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环境因素监测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81.00 KB
- 文档页数:4
环境管理过程控制资料和记录清单1 概述为确保公司环境管理体系得到有效运行,实现环境保护与控制的可追溯性,特制定环境管理过程控制资料和记录清单。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施工生产中环境管理过程控制的记录格式、记录内容及其他要求。
3 职责权限3.1公司安全部负责制定环境管理过程控制的资料要求及记录清单格式,及时更新记录清单内容,不定期对子(分)公司、重点工程项目和环境风险较大项目的环境管理过程控制资料和记录进行监督、检查。
3.2子(分)公司安全部负责对所属项目部环境管理过程控制资料和记录定期进行监督、检查。
3.3项目部安全部负责组织填写本项目部环境管理过程控制资料和记录,并存档。
4 工作步骤及要求4.1环境管理过程控制记录原则4.1.1本记录的标识、收集、编排、归档、保存、查阅、处理和处置等处理步骤应按《记录控制程序》(QP4-2)的有关规定实施。
4.1.2环境管理过程控制资料和记录填写必须完整、真实可靠。
4.2填写步骤及要求4.2.1《年度环境目标、指标及措施计划》a)公司、子(分)公司每年定期修改或重新编制公司、子(分)公司《年度环境目标、指标及措施计划》。
b)项目部在开工前一周之内编制项目《年度环境目标、指标及措施计划》,每年定期结合实际生产进行修改、审定。
4.2.2《环境因素评价、识别登记表》、《重要环境因素清单》a)项目开工前及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对环境因素进行辨识,并评价重大环境因素,并对重大环境因素进行统计,填写《环境因素评价、识别登记表》、《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并归档;b)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方法执行《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管理程序》(QP9-2)。
4.2.3《环保培训教育记录表》公司、子(分)公司、项目部按计划定期针对环境目标、指标、重大环境因素、环境保护措施及其他必要内容对员工进行环保教育及培训,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与素质,并根据教育内容填写《环保培训教育记录表》,并归档;项目部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各项污染物排放标准时,应定期对存在的污染物进行监测,填写《环境监测记录表》,并归档;4.2.5《环保会议记录表》项目部定期(至少每季度一次)召开环保会议,并对会议主要内容录入《环保会议记录表》,并归档;4.2.6《环保检查记录表》a)项目部应每月一次组织开展环保检查过程中,应对检查过程进行记录,填写《环保检查记录表》,并归档;b)子(分)公司每季度一次组织开展环保检查过程中,应对环保检查过程进行记录,填写《环保检查记录表》,并归档;c)公司在环保检查过程中,对环保检查过程进行记录,填写《环保检查记录表》并归档;4.2.7《信息交流记录》项目部施工期间,项目部内部及外部涉及环境内容的交流活动,应填写《信息交流记录》,并归档;4.2.8《突发环境事件调查报告》突发环境事件时,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污染,对环境事件调查处理,编写《突发环境事件调查报告》,并归档;4.2.9《纠正措施报告》公司、子(分)公司、项目部产生环保不符合项时,填写《纠正措施报告》,按照《环保不符合项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QP9-10)中《纠正措施报告》格式进行填写。
XXXXXX有限公司
2018年目标分解及监测方案QESP6.2-01
目标管理要求:
各部门对QES体系目标进行分解并按期进行统计监控,对未达成的目标进行原因分析、措施需求评定、制定措施、实施措施、验证措施的有效性、标准化。
一、公司级目标
质量: 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99%;客户满意度90%;
环境: 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无火灾事故发生;无重大环境投诉及事故。
职业健康安全: 1.职工按期体检率99%; 2.无火灾事故发生; 3.无重大职业健康安全投诉及事故
二、各部门、过程的目标(分解展开)
1 / 5
XXXXXX有限公司
2018年目标分解及监测方案QESP6.2-01
2 / 5
XXXXXX有限公司
2018年目标分解及监测方案QESP6.2-01
3 / 5
XXXXXX有限公司
2018年目标分解及监测方案QESP6.2-01
4 / 5
XXXXXX有限公司
2018年目标分解及监测方案QESP6.2-01
编制:审批:日期:年月日
5 / 5。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因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处置危险化学品或危险废物以及意外因素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而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监测,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和土壤环境等的应急监测。
本标准不适用于核污染事件、海洋污染事件、涉及军事设施污染事件、生物、微生物污染事件等的应急监测。
引用的文件编辑规范性引用文件本规范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 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HJ/T 55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16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 93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 194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采样与布点编辑布点a布点原则采样断面(点)的设置一般以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地及其附近区域为主。
