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羊毛条出口量占全国七成
- 格式:pdf
- 大小:276.48 KB
- 文档页数:1
纺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染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出口支撑市场增长
年毛纺产品国内市场消费形势有明显放缓。
观察毛纺产品内外销市场情况,2022年,
月,毛纺产品内销比例约为57%,较2021年毛纺产品
国际产业布局转移变化,毛纺行业迈入新发展格局
年对于中国发展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中国毛纺行业发展中特别的一年。
随着疫情政策的变化,国际往来的恢复,毛纺行业也经历或正在经历新的变化。
全球毛纺产业链结构变化,产能转移逐步开始。
过去五年中,全球毛纺的产业链结构发生变化,中端产品的加工产能逐步开始向东南亚等地转移。
产能的转移,在中国出口毛条的主要目的地的变化上得到体现。
2022年1—11月,中
43%,占羊毛条出口量的9%,较2018年扩大了6个百分点。
随着毛纺资本的国际化布局不断开展,未来毛纱线、甚至毛织物的产能将进一步发生转移。
毛纺终端消费市场仍处恢复区间,中国毛纺产品地位如故。
毛纺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欧盟、美国、日本等均呈现较快的增长。
2022年1—在转折和挑战中前行
毛纺行业2022中国毛纺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展望未来,一方面,随着国家层面适时调整优化疫情防控政策及一揽子促消费稳增长政策措施持续发力,消费市场信心有望加快恢复,产需循环效率将进一步提升,行业内销市场有望保持平稳恢复态势;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前景黯淡、地缘局势复杂演变、主要经济体通货膨胀仍处于高位等风险因素将加剧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国际需求有可能进一步收缩,行业出口将继续承压。
图1 规模以上企业毛织物产量与同比变化情况图2 中国毛纺行业原料与制品流向图
(本专题资料来源:中国服装协会、。
新时期张家港外贸企业发展道路探析1 引言2021年对于外贸企业而言应该是令人振奋的一年,面对尚未消散的全球疫情冲击,我国制造业和外贸进出口业务展现出了强劲韧性。
2021年,我国出口总值3.36万亿美元,外贸增量达到了1.4万亿美元,达到了历史高点。
作为市场主体的外贸企业增长迅猛,有进出口实绩企业数量56.7万家,增加3.6万家。
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26.7%,达到48.6%。
张家港在外贸发展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县级市的前列,外贸发展状况又如何呢?2 张家港外贸发展现状2020年,张家港进出口总额334.93亿美元,下降2.5%。
2021年,张家港市外贸进出口434.6亿美元,首次突破四百亿美元大关,同比增长29.6%,增长近100亿美元。
其中出口182亿美元,同比增长28.2%;进口252.6亿美元,同比增长30.6%。
外贸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2.1 贸易方式不断优化,一般贸易占比提升根据统计数据,2020年张家港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为290.72亿美元,占比为86.8%。
2021年张家港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2447.5亿元人民币,占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的87.1%,比去年同期提升0.3个百分点。
2.2 民营企业动力足,发展迅猛2021年,张家港民营企业进出口1773.4亿元,增长23%,占全市外贸总值的63.1%,民营企业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成为第一大经营主体,进出口增速最快,比外商投资企业高3.5%,比国有企业进出口高11.1%。
2.3 对外贸易地理方面多元化近年来,张家港贸易伙伴集中在澳大利亚、美国、欧盟、东盟和日韩等地区。
随着RCEP和CPTPP的发展,贸易方向呈现多元化。
2021年张家港和澳大利亚、巴西、美国、东盟和欧盟(除英国)的进出口额分别达到了423.1亿元、413.2亿元、402.7亿元、394亿元和234.6亿元,这5个市场占我市外贸总值的81.4%。
其中对巴西、东盟分别增长高达46.3%和38.5%。
张家港羊毛条出口成全国“领头羊”作者:李晓一来源:《中国纤检》2012年第05期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审美观念不断改变,羊毛产品因其独特的纯天然优势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而羊毛条作为纺织业重要的原材料之一,在纺织业整体产业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意义。
伴随多年来的大举发展,凭借其羊毛条出口量连续创新高的优异成绩,张家港保税区已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羊毛条出口基地,产品主要销往韩国、日本、欧盟等几十个国家,真正成就了纺织业产品出口领头羊的地位。
羊毛条出口量持续在全国拔头筹据了解,自2005年以来,国际羊毛工业结构出现整体调整,张家口抓住时机,以其便捷的港口交通优势和优惠的保税政策为依托的张家港毛纺加工业发展迅猛,从众多纺织业发展重镇中脱颖而出,羊毛条出口额持续数年在全国拔头筹。
2009年4月,中国羊毛商会在张家港保税区成立,对改善和完善我国羊毛产业发展机制,发挥行业整体优势,全方位引领企业提高经营能力、保护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推动我国羊毛行业向更高层次发展提供了一个就地研究的平台,张家港逐渐成为全国进口羊毛贸易基地和出口羊毛条生产基地,领跑全国羊毛条出口。
