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c的继电保护设备状态信息采集管理软件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7
RCM继电保护计算管理软件RcmToolkit图形化继保整定计算软件是在系统地分析与归纳继电保护整定计算领域丰富经验的基础上研制开发的一套面向发电厂继电保护整定计算领域的软件系统,该系统按照发电厂的用户需要构建,可以完成发电厂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方面的全部工作, 是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工作的有效工具。
RcmToolkit系统具有人性化界面,操作简便,技术先进,可扩展性、通用性和实用性强,功能齐全,性能稳定。
大大减轻了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工作量,是促进发电厂安全生产和管理现代化的有效手段。
产品特点建立了一种跨越表结构的、多视角的、图库一体化的、人性化的数据管理方式。
实现了对系统参数、保护配置、保护定值等各类数据的统一管理。
提供了完善的、高度自动化的图形编辑功能。
采用面向发电厂设备描述系统参数,自动形成网络拓扑结构和计算数据;电网模型采用分层、分区的方法建立;具有故障、网络等值计算功能,计算条件可以多种、多重组合,计算结果可以进行全方位、多侧面分析。
整定配合采用自动计算与人工调整相结合。
基本条件可以设置;全过程记忆;直接在图形上进行人工调整操作,并同时采用图形和文本方式为人工调整提供足够的信息;自动生成整定计算书。
提供了包括线路保护、母线保护、变压器保护、发电机保护等的各种典型保护装置的定值表结构、通知单样式。
为用户提供了构建和扩展应用系统的开发工具。
用户可以重新构建整定配合算法;增加或修改各种类型保护装置的定值表结构、通知单样式、定值计算方法;增加系统参数、保护配置、保护定值的图形输出以及统计计算、报表输出等整定计算需要的各种功能。
系统结构系统主要功能1)系统接线图建模根据电厂的实际线路情况,绘制发电厂电气一次主接线图(包括发变组系统、6KV系统、380V 系统)。
对接线图连接的完整性进行检查,同时可以所有电气设备的参数进行输入,以进后后续的计算分析。
同时可生成系统阻抗图。
2)故障分析满足发电厂对各种故障分析的要求,根据绘制的系统接线图,选择短路点,系统对网络拓扑进行分析,对各节点进行编号,再进行短路计算。
SCADA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系统即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它是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础和核心,负责采集和处理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各种实时和非实时数据,是电网调度中心各种应用软件主要的数据来源。
SCADA 系统包括实时数据采集、数据通信、SCADA 系统支撑平台、前置子系统、后台子系统等。
数据采集包括反映物理过程特征的数据的产生,数据发送、接收和数据处理;监视控制不仅包括对物理过程的直接控制,还包括管理性控制,只下发调控指令,由厂站端或者下级调度人工调控。
通常数据采集装置和控制装置安放在厂站端,与主站端监控系统并不在一起,所以要实现数据采集和直接控制功能需要双向数据通信,普通认为数据采集是信号上行的通信,而直接控制是信号下行的通信。
一个 SCADA 系统通常由一个主站和多个子站(远方终端装置 RTU 或者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组成。
主站通常在调度控制中心 (主站端) ,子站安装在变电站或者发电厂(厂站端) ,主站通过远动通道或者广域网实现与子站的通信,完成数据采集和监视控制。
国分为五级调度,主站除接收子站信息,还以数据通信方式接受从下级调度控制中心主站转发来的信息,又向上级调度控制中心主站转发本站的信息。
厂站端是 SCADA 系统的实时数据源,又是进行控制的目的地。
SCADA 所采集的数据包括摹拟量测量 (又称为“遥测”),状态测点 (又称为“遥信”) 和脉冲累加量 (又称为“遥脉”)。
SCADA 系统的主站分为前置子系统和后台子系统,二者通过局域网相联相互进行通信。
前置子系统主要完成与厂站端及其它调度控制中心的通信,并将获得的数据发送给后台子系统。
后台子系统进行数据处理。
SCADA 把这些最近扫描的已经处理的反映被监视系统状态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
画面联结数据库,于是画面就直观地给出该系统状态的正确景象。
SCADA 为每一个量测量赋予一个状态和记录数值的变化趋势,当设备处于不正常状态或者运行限值已被超过时通知调度员。
