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操作提高循环水水质合格率
- 格式:doc
- 大小:148.00 KB
- 文档页数:4
循环水系统的优化途径和方法[摘要]介绍循环水系统的能量优化特点、优化思路、优化方法。
一、循环水系统的特点;二、循环水系统的节能优化措施;一、循环水系统的特点炼厂公用工程系统中的循环冷却水系统是的重要组成部分,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能耗在炼厂能耗比例中较高,对循环水系统进行系统节能优化,是炼厂能量系统优化的重要内容。
1.循环水系统流程循环冷却水由如下流程框图中各部分组成。
利用循环水泵将循环水升压送往生产装置中的各冷却器,用来冷却工艺介质,冷却水本身温度升高,设计温差一般是10℃,最经济的操作指标就是设计的进出口温差。
被升温后的冷却回水利用自身余压返回冷却塔顶部,在冷却塔中喷溅到填料上并形成水膜和水滴,通过塔体本身高度形成的自然拔风及塔顶风机的抽风,与落下的水滴和填料上的水膜进行热交换,通过蒸发、接触传热,水膜和水滴在下降的过程中逐渐变冷,冷却后落入塔底集水池。
而上升的空气在冷却塔内上升过程中逐渐变热,最后由塔顶逸出,同时带走水蒸气,这部分水的损失称作蒸发损失。
热水由塔顶向下喷溅时,由于外界风吹和风机抽吸的影响,循环水会有一定的飞溅损失和随空气带出的夹带损失,统称为风吹损失。
因蒸发和风吹损失原因,水中各种矿物质和离子含量也不断被浓缩增加,为了维持各种矿物质和离子含量在某一水平,必须排出一定量的浓缩水,通常称作排污水,同时向系统补充一定量的冷却水以维持水池水位,通常称作补充水。
收集在塔底集水池的冷却水经管道(渠)流入吸水井,由循环水泵加压送至各装置,使用后的水再回到冷却塔冷却后重复利用。
为降低循环水浊度,循环水设有旁滤系统,部分循环水通过旁滤泵和旁滤设施过滤后重新返回系统。
2.循环水系统能耗分析循环水系统的能耗主要是电耗和水耗,其中电耗占总能耗的90%以上。
节电是循环水系统节能根本,重点是水泵和冷却塔风机。
耗电大户有循环水泵、旁滤水泵、冷却塔风机。
(1)循环水泵收集在集水池内的冷却水,由循环水泵升压后送往生产装置中各冷却器,需要克服高差和摩擦阻力损失,对于炼厂内的用水点,扬程基本都差不多,主要是流量巨大,所以优化节能减少循环水用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水质优化:检测服务改进方案背景水质检测是确保饮用水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
然而,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检测服务的效率和准确性受到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份改进方案,以优化水质检测服务。
目标本改进方案的目标是提高水质检测服务的效率和准确性,以确保饮用水的安全性,并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改进方案1. 工作流程优化优化水质检测服务的工作流程可以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下面是一些建议的改进措施:- 确定合适的采样点:根据水质特点和监测需求,选择合适的采样点位,确保代表性和全面性。
- 优化采样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采样计划,确保适时、适量的采样,并避免重复工作。
- 优化样品处理:建立标准化的样品处理方法,确保样品的处理过程准确可靠。
- 改进检测方法:采用先进的检测方法和设备,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 加强数据管理: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确保数据的存储、传输和分析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人员培训与技术支持为了提高水质检测服务的技术水平和能力,我们需要实施以下培训和技术支持措施:- 培训检测人员:提供系统性的培训,使检测人员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检测质量和准确性。
- 建立专家咨询网络:与水质领域的专家建立合作关系,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解决检测过程中的问题。
- 提供技术支持:建立技术支持团队,及时解答检测人员的问题,提供技术支持和协助。
3. 质量控制与监督为了确保水质检测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我们需要加强质量控制和监督措施:-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制定质量管理规范和程序,确保检测过程的质量和可追溯性。
- 实施内部质量控制:建立内部质控体系,进行标准样品的定期检测和校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外部质量评估:定期参加外部质量评估活动,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比对,提高检测服务的可靠性和信誉度。
