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维青律师推荐案例:“钉子户”诉请通水电胜诉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1
黄维青律师推荐案例:为动迁多得快“闪婚”六十开外的汪某,道听途说他居住地即将开始动迁,为能多得动迁款,他竟然上演一幕“闪婚配”,与素不相识的曹某(化名)快速登记结婚。
但最终房屋还未动迁,他却不得不走进法院要求与曹某离婚。
近日,上海静安法院一审判决给这出“闪婚”闹剧,画上了休止符号。
2008年10月,家住本市虹口区老城区的汪某,从邻居嘴中得知所居住地将要被动迁,而单身的他考虑若被动迁,动迁款肯定不会多。
经人指点老汪突然开窍,何不来个快速“闪婚”,“数人头”定能获取二倍的动迁款。
同年11月1日,经人介绍汪某与曹某相识后,即于当天就前往民政部门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
但婚后两人并未共同生活在一起,特别是令汪某郁闷的是即将动迁的消息,像似一阵风般地吹过,悄无声息地冷落下来。
2010年7月下旬,汪某曾起诉到法院要求与曹某办理离婚,据说是汪某曾留有给付对方钱款6万元的承诺字据,无法兑现。
同年9月19日,无奈之下汪某向法院办理了撤回离婚诉讼。
今年4月,无法享受新婚所拥有愉悦的汪某,感到结婚证似一个沉重的包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汪某只得再次走进法院要求离婚。
汪某诉称,当初之所以选择与比自己小3岁的曹某结婚,主要是听说居住地要动迁,为了能在动迁时多分得动迁款,在别人的撮合下,他与素不相识的曹某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
尽管,在婚后两人从未居住在一起,一心想能动迁了就能多分钱,后通过接受电视、报纸等教育宣传,本人意识到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从法律上说没有感情的婚姻,早该解除了。
为此曾一度与曹某协商办理离婚,但曹某却坚持以当初的协议来解决,给付对方人民币6万元。
汪某还说,他系失业人员,无经济收入、无低保,可房子至今还未动迁,根本拿不出约定的钱款补偿给曹某,请求法院判令与曹某离婚。
汪某还表示,考虑到曹某的身体状况,若离婚可适当给对方一次性补偿,最多为1.5万元。
汪某还向法院提供协议书作为起诉依据。
法庭上,曹某辩称,原本与汪某是不认识的,汪某为能在动迁时多分得动迁款,通过他人介绍与自己办理“闪婚”,承认婚后双方没有共同生活在一起。
⼀起房屋漏⽔引发的邻⾥纠纷⼀审败诉,⼆审是如何反败为胜的?【案情简介】黄⼥⼠与何先⽣夫妇原本是楼上楼下的邻居,平⽇⾥双⽅也没有⽭盾,邻⾥关系还是⽐较和谐。
但是让⼈没有想到的是,这对昔⽇说不上⼏句话的邻居最近却对簿公堂。
原来,住在楼上的何先⽣夫妇家中污⽔管堵塞反⽔导致楼下的黄⼥⼠家漏⽔严重,由于何先⽣夫妇事发前后均在外地,⼀时之间也⽆法赶回处理此事,黄⼥⼠⽆奈,只能联系物业、居委帮忙⼀起处理。
⼏⽇后,何先⽣夫妇终于返回家中,黄⼥⼠就漏⽔造成的损失与何先⽣夫妇协商时,双⽅产⽣激烈⽭盾,黄⼥⼠为了维护⾃⼰的合法权益,⼀纸诉状将邻居和⼩区物业公司⼀起告上法庭,但是⼀审法院认为,何先⽣夫妇在出⾏前已经提前疏通过管道,尽到了管理房屋的义务,物业公司也及时履⾏了维修义务,所以判决对于黄⼥⼠的财产损失,⼏名被告均不承担赔偿责任。
由于⼀审败诉,黄⼥⼠聘请律师进⾏了上诉,在律师的帮助下,最终黄⼥⼠获得了赔偿,那么律师是如何让⼆审反败为胜的呢?【审判结果】经⼀审法院查明,黄⼥⼠与何先⽣夫妇同住⼀栋楼,黄⼥⼠住1楼,何先⽣夫妇住2楼,系楼上楼下邻居。
双⽅房屋2楼—6楼共⽤⼀根下⽔管,1楼单独使⽤⼀根下⽔管。
2018年2⽉10⽇,何先⽣夫妇家中下⽔管堵塞反⽔导致黄⼥⼠家中漏⽔,由于事发之时何先⽣夫妇并不在家,由⼩区居委会报修,物业公司到现场处理,因⽆法进⼊何先⽣夫妇家中,物业公司只能在户外疏通整栋楼的下⽔管道,但收效甚微,次⽇,黄⼥⼠家中再次出现漏⽔。
之后,黄⼥⼠拨打报警电话,要求民警协助打开何先⽣夫妇家中⼤门,配合物业公司⼀起疏通下⽔管,但警⽅不⽀持其主张。
第三⽇,物业公司才⾄何先⽣夫妇家中疏通下⽔总管。
⼀审法院认为,物业公司作为⼩区管理部门,维护住房的公⽤部位正常使⽤是其义务。
按照规范,物业公司应对其管理的公共管道定期疏通,并应不定期巡视,对于业主的⽇常报修,也有义务及时维修;发⽣堵塞的下⽔管位于何先⽣夫妇家中,其作为房屋所有权⼈平时应注意维护。