“最近几年,张家港保税区羊毛加工企业不断更新生产技术,丰富出口羊毛条产品的品种,改善产品品质,开发高档次羊毛条产品,产业集聚监管建设逐步深入,公共检测技术平台稳步运行,羊毛条出口贸易优势越来越显著。
” 张家港保税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张家港保税区现有天宇、澳丰、协友等数家规模较大的毛纺企业,目前羊毛条加工企业的订单已排到第四季度,企业生产全部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出口创收效益提升迅速,外贸出口形势一片大喜。
另据张家港检验检疫局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张家港保税区出口羊毛条1.4万吨,羊毛条出口创利达1.18亿美元,同比增长22.5%,出口量占我国羊毛条出口总量的40%;到2011年,短短两年时间,张家港共出口羊毛条达到3.7万吨,货值5.2亿美元,占到全国2011年全年该类产品整体出口量的近七成;2012年新年伊始,仅元月,张家港保税区就出口羊毛条2300吨,货值2623.7万美元,同比增长达到2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2023年羊毛行业市场规模分析羊毛作为传统的纺织原料,一直以来在纺织业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目前,随着人们对环保、舒适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羊毛行业也在逐渐壮大。
以下分析羊毛行业市场规模。
1. 全球羊毛市场规模据澳大利亚羊肉和羊毛公社(AWI)的数据显示,全球羊毛年产量约为1800万吨,其中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市场份额最大。
全球羊毛市场规模约在3000亿美元左右,不断扩大。
2. 中国羊毛市场规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羊毛生产和消费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羊毛进口国。
据中国棉花协会发布的数据,2019年,中国全年羊毛消费量约为215万吨,羊毛进口额为172亿美元,羊毛产品进口量约为43万吨,均保持了较高增长。
3. 羊毛服装市场规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服装的舒适度、质量和品味要求也越来越高。
羊毛服装作为优质的天然纤维产品,一直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和青睐。
根据调研数据,市场上羊毛成为了当下最受欢迎的原材料之一。
全球羊毛服装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据预测,2021年全球羊毛服装市场规模将达到2060亿美元。
4. 羊绒制品市场规模羊绒制品是以精选的羊绒織造的高级产品,具有柔软、保暖、舒适、耐用等优点。
它主要包括羊绒大衣、羊绒围巾、羊绒毛衣等,由于它的高档与珍贵,一直是时尚消费的佳品。
据中国市场研究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羊绒制品市场规模达到了730亿元左右,市场前景广阔。
总体来说,由于消费者对舒适、环保的需求持续增长,以及新兴市场的崛起,羊毛行业市场规模在不断拓展。
未来,随着羊绒、羊毛混纺等新型羊毛产品的不断推广和普及,羊毛行业市场规模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江苏省主要出口产品分析,不少于1000字江苏省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沿海省份之一,其出口业务在中国的外贸占据了重要地位。
江苏省的主要出口产品有机电产品、纺织品、鞋帽、化工产品等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逐一分析江苏省的主要出口产品,以便更好地了解江苏省的出口业务情况。
一、机电产品机电产品是江苏省的主要出口产品之一,因为此类产品的市场需求非常大。
江苏省的机电产品主要包括电子设备、交通工具、机械设备等等。
其中,电子设备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例最高,占据了江苏省出口总额的40%以上。
电子设备主要出口到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各个国家和地区。
同时,江苏省的交通工具和机械设备也出口到欧美等地,具有竞争力。
二、纺织品江苏省是中国重要的纺织品生产地之一,其出口量在全国也处于领先地位。
江苏省的纺织品主要出口到非洲、南美洲、欧洲和东南亚等地区,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例也较高。
江苏省的纺织品以面料、毛纺和针织品为主,其中面料占据了江苏省纺织品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
与此同时,江苏省的服装产业也逐步加强,部分时尚服装品牌已开始进入国际市场。
三、鞋帽江苏省的鞋帽产业发展较为成熟,其鞋帽产品出口到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江苏省的鞋帽以运动鞋和帽子为主,分别占据了出口总额的50%以上。
其中,运动鞋已成为江苏省的主要出口产品之一,受到了欧洲和北美市场的青睐。
四、化工产品江苏省是中国的化工大省之一,其化工产品的质量和价格有一定优势,深受国内外客户的喜爱。
江苏省的化工产品主要有染料、涂料、塑料等等。
其中,染料和涂料是江苏省化工产品出口额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据总出口额的70%以上。