- 加强监督与执法:加强对水质检测机构的监督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确保检测服务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结论通过优化水质检测服务的工作流程、加强人员培训与技术支持、实施质量控制与监督措施,我们可以提高水质检测服务的效率和准确性,为保障饮用水安全和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循环水管理制度一、前言循环水管理制度是指对于工业用水进行循环利用和有效管理的一系列规范和措施。
通过循环水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可以达到节约用水资源、保护环境和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循环水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二、循环水管理原则1. 节约用水资源:循环水管理制度的首要任务是节约用水资源,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依赖。
通过循环利用和有效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用水量,达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环境保护:循环水管理制度要求对循环水进行系统的处理和净化,保持循环水质量的良好。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对污水的处理和处理后的排放,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3. 提高生产效率:循环水管理制度要求对循环水的供给和使用进行科学的规划和管理,确保供应稳定、用水合理,并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科学的控制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三、循环水管理制度的内容1. 循环水供应规划循环水供应规划是循环水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对工厂生产工艺和用水需求的分析,制定循环水供应规划,明确供应流程和周期,并根据生产计划和用水需求来调整和优化循环水供应。
2. 循环水系统建设与维护循环水系统建设与维护包括循环水回收设备的选型、建设和日常维护。
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循环水回收设备,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工作。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问题,保证循环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3. 循环水质量控制循环水质量控制是循环水管理制度的关键环节。
要对循环水进行定期的水质检测和分析,确保循环水的水质符合标准要求。
对于水质不合格的循环水,要及时进行处理和调整,保持循环水的良好质量。
4. 循环水使用管理循环水使用管理包括对循环水的供给、分配和使用过程中的管控。
要根据工艺需求和用水量进行合理的循环水供给和分配,避免浪费和损耗。
在循环水使用过程中,要加强管控,确保循环水的准确使用和有效回收。
5. 废水处理与排放废水处理与排放是循环水管理制度中重要的一环。
要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净化,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净水设备检查中的水处理工艺优化建议在净水设备检查中,水处理工艺的优化至关重要。
水处理工艺的优化可以提高净水设备的效率和性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确保水质符合标准要求。
本文将针对净水设备检查中的水处理工艺进行优化建议。
首先,建议在净水设备检查中注重水质监测和分析。
通过监测水质参数,如浊度、余氯、总氮、总磷等,可以及时发现水质异常,提前采取措施,避免对净水设备造成损坏。
此外,定期对水质进行分析,了解水源的污染情况和处理效果,有针对性地调整水处理工艺,确保净水设备的正常运行。
其次,建议在净水设备检查中加强对滤料的清洗和更换。
滤料是净水设备中的关键部件,直接影响净水效果。
定期清洗滤料可以去除污物和杂质,恢复滤料的过滤性能,延长滤料的使用寿命。
当滤料长时间使用后效果不佳时,建议及时更换滤料,确保净水设备的正常运行。
另外,建议在净水设备检查中注意管道系统的维护。
管道系统是净水设备中水流通的通道,如果管道堵塞或漏水会影响净水效果。
定期清洗管道、检修接头,确保管道畅通无阻,消除漏水隐患,提高净水设备的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
最后,建议在净水设备检查中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发现故障及时处理,预防故障发生。
