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限时训练17(非地带性气候的形成与分布
- 格式:doc
- 大小:1.64 MB
- 文档页数:6
非地带性气候的分布,成因非地带性气候的分布及其成因1、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圭亚那高原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影响因素地形因素:由于东非高原、圭亚那高原海拔高,随着地势升高,气温随之下降,降水也减少.2非洲几内亚湾沿岸热带雨林气候纬度位置偏高的影响因素洋流因素:几内亚湾暖流对沿岸的增温增湿作用.3、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中美洲东部热带雨林气候的影响因素盛行风因素:以上这些地区处在信风(北半球为东北信风,南半球为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5、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一直延伸到北极圈附近的影响因素洋流和海陆轮廓因素:由于欧洲西部的海陆轮廓更有利于沿岸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深入,所以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一直延伸到北极圈附近.6、北美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比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范围狭小且南北延伸的影响因素地形因素:由于南北延伸的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的阻隔作用,把西风和暖流的影响仅限制在沿海一带,所以,北美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比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范围狭小且南北延伸.7、南美洲东南部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是世界唯一靠近海洋的温带沙漠气候类型)的影响因素地形因素:西部高山(安第斯山)阻挡了来自太平洋上的暖湿气流,故在西岸迎风坡多雨,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越过高山后在背风坡由于雨影效应,降水大为减少.盛行风因素:东岸虽临大西洋,但处在西风带受离岸风作用,水汽难以进入大陆.洋流因素:东部沿海受(大西洋福克兰)寒流的影响更加减少了水汽来源.8、亚欧大陆北部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在大陆东岸比大陆西岸纬度位置偏低的影响因素洋流因素:西岸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东岸受千岛寒流的影响.9、北美大陆东部季风气候不显著的影响因素海陆热力差异:北美大陆东部的海陆热力差异不如东亚地区那样明显.气团和锋:北美大陆上南北属性不同的气团交绥,气旋活动频繁,季风环流遭到抑制而减弱.。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非地带性现象及其成因一、典题示例读沿某半岛甲、乙两地所作的自然环境剖面图,完成(1)~(2)题。
(1)图中③植被带形成的原因是()A.处于东北信风迎风坡,降水较多B.位于山脉东侧,是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C.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降水较少D.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降水较多(2)图中①植被带的分布反映了()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现象[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岛为印度半岛,③植被带主要位于山脉(西高止山)东侧,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为热带草原带。
第(2)题,①植被带位于低纬地带、距海近且位于山脉西侧,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比较多,形成热带雨林带,是非地带性现象。
[答案](1)B(2)D二、归纳点拨1.非地带性现象及成因自然带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河流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出现一些非地带性分布。
非地带性现象及成因分析分类总结如下:2.非地带性的判断思路和成因分析 (1)判断思路判断自然带的分布是地带性还是非地带性,应依据该自然带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先按地带性判断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实际自然带与理论上的自然带相比较,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如果不一致,就是非地带性。
(2)成因分析如图中甲、乙两地景观不同。
读图回答 1~2题。
1.甲地自然带的形成取决于( ) A .大气环流 B .地形起伏 C .沿岸洋流D .海陆分布2.乙地自然带的分布属于( ) A .纬度地带性 B .干湿度地带性 C .垂直地带性D .非地带性 解析:1.A 2.D 第1题,甲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暖湿的气候是该地自然带形成的主要条件,而该地气候的形成主要受大气环流影响。
