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3.1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 格式:doc
- 大小:194.50 KB
- 文档页数:5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一一甲烷【学情分析】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甲烷的部分性质为系统学习甲烷、烷烃等相关知识奠定了一定基础。
但因学生刚开始较全面的学习有机化合物缺乏理论指导,教师不能急于求成,应注重衔接,注重基础,发挥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掌握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特征,能够书写甲烷分子的结构式、电子式。
(2)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
(3)解取代反应的特征。
(4)了解甲烷的存在和甲烷的用途等。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的认识,掌握分析四氯化碳、一氯甲烷、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分析结构的方法。
(2)通过甲烷分子模型的分析,学会根据比例模型、球棍模型分析分子结构的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以甲烷的存在和用途等为素材,增强化学在人类重要作用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甲烷的化学性质。
难点:甲烷跟氯气的取代反应。
【教学设计】知识,元素非金属性和其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又有什么关系?【设疑】甲烷也是一种非金属气态氢化物,那你能否预测一下甲烷可能具有什么化学性质?【设疑】由已有知识去推测未知世界,这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但是,任何推测都必须经得起实验的检验。
我们如何加以验证呢?【实验验证】将甲烷通入KMnO溶液【阅读】甲烷隔绝空气加热【结论】甲烷性质比预测的稳定【设疑】原因是什么【板书】、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结构特点【设疑】甲烷到底具有什么化学性质?【板书】2、化学性质(1)可燃性【实验】甲烷的燃烧【设疑】有无氧元素?课后设计实验并写报指出甲烷可以氧化制甲醇。
【实验】光照射氯气和甲烷混合气体。
【探索反应机理】1、为何液面上升?2、强调光照使CI-CI键断裂,Cl代替了H,以及四种有机物状态。
3、给出取代反应概念,四个反应方程式。
CH^CL-^HCl+CFhCK 气态,局部麻E 光CH3CI-FC12- -*HCH-CH;Cb(液态*有机光CHtCla+Ck —- HCI+CHCb(液态,有机CHCh + Cl a- -*HC1 + CCh (液态,灭火剂;【板书】(2 )取代反应指出甲烷还可以取代制氟利昂分组讨论,汇报成果用已有知识推测未知的性质思考、回答观察、思考学会书写有机方程式分组讨论、回答分组讨论、回答H•t'Jl观察、总结思考、回答设计方案检验产物完成方程式思考、记下课后作业阅读资料卡2预测反应现象观察、思考,描述现象观看微观动画逐一完成方程式溶剂)溶剂)HH 4 CI-C1 土H—C—C理解取代反应实质,比较取代反应与置换反应。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课题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二课时)知识与1、掌握烷烃、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现象等看法三技术2、认识常温下常有烷烃的状态维目过程与1、经过研究了解烷烃与甲烷结构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标方法情感态1、培育学生的研究精神及研究能力度与价值观教课要点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定义及写法教课难点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定义及写法教课方法实物展现、启示引诱、指引概括、自学、表达、实验研究教课媒体多媒体、实验教课内容师生活动更正建议一:烷烃:结构特色和通式:师指引学生分别书写甲烷、乙烷、丙烷正丁烷等烷烃的结构式并解析他们的特色。
总结烃的分子里碳原子间都以单键相互连接成链状,碳原子的其他的价键所有跟氢原子联合,达到饱和状态。
所以这种类的烃又叫饱和烃。
因为C-C 连成链状,所以又叫饱和链烃,或叫烷烃。
(若 C-C 连成环状,称为环烷烃。
)结构简式:为了书写方便可以将有机物的结构式改写成结构简式,如乙烷 CH3CH3,丙烷 CH3CH2CH3,烷烃物理性质的规律性: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添熔沸点升环烷烃和烯高,状态由气态到液态到固态。
烃是同分异烷烃的化学性质与甲烷相似都能燃烧也都能发生代替反应。
构体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原子2团的物质相互当为同系物。
甲烷、乙烷、丙烷等都是烷烃的同系物。
关于烷烃的知识,可以概括以下:烷烃的分子中原子所有以单键相联合,它们的构成可以用通式 C n H2n+2表示。
这一类物质成为一个系统,同系物之间相互相差一个或若干重申结构相个 CH 原子团。
似2同系物之间拥有相似的分子结构,所以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则随分子量的增大而逐渐变化。
(烃基:烃分子失掉一个或几个氢原子所节余的部分叫烃基,用“ R-”表示;烷烃失掉氢原子后的原子团叫烷基,如-CH3叫甲基、 -CH2CH3叫乙基;一价烷基通式为 C n H2n+1-)二: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定义:化合物拥有同样的化学式,但拥有不一样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
