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_病理生理学2014年_考研真题/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 格式:pdf
- 大小:89.55 KB
- 文档页数:2
暨南大学711生理学2010-2014历年考研真题汇编202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__________学科、专业名称:生理学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名称:611生理学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6分)1.射血分数2.心室功能曲线3.感受器的编码作用4.胃的排空5.吸收6.肾糖阈7.神经递质8.兴奋性突触后电位9.激素的允许作用10.潮气量11.内环境12.动作电位二、是非题(每题2分,共44分)1.心室等容收缩期的特点是心室容积不变压力急剧下降。
2.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复极相平台期的形成与外向电流与内向电流共存有关。
3.外周阻力增加时,动脉血压的舒张压的升高较收缩压升高更显著。
4.压迫颈动脉窦可用于心动过缓的救治。
5.近视眼应该用凸透镜矫正。
6.每一频率的声波刚能引起听觉的最小强度称听域。
7.蠕动是消化道共有的运动形式。
8.消化道平滑肌对化学刺激和电刺激敏感。
9.消化主要在胃中完成,吸收是在小肠完成。
10.输尿管结石时,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囊内压升高。
11.肾小管重吸收Na+能力最强部位是近球小管。
12.血Na+升高、血K+降低时醛固酮分泌将增多。
13.缓慢持续牵拉肌肉时发生的反射是肌紧张,属于牵张反射的一种,其感受器是肌梭。
14.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作用是通过特异性投射系统维持或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15.脑电波的形成机制主要是由皮层细胞电紧张放电变化所致。
16.体内胆碱能纤维包括有:全部自主神经节前纤维、全部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及躯体运动神经纤维。
17.生理水平的生长素能促进脂肪分解,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葡萄糖氧化。
18.动脉血中氧分压降低时,可通过刺激中枢和外周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快、加深。
19.横桥具有ATP酶活性,激活后使ATP分解释放能量,促进肌肉收缩。
20.在运动终板处产生的终板电位不具有“全或无”的特征。
202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B
********************************************************************************************
招生专业与代码:再生医学0710J5
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细胞生物学718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名词解释(6选4,每小题5分,共20分)
1)蛋白酶体;2)细胞坏死;3)端粒酶;4)转分化;5)组蛋白;6)多核糖体二、简答题(4选3,每小题20分,共60分)
1)什么是细胞自噬?简述细胞自噬过程及功能。
2)简述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3)何为外泌体?请陈述外泌体的主要内含物及其功能。
4)列出细胞衰老的结构与功能特征,并简述细胞衰老对组织与器官衰老的影响。
三、论述题(共70分,其中第1小题为必答题,40分;2、3小题任选1题解答,30分)
1)请设计2种实验,证明某蛋白A在细胞中的特异定位(如细胞核、内质网、高
尔基体、线粒体等)。
列举每个实验中您使用到的一个关键实验技术及其原理。
(必答题,40分)
2)列出成体存在干细胞的三个组织或器官?并以当中的一种成体干细胞为例,陈
述其标记物及能实现对其分离的方法,以及该成体干细胞在体内的功能及分离后的可能用途。
(30分)
3)列举细胞衰老的两个学说,并分别阐述该两个学说的具体内容,并陈述该两个
理论是否能完全解释细胞衰老的机理,并阐述你认为是与否的理由。
(30分)考试科目:细胞生物学共1页,第1页。
201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与代码:0710J5再生医学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836 分子生物学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RNA干扰;基因芯片技术;DNA半保留复制;操纵子;转录因子;启动子二、简答题(任选3题回答,每题20分,共60分)1)什么是蛋白质组学?如何理解高等生物细胞中一个基因组可以产生多个蛋白质。
2)基因重组及相应的核心技术。
3)什么是DNA损伤?说明触发DNA损伤的因素及DNA修复机制对生物体稳定性的意义。
4)什么是基因表达?请描述其主要步骤。
三、综合论述题(任选2题回答,每题30分,共60分)1)如果要特异性扩增某个基因,请谈谈相应的方法及该方法的原理及主要步骤。
2)列举3个分子生物学技术,阐述其原理、主要步骤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3)什么是蛋白质免疫印迹?阐述其作用原理及操作步骤。
考试科目:共页,第页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学科、专业名称:生物学再生医学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名称:836分子生物学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名词解释(请从下列10题中选择6题作答,每题5分,总计30分)RNA编辑、组蛋白修饰、核酶、转座子、移码突变、上游启动子元件、聚合酶链式反应、DNA芯片、分子生物学、分子伴侣二、简答题(请从下面5题中选择3题作答,每题15分,总计45分)1. 简述真核生物转录水平的调控机制?2. DNA如何在复制中保持准确性?3. 说出5种RNA的结构及其功能。
