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版中国药典培训课件回答-微生物、无菌
- 格式:doc
- 大小:96.00 KB
- 文档页数:38
2010版中国药典培训回答(第1部分:培养基配制)广东省药检所对《中国药典》2010版微生物专题培训班的有关问题解答答案。
1.含琼脂培养基冷却至25℃后已凝固,如何测定其pH?答:有专门的固体培养基pH计,如Radiometer A /S, DK22400 Copen2 hagen NV, Denmark 或者Microelectrodes Inc1, NH 03053,U1S1A1 。
".2..PH计测培养基的PH好像有比较大的差别,应如何选择PH计?(效价7.8的培养基我用普通理化室的PH计测定只有7.0左右,不知道是否因为在高温下测定(含琼脂)答:培养基应冷却到20℃~25℃才可测量,另外PH计应按时校准。
3.生物指示剂对灭菌设备的性能,灭菌程序的验证是只验证一次呢,而后进行定期验证,如果生物指示剂换批号,是否要重新验证?答:应定期或不定期验证一次,确保灭菌设备正常。
生物指示剂更换批号,不需重新验证。
4..紫外线灭菌后,需要多久进去操作?答:打开通风净化设备,半小时后可入内操作。
5.孟加拉培养基是否可以取代玫瑰红钠琼脂进行培养霉菌和酵母菌?答:根据中国药典,采用玫瑰红钠琼脂。
6.配制PH值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时有时因为高压灭菌器灭菌过程温度过高而导致培养基混浊了,这种情况缓冲液还能用吗?答:建议按正常温度灭菌,混浊培养基建议不要使用。
7.培养基在冷藏中形成结晶怎么处理?①销毁②加热再用③待冷却完用。
答:建议不要使用8.融化的培养基为什么不能再冷水中冷却?答:防止受热不均引起结块9.取菌后测PH:(25℃)培养基配制好测PH,取其中一瓶测PH,那这一瓶测完就不能用了,污染了。
答:也可在无菌条件下取出适量测pH.10.配制分装过程中能否使用不锈钢锅?答:我实验室使用不锈钢锅,目前未发现异常。
11. 对新购进无菌0.9%氯化钠(500ml)能否再次灭菌?答:能。
但包装完好,购入时间较短的无需灭菌。
2010版中国药典培训回答(第2部分:微生物限度)广东省药检所对《中国药典》2010版微生物专题培训班的有关问题解答答案。
1、微生物方法验证,要求菌株回收率≧70%,是否有上限要求?(如不得高于100%或者110%)。
答:没有上限。
但一般不会高于100%,因为加进去的菌量是一样的,如果超过100%可看成是操作上的误差。
按微生物的特性,如果不超过太多,是可以接受的,但没有具体上限。
(本所控制在110%以内)。
2、在微生物方法验证时,霉菌、酵母菌计数验证只用黑曲霉及白色念珠菌做方法学验证,在操作培养过程中发现:在玫瑰红钠琼脂培养生长的白色念珠菌的形态太小与营养琼脂上培养的细菌的某些形态大小相同,这样如何判断营养琼脂上生长的菌落是否是白色念珠菌?为何这两种菌落形态相似?答:菌落形态相似不等于就是同一种菌。
在验证时,营养琼脂的验证菌株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如果本底菌为0,则营养琼脂上长的菌应该不是白色念珠菌。
要判断是否为白色念珠菌,应进行白色念珠菌的相应鉴定方法后才能确定。
任何微生物都不可能只是从菌落就可以进行判断,只能判断为疑似,然后再做一系列相应的鉴定实验后才能进行判断。
3、生孢梭菌的适宜计数用培养基?(很多验证需对生孢梭菌进行计数)答:最简便的方法是用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
该培养基上层为含氧层,适宜需氧菌生长,下层为厌氧层(下层高度最好7cm以上),适宜厌氧菌生长。
在培养16~18小时这个时间进行观察,计数,超过20小时,由于繁殖量大,培养基将混浊,点计不清。
