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卷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580.04 KB
- 文档页数:14
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Ⅰ)一、选择题1.(3分)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熔点:Si3N4>NaCl>SiI4B.沸点:NH3>PH3>AsH3C.酸性:HClO4>H2SO4>H3PO4D.碱性:NaOH>Mg(OH)2>Al(OH)32.(3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Li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Li2O2B.将C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C.将SO2通入BaCl2溶液可生成BaSO3沉淀D.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能使Cu2+还原成Cu3.(3分)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2Fe+6H+═2Fe3++3H2↑B.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Fe3O4+8H+═3Fe3++4H2OC.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Fe2++4H++NO3﹣═Fe3++2H2O+NO↑D.将铜屑加Fe3+溶液中2Fe3++Cu═2Fe2++Cu2+4.(3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某醋酸溶液的pH=a,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b,则a>bB.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中,加入NH4Cl的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pH<7C.常温下,1.0×10﹣3mol/L盐酸的pH=3.0,1.0×10﹣8mol/L盐酸pH=8.0D.若1mLpH=1盐酸与100mL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pH=7,则NaOH溶液的pH=115.(3分)如图是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
电池的一个电极由有机光敏燃料(S)涂覆在TiO2纳米晶体表面制成,另一电极由导电玻璃镀铂构成,电池中发生的反应为:TiO2/s→TiO2/S﹡(激发态)TiO2/S﹡→TiO2/S++e﹣I3﹣+2e﹣→3I﹣2TiO2/S++3I﹣→2TiO2/S+I3﹣下列关于该电池叙述错误的是()A.电池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电池工作时,I﹣离子在镀铂导电玻璃电极上放电C.电池中镀铂导电玻璃为正极D.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I﹣和I3﹣的浓度不会减少6.(3分)如图表示4﹣溴环己烯所发生的4个不同反应.其中,有机产物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反应是()A.①④B.③④C.②③D.①②7.(3分)一定条件下磷与干燥氯气反应,若0.25g磷消耗掉314mL氯气(标准状况),则产物中PCl3与PCl5的物质的量之比接近于()A.1:2B.2:3C.3:1D.5:38.(3分)下面关于SiO2晶体网状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存在四面体结构单元,O处于中心,Si处于4个顶角B.最小的环上,有3个Si原子和3个O原子C.最小的环上,Si和O原子数之比为1:2D.最小的环上,有6个Si原子和6个O原子二、非选题9.在溶液中,反应A+2B⇌C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c(A)=0.100mol/L、c(B)=0.200mol/L 及c(C)=0mol/L.反应物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与①比较,②和③分别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所改变的条件和判断的理由是:②;.③;.(2)实验②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实验③平衡时C的浓度为;(3)该反应的△H0,其判断理由是(4)该反应进行到4.0min时的平均反应速率:实验②:v B=实验③:v c=.10.有A、B、C、D、E和F六瓶无色溶液,它们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无机试剂.纯E为无色油状液体;B、C、D和F是盐溶液,且它们的阴离子均不同.现进行如下实验:①A有刺激性气味,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A时产生白色烟雾;②将A分别加入其它五种溶液中,只有D、F中有沉淀产生;继续加入过量A时,D中沉淀无变化,F中沉淀完全溶解;③将B分别加入C、D、E、F中,C、D、F中产生沉淀,E中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④将C分别加入D、E、F中,均有沉淀生成,再加入稀HNO3,沉淀均不溶.根据上述实验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1)能确定溶液是(写出溶液标号与相应溶质的化学式):(2)不能确定的溶液,写出其标号、溶质可能的化学式及进一步鉴别的方法:.11.请设计CO2在高温下与木炭反应生成CO的实验.(1)在下面方框中,A表示有长颈漏斗和锥形瓶组成的气体发生器,请在答题卡上的A后完成该反应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夹持装置,连接胶管及尾气处理不分不必画出,需要加热的仪器下方用△标出),按气流方向在每件仪器下方标出字母B、C…;其他可选用的仪器(数量不限)简易表示如下:(2)根据方框中的装置图,在答题卡上填写该表仪器符号仪器中所加物质作用A石灰石、稀盐酸石灰石与盐酸生成CO2(3)有人对气体发生器作如下改进:在锥形瓶中放入一小试管,将长颈漏斗下端插入小试管中.改进后的优点是;(4)验证CO的方法是.12.有机化合物A~H的转换关系如下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链烃A有支链且只有一个官能团,其相对分子质量在65~75之间,1 mol A完全燃烧消耗7mol氧气,则A的结构简式是,名称是;(2)在特定催化剂作用下,A与等物质的量的H2反应生成E.由E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是;(3)G与金属钠反应能放出气体.由G转化为H的化学方程式是;(4)①的反应类型是;③的反应类型是;(5)链烃B是A的同分异构体,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共平面,其催化氢化产物为正戊烷,写出B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6)C也是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则C的结构简式为.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3分)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熔点:Si3N4>NaCl>SiI4B.沸点:NH3>PH3>AsH3C.酸性:HClO4>H2SO4>H3PO4D.碱性:NaOH>Mg(OH)2>Al(OH)3【考点】75: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76: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77:元素周期律的作用;9H:晶体熔沸点的比较.