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放引资工作的安排意见.doc
- 格式:doc
- 大小:102.50 KB
- 文档页数:14
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方案为落实“全党抓经济、突出抓工业、重点抓项目”的总体思路,加快建设“现代化工业城市、国际化开放城市、人性化和谐城市”,市委、市政府确定,继续举全市之力扩大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从今年四月份起,集中六个月时间,扎实开展招商引资活动,通过强有力的工作,努力规划论证、洽谈签约、引进新上、扩建改造一批新项目,推动全市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为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市十二次党代会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举全市之力扩大开放招商引资,集中六个月时间,全面、深入、扎实开展招商引资活动。
四、五月份为项目招商月,六、七月份为招商项目落实月,八、九月份为落地项目督查月。
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园区平台、市场运作”的模式,突出企业主体作用,合资合作一批新项目;突出项目推进跟踪,尽快开工新上一批新项目;突出创新招商方式,努力洽谈签约一批新项目;突出项目包装推介,规划论证储备一批新项目。
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国内外招商活动,实现招商引资的大突破,推动全市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二、任务目标(一)全年实际利用国外资金1.2亿美元,增长20%;实际利用市外资金实际到位40亿元,同比增长25%。
(二)全年引进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30个,1000—5000万元项目30个。
其中,市里筛选过亿元项目16个,镇街、经济主管部门各筛选过5000万元项目1个、过1000万元项目2个,重点调度,确保年内落地开工建设。
(三)与世界500强、全国100强企业中20家建立友好关系。
(四)经济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超过3000万美元,到位市外资金6亿元,新上投资过亿元的项目5个;兖州工业园区实际利用外资超过8000万美元,到位市外资金25亿元。
三、基本原则(一)在开放对象上重外不轻内。
牢固树立“兖州以外都是外”的理念,坚持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并重齐抓,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做到国内招商、国外招商两个成果一起要。
招商引资工作指导意见引资招商是国家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各地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
为了有效推动招商引资工作,提高其效果,制定合理的指导意见是必要的。
本文将从引资招商的意义和目标、关键要素、实施策略等方面,给出招商引资工作的指导意见。
一、引资招商的意义和目标引资招商对于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引资招商可以带来外部资源的流入,推动本地经济的发展。
其次,引资招商可以促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转移,提高本地产业的竞争力。
第三,引资招商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流入,为本地经济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因此,制定招商引资的目标应该是吸引外部投资、加快产业升级、促进本地经济发展、提升地方竞争力。
二、关键要素成功进行招商引资工作离不开以下关键要素的支持。
1. 完善的政策环境:政府需要制定支持引资招商的具体政策,包括税收优惠、用地政策、人才引进政策等,吸引外部资本和人才的投资。
2. 优质的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潜在投资者可以在良好的环境下开展业务。
3. 发展成熟的产业链:产业链的完善可以为潜在投资者提供更多的商机和合作伙伴,提高其对本地投资的信心。
4. 健全的服务体系: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提供完善的服务体系,包括一站式审批、法律咨询等,为潜在投资者提供便利。
三、实施策略指导意见还可以提供实施招商引资策略的相关建议。
1. 制定明确的发展定位:根据地方自身的发展优势和产业特点,制定合理的发展定位,将招商引资与地方实际相结合,避免盲目引资和产业重叠。
2. 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包括项目的前期准备、可行性研究、投资者的筛选等工作,确保引进的项目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3. 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各种方式,如招商会、投资推介会、广告宣传等,向潜在投资者介绍本地的投资环境和优势,吸引潜在投资者的关注。
4. 搭建平台和桥梁: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招商引资机构,建立与潜在投资者的沟通渠道,为其提供一揽子的服务。
《招商引资工作情况分析及对策建议》...为把握招商引资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近期我们对此做了专门调查。
一、今年招商引资基本情况-月份,全区引资项目个,实际到位资金亿元,同比下降%,其中引进境内外来投资项目个,实际到位资金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完成任务指标的。
外来投资万元以上项目个,合同引进外来投资亿元,实际到位外来投资亿元,占全部实际到位外来投资的。
合同利用外资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万美元,分列全市第位和第位。
总体看,今年招商引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招商方式更加灵活、务实。
组织了一系列“请进来”招商的大型活动。
月日,在青岛成功举办了韩国客商投资说明会,多名韩国企业界人士参加了说明会。
月日至月日,参加了市政府组织的淄博—韩国专业投资贸易洽谈会,接触韩商余名,邀请余名客商到我区参观考察,期间共签定份合同或协议,其中达成项目意向项,合同外资额万美元;签订外贸出口合同项,签约金额万美元。
月日,参加了市政府组织的第十六届中韩贸易投资洽谈会。
月日到日,组织参加了第二届鲁台(淄博)经贸洽谈会,在广泛接触客商的基础上,于月日举办了投资说明会,共邀请多名台湾客商到周村经济开发区、梅河工业园和相关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洽谈。
鲁台洽谈会期间,我区有个外资项目进行了签约,项目总投资万美元。
充分调动专业招商队伍的积极性,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性强、灵活务实的小规模自主招商活动。
月份,先后组织参加了在西安举办的国际投融资合作项目洽谈会和在北京举行的中德投资贸易洽谈会,以及在青岛、上海、江苏、东莞、昆山、沈阳等韩商、台商聚集地的多个专业招商活动,累计结识外商余名,达成外资项目协议和意向个,项目总投资万美元,外资额万美元。
开辟了股权并购利用外资的新方式。
我区民营企业奥升彩印公司,通过转让部分股权,嫁接成为合资企业。
(二)招商区域重点更加突出。
改变了“漫天撒网”式招商,突出招商重点,境外主攻日、韩、港台和东南亚地区,境内以江苏、浙江、(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广东和福建为重点,着力做好南资北移、南企北扩的文章。
招商引资工作审议意见
[具体日期],[会议名称]审议了[招商引资工作报告名称],并对招商引资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1. 加强战略规划:制定全面、科学的招商引资战略规划,明确目标产业和重点领域,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工作。
