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电路EMC设计修订稿
- 格式:docx
- 大小:2.21 MB
- 文档页数:18
电子电路设计中的EMC问题与解决方案一、引言电磁兼容性(EMC)是电子电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
EMC问题包括电磁辐射与电磁感应两个方面,对电路性能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可能导致电路崩溃。
因此,在电子电路设计中,必须重视EMC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电磁辐射问题1.问题描述电磁辐射是指电子电路所产生的电磁能量以无线电波的形式传播到周围空间。
如果电路辐射的电磁能量干扰到其他电子设备,就会引发通信中断、数据丢失等问题。
2.解决方案(1)合理布局:将互相干扰的元器件尽量远离彼此,减少电磁辐射的干扰。
(2)金属屏蔽:在对电磁干扰敏感的元器件或模块周围设置金属屏蔽体,阻挡电磁辐射的传播。
(3)地线设计:合理设计地线的走向和连接方式,减少电磁辐射的产生。
(4)滤波器:在电源输入端或信号输入端添加滤波器,过滤掉高频噪声,减少电磁辐射。
三、电磁感应问题1.问题描述电磁感应是指电子电路受到外部电磁场的影响,导致电路中的信号发生失真、干扰或遭受损坏。
2.解决方案(1)地线布线:采用星形或网状布线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环路面积,避免电磁感应。
(2)信号层分离:将模拟信号层和数字信号层分离布线,减少彼此之间的电磁干扰。
(3)差模传输:使用差分模式传输数据,通过相位抵消降低电磁干扰的影响。
(4)平面屏蔽:在布局设计中,将模拟与数字信号的地面层分开,并在模拟信号部分添加屏蔽层,减少电磁感应。
四、工作频率选择1.问题描述工作频率对电磁兼容性有重要影响。
过低的工作频率容易受到电源杂散和信号干扰的影响,而过高的工作频率容易引发射频干扰问题。
2.解决方案(1)频率规划: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规划工作频率,避免频率范围重叠导致互相干扰。
(2)滤波器设计:根据工作频率选择合适的滤波器,对输入信号进行滤波,减少杂散和干扰。
(3)频率选择器:在设计中加入可调节频率的器件,使得电路在不同工作频率下能够进行优化和调整。
五、辐射与抗辐射设计1.问题描述电子电路会通过导线和天线发射电磁波,也会被周围的电磁波诱导或辐射。
各种电路EMC设计
首先,电线辐射是指电路中电压引线、电流引线在传输信号时可能产
生的辐射,它会产生电磁干扰。
为了减少辐射,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缩短
引线的长度、降低传输电压和电流的频率、加强电线绝缘、采用屏蔽导线等。
其次,敏感电磁场感应是指电路中接收到的外部电磁场对电压和电流
的影响。
为了减少敏感电磁场感应,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增加共模电容和
共模电感、屏蔽敏感部分、增加电压调节器和稳压器。
接下来,接地方法对于EMC设计也非常重要。
在电路中,正确的接地
可以有效减少信号引线的电磁干扰。
要注意的是,接地点的阻抗尽可能小,接地导线的长度也要尽可能短。
此外,要避免接地环路,以减少电流环流
带来的干扰。
此外,在EMC设计中,屏蔽技术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屏蔽可以防止
电磁辐射和敏感电磁场感应,从而减少干扰。
屏蔽材料可以是金属覆盖层、金属网格、金属箔等。
在设计电路时,要考虑到屏蔽的位置和形状,以及
屏蔽材料的选择。
最后,滤波器在EMC设计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滤波器可以过滤
掉信号中的高频噪声和干扰,从而减少EMC问题。
常见的滤波器包括低通
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和带通滤波器。
综上所述,电路EMC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电线辐射、敏感电磁场感应、
接地方法、屏蔽和滤波器等各个方面。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选用适当的组件,可以有效减少电磁干扰问题,提高电路的EMC性能。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EMC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EMC整改方案第一篇:EMC整改方案传导干扰分析及抑制措施:视频LED显示屏的电源电源对此项的测试影响较大、电源本身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本身指标是否合格。
有时也存在电源单独做电磁兼容试验是合格的、一旦装到整机时,由于整机中其他部件在某个频点具有较强的干扰信号,电源的滤波单元无法完全滤除该干扰信号,从而导致测试结果的超标。