保持设备的清洁和干燥,加强设备的保养,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综上所述,净水设备检查中的水处理工艺优化建议包括注重水质监测和分析、加强对滤料的清洗和更换、注意管道系统的维护、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通过对水处理工艺的优化,可以提高净水设备的运行效率和性能,确保提供优质的饮用水。
希望以上建议对净水设备的检查和维护有所帮助。
解决循环水水质差的办法解决循环水水质差的办法解决污垢问题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改变循环水塔池周围的环境,在塔池周围地面覆盖率要达到100%,并注意保持其周围的环境卫生,防止尘土、泥沙等杂物进入塔池。
(2)装置换热器设备要严密不漏,严防漏油。
一经发现要积极处理,并对漏入系统中的油清除干净。
(3)旁流过滤系统要成分利用,以去除形成污垢的悬浮物。
旁滤水量一般占循环冷却水量的1-5%。
最好采用高限进旁滤系统,这样就可保证水中悬浮物最大程度的去除。
能有效的控制污物的沉积,才能减少污垢的产生。
(4)杀菌剂不能省,春、夏、秋三季气候温和,适合藻类大量繁殖滋生。
如不加以控制势必产生大量的生物污垢,因此必须选择适合好用的杀菌剂以加强控制。
水垢和腐蚀的消除循环水系统在生产运行中换热器和管道中都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水垢,发生腐蚀,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关系到生产是否能安全平稳运行,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很好的解决。
(1)建立健全检测系统,在易发生结垢的管道中放置监测设备,随时观察结垢、腐蚀情况,以便有针对性解决问题。
(2)循环水投加软化水,这样就会增加水质合格率。
在实际运行中虽然投加的是除盐水,但是通过蒸发,风吹损失等诸多原因,水的浓缩倍数加大,离子浓度加大,这样就会产生结垢的可能。
还有以上分析的诸多因素,产生水垢不可避免。
同时还考虑成本的因素,无限制的大量补充软化水是不可能的。
因此有一套加药系统作为补充势在必行,在水质不合格时及时投入。
选择好的药剂是保证水质合格的重要保证,如投加缓蚀阻垢剂就会起到防止腐蚀阻止结垢的双重作用。
根据水质情况,通过检测分析,每天投加一定量的缓蚀阻垢剂及杀菌剂(夏季)药剂。
这样水质情况每天通过药剂量进行调节使指标减小到最底限度,满足循环水系统对水质的要求。
而且这样就会很好的解决结垢和腐蚀问题,在生产中广泛采用,实际应用中效果比较理想,是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能够保证生产的长周期、满负荷运转。
综上所述,解决循环水水质问题是能否保证循环水正常运行的关键。
循环水过滤操作规程
《循环水过滤操作规程》
一、操作目的
循环水过滤是为了提高循环水系统的水质,保护系统内设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
该规程旨在规范循环水过滤操作,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二、操作流程
1. 开启循环水过滤设备,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转,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
2. 检查过滤设备的进出口阀门,确保阀门处于正确位置。
3. 检查过滤介质,定期清理滤网或更换滤芯,保证过滤效果。
4. 如果过滤设备有自动清洗功能,按照设备操作手册进行自动清洗。
如果是手动清洗,应按照规定步骤进行清洗操作。
5. 检查过滤设备的进出水压力,确保水压正常。
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排查原因并采取措施处理。
6. 完成过滤操作后,关闭过滤设备,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停止运转。
三、安全注意事项
1. 在操作过程中应佩戴相应的防护装备,注意个人安全。
2. 操作人员要熟悉设备的操作规程和使用方法,严禁未经培训的人员擅自操作设备。
3. 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四、操作记录
每次过滤操作结束后,应做好相应的操作记录,包括过滤设备运行情况、清洗情况、异常情况等,以便日后查阅和分析。
以上是《循环水过滤操作规程》,希望全体操作人员认真遵守,确保循环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循环水浓缩倍率控制措施1.溶质监测和控制:对循环水中的主要溶质进行监测,包括有害物质、重金属、无机盐和有机化合物等。
确保循环水中的溶质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不超过限制标准。
2.控制水质进口:采取严格的水质进口控制措施,对进入循环水系统的水源进行检测和处理。
应采用多级过滤、净化、消毒等技术,确保进入循环水系统的水质达到要求。
3.循环水系统优化设计:合理设计循环水系统,包括水平布局、管道设计、泵站设置等。