第三章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一、教材分析本节选自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它是有机化合物的开端,开启了从无机到有机的新篇章,在中学化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学习。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有机物及烃的概念②掌握甲烷的表示方式及空间结构,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③掌握甲烷的主要化学性质,重点掌握甲烷的取代反应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甲烷的实物模型,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及探索精神②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甲烷的结构探索,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情神②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甲烷的空间结构和取代反应难点:甲烷的取代反应四、教学方法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主要通过演示实验、小组合作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再加以讲解及小结的教学方式五、教学过程1、导入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了一项重要工程——“西气东输”。
那么,请问这里的“气”到底指什么气?(设计意图:从生活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过渡:在讲这个之前,我们先了解下什么是有机化合物及烃投影:有机物、烃的概念师:其中最简单的烃是甲烷,也就是所提到的西气东输的气2、新课讲授环节一:甲烷的空间结构(板书)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过渡:那么生活中哪些地方可能存在甲烷?生:小声讨论师:沼气、天然气、煤矿坑道气等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它是植物及微生物等在隔绝空气情况下经发酵而产生的。
(板书)一、存在:沼气、天然气、坑道气(设计意图:结合生活,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过渡:甲烷离我们那么近,那么它到底长什么样?(板书)二、甲烷的结构(投影)回顾:甲烷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学生分组讨论并得出结论)投影:甲烷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分子式:CH4(设计意图:温故知新,为后面的空间立体结构做铺垫)师: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展示的甲烷结构式是平面的,那么它真实结构也是平面的么?好,我们一起来看下实物展示:甲烷的球棍模型及比例模型师:我们可看到,实际上甲烷并不是平面结构,而是以C为中心,四个H分别于四个顶点上,任何三个H在一个平面上,那么大家数下共有几个面?生:四个师:我们还可看到四个C-H键是等效的,因此四个面同不同?生:同师:有四个面,每个面又相同,那么是什么体?生:正四面体师:非常好,甲烷的立体结构是正四面体(板书)正四面体环节二:甲烷的性质过渡:我们知道结构决定性质,刚我们学了甲烷的结构,那么它这样的结构到底会有什么样的性质?接着,我们一起来看下,先看物理性质(板书)三、物性:无色无味,密度﹤空气,极难溶于水师:好,现在我有个问题,在实验室该如何收集甲烷?生:向下排空法或排水法(设计意图:根据已有知识,学生基本能回答,让其学会学以致用)过渡:以上是甲烷的物理性质,那么它又有些什么样的化学性质呢?好,我们一起来看下(板书)四、化性实验一:甲烷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学生分组实验)现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师:由此可见,通常情况下,甲烷较稳定,不与酸性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反应,也不与强酸、强碱反应(板书)1、稳定性过渡:由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甲烷较稳定,那是否意味着它足够稳定,与任何物质都不反应?事实上,任何的稳定都是相对的,甲烷也不例外演示实验二:甲烷的燃烧将验纯后的甲烷点燃,观察火焰颜色,然后用一个冷而干的烧杯罩在上方,然后再向烧杯内滴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学设计)一、板书课题通过本章的插图阅读,引出主题——第三章《有机化合物》出示第一节《化学能与电能》(板书课题)【提问】什么叫有机化合物?【学生回答】提问学生A、B……【情景引入】播放视频《生活中要是没有石油会怎么样》二、出示教学目标(幻灯片展示)【知识与技能】1、认识甲烷的分子结构及特点;2、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3、从结构角度认识甲烷的性质,类推烷烃的结构和性质,建立从结构角度学习有机物性质的有机化学学习模式。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践活动(模型制作)、探究实验、模型、图表、图片、多媒体动画,培养学生关心科学、研究科学和探索科学的精神;2、通过讲授、讨论、小组合作、学生制作等教学方法和实验条件控制、比较、类比、模拟、抽象等科学方法与逻辑方法,教给学生科学的方法;3、培养学生用新概念理解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可能的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甲烷的分子结构的探究,分析其可能有的性质,并设计实验来证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且在实验研究中培养求实、进取的优良品质;2、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方法——结构解析、推测可能的性质、设计实验、观察现象、解析现象、得出结论,再辩证地分析结论的适用范围;3、结合甲烷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关系的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观点的教育,通过动手实验,使其体会理论上的理解和亲手实验的不同,而且实验不总是每次都成功。