对于电源端子骚扰电压的超标,有以下途径可以解决:首先、排除电源因数的干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将电源取出,连接额定纯阻性负载进行试验。
如果此时原超标频点没有了,说明该频点的骚扰来源于主控板。
此时应把重点放在主控板的滤波上,主控板中主要的干扰是晶振,应该对晶振进行良好的滤波和接地;其次、晶振也是辐射发射测试项目超标的一个主要因素,检查主控板中晶振和信号线接地、电源接地是否良好,在保证这几点的情况下,如果传导测试仍不合格,说明干扰信号的确很强。
此时可在电源的输入端加整件滤波器X、Y电容,加强电源的滤波作用。
注意:滤波器选择时,应关注滤波器不同平率的插入损耗情况,还要根据阻抗和负载阻抗的高低。
滤波:此类产品由于数字脉冲信号的存在,以至于辐射发射一般都比较强,可在晶振旁边接旁路滤波电容,且保证晶振接地良好、接地电阻尽可能小。
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使用经过扩频的晶振、且保证不影响时钟电路的条件下,使晶振在一个较小的频率范围内发生频偏,单频点的能量被分散,这样整体的辐射就会减小,还可以在显示屏的电源线和内部各个显示单元之间的信号线上使用铁氧体磁环对高频共模干扰电流进行滤波处理(共模电流的存在是导致辐射发射过大的主要因素)。
当然铁氧体磁环的选择要结合其插入损耗随频率变化的曲线选择合适的规格,效果才会好。
屏蔽:对于已经成型的显示屏来说,屏蔽是抑制辐射发射的一项重要措施。
此类产品的前面板是由LED灯组成的显示阵列,因此,对前面板的屏蔽是整机屏蔽效果好坏的关键,建议整个箱体使用金属板材制成,用金属网格屏蔽前面板→即在LED灯的行与行之间、列与列之间使用导电性能较好的金属网格,这样会对整体的辐射发射能量有一定的衰减作用。
一.常用电路的EMC设计A.电源电路电源电路设计中,功能性设计主要考虑温升和纹波大小。
温升大小由结构散热和效率决定;输出纹波除了采用输出滤波外,输出滤波电容的选取也很关键:大电容一般采用低ESR电容,小电容采用0.1UF和1000pF共用。
电源电路设计中,电磁兼容设计是关键设计。
主要涉及的电磁兼容设计有:传导发射和浪涌。
传导发射设计一般采用输入滤波器方式。
外部采购的滤波器内部电路一般采用下列电路:Cx1和Cx2为X电容,防止差模干扰。
差模干扰大时,可增加其值进行抑制;Cy1和Cy2为Y电容,防止共模干扰。
共模干扰大时,可增加其值进行抑制。
需要注意的是,如自行设计滤波电路,Y电容不可设计在输入端,也不可双端都加Y电容。
浪涌设计一般采用压敏电阻。
差模可根据电源输入耐压选取;共模需要电源输入耐压和产品耐压测试综合考虑。
当浪涌能量大时,也可考虑压敏电阻(或TVS)与放电管组合设计。
1 电源输入部分的EMC设计应遵循①先防护后滤波;②CLASS B规格要求的电源输入端推荐两级滤波电路,且尽量靠近输入端;③在电源输入端滤波电路前和滤波电路中无采样电路和其它分叉电路;如果一定有采样电路,采样电路应额外增加了足够的滤波电路。
原因说明:①先防护后滤波:第一级防护器件应在滤波器件之前,防止滤波器件在浪涌、防雷测试中损坏,或导致滤波参数偏离,第二级保护器件可以放在滤波器件的后面;选择防护器件时,还应考虑个头不要太大,防止滤波器件在PCB布局时距离接口太远,起不到滤波效果。
②CLASS B规格要求的电源输入端推荐两级滤波电路,且尽量靠近输入端:CLASSB要求比CLASS A要求小10dB,即小3倍,所以应有两级滤波电路;CLASSA规格要求至少一级滤波电路;所谓一级滤波电路指包含一级共模电感的滤波电路。
③在电源输入端滤波电路前和滤波电路中无采样电路和其它分叉电路;如果一定有采样电路,采样电路应额外增加了足够的滤波电路:电源采样电路应从滤波电路后取;如果采用电路精度很高,必须从电源输入口进行采样时,必须增加额外滤波电路。
各种电路EMC设计电磁兼容性(EMC)是指电子设备在同一电磁环境中的相互电磁影响和相互共存的能力。
在电路EMC设计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确保设备之间不会发生相互干扰,从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性能。
首先,电路布局是电路EMC设计的关键部分。
合理的电路布局可以减少电磁辐射和敏感引脚之间的电磁干扰。
在电路布局过程中,需要将高频和低频信号分开,避免信号之间的交叉干扰;同时,将地平面和电源平面作为参考平面使用,以提供良好的地引和电源引,并减少地回流电流路径的不规则高频环路。
其次,屏蔽是电路EMC设计中常用的措施之一、通过采用金属屏蔽罩或屏蔽材料,可以有效地阻止电磁波的传播,从而减少电磁干扰。
在屏蔽设计中,需要考虑屏蔽罩的接地和连接,以确保良好的接地效果,并减少屏蔽罩与电路之间的电磁耦合。
同时,滤波器的使用也是电路EMC设计中的关键措施之一、通过在电路中添加滤波器,可以有效地阻止高频电磁波的传播,从而减少电磁干扰的发生。
常用的滤波器包括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等。
在滤波器的选择和设计中,需要考虑电路的工作频率和阻抗匹配等因素。
此外,接地设计也是电路EMC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合理的接地设计可以提供良好的地引效果,减少电磁干扰的发生。
在接地设计中,需要将所有接地点连接到同一个地点,并避免地回流电流通过信号引脚或其他高频环路。
最后,还需要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以验证电路的EMC设计是否符合要求。
