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药物培训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21.36 KB
- 文档页数:3
基本药物制度培训简介基本药物制度是指国家或地区为满足公众基本医疗保健需求,根据疾病谱和经济情况,制定的一份基本药物清单。
基本药物制度的目标是确保公众能够获得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基本药物,以满足基本医疗保健的需求。
为了帮助医务人员了解和应用基本药物制度,进行基本药物制度培训是十分必要的。
一、基本药物制度的背景和意义1. 基本药物制度的起源和发展2. 基本药物制度的意义和作用二、基本药物清单的内容和特点1. 基本药物清单的组成和分类2. 基本药物清单的更新和调整三、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和应用1. 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步骤和时间表2. 基本药物制度在医疗机构的应用3. 基本药物制度对患者的影响和效果四、基本药物制度培训的必要性和内容1. 基本药物制度培训的意义和目的2. 基本药物制度培训的内容和方法3. 基本药物制度培训的周期和持续性五、基本药物制度培训的开展和组织1. 基本药物制度培训的开展流程和步骤2. 基本药物制度培训的组织和负责人六、基本药物制度培训的效果评估和持续改进1. 基本药物制度培训效果的评估指标和方法2. 基本药物制度培训的持续改进措施七、基本药物制度培训的风险和挑战1. 基本药物制度培训中的风险和问题2. 如何应对基本药物制度培训中的挑战八、基本药物制度培训的案例分析1. 国内外基本药物制度培训的成功案例2. 基本药物制度培训的失败案例及原因分析结语基本药物制度培训对于医务人员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增强医务人员的基本药物知识和能力,还可以提高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通过系统的培训,医务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基本药物制度,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希望本文档能够为医务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促进基本药物制度的有效实施和运行。
基本药物培训资料引言概述
正文
一、药物分类
1.化学药物
a.有机化合物
b.无机化合物
2.生物制品药物
a.疫苗
b.血液制品
c.基因工程药物
3.中草药
a.单味草药
b.方剂草药
二、药物剂型
1.固体剂型
a.片剂
b.丸剂
c.胶囊剂
2.液体剂型
a.口服液
b.注射液
c.颗粒剂
3.半固体剂型
a.膏剂
b.凝胶剂
c.软膏剂
三、药物配伍
1.物理配伍要求
a.兼容性
b.pH值要求
c.物理稳定性
2.化学配伍要求
a.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不发生沉淀或浑浊
c.不发生酸碱中和反应
四、药物存储
1.温度要求
a.冷藏药物
b.常温药物
2.光照要求
a.避光药物
b.光敏药物
3.湿度要求
a.干燥药物
b.湿润药物
五、药品字典的使用
1.药品字典的作用
a.查询药物属性和副作用
b.查找药物相互作用
2.常用药品字典介绍
a.手机应用程序
b.在线药品字典
总结。
药品基础知识培训资料1.药品的类别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原料药及其制剂、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生物制品)和诊断药品。
以上属于药品自然属性的分类,另外根据药品使用的安全性需要对其流通使用的监管还有各种不同的分类,如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内服药与外用药;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
2.药品的剂型通常是指药物根据预防和治疗的需要经过加工制成适合于使用、保存和运输的一种制品形式,或是指药物制剂的类别,例如片剂、散剂、注射剂等.不同的药物可以制成同一剂型,如呋喃唑酮片、土霉素片、磺胺嘧啶片等;同一种药物也可以制成多种剂型如磺胺噻唑注射液,磺胺噻唑软膏等。
本公司经营的药物的剂型主要有:注射剂、片剂、胶囊剂、丸剂、糖浆剂、颗粒剂、散剂、口服溶液剂、混悬剂、乳剂、酊剂、栓剂、软膏剂、眼膏剂、滴眼剂、气(粉)雾剂和喷雾剂、膜剂、滴耳剂、滴鼻剂、洗剂、搽剂、凝胶剂、贴膏、透皮帖剂等。
3.药品的规格是指一定药物制剂单元内所含药物成分的量。
药品规格的表示通常用含量、容量、浓度、质量(重量)、数量等其中一种方式或几种方式结合来表示. 同一种药品常常不仅有不同的规格,还有各级不同大小的包装单位。
根据药品流通、使用的不同需要,对药品的数量常需要结合药品的规格和包装单位才能准确表述。
一般药品包装常可分为最小包装、中包装、大包装等三到四级包装单位。
4.药品的生产日期、批号与有效期;“批"的含义:在规定限度内具有同一性质和质量,并在同一生产周期中生产出来的一定数量的药品.①、产品批号:是用于识别某一批产品的一组数字或数字加字母.但要特别注意这组数字与该产品的生产日期没有直接联系,如某产品批号可标示为20020215、20031245、200507AD等形式,从批号上不能确定生产日期。
②、生产日期:是指某种药品完成所有生产工序的最后日期,如某产品生产日期是20030201,说明这批产品是2003年2月1日生产的。
时间:2014年1月2日地点:医院会议室主讲人:阿卜杜热合木学习内容:如何正确理解基本药物的内涵?具体来说,“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是指优先满足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避免贪新求贵;“剂型适宜”是指药品剂型易于生产保存,适合大多数患者临床使用;“价格合理”是指个人承受得起,国家负担得起,同时生产经营企业有合理的利润空间;“能够保障供应”是指生产和配送企业有足够的数量满足群众用药需要;“公众可公平获得”是指人人都有平等获得的权利。
为什么要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我国幅员辽阔,城乡、地区发展差异大,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基本药物制度,有利于提高群众获得基本药物的可及性,保证群众基本用药需求;有利于维护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改变医疗机构“以药补医”的运行机制,体现基本医疗卫生的公益性;有利于规范药品生产流通使用行为,促进合理用药,减轻群众负担。