或者是用哥伦比亚琼脂培养基,浇注后,置厌氧罐(袋)里,再置培养箱培养,计数。
4、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所用的培养基要进行适用性检查试验,请问这些培养基还需要做无菌检查试验吗?答:微生物限度检查,药典上没有特别说明对培养基作无菌性检查,但每次都要做阴性对照实验,阴性对照是检查整个检验系统是否被微生物污染,实际上也包括了培养基的无菌性检查。
2010年无菌、微生物限度检查培训班讲义《中国药典》2010年版微生物限度(无菌)检查新增修订情况2010年版《中国药典》为建国以来的第九版药典。
2007年底开始工作,2010元月正式出版,2010年10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第5号))国家局、国家药典委员会、 120多家参与单位、数百位专家第一部分:无菌检查的新增修订前言部分1、新增规定:“防止污染的措施不得影响供试品中微生物的检出。
”2、新增规定:“日常检验还需要对环境进行监控。
”3、新增规定:“无菌检查人员必须具备微生物专业知识,并经过无菌技术的培训。
培养基部分1、删除:1.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后括号(用于培养好氧菌、厌氧菌)的说明2、删除:2. 改良马丁培养基后括号(用于培养真菌)的说明3、删除:3. 选择性培养基项下加入适量中和剂或表面活性剂后面的“如对氨基苯甲酸(用于磺胺类供试品)、聚山梨酯80(用于非水溶性供试品)或β-内酰胺酶(用于β-内酰胺类供试品)¡±等说明。
修订为:在培养基灭菌或使用前加入适宜的中和剂、灭活剂或表面活性剂,其用量同验证试验。
(中和剂、灭活剂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表1)4、将原第 6. 0.5%葡萄糖肉汤培养基(用于硫酸链霉素等抗生素的无菌检查)修订排列为第 4. ——按顺序排列归类培养基1.~4. 均为直接用于无菌检查的液体培养基。
培养基灵敏度检查部分1、修订了黑曲霉的孢子悬液制备方法:规定应使用含0.05%(v/v)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洗脱孢子及稀释孢子液,制成每1ml中含孢子数小于100 cfu的孢子悬液。
删除了:(用管口带有薄的无菌棉花或纱布能过滤菌丝的无菌毛细吸管)吸出孢子悬液的操作方法2、新增加稀释后的工作用菌液的保存条件和保存期限:“菌液制备后若在室温下放置,应在2小时内使用,若保存在2~8℃,可在24小时内使用。
黑曲霉孢子悬液可保存在2℃~8℃,在验证过的贮存期内使用。
015-2010版中国药典培训回答(第3部分:无菌检查1)1、供试品传入无菌,对表面进行消毒。
用75%无菌酒精浸泡表面是否可行?可用如何方法。
(等紫外照射1h 酒精喷射,是否可行?注:无缓冲间的情况。
从一般区直接进入传递窗)答:用75%无菌酒精浸泡表面应该可行,但酒精易燃。
可用普通消毒剂如新洁尔灭等消毒。
2、无菌实验供试品在传入无菌传递窗前能否泡消毒液?答:视包装而定。
如:玻璃安瓿,可以;西林瓶,不可以。
3、检验针剂时,安瓿表面消毒可否用碘液浸泡作为消毒,如果可以,它会杀死样品本身的微生物吗?答:我们没有碘液浸泡消毒的经验。
就浸泡方式而言,视包装而定,如:玻璃安瓿,可以;西林瓶,不可以。
4、微生物检查样品传递消毒处理,需作验证吗?如何确定其消毒效果?答:验证当然最好,但也应结合常识、经验等,尽量减低工作量。
5、药典要求只要供试品的特性允许优先考虑薄膜过滤法。
对于小剂量无抑菌作用的注射剂,是直接接种法好还是薄膜过滤法好?答:优先考虑薄膜过滤法,可视样品包装情况而定。
6、无菌检查验证,2010年版方法改变,变换了大肠埃希杆菌,请问从前经过验证的无菌检查方法,实施2010年药典时是否必须从新的验证方法进行验证?验证后从能进行无菌检查?答:应重新验证。
