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检测二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612.50 KB
- 文档页数:8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1.美国南部成为新兴的石油、飞机、宇航、电子等工业基地,关于其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价便宜B.劳动力充足C.环境污染小D.钢铁、机械、汽车、化工等工业部门集中2.俄罗斯的气候特点是()A.冬季短而寒冷,夏季长而温和B.四季分明C.冬季长寒冷D.长年严寒2019年3月11日,“雪龙号”完成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抵达上海。
据悉,本次科学考察历时120多天。
期间,科考队在泰山站(74°S,77°E)建成我国在南极的首个雪下工程,并在其他方面取得多项重要成果。
读南极地区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长城站位于泰山站的()A.东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北方向D.西南方向。
4.科考队到达泰山站时,下列叙述可信的是()A.环境恶劣,无生命现象B.常遇烈风、酷寒C.看到北极熊在嬉戏玩耍D.看到当地居民在捕鱼5.图中①、②、③代表的大洋分别是()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B.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C.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6.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亚洲地形类型复杂,以平原、山地为主B.按照地理位置把亚洲划分为四大地理分区C.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D.亚洲地跨寒带、温带、热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7.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A.呈环状围绕着青藏高原B.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C.呈放射状流从四周流向中心D.由东向西流在当今世界乃至我们的生活中,许多时事与我们地理学科有着密切联系。
试着用地理视角认识世界。
完成下列各题。
8.有关日本和新西兰的地理位置描述,错误的是A.领土均位于温带B.均为太平洋沿岸的国家C.日本位于北半球D.新西兰位于东半球9.日本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露事故,根据图中风向,判断此时核泄露最有可能先影响到下列哪个地区()A.日本东北太平洋洋面B.日本西南部C.中国D.日本海印度早涝灾害频发,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七年级地理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与反思
引言
本文档对七年级地理期末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与反思,旨在总
结考试成绩的情况,并提出改进策略,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分析部分
通过对七年级地理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总体成绩较为稳定,但仍有部分学生表现不理想,成绩较低;
2. 题型得分差异较大,选择题得分普遍较高,但解答题得分较低;
3. 部分学生在考前准备不足,知识记忆不牢固;
4. 部分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弱。
反思部分
针对以上分析结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改进策略:
1. 针对成绩较低的学生,通过个别辅导的方式提供额外的帮助,帮助他们提高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解答题的练和讲解,提高学生的解答
题能力;
3. 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考前准备,例如制定研究计划、整理复
资料等,以巩固知识;
4. 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问题分析能力,通过多
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结论
通过对七年级地理期末考试的质量分析和反思,我们可以发现
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这些改进策略的实施将有助于
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提升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
注意:本文档旨在提供参考和指导,具体的实施过程需要根据
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细化。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地理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下图为印度主要农作物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印度的水稻主要分布在()A.德干高原西北部B.恒河中上游地区C.德干高原中南D.东北部及沿海平原2.给印度带来充沛雨水的季风是()A.东北季风B.西南季风C.西北季风D.东南季风3.欧洲西部旅游业发达,下列属于该地区旅游项目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4.在超市的进口区经常见到泰国香米、泰国黑米等商品。
东南亚有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该地区适宜水稻生长的自然条件是()A.气候湿热,土壤肥沃B.种植历史悠久C.生产技术水平高D.人们喜欢吃米饭2020年6月12日,博鳌亚洲论坛秘书处通过视频会议方式举办了“2020年度会员特别会议”。
下图为“亚洲范围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5.据图可知,亚洲()A.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B.大部分位于北温带C.西南隔巴拿马运河与非洲相望D.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6.人们按方位把亚洲分为6个地区,其中博鳌论坛召开地的中国海南省位于()A.南亚B.西亚C.东亚D.中亚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7.图中反映非洲的特点是()A.炎热的气候B.丰饶的物产C.各地降水均匀D.高原为主的地形8.河流流量主要取决于流域面积和降水量,在非洲流量最大的河流,其流域面积也最大。
请根据河流流经区域的气候类型,判断出非洲流量最大的河流是()A.刚果河B.尼罗河C.尼日尔河D.赞比西河9.下列关于日本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东南亚岛国B.海岸线曲折C.矿产资丰富D.气候大陆性特征强10.关于俄罗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传统欧洲国家B.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C.工业基础雄厚,轻重工业都发达D.地处中、高纬,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11.下列关于日本的叙述错误的是的是()A.日本领土由图中的①、②、③、④四个大岛组成B.是东西方兼容的文化,与中国的文化交流流长。