分析失败原因,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态度,认真仔细,实事求是的作风。
【教学重点】甲烷的结构特点和甲烷的取代反应【教学难点】有机物立体结构模型的建立,从化学键的层面认识甲烷的结构和性质。
三、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活动】1、结合实践活动自制甲烷的空间模型;2、写出甲烷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及空间构型;3、试总结甲烷分子的结构特点。
(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1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2课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1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2课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1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2课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2课时烷烃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1。
关于烷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分子式符合C n H2n+2的烃一定是烷烃B。
烷烃均能与氯水发生取代反应C。
正戊烷的熔、沸点比异戊烷的高D.烷烃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等强氧化剂氧化解析对烷烃的概念应从“单键、饱和、链状”三方面理解,分子式符合C n H2n+2的烃中碳原子均已饱和,则A正确;烷烃的化学性质与甲烷相似,取代反应必须与纯卤素单质反应,则D正确,B错误;结合烷烃的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可知C正确。
答案B2。
下列烷烃的沸点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CH4②C2H6③C5H12④C18H38⑤C22H46A.①②③④⑤B.⑤④③②①C。
⑤③④②①D。
③④⑤②①解析烷烃的熔、沸点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多而升高。
答案B3。
下列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错误的是()A.CH3CH2CH2CH2CH3和互为同分异构体B.干冰和冰为同一种物质C。
CH3CH3和CH3CH2CH3互为同系物D.12C和14C互为同位素解析干冰是二氧化碳晶体,冰是固态的水。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甲烷的分子式、电子式和空间结构;了解甲烷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总结日常生活经验,分析本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探究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回忆日常生活经验,引发探究化学反应的本质的好奇心,通过实验的过程,学生逐步形成从实验中获得化学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甲烷的结构式和甲烷的性质【难点】甲烷的化学性质三、教学方法教法:讲授法、实验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学法: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在PPt中展示生活中的有机物图片,通过图片使学生明白有机物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请学生阅读书本中第三章引言,找到有机物的定义和组成,烃的定义,并通过习题强化烃的定义。
通过生活中天然气的成分引出甲烷,介绍甲烷的存在: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各种矿难中的瓦斯爆炸,逢年过节时小孩在下水道井盖上放鞭炮被炸飞的事故,说明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是甲烷爆炸,以此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成功导入新课。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我们在学习一种新的化学物质时,第一步是了解这个物质的结构式、电子式、分子式,对于甲烷也是一样的,因此,请学生根据甲烷的分子式写出甲烷的结构式、电子式。
在此过程中,请学生回答什么是电子式、结构式,以及甲烷的组成化学键,并板书其电子式与结构式。
分子式:CH 4通过甲烷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解释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