第2题,由于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乙地地处西风背风坡,降水少,其自然带分布主要受地势起伏影响,属于非地带性。
气候非地带性分布自然带因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影响而出现的不规则分布现象称为非地带性分布。
气候特殊现象及成因分析气候的形成因素分析(一)热带雨林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成因:1、东北信风或东南信风从海上带来暖湿气流,2、受地形抬升形成大量降水。
3、暖流对沿岸起到增温增湿作用(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马达加斯加暖流、澳大利亚东北部东澳大利亚暖流、巴西东南部的巴西暖流、中美地峡东部的北赤道暖流)。
分布区二:非洲西部15°N附近成因:1、由于暖流对沿岸的增温增湿作用;2、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风,从海上带来暖湿气流,从而形成丰富的降水巴西亚马孙平原,为什么热带雨林面积是世界最大的?成因:1.赤道经过,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终年盛行上升气流。
2、暖流对沿岸的增温增湿作用;3、信风带从海上带来暖湿气流4、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多平原,利水汽的进入,多地形雨(二)热带草原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1、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该地虽然纬度较低,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但由于东非高原海拔较高,使气温较同纬度地区低、降水较同纬度地区少,热量、水分条件达不到热带雨林气候标准,成为热带草原气候。
同样的成因:还有南美洲,圭亚那高原2、北回归线附近的墨西哥高原:根据所处纬度,该地本来应该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由于墨西哥高原地势较高,气温较低,蒸发弱,水分条件相对较好,因而成为热带草原气候。
3、马达加斯加岛西部:该地虽受暖流影响,但因其在山脉的背风坡而降水少,因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4、非洲30°S附近地区:该地湿季是由于夏季东南信风把海洋大量水汽带到陆地,干季是因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影响该地区,气流下沉,降水稀少。
5、澳大利亚的西北部:冬季(7月)是干季由于夏季东南信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1月)是湿季。
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成西北风,从海洋吹向陆地,迎风坡,多地形雨(三)热带沙漠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南美洲西海岸的热带沙漠气候呈狭长分布延伸到赤道附近:1、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2、由于秘鲁寒流延伸到赤道附近,3 、南北狭长的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沙漠气候向东部内陆延伸。
高考地理全球主要非地带性气候的分布及原因有色金属矿德兴铜矿在江西,湖南锡矿山产锑。
贵州铜仁产汞矿,云南个旧出产锡。
甘肃金昌矿产镍,钨矿产地赣大余。
湖南水口山铅锌,广西平果出产铝。
内蒙白云泥土稀,山东招远有金币。
货运选择三原则贵重急需量不大,最佳选择是航空。
易死变质鲜活货,短程可用公路送,远程而且数量大,铁路上有专车用。
大宗笨重远距离,水运铁路二者中。
中国十大旅游景点北京故宫八达岭,避暑山庄河北行。
陕西省内秦皇陵,长江三峡鄂渝境。
安徽黄,桂桂林,浙江西湖苏园林,台湾岛上日月明。
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我国是个多民族,少数民族五十五,人口最多是壮族,四百万人满回土,苗维彝藏和蒙古。
我国十四个陆上邻国北面俄蒙古,朝鲜在东岸西北哈吉塔,三个皆斯坦印尼和不丹,四国在西南西边巴和基,还有阿富汗南方三国家,老缅和越南中国地形区特点青藏高原有雪山,远看是山近成川。
内蒙高原第二大,一望无际地面坦。
黄土高原黄土松,支离破碎多沟坎。
云贵高原峰岭众,岩溶坝子到处看。
塔里、准噶、柴达木,盆地内部戈壁滩,四川盆地山岭环,内有成都象把扇。
三大平原北向南,东北华北长江岸。
东北海拔200米,人民常把黑土翻。
华北又称黄淮海,海拔50地势坦。
河汊交织湖泊多,“水乡”遍布长江岸。
我国七大古都七大古都是北京,西安南京杭州城;河南洛阳和开封,安阳殷墟史料重。
北京故宫天安门,颐和园及八达岭。
西安大小两雁塔,骊山华清池秦陵。
南京雨花台江桥,蓄武湖和中山陵。
杭州西湖双十景,灵隐寺与飞来峰。
洛阳龙门石窟精,白马少林寺著名。
开封铁塔和龙亭,相国寺钟观音听。
中国铁矿我国铁矿有八家,内蒙白云湖北大。
辽宁鞍山和本溪,河北迁安安徽马。
海南铁矿在石碌,四川一朵攀枝花。