2. 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3. 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宣传活动,向国内外投资者宣传本地的投资环境、政策优势和发展潜力,提高地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4. 培育产业集群:围绕本地优势产业,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吸引相关企业和配套产业入驻,形成产业链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5. 加强项目跟踪服务:对已引进的项目,要加强跟踪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和运营中遇到的问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6. 完善考核机制: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工作考核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加强对招商引资工作的督促和检查。
7. 培养专业人才:加强招商引资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招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
[会议名称]希望相关部门认真落实上述意见,切实提高招商引资工作水平,为地区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意见随着中国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招商引资一直是各地区各部门竞争的焦点。
为了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优化营商环境,我认为可以提出以下若干意见。
首先,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政府可以制定并完善招商引资的政策,具体包括税收优惠政策、资金扶持政策、用地政策等。
同时,要加强政策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企业了解到政府的支持力度,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
其次,加强营商环境建设。
政府应当加大力度推进行政审批制度,减少审批环节、简化手续,提高办理效率。
此外,还可以加强对投资项目的跟踪管理,及时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第三,推动产业升级。
政府可以依托招商引资的机会,引导企业向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吸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投资,推动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第四,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
为了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政府应当积极引进和培养各类人才,包括研发人才、管理人才、技工人才等。
通过设立相关人才引进政策、提供人才培训和教育等措施,为企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第五,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合作。
政府应当主动了解企业的需求和问题,并通过召开座谈会、企业家座谈会等形式,与企业进行深入交流。
同时,政府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解决企业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六,提升招商引资的风险防控能力。
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健全风险评估和防控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招商引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必要时,可以采取措施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
最后,加强宣传力度。
政府应当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当地的招商引资优势和营商环境,增强对外投资的吸引力。
同时,也要加强对招商引资政策的宣传,让更多的企业了解到投资的机会和潜在利益。
综上所述,加强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政策、加强营商环境建设、推动产业升级、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合作、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同时加强宣传力度,为招商引资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招商引资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范文(6篇)篇1招商引资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以投资促进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服务企业为己任,全年全市实现到位资金195.73亿元,完成全年实际利用市域外资金目标任务(180亿元)的108.74%,其中省外合同到位资金147.86亿元,完成全年引进内资(省际)任务(138亿元)的107.14%,为铜川追赶超越、转型发展增添了强劲动能。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招商引资相关政策不够完善。
一是政策不统一,执行不够透明,尤其是在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补偿上,没有统一标准,群众意见大,项目推进难。
二是政策缺乏延续性,有“新官不愿理旧事”的现象。
三是执行政策不一致,一些优惠政策只针对外来投资者,造成我市不少企业到外地投资。
2.招商动员不够深入。
“亲商、安商、富商”的要求还没有转化为自觉行动,积极主动服务客商意识不够,全方位招商的氛围和共识没有形成。
3.招商项目的储备不够大。
项目储备不足,项目策划包装质量有待提高。
同时,由于调查论证不够充分,部分招商项目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不强,不具备对外推介的条件。
4.企业融资难。
由于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企业普遍难以得到金融单位的信贷支持,发展资金短缺问题较为突出,致使招商引资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大部分客商对下一步投资持观望态度,给招商引资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5.部门服务意识不够强。
政府与企业之间存在“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即政府和企业热心,处于中间环节的职能部门,特别是具体办事的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对企业反映的问题不能及时协调解决;在规划定点、建设立项、土地审批等环节,还有扯皮推诿的现象,挫伤了投资者的积极性。
二、意见和建议1.完善体制机制,为招商工作提供政策保障。
一是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工作体制、考评奖惩机制、项目帮办制、全程代理制、项目跟踪落实责任制、入园项目后续服务等制度。
二是积极推行并联审批,优化行政服务效能,坚持党政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及时解决项目前期筹建中存在的问题。