202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 招生专业与代码: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普通生物学814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PCR的一个循环由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基本反应组成。
2.植物细胞中,和是主要的转换能量的细胞器。
3.有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反应可归纳为3个阶段:、和。
4.传统的分类学是根据来考量物种之间的共祖近度的。
5.事实证明,是推动形成群体间表型分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转录2.细胞凋亡3.第二信使4.光周期5.种子休眠6.实际生态位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动物的多层次结构。
2.试以简图描述细胞的DNA损伤修复系统的切除修复的过程。
3.简述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细胞的原理。
4.什么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哪些成分?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在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阶段,详述染色体的主要行为和形态改变。
2.什么叫植物细胞全能性?在生产上有何意义?3.地球上有哪些主要的陆地群落类型?其所处环境各有什么特点?202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B卷)******************************************************************************************** 招生专业与代码: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普通生物学814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真核细胞中,是生物氧化、产生能量的场所,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西医综合试题一、A型题:1~90小题,每小题1.5分;91~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19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理.下列生理功能活动中,主要通过神经反射而完成的调节是A.正常人体的生长与发育过程 B.育龄期女性月经周期的正常进行C.肢体在受伤害性刺激时的回撤动作 D.餐后血糖很快恢复正常水平的过程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是人体生理功能调节中最主要的形式。
反射是指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例如肢体被火灼痛(伤害性刺激)时立即回撤的动作就是一种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2生理.葡萄糖在肾小管管腔面被重吸收的跨膜转运方式是A.经通道易化扩散 B.原发性主动转运C.继发性主动转运 D.入胞作用继发性主动转运是指驱动力并不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是来自原发性主动转运所形成的离子浓度梯度而进行的物质逆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方式。
葡萄糖在小肠黏膜上皮和在近端肾小管上皮的主动吸收就是一个典型的继发性主动转运。
它是由Na+-葡萄糖同向转运体和钠泵的耦联活动而完成的。
跨质膜的Na+-H+交换、Na+-Ca2+交换、Na+-K+-C1-同向转运、氨基酸在小肠黏膜上皮被吸收和在肾小管上皮被重吸收、甲状腺上皮细胞的聚碘、突触囊泡从胞质中摄取单胺类递质等都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
3生理.下列情况下,能加大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幅度的是A.增大刺激强度 B.延长刺激持续时间C.降低细胞膜阈电位D.增加细胞外液中Na+浓度当某种离子跨膜扩散时,它受到来自浓度差和电位差的双重驱动力,两个驱动力的代数和称为该离子的电-化学驱动力。
当电位差驱动力增加到与浓度差驱动力相等时,电-化学驱动力即为零,此时该离子的净扩散量为零,膜两侧的电位差便稳定下来。
201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学科、专业名称: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名称:710无机化学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考生注意允许携带计算器进入考场。
