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15
什么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人的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些因素对于塑造个人的个性、智力、情绪以及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影响人发展的关键因素。
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会决定人的生理和心理特质,包括个人的身高、面容、智力等。
我们从父母那里继承了一部分基因,这些基因决定了人的天赋和潜能。
例如,一些人可能天生具有艺术天赋,而另一些人可能拥有出色的运动才能。
遗传因素对于一些方面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并非是决定性的。
2.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指人们所处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社会因素包括家庭、朋友、教育、经济条件等。
这些因素对个人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庭的价值观念、教育方式对个体的价值观念、社交技能以及学业成绩等产生深远影响。
朋友和同伴对青少年的发展也非常重要,他们能够提供支持、友谊和社交机会。
教育水平和质量也会影响个人的发展,一个好的教育环境可以培养人的智力和社交能力。
经济条件也会对一个人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较好的经济条件为个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3.个人因素:个人因素包括个体的个性、兴趣、能力和态度。
个性是指个体的心理特质和行为模式,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情感表达、社交能力等。
兴趣和能力是个人对一些特定领域的偏好和擅长,例如音乐、艺术、体育等。
态度是指个体对于其中一种事物的看法和对待方式,积极向上的态度能够促进个人的发展和成长。
4.生活经历:个人的生活经历和遭遇也对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生活经历可以包括正面或负面的事件,例如失去亲人、环境灾难、重大挑战等。
这些经历会对个人的情绪和心理产生深远的影响。
正面的经历可能激励个人追求成长和成功,而负面的经历可能导致个人产生压力和挫折感。
然而,这些挑战也为个人提供了机会,通过面对困难和克服障碍,个人可以获得成长和发展。
5.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认知和理解。
个体对自己的意识和认知能力决定了个人的行为和决策方式。
自我意识可以帮助个人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能,并为自己定下目标和计划。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首先,遗传与环境因素是影响人身心发展最基本的因素之一、遗传因素决定了一个人的基本体质、智力等方面的潜力,但环境因素则可以对这些潜力进行发掘和开发。
例如,身高的遗传因素在很大程度上由父母决定,但如果得到良好的营养和饮食习惯,可以使身高得到更好的发展。
其次,教育与家庭因素对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家庭环境的温暖与否、家长的教养方式、家庭的价值观念等都会对个体的身心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例如,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家庭环境可以使个体具有良好的自尊心和安全感,有助于个体身心的健康成长。
此外,社会与文化因素也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
社会环境的良好与否,社会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都会对个体的身心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例如,一个和谐、平等的社会环境可以促进个体积极性格的形成,有助于个体良好的心理发展。
另外,个体自身的努力与选择也是影响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
个体通过学习、实践和培养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可以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例如,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培养兴趣爱好和人际交往,可以提高个体的社交能力和沟通能力,从而对个体的身心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有遗传与环境因素、教育与家庭因素、社会与文化因素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个体的身心发展。
对于个体来说,要通过良好的饮食、适度的锻炼、积极的心态等方式,促进自身身心的健康发展。
对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来说,应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为个体的身心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同时,个体自身也应通过学习和努力,发掘自身的潜力,实现积极、全面的身心发展。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和作用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复杂且持续的过程,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它们的作用。
1. 基因和遗传因素:基因是我们身体和心理特征的主要因素之一。
我们从父母那里继承了一部分基因,这些基因会对我们的身高、体型、智力水平、性格特点等方面产生影响。
2.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氛围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都会对个体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例如,一个稳定、支持和有爱的家庭环境可以促进个体的自尊心、抗逆力和心理健康。
3.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包括教育、社交环境、文化和经济背景等。
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和教育资源可以促进个体的自我规划、学习和发展。
而贫困、歧视和不平等等社会问题则可能对身心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4. 学习和教育:学习和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我们能够获取知识、培养技能和发展才能。
教育的质量和内容决定了一个人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成果,对个体的认知、情感和社交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5. 个人经验和社会互动:个人经验和社会互动对身心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
个体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学习社交技能、共情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个人的经历和体验也会影响其对自己、他人和世界的理解和认知。
6. 生活方式和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对身心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良好的营养、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和有效的应对压力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个体的身体健康、情绪状态和认知能力。
总之,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基因、家庭环境、社会因素、学习和教育、个人经验和社会互动,以及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了解和重视这些因素对身心发展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支持个体的全面发展,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和幸福。
论述影响人发展的因素
人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几个主要的方面。
首先,遗传基因因素。
个人的遗传基因往往决定了身体和大脑的组织的特点,这对于个人在生理、智力、认知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环境因素。
环境不仅包括了自然环境,还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这些环境因素会对人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例如,在贫困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通常更容易受到诸如营养不良、教育资源紧缺等方面的影响,这有可能对他们的未来学习和职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第三,教育因素。
个人的教育背景和经历也会对其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通过不断学习和掌握知识与技能,个人能够快速适应社会环境并获得职业上的成功。
第四,心理因素。
不同的人具有着不同的性格和心理特点,比如个人的稳定性、内向外向等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会对个人的自信、情感和行为产生影响。
第五,经济因素。
个人的经济状况、职业选择等也会对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例如,可以考虑到缺乏资金难以接受高等教育,工作机会变少,这将会影响到个人在职场上的成长发展。
最后,社会与文化因素。
个人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文化背景和
社交能力等也会对其发展产生影响。
不同的文化和社交环境所塑造的社会认同、观念、和技能都会对个人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个人发展是一个多方面、综合性的过程。