江苏省的化工产品主要出口到非洲、欧洲和南美洲等地,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江苏省不断研发新产品,为进一步拓展出口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
综上所述,江苏省的主要出口产品以机电产品、纺织品、鞋帽和化工产品为主,这些出口产品的市场需求大且出口额较高,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全球市场环境的变化,江苏省出口业务将面临各种新的挑战,同时也将面对更多的机遇。
张家港市纺织业出口贸易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不少于1000字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张家港市纺织业出口贸易也日渐繁荣。
该行业已成为张家港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张家港市纺织业出口贸易现状及发展对策。
一、出口贸易现状(一)出口规模截至2021年,张家港市纺织业出口总额已突破200亿美元,其中纺织品种类丰富,涵盖棉纱、棉布、针织面料、针织服装、家纺用品等产品。
(二)出口目的地张家港市纺织业出口产品集中在美国、欧洲、东南亚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其中,美国是其最主要的出口目的地,贡献了相当大的比例。
(三)产品竞争力张家港市的纺织业出口产品在质量、价格、外观等方面竞争力显著。
其产品质量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二、面临的问题(一)贸易壁垒当前全球贸易形势越发错综复杂,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不断设立贸易壁垒,加强对自有产业的保护,导致张家港市纺织业部分产品面临出口难题。
(二)环保标准随着对全球环境保护要求日益提高,各国对进口纺织品的安全和环保标准愈加严格。
因此,张家港市纺织业需要加大环保设备投入,进一步提高产品环保水平。
(三)生产成本当前,纺织业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因此厂家们需要通过精简管理、改善生产工艺等方式来控制成本。
另外,随着人工和利润成本的增加,企业将不得不面对招募和留住人才的成本压力。
三、发展对策(一)提升质量提高张家港市纺织业产品质量是重中之重。
企业应注重控制生产环节中的每一个细节,从原材料采购、产品设计到生产线的操作都需要细心为之。
只有稳定的质量水平才能增加客户对企业产品的信任,从而提高出口率。
(二)开发新市场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的氛围下,企业要开发更多的市场,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可以通过开拓新的市场,结交更多的国外客户来增加出口额。
(三)竞争能力提升为了应对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企业必须从多个方面提高自身竞争能力。
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品质和价格,强化企业形象和品牌,推动生产线的改进和自动化等。
目前张家港共有江苏省重点产业集群3个,分别是冶金产业集群、纺织产业集群和机械装备产业集群,张家港沿江地区形成了精细化工、冶金、汽车零部件、粮油四大产业集群。
张家港的支柱产业是传统的纺织和冶金,在确定产业方向时,张家港提出了打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装备三个千亿级园区的发展战略,目前,张家港的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三大新兴产业的集聚效应已经显现。
如光伏行业,聚集了爱康、永能、吉阳、盛隆、阿波罗等一批优秀企业,电池片及组件生产能力已超过2GW。
今年3月,协鑫光电科技LED基地项目成功落户,该项目集研发和生产为一体,总投资25亿美元,计划引进外延片磊晶设备有机金属化学气相沉积机500台及芯片配套设备,一期项目有望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
张家港冶金及金属加工产业集群------张家港锦丰冶金产业集群张家港塘桥棉毛纺织产业集群张家港洗涤设备产业集群一、张家港市传统产业的现状。
张家港市五大传统产业,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已经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链,但总体上以工业中间产品为主导的粗放型结构,名牌产品缺乏,产业总体效益不高,抗风浪能力较弱。
1、冶金产业钢铁行业是张家港市的优势主导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张家港市冶金行业形成了一批优势企业和特色企业,拥有沙钢集团公司、永钢集团两家规模型钢铁企业;攀华、新港星、华伟、骏马等多家特色金属制品企业。
已初步形成从初级产品到深度加工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和产业链,主要产品有电炉及转炉钢、板坯、螺纹钢、线材、冷轧不锈钢板、热镀锌板、彩涂板、管材、带钢、钢帘线及钢丝绳等。
至2009年底,张家港市钢铁及钢制品规模以上企业127家,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34家。
行业总资产1025亿元,总负债61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706.91亿元,利润总额56.18亿元,利税总额82.43亿元,从业人员4.45万人。
其中二家主要钢铁企业总资产909.5亿,总负债534.9亿,实现销售收入1052.96亿元,利税66.88亿元,入库税金28.0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