地理各类分区线1、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2、地势阶梯界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高考一轮复习气候类型的分布与成因专题训练一、选择题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称为离岸风,反之称为迎岸风。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离岸风和迎岸风分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风向。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④⑤中,形成原因与其他三个明显不同的是A. ①B. ②C. ④D. ⑤2.下列关于风对自然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岛东侧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与②关系密切B. 乙附近地区受③影响,降水较同纬度其他地区丰富C. 丙地在④盛行的季节,草木茂盛D. 丁地全年受⑤的控制,光热充足读甲、乙两图,甲图中P地常年受某风带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3.图中P地气候类型属于A. 地中海气候B. 温带海洋性气候C. 温带季风气候D. 热带草原气候4.若此时甲图所示地区受乙图中“三圈环流”的F控制,则A. N地受西风影响,温暖湿润B. N地受西南季风影响,高温多雨C. 海洋上等温线向南凸出D. 海洋上等温线向北凸出某地理学习小组为了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与成因,做了各种模拟演示。
读“某理想区域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5.在模拟演示中,若黄赤交角为0°,甲地气候类型将不存在,那么甲地实际所在的半球及其气候类型分别是A. 北半球地中海气候B. 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C. 南半球地中海气候D. 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6.研究表明,甲乙两地虽然位于同一纬度,但气候特征差异很大,造成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洋流性质 B. 海陆位置C. 大气环流D. 人类活动7.表中数据说明北方地区A. 受海洋影响较大B. 受夏季风影响较明显C. 大陆性较强D. 太阳高度日变化在全国最大8.西安与太原相比,日温差≥15℃的日数相差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A. 太阳高度的变化B. 纬度高低C. 离海远近D. 雨日数量和下垫面性质利马是世界著名的“旱城”:街道上没有排水沟渠,房屋没有雨檐,百货店中也没有雨具出售。
但一年之中,约有半年是大雾弥漫季节。
浓雾移动时,如霏霏细雨,当地人称这种浓雾为“毛毛雨”。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气候类型与全球气候变化练习题及含参考答案右图是“某岛屿沿东西方向地形剖面示意图〃。
下表是“该岛屿甲、乙两地1月和7月平均降水量表〃。
据此回答1〜2题。
1.该岛屿最有可能位于()。
A.地中海B.印度洋北部C.大西洋赤道附近D.西北大西洋2.形成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①太阳辐射②大气环流③洋流影响④地表状况A.②③B.③④C.②④D.①④答案1.B 2,C读“某区域等降水量年较差(即某地降水量最多月和最少月之差)分布图〃,完成3〜4题。
3.该地最可能位于()A.亚欧大陆东岸B.亚欧大陆西岸C.北美洲东岸D.北美洲西岸4.影响该地降水量年较差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洋流C.纬度D.海陆分布答案3.A 4,D北京时间2015年11月30日下午5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召开。
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的讲话中强调,中国将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结合“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5〜6题。
1-大气上界大气楣时I大气逆福射・虺球晶面③跑面吸收5.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A.②增加③减少B.①③减少C.②④增加D.①④增加6.按照规划,“十二五〃时期,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需要下降16%,中国为实现这一目标采取的主要措施是()①植树造林、退耕还林②优化能源消费结构③调整经济结构④减少能源消费总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5.C 6.C西班牙的耶罗岛(下图为“耶罗岛地理位置示意图〃)地形崎岖,全年温和,多地形雨。
读图回答7〜8题。
7.耶罗岛地形雨主要分布在岛屿的()A.东南部B.东北部C.西北部D.西南部8.耶罗岛全年温和、气候并不炎热的重要原因是常年()A.受信风影响B.受副高影响C.受洋流影响D.受人类影响答案7.B 8,C下图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9〜10题。
2(F 300 40&9.该流域的气候特点之一是()。
气候类型的非地带分布及成因分析(一)、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1.四处特殊热带雨林气候: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巴西高原东南沿海、中美洲的东北部。
远离赤道(南北纬10°以外),但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坡地带,附近海域有暖流流经,再加上地形抬升多地形雨,从而发育了热带雨林气候。