黄维青律师推荐案例:离异女婿讨回动迁安置款
当年,小朱的妻子小艳及岳母住家适逢动迁,因有婚姻关系维系,女婿小朱也属照顾安置人员可获得动迁补偿费。
但直到两年后小朱与小艳闹离婚时,他才获悉自己曾被列入动迁对象之一,遂起诉岳母及小艳要求给付动迁补偿安置款17.8万余元。
近日,静安区法院一审判决由其前岳母及前妻小艳,给付小朱动拆迁安置补偿款10万元。
小朱前岳母在市中心有一间近15平方米的承租老公房,内有前岳母及前妻小艳两人户籍。
2008年10月该房屋地块被动迁,她们选择货币补偿安置,共获得安置款、奖励费、速迁费、早签费等费用共100.9万元。
在2011年10月小朱向法院起诉时称,自己直到2010年与小艳诉讼离婚时,才得知自己当时也属于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对象之一,请求法院判令原岳母及前妻小艳给付17.8万余元。
法庭上,前妻及前岳母则辩称小朱主张权利已超过诉讼时效;还认为若小朱有上述动迁经济利益,也应属与妻子小艳的夫妻共同财产,小艳有权分得小朱名下拆迁补偿安置款。
审理中,拆迁实施单位的经办人也到庭作证,小朱因与小艳存在婚姻因素,仅属于照顾安置人口。
小朱户口不在被拆迁房屋内,补偿款应为6万至10万,但最高不超过10万元。
法院认为,被动拆迁的房屋性质为公有住房,动拆迁安置补偿是对该房屋内享有居住使用权的主体补偿,经拆迁人核定后认定小朱属于照顾安置对象,故奖励费、速迁费、早签费等多项奖励补贴小朱不应分得。
法院确认小朱可分得动拆迁补偿安置款为10万元。
尽管涉案动拆迁补偿安置款发放是在2008年10月,但考虑到小朱是在2010年1月才知道安置款也有他的份额,该起诉并未超过两年有效期。
举报无用,靠律师帮助打赢的案例在征收拆迁中,虽然我们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来保护被拆迁人的合法权利。
但是在具体实践中,由于各种复杂的因素,我们普通老百姓很难把各种法律琢磨清楚,也很难仅靠自己的力量要到合理的补偿款。
今天,就由北京京康律师事务所主任、西北政法大学物权与土地制度研究所联席所长史西宁律师借助一个案例为大家讲解,在征地拆迁中相关部门不作为,咱们该如何应对。
案情介绍四川省的王女士在当地合法租赁土地并拥有厂房。
2020年某日自己与家人突然在小区门口被一伙不明人士绑架限制人身自由,随后厂房也被另一伙不明人士非法强制拆除。
在此期间王女士多次报警,但警方始终没有出警和采取相应措施来制止对方的违法行为。
在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合法财产遭受损失,甚至连承担着维持社会秩序保护群众责任的人民警察都没依法履行职责,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犯的王女士在绝望与愤怒下找到了北京京康律师事务所主任、西北政法大学物权与土地制度研究所联席所长史西宁律师帮其维权!思路明确一针见血史律师接受委托后,当事人王女士的遭遇感到同情,但同时也十分理性地分析出应以相关机关的不作为为突破口,来为当事人维权。
于是立即根据案件事实拟定了严密的维权策略,并向当事人分析了维权现状,表示应该分阶段重点突破,打蛇打七寸,先立即启动程序确认相关机关的不履行法定职责行为违法,将对方的违法行为变成我方维权的武器,从而占据主动,为后续的维权夺得先机。
律师风采在诉讼庭审中,作为被告的公安分局提交《报警记录》、《询问笔录》等证据以对王女士的厂房强拆行为为合法腾退行为,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为由主张其不履行法定职责有法律依据。
史律师先以己方准备的充分证据证明原被告双方诉讼主体适格,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为法律依据主张当事人王女士报警要求警方保护其人身与财产权利的行为属于对方的法定职责,而对方并没有尽到其法定的职责,确认对方违法。
最终法庭支持了史律师的诉讼请求:责令公安局在判决生效之日30日内,依法对王女士报警事项作出处理。
关注沪检在线24保护其合法权益免受侵害。
记者从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检察院了解到,在一起支持起诉案件中,14名来沪务工人员此前在某餐饮公司工作,后该公司歇业,但未结清劳动报酬。
务工人员在劳动仲裁阶段提交的证据大多是微信群的聊天记录,真实性无法得到认定,故而丧失了第一次司法救济的机会。