合理设置混合槽、沉淀槽等设施,增加沉淀时间,减少悬浮物和溶质的浓度。
4.排泥排析措施:通过适当的排泥排析措施,将循环水中的悬浮物和沉积物去除,减少溶质浓度。
可以采用物理方法(如静态沉淀、动态沉淀),化学方法(如絮凝、沉淀)等。
5.循环水处理装置:建立完善的循环水处理系统,包括过滤、反渗透、离子交换等设备,以去除循环水中的有害物质和溶质。
通过处理后的循环水返回生产系统,减少溶质的浓度。
6.淡水补给措施:循环水浓缩倍率控制的重要一环是补给系统的设计。
采用补给系统对溶质进行剔除,保证新补给水的质量,减少循环水中溶质浓度的累积。
7.隔离系统优化设计:对于容易污染循环水的设备或系统,应设计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污染物进入循环水系统。
在可能的情况下,可选用密封或采用其他控制措施,以防止溶质直接进入循环水。
8.清洗和维护措施:定期对循环水系统进行清洗和维护,清除污垢和沉积物,防止溶质的累积。
9.环境监测和污染防控:建立循环水环境监测体系,定期监测循环水中的溶质浓度和水质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10.培训和管理: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提高操作人员对循环水浓缩倍率控制的认识和理解,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
综上所述,通过监测控制溶质、优化设计循环水系统、采取排泥排析和循环水处理等措施,并加强培训和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循环水浓缩倍率,保证水质安全和环境保护。
循环水优化解决方案
《循环水优化解决方案》
循环水在工业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用于冷却和加热系统,蒸汽发生器,以及其他工艺系统中。
然而,循环水系统中常出现的问题包括腐蚀、水垢、微生物生长和水质下降,这些问题会导致设备性能降低,能源消耗增加,维护成本增加等影响。
为了解决循环水系统中的问题,循环水优化解决方案应运而生。
循环水优化解决方案是通过一系列的工程措施和技术手段,来改善循环水系统的水质、减少化学品投放、降低环保压力、延长设备寿命以及降低能耗。
其核心目标是确保循环水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从而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循环水优化解决方案的关键技术包括:
1. 循环水水质分析与测试:通过对循环水的水质进行实时、准确的分析和测试,了解循环水系统中的水质状况,为后续优化措施提供依据。
2. 循环水处理剂选用与投放控制:选用适合循环水系统的处理剂,通过精密的控制系统进行投放,保证水质稳定,并减少处理剂的浪费。
3. 循环水系统设备优化:对循环水系统的设备进行优化,包括冷却塔、冷却水泵、管网等,使其达到更高的能效,减少损耗。
4. 循环水系统操作管理:建立循环水系统的操作管理体系,加强对系统运行的监控和调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通过循环水优化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循环水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因此,循环水优化解决方案已成为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电厂循环水使用方案简介循环水是电厂运行中非常重要的资源。
它被用来冷却发电设备,以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正确的循环水使用方案可以提高电厂的能效,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
本文将介绍一个电厂循环水使用方案,旨在优化循环水的使用和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循环水回收和再利用循环水的回收和再利用是降低水资源消耗的重要手段。
电厂可通过多种方式回收和再利用循环水: - 安装循环水处理设备:电厂可以安装循环水处理设备,包括过滤器、沉淀池和消毒设备,以去除水中的杂质和微生物。
处理后的水可被再次用于冷却设备。
- 实施循环水回收系统:电厂可以建立循环水回收系统,将经过处理的循环水收集起来,在经过处理后再次使用。
这样可以减少对自来水的需求。
- 优化冷却系统设计:电厂可以优化冷却系统的设计,减少循环水的需求量。
例如,通过使用高效的冷却设备,减少热损失,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循环水节水措施除了回收和再利用循环水外,电厂还可以采取以下节水措施: - 减少漏水:电厂应定期检查和维修循环水系统中的管道和阀门,以防止漏水。
漏水的管道和阀门应及时修复或更换,以减少水的浪费。
- 优化冷却系统操作:电厂应优化冷却系统的操作,确保最佳的循环水使用效率。
例如,通过调整冷却系统的水流量和温度,可以减少循环水的消耗。
- 使用节水设备:电厂应采购和使用节水设备,例如节水冷却塔和节水喷淋系统。