7、如果产品经无菌验证后,是以大肠为对照菌时,可行吗?答:如果验证6种菌均可行,建议按药典阳性对照章节的要求,设定阳性对照菌。
如果验证结果样品是抗革兰阴性菌的,则阳性菌应用大肠埃希菌。
8、无菌制剂的处方与工艺都没有改变,10版药典出版是否还需重新验证?答:10版用大肠埃希替代铜绿假单胞,应重新验证。
9、05版我们已经做了方法验证,10版还要再做方法验证吗?答:如前所述。
10、做阳性对照,为什么同是做5批检样,到最后只是两到三批长菌?原因出在哪?滤膜吗?(我们是做抗菌素的产品)答:原因是多方面的。
请考虑方法的耐用性;此外,操作前后是否一致(比如:供试品溶液溶解是否彻底、供试品溶液的浓度是否一致、对滤膜滤筒的湿润、每次过滤对滤筒的荡洗、抽干、抽干是否过久等等)等等都有可能是影响因素。
2010版中国药典培训回答目录2010版中国药典培训回答(第1部分:培养基配制) (1)2010版中国药典培训回答(第2部分:微生物限度) (8)2010版中国药典培训回答(第3部分:无菌检查) (20)2010版中国药典培训回答(第4部分:菌种传代与特定菌检测) (29)2010版中国药典培训回答(第5部分:培养基抑制力) (37)2010版中国药典培训回答(第1部分:培养基配制)广东省药检所对《中国药典》2010版微生物专题培训班的有关问题解答答案。
1.含琼脂培养基冷却至25℃后已凝固,如何测定其pH?答:有专门的固体培养基pH计,如Radiometer A /S, DK22400 Copen2 hagen NV, Denmark 或者Microelectrodes Inc1, NH 03053,U1S1A1 。
".2..PH计测培养基的PH好像有比较大的差别,应如何选择PH计?(效价7.8的培养基我用普通理化室的PH计测定只有7.0左右,不知道是否因为在高温下测定(含琼脂)答:培养基应冷却到20℃~25℃才可测量,另外PH计应按时校准。
3.生物指示剂对灭菌设备的性能,灭菌程序的验证是只验证一次呢,而后进行定期验证,如果生物指示剂换批号,是否要重新验证?答:应定期或不定期验证一次,确保灭菌设备正常。
生物指示剂更换批号,不需重新验证。
4..紫外线灭菌后,需要多久进去操作?答:打开通风净化设备,半小时后可入内操作。
5.孟加拉培养基是否可以取代玫瑰红钠琼脂进行培养霉菌和酵母菌?答:根据中国药典,采用玫瑰红钠琼脂。
6.配制PH值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时有时因为高压灭菌器灭菌过程温度过高而导致培养基混浊了,这种情况缓冲液还能用吗?答:建议按正常温度灭菌,混浊培养基建议不要使用。
7.培养基在冷藏中形成结晶怎么处理?①销毁②加热再用③待冷却完用。
8.融化的培养基为什么不能再冷水中冷却?答:防止受热不均引起结块9.取菌后测PH:(25℃)培养基配制好测PH,取其中一瓶测PH,那这一瓶测完就不能用了,污染了。
答:也可在无菌条件下取出适量测pH.10.配制分装过程中能否使用不锈钢锅?答:我实验室使用不锈钢锅,目前未发现异常。
11. 对新购进无菌0.9%氯化钠(500ml)能否再次灭菌?答:能。
但包装完好,购入时间较短的无需灭菌。
12.“要定期对压力表进行检定(消毒锅),检定周期一般为半年”,这句话怎样理解,是厂家应半年自己检一次,还是有计量部门执行?答:由计量部门计量,计量后应发有检定证书。
13. 灭菌后,灭菌锅需自然冷却降压才可以打开,这段时间是否会造成过度灭菌。
答:自然冷却过程已经计算在正常灭菌时间内了,不会造成过度灭菌。
14. 培养基常规质控有无强制检定项目?目前我们所做项目有:ph、无菌检查、生长检查、是否符合药典规定?答:培养基应按2010版药典检查。
15. 培养基所用器具若使用湿热灭菌,是否必须待干燥后才可以使用?若烘干或其它方法,中间过程怎样防止微生物污染?答:如果是马上使用且不是用于非水溶性供试液的制备及实验,不一定要烘干;否则,应干燥后使用,灭菌及干燥尽量在同一锅里进行,或用纱布和牛皮纸包扎紧密。