【专题】51C: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51D: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A、从晶体的类型比较;B、从是否含有氢键的角度比较;C、从非金属性强弱的角度比较;D、从金属性强弱的角度比较;【解答】解:A、Si3N4为原子晶体,NaCl为离子晶体,SiI4为分子晶体,一般来说,不同晶体的熔点高低按照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的顺序,故有Si3N4>NaCl>SiI4,故A 正确;B、NH3含有氢键,沸点最高,PH3和AsH3不含氢键,沸点的高点取决于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应为AsH3>PH3,故顺序为NH3>AsH3>PH3,故B错误;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由于非金属性Cl>S>P,所以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的强弱顺序为:HClO4>H2SO4>H3PO4,故C 正确;D、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就越强,由于金属性Na>Mg>Al,所以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的强弱顺序为:NaOH>Mg(OH)2>Al(OH),故D正确。
2019年高考全国卷1理综(化学部分)试题及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氢钾H2A的Ka1=1.1×10−3,K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C.b点的混合溶液pH=7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B.阴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2+2MV2+2H++2MV+C.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N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3D.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13.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W、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核外电子数的一半。
2016高考全国卷1理综化学含答案及解析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答案】D【解析】A、蚕丝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时会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人造纤维由纤维素改性得到,灼烧时有刺激性气味,可由此区分二者,故A正确。
B、食用油反复加热,碳链会变成环状,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故B正确。
C、加热、强酸碱、重金属盐均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因此加热可杀死流感病毒,故C正确。
D、医用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工业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故D错误。
因此,本题选D。
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 AB、1 mol 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 AC、1 mol 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D、标准状况下,2.24L 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答案】A【解析】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2-甲基丁烷也称为异丁烷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C、C4H9Cl有3种同分异构体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答案】B【解析】10.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答案】C【解析】11.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 2SO 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 、cd 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 +和SO 42–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乙卷)1理综化学部分本试卷满分100分,建议用时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Li—7 B—11C—12N—14O—16F—19Na—23Cl—35.5Ag—108I—127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HB铅笔芯的成分为二氧化铅B.碳酸氢钠可作食品膨松剂C.青铜和黄铜是不同结构的单质铜D.焰火中红色来源于钠盐灼烧8.一种实现二氧化碳固定及再利用的反应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化合物1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共平面B.化合物1与乙醇互为同系物C.化合物2分子中含有羟基和酯基D.化合物2可以发生开环聚合反应9.某白色粉末样品,可能含有Na2SO4、Na2SO3、Na2S2O3和Na2CO3。
取少量样品进行如下实验:①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溶液;②向①的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溶液变浑浊,有刺激性气体逸出,离心分离;③取②的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BaCl 2溶液有沉淀生成。
该样品中确定存在的是( ) A .Na 2SO 4、Na 2S 2O 3 B .Na 2SO 3、Na 2S 2O 3 C .Na 2SO 4、Na 2CO 3D .Na 2SO 3、Na 2CO 310.由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11.化合物(YW 4X 5Z 8·4W 2Z)可用于电讯器材、高级玻璃的制造。
W 、X 、Y 、Z 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加和为21。
YZ 2分子的总电子数为奇数,常温下为气体。