一、选择题 (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20题共 60分)1. 下列各量子数组合,正确的一组是:n l m m S(A) 3 2 +2 +1/2(B) 2 3 -2 +1/2(C) 2 1 +2 -1/2(D) 3 0 -1 +1/22.实际气体在下述哪种情况下接近理想气体:(A) 低温高压 (B)高温低压 (C) 低温低压(D) 高温高压3.将0.450g某物质溶于30.0g水中,使冰点降低了0.150℃,这种化合物的分子量是(已知水的凝固点降低常数K f为 1.86 K⋅mol-1⋅kg):(A) 100 (B)83.2(C) 186 (D) 2044. 下列最不稳定的化合物是:(A) TiF2 (B) TiCl2 (C) TiBr2 (D) TiI25. AgCl在①水中,②0.01mol·L-1CaCl2溶液中,③0.01mol·L-1NaCl溶液中,④0.05mol·L-1AgNO3溶液中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A) ①>③>②>④(B) ③>②>④>①(C) ②>④>①>③(D) ④>①>③>②6.已知MO(OH)(s) MO+ (aq) + OH-(aq)的K sp=1.0×10-20,则饱和的MO(OH)溶液的pH值为:(A) 0 (B) 4 (C) 7(D) 107. 关于SF6分子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非极性分子,正八面体构型,sp3d2杂化,无孤电子对。
20151 简述高钾血症时心肌生理特性的改变。
(1)心肌兴奋性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双向变化;(2)传导性降低;(3)自律性降低;(4)收缩性减弱。
2、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会出现什么类型的酸碱平衡紊乱,请简述其发生机制。
答:慢性肾功能衰竭会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机制:①肾小管NH4+减少:CRF早期,肾小管上皮细胞产NH3减少,泌NH4+减少使H+增多;②GFR降低:当GFR降至10ml/min以下时,硫酸、磷酸等酸性产物滤过减少而在体内蓄积,血中固定酸增多;③肾小管冲吸收HCO3-减少:继发性PTH(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多可抑制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碳酸酐酶活性,使近曲小管分泌请和冲吸收HCO3-减少。
3、简述发热的基本发病过程。
答:(1)体温上升期特点:产热大于散热。
体温上升形式:一般有骤升和渐升两种形式。
骤升是指体温迅速上升,在数小时内达到39~40℃或更高。
渐升是指在数小时内,体温逐渐上升,经数日可达高峰。
临床表现:皮肤苍白、干燥无汗、畏寒、有时伴寒战、肌肉酸痛、无力。
(2)高热持续期特点:产热与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体温维持在较高状态。
临床表现: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增快,心率加快,头痛、头晕,食欲不振,全身不适。
(3)退热期(体温下降期)特点:散热增加,产热趋于正常,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
发热的基本环节(1)第一环节:信息传递,激活物作用于产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EP,EP作为“信使”,经血流将其传递到丘脑体温调节中枢;(2)第二环节:中枢调节,即EP以某种方式改变下丘脑温敏神经元的化学环境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
于是,正常血液温度变为冷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发出冲动,引起调温效应器的反应;(3)第三环节:效应部分,一方面,通过运动神经引起骨骼肌紧张度增高或寒战,使产热增加,另一方面,经交感神经系统引起皮肤血管收缩,使散热减少。
于是,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至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
4、何谓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请简述其发生机制。
第一章绪论一、多项选择题A型题1.病理生理学是A,以动物疾病模型阐述人类疾病规律的学科D.解释临床病症体征的桥梁学科B.主要从功能代谢角度揭示疾病本质的学科E.多种学科综合解释疾病规律的边缘学C.从形态角度解释病理过程的学科科[答案]B[题解]病理生理学属病理学范畴,主要从功能代谢角度揭示疾病本质的学科.2.病理生理学主要教学任务是讲授A.疾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D.疾病发生开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B.动物身上复制的人类疾病过程E.疾病的病症和体征及其机理解释C.临床诊断治疗的理论根底[答案]D[题解]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共同规律和机制,也研究各种疾病的特殊规律和机制.但病理生理学的教学任务是讲授疾病发生开展的一般规律〔共同规律〕.3.病理生理学大量研究成果主要来自A.流行病学调查D.推理判断B.动物实验研究E.临床实验研究C.临床观察病人[答案]B[题解]病理生理学研究成果可来自动物实验、临床研究及流行病学调查等,但主要来自动物实验.4.不同疾病过程中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性改变称为A.病理状态D.病理障碍B.病理过程E.病理表现C.病理反响[答案]B[题解]病理过程指多种疾病中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变化, 又称根本病理过程.5 .病理生理学的学科前身是 D.疾病病理学 E.医学生理学C.实验病理学[答案]C[题解]19世纪法国生理学家Claud Bernard 倡导以研究活体疾病为对象的实 验病理学,复制动物模型是病理生理学的前身.6 .病理生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出现在A.19世纪前叶D.20世纪前叶B.19世纪中叶C.19世纪后叶 [答案]C[题解]1879年俄国的喀山大学最早成立病理生理学独立学科和教研室,讲授 病理生理学.7 .我国病理生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成立于A.20世纪20年代D.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30年代E.