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废水治理系统改造工程实例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55.00 KB
- 文档页数:7
造纸污水处理实例分析造纸工业是一种典型的重工业,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纸浆。
这些污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悬浮物以及化学药剂等,并具有高浓度和难以降解的特点。
如果这些废水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将严重污染环境,对周围水域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造纸污水的处理是一项十分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下面我们将以某造纸厂的废水处理系统为例进行分析。
该造纸厂废水处理系统主要由预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三个阶段组成。
1. 预处理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和沉淀物。
将废水通过格栅过滤,去除其中的大颗粒悬浮物。
然后,通过沉砂池去除废水中的沙砾和沉淀物。
还需要使用化学药剂进行调节,以达到最佳处理效果。
2. 生化处理阶段:该阶段主要采用活性污泥法进行处理。
废水首先进入活性污泥池,其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能够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
通过给废水供给适当的氧气和有机物,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物逐渐降解成无毒无害的物质。
经过生化处理后的废水进入沉淀池,其中的固体颗粒通过沉降和澄清去除。
澄清后的水通过溢流板流出,成为中水。
3. 深度处理阶段:中水进入深度处理装置进行二次处理。
该装置主要采用高级氧化技术,如臭氧氧化法、氢氧化法等。
这些技术能够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化学药剂完全分解和氧化,进一步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和水质。
在实际应用中,该造纸厂废水处理系统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应根据进水水质和水量的变化合理调整处理工艺参数,以实现最佳效果。
要进行定期的设备检修和维护,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合理利用和回收处理后的中水,进一步减少造纸厂的水消耗和废水排放。
造纸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
通过合理的处理工艺和设备,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悬浮物和化学药剂等,减少对水体和环境的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造纸污水处理实例分析造纸是一个能耗大、污染严重的行业,纸浆制备、造纸制程以及废纸回收等都会产生大量的污水。
对于造纸污水的处理,不仅需要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还需要满足环保要求,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下面以某造纸厂的污水处理为例,进行分析。
该造纸厂每年产生大量的纸浆废水、造纸废水以及其他生活废水。
在这些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悬浮物、色素、酸碱度较高等物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较为严重。
为了处理这些污水,该造纸厂采用了多级生化处理工艺。
通过格栅和沉砂池等设备对污水进行初步的固液分离和去除大颗粒杂质。
然后,将污水送入生物反应器中进行生化处理。
在生物反应器中,通过投加生物菌种,使有机物被菌种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达到减少有机物负荷的目的。
通过反应器中的曝气设备提供氧气,提高生物降解效率。
经过生化处理的污水,有机物大幅度减少,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为了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效果,该造纸厂还引入了高级氧化工艺。
高级氧化工艺通过投加氧化剂,如臭氧、高价态氧化剂等,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降解,使其分解为低分子有机物或无机物,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果和出水水质。
除了生化和高级氧化工艺外,该造纸厂还配备了污泥处理系统。
经过初次固液分离后的污泥通过带式压滤机脱水,使污泥含水率降低,方便后续处理或资源化利用。