16. 培养基的避光储存,是否配置好的培养基其全部放避光储存?答:最好都避光保存。
无条件时,光敏感的培养基一定要。
17. 商品培养基干粉说是加蒸馏水溶解,实际操作是否可以用纯化水或注射用水?答:只要不含有任何可能抑制或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物质的水均可。
18. 灭菌后的培养基是否都要测ph值?如何测定ph值?答:每个制备批次的培养基都应测定ph,可采用ph试纸或ph计测量。
19. 培养基及器具灭菌可否同一设备同灭菌时间进行灭菌?答:最好分开灭菌,条件不允许时可同炉灭菌,前提是都是洁净无污染的。
20. 培养基的保温能否用60℃的培养箱,它与45℃—55℃水浴锅保温方法有何不同?答:不建议,因为温度不同,长时间高温影响培养基质量。
21. 培养基的贮存是否需要放置于2—10℃冰箱内?答:需冷藏保存的培养基外包装上会写明。
22. 培养基灭菌后成份会有所蒸发减少,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答:正常情况下蒸发量较少,可忽略不计。
23. 培养基融化后出现浑浊是有哪些方面的原因引起的?应如何避免?答:可能的情况有1培养基配置用水不符合规定;2灭菌过程温度升温慢或降温慢;3培养基储存不当;4融化时沸腾时间较长等。
24. 准备好的培养基有效期如何验证?答:定期取出培养基验证其无菌性,促生长能力等方面。
25. 某些培养基无pH变化范围,应该怎么确定该培养基的pH范围呢?答:向培养基供应商索取。
26. 用于环境监控的培养基预培养时间如何确定?答:与正常实验的培养时间应一样。
27. 培养基加热的温度一般超过100℃,是否符合要求?有无时间限制?答:答:是指哪个环节?培养基灭菌温度规定是超过100℃,有具体的时间要求,如果是指固体培养基使用前的加热熔化,则完全融化即可,避免长时间高温加热。
28. "培养基瓶的装量,例:瓶装量是500ml/瓶,装量超过500ml/每瓶是否可行?答:培养基的分装量不得超过容器的2/3。
"29. 同一批培养基代表同一批号生产的培养基吗?答:是。
30. 培养基配制好灭菌后,在高压容器中保温降至50℃左右,可不可行?答:建议最好不要,避免过度受热。
31. 脱水培养基对湿度是否有要求?多少适宜?答:按要求阴凉干燥环境储存即可。
32. 对照培养基何时能购买?答:已经陆续开始销售。
33. 培养基pH值测定温度在25℃,这个温度应怎么控制?比如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使用过程中还能调节pH值吗?答:可水浴控制培养基温度。
34. 配制培养基过程中,按说明书称定量,加规定的纯化水,煮沸溶解,为了避免煮沸过程总减少水分,是否要在配制过程适当增加水?比如陪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答:可适量增加,自己掌握。
35. 商品培养基可否按照使用者验证的参数灭菌?答:理论上可以,请自行掌握。
36. 商品培养基一定要当天配当天用吗?可否在一周内用完?答:不是即配即用的培养基的话,储存的当,可以使用。
37. 称量培养基时,注意不要吸入粉末,这粉末是指何物?答:就是你所称量的干粉培养基38. 从中检所购买的培养基还需要做适用性检查吗?答:因为也是大批量生产的商业化培养基,应该做适用性检查。
39. 若商品化的脱水培养基说明书上的处方与药典上的标示的处方不符的,不能用吗?10. 用于调pH值用的酸、碱溶液经灭菌后会对Hcl溶液,NaOH溶液发生物理、化学变化吗?如果有变化影响,会影响到所调培养基的质量吗?答:理论上会,但未经试验证实。
41. 如果购买的预灌装培养基,是否需要做培养基灵敏度?答:需要。