该化合物的热重曲线如图所示,在200 ℃以下热分解时无刺激性气体逸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W 、X 、Y 、Z 的单质常温下均为气体B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Y<XC .100~200 ℃阶段热分解失去4个W 2ZD .500 ℃热分解后生成固体化合物X 2Z 312.Li -O 2电池比能量高,在汽车、航天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高考全国卷1理综(化学部分)试题及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氢钾H2A的Ka1=1.1×10−3,K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C.b点的混合溶液pH=7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B.阴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 2+2MV2+2H++2MV+C.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N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3D.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13.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W、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核外电子数的一半。
高考理(Li)综试题(全国卷一)含答案理科(Ke)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Ze)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Ti)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Wu)的是A.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C.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D.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无影响2.右图是某种微生物体内某一物质代谢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酶活性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丁物质既是酶③催化生成的产物,又是酶③的反馈抑制物B.戊物质通过与酶④结合导致酶④结构变化而使其活性下降C.当丁物质和戊物质中任意一种过量时,酶①的活性都将受到抑制D.若此代谢途径的终产物不断排出菌体外,则可消除丙物质对酶①的抑制作用3.下列关于通过发酵工程生产谷氨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发酵时需要不断通入无菌空气,否则会积累乳酸B.发酵时常采用的培养基为液体天然培养基C.从自然界分离的野生型菌株可直接用于生产D.当菌体生长进入稳定期时,补充营养物可提高谷氨酸产量4.下列关于体细胞杂交或植物细胞质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克服生殖隔离的限制,培育远缘杂种B.不同种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属于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C.两个不同品种的紫茉莉杂交,正交、反交所得F1的表现型一致D.两个不同品种的紫茉莉杂交,F1的遗传物质来自母本的多于来自父本的5.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珠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A.1/8B.3/8C.1/16D.3/166.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既有气体放出又有沉淀生成的一组是NH+、A.Ba2+、、、B. 、、4NH+、、K+C.、Ba2+、Cl-、D.、47.将(Jiang)15ml .2mol •.溶液逐滴(Di)加入到40ml .0.5mol •.1L -盐溶液中,恰好(Hao)将溶液中的离子完全沉(Chen)淀为碳酸盐,则nMCl 中(Zhong)n 值是A. 4B. 3C. 2D. 18.下列表示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 A.B.CD.9.现有乙酸和两种链状单烯烃混合物,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则碳的质量分数是 A. B. C. D.10.用0.1mol •.1L -的盐酸滴定0.10mol •.1L -的氨水,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A.>,>B.4()c NH +=()c Cl -,()c OH -=()c H +C.()c Cl ->4()c NH +,()c OH ->()c H +D.()c Cl ->4()c NH +,()c H +>()c OH -11.为了检验某含有杂质的23Na CO样品的纯度,现将克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A. B. C.D.12.有关下图所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既可以与Br 2的CCl 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在光照下与Br 2发生取代反应B.1mol 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3molNaOH 反应C.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D.既可以与FeCl 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NaHCO 3溶液反应放出CO 2气体 13.下图表示反应,,在某温度时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Lie)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第(Di)6后,反应(Ying)就终止了 B.X 的平衡转化(Hua)率为(Wei)85%C.若升高温度,X 的平衡转化率将大于85%D.若降低温度,v 正和v 逆将以同样倍数减少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B.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单位时间作用在器壁上的平均冲量C. 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少,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D. 单位面积的气体分子数增加,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15. 某物体左右两侧各有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两平面镜相互平行,物体距离左镜4m ,右镜8m ,如图所示,物体在左镜所成的像中从右向左数的第三个像与物体的距离是A.24mB.32mC.40mD.48m16.氦氖激光器能产生三种波长的激光,其中两种波长分别为=0.6328µm ,=3.39µm ,已知波长为1λ的激光是氖原子在能级间隔为=1.96eV 的两个能级之间跃迁产生的.用表示产生波长为2λ的激光所对应的跃迁的能级间隔,则2E∆的近似值为 A.10.50eV B.0.98eV C. 0.53eV D. 0.36eV17.如图,一段导线abcd 位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的匀强磁场中,且与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垂直.线段ab 、bc 和cd 的长度均为L ,且.流经导线的电流为I ,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导线段abcd 所受到的磁场的作用力的合力 A. 方向沿纸面向上,大小为 B. 方向沿纸面向上,大小为C. 方向沿纸面向下,大小为(21)ILB +D. 方向沿纸面向下,大小为(21)ILB -18.如(Ru)图所示.一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关于y轴(沿竖直方向(Xiang))对称,O、M、N是y 轴上的三个点,且OM=MN,P点在y轴的右侧,M P⊥ON,则(Ze)A.M点(Dian)的电势比P点的电势高B.