处理后的污泥可以进行厌氧消化,产生沼气,用于供热或发电,实现能源的回收利用。
通过以上的处理工艺,该造纸厂能够高效地处理污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处理过程中,该厂还采用了在线监测系统,及时监测污水的处理效果,保证了出水水质的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造纸厂还可以进一步优化污水处理工艺,提高处理效果和资源利用率。
比如引入生物膜工艺、膜分离工艺等,提高有机物的去除率和出水的悬浮物浓度;探索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如生物质能源的生产、土壤改良等,实现对资源的回收利用。
通过对某造纸厂污水处理工艺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针对造纸污水的处理需要采用多级处理工艺,包括生化处理、高级氧化和污泥处理等。
造纸污水处理实例一、背景介绍造纸工业是一个重要的工业部门,但同时也是一个产生大量污水的行业。
造纸污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悬浮物、酸碱度高等特点,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开展有效的造纸污水处理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造纸污水处理实例,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
二、实例描述某造纸厂位于某市,年产纸张50万吨。
该厂的污水主要来自于纸浆制备、纸张生产和废纸回收等工艺过程。
污水的特点是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悬浮物和酸碱度较高。
为了达到环保要求,该厂决定建设一套全面的造纸污水处理系统。
三、污水处理工艺1. 初级处理初级处理主要通过物理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质。
首先,将污水经过格栅去除大颗粒的悬浮物,然后进入沉淀池进行沉淀,沉淀后的污泥通过污泥浓缩机进行浓缩,以便后续处理。
2. 生化处理生化处理是去除污水中有机物质的主要方法。
在该造纸厂的污水处理系统中,采用了曝气池和好氧生物滤池结合的方式进行生化处理。
曝气池中通过增氧设备供氧,使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被微生物降解为无机物质。
然后,将处理后的水体进入好氧生物滤池,通过滤料的附着生物膜进一步去除有机物质。
3. 深度处理深度处理主要是对生化处理后的水体进行进一步的净化和去除残余污染物。
在该造纸厂的污水处理系统中,采用了活性炭吸附和臭氧氧化等工艺进行深度处理。
活性炭吸附可以去除水体中的微量有机物质和异味物质,臭氧氧化则可以进一步降解有机物质和杀灭细菌等微生物。
四、处理效果与数据经过上述的污水处理工艺,该造纸厂的污水处理系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处理效果的数据:1. 悬浮物去除率:达到90%以上;2. COD(化学需氧量)去除率:达到80%以上;3. BOD(生化需氧量)去除率:达到90%以上;4. pH值调节:在合适的范围内,保持中性或略酸性。
五、运维管理与成本控制为了保持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降低运营成本,该造纸厂采取了以下措施:1. 定期维护和检修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2. 严格控制原材料的使用,减少废纸回收过程中的污染;3. 合理调节生化处理过程中的曝气量和水力负荷,以提高处理效率;4. 定期对污泥进行处理和处置,以减少处理成本。
造纸废水调试案例剖析造纸废水调试是指对造纸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净化和调整以达到环保排放标准的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进行系统的分析、调整和监控,以保证废水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废水处理效果的稳定性。
下面将以一家造纸厂的废水处理调试案例为例,对造纸废水调试进行剖析。
该造纸厂废水处理系统采用了一套包含初沉池、生化池和深度处理池的处理工艺。
初沉池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大颗粒污染物,生化池用于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深度处理池用于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污染物。
在废水处理调试过程中,首先进行了系统的水质分析。
通过采集废水样品进行分析,确定废水中的主要成分及浓度,包括悬浮物、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等指标。
根据分析结果,设计了相应的处理方案。
接下来对初沉池进行调试。
首先调整了废水进水量和水位,使初沉池内的水流分布均匀,避免水流速度太快或太慢导致沉淀物无法有效沉淀或影响后续处理。
然后根据废水中的悬浮物浓度调整了混凝剂的投加量和沉淀时间,提高了初沉效果,减少了悬浮物进入后续处理单元的量。
生化池的调试主要是调整好池内的曝气设备和搅拌设备。