目录第一章整定计算系统简介 41.1 系统的构成 41.2 系统特点 5第二章系统的安装和启动 72.1 数据库服务器安装及配置 72.1.1 启动安装 72.1.2 数据库安装过程 72.2 RelayCAC系统安装 82.3 系统启动 8第三章系统管理模块 143.1 引言 143.1.1 概述 143.1.2 基本概念说明 143.1.3 主界面简介 153.1.4 程序缺省参数设置 163.2 接线图管理 173.2.1 概述 173.2.2 系统管理图的建立 17 3.2.3 图形操作 203.2.4 典型应用图 223.2.5 图形高级功能 233.2.6 图形注意事项 283.3 设备台帐管理 293.3.1 一次设备管理 293.3.2 二次设备管理 313.3.3 参数导出 323.3.4 参数修改记录 333.3.5 元件参数对话框 34 3.4 运行方式管理 443.4.1 概述 443.4.2 厂站方式 443.4.3 系统方式 473.4.4 运行约束条件 483.5 用户管理 483.6 菜单和工具栏功能 503.6.1 系统菜单 503.6.2 管理工具栏 513.6.3 图形工具栏 513.6.4 右键菜单 51第四章整定计算模块 534.1 引言 534.1.1 总体功能 534.1.2 基本特点 534.2 原理级保护的整定 544.2.1 新建整定过程 554.2.2 整定风格 584.2.3整定原则及缺省参数 594.2.4 定值调整手段 604.2.5 形成整定算稿和进行定值替换 65 4.3装置级保护使用说明 674.3.1 保护装置整定计算的分类管理 674.3.2 一次设备参数及保护配置管理 684.3.3 整定计算调整界面 704.3.4 算稿和定值单的生成 72第五章定值通知单及保护装置型号管理模块 74 5.1 引言 745.1.1 模块简介 745.1.2 界面介绍 745.1.3 系统的启动 755.2 定值通知单的管理 755.2.1 新建通知单 755.2.2查询、修改、打印通知单 765.2.3导入、导出通知单 775.3 保护装置型号管理 775.3.1新建保护装置型号 785.3.2定义通知单模板 795.3.3查看、拷贝、删除保护这种型号 81第六章故障计算模块 83 6.1 引言 836.1.1 功能模块结构 836.1.2 主界面 836.2 故障计算方式 836.2.1 新建故障计算方式 84 6.2.2 故障计算方式管理 85 6.3 故障计算 866.3.1 故障计算过程管理 87 6.3.2 计算方式设置 876.3.3 普通故障设置 886.3.4 特殊故障设置 886.3.5 非全相计算设置 90 6.3.6 短路容量设置 916.3.7 故障输出量设置 91 6.3.8 故障计算结果显示 92 6.4 整定预备量计算 936.4.1 预备量计算过程管理 936.4.2 计算方式设置 936.4.3 预备量设置 946.4.4 保护设置 946.4.5计算结果显示 956.5 网络等值计算 956.5.1 网络等值过程管理 956.5.2 网络等值计算方式设置 966.5.3 等值范围及等值点设定 966.5.4 等值结果显示 976.5.5 等值阻抗图显示 976.6 短路曲线计算 976.6.1 新建/打开短路曲线过程 986.6.2 计算参数设置 986.6.3 计算/结果显示 996.6.4 保存/关闭/删除短路曲线过程 100 6.7 母线阻抗计算 1006.7.1母线阻抗计算过程管理 100。
嵌入式系统测试工具引言在当今的技术环境中,嵌入式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从家用电器到工业自动化,再到汽车电子和航空航天,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广泛且关键。
因此,确保这些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至关重要,这就需要使用专门的测试工具进行严格的测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嵌入式系统测试工具,帮助开发者提高产品质量。
静态代码分析工具CtagsCtags是一个源代码索引和代码高亮工具,它可以为C、C++、Java等多种语言生成标签文件,帮助开发者快速定位函数和变量定义。
CppcheckCppcheck是一个针对C/C++代码的静态分析工具,用于检测内存泄漏、错误的数组边界等问题,有助于提前发现潜在的错误。
动态测试工具ValgrindValgrind是一款强大的动态内存调试工具,它能够检测内存泄漏、内存访问错误等运行时问题,对于维护内存安全非常有帮助。
GDBGNU调试器(GDB)是Linux下的一款功能强大的调试工具,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可以对程序进行断点设置、单步执行、查看变量值等操作。
性能分析工具PerfPerf是Linux内核提供的性能分析工具,可以监控系统级别的性能数据,如CPU占用率、缓存命中率等,帮助开发者优化系统性能。
LatteLatte是一个轻量级的性能分析工具,专为嵌入式系统设计,可以在不干扰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收集性能数据。
仿真与模拟工具QEMUQEMU是一款开源的硬件模拟器和虚拟化工具,可以模拟多种处理器架构,用于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和测试。
ProteusProteus是一个电子电路仿真和PCB设计软件,支持模拟微控制器和外围设备,非常适合进行嵌入式系统的原型设计和测试。
结论选择合适的测试工具对于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至关重要。
从静态代码分析到动态测试,再到性能分析和仿真模拟,每一种工具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应用场合。
开发者应根据项目需求和系统特点,合理选择和使用这些工具,以确保嵌入式系统的质量和性能。
通过这些工具的综合运用,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减少后期维护成本,最终实现项目的顺利交付。
利用LabVIEW实现电气设备的智能远程监测与维护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气设备的智能化已经成为现代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传统的电气设备监测与维护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无法实时获取设备状态、无法及时发现故障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开始采用利用LabVIEW实现电气设备的智能远程监测与维护。