常用的测试包括辐射测试和传导测试等。
通过测试结果,可以评估电路的电磁兼容性,并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
总之,电路EMC设计是确保电子设备正常运行和性能的关键一环。
通过合理的电路布局、屏蔽设计、滤波器的使用和接地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电磁干扰的发生,提高电路的电磁兼容性。
同时,电磁兼容性测试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以验证设计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电气设备的EMC设计测试和整改一、EMC设计的重要性二、EMC设计的基本原则1.电路设计方面(1)合理选择元器件和材料,例如使用具有良好抗干扰性能的元器件和材料。
(2)合理布置元器件的位置和线路的走向,避免相互之间的电磁干扰。
(3)合理设计电路的接地,保证接地系统的连续性,同时减小接地回路的干扰。
2.线路布局方面(1)避免平行线路的交叉走向,减小电磁干扰。
(2)避免信号线与电源线同侧布局,以减小互相干扰的可能性。
3.外壳设计方面(1)合理选择外壳的设计材料和结构,提高其电磁屏蔽性能。
(2)合理设计外壳的接地,保证外壳的接地良好,减小外壳对电磁波的反射和散射。
三、EMC测试的目的和方法EMC测试主要是为了验证电气设备的EMC性能是否满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以及检测设备之间是否存在电磁干扰的问题。
主要的测试项目包括:1.电气设备的辐射发射测试:通过测量电气设备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发送的电磁波,判断其辐射发射是否满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2.电气设备的敏感度测试:通过模拟实际环境,测试电气设备在电磁干扰环境下的性能,判断其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3.电气设备的抗扰度测试:通过模拟各种干扰源,测试电气设备在不同干扰环境下的性能,判断其是否能够抵御干扰。
EMC测试的方法主要包括:专业EMC测试仪器的使用、电磁暴露实验室的环境搭建、射频测量技术等。
通过测试数据的分析和判断,可以评估电气设备的EMC性能,从而进一步提升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四、EMC整改的方法和措施如果在测试中发现电气设备的EMC性能不符合要求,需要进行整改。
EMC整改的方法和措施主要包括:1.重新设计电路:优化电路的布局,选择具有良好抗干扰性能的元器件,改进接地系统等,从根源上减小电磁干扰。
2.优化线路布局:调整线路的走向和布局,避免平行线路的交叉,减小电磁干扰的可能性。
3.增强外壳的屏蔽性能:优化外壳的设计材料和结构,增强外壳的屏蔽性能,减小对外界电磁波的反射和散射。
基于EMC的PCB设计• 布线原则 PCB走线应尽量避免直角和锐角; 3W规则:为减少线间串扰,应保证线中心间距不少于三倍线宽
基于EMC的PCB设计• 布线原则环路最小规则(信号线与其回路构成的环路面积极可能小)短线规则(布线长度应尽可能短,振荡器应放在离器件很近的位置)
基于EMC的PCB设计• 布线原则开环检查规则(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出现一端悬空的布线)闭环检查规则(防止信号在不同层间形成闭环)
总结• EMC设计与整改都是需要通过实践来验证,对于产品来说,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通常都需要综合应用到上述方法和措施。
• 谢谢!。
各种电路E M C设计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EMC标准电路1、AC24V接口EMC设计标准电路
2、AC110V-220VEMC设计标准电路
3、AC380V接口EMC设计标准电路
4、AV接口EMC设计标准电路
5、CAN接口EMC设计标准电路
6、DC12V接口EMC设计标准电路
7、DC24V接口EMC设计标准电路
8、DC48接口EMC设计标准电路
9、DC110V接口EMC设计标准电路
10、DVI EMC设计标准电路
11、HDMI接口EMC设计标准电路
12、LVDS接口EMC设计标准电路
13、PS2接口EMC设计标准电路
14、RJ11EMC设计标准电路
15、RS232 EMC设计标准电路
16、RS485EMC设计标准电路
18、s-video接口EMC设计标准电路
20、接口EMC设计标准电路
21、接口EMC设计标准电路
22、VGA接口EMC设计标准电路
23、差分时钟EMC设计标准电路
24、
25、耳机接口EMC设计标准电路
26、复合视频接口EMC设计标准电路
27、汽车零部件电源口EMC标准设计电路
29、无源晶振EMC设计标准电路
31、以太网EMC(EMI)设计标准电路
32、以太网EMC(浪涌)设计标准电路(差模要求较高方案)
33、以太网EMC(浪涌)中心抽头方案(节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