2.南美洲西南端巴塔哥尼亚高原上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虽然东、西距海较近,并处于西风带内,但该地处于安第斯山脉东侧的背风地带,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因此形成干旱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3.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处赤道附近应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应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南北两侧。
东非高原虽然地处赤道附近,但因这里地势较高,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状况,形成了气候凉爽、降水较少的热带草原气候。
4、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智利火地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地区,受到西风的影响,终年有暖湿空气从海洋面上吹来,形成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二)、形成原因的特殊性1.澳大利亚北部的热带草原气候。
由于处在亚洲热带季风环流范围内,气候特点的形成深受南亚季风的影响。
夏季盛行西北季风,风从赤道附近的洋面吹向澳大利亚北部,给该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降水量在1 000mm左右,形成炎热多雨的湿季。
冬季盛行东南季风,由于是从澳大利亚内部吹向赤道附近的离岸风,因此降水少为旱季。
2.澳大利亚和非洲南部亚热带草原气候。
地处南纬30°~40°,其形成与地中海气候类型相同。
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南移控制该地区,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形成炎热干燥的干季;冬季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西风随之北移控制该地区,在海洋上吹来的西风影响下,形成温暖湿润的湿季。
3.澳大利亚东部亚热带草原气候。
地处大分水岭西侧,东南信风的背风地带,形成降水的雨影区,与东侧相比降水明显减少,年降水1 000mm左右,形成亚热带草原气候。
(三)分布范围异常1.南美西侧秘鲁沿岸的热带沙漠气候,直抵赤道,呈狭长分布主要原因是受秘鲁寒流的降温减湿和安第斯山脉对东部气流阻挡的影响。
高考一轮复习气候类型特征分布及成因同步测试卷一、选择题下图为世界四个不同地区的气候资料图。
读图完成1~2题。
1.若不考虑海拔高度的阻碍,则四地由南到北的排列顺序为A.甲乙丁丙B.乙丙甲丁C.丙甲乙丁D.丁甲丙乙2.对四地自然地理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地深居内陆,降水稀少B.乙地河流汛期集中在冬季C.丙地的典型植被为橄榄树D.丁地气候类型仅分布在北半球下图为纬度42°邻近某区域沙尘暴遥感影像,其中黑色部分为海洋,浅色部分为陆地和沙尘。
该区域荒漠直抵海岸,来自陆地的沙尘在海洋上空形成了一条条弧线。
读图,完成3~5题。
3.图示区域位于A澳大利亚太平洋沿岸地区B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C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D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4.阻碍图示区域降水量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势D大气环流5.图示区域气候类型要紧为A.温带海洋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性潮湿气候下图是“沿某经线邻近部分地区气温、降水量分布图”。
读图完成6~7题。
6.据图判定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A.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7.对该图的表述,正确的是A.1月降水量南多北少B.7月气温自北向南递减C.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比乙地小D.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大下图为某大陆沿140°经线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8~9题。
8.②地年降水量小的要紧缘故是A.位于高大山脉的背风坡B.受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操纵C.受沿岸寒流阻碍D.地处洪涝的沙漠地区9.①地降水要紧集中在A.3~5月B.6~8月C.9~11月D.12~2月读“某气候类型的局部分布示意图”(图6),回答10~12题。
10.该气候类型是()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11.与甲区域比较,乙区域该气候类型的分布()A.纬度高,受海陆位置和暖流阻碍B.纬度高,受海陆位置和地势阻碍C.纬度低,受地势和洋流的阻碍D.纬度低,受地势和季风环流阻碍12.导致甲、丙两区域气候特点差异的直截了当缘故是()A.海陆位置的差异B.洋流的差异C.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D.纬度位置的差异二、综合题13.下图为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读“某气候类型的局部分布示意图”(图6),回答题。