42. 购买回来的培养基有几个批号,那么适用性检查是只需做一次?还是每个批号都需做?答:每批都需做43. 如果不同次买回来的培养基是同一批号,是否后面买回来的培养基不需要做适用性检查?答:最好做44. 如果配制和灭菌过程没有验证,是否每一次配制培养基均应进行适用性检查?答:是。
45. 生物指示剂菌片浓度液如何进行复核?才可确认所购买生物指示剂菌片浓度符合要求.答:我所未使用该产品,无此方面经验。
46. 紫外灯的使用期限,怎么规定,通常多长时间更换紫外灯?答:每种型号的使用寿命不相同,有1000小时、1500小时、2000小时等,买来时应仔细阅读说明书。
47. 培养基灭菌,若规定为121℃15分钟,实际操作为(121 2)℃,(15 3)分钟,这样可取吗?是否只能按照培养基配制121℃15分钟说明来配制?答:建议按照规定时间进行灭菌。
48. 培养基的灭菌程序如何验证?答:可采用生物指示剂进行验证。
49. 煮培养基,用不锈钢锅在电磁炉上煮可行?硫乙醇培养基是否要煮沸?如何煮沸?用不锈钢锅在电磁炉上煮沸可行吗?可不可以水浴煮沸呢?答:硫乙醇应煮沸,量大时,我实验室用不锈钢锅在电磁炉上煮沸。
50. 从中检所购买的培养基还需要做适用性检查吗?答:因为也是大批量生产的商业化培养基,必须做。
51. 在灭菌条的效力验证时选取微生物指示剂,由于我公司产品品种多,同一种微生物指示剂又存在着在不同介质中耐热性(D值)不同,那应如何测定某微生物指示剂在某一介质耐热性(D值)呢?应如何选取最适宜的微生物指示剂呢?答:选择生物指示剂,应以所选用的灭菌方法向对应。
58. 各种成品培养基要求的灭菌温度与时间不一样,做灭菌锅的验证应该如何确定温度和时间?答:我们未遇此种情况,但认为应按照最低温度和最短时间进行验证。
52. 琼脂平板最好现配现用,但现有规定要求培养基需要经适用性检查后才可使用,时间上的冲突如何解决?答:一个批次的培养基做一次适用性检查即可,以后再使用时可现配现用。
53. 培养基(微生物限度用)是否需作无菌性检查?若培养基还需作阳性生长试验,那么无菌检查与阳性检查是否应分区域进行?答:按药典规定进行验证。
阳性应在专门区域内进行。
54. 是不是有一种1ml的沙土培养管(用来传代接种),在哪里可以买到?答:我们未用过,不清楚如何购买。
55. 固体培养基能存多久?(已灭菌的)融化的培养基在水浴中不超8小时,而它呢?答:视培养基种类而定,不可一概而论。
56. 可否使用紫外线强度指示卡来检测紫外灯是否需要更换?答:我们未用过紫外线强度指示卡,我们了解有一种紫外线强度检测仪大概可以满足你们的要求。
57. 如培养基在高压灭菌器中温度需自然下降20度才开盖吗?答:高温灭菌器有安全阀,温度下降到安全阀可打开时将培养基取出室温冷却,各型号灭菌器安全开盖温度不尽相同。
冲液)答:一般pH有下降现象,约0.2左右,不同培养基pH变化可能不同。
59. 省所能否帮企业代购“对照培养基”?如能,如何联系?60. 对照培养基在省所可以买到吗?答:中检所已经陆续开售,请与我所业务科直接联系(####)。
61. 按要求每批培养基要做系统适用性验证,下面分所或厂家如直接从省所购买,省所买回来的时候肯定每批已已验证了,那下面分所还要做验证的话,那不就大大的浪费人力、财力、物力。
可否省所购进的不验证或提供验证报告?答:各实验室配制培养基的程序不同,必须自己做验证。
62. 有些培养基要用到梭菌等,下面所可能一两年也没检测阴道内用药,也很少用到这个菌,按验证要求,就得把各种菌买回去,还得花很多时间去维护、保管、传代等,下面有些药厂这方面的人才就更加稀缺,这就逼得很多厂家为了应付检查做更多的假记录或买N支菌回来这只是为了应付检查。
答:这种情况我们能理解,但是还请按照药典规定处理吧。
63. 配好的MUG有没有要求多长时间内要使用完?可以一次过配很多,用上几个星期?答:请按药典中对培养基的一般要求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