将负(Fu)电荷由O点移动到P点,电场力做正功C. M、N 两点间的电势差大于O、M两点间的电势差D.在O点静止释放一带正电粒子,该粒子将沿y轴做直线运动19.天文学家新发现了太阳系外的一颗行星.这颗行星的体积是地球的4.7倍,质量是地球的25倍.已知某一近地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约为1.4小时,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由此估算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A.1.8×103kg/m3B. 5.6×103kg/m3C. 1.1×104kg/m3D.2.9×104kg/m320.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如图1所示,图中P、Q两质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1.5m和x=4.5m.P点的振动图像如图2所示.在下列四幅图中,Q点的振动图像可能是21.质量为M的物块以速度V运动,与质量为m的静止物块发生正撞,碰(Peng)撞后两者的动量正好相等,两者质量之比M/m可能为A.2B.3C.4D. 522.(8分(Fen))(注意:在试(Shi)卷卷上作答案无效)如图所示的(De)电路中,1、2、3、4、5、6为连接点的标号.在开关闭合后,发现小灯泡(Pao)不亮.现用多用电表检查电路故障,需要检测的有:电源、开关、小灯泡、3根导线以及电路中的各点连接.(1)为了检测小灯泡以及3根导线,在连接点1、2已接好的情况下,应当选用多用电表的挡.在连接点1、2同时断开的情况下,应当选用多用电表的挡.(2)在开关闭合情况下,若测得5、6两点间的电压接近电源的电动势,则表明___可能有故障(3)将小灯泡拆离电路,写出用多用表检测该小灯泡是否有故障的具体步骤.23.(10分)(注意:在试卷上作答案无效)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时摩擦力与斜面倾角的关系,设计实验装置如图.长直平板一端放在水平桌面上,另一端架在一物块上.在平板上标出A、B两点,B点处放置一光电门,用光电计时器记录滑块通过光电门时挡光的时间.实验步骤如下:①用游标卡尺测量滑块的挡光长度d,用天平测量滑块的质量m;②用直尺测量AB之间的距离s,A点到水平桌面的垂直距离h1,B点到水平桌面的垂直距离h2;③将滑块从A点静止释放,由光电计时器读出滑块的挡光时间t1④重复步骤③数次,并求挡光时间的平均值;⑤利用所测数据求出摩擦力f和斜面倾角的余弦值;⑥多次改变斜面的倾角,重复实验步骤②③④⑤,做出f-cosα关系曲线.(1)用测量的物理量完成下列各式(重力加速度为g):①斜面倾角的余弦cosα=;②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③滑块运动时的加速度a=;④滑块运动时所受到的摩擦阻力f=;(2)测量滑块挡光长度的游标卡尺读数如图所示,读得d=.24.(15分)(注意:在试卷卷上作答无效)材料的电阻率ρ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为ρ=ρ0(1+at),其中α称为电阻温度系数,ρ0是材(Cai)料在t=0 ℃时的电阻率.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α是与温度无关的常数.金属的电阻一般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具(Ju)有正温度系数;而某些非金属如碳等则相反,具有负温数系数.利用具有正负温度系数的两种材料的互补特性,可制成阻值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不随温度变化的电阻.已知:在0 ℃时,铜的电阻率为1.7×10 –8Ω•m,碳的电(Dian)阻率为3.5×10 -5Ω•m,附(Fu)近,在0 ℃时,.铜的电阻温度系数为3.9×10 –3 ℃-1,碳的电阻温度系(Xi)数为-5.0×10-4℃-1.将横截面积相同的碳棒与铜棒串接成长1.0 m的导体,要求其电阻在0 ℃附近不随温度变化,求所需碳棒的长度(忽略碳棒和铜棒的尺寸随温度的变化).25.(18分) (注意:在试卷卷上作答无效)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上静止放置三个质量均为m的木箱,相邻两木箱的距离均为l.工人用沿斜面的力推最下面的木箱使之上滑,逐一与其它木箱碰撞.每次碰撞后木箱都粘在一起运动.整个过程中工人的推力不变,最后恰好能推着三个木箱匀速上滑.已知木箱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设碰撞时间极短,求(1)工人的推力;(2)三个木箱匀速运动的速度;(3)在第一次碰撞中损失的机械能.26(21分)(注意:在试卷卷上作答无效)如图,在x轴下方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x y平面向外.P是y轴上距原点为h的一点,N0为x轴上距原点为a的一点.A是一块平行于x轴的挡板,与x轴的距离为,A的中点在y轴上,长度略小于.带点粒子与挡板碰撞前后,x方向的分速度不变,y方向的分速度反向、大小不变.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从P点瞄准N0点入射,最后又通过P点.不计重力.求粒子入射速度的所有可能值.27.(15分)(注意:在试卷卷上作答无效)浓H2SO4和木炭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SO4 (浓) + C CO2↑+ 2H2O + 2SO2↑请从下图中选用所需的仪器(可重复选用)组成一套进行该反应并检出反应产物的装置.现提供浓H2SO4、木炭和酸性KMnO4溶液,其他固、液试剂自选.(连接和固定仪器用的玻璃管、胶管、铁夹、铁架台及加热装置等均略去)将所选的仪器按连接顺序(Xu)由上至下依次填入下表,并写出该仪器中应加试剂的名称及其作用.加入的试剂作用选用的仪器(填字母)28.(15分(Fen))(注意(Yi):在试卷卷上作答无效)下图所示装置中(Zhong),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100g 5.00%的NaOH溶液、足量的CuSO4溶(Rong)液和100g 10.00%的K2SO4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1)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丙中K2SO4浓度为10.47%,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据此回答问题:①电源的N端为极;②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③列式计算电极b上生成的气体在规范状态下的体积:;④电极c的质量变化是g;⑤电解前后各溶液的酸、碱性大小是否发生变化,简述其原因:甲溶液;乙溶液;丙溶液;(2)如果电解过程中铜全部析出,此时电解能否继续进行,为什么?29.(15分)(注意:在试卷卷上作答无效)已知周期表中,元素Q、R、W、Y与元素X相邻.Y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回答下列问题:(1)W与Q可以形成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材料.W的氯化物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W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是;(2)Q 的具有相同化合价且可(Ke)以相互转变的氧化物是;(3)R 和Y 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R 呈现最高化合价(Jia)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4)这5个元素的氢(Qing)化物分子中,①立体结构类型相同的氢化物的沸点从高到(Dao)低排列次序是(填化学式),其原因是 ;②电子总数相同的氢化(Hua)物的化学式和立体结构分别是 ;(5)W 和Q 所形成的结构陶瓷材料的一种合成方法如下:W 的氯化物与Q 的氢化物加热反应,生成化合物W(QH 2)4和HCL 气体;W(QH 2)4在高温下分解生成Q 的氢化物和该陶瓷材料.