前。
5、激发学生有感情的演唱全曲,注意尾声要激情飞扬。
三、小结将一个追梦者的细碎心声,坦白地诉至于音符中,如果说这个曲子包含着丝丝煽动眼泪的情素,不如说里面所有的,是一种写实得更为贴近人心、描画得逼真的点点生命记号。
《怒放的生命》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学习主题为“初中音乐课程《怒放的生命》”,通过赏析和学习歌曲,了解其创作背景及歌词中蕴含的生命力与积极向上的精神,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以及在生活中追求梦想、热爱生命、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怒放的生命》的创作背景和作者信息,学会歌曲的旋律与节奏,掌握基本的音乐欣赏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唱、赏、评等多种方式,体验歌曲的魅力,感受歌曲所传达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情感,树立积极向上、追求梦想的人生态度。
三、评价任务1. 评价学生对《怒放的生命》创作背景的了解程度,能否准确描述歌曲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2. 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歌曲旋律和节奏的掌握情况,能否准确演唱并表现出歌曲的情感。
3. 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合作精神和音乐欣赏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怒放的生命》歌曲片段,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引发学生对歌曲的兴趣。
2. 了解背景: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信息,让学生对歌曲有更深入的了解。
3. 欣赏歌曲:播放整首歌曲,让学生仔细聆听并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情感。
4. 学唱歌曲: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旋律和节奏的准确性,同时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所传达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歌曲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6. 汇报展示: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展示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7.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怒放的生命》所传达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检测与作业1. 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或课后作业的形式,检测学生对《怒放的生命》创作背景、歌词内容及旋律节奏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中继续练习演唱《怒放的生命》,并撰写一篇关于自己对歌曲理解和感受的短文。
小学生命教育《怒放的生命》主题班会课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生命是来之不易的,告诉学生生命不是你一人所有,请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请尊重生命,请珍惜生命。
2.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生命是宝贵的、生命是美好的,同时生命也是顽强和伟大的,所以我们要珍爱生命,怒放生命。
活动准备:伞、心形的花瓣卡片、调查表、多媒体课件活动时间:2013年4月18日辅导年级:六年级活动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到这里是要上一节主题班会课,我们的课题是怒放的生命,下面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今天的两位主持人。
汪:大家好,我是城区小学六年四班的汪溪吉。
陈:大家好,我是城区小学六年四班的陈宸。
汪、陈:《怒放的生命》主题班会课正式开始。
二、第一篇章:生命的由来汪: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可我们流逝的岁月却一去不复返,生命对于我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生命是多么珍贵啊。
陈:是的,没有比生命更珍贵的东西,今天让我们走进生命,了解生命,下面让我们从一段视频中感受一下这些可爱的生命。
(播放生命诞生视频)【设计意图】:通过播放毛毛虫诞生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可爱,增强热爱生命的情感。
汪:好漂亮的蝴蝶呀,但大家知道吗?从毛毛虫脱变成蝴蝶的过程中,毛毛虫经历了风吹雨打、小鸟啄食等重重困难,下面让我们来玩一个毛毛虫脱变的游戏吧,感受毛毛虫脱变的困难。
现在我们的教室就是大森林,同学们就是那些可爱的毛毛虫,虫儿么快出来走走吧。
(毛毛虫脱变录音)汪:两只蝴蝶请留步,请问在脱变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生:……汪:当困难来临时,你当时是怎样想的?你想过放弃吗?生:……汪:你觉得蝴蝶的生命来得容易吗?生:……汪:刚才能感受到蝴蝶的生命来之不易的同学请举手,(等待同学举手后)那我们以后可要好好保护这些可爱的生命呀!老师,您来小结一下吧。
师:是的,同学们,毛毛虫的蜕变困难重重,就像我们的人生要经历风雨一样。
刚才有一部分毛毛虫来不及躲避被淋着了,人也不一样吗?有些灾难,有些困难是躲也躲不了的,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勇敢面对还是可以完成美丽的蜕变的。
怒放的生命教案中班教案标题:怒放的生命教案(中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命周期。
2. 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保护植物的意识。
3. 增强学生的观察、探索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命周期2. 植物的种类和特点3. 如何保护植物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和生命周期。