一、LabVIEW简介LabVIEW(Laboratory Virtual Instrument Engineering Workbench)是一种基于图形化编程的软件开发环境,由美国国家仪器公司开发并推广使用。
其特点是可视化编程,使程序员可以通过拖拽图形化元件进行程序编写。
LabVIEW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电子、自动化和工程等。
二、LabVIEW在电气设备监测与维护中的应用1. 实时数据采集利用LabVIEW开发的监测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电气设备的各种数据,如温度、电压、电流等,将数据传输给LabVIEW,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
采用实时数据采集可以帮助运维人员及时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远程控制与维护利用LabVIEW可以实现对电气设备的远程控制与维护。
通过与网络通信,运维人员可以从任何地方远程接入设备监测系统,远程执行维护操作。
比如,运维人员可以通过LabVIEW远程开关设备、设置参数、进行诊断与维修等。
这样,即便不在设备所在地,也能够对设备进行及时的维护。
3. 故障预测与预警利用LabVIEW的数据分析功能,可以进行电气设备的故障预测与预警。
LabVIEW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特定的算法来分析设备的运行状况,通过比较当前的运行数据与历史数据,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潜在故障风险,并及时发送预警信息给相关人员,以便及时采取维护措施,避免设备损坏。
4. 数据记录与报表生成LabVIEW可以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记录和存储,并生成相应的报表。
这对于设备的长期监测和维护非常重要。
基于VC的组态软件总体框架的研究与开发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组态软件是指通过计算机及相关软硬件,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和控制,实现自动化及智能化生产的一种软件。
基于VC的组态软件是应用VC开发的一类组态软件。
VC是一个高级语言开发环境,它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可靠的可视化应用程序开发方法,适用于Windows应用程序的开发。
据调研,国内组态软件市场需求量巨大,而现有的组态软件在性能和功能上仍然有待提高和完善。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计划开发一款基于VC的组态软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系统架构设计:设计系统的基本结构和模块,并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以实现各模块的数据交换和功能整合。
2. 数据采集模块:利用传感器或其他设备采集实时数据,并通过数据采集模块将数据传输给系统。
3. 数据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数据展示模块:将处理后的数据以图表、表格等形式展示给用户,方便用户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
5. 用户管理模块:实现用户登录、权限管理和数据访问控制,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6. 系统维护模块:提供系统维护和更新的功能,包括数据备份、恢复和系统升级等。
三、研究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研究内容,本研究采用以下方法:1. 系统分析:对组态软件的需求和应用场景进行详细分析,确定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2. 技术调研:对VC开发技术和相关组态软件开发技术进行调研,并选择适合本系统开发的技术和工具。
3. 系统设计:根据系统需求和选择的技术,进行系统的整体设计和模块设计,并绘制系统框架图和各模块的详细设计图。
4. 开发实现:根据系统设计和功能要求,进行程序开发和测试,逐步完成系统的各个功能和整体系统的测试和调试。
5. 系统优化:对系统进行性能优化和改进,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四、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达到以下成果:1. 建立一套基于VC的组态软件开发框架,以提升组态软件的开发效率和质量。
VENUS继电保护测试仪硬件说明书目录 (1)第一章产品功能简介 (4)第二章硬件介绍 (5)第一节VENUS面板布局 (5)第二节主要技术参数 (6)第三节操作步骤 (7)第四节使用保养 (7)注意与警告:注意与警告包含关于VENUS安全操作和使用的重要信息。
在未完全阅读和理解这些说明前,请不要使用VENUS继电保护测试仪。