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40年代 [答案]D[题解]在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东北有些院校最先成立病理生理学教研A.器官病理学B.细胞病理学E.20世纪中叶室,1954年卫生部聘请苏联专家举办讲习班,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8 .最早成立病理生理学教研室的国家是A.中国B.德国C.东欧 [答案]E[题解]同第6题题解. 9 .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A.诊断疾病B.研究疾病的表现段C.揭示疾病的机制与规律[答案]C1956年全国各大医学院校均成立D.美国E.俄国D.研究疾病的归转E.探索治疗疾病的手[题解]病理生理学属于病理学范畴,主要从功能和代谢角度揭示疾病的机制与规律,说明疾病的本质.10.病理生理学专业工作者最多的国家是A.中国D.美国B.德国E.日本C.俄罗斯[答案]A[题解]据1990年统计,我国现有100多所高等医学院校的病生工作者人数已超过俄罗斯,居各国之首.二、多项选择题B型题A.病理过程D.病理状态B.病理反响E.病理反射C.疾病11.休克是一种12.瘢痕是一种13.冠心病是一种[答案]11 A[题解]病理过程是指疾病在开展过程中出现共同的成套的病理变化,如休克.[答案]12 D[题解]瘢痕是指疾病终结后遗留下的一种缓慢性较稳定的结构异常,如烧伤后出现的疤痕.[答案]13 C[题解]疾病是指病因状态下稳态失衡所致的异常生命活动,如冠心病.三、多项选择题C型题A.动物实验C.两者均有B.临床研究D.两者均无14.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成果来自15.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来自[答案]14 C[题解]为研究患病机体的功能和代谢.病生研究除以不损害病人的前提下进行临床研究外,主要通过复制动物模型来进行研究.[答案]15 D[题解]分子生物学以更微观的角度,从细胞、分子、基因水平〔即使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来研究机体的生命活动.A.已开展病理生理学教学的国家C,两者均有B.已成立独立学科的国家D.两者均无16.德国17.美国18.中国19.俄罗斯20.日本[答案]16 A 17 A 18 C 19 C 20 A[题解]全球医学院校均有病理生理学教学,但只有俄罗斯、中国和东欧等国家有独立教研室,成立独立学科并有病生教学.四、多项选择题X型题21.病理生理学是A.研究疾病发生开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的学科B.研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探讨疾病本质的学科C.研究疾病防治的学科D.沟通根底医学和临床医学桥梁的学科E.根底医学中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答案]A B D E[题解]病理生理学的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开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 研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的变化和机制,从而探讨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它在根底医学和临床医学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它又是沟通根底医学和临床医学桥梁的学科;由于它在研究患病机体的各种变化时与根底医学中的其他学科〔如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免疫学等〕有关,所以又是和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学科.22.病理生理学教学主要包括A.总论一疾病的普遍规律D.各种疾病的病理生理B.根本病理过程E.各种病症和体征的机C.各系统、器官的共同病理过程[答案]A B C[题解]病理生理学的教学主要包括三个局部的内容:①总论:主要讨论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开展中的普遍规律;②根本病理过程;③各论:即各系统、器官的共同病理过程.各种疾病的病理生理和各种病症和体征的机制主要在临床医学中讲授.23.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A.动物实验B.尸体解剖C.临床观察E.细胞分子病理学研究D.流行病学研究[答案]A C D E[题解]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①动物实验、②临床观察、③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另外,近年来体外细胞培养、放射免疫、PCR DNAS胶电泳等细胞分子病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已得到广泛应用.24.从学科地位而言,病理生理学是A.沟通根底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B.与自然辩证法密切相关的社会学科C.与动物实验密切相关的实验学科D.与根底医学中多种学科密切交叉的综合性边缘学科E.从形态角度揭示疾病本质的学科[答案]A D[题解]病理生理学综合了正常人体和患病机体的形态、功能和代谢变化的一般规律,从而正确的熟悉疾病,是沟通根底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 也是多学科密切交叉的综合性边缘学科.25.以下哪项中不属于病理生理学的研究范畴A.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B.疾病过程中患病机体机能代谢的动态变化及发生机制C.疾病发生开展和转归的一般规律D.疾病的诊断和鉴别E.