这些设备可以减少循环水的使用量,降低水资源消耗。
循环水质量管理循环水的质量对电厂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寿命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电厂应进行循环水质量管理,以确保循环水的质量符合要求: - 定期监测循环水的水质:电厂应定期监测循环水的水质,包括水中的悬浮物、硬度、PH值和微生物浓度等。
监测结果应与相关标准进行比较,以评估水质是否合格。
- 定期清洗和维护设备:电厂应定期清洗和维护冷却设备,以去除沉积物和微生物。
这样可以防止堵塞和腐蚀,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 使用水处理剂和消毒剂:电厂可以使用适当的水处理剂和消毒剂,以防止冷却设备的污垢和微生物生长。
提高循环水水质处理方案我车间有一水、新二水、扩建二水、三水、四水共五套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在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循环水适宜的温度、PH值、充足的溶解氧以及因循环水浓缩等因素带来的丰富的矿物质和有机物质,为多数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条件,一水、新二水、扩建二水、四水杀菌处理后,水质指标正常。
三水由于系统漏氨,进入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氨为微生物的生存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源,使微生物大量繁殖和滋生,系统中大量繁殖的硝化菌和亚硝化菌能够将进入循环水中的氨转化为NO3-、NO2-,导致循环冷却水的PH值,总碱度的下降,水质恶化,水质指标不达标。
各循环水水质指标见下表:(注:三水碱度≥2.0;PH值≥7.5;四水PH值≥7.5)时间岗位循环水水质指标总碱度总硬度PH值Ca+总铁总磷Cl-二氧化硅浊度氨根亚硝酸根浓缩倍数粘泥量5~12≤108.0~9.2≤200≤0.53.0~6.0≤180≤30≤20≤1.0≤1.03.0~3.5≤4 mmol/l mmol/l mg/l mg/l mg/l mg/l mg/l mg/l mg/l mg/l ml/m32 月18日一水8.4 5.5 9.0 134 0.2 4.5 46 12 1.9 2.3 2.2 2.46 4.1 二水 6.4 4.1 9.0 98 0.1 4.1 35 8.5 2.0 - - 1.70 - 扩二水 6.6 4.2 8.9 100 0.2 4.7 39 8.7 2.3 - - 1.74 4.0 三水 1.4 8.2 8.0 200 0.7 5.4 139 18 2.4 992 332 3.62 4.1 四水8.8 6.7 9.0 160 0.1 4.1 56 15 - - - 3.08 -3 月22日一水9.0 6.6 8.7 162 0.2 4.0 80 17 4.8 11 1.7 3.36 4.0 二水 6.8 4.2 8.6 108 0.2 4.0 50 9.9 3.6 - - 1.98 - 扩二水7.2 4.1 8.7 110 0.2 5.0 48 10 2.8 - - 2.02 3.8 三水 2.4 6.7 7.4 186 0.8 3.8 140 17 3.1 385 283 3.40 4.0 四水9.9 6.8 9.4 170 0.2 3.7 64 17 - - - 3.23 -4月25日一水9.4 7.2 9.1 158 0.4 4.4 75 21 5.8 2.4 1.3 3.66 4.0 二水9.4 6.6 9.1 150 0.3 4.8 63 17 4.1 - - 3.02 - 扩二水9.0 6.6 9.0 144 0.3 5.0 61 17 4.0 - - 3.07 3.6 三水 2.6 8.0 7.9 204 0.9 4.0 114 20 4.8 97 426 3.70 4.0 四水9.0 7.2 9.3 174 0.4 3.0 57 18 - - - 3.31 -5 月3 日一水8.8 7.0 9.0 164 0.4 3.7 65 16 4.0 1.0 1.4 3.12 3.6 二水8.2 5.5 9.0 142 0.3 4.1 60 14 3.1 - - 2.72 - 扩二水8.2 6.3 9.0 140 0.4 5.8 62 14 3.9 - - 2.74 3.4 三水 1.6 7.2 8.0 170 0.9 4.6 92 17 4.2 11 179 3.33 4.2 四水9.6 7.1 9.1 176 0.5 2.9 59 17 - - - 3.22 -1、循环冷却水微生物现状1.1、微生物粘泥的概述及组成微生物粘泥(简称粘泥)是指由于水中溶解的营养源而引起细菌、丝状菌(霉菌)、藻类等微生物群的增殖,并以这些微生物为主体,混有泥砂、无机物和尘土等,形成附着的或堆积的软泥性沉积物。
优化操作提高循环水水质合格率
作者:帕哈提·托尔地
来源:《环球市场》2019年第06期
摘要:循环水的不稳定造成设备及管线的腐蚀,长时间运行就会影响生产,为了工艺车间长周期,满负荷运行就必须抓好循环水水质稳定。
并针对循环水系统的结垢,腐蚀和微生物繁殖,对循环冷却水水质的稳定提出具体措施,对此进行了相关的论述。
关键词:腐蚀;水质稳定;微生物繁殖;缓蚀剂;阻垢剂;循环水系统
一、概述