如果您无法理解“危险”、“警告”、“注意”,或者“说明”,在尝试使用设备前,请联系制造商或授权服务经销商。
否则,可能会对您人身造成伤害或对设备造成损坏。
在使用电气产品时,请遵循以下基本安全措施:z VENUS应安装在清洁通风的房间。
腐蚀性气体对设备有害,高强度磁场会对设备造成干扰。
避免阳光直射及高强度光源照射。
z VENUS必须要接在三相电气插座上,该插座有接地保护。
不要用两相插座。
VENUS 应使插头、耦合器、开关保持随时可操作状态;必须放置外部电源,以便可以随时开启仪器。
z连接到VENUS上的附件必须满足相关的IEC或ISO标准(如IEC 60950 标准,该标准适用于数据处理设备)。
z VENUS在海拔低于2000米处可以按照额定功率运行。
z只有受过继电保护测试技术培训及使用过继电保护测试设备的人员才能操作VENUS。
不正确使用VENUS会对设备造成严重伤害。
z VENUS不能用于瓦斯爆炸存在的地方。
z制造商或授权服务经销商提供服务之前,用户不要对设备内部进行维修。
当以下几种情况发生时,请不要使用VENUS:a)电源线或插头损坏。
b)VENUS不能正常工作。
c)VENUS已经损坏。
d)VENUS掉进水里。
e)如果VENUS噪音很大或者突然有尖锐的声音,如果输出的空气太热或味道很难闻。
出现以上提到的注意情况,请把设备返回到制造商或授权服务经销商处检查及维修。
请不要拆开VENUS,并改变设备中的任何元件。
z当被测试的继电保护装置已经接通电源时,不要进行接线等操作。
要把继电保护供电电源完全断开,方可进行此类操作。
SCADA数据采集系统简介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全自动控制系统。
SCADA系统通过采集各种感知设备(如传感器、仪表、开关等)的数据,并进行实时监控和控制,以实现对工业过程的监控和管理。
SCADA数据采集系统的组成1. 传感器和测量设备在SCADA数据采集系统中,传感器和测量设备是最基础的组成部分。
它们用于采集各种现场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
传感器将这些参数转化为电信号或数字信号,并送往数据采集器。
2. 数据采集器数据采集器是SCADA系统中的核心设备,负责收集传感器和测量设备采集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存储。
数据采集器通常具有多个输入通道,可以同时接收多个传感器的数据。
它还可以根据需要将数据转发给其他设备,如上位机或PLC。
3. 上位机上位机是SCADA系统中的人机界面部分,负责显示和操作SCADA系统的各种功能。
上位机通常运行着专门的SCADA软件,可以实时监控各个传感器和测量设备的数据。
同时,上位机还提供了各种功能,如数据报表生成、事件报警和历史数据查询等。
4. 数据存储和分析SCADA系统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以便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决策。
数据存储通常使用关系型数据库或时间序列数据库进行存储,方便对数据进行查询和分析。
数据分析可以通过各种算法和模型来实现,以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
SCADA数据采集系统的工作原理SCADA数据采集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以下几个步骤:1.传感器和测量设备采集现场参数,并将数据发送给数据采集器。
2.数据采集器接收并处理传感器数据,并将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
3.上位机通过网络连接到数据采集器,实时监控数据,并提供各种操作界面和功能。
4.用户可以通过上位机查询历史数据、生成报表、设置报警等。
SCADA数据采集系统的应用场景SCADA数据采集系统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基于vc的继电保护设备状态信息采集管理软件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在管理上越来越深入而广泛的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在技术上已逐步成熟。
继电保护设备状态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新型课题,电力系统要可靠地运行离不开高效率的状态检修,建立或健全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信息系统是迫切的。
关键词:信息管理系统继电保护设备状态检修Visual C++应用
该文介绍了在Visual C++ 6.0环境下采用“自上而下地总体规划,自下而上地应用开发”的策略开发一个继电保护设备状态信息采集管理软件的过程。
1 绪论
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常工作与否将对电力系统的运行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如何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也就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重要课题。
继电保护的设备、参数及定值管理等工作关系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其责任重大、技术性强,要求极为严格。