疾病的治疗方法[答案]D E[题解]疾病的诊断、鉴别和治疗方法是临床医学的研究范畴.五、名词解释题1.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 )[答案]属于病理学范畴,是从功能、代谢的角度来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从而说明疾病本质的一门学科.2.病理过程(pathological process )[答案]存在于不同疾病中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与形态结构的变化.3.综合征(syndrome)[答案]在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开展中出现的一系列成套的有内在联系的体征和病症,称为综合征,如挤压综合征、肝肾综合征等.4.动物模型(animal model )[答案]在动物身上复制与人类疾病类似的模型,这是病理生理学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5.实验病理学(experimental pathology )[答案]这是Claud Bernard倡导的一门学科,主要是复制动物模型来研究活体患病时的功能和代谢变化,是病理生理学学科的前身.六、填空题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开展的一般 ,研究患病机体的 ,从而探讨疾病的本质.[答案]规律与机制功能代谢的变化和机制2.病理生理学的根本教学内容包括疾病的概论、 ?口.[答案]根本病理过程各系统病理生理学七、简做题1.病理生理学总论的研究范畴是什么[做题要点]主要研究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开展中的普遍规律.2.什么叫根本病理过程[做题要点]根本病理过程又称典型的病理过程,是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3.什么是病理生理学各论[做题要点]各论又称各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主要表达几个主要系统的某些疾病在发生开展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病理过程,如心衰、呼衰、肾衰等.论述题1.病理生理学研究的范畴是什么病理生理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做题要点]病理生理学研究的范畴很广,包括:①病理生理学总论;②典型病理过程;③各系统的病理生理学;④各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和⑤分子病理学.我国病理生理学目前的教学内容是研究疾病共性的规律,仅包括病理生理学总论、病理过程及主要系统的病理生理学.2.为什么说医学研究单靠临床观察和形态学研究是有局限性的试举例说明.[做题要点]①临床观察与研究以不损害病人健康为前提,故有局限性;② 形态学研究一般以病理标本和尸体解剖为主,难以研究功能和代谢变化.举例:休克的微循环学说、月中瘤癌基因研究、酸碱失衡的血气分析等.3.为什么说病理生理学的开展是医学开展的必然产物[做题要点]①19世纪已有实验病理学的诞生,已熟悉到研究疾病功能和代谢变化的重要性;②20世纪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推动了医学研究;③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随着人类基因谱的破译,必将进一步研究疾病的基因表达和基因功能,这一任务也必然会落在病生工作者身上.〔尢家目录〕第二章疾病概论一、多项选择题A型题1.健康是指A.没有躯体疾病D.强壮的体魄、健全的精神状态B.精神饱满、乐观向上E.有自我保健意识C.没有烟、酒等不良嗜好[答案]D[题解]健康应是身心健康的总称.不生病或只有心理健康都是不全面的.2.疾病的概念是A.在致病因素作用下,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不良状态B.在病因的作用下机体出现的成套的病理过程C.在病因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D.疾病〔disease 〕英文原意为“不舒服〞E.机体对外界环境的协调发生障碍而有异常活动[答案]C[题解]疾病本质的概念为在病因作用下,因内外环境失调而发生的不同于健康的异常生命活动.3.以下关于原因和条件的概念,哪项是错误的A.有些疾病,只要有原因的作用便可发生B.对一种疾病来说是原因,而对另一种疾病那么可为条件C. 一种疾病引起的某些变化,可成为另一个疾病发生的条件D.因稳态破坏而发生的内环境紊乱、生命活动障碍不可能是引起某些疾病的“危险因素〞E.能够增强原因的作用,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称为“诱因〞[答案]D[题解]在病因学中条件并不是必不可少的,只起促进或缓慢疾病发生的作用.4.能引起疾病并赋予其特征性、决定其特异性的因素称为A.疾病的原因D.疾病的内因B.疾病的条件E.疾病的外因C.疾病的诱因[答案]A[题解]原因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而且决定了该病的特异性5.以下有关疾病条件的表达哪项是错误的A.是影响疾病发生开展的因素D.某些条件可以延缓疾病的发生B.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E.某些条件也可以称为诱因C.某些条件可以促进疾病的发生[答案]B[题解]有些疾病发生只有病因,没有明显的条件参与,如刀伤.6.以下哪一项为哪一项发病学的重要规律A.疾病的经过与归转D.疾病开展过程中的程序B.疾病过程中因果转化E.疾病过程中的社会因素影响C.疾病过程中原因和条件的关系[答案]B[题解]因果交替是发病学的重要规律.由于疾病是一个动态开展的过程,揭示因果交替就会掌握疾病的开展趋势,把握疾病的主导环节进行治疗.7.在损伤与抗损伤的发病规律中,以下哪种表达是错误的A.贯穿疾病的始终D.相互联系,相互斗争B.决定疾病的消长和转归E.疾病的临床病症是损伤的表现C.同时出现,不断变化[答案]E[题解]疾病的临床病症和体征有时是损伤表现,有时也是抗损伤表现.8.在局部和整体的开展规律中,以下哪种表达是错误的A.任何疾病根本上都是整体疾病D.全身疾病可以表现在局部B.