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方案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1.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外商投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
2.加大对外引资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我国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潜在机遇。
3.在税收、用地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
二、改进服务方式1.建立健全招商引资服务体系,完善一站式服务平台,提供全方位、高效便捷的服务。
2.加强对外投资企业的后续服务,帮助其解决实际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
三、加强产业引领1.鼓励外商投资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领域。
2.加强与外商投资企业的合作,促进技术引进和创新能力提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四、加大区域招商引资力度1.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招商引资政策和方案,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五、加强对外经济合作1.加强与国际国内经济组织和贸易伙伴的经济合作,推动贸易便利化和投资自由化。
2.加强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对接,深化经贸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六、加强监管督促操作科学1.加强对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政策落地和实施效果。
2.加强对外投资企业的监管,加强对外资企业的安全风险评估,防范和化解投资风险。
七、加强人才培养1.加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2.鼓励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培养更多专业人才。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将能够进一步推动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
我们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完善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政策,提升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方案一、工作背景和目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已成为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重要手段和手段。
为了推动本地经济发展,提高经济竞争力,我们制定了本方案。
我们的目标是吸引国内外优质投资,推动本地产业升级,提高经济结构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内容和措施1.完善市场环境(1)优化投资环境,进一步简化投资审批程序,提高效率。
(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法律保障,吸引高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
2.拓展招商引资渠道(1)加强与国内外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合作,积极寻找招商引资的机会。
(2)举办招商引资活动,推介本地优质投资项目。
3.加强招商引资宣传和推广(1)建立招商引资宣传平台,发布有关招商引资政策和项目信息。
(2)参加国内外各类投资贸易展会,积极展示本地投资优势。
4.提供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1)制定具有吸引力的投资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土地出让等。
(2)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为招商引资提供贷款和融资支持。
5.加强园区建设(1)完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
(2)加强园区管理,提供优质的服务,提高企业满意度。
6.加强引进人才工作(1)建立人才引进渠道,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来本地工作和创业。
(2)提供人才培训和发展机会,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三、预期成效1.经济增长通过招商引资,实现本地经济快速增长,提高地方GDP和财政收入。
2.产业升级引进高端产业和技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升级。
3.就业增加招商引资带来的新企业和项目将创造大量就业机会,降低就业压力。
4.改善民生经济发展带来的增量财富将改善民众生活水平,提升居民幸福感。
四、实施和监测1.实施机构和责任成立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并严格落实工作要求。
2.监测和评估建立招商引资工作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定期评估工作进展和成效,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通过本方案的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将为本地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取得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招商引资的若干意见皖发[2002]14号颁布时间:2002-9-16发文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国内各地区竞相发展的新形势,推动全省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富民强省目标,现就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招商引资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正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1、牢固树立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调整的观念,增强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各级党委、政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省主题,坚定不移地实施大开放战略,把招商引资作为一项全局性、牵动性的工作来抓,优化环境,营造氛围,坚决打破一切束缚对外开放的条条框框,坚决扫除一切制约招商引资的障碍和阻力,务求在招商引资上取得新突破,努力开创我省对外开放的新局面。
2、切实加强领导,确保招商引资工作顺利推进。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招商引资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职责,精心实施,抓好督查。
实行招商引资工作政府“一把手”负责制,各地、各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抓经济工作的主要精力要放在招商引资上,统揽全局,搞好协调,并亲自带队出去招商,亲自参加重大招商活动,亲自过问重大招商项目。
3、全面宣传动员,调动全社会力量开展招商引资。
各级党委、政府要广泛发动,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引导和促进部门、企业及社会各界参与招商,坚持做到政府推动与企业招商、民间招商并举,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营造全社会关心招商、支持招商、参与招商的浓烈氛围。