冷却水长期循环使用后,会出现腐蚀、结垢、微生物滋生等问题,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通过对循环冷却水系统进行合理的水质处理,并对处理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索,同时采用腐蚀在线监测技术对系统的腐蚀状况进行监测,确保循环水水质稳定,把各项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保证全厂循环水水质稳定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二、循环水装置工艺流程及水质现状
(一)工艺流程简介
水处理车间0104循环水装置是一化冷却水的供给单位。
它是先由界区外来的新水补充到冷却塔池,再由循环水泵输送到各用户,返回后的冷却水一部分上冷却塔降温,一部分送入旁滤器过滤,两股水最终汇合到水池进行循环使用。
为了保证冷却水水质,防止换热设备的腐蚀、结垢和微生物危害,必须要投加水质稳定剂进行水质稳定处理。
由于我厂一化装置投用时间较长,加之因各项技术改进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各装置换热效能有所降低,因此,加强循环水水质控制,保持以至于增加各装置换热设备的使用效能,是循环水装置运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装置水质现状
循环水水质合格率指循环水总磷,总碱,异养菌,钙硬,浊度,PH值等六项关键水质指标的综合合格率,合格率按月统计,每天取一组数据,数据中水质指标有一项不合格,则当天水质不合格,对2017年各项循环水水质合格率进行统计由表1可知,循环水水质合格率偏低导致循环水装置不能实现循环水水质全年达标。
各项指标控制在以下:
三、影响循环水水质稳定的因素
员工的实际生产技能、操作责任心、巡回检查质量、实际生产技能、生产应变能力、协调能力、生产装置完好率、分析准确性、细菌繁殖速度、设备腐蚀结垢程度、加药系统运行工况、原水品质等都是影响循环水水质稳定的因素。
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方面:
1.生产装置方面
①设备故障及工艺介质的泄漏;②设备能力待改变;③系统工况波动;④腐蚀结垢增加;⑤细菌繁殖加快。
2.员工方面
①员工素质待提高;②员工责任心待提高;③人员操作不规范;④员工安全意识待提高。
3.生产原料方面
①原水水质变化;②换用药剂;③药剂用量及成分变化;④不同药剂发生反应。
4.环境方面
①相关车间负荷变化;②环境状况变化;③分析欠准确。
随着循环水处理装置使用年限的增长和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循环水处理系统在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循环水处理中的水质差、浓缩倍数低、工艺介质渗入、旁滤效率低等问题,这不仅影响正常生产而且严重影响了正常的运行对安全运行造成不利影响,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很有必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来提高循环水水质确保循环水水质稳定。
四、针对循环水水质稳定的对策及措施
(一)生产装置方面
①通知检修单位尽快处理提高设备完好率、确保正常生产;②进行技术改造使设备满足生产的需要、确保正常生产;③加强与调度及相关车间联系、及时检查、调整系统工况确保正常生产及水质稳定;④加强杀菌抑制细菌繁殖;⑤加强药剂的分析和配方的调整抑制腐蚀和结垢。
(二)员工方面
提高员工素质,责任心,操作技能,安全意识。
(三)生产原料方面
①针对水质变化调整加药量和加药方式确保水质稳定;②密切监测水质变化使加药操作满足生产要求;③加强药剂管理、对药剂成分进行分析确保药剂用量及成分稳定;④调整不同药剂的加药时间、间隔时间、加药方式使各种药剂正常发挥作用。
(四)环境方面
①查明原因,改变环境状况加强清洁文明工作确保生产正常实现文明生。
②及时要求重做分析防止误导操作。
五、結语
循环水水质稳定运行是我们的长期任务,通过对循环冷却水系统进行合理的水质处理,保证循环水系统安全、平稳运行并提高操作人员的理论及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合理选用合适的药剂以外优化日常操作,只有不断坚持技术上的创新和管理体系的变革,才能保证循环水系统的安全、可靠、高效的运行,实现生产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局面。
参考文献:
[1]马涛.循环冷却水水质条件对生物粘泥性质及控制的影响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
[2]何桥,张居生,兰云峰,王芳,王瑶.水处理剂用量对缓蚀阻垢性能的影响[A].第五届全国水处理化学品行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郭跃英.循环冷却水系统节水减排技术分析[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下[C].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