2. 不同种类的植物样本或图片。
3. 简单的植物种植工具和材料,如花盆、土壤、种子等。
4. 绘画、手工制作材料。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展示一张描绘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或播放相关视频,引发学生对植物生命的好奇心。
2. 与学生一起讨论他们对植物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探索活动:3. 分发或展示不同种类的植物样本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特点。
4. 通过观察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命周期,并与他们共同创造一个简单的生命周期图表。
实践活动:5.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给予一些植物种子、花盆和土壤。
6. 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步骤,种植自己的植物,并记录每天的观察结果。
7. 鼓励学生互相分享和比较他们植物的生长情况,引导他们思考植物生长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创作活动:8. 提供绘画和手工制作材料,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植物的理解和想象,创作一幅关于植物的画或手工制品。
9. 学生展示和解释他们的作品,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植物的喜爱和保护的意识。
总结活动:10.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总结他们对植物的新认识和学到的知识。
11.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和关爱植物,并制定一些简单的行动计划。
教学延伸:- 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学校或附近的花园,让他们亲身体验和观察植物的生长。
- 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不同植物的特性和功能,如草药植物、水生植物等。
评估方式:-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对植物的观察记录。
- 评估学生在创作活动中的表达能力和对植物的理解程度。
怒放的生命-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的第三个单元——“情感与表现”中的第一课,主要围绕歌曲《怒放的生命》展开教学。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歌曲《怒放的生命》的背景和创作意图。
2.掌握歌曲的歌词和曲调。
3.熟悉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曲式。
2. 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演唱歌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2.能够借助音乐,感受人生的美好和意义。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2.增强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歌曲《怒放的生命》的背景介绍《怒放的生命》是一首经典的励志歌曲,是由廖昌永作词,周华健作曲,于1996年发行。
这首歌曲以“怒放的生命”为主题,表达了积极向上、充满希望的精神,传达了勇敢追梦、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它不仅成为了当年的经典歌曲,更成为了一个时代的一种象征。
2. 学唱歌曲《怒放的生命》首先,让学生听一遍歌曲,感受旋律和情感。
接着,老师通过口头示范,教授学生歌曲的歌词,让学生跟着一起反复练唱。
最后,在学生熟悉歌词的基础上,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练习演唱整首歌曲。
3. 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和意义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和思想?2.歌曲的主题是什么?它想要表达什么样的价值观和意义?3.你如何理解“怒放的生命”?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让学生深入思考歌曲背后的意义和价值,加深对音乐的体验和理解。
4. 调研与分享在课后,老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课外调研,了解其他经典的励志歌曲,并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受。
四、教学方式本节课采用教师主导,学生参与的授课方式。
主要包括口头讲解、演唱、互动问答和课后调研。
五、教学评价方式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学生的演唱表演和情感表达能力。
2.学生通过课后调研和分享,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板书词语解释怒放意味着勇敢、积极向上生命强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励志歌曲通过歌曲传达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意义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歌曲《怒放的生命》展开教学,旨在通过音乐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并激发学生的积极向上的情感和精神。
怒放的生命-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歌曲《怒放的生命》的创作背景,理解其反映的主题和精神内涵;
2.能够正确唱出歌曲《怒放的生命》并理解其中的情感表达;
3.学习原创音乐的创作技巧和方法,提高自身音乐素养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歌曲《怒放的生命》的学习和演唱;
2.原创音乐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