一、甲烷的分子结构化学式:CH 4 电子式:HH :C :H H ⋅⋅⋅⋅结构式:H|H C H |H--二、甲烷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天然气、沼气(坑气)和石油气的主要成分(天然气中按体积计,CH 4占80%~97%)。
思考:甲烷的收集方法?根据甲烷各元素原子的化合价猜测甲烷具有哪些化学性质?答案:还原性请学生观看将甲烷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的视频,说出现象和结论。
新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一课时)一、教学与评价目标1、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甲烷分子组成及空间结构,初步建立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认识模型。
(2)通过甲烷的性质的探究,建立结构决定性质的认知模型,并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3)通过甲烷对于人类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初步形成绿色应用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2、评价目标(1)通过对甲烷结构的探究和推理,诊断并发展学生空间想象力的水平和认识物质的水平(2)通过甲烷的取代反应实验现象,诊断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认知进阶和对物质及其转化思路的认识水平。
(3)通过对甲烷应用,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化学价值的认识水平。
二、教学评价与思路“甲烷”教学与评价思路示意图三、教学流程1、物理性质【学习任务1】甲烷的物理性质【评价任务1】对简单知识进行自主构建,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诊断物质性质和认识物质的水平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学习任务1教学流程图2、微观本质【学习任务2】甲烷的结构探究【评价任务2】论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发展知识关联结构化的水平和发展认识思路结构化的水平。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学习任务2教学流程图3、宏观现象【学习任务3】甲烷的氧化反应实验探究【评价任务3】发展学生探究物质性质的能力水平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学习任务3教学流程图4、宏观现象【学习任务4】甲烷的取代反应【评价任务4】发展结构决定性质的有机思想,发展论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力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学习任务4教学流程图四、教学评价与反思对于本节课的重点甲烷的结构和甲烷的性质都是由老师提出了问题,然后学生的观点发生碰撞,学生分析讨论,然后师生一起分析提升,老师再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以促成学生认识的转变和产生情感的共鸣,最终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本节课的教学贯穿了两条线索,即:生活线和知识线。
从天然气的利用到甲烷的氧化反应体现其可做燃料,甲烷的取代产物在生活中的运用,以及沼气的推广使用,西气东输工程等都体现了甲烷的社会价值。
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甲烷是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内容,是较为系统学习有机物的开始,本章是从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入手,便于学生从结构角度认识甲烷的性质,类推烷烃的结构和性质,建立从结构角度学习有机物性质的有机化学学习模式,充分体现有机化学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作用,以及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应用及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初中化学已经初步介绍了甲烷的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的用途,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再次螺旋上升式学习甲烷更能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者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也介绍了部分物质结构的知识,这些都为学好本章做好了铺垫。
这一节是学生在中学阶段第一次接触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有关内容,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烃是一切有机物的母体,而甲烷作为烷烃的第一个最简单的分子,学生对他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对各种有机物的理解,因此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学习有机物的学习方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有机化合物的学习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有机选修模块的学生打下最基本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在无机物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深切地认识到“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又能反映物质的结构”,这种思想自然而然地会迁移到有机物的学习上来,从无机到有机知识的学习,从知识的学习模块上来讲好象是一种跳跃,但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甲烷的分子组成、部分物理性质、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用途,只是对甲烷的空间结构和部分化学性质不清楚。