时间:2014年2月15日地点:医院会议室主讲人:阿卜杜热合木学习内容:目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有多少种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包括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中成药、中药饮片。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205个品种,中成药102个品种,共307个品种;颁布国家药品标准的中药饮片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如何调整?在保持数量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医疗保障水平、疾病谱变化、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科学技术进步等情况,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实行动态调整管理,不断优化基本药物品种、类别与结构比例。
原则上每3年调整一次。
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还可根据需要适时组织调整。
时间:2014年3月15日地点:医院会议室主讲人:阿卜杜热合木学习内容:地方可以增加基本药物品种吗?不可以。
中央政府统一制定和发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但是在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初期,省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非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药品,报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备案。
基本药物培训资料第一篇:基本药物培训资料(上)药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们的存在为我们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帮助。
然而,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知识,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用药。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基本药物知识,并正确使用药物,我们特别准备了一份基本药物培训资料。
以下是第一部分的内容:一、药物的定义和分类药物是指对疾病有治疗、预防、诊断或缓解作用的化学物质或生物制品。
根据其功能和用途,药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治疗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疾病,例如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
2. 预防药物:主要用于预防疾病,例如疫苗、免疫调节药物等。
3. 诊断药物:主要用于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诊断,例如造影剂、放射性示踪剂等。
4. 缓解药物:主要用于缓解疾病的症状,例如止痛药、镇静剂等。
二、药物的命名药物的命名通常采用国际通用的命名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1. 化学名:根据药物的化学结构命名,例如苯妥英钠。
2. 通用名:是对药物的普通称呼,通常比较简短易记,例如阿司匹林。
3. 商品名:是由制药公司注册保护的专有名称,例如“拜阿司匹林”。
三、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 药剂形式:药物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如片剂、胶囊、注射剂、口服液等,根据药物的剂型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
2. 用量和频率:根据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频率,正确使用药物。
一般来说,剂量不宜过高或过低,用药频率也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
3. 用药时间:在用药过程中,需要掌握用药的时间安排,有些药物需要在饭前或饭后服用,有些则需要定时服用。
4. 注意事项:在用药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不要擅自更改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如有不适应当及时告知医生,严守药物的禁忌症和不良反应,注意避免饮酒、饮料和食物对药物的影响。
以上是药物的定义、分类、命名以及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的基本内容。
希望大家通过这份基本药物培训资料,能够对药物有更深入的了解,以确保合理、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
培训资料(药品基本知识)1、什么是药品?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2、什么是西药西药即为有机化学药品,无机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看其说明书则有化学名,结构式,剂量上比中药精确,通常以毫克计。
3、什么是中成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atent Prescription中成药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包括丸、散、膏、丹各种剂型。
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经过千百年医疗实践创造、总结的有效方剂的精华。
生活中人们常说的中成药是指由中药材按一定治病原则配方制成,随时可以取用的现成药品,如各种丸剂、散剂、冲剂等。
优点是现成可用、适应急需、存贮方便、能随身携带、省去了煎剂煎煮过程、消除了中药煎剂服用时特有的异味和不良刺激等。
缺点是药的成分组成、药量配比一成不变,不能灵活多变、随症加减,另外近年来,有关中成药引起的毒性反应及过敏反应也有报道,如朱砂安神丸可引起口腔炎、蛋白尿及严重的药源性肠炎;黑锡丹久服可致严重铅中毒;羚翘解毒丸或银翘解毒丸可引起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等。
这些反应虽较少见,一旦发生病情都较严重。
因此有服用某种中成药而发生中毒或过敏反应者,必须牢记以后不可再服同种药。
4、何谓剂型何谓剂型---药品制成适合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方便临床使用,充分发挥药物作用,降低或避免不良反应。
如片剂、胶囊剂、软膏剂等,同一种药物,根据临床需要可以的剂型,制成不同的剂型,如尼莫地平有片剂和注射剂,不同剂型有不同的使用特点,同一种药物剂型不同,作用同时也不同。