二、进一步放开投资领域,推进多种形式的合资合作4、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全方位开放投资领域。
放宽市场准入,除国家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外,所有的产业向外来投资者开放。
充分利用我省发展加工业的有利条件,重点引导外来投资者兴办工业项目,尤其要鼓励兴办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优势产业项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尽快使我省成为全国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2 0 X X关于开放引资工作的安排意见关于开放引资工作的安排意见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年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站到更高的起点实现跨越发展的开局之年,更是我市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工作巩固成果、提升质量、实现新突破的关键一年。
现对年全市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工作提出安排意见如下: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大、省九次党代会、全省对外开放大会和市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和《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意见》,强力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以招商选资、承接产业转移和与央企、国内外500强开展战略合作为重点,以集群招商和引进重大项目、龙头企业为抓手,抢抓机遇,培育载体,优化环境,完善机制,凝聚合力,着力提升招商引资水平,拓宽开放领域,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二、目标任务年,全市引进市外资金353亿元,较上年计划增长40%,其中省外资金314亿元,较上年计划增长47.4%;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161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0个(10亿元以上项目15个)。
实际利用外资3.6584亿美元,较上年实际完成增长56%。
外贸进出口3.22亿美元,较上年实际完成增长16%;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5781万美元,较上年第 2 页共 14 页实际完成增长15%,营业额完成5003万美元,较上年实际完成增长15%;外派劳务人员2271人,较上年实际完成增长15%,对外直接投资350万美元。
三、重点工作(一)贯彻落实全省对外开放大会精神,继续深入推进大招商活动,实现招商引资新跨越继续坚持把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快速崛起的关键举措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深入落实招商引资工作党政“一把手”工程和“二分之一”工作法,深化认识,拓宽视野,抢抓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强力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持续快速推进大招商活动,着力提升开放水平,拓宽开放领域,牢固树立“大招商促进大开放,大开放促进大发展”的理念,建立和完善党政齐抓、部门协作、各级联动、要素倾斜、全社会参与的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体制,再掀对外开放新高潮。
强力打造“八个载体”,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区在全市大招商活动中的主阵地作用,着力培育特色园区,大力承接境内外重大招商项目;加快新区发展,集合使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各类优惠政策,大力承接发展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形成中原经济区最具活力的开放区域。
紧盯“五个区域”,瞄准珠三角、闽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和港澳台五个地区进行重点招商;搭建“四个平台”,即招商引资政策支持平台、服务保障平台、信息引导平台和融资保障平台;破解“四个瓶颈”,努力破解土地、用工、融资和环境四大第 3 页共 14 页制约项目落地的瓶颈;力求“三大突破”,与央企合作实现新突破,与国内外500强企业合作实现新突破,与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实现新突破;实现“八个目标”,全市新谋划100个亿元以上项目,新签约100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新开工100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每个县区至少引进一个投资在10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和一个大型外贸出口型企业、八个产业集聚区重点引进培育2-3个产业集群;开发区和五县围绕各自主导产业至少引进一个5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市内五区围绕旧城改造、文化、旅游和城镇化发展至少引进一个3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
(二)突出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招商,打造特色产业基地要重点围绕高成长性产业的培育、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提升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三个方面做文章,着力引进培育一批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
突出抓好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食品、纺织服装、光伏、木业、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十大产业集群发展,加大财税政策扶持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
坚持龙头带动、市场带动、配套带动、技术带动,大力引进龙头型、基地型企业,吸引配套企业和关联企业集群发展,加快培育特色产业集群。
以产业链整合提升为重点,逐行业论证梳理,绘制产业链图谱,针对薄弱环节和产业链缺失开展招商,补齐缺失链条,补强薄弱链条,提升关键环节,完善配套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以中国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为依托,加大文化旅游产业招第 4 页共 14 页商,打造具有风格、特色、气派的国际文化旅游基地;以奇瑞汽车和海马汽车零部件项目为依托,完善产业链,引进研发、检测和贸易中心项目,打造中原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以煤化、中平能化、晋煤集团为依托,打造新型煤化工产业基地;以煤化大空分和重装为依托,建设现代装备制造基地;以龙宇化工聚甲醛和光气产业园为依托,打造新材料产业基地;以富士康配套产业为依托,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以盛世中原家具产业园为依托,打造中部地区家具产业基地;以新大新材和东磁太阳能切片项目为依托,打造光伏产业基地;以禾丰、大用、雏鹰和汇源等项目为依托,打造中部食品和现代农牧产业化基地;以香港宏安、南京雨润农副产品物流和华中金属物流项目为依托,打造中原现代物流基地;以福甬纺织、银基服装、银海棉业和宏达纺织等为依托,打造中部纺织服装工业基地;以豫沪电动车产业园为依托,打造电动车产业基地等。