检察机关经过审查后作出支持起诉的决定,并将工作聚焦于核实证据的真实性上。
该院积极与法官沟通,并会同法院向相关公司核实案件证据真实性,帮助申请人固定诉讼证据。
最终,法院判决支持了申请人的诉讼请求。
随着老龄化的日益深入,部分“轻龄老人”在退休之后,仍选择“再就业”。
“退休人员再就业”现象引发社会关注的同时,这一群体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也日渐凸显。
对于超龄劳动者而言,其在遭遇欠薪等事件时,难以申请劳动仲裁,只能通过民事诉讼途径维权。
但维权成本高、耗时长,往往令超龄劳动者苦不堪言。
如何破解维权“老大难”问题?检察机关支持起诉,该出手时就出手!在上海市金山区,就有一起涉及超龄劳动者的讨薪纠纷在检察机关的支持起诉下得到了圆满解决。
张老伯自2021年6月起在某物业公司从事电工工作,然而公司由于经营不善,多次出现拖欠薪资情况,致使张老伯7个月的工资(共计24490元)始终讨要无果。
张老伯曾申请劳动仲裁,却因超出法定劳动年龄不符合受理范“凿过井的人兜里要有盐巴”沪上检察机关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纪实文 本刊记者 张宏羽年关岁末,人们总是习惯性地回望过去的一年。
重温走过的路,劳动者的奋斗身影依旧惊艳时光。
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所说:“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挥洒汗水,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辛勤的付出理应得到肯定和回报,这是对劳动者最大的尊重。
然而,讨薪难、劳动关系认定难等问题仍然存在。
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机关,需要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联合社会各方依法维护好劳动者合法权益。
为合法讨薪“撑腰”“外来务工人员来上海作贡献,同样是城市的主人。
第1期无罪辩护(云南昆明警察杜培武杀人冤案)第2期人体肖像权第一案(女模特胡晓倩状告中央美院等单位)第3期《刑辩的光荣》(山东某大学内发生的刑事案件)第4期当老妈遇到“老妈”(两家四川火锅店的著作权、商标权之争)第5期《马路天使》的权利(由老电影《马路天使》引起的一场著作权纠纷)第6期《中国入世第一商标侵权案》(日本雅马哈状告天津港田擅自使用标识案)第7期《没有人证的命案》(北京某农村村民王建军杀人疑案)第8期明星!丑星?(歌星臧天朔状告网站侵权案)第9期谁是真正的阿里巴巴(两家公司和一家机构争夺“阿里巴巴”中文网名)第10期2002大学生硫酸伤熊事件(清华大学四年级学生刘某硫酸伤熊案)第11期老王为啥成“绑匪”(农民状告一公司拍摄电视剧时侵犯自己权益案)第12期命案后的赔偿(北京某小区发生命案后,原告对物业部门的法律责任追究)第13期《中国第一例二手车交易案》(购买二手车后出现质量问题车主状告二手车经营公司案)第14期翠花上了谁的酸菜?(歌星雪村等状告中央戏剧学院侵权案件)第15期《玩具的权利》(英特莱尔玩具公司状告天津可高玩具有限公司侵权案)第16期幼女生子案的法律援助(重庆一个12岁的农家少女生子所引发的诉讼)第17期“百分之三十”的异议(一起诉日本三菱汽车案胜诉背后的利益纠纷)第18期谁在“克隆”律师事务所(假律师何某冒名重庆某知名律师事务所案)第19期《复制粘贴的案中之案》(国内有关大学教材网络所引起的首例侵权案)第20期没有赢家的官司(2000年河北1057名村民状告村委会越权承包案)第21期本案不公开(北京一白领女士状告上司性骚扰案)第22期溺死妻儿谁负责(发电厂排水淹死妻女,丈夫坚持讨说法)第23期戏楼内外的锣鼓家伙点(商人王宇鸣与北京正乙祠戏楼的承租纠纷)第24期打火机“点燃”的“洋官司”(我国新海电子等5家企业应诉欧洲打火机制造商联盟的反倾销诉讼)第25期罪与非罪的代价(天津市蓟县某村杀人抢劫案引发的冤案)第26期一样的肖像权(面部烧伤的张某因美容效果不明显状告美容公司)第27期没有辩护席的辩护(黑龙江省某县居民丁志权杀人冤案)第28期一部作品的三起诉讼(电视剧《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引发女作家的三起诉讼)第29期生死边缘的辩护(黑龙江省大庆市张亮杀人冤案)第30期退票费何来何去?(为退票费胡律师将国航和北京某机票代理处告上法庭)第31期好孩子!