上述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是 .30、(15分)化合物H 是一种香料,存在于金橘中,可用如下路线合成: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11.2L (规范状况)的烃A 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以产生88 g CO 2和45 g H 2O. A 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2)B 和C 均为一氯代烃,它们的名称(系统命名)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催化剂存在下1 mol F 与2 mol H 2反应,生成3-苯基-1-丙醇.F 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4)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5)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写出所有与G 具有相同官能团的G 的芳香类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10分)(注意:在试卷卷上作答无效)桃果实成熟后,如果软化快,耐贮运性就会差.下图表示常温下A 、B 两个品种桃果实成熟后硬度等变化的实验结果.R -CH 2CH 2OH (B 2 H 6为乙硼烷) R -CH =CH (i )B 2H 6 (ii )H O /OH -据(Ju)图回答:(1)该实验结果显示(Shi)桃果实成熟后硬度降低,其硬度降低与细胞壁中的降解有关,该物质的(De)降解与的活性变化有关.也与细胞壁中的_______降解有关,该物质的降解与__________的活性变(Bian)化有关.(2)A、B品种中耐(Nai)贮运的品种是.(3)依据该实验结果推测,桃果实采摘后减缓变软的保存办法应该是,因为.(4)采摘后若要促使果实提前成熟,科选用的方法有和.(5)一般来说,果实成熟过程中还伴随着绿色变浅,其原因是.32.(11分)(注意:在试卷卷上作答无效)已知2H2O2=2H2O+O2↑ , 可以通过观察反映过程中O2的生成速度(即气泡从溶液中释放的速度)来判断H2O2分解反应的速度.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使其能同时验证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要求写出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H2O2溶液,蒸馏水,3.5%FeCL3溶液,0.01%牛过氧化氢酶溶液,恒温水浴锅,试管.(1)实验步骤:(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整个实验中不同处理的试管中O的释放速度从快到慢依次是2.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释放的速度最快的是,原(3)如果仅将实验中的恒温水浴改为800C,重做上述实验,O2因是.33.(11分) (注意:在试卷卷上作答无效)春天日照逐渐延长时,鸟类大多数进入繁殖季(Ji)节.调节(Jie)鸟类繁殖活动的图解如下:请回(Hui)答:(1)鸟类的繁殖活动是通过机体的和两种(Zhong)调节方式完成的.机体中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Fen)泌激素的细胞位于(下丘脑、垂体、性腺).(2)上面图解中的A,B,C 分别代表由下丘脑,垂体和性腺分泌的物质,则他们分别是、和.C进入血液后,通过作用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3)据图判断,若要验证B 的生理作用_______(能、不能)用去除性腺的鸟作为实验动物,其原因是.34.(10分)(注意:在试卷卷上作答无效)某种植玉M的农场,其收获的玉M子粒既作为鸡的饲料,也作为人的粮食,玉M的秸秆则加工成饲料喂牛,生产的牛和鸡供人食用.人,牛,鸡的粪便经过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作为能源,沼渣,沼液作为种植玉M的肥料.据此回答(不考虑空间因素):(1)请绘制由鸡,牛,玉M和人组成的食物网:(2)牛与鸡之间(有,无)竞争关系,理由是.人与鸡的种间关系是,人与牛的种间关系是.(3)流经该农场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所固定的,无机环境中的碳以形式进入该人工群落.(4)假设该农场将生产玉M的1/3作为饲料养鸡,2/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供人食用,现调整为2/3的玉M养鸡,1/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仍供人食用,理论上,该农场供养的人数将会(增多、不变、减少),理由是.2009年普通高等学(Xue)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Zong)合能力测试1.答(Da)案D【解读】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De)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单基因突变可以遗传病,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染色体结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因为近亲婚配的双方从共同祖先那里继承同一种致病基因的机会较非近亲婚配的大大增加,结果双方很可能都是同一种致病基因的携带者,这们后代隐性遗传病发病风险大大增加;多基因遗传病不仅表现出家庭(Ting)聚集现象,还比较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D错误.2.答案C【解读】微(Wei)生物代谢的调节主要有两种形式:酶合成的调节和酶活性的调节.酶活性的调节是微生物通过改变已有酶的催化活性来调节代(Dai)谢有速率.酶活性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是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与酶结合,致使酶的结构产生变化,但这种变化是可逆的,当代谢产物与酶脱离时,酶结构便会复原,又(You)恢复原有的活性.因(Yin)此A 、B 、D 正(Zheng)确.当丁物质和戊物质中任意一种过量时,不一定会导致丙物质积累,以抑制酶①的活性.故C 错误. 3.答案C【解读】发酵工程生产谷氨酸,溶氧不足,会产生乳酸或琥珀酸;培养基通常有豆饼的水解液、玉M 浆、尿素、磷酸氢二钾、氧化钾、硫酸镁、生物素等配制而成,呈液体状态,因此是液体天然培养基;从自然界分离的野生型菌株,产量一般都比较低,不能满足工业上的需要,通常都要用人工诱变的方法处理,使菌种产生突变,再从中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优良菌种,才能用于生产.当菌体生长进入稳定期时,要及时补充营养物以满足菌体的营养需求以提高谷氨酸的产量.故C 不正确. 4.答案C【解读】植物体细胞杂交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植物细胞,从而可克服生殖隔离的限制,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实际上是不同植物体细胞的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紫茉莉枝叶的性状的遗传是细胞质遗传,两个不同品种的紫茉莉杂交,正交、反交所得F 1的表现型应与母本一致,F 1的遗传物质来自母本的多于来自父本的,因为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母本.故C 错误. 5.答案B【解读】设抗病基因为A ,感病为a ,无芒为B ,则有芒为b.