曝气设备的调试需要根据废水COD和BOD浓度确定气泡大小、曝气强度和曝气时间,以保证池内微生物的正常代谢和有机物的降解效果。
搅拌设备的调试需要保证充分混合废水和活性污泥,避免活性污泥沉积产生死淤泥。
深度处理池的调试主要是调整好曝气设备和池内水流分布。
曝气设备的调试需要根据废水COD浓度确定气泡大小、曝气强度和曝气时间,以保证深度处理池内微生物的正常代谢和有机物的降解效果。
水流的分布需要保证均匀,避免产生死水区和水流速度不均匀导致污染物残留。
在调试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系统的监控和实时数据采集。
通过安装传感器对废水处理系统的各个单元进行监测,实时采集废水的水质指标、流量、温度等数据,通过监控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及时发现问题和进行调整。
同时也需要进行定期的抽样分析,以验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废水处理效果。
造纸污水处理实例分析造纸行业是一个重要的工业行业,但同时也是一个严重的污染行业。
造纸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悬浮物和色素等污染物,如果不经过有效的处理,将对水体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造纸污水处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保问题。
某造纸厂位于某市工业园区,年产造纸量约为50万吨。
厂区占地面积较大,废水处理系统采用了生物处理工艺来处理废水。
下面将对该造纸污水处理实例进行分析。
一、废水产生与特点造纸废水的主要特点是高浓度、大量、复杂性和变化性。
造纸废水的主要污染物包括有机污染物、悬浮物、色素和酸碱物质等。
造纸废水具有以下特点:1. 高浓度:造纸废水中有机物和悬浮物含量较高,COD(化学需氧量)高达800-1500mg/L,BOD(生化需氧量)约为200-300mg/L。
2. 大量:某造纸厂年产造纸量约为50万吨,相应产生的废水量也非常大。
3. 复杂性:造纸废水中含有多种有机物,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树脂酸、鞣质等。
4. 变化性:造纸废水的性质随季节、生产工艺和纸张品种的变化而变化,对废水处理工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废水处理工艺某造纸厂废水处理系统采用了生物处理工艺来处理废水。
生物处理工艺是通过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能力来净化废水的一种方法,具有处理效果好、成本低等优点。
1. 初级处理:废水首先经过物理处理,包括格栅过滤和沉淀池。
格栅过滤用于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固体杂质,如纤维、纸屑等。
沉淀池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一部分有机物。
2. 生物处理:废水经过初级处理后,进入生物处理系统。
生物处理系统主要包括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两个阶段。
好氧处理:废水进入好氧生物反应池,通过曝气系统供氧,使废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
好氧处理过程中,废水中的COD、BOD等有机物得到降解,水质得以改善。
3. 二次沉淀:废水经过生物处理后,进入二次沉淀池进行沉淀。
通过重力作用,将废水中的悬浮物和生物污泥分离。
4. 深度处理:经过二次沉淀后的废水中仍含有少量有机物和颜料等。
所属行业: 水处理关键词:造纸废水废水处理膜分离技术主要对造纸工业废水处理工程的实例展开了分析,通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对废水处理工艺的流程进行了详细说明,并阐述了运行的效果和结论,以期为相关单位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造纸工业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特殊是在水资源环境的问题上。
因此,我们需要高度重视造纸工业的废水处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做好废水处理工作。
基于此,本文就造纸工业废水处理工程的实例进行了分析。
1 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新技术随着《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3544—2022)的颁布,大幅度提高了污染物排放控制的水平,新标准分为 2 个阶段实施:①从 2022-08-01—2022-07-01;②2022-07-01 以后,新标准中特殊增加了对环境承载力脆弱地区设置的水污染物特殊排放限制,加大了对环境敏感地区的污染物排放控制力度。
新标准提出的各类废水指标的排放限值均大幅度降低,现有的废水处理工艺普通采用物化+生化的方法,出水浓度无法满足新标准的要求。
因此,还需对生化池出水进行深度处理。
目前,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包括膜分离技术、吸附技术、高级氧化技术和曝气生物滤池等。