坏孩子?(孩子被指认吸毒,孩子父母为讨回孩子声誉将学校告上法院)第32期十三万元人民币与四千万美金的较量(中国奥委会起诉一麦片公司非法使用五环标志案)第33期五年十四份诉状(天津塘沽一女孩儿车祸后被错误输血引发的官司)第34期无法拒绝(辽宁省丹东市某铁路医院因药物过量致使婴儿耳聋案)第35期工地噪音吵死鸡?(鸡厂主状告施工单位产生噪音致其大批鸡死亡案)第36期网路上有没有感觉(作家叶延滨起诉搜狐网站侵犯著作权案)第37期分家不分手(河北一女士将丈夫告上法院,要求在不解除婚姻关系的前提下履行夫妻财产分配协议)第38期权利(六龄女童不准进剧院,父母起诉保利)第39期我为小狗上公堂(爱狗被轧死,主人将司机告上法庭要求经济和精神赔偿)第40期血的印证(福建一珠宝公司的七名导购小姐被杀案)第41期虚假广告纠纷案的背后(江苏25名消费者状告某热水器的销售商和生产厂家虚假承诺案)第42期几百万买来个大麻烦(北京一处豪华别墅区业主状告开发商商业欺诈案)第43期门票风波(摄影家胡维标状告八达岭长城门票侵权案)第44期跳槽——一个不得不说的话题(北京一家广告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集体跳槽案)第45期“丰田”与“吉利”之争——中国汽车知识产权第一案(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状告中国吉利汽车公司商标侵权案)第46期状告黄色信息台(天津一少年误入色情陷阱,母亲状告信息台)第47期魔术道具的风波(山东一姑娘退魔术用品遭拒绝,将店主告上法庭)第48期与父亲对簿公堂(父母离异,为讨学费两次将父亲送上公堂)第49期16岁孩子与16万的债务(煤气爆炸致使父母双亡,16岁孤儿悲痛之时又添16万的债务)第50期蹦极人状告基尼斯(北京蹦极人张某起诉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服务合同欺诈案)第51期亲子鉴定(亲子鉴定儿子不是亲生,林某愤然离婚并将第三者告上法庭)第52期江南“秋菊”打官司(车祸夺去丈夫生命,遗产被人侵吞,浙江农妇执着六年打官司)第53期百年名鸭遭遇姓”骚扰(重庆百年板鸭老字号“白市驿”商标争夺案)第54期“缩水”有理?(天津律师来云鹏状告新浪免费邮箱缩水)第55期错位21年的亲情(吉林通化串子案,两家向医院索赔380万)第56期一封迟到的录取通知书(超过学校规定的报道时间,江苏女孩张某起诉两家邮局)第57期道义满肩(火车撞伤两岁孩童,律师为孩子讨回应得权益)第58期道亦有道(关先生状告美国道琼斯公司侵犯其“寿”字著作权)第59期一条狗与七场官司(浙江一农村老汉救狗赔上财产还险遭殴打)第60期“稀里糊涂”的强奸犯(辽宁一农村青年被诬强奸案)第61期荡涤尘埃(跨县抓人,无罪释放,一成功企业家深陷牢狱两年)第62期遗赠房子归保姆?(福州一保姆与房主侄女的房产之争)第63期广告小册子的生死存亡(北京某食品公司诉《时尚》杂志广告合同纠纷案)第64期一针毙命的悬案(黑龙江某县一男子在医院接受针灸时死亡,家人状告医院)第65期笑星也愤怒(高秀敏、何庆魁诉辽宁某书店、音像出版社、电视台等单位侵权案)第66期陷阱(北大方正状告北京某公司软件著作权侵权案)第67期谁的“船歌”(黑龙江某赫哲族乡政府诉郭颂《乌苏里船歌》侵权)第68期货比三家惹纠纷(三电脑商起诉中消协侵犯名誉权案)第69期“小货郎”里的非法拘禁(因怀疑偷窃,两外地女工被超市非法拘禁)第70期阳台风波(北京某物业管理公司诉12位业主擅封阳台案)第71期人生法庭第一课(北京菜户营某庄一起恶性交通事故索赔案)第72期都是写真惹的祸(摄影家状告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加丽人体艺术写真》侵权案)第73期谁是天地真英雄(电影《天地英雄》剧本侵权纠纷)第74期爱无限(天津一少女拍摄中烧伤毁容索赔案)第75期被活埋的“良知”(黑心工头见死不救,渣土车倒出老人尸体;为夫告状吃尽苦中苦)第76期千万铃声谁买单(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诉国产手机铃声侵权案)第77期生命的围栏(北京一青年夜晚捕鱼落水身亡,家人状告城区河湖管理处)第78期牛振华最近有点烦(牛振华因新房装修引起的官司)第79期广告上的超级模仿秀(毛家饭店是否使用领袖形象做广告的官司)第80期新“地道战”(地道战出口在北房西屋内,几十年来参观者络绎不绝,老汉无奈状告纪念馆)第81期“东方醒狮”的纷争(雕塑家状告香烟生产厂侵犯其石狮著作权)第82期血案后的合同纠纷(江西南昌几位储户存款遇歹徒抢劫,死者家属诉银行设施不完备)第83期爱的代价(空姐杀死大款男友案)第84期京城卡拉保卫战(香港华纳唱片公司状告北京唐人街K