依题意,亲本为AABB 和aabb ,F 1为AaBb ,F 2有4种表现型,9种基因型,拔掉所有有芒植株后,剩下的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2Aabb ,1/4AAbb ,1/4aabb ,剩下的植株套袋,即让其自交,则理论上F 3中感病植株为1/2×1/4(Aab b 自交得1/4 aabb )+1/4(aabb )=3/8.故选B. 6.答案D【解读】A 项,加入NaOH 会与NH 4+ 产生NH 3,但没有沉淀;B 项HCO 3- 与AlO 2-不能共存,会生成Al(OH)3 沉淀.C 项,OH -与HSO 3- 生成SO 32 -,与Ba 2+可生成BaSO 3沉淀,但无气体.D 项,OH -与NH 4+ 产生NH 3,与Mg 2+会产生Mg(OH)2沉淀,正确. 7.答案B【解读】M 的化合价为+n ,Na 2CO 3与MCln 反应对应的关系式为:2M n+ ~ nCO 32 -2 n15×10-3×2 40×10-3×0.5 可得n=3,故选B. 8.答案B【解读】在碱性条件下,不可能产生CO 2气体,而应是CO 32 -,故B 项错. 9.答案C【解读】乙酸的化学式为C 2H 4O 2,而单烯烃的通式为C n H 2n ,从化学式可以发现两者中,C 与H 之间的数目比为1:2,质量比为6:1,碳氢的质量分数一共为1-a,其中碳占. 10.答案C【解读】溶液中不可能出现阴离子均大于阳离子的情况,不遵循电荷守恒,故C 项错. 11.答案A【解读】2NaHCO 3△ Na 2CO 3 + CO 2↑ + H 2O m (减少) 2×84 106 62x (W1- w2)解(Jie)得x=,将其(Qi)带入下式可得: w(Na2CO3)= (w1- x )/W1 =,A项正(Zheng)确.12.答(Da)案D【解(Jie)读】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故可以与Br2发生加成反应,又含有甲基,故可以与Br2光照发生取代反应,A项正确;B项,酚羟要消耗一个NaOH,两个酯基要消耗两个NaOH,正确;C项,苯环可以催化加氢,碳碳双键可以使KMnO4褪色,正确;该有机物中不存在羧基,故不能与NaHCO3放出CO2气体,D项错.13.答案B【解读】A项,6min时反应达平衡,但未停止,故错;B项,X的变化量为1-0.15=0.85mol,转化率为0.85/1=85%,正确.H<0,反应为放热,故升高温度,平衡将逆向移动,则X的转化率减小,C项错;D项,降温,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减小,但是降温平衡正向移动,故V正>V逆,即逆反应减小的倍数大,错误.14.答案A【解读】本题考查气体部分的知识.根据压强的定义A正确,B错.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说明温度降低,但不能说明压强也一定减小,C错.单位体积的气体分子增加,但温度降低有可能气体的压强减小,D错.15.答案B【解读】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从右向左在左镜中的第一个像是物体的像距离物体8cm,第二个像是物体在右镜所成像的像,第3个像是第一个像在右镜中的像在左镜中的像距离物体为32cm.16.答案D【解读】本题考查波尔的原子跃迁理论.根据,可知当当时,连立可知17.答案A【解读】本题考查安培力的大小与方向的判断.该导线可以用a和d之间的直导线长为来等效代替,根据,可知大小为,方向根据左手定则.A正确. 18.答案AD【解读】本题考查电场、电势、等势线、以及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由图和几何关系可知M和P两点不处在同一等势线上而且有,A对.将负电荷由O点移到P要克服电场力做功,及电场力做负功,B错.根据,O到M的平均电场强度大于M到N的平均电场强度,所以有,C错.从O点释放正电子后,电场力做正功,该粒子将沿y轴做加速直线运动.19.答案D【解读】本题考查天体运动的知识.首先根据近地卫星饶地球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可求出地球的质量.然后根据,可得该行星的密度约为2.9×104kg/m320.答(Da)案BC【解读】本题考查波的传播.该波的波长为4m.,PQ 两点间的距离为3m..当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时当P 在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时而Q 点此时应处于波峰,B 正确.当沿x 轴负方向传播时,P 点处于向上振动时Q 点应处于波谷(Gu),C 对. 21.答(Da)案AB【解读】本题考查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得设碰撞后两者的动量都为(Wei)P,则总动量为2P,根据,以及能量的关(Guan)系得得,所以AB 正确.22.答案(1)电压;欧姆 (2)开关或连接点5、6(3)①调到欧姆档②将红、黑表笔相接,检查欧姆档能否正常工作③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如电阻无穷大,表明小灯泡有故障.【解读】(1)在1、2两点接好的情况下,应当选用多用电表的电压档,在1、2同时断开的情况下,应选用欧姆档(2)表明5、6两点可能有故障.(3) ①调到欧姆档②将红黑表笔相接,检查欧姆档能否正常工作③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如电阻无穷大,表明小灯泡有故障. 23.答案(1)①②③④(2)3.62cm【解读】(1)物块在斜面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受重力、支持力、滑动摩擦力,如图所示① 根据三角形关系可得到s h h s 2212)(cos --=α,②根据③根据运动学公式,有,即有222t s d a =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则有.(2) 在游标卡尺中,主尺上是3.6cm ,在游标尺上恰好是第1条刻度线与主尺对齐,再考虑到卡尺是10分度,所以读数为3.6cm+0.1×1mm=3.61cm 或者3.62cm 也对.24.答案0.0038m【解读】设碳棒的(De)长度为X,则铜棒的电阻为,碳棒的电(Dian)阻,要使得(De)在00c附近总电阻不随温度(Du)变化,则有,则有式中t的系数必须为零(Ling),即有x≈0.0038m.25.答案(1)(2)(3)【解读】(1)当匀速时,把三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受重力、推力F、摩擦力f和支持力.根据平衡的知识有,加速度(2)第一个木箱与第二个木箱碰撞之前的速度为V1根据运动学公式或动能定理有根据动量守恒有,即碰撞后的速度,碰撞后的速度为V2为,然后一起去碰撞第三个木箱,设碰撞前的速度为V3从V2到V3的加速度为,根据运动学公式有,得,跟第三个木箱碰撞根据动量守恒有,得就是匀速的速度.(3)设第一次碰撞中的能量损失为,根据能量守恒有,带入数据得.26. 【解读】设粒子的入射速度为v,第一次射出磁场的点为,与板碰撞后再次进入磁场的位置为.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有…⑴,粒子速率不变,每次进入磁场与射出磁场位置间距离保持不变有…⑵,粒子射出磁场与下一次进入磁场位置间的距离始终不变,与相等.由图可以看出……⑶设粒子最终离开磁场时,与档板相碰n次(n=0、1、2、3…).若粒子能回到P点,由对称性,出射点的x坐标应为-a,即……⑷,由⑶⑷两式得……⑸若粒子与挡板发生碰撞,有……⑹联立⑶⑷⑹得n<3………⑺联立⑴⑵⑸得。