本软件采用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技术,结合数据库技术进行开发,将所有的信息都存贮到数据库中,很好地解决了数据共享和完整性问题,实现了信息的综合智能管理,减轻了运行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得电网的继电保护管理工作规范化、智能化和现代化。
2 软件的设计流程
本软件基于VC++6.0软件MFC工程,和Access2003数据库软件设计出适合于数字式继电保护装置的状态信息采集管理软件。
2.1 基于VC++6.0界面设计
2.1.1 新建工程
打开VC++6.0软件,点击文件按钮新建工程,输入好将要设计的软件名称后点击MFC AppWizard[exe],选择单文档后将进入软件设计界面。
左侧Class view界面是对应工程中所有的类,中侧Resource view 界面是对软件界面进行修改,右侧File view界面是工程中的文件,每个树状图中都代表着软件的各个部分,所以对软件的设计离不开对这些树状图的整体掌握。
2.1.2 菜单设计
点击Resource view中的Menu按钮将出现一排可编辑的菜单栏,将所需的按钮名称填入后即可出现图1所示的结果。
菜单栏界面设计好后,可对部分按钮进行消息响应,右击需要响应的按钮,填好相对应的ID。
Ctrl+W打开建立类向导,选择相对应的Project和Object IDs后,在Message中选择Command,选择完毕
后即可Add function。
选择Edit Code即可跳入到Class view中的CMainFrame进行代码编辑。
2.1.3 部分界面的设计
打开Resource view,右击Dialog可进行对软件的整个界面设置,添加IDD_DIALOG_LOGIN后可对登陆界面进行设计.对登陆界面进行编辑后即可得到想要的界面,设计好后,可对部分按钮进行消息响应。
添加IDD_DIALOG_JILU可对本软件的信息查看窗口进行设计。
添加IDD_DIALOG_COMPARE可对本软件的数据比较窗口进行设计。
如若对其他窗口进行编辑,方法如上所述。
2.1.4 主界面的设计
点击Bitmap选择合适的bmp图片,Class view中右击新建变量单元,,并添加,写入壁纸代码即可。
如若对软件界面的中央添加按钮则点击Class view中的CDianliView,添加如右图所示三个变量,再添加,进行代码编辑即可。
2.2 基于Access2003创建数据库
2.2.1 新建数据库
创建任何一个数据库的第一步是仔细的规划数据库,设计必须是灵活的、有逻辑的。
数据库是一种存储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操作的工具。
它的作用在于组织和表达信息,简而言之,数据库就是信息的集合。
2.2.2 表设计
(1)PASSWORD表结构(表1)
(2)主体数据表(表2)
2.3 建立MFC工程的数据库连接
2.3.1 新建表单
在ACCESS中新建数据库为PASSWORD和主表体,PASSWORD 用于存放管理员的用户名和密码而主表体用于存放装置状态信息。
保存在当下文件夹中。
(图2)
2.3.2 建立ODBC数据源
在控制面板中建立PASSWORD和主表体的数据源,数据源名字为STU。
2.4 软件的生成与保存(图3)
当软件设计完毕后,将该软件选择为Release,点击工具栏上的组建和执行按钮,如软件编程中存在错误,则Visual C++会在下方窗口进行错误提示。
执行完毕后,系统会自动保存你所设计的工程,程序会在Microsoft Visual Studio\MyProjects\DianLi\Release文件夹中生成exe文件,即为所开发的软件。
3 软件的运行测试
3.1 系统开发及运行环境
该运行环境的规定是保证本需求说明的功能得到实际真正体现的基础。
(1)运行环境Windows98或更高版本的操作系统
数据库系统:Microsoft Visual C++ 6.0
(2)开发环境
开发工具:Microsoft Visual C++ 6.0
数据库系统:Microsoft Visual C++ 6.0
3.2 软件运行情况
3.2.1 界面情况(图4)
(1)使用用户名aaa密码123进入主界面,如图5所示。
(2)点击10kV线路出现窗口,会出现图6所示的记录修改界面。
(3)添加记录
点击添加记录后则会出现已添加记录界面,可以进行数据添加和修改。
(4)数据的比较
数据添加完成后,可以在数据比较界面进行简单地比较,若线路或设备出现异常,可进行对事故的预警。
3.2.2 运行情况
软件运行基本实现了数据的添加、编辑、查询、比较、保存等功能,因此可以为状态检修提供信息参考。
4 结语
本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解决,从上到下进行逐一分解。
软件易于操作,易于理解。
操作灵活方便,简单扼要,其中主要功能大多集中在所使用的窗口界面上,通过大量的按钮直接对窗口操作,这样一来,用户操作起来方便,要进行那些工作一目了然。
在功能实现上,软件完成了各方面信息的查询、修改、添加、删除等基本功能。
更重要的是对用户的访问权限进行了限制,保证了系
统的安全性,也保证了合法用户的权益。
参考文献
[1] 吴杰余,张哲,尹项根,等.电气二次设备状态检修研究[J].继电器,2002.
[2] 周俊,马永才,徐翏,等.微机型继电保护设备运行分析及状态检修的探讨[J].浙江电力,2005(5).
[3] 张卓,齐秀波,初忠.电力企业继电保护信息管理系统[J].东北电力技术,2004,8:49-52.
[4] 贾长朱,王剑锋,刘继平,等.远程分布式继电保护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0,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