T V侵犯其歌曲著作权)第85期鱼缸之谜(破碎鱼缸致死上海一儿童案)第86期难以执行的判决(陕西某厂生产的电热毯致少女死亡案)第87期找不到被告的案子(江西某食品公司告江西工商行政管理局)第88期“黄河母亲”的悲哀(雕塑家何鄂诉陕西合阳县某旅游航运中心侵权案)第89期坍塌的围墙(天津一农村少年高压电击致残索赔案)第90期阻击死刑(河北沧州一起对偷电处罚不满而报复杀人案)第91期一桩特殊的抢劫案(天津几名大学生入室伤人、抢劫案)第92期十六位女童状告色狼老师(北京某小学班主任奸淫女童案)第93期高晓松遭遇美丽陷阱(音乐人高晓松告《美丽陷阱》一书作者侵权)第94期亿万富翁的梦与罪(河北某集团公司董事长“非法”集资案)第95期崔永元的“四十不惑”(崔永元诉某集团名誉侵权案)第96期拍X光要脱光?(北京一男大夫拍X光片要求患者脱光上衣引发的隐私权纠纷案)第97期拿什么拯救你馋嘴的民工(民工偷吃天价科研葡萄案)第98期如此包装(文艺片《恰同学少年》被包装成色情片案)第99期鸟语也疯狂(因鸟骂人精神受伤害,将邻居告上法庭诉侵犯姓名权案)第100期特别营救(河北一女士吕某婚后受丈夫虐待,一起严重的家庭暴力案件终有结果)第101期兄弟(摩托车手摔伤后工资被扣,怒而诉诸法庭)第102期原告席上的被告(村妇骑车撞伤老人,老人由原告变成被告)第103期流产的试管婴儿(试管婴儿手术失败,夫妻状告医院)第104期英雄该不该索赔?(一少年为救同伴牺牲,几年后被救孩子的家庭被小英雄父母送上法庭)第105期一宗体罚的五次鉴定(一女孩因体罚瘫痪,五次鉴定却毫无作用)第106期租来横祸(一男子租车出车祸,汽车租赁公司被送上法庭)第107期法庭上的秋风秋雨(余秋雨诉一评论家文章侵犯名誉权案)第108期烈火亲情(因家庭琐事引发矛盾,亲属间发生命案)第109期他们该不该成为被告(废弃厂房三儿童玩耍,一人摔死,两顽童成被告)第110期坠落的青春(重庆女中学生八楼坠下,只因老师一句话)第111期生死1420天(涉嫌故意杀人的徐某入狱三年多重获自由并获赔偿)第112期开发商和业主的“车库”之争(南京一小区的业主们为车库所有权起诉开发商)第113期难以打开的门(11岁女孩残忍被杀,家长状告值班民警“不作为”)第114期伤心丈夫状告圆明园(妻子在园内被杀,丈夫状告圆明园管理处)第115期女小偷被“黑保安”强奸之后(南京一女士偷拿东西,遭超市黑保安殴打、侮辱)第116期难兄难弟的悲剧(上海一流浪汉将好友推入河中致死案)第117期坐台少女坠楼案(十五岁少女被逼卖淫坠楼致瘫,状告五方责任人案)第118期惊诧(母亲被抓,三岁女童饿死家中,当地一民警因“不作为”受处分)第119期烧香还是打枪?——马道长打官司(北京一道观道士状告珠宝公司侵权案)第120期尘埃未落(江西一企业家涂某被指控贪污国有资产案)第121期爱情反恐引出的烦恼(《时尚》杂志社侵害郝某名誉权)第122期子夜的车轮(北京一起交通肇事案,嫌疑人李某获自由)第123期闹心鱼塘(鱼塘上的高压线电死钓鱼人,承包人与村委会的责任认定)第124期姥姥的悼念权(子代母将舅舅告上法院索要悼念权)第125期泳池里的意外死亡(六年游泳生涯的小女孩溺死泳池,北京一体校游泳馆成被告)第126期一夫当关《英雄》莫开(放映前插播广告,杭州一律师状告影院)第127期良心能卖多少钱(手术时停电致使病人死亡,死者家属诉北京某医院)第128期放飞青春却飞来了横祸(女大学生宿舍内被强奸,校方辩称是讹诈)第129期嫖客状告公安局(北京某地税局干部因涉嫌嫖娼被抓,以并未付钱为由状告当地派出所)第130期水田中的电流(老人救人触电身亡后的赔偿)第131期“桥梁”还是“陷阱”(北京一学生李某状告留学中介欺诈败诉)第132期悲伤的足球足球运动员曲乐恒车祸案)第133期法庭血案(刑事自诉人当庭砍杀被告人案)第134期人命关天的厕所(北京郊区一村民为阻止屋旁建公厕服毒身亡)第135期纠偏何以揪心(北京一些家长状告“纠偏”学校不纠偏)第136期小区里的防盗门(防盗门质次价高,消费者将物价局送上被告席)第137期“十三香”香从何来(“十三香”商标权争夺案)第138期17个疑点(一起强奸案存在疑点十七个,犯罪嫌疑人被判七年刑)第139期谁动了我的剧照(人艺导演、演员蓝天野诉某饭店剧照侵权)第140期未被拯救(河南平舆连环杀人案)第141期名模的困惑(模特陈娟红诉《青年一代》文章侵权)第142期小草(医院拖延剖腹手术引起医疗事故,父母将婴儿推给医院)第143期死亡窗口(南京一女子从某酒店窗口坠楼身亡谜案)第144期危险的游泳池(辽宁沈阳某泳池里发生意外事故,受伤人家属状告游泳馆)第145期诉讼——虽败犹荣(被巡逻民警带回派出所途中死亡,死者家属提出质疑)第146期高墙内的呐喊(为女儿身陷囹圄,强奸犯未受惩处,服刑人得到法律援助)第147期俺们这旮的活雷锋?(一东北老人诉吉林某公交公司案)第148期美国?往事(刘某签证遭拒状告美国大使馆)第149期血疑(江苏某医院白血病人输血感染丙肝,15名患者将医院告上法庭)第150期她是不是凶手(天津一中学女生宿舍七死一生疑案)。