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z=1+i,则|z2–2z|=A.0 B.1 C D.22.设集合A={x|x2–4≤0},B={x|2x+a≤0},且A∩B={x|–2≤x≤1},则a=A.–4 B.–2 C.2 D.43.埃及胡夫金字塔是古代世界建筑奇迹之一,它的形状可视为一个正四棱锥,以该四棱锥的高为边长的正方形面积等于该四棱锥一个侧面三角形的面积,则其侧面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与底面正方形的边长的比值为A B C D4.已知A为抛物线C:y2=2px(p>0)上一点,点A到C的焦点的距离为12,到y轴的距离为9,则p= A.2 B.3 C.6 D.95.某校一个课外学习小组为研究某作物种子的发芽率y和温度x(单位:°C)的关系,在20个不同的温度x y i=得到下面的散点图:条件下进行种子发芽实验,由实验数据(,)(1,2,,20)i i由此散点图,在10°C 至40°C 之间,下面四个回归方程类型中最适宜作为发芽率y 和温度x 的回归方程类型的是 A .y a bx =+ B .2y a bx =+ C .e x y a b =+D .ln y a b x =+6.函数43()2f x x x =−的图像在点(1(1))f ,处的切线方程为 A .21y x =−− B .21y x =−+ C .23y x =−D .21y x =+7.设函数()cos π()6f x x ω=+在[]π,π−的图像大致如下图,则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A .10π9 B .7π6 C .4π3D .3π28.25()()x x y xy ++的展开式中x 3y 3的系数为 A .5 B .10 C .15 D .209.已知 π()0,α∈,且3cos28cos 5αα−=,则sin α=AB .23C .13D10.已知,,A B C 为球O 的球面上的三个点,⊙1O 为ABC △的外接圆,若⊙1O 的面积为4π,1AB BC AC OO ===,则球O 的表面积为A .64πB .48πC .36πD .32π11.已知⊙M :222220x y x y +−−−=,直线l :220x y ++=,P 为l 上的动点,过点P 作⊙M 的切线,PA PB ,切点为,A B ,当||||PM AB ⋅最小时,直线AB 的方程为 A .210x y −−= B .210x y +−= C .210x y −+=D .210x y ++=12.若242log 42log a b a b +=+,则A .2a b >B .2a b <C .2a b >D .2a b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024年高考新课标卷1化学试题+答案详解(试题部分)本试卷满分100分,建议用时50分钟。
刷卷提示:本卷为新教材老高考理综试卷,题号遵循原卷,化学题目已全部提供。
本卷题目均符合新高考考查要求。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文房四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羊毛可用于制毛笔,主要成分为蛋白质B.松木可用于制墨,墨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碳C.竹子可用于造纸,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D.大理石可用于制砚台,主要成分为硅酸盐2.一种点击化学方法合成聚硫酸酯(W)的路线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双酚A是苯酚的同系物,可与甲醛发生聚合反应B.催化聚合也可生成WC.生成W的反应③为缩聚反应,同时生成D.在碱性条件下,W比聚苯乙烯更难降解3.实验室中利用下图装置验证铁与水蒸气反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为23423Fe 4H O(g)Fe O 4H ++高温B.酒精灯移至湿棉花下方实验效果更好C.用木柴点燃肥皂泡检验生成的氢气D.使用硬质玻璃试管盛装还原铁粉4.对于下列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相应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试管壁上的银镜用稀硝酸清洗:322Ag 2H NO Ag NO H O +-+++=+↑+B.工业废水中的2Pb +用FeS 去除:22Pb S PbS +-+=↓C .海水提溴过程中将溴吹入2SO 吸收塔:22224Br SO 2H O 2Br SO 4H --+++=++D.用草酸标准溶液测定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22424222MnO 5C O 16H 2Mn 10CO 8H O--++++=+↑+5.我国科学家最近研究的一种无机盐[]362Y Z(WX)纳米药物具有高效的细胞内亚铁离子捕获和抗氧化能力。
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W 、X 、Y 属于不同族的短周期元素。
2017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K 39 Ti 48 Fe 56 I 127一、选择题:7.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A.尼龙绳 B.宣纸 C.羊绒衫 D.棉衬衣8.《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
”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A.蒸馏 B.升华 C.干馏 D.萃取9.已知(b)、(d)、(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C.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10. 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B. 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C. 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D. 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11.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桩,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B.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柱C. 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D. 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12.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
由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B.Y的简单离子与X的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C.Y与Z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D.Z与X属于同一主族,与Y属于同一周期13.常温下将NaOH溶液添加到己二酸(H2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Ka1(H2X)的数量级为10-6B. 曲线N表示pH与的变化关系C. NaHX溶液中D. 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26.(15分)凯氏定氮法是测定蛋白质中氮含量的经典方法,其原理是用浓硫酸在催化剂存在下将样品中有机氮转化成铵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铵盐,然后通过滴定测量。
已知:。
·H3BO3;NH3·H3BO3+HCl= NH4Cl+H3BO3NH3+H2BO3=NH3回答下列问题:(1)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放入少量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3)清洗仪器:g中加蒸馏水;打开K1,关闭K2、K3,加热b,蒸气充满管路;停止加热,关闭K1,g中蒸馏水倒吸入c,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打开K2放掉水。
重复操作2~3次。
(4)仪器清洗后,g中加入硼酸(H3BO3)和指示剂。
铵盐试样由d注入e,随后注入氢氧化钠溶液,用蒸馏水冲洗d,关闭K3,d中保留少量水。
打开K1,加热b,使水蒸气进入e。