通过模型演示,自主搭建验证,实验探究等能够引起学生强烈学习兴趣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探究。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自然界中甲烷的存在及分子式。
2、通过实践活动掌握甲烷的结构式和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
3、了解甲烷的主要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探究实验模型等,逐步养成关心科学、研究科学的态度。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3.1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互动课堂
疏导引导
二、同系物
1.同系物必符合同一通式,符合同一通式的不一定是同系物,如羧酸和酯;但符合通式C n H2n+2且碳原子数不同的物质间一定属同系物。
2.同系物必为同一类物质。
例如,CH2===CH2和虽都符合C n H2n的通式,且组成上也相差一个CH2原子团,但它们分别属于烯烃和环烷烃,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所以符合同一通式且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不一定是同系物。
3.同系物分了间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化学式一定不相同。
4.同系物组成元素相同。
CH3CH2Br与CH3CH2CH2Cl虽C、H原子数相差一个CH2原子团,又都符合C n H2n+1X的通式,同属一卤代烃,但因卤原子不同,即组成元素不同,故不是同系物。
5.同系物结构相似但不一定完全相同。
例如,CH3CH2CH3和,前者无支链,后者有支链,结构不尽相同,但两者
碳碳原子间均以单键结合成链状,结构仍相似,属同系物。
6.同系物之间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4q(q为两种分子的碳原子数的差)。
7.同系物之间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
三、同分异构体
1.同分异构体的特点
(1)分子式相同,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但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同分异构体,如H2SO4与H3PO4,C2H6与HCHO等。
同分异构体的最简式相同,但最简式相同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同分异构体,如C2H2与C6H6,CH3COOH与HCHO等。
(2)结构不同,即分子中原子的连接方式不同。
同分异构体可以是同一类物质,也可以是不同类物质。
2.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则是: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边,排列同、邻至间(有多个取代基时)。
同分异构体通常可以有以下一些类型:
(1)碳链异构,由碳原子排列顺序不同造成,例如:正丁烷与异丁烷。
(2)官能团位置异构,碳原子连接顺序未变而官能团位置不同形成的异构,例如:CH3—CH2
—CH2—OH与。
(3)官能团类别异构,分子式相同,但官能团不同,例如:CH3—CH与、CH3CH2CH2COOH与CH3COOCH2CH3等。
(4)单官能团与多官能团,分子式相同,一种分子内为单官能团,另一种分子内有不止一个
官能团,例如:CH3COOH与。
(5)立体异构,常以信息题形式出现。
四、取代反应产物的判断——等效氢法
1.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形成的产物称为取代产物。
如烃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取代后的产物叫一元取代物,依次类推。
2.有机物中位置等同的氢原子叫等效(性)氢原子,烃的一元取代物分子中等效氢原子的种类有多少,则其一元取代物种类就有多少。
3.“等效氢原子”种类的判断通常有如下三个原则:
(1)同一碳原子所连的氢原子是等效的;
(2)同一碳原子所连的甲基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
(3)同一分子中处于轴对称或镜面对称(相当于平面镜成像时,物与像的关系)位置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
五、烷烃分子式的确定
1.直接法
直接求算出1 mol烷烃中各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即可推出烷烃的分子式,如给出一定条件下的密度(或相对密度)以及各元素的质量比求算分子式的途径为:
密度(相对密度)→摩尔质量→1 mol烷烃中C、H元素的原子的物质的量→分子式。
2.最简式法
根据分子式为最简式的整数倍,因此利用相对分子质量和最简式量可确定其分子式。
即N(C)∶N(H)=
1
:
12
氢的质量分数
碳的质量分数
=a∶b(最简整数化)。
最简式为C a H b ,则
分子式为(C a H b )n ,n=
b
a M 12(M 为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12a+
b 为最简式量)。
3.商余法