涉法涉诉信访案例第二批涉执访实质性化解典型案例目录案例1: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关于法拍房买受人韦某申请强制腾退访案案例2: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法院关于刘某某等申请强制执行交通事故赔偿款访案案例3:江苏省灌南县人民法院关于灌南县某房地产公司系列访案案例4:浙江省遂昌县人民法院关于王某某申请个人债务重整访案案例5:安徽省定远县人民法院关于汪某申请强制执行民间借贷访案案例6: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人民法院关于焦某申请执行机动车交通事故赔偿款访案案例7: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王某申请强制执行借款访案案例: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关于善意解封助推涉众欠薪案件执结案案例9: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某农社申请强制执行抵押土地访案案例10:贵州省黎平县人民法院关于阳某、韦某璋申请强制执行投资款及资金访案【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案例1法拍房买受人韦某申请强制腾退访案——法拍房成交后出现承租人异议,买受人访要求法院强制腾退,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在保证程序正义基础上,引入心理疏导等多手段联动机制,促使法拍房实际占用人主动腾退。
【基本案情】张某与李某、庞某仲裁执行案,2020年12月,案涉不动产经拍卖成交。
此后,被执行人亲属李某1与法院联系,称其之前出过买房款,故对该房产享有使用权,法院不能要求其腾退,态度强硬。
而后,同系被执行人亲属的张某1、李某2向法院申请执行异议,主张其是案涉房产承租人。
异议审查期间,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中止对案涉不动产的强制腾退工作。
异议被裁定驳回后,当事人又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复议。
复议案件审查期间,买受人韦某访称其认为本案存在消极执行问题,要求法院考虑其实际困难,尽快腾房。
法院考虑到买受人孕晚期的特殊身体、心理状况,与其多次进行恳切沟通,充分释明本案因程序原因暂时中止执行的客观情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其进行情绪疏导和宽慰,尽可能减少对其身体的不利影响。
2021年月30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裁定驳回张某1、李某2的复议请求。
江苏省检察机关信访矛盾化解典型案例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江苏省人民检察院,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公布日期】2024.01.18•【分类】其他正文江苏省检察机关信访矛盾化解典型案例目录1.转变思路解定罪难题立案监督助企业纾困——A公司申请立案监督案2.工伤认定引争议多措并举促化解——张某控告、B公司行政申诉案3.身份被冒用留案底能动履职还清白——曹某某刑事申诉案4.多措并举促化解社会治理保民生——陈某行政申诉案5.多元解纷消除正当防卫误解——周某信访案6.精准打击婚恋诈骗坚决维护公平正义——赵某信访案7.强化反向审视推动诉源治理——金某某信访案案例一转变思路解定罪难题立案监督助企业纾困——A公司申请立案监督案2021年6月1日,苏州工业园区某企业A公司向公安机关报案,控告在劳保用品供应商B公司以其为被告提起的民事诉讼中,A公司员工孙某与原告串通,伪造凭据、虚构交易,涉嫌虚假诉讼罪。