1.1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是通过膜对混合物中各组分的选择渗透作用的差异,以外界能量或者化学位差为推动力对双组分或者多组分混合的气体或者液体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的方法。
世界上经济发达、科学技术先进的国家近年来将膜分离技术,比如超滤(UF)、反渗透(RO)和电渗析(ED) 等应用在了造纸工业的废水处理中,实现了废水的高层次回用,应用前景广阔。
1.2 吸附技术制浆造纸废水经二级生化处理后,其色度仍然较高,出水颜色较深,普通达不到新标准的排放要求。
吸附法处理制浆造纸废水是采用多孔的固体吸附剂,利用固液相界面上的物质传递,使废水中的有色污染物转移到固体吸附剂上,从而使之从废水中分离。
造纸污水处理实例分析纸张工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
然而,传统的纸浆造纸生产工艺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渣,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为了保护环境,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以及回收废物资源,纸张工业必须实施有效的污水和废渣处理技术。
本文以某造纸厂的污水处理为例,分析该工厂采用的污水处理技术及其效果。
1. 污水产生情况该造纸厂的主要原料是废纸和竹材,生产纸张、纸板、纸浆等多种纸制品,年产量达30万吨。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主要为含浆液的废水和含有化学物质的废水。
废水中主要含有的污染物质是悬浮物、有机物、硫酸盐、氮和磷等。
2. 污水处理技术该造纸厂为了实现废水的净化、回收和利用,建设了一个完整的废水处理系统。
废水处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预处理:将废水中的大颗粒的悬浮物、沉淀物、油脂等杂质通过物理方式去除,减少污水中的泥沙颗粒,防止对后续处理设备的阻塞和损坏。
(2)生化处理:通过好氧生物、离子交换、高压光解等方法,将污水中的有机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在同时去除污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
(3)深度处理:采用土壤从水处理技术,将生化处理后剩余的营养物质通过土壤微生物、植物等吸收,大幅度提高了处理水质量。
(4)再生利用:经过处理后的水可以用于生产和冷却系统中,为循环水减轻了压力,降低了生产成本。
该造纸厂采用的废水处理系统能够对污水进行全程净化和回收,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营养物质、化学物质等均有效去除,保证了出水的水质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据污水处理系统检测结果显示,废水COD(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高达90%以上,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去除率也达到了90%以上。
4. 总结造纸污水处理是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在环保压力不断加大的今天,制定合适的污水处理技术尤为重要。
该造纸厂通过采用多种处理技术和设备,能够有效处理废水、回收废物资源,并将其再次用于生产和冷却中,达到节水、环保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造纸污水处理实例分析造纸污水是指造纸工艺中产生的废水。
造纸工业是许多国家的重要工业部门之一,同时也是一个非常污染环境的行业。
造纸污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悬浮物,对环境、水资源和生态系统都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和影响。
对造纸污水进行高效处理至关重要。
下面将以一家中型造纸厂为例,对其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分析。
该造纸厂年产纸浆12万吨,年产纸张10万吨,采用全闭式循环水系统。
该系统包括预处理系统、生物处理系统和二次处理系统。
1. 预处理系统预处理系统主要是对造纸厂的原水进行初步处理,以去除大部分的悬浮物和固体颗粒。
主要工艺包括筛选、沉淀和气浮。
筛选是通过网格筛分离悬浮物和固体颗粒,防止进入后续系统造成堵塞或污染。
沉淀是通过添加絮凝剂将悬浮物和颗粒聚集形成较大的沉淀体,再利用沉降或气浮方法将其从水中分离。
气浮是利用气泡的浮力将悬浮物和固体颗粒带到水面,形成浮渣,然后通过刮集装置将浮渣取出。
2. 生物处理系统生物处理系统是对预处理后的水进行进一步处理,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主要工艺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
好氧生物处理是通过加入大量氧气和合适的菌种,利用微生物对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和转化。
