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三方山子传大铁椎传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格式:ppt
- 大小:820.50 KB
- 文档页数:3
推荐作品方山子传大铁椎传导学目标《方山子传》:1.熟读课文,疏通文句,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以及文言特殊句式,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2.明确方山子的独特个性与人生取向,体会作者借传主形象体现自己情志的笔法,提高鉴赏能力。
《大铁椎传》:1.掌握重点文言词句,提高学生自学古文的能力,学会质疑,也要学会总结和归纳。
2.体会大铁椎的英雄形象,掌握刻画人物的方法,理解文中的侠义精神。
课内自主学习一文化常识1.魏禧(1624~1681),清代散文家,字冰叔,一字叔子,号裕斋,宁都(今属江西)人。
明亡后隐居翠微峰勺庭,人称勺庭先生。
清初,人称魏禧、汪琬和侯方域为散文三大家。
魏禧与兄长魏际瑞、弟弟魏礼,都善写文章,世称“宁都三魏”。
魏禧的诗有深沉雄浑之风,可见于他的《读〈水浒〉》《卖薪行》等。
2.背景解读(1)《方山子传》:元丰三年(1080),陈慥听说苏轼被放逐而相迎于途中,以后来往频繁。
据苏轼自己统计,在黄州四年,他“三往见季常,季常七来见余,盖相从百余日也”(详见《岐亭五首》)。
两人感情至深,故苏轼于元丰四年(1081)写下了这篇散文。
苏轼写方山子,实际上是自悲不遇。
但他以诗文遇祸,不便直言,于是才隐约其辞,语多深婉。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心态的一种形象折射。
(2)《大铁椎传》:本文是一篇传记。
作者因为不知道那个人叫什么名字,就用他的兵器“大铁椎”来代替。
文中以细腻生动的手法,刻画了一位有识见、有气节、精武艺、识文墨,使用铁椎的大力士的“异人”形象,描写出这样一个英雄人物本可大有作为,在当时却所遇不合,无用武之地,只能去与响马决斗的可悲境遇,透露出作者对明朝亡国君臣的不满,抒发了他的亡国之痛,表达了作者希望有人起来“抗清复明”的爱国思想。
3.古文知识积累(考点)天文与历法(一)(1)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
第23课推荐作品方山子传大铁椎传可能,每一个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都显得很平凡,但是,只要我们能够珍惜自己的生命,用最短暂的生命创造一个最精彩的瞬间,便可以照亮后人前行的路.今天,我们要学的两篇文章《方山子传》和《大铁椎传》,便让我们充分感受到这一点。
1.作家作品苏轼简历及代表作见第二单元《新城道中(其一)》.魏禧(1624—1681),清代散文家。
字冰叔,一字叔子,号裕斋。
江西宁都县人。
明亡后隐居宁都翠微峰,所居之地名勺庭,人又称他为“勺庭先生”.后出游江南,入浙中,以文会友,并传播其明道理、识时务、重廉耻、畏名义的学说,结纳贤豪。
康熙间,举博学鸿词,不应,逝于扬州.2.背景解读方山子,即陈慥,字季常,号方山子.晚年隐于光州、黄州间。
苏轼任凤翔签判时与其相识。
方山子的身上有某些令苏轼特别感兴趣的东西,方山子弃钱财功名而自甘淡泊贫贱的行为,对苏轼的触动很深。
写方山子未尝不是自悲不遇,本文可以说是作者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大铁椎传》:本文有删节。
原文后面还有一段评论:“魏禧论曰:子房得力士,椎秦皇帝博浪沙中,大铁椎其人欤?天生异人,必有所用之……”作者是明末遗民,具有民族气节。
原来他意图反清复明,由大铁椎联想到秦始皇博浪沙遭刺客椎击的故事,把希望寄托在这样的英雄人物身上,以期有朝一日真正发挥他的作用.因此,本文有所寄托,是很显然的.方山子传1.通假字(1)前十有.九年(通“又")(2)犹见.于眉间(通“现”,显现)(3)往往阳.狂垢污(通“佯”,假装)2.一词多义(1)而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表并列关系)提刀而.立(表修饰关系)使骑逐而.射之(表顺接关系)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表转折关系)(2)之而岂山中之.人哉(结构助词,的)余既耸然异之.(代词,他)是二者,余未信之.(指示代词,它们)3.古今异义(1)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古义:老样式,遗制.今义:人死后留下的画像或照片.(2)环堵.萧然古义:指墙。
推荐作品:方山子传大铁椎传[基础巩固层]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园宅壮丽,与公侯等.等:等同B.稍壮,折节..读书折节:改变以往的志向行为C.将军强.留之强:尽力D.语类.楚声类:类别D[D项,类:像。
]2.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余既耸然.异之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C.晚乃遁于.光、黄间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D.呼余宿其.家其.皆出于此乎B[A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递进。
B项,都是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C项,介词,在;介词,向。
D项,代词,他的;语气词,表揣测。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B.但观之,慎弗声C.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D.余既耸然异之A[B项,“声”,名词作动词,出声;C项,“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痛快;D项,“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希望通过读书施展自己的抱负,但始终没有得到朝廷的赏识重用。
(2)宋将军吓得不敢喘气儿,看着他们厮杀,两条腿直哆嗦,几乎要从土堡上掉下来。
[阅读提升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课下能力提升(十四) 方山子传 大铁椎传(时间:40分钟 分值:47分)一、基础巩固(18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园宅壮丽,与公侯等. 等:等同B .稍壮,折节..读书 折节:改变以往的志向行为C .将军强.留之 强:尽力D .语类.楚声 类:类别2.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余既耸然.异之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C.⎩⎪⎨⎪⎧晚乃遁于.光、黄间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D.⎩⎪⎨⎪⎧呼余宿其.家其.皆出于此乎3.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 .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B .但观之,慎弗声C .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D .余既耸然异之4.下列省略句中补出的省略内容,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北平陈子灿省兄(于)河南 于:介词,到……(某地)B .故尝与(之)过宋将军 之:代词,他,指代大铁椎C .吾始闻汝名,以(之)为豪 之:代词,你,指宋将军D .客不得已,与(之)偕行 之:代词,他,指宋将军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3分)译文:(2)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
(3分)译文:二、阅读鉴赏(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
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
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
翛不能用。
迁至中书舍人。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
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尚书。
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崇、观法惠奸。
”时谓名言。
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