公安机关初查后未发现相关犯罪事实,并经复议、复核后维持不予立案决定。
2022年1月27日,多方寻求救济无果后,A公司向检察机关申请立案监督。
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检察院受理后,经充分开展实质性调查,认为涉嫌虚假诉讼证据不足,但企业被侵害事实客观存在。
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该院没有简单化回应,而是抓住案件中存在的疑点,重新提炼关键信息,及时转变审查思路。
通过比较采购支出和经营数据,发现该公司劳保支出异常增长和孙某违规采购存在直接关联,工厂厂长洪某对此监管缺位。
借助A公司系案发单位易于取得证据的优势,该院指导其补充提供证据,于2022年4月14日以A公司被职务侵占,监督公安机关立案。
找准案件突破口后,面对取证困难瓶颈,该院强化侦查引导和自行补充侦查,制发引导侦查文书,调取供应商报价单、订单往来记录等,完善证据链条,最终全面查清洪某与孙某共谋收受多家供应商贿赂,以及以串通供应商虚增报价后收取差额款方式侵占A公司财物的事实。
2023年5月12日,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检察院以洪某、孙某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职务侵占罪提起公诉,法院采纳该院全部指控意见。
老旧小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典型案例来源: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发布时间:2023-11-08案例一依法加装电梯的业主有权请求相邻楼栋业主停止妨害加装电梯的行为案例二依法加装电梯占用公共绿地对其他业主影响较小的,有权请求其他业主停止阻挠施工、排除妨害案例三业主诉请拆除电梯但无充分证据证明依法加装的电梯影响其通风、采光及通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案例四业主违法阻挠加装电梯施工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案例五未同意加装电梯业主补交出资后有权使用电梯案例六优化施工工艺、安排安全监测,人民法院加强调解解心结案例七法院调解促成业主按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原则化解纠纷,依法保障未出资业主使用电梯权利案例八法院调解引导当事人互谅互让、睦邻友善,化解加装电梯使用纠纷案例九楼上业主集资免费为低层老年业主加装电梯连廊,共享加装电梯便利案例十联合调解、释法答疑促进业主形成加装电梯共识案例十一搭建公开听证平台力促搁置4年加梯项目“破冰"案例一依法加装电梯的业主有权请求相邻楼栋业主停止妨害加装电梯的行为一徐某等六人诉范某排除妨害纠纷案一、基本案情江苏省无锡市某花园小区某号楼某单元全体业主于2019年一致签字同意本单元增设电梯,于小区主要出入口及单元楼道张贴意见征集单、公示、承诺及图纸等相关材料,公示期间未收到异议。
随后该增设电梯项目取得了主管部门的审批手续,于2020年4月正式开工。
居住于某号楼1既的业主范某认为该电梯安装位置影响其采光,侵犯其合法权益,遂多次在加装电梯施工现场阻碍施工,导致项目停工。
该小区某号楼业主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判令范某排除妨碍,停止对加装电梯工程的妨害行为。
二、裁判结果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法院认为,某号楼加装电梯经过本幢房屋相关业主表决同意,徐某等业主系依据合法有效的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开工备案通知单进行施工,范某实施阻碍加装电梯的行为,侵犯了徐某等合法权益。
根据法律关于相邻关系的规定,相邻关系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处理,案涉住宅增设电梯,将对大多数业主特别是老人、小孩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涉诉信访典型案例一、案情介绍1.1 李某家庭矛盾案李某是某县某村的一名村民,他与妻子结婚多年,一直生活在村里。