三一文库()〔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分析2000字〕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分析一、成绩统计本次期末全县抽考,我校七年级共计考生364人,现将考试情况作具体分析如下:合格人数:208人,合格率为57.1%,优秀人数41人,占11.3%.平均分61.95,最低分:32分,最高分95分,总分100分。
二、逐题分析:1、本次试卷共分三大模块,分别是:一、选择题(30分);二、判断题(10分);三、综合题(60分)包括连线题,识图填空题和简答题,共计45个小题。
多为学生常训练过的常规题型,覆盖面较广,涉及内容较全面。
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力求联系现实生活,做到学以致用。
由于多种原因,学生考试成绩较低,不太理想。
2、第一题选择题,共30题单项选择,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从学生考试成绩来看,得分率还可以。
这说明学生比较擅长基础知识的死记硬背。
3,第二题判断题,是对学习过的知识相似或相近容易混淆的知识识别正误。
由于是属于地理基础内容,所以得分率还算可以。
4,第三题综合题旨在培养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和地理综合能力。
从学生答题成绩看,部分学生得分率仍不很高,这说明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还较差。
不能够活学活用,机械地学,机械地背,没有完全具备“地理的头脑”大部分学生本题得分很少,说明学生学习比较教条,知识运用不灵活,不善于融会贯通。
三、综合分析:(一)取得成绩:从学生考试成绩看,基础知识得分率较高。
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中,认真学习地理最基本的内容,了解世界地理的基本概况。
能够发挥“死记硬背”的优势,有效地记忆地理基础知识,从而获得较高的相关地理得分。
(二)存在问题:1、读图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答题出现地理知识和地图两张皮现象,不能一一对应。
2、对知识灵活应用的能力较差,特别是资料分析的能力很欠缺,直接影响到相关这部分试题得分。
3、部分学生不会审题、甚至不审题,地理概念掌握不牢。
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课本本身内容关注不够,试卷中出现的课本原题和原图也不能很好解答,直接影响试卷成绩的提高。
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试卷分析推荐文章七年级地理期末考试质量分析热度:七年级地理期末试卷分析热度: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试卷分析热度:七年级地理学情分析热度: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材分析热度:考试作为当今评价学生的一种手段,在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试卷分析是七年级地理期末考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试卷分析,欢迎大家阅读!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试卷分析范文一一、试题主要特点本次试卷注重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但减少了死记硬背的内容;关注了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考察了运用所学地理知识简单分析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关注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可以说,本次试卷对今后我们的初中地理教学起到积极、正确的导向作用。
1.难易适中,注重基础各试题的考点覆盖了课程标准所列的重要知识点,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如景观图、分布图、等值线图、统计图等),所以覆盖面较大。
重点强调基础(体现在填空、选择题、部分连线题),考查基本能力(体现在读图题和问答题中)。
目的是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必备的地理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2.结合生活实际,尝试考查实践能力整套试卷中,不少题目体现了课标的理念,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试卷中的读图、填图综合分析题中的几道题均体现了这一特点。
二、试题创新之处1.设置新情境,与时事政治紧密结合,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如34题四川汶川地震的问题;35题美国城市问题是以奥运圣火传递为切入点;36题全球气候变暖问题;都以时事政治为背景素材的,以此让学生感受到地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习地理非常重要。
2.试卷表述简洁,图表清晰,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产实践入手,致力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给学生以更多的思考空间,既符合地理课程标准中“构建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也给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七年级】七年级地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分析七年级地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分析一、试题特点:1.注重地理基础知识的考察,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试题内容是地理教材知识的再现。
2.试题范围广泛,涵盖七年级第二卷所有章节的内容。
秦皇岛市2021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七年级地理试题覆盖情况:其中第六章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多项选择题1,2,4分,第二节人文环境多项选择题3,材料题31,12分。
第七章我们邻近国家第一节日本选择题4,读图题27,计12分;第二节东南亚选择题5、6、7,判断题4,计6.5分;第三节印度选择题8、9、10,判断题2,计6.5分;第四节俄罗斯选择题11、12、13,判断题3,计6.5分。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国家第一节中东多项选择题14、15和16,判断题1,6.5分;第二节西欧多项选择题17和18,判断题5和看图题28,10.5分;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多项选择题19和20,判断题6,4.5分;第4节澳大利亚多项选择题21、判断题7和填图题30,得7.5分。
第九章西半球国家第一节美国选择题22,判断题9,填图题29,计12.5分;第二节巴西选择题23,判断,8,填图题30,,7.5分。
第十章极地选择题24、25和判断题10,共4.5分。
3.题型适合新课标要求,利于学生答题。
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综合题6小题,其中26题,判断题10小题,每小题0.5分,计5分;27、28、29、30为填图题35分;31材料题10分。
满分100分。
4.试题侧重于检查阅读、阅读和画画的能力。
全套试题共设计了八幅图片,涉及七年级第二卷的所有章节,共47分。
5.试题难易适中,无偏题、怪题。
6.试题建议:(1)适当增加能力检测试题比例,减少纯记忆性的知识试题比例;(2)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课程标准;(3)对源于教材活动题中的试题要做适当的改变;(4)对于绘图问题的序列号,有必要表明它是一个大陆、国家还是地区;(5)答案不能局限于教材。