只有局部病变的疾病是不存在的E.全身病变和局部病变何者占主导应具C.局部病变可以蔓延到全身体分析[答案]B[题解]对疾病有整体观的同时,也不能否认有时因局部病变产生疾病的可能,如阴道白斑〔癌前病变〕、皮肤瘢痕等.9.按目前有关死亡概念,以下哪种情况可认为已经死亡,继续治疗已无意义A.四肢冰冷,血压测不到,脉搏测不到D.脑电波消失B.大脑功能停止,脑电波消失E.全脑功能永久性停止C.心跳呼吸停止[答案]E[题解]死亡应当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脑死亡是判断死亡的重要标志.10.死亡是指A.反射消失、呼吸停止、心跳停止D.脑电波零电位B.细胞死亡E.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C.意识永久性消失[答案]E[题解]见第9题题解11.死亡的标志是A.脑死亡D.反射消失B.脑电波零电位E.呼吸停止、心跳停止C.瞳孔散大[答案]A[题解]整体死亡的标志就是脑死亡.由于脑对复杂的生命活动起形成、联系、整合和调节的作用.脑死亡以后,机体的各局部将不可防止的先后发生死亡. 脑电波零电位也可以出现在脑深度抑制时,故不一定是脑死亡的标志.二、多项选择题B型题A.遗传因素D.结核杆菌B.先天因素E.消化道出血C.营养不良12.干酪性肺炎的原因13.肺结核发病的条件14.肝性脑病的诱因[答案]12 D[题解]干酪性肺炎是肺结核中的一种危重类型,由结核杆菌引起.[答案]13 C[题解]肺结核的发生常有明显的条件,如营养不良.[答案]14 E[题解]消化道出血使肠内含氮产物大量吸收入血是肝性脑病的重要诱因.三、多项选择题C型题A.精神因素C.两者均有B.遗传因素D.两者均无15.高血压的病因16.血友病的病因17.放射病的病因[答案]15 C[题解]高血压属多基因遗传病,它的发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界环境对精神的影响,但也有遗传因素的作用即遗传易感性的参与.[答案]16 B[题解]血友病是X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答案]17 D[题解]放射病病因是放射辐射过度,与精神遗传无关A.与精神和社会因素有关B.与遗传因素有关18.精神分裂症发生19.白化病发生20.先天性兔唇发生[答案]18 C[题解]有遗传因素,也有心理社会因素.[答案]19 B[题解]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答案]20 D[题解]属先天畸形. 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四、多项选择题X型题21.疾病发生开展的一般规律有A.损伤与抗损伤B.社会因素与疾病发生关系系C.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答案]A D E[题解]这是符合自然辩证法的发病学三大规律.22.外伤和烧伤的致病特点是A.通常致病动因在疾病开展过程中不再起作用性D.因果交替E.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D.机体状态明显影响其致病B.潜伏期短用强度有关C.对器官组织无明显选择性[答案]A B C E[题解]这是物理性病因致病的特点23.四氯化碳致病特点是A.有组织器官选择性B.致病力和肝肾功能密切相关关C.有一定入侵部位E.对机体的影响与其作D.连续接触易有蓄积中毒E.致病作用与其性质剂量有[答案]A B D E[题解]这是化学性病因致病的特点24 .流感病毒致病特点A.有一定入侵部位B.有一定体内繁殖部位C.依靠其毒力和侵袭力致病[答案]A B C D[题解]这是生物性病因致病的特点25 .发病学是研究A.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的机制B.疾病开展和转归的机制C.疾病的防治[答案]B D[题解]发病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开展中的一般规律和共同机制.五、名词解释题1 .疾病(disease )[答案]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的损害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 常生命活动过程.2 .自稳态(homeostasis )[答案]正常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和与外环境的协调的功能.3 .恶性循环(vicious cycle )[答案]在某些疾病或病理过程因果转换的链式开展中,某几种变化又可互 为因果,周而复始,形成环式运动,而每一种循环都使病情进一步恶化,这就是 恶性循环.4 .侵袭力(invasiveness )[答案]指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侵入宿主体内并在体内扩散和蔓延的水平.5 .自身免疫病(autoimmune disease )[答案]对自身抗原发生反响并引起自身组织的损害.6 .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e disease )[答案]因先天或后天获得性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缺陷引起的疾病.7 .原因(cause)[答案]又称病因,是引起某种疾病的因素,又决定该疾病的特异性,是疾 病发生必不可缺少的因素.D.对易感宿主才致病E.只引起疾病的发生D.病因作用后疾病发生开展E.疾病的诊断8.条件(condition )[答案]在病因作用前提下,凡能影响疾病发生的内外因素,称为条件.9.体液性因子(humoral factor )[答案]是指影响稳态的全身和局部体液因子.10.细胞因子(cytokine )[答案]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活化后产生的一类生物活性因子. 11.内分泌(endocrine )[答案]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激素和介质,通过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各靶细胞并发挥作用.12.旁分泌(paracrine )[答案]由某些细胞分泌的信息分子,可对临近靶细胞起作用.13.