由于种种原因,李某与妻子的感情逐渐破裂,最终导致两人分居。
在分居期间,李某无力支付妻子以及孩子的抚养费用,导致家庭矛盾不断升级。
妻子遂选择向当地派出所提起诉讼,要求李某支付赡养费用。
李某对此提起上诉,称自己经济拮据并无法支付赡养费用,请求法院予以支持。
1.2 王某非法拆迁案王某是某市某小区的一名居民,她在此地居住多年,生活安定。
最近,小区所在位置被政府确定为城市更新项目的拆迁区域。
在经过一番协商后,政府提出了一定的拆迁补偿标准,然而王某认为此标准过低,并不愿意搬离。
在多次无果的协商之后,王某决定通过信访途径向上级部门反映此事,并提出要求重新进行拆迁补偿协商。
1.3 赵某职场性别歧视案赵某是某公司的一名职员,她在公司里已经工作多年,一直深受领导和同事的信任。
在近期,公司进行了人事调整,赵某发现自己所在的部门开始存在性别歧视现象。
她在工作中受到了不公平对待,被贬低和排挤。
赵某因此向公司领导提出了抗议,但是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最终,她决定通过信访途径将公司存在的性别歧视问题反映给相关部门,并请求给予公正的处理。
1.4 刘某民间借贷纠纷案刘某是某市的一名普通市民,他在生意中需要用到一笔资金,于是向一名熟人进行了借贷。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某发现该熟人并未按时归还借款,并且拒绝履行还款义务。
在多次私下交涉无果后,刘某决定通过信访方式向相关部门反映此事,并请求政府给予帮助解决此纠纷。
二、典型案例的解决途径2.1 李某家庭矛盾案的解决途径李某家庭矛盾案的解决途径可以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法院可以通过调解、仲裁和审理的方式解决李某与妻子之间的纠纷。
也可以在经济方面进行帮扶,帮助李某解决支付赡养费用的问题。
还可以通过社会组织和专业机构的关爱帮助,重建和谐家庭。
2.2 王某非法拆迁案的解决途径王某非法拆迁案的解决途径可以通过政府行政途径解决。
黄维青律师推荐案例:“钉子户”诉请通水电胜诉
动迁单位在实施动迁前,公开在媒体承诺保证不因拆迁,而影响未签约居民水电等设施正常使用。
但居民陆大妈,因动迁协议未签,成了该门号内唯一的“钉子户”后,却发现该门牌号被断水断电。
2009年2月中旬,陆大妈以断水电影响生活起诉法院,要求动迁单位上海市土地储备中心(简称:储备中心)、上海市静安区土地管理中心(简称:区土管中心)和静安地产集团房屋拆迁有限公司(简称:区拆迁公司)恢复通水电,赔偿在外租房生活费及精神损失费赔偿计4200元。
上海静安法院判决上述3家动迁单位为陆大妈住房“通水电”,而对陆大妈其余请求则不予支持。
2008年3月,上述3家动迁单位对本市凤阳路某地块实施动迁,而陆大妈恰巧就住在该动迁地块内。
动迁伊始,3家动迁单位以拆迁人和拆迁实施单位的名义,在《静安时报》上刊登了房屋拆迁管理承诺书,在该承诺书第4条记载:“保证不因房屋拆迁而影响未签约居民的水、电、煤和通讯设施正常使用。
未按规定办理房屋交接手续,严禁将房屋拆除或部分拆除。
”同年9月26日,陆大妈离开该居住地房屋。
次月,陆大妈回到凤阳路家中,发现该房屋内被断水断电,遂向动迁单位交涉却始终未获结果。
陆大妈诉称,她是该公房的承租人,因未与动迁单位达成房屋拆迁安置协议情况下,在2008年10月,上述动迁单位则对她家实施断水断电的停供手段,导致自己只能在亲戚处借住,多支出了租房生活费每月800元。
陆大妈认为动迁前,动迁单位曾许诺保证不影响未签约居民正常生活,却对最后一户的她家断供水电,要求判令恢复后天井内水龙头供水;恢复室外通往底层后客、底层东厢房电线,赔偿4个月租房费3200元及精神损失费1000元。
法庭上,3家动迁单位辩称从未对陆大妈居家断供水电,不存在有侵权行为。
2008年9月26日,陆大妈搬到女儿处居住,并非断供水电所致。
之后,陆大妈多次要求恢复供水供电,下属员工也答应她,可以为之协调解决,但认为这不是法定义务,表示不认可陆大妈诉请。
法院认为,陆大妈承租的房屋在被列入动迁拆迁范围后,室外电线、水管受损,导致发生了断水断电的情形,现3家动迁单位自愿为之恢复,法院予以准许。
具体恢复措施可按照双方确认的方案进行。
至于陆大妈要求赔偿租房生活费的诉讼请求,在法庭辩论终结前也未能提供如她所述的损害后果。
陆大妈提出赔偿精神损失费的请求,鉴于本案所涉纠纷,目前的法律及有关司法解释并无相应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