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试题分析七年级地理期末考试试卷由三部分组成,共50分,第一部分选择题(10分),第二部分读图题(25分),第三部分简答题(5分)。
从试卷的难易程度和各知识点的覆盖率来看,试卷整体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但对知识点的考核却很灵活、多样,特别是选择题6、10题等,知识点覆盖的知识全面,涉及到两极地区、美国和巴西的许多内容,但又反应出了知识的重点。
二、成绩统计与分析本次参考人数458人,共有7个班,其中最高分为48分,最低分为0分,优秀率为16%,及格率为47%,低分率为23.8%,人均得分24分,7个班中考的最好的班级为1班,与期中考试相比,学生们的成绩有所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读图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但从总体来看,差生还不少。
三、学生得失分情况分析第一部分选择题10分,共10个小题,该题注重知识和分析比较能力的考查,学生普遍做的较差,没有得满分的,错的较多的6、10题,这些题考的方式灵活,学生做的失误多。
第二部分读图题3个小题共25分,一空一分,优秀学生得满分的也很少,中等生错的较多的是澳大利亚和巴西略图。
学困生甚至有个别学生不得分。
第三部分简答题共有2个小题5分,其中第二个“描述中东地区长期以来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这个知识做的不好,平常应多加强这些知识的练习。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1、这次考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基础知识读记不熟练,不及格的较多,这与平时我们要求学生读背有很大的关系。
2、虽然学生的读图能力有所提高,但是还是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知识点落实不到位,识图能力比较薄弱。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课本本身内容关注不够,做题时的细节混淆不清,很多同学不能灵活的掌握知识内容。
五、今后的教学改进措施1、培养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今后的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趣味地理,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减少低分率,提高平均率和优秀率。
2、夯实基础,寻找突破口,全面提高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地理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上好每一节课,在基础知识落实到实处。
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试卷质量分析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试卷质量分析2018-7-04一、试卷分析本次七年级地理期末考试由县统考,考试的范围是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全部。
试卷分值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和综合题两种。
其中单项选择题50分,25道小题,每小题2分,综合题50分,5道小题。
从试题内容看,注重考查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读图分析技能。
1、知识点覆盖面广。
从卷面知识点分布来看,覆盖整本书整章内容,较为全面。
2、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体现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要求为主。
3、试题大部分考查了与学生现实较为接近的地理知识,但又不离开课本,没有脱离考点内容。
二、答题情况分析下面是学生答题情况分析:(一)选择题(1-25小题)考的是基础知识,部分学生掌握较好,第1、3、4、7、8、9、10、11、14、20、22、23、24、25题是简单的题目,学生完成得较好,而且是平常已做过的题目或者类似的题目,绝大多数学生基本能掌握,得分较高。
第2、5、6、12、13、15、16、17、18、19、21题学生做错的多,大部分学生不认真审题或对知识不扎实,理解力差,导致失分。
(二)综合题(26-30小题)答题情况:第26题,考的是亚洲季风气候分布,共10分,平均分8分,失分少,考察了河流特征,三大半岛,季风气候的优缺点。
第27题,考的是欧洲西部和东南亚对比,共10分,河流,地理位置,气候,旅游,考察全面。
第28题,考的是南极和非洲气候,共10分,平均分8分,南极大洋位置和考察站出错稍多。
第29题,俄罗斯和巴西,简答题组织语言达不到重点。
三、存在问题这次期末考试,我也发现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是选择题没有拿到满分的,说明在基础题目方面,这次考试做的不是很好,直接反映了学生在平时对地理不是很重视,等到考试的前一周或者前两三天才看书,临时抱佛脚的很多,这点值得让人反思;二是整体答题方面很多学生还是做不对,没有认真看书,没有听从老师的复习要求;三是还有部分学生对于如何看图还是一窍不通,导致综合题失分多。
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根据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考试的结果,进行质量分析如下:考试成绩分布分析考试成绩的分布情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学生的整体研究情况。
考试成绩分布如下:从表中可以看出,成绩在70分以上的学生比较多,成绩在80-89分的学生数量居中,需要特别关注成绩在60分以下的学生。
难易程度分析分析考试的难易程度有助于评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材的难度适宜程度。
根据考试题目的难易程度,将考试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单选题:单选题共计20道,其中有5道难度较大,15道难度适中。
2. 多选题:多选题共计10道,其中有3道难度较大,7道难度适中。
3. 判断题:判断题共计10道,其中有2道难度较大,8道难度适中。
4. 填空题:填空题共计10道,其中有4道难度较大,6道难度适中。
5. 解答题:解答题共计2道,难度较大,需要较高的思维能力。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多数题目难度适中,能够较好地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理解能力。
但在难度较大的题目上,学生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知识点分析分析学生在各个知识点上的得分情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学生的重点、薄弱点。
以下是各个知识点的考试得分情况:1. 地理概念:平均得分85分,表现较好。
2. 自然地理环境:平均得分78分,部分学生在地貌和气候方面表现较弱。
3. 人文地理环境:平均得分82分,学生对人口和城市方面的理解较好,但对文化和经济方面的理解还需要加强。
4. 地理实践技能:平均得分74分,部分学生在地图阅读和地理实践操作方面存在困难。
通过分析各个知识点的得分情况,可以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和学生辅导,以提高学生的整体地理研究水平。
研究建议根据以上的分析,提出以下研究建议:1. 针对成绩在60分以下的学生,需要加强个别辅导,帮助他们理解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2. 难度较大的题目需要强调解题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3. 对于自然地理环境和地理实践技能方面表现较差的学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加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