1. 该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主要是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 亚寒带针叶林带2. 与甲区域比较,乙区域该气候类型的分布A. 纬度高,受海陆位置和暖流影响B. 纬度高,受海陆位置和地形影响C. 纬度低,受地形和洋流的影响D. 纬度低,受地形和季风环流影响3. 导致甲、丙两区域气候特征差异的直接原因是A. 海陆位置的差异B. 洋流的差异C.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D. 纬度位置的差异下图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 ℃~22 ℃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4.世界1月平均气温10 ℃~22 ℃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 )A.受陆地影响 B.受暖流影响C.受寒流影响D.受寒、暖流共同影响5.奇洛埃岛是智利南部的近海岛屿,面积约8.4万平方公里,遍布冷湿性森林。
结合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35年,科学家达尔文奇考察洛埃岛,发现当地气候与英国的大不列颠岛相似,但有所不同。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岛气候成因的异同点。
(6分)6.2013年9月,竖版世界地图正式出版发行,它以崭新的视角展示世界。
图14为“竖版世界地图和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1月份弗里曼特尔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丙的气候类型为,形成原因是。
(2)影响南美洲西部热带沙漠气候狭长分布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
(2分)7.阅读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玻利维亚位置示意图圣泉中学高考一轮复习地理限时训练17(非地带性气候的分布)姓名考试时间:30分钟材料二玻利维亚A、B两地气候资料图结合材料分析造成A. B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以及B 地的气候特征。
(2分)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二:图7为图6中A城的气候统计图。
图6图7分析该区域的气候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9.阅读下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奥里诺科河是南美洲重要河流之一,支流众多,径流量居世界第五位。
奥里诺科平原地区每年4月-10月为雨季,11月一次年3月为旱季。
简要分析该地区降水随季节变化的原因。
10.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二:非洲简图一月风向图一月等温线图(1)据材料二,冬季,赤道以南非洲卡拉哈里沙漠增温强烈,赤道低气压东段南移到南半球,但西段仍停留在10°N沿海陆地,西段未南移是因为。
(2分)(2)刚果河附近的几内亚湾海水存在一层浅浅的“温跃层”(界于上、下水层之间、深度通常不及30米的水层),海水温度、盐度在温跃层发生迅速变化。
请简析该区域为什么存在着上、下水层。
(3分)11.下图为世界某地区略图,下表为图中甲、乙两地降水的月份分配状况(单位:mm),阅读图表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 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甲地34.445.263.882.971.612919517315563.351.926.2乙地29319515714815167201171198203265305以乙地冬季为例,分析其降水特点的成因。
(6分)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6分)固态降水率是指固态降水(雪、雹等)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百分比。
下图示意甲半岛及周边地区等固态降水率线分布。
描述甲半岛固态降水率的分布特点,并指出其主要影响因素。
13.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智利首都利马是一座闻名世界的“无雨”城市。
终年阳光灿烂,气温宜人,海风阵阵,气候潮湿,市区建筑与绿树繁花相辉映,被人们称为南美洲风景秀丽的“花园城市”,也是著名的旅游城市。
材料二 M湖泊位于秘鲁和玻利维亚两国交界的科亚奥高原上,湖面海拔约3800米。
(1)利马既是著名的“无雨”城市,同时又被人们称为气温宜人,气候潮湿,绿树繁花,风景秀丽的“花园城市”,试分析原因。
(2)推测M湖沿岸地区气温的日变化特征,并简述原因。
(4分)14.阅读下列材料,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山西汾河流域图(图10)和A市的气候资料图(图11)指出A市的气候类型,并分析A市气候大陆性强的主要原因。
15.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欧洲多瑙河流域示意图材料二多瑙河上游接纳了被誉为“滑雪天堂”的阿尔卑斯山区较多的河水,中、下游流经地区经济发达,并以铁门为界。
材料三下表为图中三座城市降水量统计表(单位:毫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甲城106.495.1105.885.375.653.226.880.898.6153.0110.581.1乙城49.344.449.558.870.790.466.451.251.440.354.357.5丙城32 31 29 38 55 63 52 51 40 33 52 4016.图(a)是世界某区域的年降水量和年平均等温线图,图(b)是其区域简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4分)(1)图(a)中回归线地区沿海与内陆、东岸与西岸的年均温差异很大,试分析原因。