只有承认并全面理解可能影响个人发展的因素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促进个人的发展和成功。
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
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能动性等方面对人发展的影响。
(1)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①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②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
③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④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作用的大小不同。
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理上的可能性,但人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并不决定于人的遗传素质。
不能因其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可能性,就夸大遗传素质的作用。
(2)环境在人发展中的作用:
①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
②环境的给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
③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制约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活动。
尽管环境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但它并不能简单地决定人的发展。
其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我们反对过分夸大环境作用的“环境决定论”。
(3)个体的能动性在人发展中的作用:
①个体的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
②个体的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
③个体的能动性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
个体的能动性是决定人发展的主要因素,我们在现实的生活中,应该主动调动个体的能动性,促进个体的发展。
(4)教育对人发展的重大作用:
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②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因为知识具有认识、能力、陶冶、实践价值。
③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的重大作用。
它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遗传:遗传为个体提供了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包括遗传素质和遗传特征。
这些遗传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体的智力、性格、体质等,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限制。
2. 环境: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它们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
环境因素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对个体的成长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学校、社会文化、经济状况等。
3. 教育:教育是影响个体发展的重要社会活动,它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对个体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产生深远影响。
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尤其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
4.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包括个体的动机、兴趣、态度、自我意识等。
个体通过自己的选择和努力,可以主动地影响自己的发展路径和速度。
5. 社会实践:个体在社会实践中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参与社会活动,不断学习和适应,从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社会实践是个体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重要途径。
6. 心理因素:个体的心理状态,如自尊、自信、自我效能感等,也会影响其发展。
积极的心理状态有助于个体更好地面对挑战,实现自我提升。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个体的发展。
遗传提供了发展的潜在可能性,环境和教育则为这些可能性的实现提供了条件,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则是推动发展的关键动力。
在实际生活中,个体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
影响个人发展的因素个人发展是指一个人在生活中不断成长、学习和进步的过程。
它涵盖了各个方面,包括个人能力的发展、职业的发展以及人际关系的发展等。
影响个人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下面将从家庭环境、教育背景和个人努力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家庭环境是影响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家庭是个人成长的第一课堂,在家庭中,孩子从小就接受父母的教育和熏陶。
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家庭对一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
如果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环境积极向上、关爱有加,孩子会更加自信、乐观,对未来充满希望,从而有利于个人的发展。
相反,如果一个人成长在一个不稳定、矛盾重重的家庭环境中,可能会对个人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其次,教育背景也是影响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它通过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对个人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一个人所受的教育水平、学校的质量、老师的教育方法等都会对个人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高质量的教育会帮助个人提升学习能力、扩大知识面,并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为个人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反,如果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质量较低,教育资源匮乏,可能会限制个人的发展机会。
另外,个人的努力也是影响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个人的发展需要自身的努力和付出。
个人努力体现在个人的学习态度、工作态度、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等方面。
一个有上进心、勤奋努力的人,一定会取得比较好的成绩和发展。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个人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从而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同时,个人还可以通过良好的职业规划和目标设定,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
此外,个人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也会对个人的发展产生影响。
一个人在社会中不可避免地需要和他人进行交往和合作。
良好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有助于个人获取更多的机会和资源,拓宽发展的空间。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和作用关键信息:1、遗传因素:对身心发展的影响及作用。
2、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身心发展的影响及作用。
3、教育因素:在人身心发展中的重要性及作用。
4、个体主观能动性:对个人发展的推动作用。
11 遗传因素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111 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例如,神经系统的某些遗传特性会影响人的智力发展,人的身高、体重、外貌等生理特征也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制约。
112 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及其阶段。
某些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才会表现出来,例如,儿童的骨骼、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发育都有一定的顺序和规律。
113 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随着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作用,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地发生变化。
12 环境因素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21 自然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自然条件。
良好的自然环境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发展,而恶劣的自然环境可能会对人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不利影响。