①d中保留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e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采用中空双层玻璃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取某甘氨酸(C2H5NO2)样品m克进行测定,滴定g中吸收时消耗浓度为c mol·L-1的盐酸V mL,则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样品的纯度≤______ %。
27(14分)Li4Ti5O12和LiFePO4都是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可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 TiO3,还含有少量MgO、SiO2等杂质)来制备,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酸浸”实验中,铁的浸出率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当铁的浸出率为70%时,所采用的实验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浸”后,钛主要以TiOCl42-形式存在,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iO2·xH2O沉淀与双氧水,氨水反应40 min所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温度/℃30 35 40 45 50 TiO2·xH2O转化率% 92 95 97 93 88分析40℃时TiO2·xH2O转化率最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Li2Ti5O15中Ti的化合价为+4,其中过氧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__。
(5)若“滤液②”中c(Mg2+)=0.02 mol/L,加入双氧水和磷酸(设溶液体积增加1倍),使Fe3+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c(Fe3+)=1×10-5 mol/L,此时是否Mg3(PO4)2沉淀生成?__________________(列式计算)。
FePO4、Mg3(PO4)2的Ksp分别为1.3×10-22、1.0×10-24。
(6)写出“高温煅烧②”中由FePO4制备LiFePO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4分)近期发现,H2S是继NO、CO之后的第三个生命体系气体信号分子,它具有参与调节神经信号传递、舒张血管减轻高血压的功能。
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事实中,不能比较氢硫酸与亚硫酸的酸性强弱的是(填标号)。
A.氢硫酸不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而亚硫酸可以 B.氢硫酸的导电能力低于相同浓度的亚硫酸C.0.10 mol·L-1的氢硫酸和亚硫酸的pH分别为4.5和2.1 D.氢硫酸的还原性强于亚硫酸(2)下图是通过热化学循环在较低温度下由水或硫化氢分解制备氢气的反应系统原理。
通过计算,可知系统(I)和系统(II)制氢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制得等量H2所需能量较少的是。
(3)H2S与CO2在高温下发生反应:H2S(g)+CO2(g)COS(g)+H2O(g)。
在610K时,将0.10 mol CO2与0.40 mol H2S充入2.5 L的空钢瓶中,反应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
①H2S的平衡转化率α1= %,反应平衡常数K= 。
②在620K重复实验,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3,H2S的转化率α2 a1,该反应的?H 0。
(填“>”“<”或“=”)③向反应器中再分别充入下列气体,能使H2S转化率增大的是(填标号)。
A.H2SB.CO2C.COSD.N2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钾和碘的相关化合物在化工、医药、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K的焰色反应呈紫红色,其中紫色对应的辐射波长为_______nm (填标号)。
A.404.4 B.553.5 C.589.2 D.670.8 E.766.5(2)基态K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的符号是_________,占据该能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___________。
K和Cr属于同一周期,且核外最外层电子构型相同,但金属K的熔点、沸点等都比金属Cr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射线衍射测定等发现,I3AsF6中存在I3+离子。
I3+离子的几何构型为_______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4)KIO3晶体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非线性光学材料,具有钙钛矿型的立体结构,边长为a=0.446nm,晶胞中K、I、O分别处于顶角、体心、面心位置,如图所示。
K与O间的最短距离为______nm,与K紧邻的O个数为__________。
(5)在KIO3晶胞结构的另一种表示中,I处于各顶角位置,则K处于______位置,O处于______位置。
36.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化合物H是一种有机光电材料中间体。
实验室由芳香族化合物A制备H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已知:①;②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由C生成D和E生成F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3)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 G为甲苯的同分异构体,由F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5)芳香化合物X是F的同分异构体,X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2,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峰面积比为6:2:1:1。
写出2种符合要求的X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用环戊烷和2-丁炔为原料制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其它试剂任选)2017全国Ⅰ卷理综化学参考答案7 8 9 10 11 12 13A B D B C C D26.(15分)(1)平衡气压,以免关闭K1后圆底烧瓶内气压过大。
(2)防止暴沸直型冷凝管(3)c、e及其所连接的管道内水蒸气冷凝后,气压远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锥形瓶内的蒸馏水被倒吸入c中。
(4)①便于检验d装置是否漏气②NH4++OH-NH3↑+H2O,减少热量损失,有利于铵根转化为氨气逸出。
(5),27、(14分)(1)选择温度为100℃;(2)FeTiO3+ 4H++4Cl- =Fe2++ TiOCl42- + 2H2O(3)温度高反应速率快,但温度过高过氧化氢易分解,氨水易挥发,影响转化率;(4)7(5)Ksp[FePO4]=c(Fe3+)×c(PO43-)=1.3×10-22,则c(PO43-)===1.3×10-17mol/L,Qc[Mg3(PO4)2]=c3(Mg2+)×c2(PO43-)=(0.01)3×(1.3×10-17)2 =1.69×10-40<1.0×10-34 =Ksp [Mg3(PO4)2],则不会生成Mg3(PO4)2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