(2)(2)读图(a),描述回归线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17.读图文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a为非洲东部某国家地理状况略图。
该国有许多高大的熄火山,湖泊多而较小。
经济以农牧业为主,较为落后。
首都的气候条件优越,许多国际会议都在此召开,被誉为“非洲的会议之都”。
材料二2012年,非洲东部吉布提、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索马里、乌干达及厄立特里亚等国面临60年来最严重的旱灾,这些国家的部分地区出现了粮食危机,估计有1 200万人饱受饥荒之苦(图b)。
根据材料一简析该国首都气温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图a图18.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
下图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
根据内华达山脉(中部)地形剖面图,分别比较B处与A、C两处年降水量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试卷答案1.19. A 20. A 21. C2.C3.(1)相同点:均位于温带(40°至60°)大陆西岸;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4分)不同点:该地沿岸受寒流影响(表现:该地气候冷湿,欧洲西部气候暖湿)。
(2分)4.(2)炎热干燥(1分)热带雨林气候(1分);位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迎风坡;暖流经过增温增湿(2分)(3)洋流(1分)地形(1分)7. 地形(2分)终年高温,一年分为干湿两季(干湿两季明显)(4分)7.(1)特征: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较大;(3分)年降水量较少,降水的季节分配较为均匀(3分)。
原因:地处中纬西风带(3分),深居内陆,远离海洋,西风影响较小。
(3分)8.(1)、旱季(冬季)随气压带风带南移,该河流域主要受东北信风影响(2分),信风经过平原地区,没有降温过程(上升运动)水汽不易凝结,降水少(2分)。
雨季(夏季)随气压带风带北移,该河流域主要受赤道低压带控制(2分),对流上升气流旺盛,降水多(2分)。
9.(2)几内亚湾西段以南是海域,气温较陆地低,气压较高。
(2分)(3)该海区表层为暖流影响的温暖海水,深层海水为寒流下沉形成的低温海水;沿岸降水丰富,且有河流淡水注入,表层海水盐度较(深层)低。
因此出现上下水层。
(3分)10.(1)差异:甲地降水集中在夏季(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较少,或夏季降水多于冬季);乙地冬季降水多于夏季;甲地降水季节变化大于乙地。
(3分)成因:乙地冬季盛行西北风,从海洋上带来湿润气流;地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且受暖流的影响较大而增加降水。
(3分)(2)河流短小流急,陆地淡水存量较少;季风气候,降水不稳定;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淡水需求量大。
(4分,答出两点即可)11.12.(1)位于低纬太平洋沿岸,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控制,多下沉气流和离岸风影响,降水少(“无雨”)的热带沙漠气候(2分);但由于秘鲁寒流的影响,气温降低(气温宜人)(2分),沿海空气与寒流水面接触,下层冷却,形成了稳定的逆温层,水汽只能形成大雾,(难以向上输送成云致雨)迷雾蒙蒙,气候潮湿(2分),虽地处热带沙漠之中,却空气清新,一尘不染。
(2)日变化(日较差)较大(2分),因为海拔高(3800米,高原湖泊),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小,白天增温快(1分),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散热快,气温低(按高度推测日最低温度可能降至0℃及以下)(1分)。
13.(1)温带季风气候;距海较远;东部山地(太行山)阻挡夏季风(东南季风),使其受夏季风的影响减弱,气候大陆性强;14.⑴降水总量大;降水季节变化大,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
位于沿海地区,冬季西风带来了丰富水汽;受地形阻挡,水汽抬升,多地形雨;夏季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⑵逐渐变多;冬季以降雪为主,气温低,流量小;冬季至春季,气温回升,冰雪融水增多分;降水量有所增加。
16.(1)内陆比沿海气温高,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导致;东岸比西岸气温高,是因为洋流的影响。
(2)大致上由东岸向西岸逐渐减少。
湿润的东南信风给东岸带来大量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多;向西则信风越来越干燥;东岸受暖流影响,西岸受寒流影响。
17.(2)特点:四季如春(或冬暖夏凉)。
(2分)成因:该国首都地处低纬(或热带),且地势(海拔)高,使得该国气温适宜且气温年较差小。
(2分)18.(3)B处大于A处,理由:B处海拔较高,易形成地形雨。
B处大于C处,理由:B处位于迎风坡,C处位于背风坡。
(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