常用的好氧生物处理工艺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序列批反应器法等。
厌氧生物处理是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进行,通过氨氮和有机物的反硝化和脱氮作用,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氮和磷。
主要工艺包括厌氧池和厌氧/好氧工艺等。
3. 二次处理系统二次处理系统是对经生物处理后的水进行进一步净化和提标排放。
主要工艺包括沉淀/过滤和消毒。
沉淀/过滤是利用沉淀剂和过滤器对水进行二次处理,去除残余的悬浮物和颗粒。
沉淀剂可采用活性炭、粘土等,过滤器可采用砂滤器、膜过滤器等。
消毒是为了确保水质达到排放标准,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和氯消毒等。
在进行造纸污水处理时,还应考虑本地环境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处理后的水质符合相关标准,并定期监测和检测排放情况,以确保环境安全和健康。
造纸污水处理实例分析造纸行业是一个典型的高耗水、高污染的行业,其生产所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悬浮物、色度物质和尾渣等,对环境构成了严重的污染。
对造纸废水的处理成为了当务之急。
废水的来源造纸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环节:1. 原料浆液的制备过程,其中会产生大量的浆液废水,主要包括浸泡水、洗浆水和筛选水等。
2. 造纸机白水系统,其中包括回收再利用的洗净水和清洗设备所产生的废水。
3. 毛毡、干燥过程中所产生的洗毡和冲洗水。
4. 印刷和复卷环节所产生的废水。
造纸废水的处理方案在造纸废水处理过程中,一般采用综合利用的方式,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方法。
1. 物理处理物理处理主要包括初次过滤、沉淀和固液分离等步骤,通过梳理和过滤、沉降和离心等过程将废水中的固体颗粒物和悬浮物去除,从而减少对后续处理设备的影响。
2. 化学处理化学处理主要是通过加入药剂,如凝聚剂、絮凝剂和pH调节剂等,促使固体颗粒的沉降和污水中有机物的去除,从而降低废水中的污染物浓度。
生物处理通过利用微生物对有机废水进行降解分解,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生物处理一般采用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种方式,通过好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分解,将废水中的COD、BOD等有机物降解为CO2和H2O等无害物质。
实例分析某造纸厂位于工业园区内,日废水排放量较大,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改善废水排放和达到环保要求,该厂进行了废水处理设施的升级和改造。
该厂对原料浆液的处理采用了物理过滤和生物处理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通过格栅、离心机等设备对浆液中的大颗粒物和悬浮物进行初步过滤和固液分离,然后将经过初次过滤的浆液送入生物处理系统进行生化反应,利用好氧生物滤池和厌氧反应器,使废水中的有机物得到有效降解,最终实现了对原料浆液的有效处理和净化。
2. 造纸机白水处理在造纸机白水处理过程中,该厂采用了物理过滤和化学处理相结合的方式。
造纸废水治理系统改造工程实例分析
摘要:结合漯河某特种纸业废水污染物的监测和改造经验,总结了造纸废水污染物特点及产生环节,并采用封闭式筛选、高效除渣、高压喷网、白水回用等综合治理技术有效控制了废水污染。
以该造纸公司为例,对生产工艺及废水回用系统改造工艺进行了分析。
改造后的生产工艺及废水回用系统能够连续可靠运行,浆料筛选净化效果好、废水和废渣排放量少;新鲜用水量减少,回用水量大。
系统维修维护费用少。
排放废水中的各项水质指标远低于相应标准限值,可实现达标排放。
关键词:废水治理系统改造处理工艺
0 引言
漯河特种纸业有限公司年生产高档特种纸1万吨,公司使用的原材料全部为商品木浆,生产用水量大,生产废水和废渣排放量也大,废水中所含有机污染物浓度高且难以降低,使生物处理难度较大[1-2],在原来的生产线中虽然配备了污水处理系统,但效果欠佳,难以满足《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表2标准[3]。
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不良影响。
因此,造纸公司如何更加有效控制废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废水产生及工艺情况
该公司生产主要利用商品木浆经水力碎桨、磨浆、混合、除砂后经抄纸成型,并经压榨烘干、卷取、复卷,再经切纸机切割、打包成成品入库,生产过程中有废水排放。
公司废水主要来自生产过程的纸机多余白水、纸机网部和毛毯的冲洗废水、烘干排出的冷凝水、泵类产生的冷却或循环水、场地和设备冲洗水等废水。
主要产生的污染物有COD、BOD5、悬浮物等,各工序污染物产生及工艺情况,见图1。
2 企业治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1)生产设备老旧,生产用的浆管老化,有浆液泄露现象;敞式筛选净化设备有泡沫产生,并有跑、冒、滴、漏现象,出渣量大;纸机上浆设备老旧,新鲜用水量大,外排废物及废水量大,生产成本高。