剂型的种类有:液体剂型、注射剂型、输液剂、眼用剂型、散剂、浸出剂型、片剂、胶囊剂、丸剂剂型、软膏剂型、硬膏剂型、栓剂、气雾剂、长效制剂、膜剂、海绵剂、和微型胶囊、脂质体、贮库制剂等。
时间:2012年1月2日地点:医院会议室主讲人:丁之山学习内容:如何正确理解基本药物的内涵?具体来说,“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是指优先满足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避免贪新求贵;“剂型适宜”是指药品剂型易于生产保存,适合大多数患者临床使用;“价格合理”是指个人承受得起,国家负担得起,同时生产经营企业有合理的利润空间;“能够保障供应”是指生产和配送企业有足够的数量满足群众用药需要;“公众可公平获得”是指人人都有平等获得的权利。
为什么要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我国幅员辽阔,城乡、地区发展差异大,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基本药物制度,有利于提高群众获得基本药物的可及性,保证群众基本用药需求;有利于维护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改变医疗机构“以药补医”的运行机制,体现基本医疗卫生的公益性;有利于规范药品生产流通使用行为,促进合理用药,减轻群众负担。
时间:2012年2月15日地点:医院会议室主讲人:丁之山学习内容:目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有多少种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包括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中成药、中药饮片。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205个品种,中成药102个品种,共307个品种;颁布国家药品标准的中药饮片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如何调整?在保持数量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医疗保障水平、疾病谱变化、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科学技术进步等情况,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实行动态调整管理,不断优化基本药物品种、类别与结构比例。
原则上每3年调整一次。
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还可根据需要适时组织调整。
时间:2012年3月15日地点:医院会议室主讲人:丁之山学习内容:地方可以增加基本药物品种吗?不可以。
中央政府统一制定和发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但是在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初期,省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非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药品,报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备案。
国家基本药物相关内容培训
内容:(一)基本药物是20世纪7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理念,并据此制订了基本药物示范目录,同时制订了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促进基本药物的公平可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
WHO处方集内容
▪遴选药品的重要临床应用信息
▪为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调剂处方提供药品管理政策信息和技术信息
▪指导医师、药师按规定安全、有效、经济的使用药品
(二)合理使用药物的概述
世界卫生组织对合理用药的定义“患者能得到适合于他们的临床需要和符合他们个体需要的药品,以及正确的用药方法(给药途径、剂量、给药间隔时间和疗程);这些药物必须质量可靠、可获得,而且可负担得起(对患者和社会的费用最低)”。
(三)药物作用
药物作用可使机体的器官组织原有水平增强或降低,药物吸收入血后并非分布于全身,分布与药物对组织的亲和率有关。
某些药物只选择地影响某个或几个组织器官的功能
▪钙通道阻滞药对血管平滑肌的作用
▪利尿药对肾小球的作用
▪青霉素对革兰阳性菌的杀菌作用
(四)药物的剂量
▪常用量:能出现最佳治疗作用的剂量
▪最大治疗量或极量:是指超过这一剂量就可能出现中毒反应▪中毒量:会引起中毒的剂量
▪致死量:会引起死亡的剂量
各种剂量常常是一个范围,可因年龄、对药物的敏感性、人体差异等不同,剂量也有差别
医生开写处方时对于药品的剂量必须准确无误
(五)药物的不良反应
▪药物对机体可能产生治疗作用和副作用,这就是药物具有“双重性”
▪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的使用方法和治疗量时出现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后遗效益、继
发反应、致畸、致癌)
如:阿托品缓解胃痉挛是治疗作用,口干就成了副作用▪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异常,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六)特殊人群的用药
儿童用药
儿科用药剂量的计算方法
▪按年龄折算剂量较低,较安全,因不是成人剂量的简单缩减,不够合理
▪按体重折算方法简单,最常用的方法
儿童剂量=剂量/kg×儿童体重(kg)
▪按体表面积折算近年来推荐的方法,比较合理,但计算比较复杂
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特点
老年人生理、心理处于衰退状态,常伴有多种疾病和慢性疾病,容易出现药物相互作用和蓄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由于肾脏血管硬化、血流减少,肾脏功能仅为年轻人的一半服用地高辛半衰期延长出现中枢性和心脏性的毒性▪了解老人的生理、病理的改变和药动学和药效学的改变,正确使用药物。
▪孕妇
▪肝、肾功能不全者的用药
小儿许多脏器、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全,对药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过程和药物的敏感性均有影响
肝功能不全者既
1)不能应用可能损害肝脏功能的药物
2)又要注意使用能被肝代谢的药物
▪应合理选择药物和用药剂量,预防药源性肝损害的发生
肾功能可分为正常、轻度损害、中毒损害、较重损害、严重损害等五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