自分泌(autocrine )[答案]细胞对它自身分泌的信息分子起作用.14.先天性因素(congenital factor )[答案]凡能影响胎儿发育引起先天性疾病的因素.15.分子病理学(molecular pathology )[答案]研究疾病的分子机制,特别是核酸、蛋白质在疾病中的作用.16.分子病 (molecular disease )[答案]由于DNAfi传性变异引起一类以蛋白质异常为特征的疾病.17.基因病(gene disease )[答案]由基因异常改变引起的疾病.18.单基因病(mono-gene disease )[答案]由一个致病基因引起的基因病.19.多基因病(multigene disease )[答案]由多个基因共同限制其表型性状的疾病.20.转归(prognosis )[答案]疾病发生开展到一定阶段终将结束称为转归.21.康复(rehabilitation )[答案]人体内疾病发生的损伤性变化消失,自稳态恢复正常.22.复苏(resuscitation )[答案]一般指心跳、呼吸停止后,采取举措使心跳起搏并进行人工呼吸, 恢复脑血流,满意肺脑复苏.23.脑死亡(brain death )[答案]是指包括大脑和脑干的全脑死亡,意味着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这是判断脑死亡的标志.24.遗传因素(genetic factor )[答案]凡能影响遗传物质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的因素.25.免疫因素(immunological factor )[答案]凡能引起超敏反响、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的因素.26.精神社会因素(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factor )[答案]凡能引起心理应激、变态人格与身心疾病的精神因素和社会因素.六、填空题1.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的损害作用下,因机体紊乱而发生的.[答案]自稳调节异常生命活动过程2.发病学主要研究疾病发生开展过程中的规律和机制.[答案]一般共同3.死亡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因此近年来提出了的概念.[答案]脑死亡4.病因学是研究疾病发生的 ?口,前者能引起,并决定其[答案]原因条件疾病特征性5.化学性致病因素致病作用特点有:对组织有一定选择性、—和.[答案]在体内其致病性可发生改变潜伏期一般较短6.生物性因素的致病作用主要与病原体的、侵入宿主机体的 > 、以及它逃避或抗宿主攻击的因素有关.[答案]强弱数量侵袭力毒力7.疾病发生开展过程中的一般发病规律包括有和局部与整体的辩证关系.[答案]疾病过程中因果转化疾病开展过程中损伤和抗损伤8.致病因素引起的细胞损伤,除直接的破坏外,主要表现为障碍和障碍.[答案]细胞膜功能细胞器功能9.疾病开展的典型经过包括??口[答案]潜伏期前驱期临床病症明显期转归10.完全康复是指完全消失,恢复正常.[答案]损伤性变化机体的自稳调节11.不完全康复是指、迎过代偿可恢复正常功能代谢.[答案]损伤性变化得到限制主要病症体征消失但仍存有根本病理变化12.采用脑死亡概念的意义有 ,[答案]准确判断死亡时间确定终止抢救的界线为器官移植提供良好的供体材料和合法根据七、简做题1.举例说明遗传性因素和先天性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做题要点]遗传性因素:①由于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直接引起疾病遗传因素,如血友病;②遗传易感性,如糖尿病.先天性因素:指能损害胎儿的有害先天因素,如先天性心脏病.2.判断脑死亡有哪些标准[做题要点]①不可逆的昏迷和大脑无反响性;②呼吸停止,进行15分钟人工呼吸仍无自主呼吸;③颅神经反射消失;④瞳孔散大或固定;⑤脑电波消失;⑥ 脑血循环完全停止.3.什么是疾病试举例说明[做题要点]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的损害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举例:以感冒为例,它常发生在机体疲劳、受凉以后,感冒病毒侵入机体, 对机体造成损害,与此同时体内出现免疫反响增强等抗损伤反响,临床上出现咽喉痛、鼻粘膜充血、流涕、咳嗽等一系列表现,最后患者机体软弱无力,劳动能力下降.4.生物性病因作用于机体时具有哪些特点[做题要点]①病原体有一定的入侵门户和定位;②病原体必须与机体相互作用才能引起疾病,只有机体对病原具有感受性时它们才能发挥致病作用;③病原体作用于机体后,既改变了机体,也改变了病原体.5.何谓病理过程试举例说明[做题要点]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举例: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缺氧、发热、DIC和休克等.6.试以高血压为例,说明疾病发生的神经体液机制[做题要点]精神或心理刺激皮层、皮层下中枢功能紊乱调节血压运动中枢反响性增强交感神经兴奋小动脉紧张收缩肾上腺髓质兴奋心输出量增加肾小动脉收缩/ ;血压T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7.何谓疾病的原因与条件[做题要点]原因是指作用于机体的众多因素中能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疾病以特征性的因素.它是疾病必不可少的,决定疾病的特异性.如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因.条件是指那些能够影响疾病发生的机体内外因素, 包括促进或阻碍疾病的发生的因素,如营养不良、劳动过累、T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等.八、论述题1.试从糖尿病合并局部感染说明疾病发生原因和条件的关系[做题要点]糖尿病引起机体反抗力的降低可以成为感染性疾病如痔、败血症、结核病、肾盂肾炎等发生的条件,而感染是病因.2.举例说明疾病过程中损伤和抗损伤反响的表现. 它们的相互关系在疾病发生发展中有何意义[做题要点]在疾病的代谢、功能、形态学变化中可分为两大类:1.对机体有利抗损伤,防御代偿性反响;2.对机体不利损伤,损伤障碍性反响:〔1〕两者同时存在是推动疾病开展的根本动力;〔2〕两者力量比照决定预后开展的方向;〔3〕两者无明显界限,一定条件下可互相变化.举例:烧伤.3.举例说明疾病过程中的因果交替,它对疾病开展过程有何影响[做题要点]原始病因引起结果成为新的原因〔称为发病学原因〕,以此延续下去不断开展;因果转化链愈来愈向好的方向开展称为良性循环, 导致康复;因。