(三)突出招大引强要紧紧围绕市十次党代会提出的“打好五大攻坚战”的战略目标,谋划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完善全市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库。
紧盯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央企和行业龙头企业,加强对其产业布局、投资趋向分析,充实重要客商资源库和知名企业信息库。
建立完善重点客商跟踪制度,选择有投资意向的大企业、大集团进行重点联系、重点推介、重点跟踪,争取再引进一批标志性龙头企业。
分专题组织与央企深度对接,推动实施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第 5 页共 14 页司、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中国中材集团公司、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等一批重大合作项目。
密切与已落地企业的联系,大力开展以商招商,推进在更大规模和更广范围的战略合作,放大二次招商效应。
力争年再引进3家以上世界500强企业,5家以上国内500强企业和3-5个央企合作项目。
(四)扩大对外合作领域要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把“引进来”与推动自主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起来,努力构建多元化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通过“引进来”促进本地资源与国际国内资源的产业对接与优势互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通过“引进来”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
通过扩大开放和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要制定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明确支持现代服务业具体方向,突出重点,大力发展文化与旅游产业、积极发展现代金融业、做大做强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完善教育和医疗业、加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工农业的融合。
通过扩大开放和招商引资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通过引进项目强化城镇产业支撑,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非农产业向城镇集中、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使城镇发展节奏和规模与产业聚集速度及程度有机结合,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按照整合资源、提升功能、强化特色、增强竞争力的要求,使之成为外来投资的密集区和集约发展的示范第 6 页共 14 页区。
鼓励境内外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外开放的力度,建立多元化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综合运用集中成片开发、项目代建制、PPP(公共、民营、伙伴)、BOT(建设、运营、转让)、TOT(转让、运营、转让)、BT(建设、转让)等模式,吸引境内外资金参与交通、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鼓励境内外资金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城中村和旧城区改造、房地产开发和保障性住房建设。
(五)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科学谋划招商活动要坚持主帅出征,高层推动,围绕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项目,结合区域特点、产业优势、部门职能,进一步强化会展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配套招商、企业合作、增资招商、产权招商等。
围绕十大产业集群,集中整合资源和产业优势,由市开放办牵头组建十个招商分队,进一步加强与重要客商对接,大力开展专业招商、产业链招商、集群招商、区域招商和对口招商。
坚持“活动丰富、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实效明显”的原则,以提升影响力、辐射力和竞争力为主线,以强力推进招商引资为目标,组织参加好上级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第七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第三届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中国()-日本合作交流洽谈会、豫鲁经济合作洽谈会、豫苏沪经济合作洽谈会、豫浙经济合作交流洽谈会、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经贸活动。
全力组织好清明文化节和第30届中国菊花节招商工作,突出抓好会前充分准备,会中宣传对接,会后跟踪巩固三个第 7 页共 14 页环节,精心谋划项目、广泛联络客商、落实专人跟踪、提升参会成效。
今年菊花节招商活动除继续办好市情说明、项目推介暨签约仪式和各县区招商活动以外,还要安排系列专项活动:针对国内外500强、央企和知名上市公司等举办跨国公司对话会,争取邀请100家企业高管参会,签约20个10亿元以上大项目。
围绕申报出口加工区,举办加工贸易发展论坛。
举办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合作交流洽谈会、电子信息产业投资洽谈会、优势企业承接技术转移项目展示对接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项目招商会、“走出去”国际合作项目恳谈会、文化旅游合作交流洽谈会等。
(六)开展“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年”活动系统梳理XX年以来签约项目,制定《年市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行动计划》,完善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工作机制。
根据省政府安排,建立省、市、县(区)三级从项目洽谈、引进、签约、开工、建设的全程跟踪服务体系,实行招商引资项目总协调人制度,一个项目明确一名领导牵头、一个班子联系、一个部门负责、一条龙服务,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分级负责,跟踪推进,严格落实进度考核制、跟踪责任制、定期通报制。
继续开展由市领导牵头负责推进的重大战略性招商引资项目工作,重新选择10个左右投资额10亿元以上的在谈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和投资额50亿元以上的特色专业园区项目,由市领导牵头组成专门班子跟踪推进。
上半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招商引资签约项目大回访活动,按照属地管理和“谁签约、谁负责”的原则,回访到每一个签约项目、每一个外来投资方,做到签约项目“底数清、情况明、措施实”。
加强对项目落地情第 8 页共 14 页况的督查考核,将签约项目落地情况纳入市政府重点督查范围,对各级各类招商引资活动中签约的亿元以上重点项目由市政府开放办每季度进行督查通报,将签约项目“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列为招商引资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半年和年终组织全市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情况观摩活动,全年进行全市综合评价,对项目落地好的县、区进行表彰奖励,对差的进行批评,确保已签约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投产、早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