烷烃的通式为C n H 2n+2,相对分子质量为14n+2,即用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除以14,若余数为2,即
12
M =x…2(M 为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则为含x 个碳原子的烷烃(C x H 2x+2)。
4.利用燃烧反应方程式,抓住以下关键
(1)气体体积变化;(2)气体压强变化;(3)气体密度变化;(4)混合物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等,同时可结合适当方法,如平均值法、十字交叉法、讨论法等技巧可速解关于有机物的分子式题目。
活学巧用
1.烷基的通式为___________,甲基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乙烷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分子式为C m H 20的烷烃中m 为___________,分子式为C 8H n 的烷烃中n 为___________,与CO 2密度相同(同温同压)的烷烃分子式为___________。
思路解析:由于烷烃的通式为C n H 2n+2,因此烷基的通式为C n H 2n+1—;由2m+2=20知,m=9; 由烷烃的通式可得:n=2×8+2=18;相同状况下,密度相同的气体,其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因此14n+2=44,n=3,此烷烃为C 3H 8。
答案: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①化学性质相似的有机物是同系物 ②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2原子团的有机物是同系物 ③若烃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它们必定是同系物 ④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两种有机物的物理性质有差别,但化学性质必定相似
A.①②③④
B.只有②③
C.只有③④
D.只有①②③
思路解析:同系物是结构相似(结构相似,则化学性质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2原子团的有机物,这个概念有两个限定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C 、H 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
未必是同系物,如C 2H 4(CH 2====CH 2)和C 3H 6();②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化学
性质不一定相似,如CH 3—CHCH 2和。
答案:A
3.下列物质:A.H 2、D 2 B.C 2H 4、C 3H 6 C.35Cl 、37
Cl D.C 3H 8、C 5H 12
哪些是同分异构体?哪些一定是同系物?
思路解析:同分异构体的判断标准是:①分子式相同;②结构不同。
同系物的判断标准是结构相似,而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2原子团,必须均同时满足两点,且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的使用范畴是化合物。
答案:同分异构体:G ;同系物:F
4.进行一氯取代后,只生成三种沸点不同的产物的烷烃是…( ) A.(CH 3)2CHCH 2CH 2CH 3 B.(CH 3CH 2)2CHCH 3 C.(CH 3)2CHCH(CH 3)2 D.(CH 3)3CCH 2CH 3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对同分异构体的理解。
同分异构体因彼此的结构不同,化学性质有所区别,物理性质也有区别。
例如熔沸点、密度等都不同,所以有几种同分异构体,就有几种沸点不同的产物。
A 项有五种一氯代物;
B 项有四种一氯代物;
C 项
有两种一氯代物;D 项有三种一氯代物。
答案:D
5.某气态烃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2,在氧气中充分燃烧1.16 g 这种烃,并将所得产物通过装有无水氯化钙的干燥管和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当称量这两个干燥管的质量时,它们依次增重1.8 g 和3.52 g 。
这种烃的化学式是( )
A.C 2H 6
B.C 4H 10
C.C 5H 10
D.C 5H 12 思路解析: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9×2=58 方法一 设烃的化学式为C x H y ,据: C x H y +(x+
4
y )O 2−−→−点燃xCO 2+
2
y H 2O
58 44x 9y
1.16 3.52 1.8
52
.34416
.158x =,x=4,
8
.1916
.158y =
,y=10
该烃化学式为C 4H 10。
方法二 烃分子与所含C 、H 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n(C x H y )∶n(C)∶n(H)=
)218
8.1(
:)144
52.3(:58
16.1⨯⨯=1∶4∶10,
即1 mol 烃分子中含4 mol 碳原子,10 mol 氢原子。
化学式为C 4H 10。
方法三 1.16 g 烃的物质的量为
1
5816.1-∙mol g g =0.02 mol 。
1.16 g 烃中碳的物质的量为1
4452.3-∙mol
g g =0.08 mol 。
1.16 g 烃中氢的物质的量为1188.1-∙mol
g g ×2=0.2 mol 。
1 mol 烃中有⎪⎪⎩
⎪
⎪⎨
⎧
====mol
H n mol
C n 1002
.02.0)(402.008.0)(
即该烃化学式为C 4H 10。
方法四 最简式法:n(C)∶n(H)=
)18
28.1(:44
52.3⨯=2∶5。
该烃的最简式为C 2H 5,(12×2+5)n=58,所以n=2。
该烃为(C 2H 5)2,即C 4H 10。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