目 录2010年暨南大学813病理生理学考研真题(B卷)2011年暨南大学813病理生理学考研真题(B卷)2012年暨南大学813病理生理学考研真题(B卷)2013年暨南大学813病理生理学考研真题(B卷)2014年暨南大学813病理生理学考研真题(A卷)2015年暨南大学813病理生理学考研真题(B卷)2016年暨南大学813病理生理学考研真题(A卷)2017年暨南大学813病理生理学考研真题(B卷)2018年暨南大学813病理生理学考研真题(A卷)2010年暨南大学813病理生理学考研真题(B卷)暨鬲大号JINAN UNIVERSITY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学科、专业名称,生理学研究方向:考述科目名称:813探埋①.理学考生注意:所宥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统K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翎不益正一、名词解释(请从8小题中任选其中6题回答,多答不多给分,每小题10分,共60分}1、脑死亡:2、标帝碳酸«:3、细胞周期检查痘:4、无复流现象;5、全身适应综合征,6、多器官功能障碍综企征:7、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8、肝肾综合征:二、问答题(请从6个问答题中任选其中4题回答,多答不多给分,每小题15分,共60分)1、试述低钾血雅时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变化情况及!七机制。
2、试述发热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及原因.3、典型的弥散性血管内漩血(DIC)的发展过程如何分期?各期的特点如何?4、试述钙超载引起缺血-再噩注损伤细胞的机制.5、试述人类免疫缺-珈毒(HIV)导致CDJ淋巴细胞凋亡的因素和机制、6、心功能不全的锈因包括哪些因素?为什么?三、实验题:(本题3Q分,共1题,共30分)回忆本科曾经做过的病理生理学心功能的相关实验,试设计一个急性右心功能衰端动物疾病模,型,试述如何对此动物模型进行观察和睦测?考诫料目1祸理生理学共1猊,第I页2011年暨南大学813病理生理学考研真题(B卷)©暨南大学JINAN UNIVERSITY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自命题试题(B卷)********************************************************************************************学科与专业名称;生理学考试科R代码与名称:813病理生.理学号牛一注意:所仃答案必敏i写在答题纸傩,上,写在本试聘上,律不给分。
2014《普通生物学》考试大纲科目名称:普通生物学适用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动物学、遗传学、水生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医药、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态学等专业总分:150分参考书目:吴相钰, 陈守良, 葛明德.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考试题型:名词解释(20~40分),填空题(10~30分),简答题(50~70分),论述题(30-50分)考试内容一、总体要求掌握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理解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了解当代生命科学的新成就和发展的新动向。
二、教材与主要参考书[1]吴相钰, 陈守良, 葛明德.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吴相钰.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赵寿元, 乔守怡. 现代遗传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朱玉贤, 李毅, 郑晓峰. 现代分子生物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5]翟中和, 王喜忠, 丁明孝. 细胞生物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王玢, 左明雪.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周云龙. 植物生物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许崇任, 程红. 动物生物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周德庆. 微生物学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0]尚玉昌. 普通生态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三、基本内容绪论:生物界与生物学(一)生命的特征;(二)生物界的组构系统;(三)生物界的划分;(四)生物和它的环境形成相互联结的网络;(五)生物界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六)研究生物学的方法;(七)生物学和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八)生命科学的发展趋势。
第一章生命的化学基础(一)原子和分子;(二)组成细胞的大分子;(三)糖类;(四)脂质的生物学活性物质;(五)蛋白质;(六)核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