1. 引入
在课堂上播放《怒放的生命》MV,引导学生仔细聆听歌曲,感受其中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2. 学习歌曲《怒放的生命》
1.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
讲解该曲创作的背景,介绍歌曲的创作者和创作过程。
2.听歌曲并学唱
老师带唱,学生跟唱,重点训练高潮部分的“怒放的生命”。
3.分组演唱
将学生分组,由每个小组轮流演唱。
3. 创作原创音乐
1.学习原创音乐的方法和技巧
讲解音乐创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和声、节奏、曲式等。
2.尝试原创音乐创作
将学生分组,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感受,试着创作一首原创音乐,在创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和声、节奏、曲式等要素。
4. 总结
回顾今天所学内容,并对学生创作的原创音乐进行点评和总结,鼓励学生继续发挥创造力,深度挖掘自我表达的潜力。
四、教学时长
本课程需要两个课时。
五、教学评估
1.课堂表现
2.学生原创音乐的质量和创意程度
3.歌曲演唱效果。
班会设计方案怒放的生命——交通安全主题班会武汉市德才中学七(1)班闵绍荣一、设计意图近几年,随着交通事故的不断增多,中学生遇难的现象时有发生,使家庭蒙受不幸,给亲人带来巨大的痛苦,花样的年华,无限的前途,只因一时的疏忽毁于一旦。
为了避免悲剧再次发生,提高安全意识,让阳光相伴,好花长开,我们召开了交通安全主题班会,旨在宣传交通法规,普及安全知识,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交通事故的发生,还学生们一个健康快乐的美好时光。
本次班会依据七年级学生的生理发展特点,让学生们以表演小品、快板、手语舞等节目展示为主,并辅以相关视频观看、、交通安全知识讲解、对小悦悦事件的讨论,让学生们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来了解交通规则、增强自我安全意识。
前期准备中,收集相关交通知识资料,确定班会方案,撰写发言稿,排演展示节目。
课堂展示中,按开场、第一部分“珍爱自己的生命”、第二部分“了解安全知识”、第三部分“珍爱他人的生命”、第四部分“开展倡议活动”、结束来编排。
二、活动目标1.通过班会使学生了解生命的可贵,掌握有关的交通安全知识,认清学习目的,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2.以“维护交通安全,关爱生命久远”为指导方针,切实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确保学生安全。
3.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生命的意义,在自我体验中发挥潜能,丰富自我生命,提升生命意义。
进而教育学生关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激扬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
三、班会准备1、收集一些常见交通标志、交通规则及有关交通事故的资料。
2、组织学生排演小品,快板,手语舞《怒放的生命》。
3、挑选及训练好班会主持。
4、制作“交通安全倡议书”、ppt。
四、班会流程(一)珍爱自己的生命:1、小品表演《上学路上》2、视频:(1)今年4月22日晚,江苏常州的两名中学生因为玩手机过于专注而遭遇车祸的情景。
(2)去年10月17日晚浙江温州市发生的一起轿车撞飞“滑板少年”的事故3、学生交流感受【说明:通过同学表演自己在上学路上可能会做的事情:听mp3、翻护栏、玩滑板等,以及视频真实的展示做这些事情而导致的交通事故,同学们深深受到震撼,也很能有感而发,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也会注意避免各种交通隐患。
《怒放的生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懂得生命的可贵,珍惜生命。
2、教育学生珍惜生命,正视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挫折,热爱生命,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努力实现自身价值。
3、教会学生如何建设和完善自己的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让每一个生命都变得有意义。
课前准备有关生命教育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彩色心型卡片。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生命1、孩子们,在你的世界里什么最重要?2、小结:同学们对人生也有自己的价值取向了,很好。
可是有一样东西如果没有了,你所有的最重要的都没有意义,知道它是什么吗?是的,很多同学已经想到了,是生命!(板书)二、生命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而精彩1、生命,多么伟大而又神圣的词!(出示小视频)小结:世界因丰富多彩的生命而生动和精彩。
2、关于生命,老师这有一段90秒的视频(播放视频)。
你看懂了什么?和你的小伙伴分享一下你看到的。
3、人的一生在历史长河中多么短暂,生命因短暂才弥足珍贵,可是, 有人却漠视生命。
(投影出示一组材料)失落的花季:(1)成都市一个13岁少年,因与父母就学习问题发生争执,纵身跳下了7楼,结束了生命。
(2) 16岁学生陈某用亲人给的压岁钱长时间打电子游戏。
当晚,在家人对其教育时,陈某进入家中卫生间,久久不出。
家人发现情况不妙,冲入卫生间,发现陈某已用两条毛巾将自己吊死在水管上。
5、看完上述材料,大家有什么想说的?6、生命只有一次,我们不能拿生命当儿戏,更不能用死来解脱自己。
用死来结束生命是一种懦弱的、不负责任的表现等。
)四、珍爱生命,不放弃生的希望(一)演绎了无数生命奇迹的尼克胡哲……1、无论你对生活有多少抱怨,无论你对自己或别人有多少不满,只要站在他的面前,你就无法抱怨、不满和伤心,他,就是一一尼克胡哲。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他的视频,让我们一起去静静地感受他没有四肢的奇迹人生。
2、播放视频。
3、看了尼克胡哲的视频,我想大家一定有很多话要说,或许他的哪句话打动了你,或许他勾起了你的回忆,或许他的某个动作拨动了你的心弦,让你从头到脚像触电一样……孩子们,说说吧!(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小结)4、是呀,老师最欣赏的就是尼克胡哲说过的的话:我没有手脚那又怎样,我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