(2)生产工艺落后,生产用水量大,废水排放量大。
(3)纸机网下白水外排。
(4)毛布、网部喷网为常压水管,清水用量大,吨纸外排污水量多。
(5)烘干部气路蒸汽使用量大,冷凝水外排。
3 生产工艺及废水回用系统改造
3.1 对生产设备进行了改造
(1)生产用的所有浆管道均改用不锈钢或工程塑料材质,减少浆液泄露现象。
(2)新上封闭式筛选净化设备[4]
封闭式筛选净化工序全部采用封闭式的德国进口设备,配有高效除渣器。
该筛选设备筛缝较细,能使良浆中的有害杂质(如各种胶粘物、云母、蜡母、塑料膜等)的去除率大副度提高;所用的波纹棒条式筛鼓能使浆通过量大,良浆质量好,精选效果好。
筛鼓缝不易被堵塞,筛鼓使用寿命长;主轴采用先进的机械密封系统不易损坏,减轻了维修负担。
达到了筛选净化效果好、废水和废渣排放量少的目的。
(3)新增QCS自动上浆控制系统[5]
新增的QCS自动上浆控制系统一是使纸机白水对高位箱浆料补充稀释,增加了白水使用量,使白水中的细小纤维再一次得到充分利用。
二是使纸机网下白水经水泵输送到制浆间再次碎浆提高了白水重复使用率。
三是减少废物及废水外排,减少新鲜用水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4)更换喷水管。
毛布、网部喷网由常压水管改为高压喷水管,提高了洗净度,节约了清水用量,降低了吨纸外排污水量。
3.2 对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
3.2.1 增加废水收集系统
增加废水收集系统来增大生产系统回用水量,减少清水用量、削减废水排放量。
(1)把纸机网下外排部分白水收集后通过管道送到配浆池。
(2)把烘干部蒸汽冷凝外排水收集后通过管道送到纸机斜网部补充新鲜用水量。
(3)增加白水储存站收集压榨机、纸机斜网部和除渣机的外排白水送回水力碎浆机、打浆机和、配浆池重新利用。
3.2.2 对气路进行了改造
对烘干部进行了DCS5段气路改进,减少了商品蒸汽的使用量,使冷凝水打入清水池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新鲜用水量。
3.3 改造后的特点
(1)浆料筛选净化效果好、废水和废渣排放少。
(2)新鲜用水量减少,回用水量大,废水排放量削减。
(3)系统维修维护费用少。
4 效果分析
(1)白水回用效果
生产工艺及废水回用系统改造后,生产线水平衡见图2。
从水平衡图可以看出:该公司生产时产生的白水量862.2吨,外排废水为298.6吨,白水回用量为563.6吨,白水回用率为65.4%。
(2)废水处理效果
经过生产工艺及废水回用系统改造后,该公司所排废水进入污水处理站收集到污水池后,加入絮凝剂(聚合氯化铝),先后经过1、2初沉池,3~6物理沉淀池后外排。
2012年11月28日~11月30日对该公司废水治理系统改造工程
进行了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监测,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验收监测期间,该公司排放废水中污染因子COD、BOD5、悬浮物、总磷、总氮日均排放浓度及色度、COD年排放量未超出《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表1标准限值,可实现达标排放。
5 项目经济分析[6]
(1)经济效益分析。
本项目技改运行后,系统改造总投资50万元。
白水回用量为563.6吨/天,即新鲜用水减少量563.6吨/天,水费按2.5元/吨计算,日节约水费1127.2元。
(2)废水处理运行费用。
废水处理系统每日耗电680kw?h,电费按0.8元kw?h计算,日运行电费为544元。
药剂费、维修保养费每日80元,人工费每日200元。
每日总运行费用824元。
处理废水能力为300m3/d,则废水处理成本为2.75元/ m3。
每日去除的COD 总量为60.15kg,则COD 日处理成本为13.70元/ kg。
6 结论
(1)经过上述方案改造后,该公司生产过程中新鲜用水量减少,回用水量增大,废水和废渣排放量少。
(2)改造后的生产工艺及废水回用系统运行稳定,系统维修维护费用少,降低了生产成本。
(3)废
水中污染物大大减少可实现达标排放。
该工程改造对类似废水治理具有较大的实际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方战强,纸浆漂白废水的毒性研究及其关键毒性物质的鉴别
[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03:1-10
[2] 方战强,李友朋,陈中豪,苇浆CEH漂白废水的毒性及毒性排放负荷[J].化工学报,2005:55(6):1086-1090
[3] 赵维钧,李国刚,王冬朴等.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实用手册(中),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司、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1028-1029.
[4] 刘国宏.外流式压力筛的安装与使用[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8,6(3)
[5] 王秀清,李金山.造纸过程QCS系统的应用和研究[J].自动化与仪表,2001,16(4):41-42
[6] 李建军,王志良,王小平. 农药废气治理系统改造工程实例分析[J].环境科技,2012,25(3):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