同时必须注重人群和生活环境,重点关注对饮用水水源地、人群活动区域的空气、农田土壤等区域的影响,并合理设置监测断面(点),以掌握污染发生地状况、反映事故发生区域环境的污染程度和范围。
对被突发环境事件所污染的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和土壤应设置对照断面(点)、控制断面(点),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还应设置消减断面,尽可能以最少的断面(点)获取足够的有代表性的所需信息,同时须考虑采样的可行性和方便性。
b布点方法根据污染现场的具体情况和污染区域的特性进行布点.对固定污染源和流动污染源的监测布点,应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产生污染物的不同工况(部位)或不同容器分别布设采样点。
对江河的监测应在事故发生地及其下游布点.同时在事故发生地上游一定距离布设对照断面(点);如江河水流的流速很小或基本静止,可根据污染物的特性在不同水层采样;在事故影响区域内饮用水取水口和农灌区取水口处必须设置采样断面(点)。
注: 1. 在每个部门/场所的首页应注明: 受审核方陪同人员、审核员、部门负责人、审核时间。
2. 判定时“√”表示符合;“×”表示不符合。
审核记录注: 1. 在每个部门/场所的首页应注明: 受审核方陪同人员、审核员、部门负责人、审核时间。
2. 判定时“√”表示符合;“×”表示不符合。
审核记录2. 判定时“√”表示符合;“×”表示不符合。
审核记录注: 1. 在每个部门/场所的首页应注明: 受审核方陪同人员、审核员、部门负责人、审核时间。
2. 判定时“√”表示符合;“×”表示不符合。
注: 1. 在每个部门/场所的首页应注明: 受审核方陪同人员、审核员、部门负责人、审核时间。
2. 判定时“√”表示符合;“×”表示不符合。
注: 1. 在每个部门/场所的首页应注明: 受审核方陪同人员、审核员、部门负责人、审核时间。
2. 判定时“√”表示符合;“×”表示不符合。
注: 1. 在每个部门/场所的首页应注明: 受审核方陪同人员、审核员、部门负责人、审核时间。
2. 判定时“√”表示符合;“×”表示不符合。
注: 1. 在每个部门/场所的首页应注明: 受审核方陪同人员、审核员、部门负责人、审核时间。
2. 判定时“√”表示符合;“×”表示不符合。
注: 1. 在每个部门/场所的首页应注明: 受审核方陪同人员、审核员、部门负责人、审核时间。
2. 判定时“√”表示符合;“×”表示不符合。
注: 1. 在每个部门/场所的首页应注明: 受审核方陪同人员、审核员、部门负责人、审核时间。
2. 判定时“√”表示符合;“×”表示不符合。
注: 1. 在每个部门/场所的首页应注明: 受审核方陪同人员、审核员、部门负责人、审核时间。
2. 判定时“√”表示符合;“×”表示不符合。
注: 1. 在每个部门/场所的首页应注明: 受审核方陪同人员、审核员、部门负责人、审核时间。
浅谈检定、校准时环境条件的监控及记录摘要:校准时环境条件的监控及记录是一项关键任务,它对于保证校准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本论文研究了校准过程中环境条件的监控和记录方法,以提高校准结果的可靠性。
通过分析不同环境条件对校准结果的影响,我们设计了一套监控和记录机制,以确保校准过程中环境条件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关键词:检定;校准时环境条件;监控;记录引言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对环境条件进行严格的监控并记录下来。
在压力表的检定和校准时,环境条件的监控和记录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压力表对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较为敏感,因此需要确保检定和校准时的环境条件符合标准要求,以减小环境因素对检定和校准结果的影响。
一校准的基本概念和背景校准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工程技术手段,用于确保仪器、设备和系统的测量结果具有可信度和准确性。
在现代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各种仪器和设备的准确测量是保证质量控制、产品安全和科学研究成果可重复性的关键。
校准作为一种实验方法,通过对所测量量进行比较,找出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异,并对设备进行调整或修正,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校准的基本步骤通常包括选择参考标准、建立校准装置、进行校准测试、记录测量结果,并进行校准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校准的目的是减少和消除测量误差,并将测量结果与标准值相比较,以确定系统的准确度和精确度。
校准的背景和意义就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校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校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是测量科学和仪器仪表技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校准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仪器和设备的测量准确性,还可以推动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二环境条件的监控方法2.1传感器监测传感器监测是一种常用的监控环境条件的方法。
通过安装合适的传感器,可以对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如温度、湿度、气压、电磁场强度等。
传感器可以采集到的实时数据,可以用于分析环境条件的变化趋势,帮助判断校准过程中环境条件的稳定性和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