122 社会环境包括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和积累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会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123 社会环境中的社会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传统、科技水平等都会对人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例如,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和目的,文化传统影响着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13 教育因素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131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132 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133 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他们受过专门的训练,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简述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第一节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影响人发展的因素:遗传。
生理成熟状况(年龄、性别)。
教育和社会经验。
在人的发展中,遗传是内因,生理成熟等外部条件是影响人发展的外因,但外部条件的作用也离不开人的主观努力,即必须通过人的自身因素才能起作用。
遗传素质是由遗传决定的个体最基本、最持久的特征,它包括体质特征、神经类型、感觉器官、大脑、内脏、血型、毛发、指纹、人格、智商、情商等,是一种先天素质,受遗传因素制约,但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环境。
环境对人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家庭、学校、社会)。
良好的家庭教育,社会环境有利于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而不良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可能给儿童的心理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人们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活和活动,并且接受这种社会关系的影响,每一个社会关系都是一种客观存在,都有其特定的作用。
其中最核心的社会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可见环境因素对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并且还有广泛性,其中物质环境对人的发展尤为重要。
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总之,人们的活动以及他们的结果都会影响到周围的环境,反过来,环境也会影响人们的活动及其结果,并且还会通过人的活动反作用于人的活动,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了复杂的相互关系。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因此不能孤立地看待人与环境的关系。
对于个体发展来说,教育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它对人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但它是以遗传和环境提供的已有的发展水平为基础的。
发展的过程就是教育与发展相互作用的过程,只有在人的遗传和环境提供的已有的发展水平基础上,才能形成个体的发展。
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1、遗传(内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是个体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环境(外因),人的身心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最主要的是人所处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并且还有广泛性,其中物质环境对人的发展尤为重要。
良好的家庭教育、社会环境有利于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简述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人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包括遗传、环境、教育、社会文化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介绍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一、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指人类基因组中的遗传物质对人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这些遗传物质不仅决定了人的生理特征,还决定了人的智力、性格、健康等方面的发展。
例如,孩子可能会继承父母的某些特征,如眼睛的颜色、身高、体型等。
此外,遗传也会影响人的智力和性格。
一些研究表明,智力和性格有很大的遗传成分。
二、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生活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等。
这些环境因素对人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生活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可以促进孩子的身体和智力发展,而不良的生活环境则可能导致孩子的身体和智力受到损害。
此外,社会文化环境也会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
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会塑造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影响人的性格和行为。
三、教育因素教育因素是指人们受到的教育对其发展的影响。
教育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还包括对人的思想、品德、行为等方面的培养。
一个良好的教育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智力、品德和创造力。
此外,教育也可以帮助人克服一些不良的习惯和行为,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四、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是指社会对人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制度、社会文化、社会道德等。
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会影响人的思想、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例如,社会主义制度强调人的平等和公正,鼓励人们追求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而资本主义制度则强调个人利益,鼓励人们追求财富和地位。
此外,社会道德也会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
一个良好的社会道德可以促进人的品德和行为,而不良的社会道德则可能导致人的道德沦丧。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遗传、环境、教育、社会文化等方面。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决定了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
因此,在促进人的发展方面,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帮助人们实现全面发展。
对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理论的认识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陈遥学号:2010213982人的发展取决于多种因素,是诸种因素相互作用与建构而形成的结果。
从教育学课堂上所学可知,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为: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能动性。
我出生在一个教育家庭,我的父亲是一个高中数学老师,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生活实例来阐述我对这些影响因素的认识。
一、遗传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
如果没有遗传的生理条件,人的发展就无法实现。
比如一个智障儿童,他的思维能力已经在正常人之下,无法和正常人一样学习语言和科学文化知识,需要的是一种特殊的教育。
我有个亲戚的儿子就是智障儿童,现在也不能算是儿童了,他比我大两岁,但是现在智力水平只有十岁一下的儿童的智力水平。
九岁的时候他被送到小学去读书,但是因为智力水平低下,学了不到一个学期,什么都没有学会就退学了,到目前为止一直只是在家里呆着。
而智力这个东西恰恰就是我们的生理前提。
当然,不是说人的发展就是由遗传决定的,这种遗传决定论是错误的。
因为遗传素质只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不能决定起现实性。
我的生活例子中也有这样的经历。
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和我同班的一个女生是中途转来我们学校的,当时她的成绩一直稳居我们班上的第一名。
她基本上不用怎么学,随便一考就能得到满意的分数。
让班上好多人都好生羡慕,当然也包括我。
升到初中,我和她又分在了同一个班,当然,我一直以为她是不可超越的,但是到了第一次月考,她出乎意料的得了班上的倒数。
据了解,她的学习方法还是延续小学的学习方法,不怎么自己看书复习,只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好了。
而这样一种方式在初高中已经丧失了作用,她的高智商也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到了高中,她的成绩就已经跌落的很厉害了,她甚至已经放弃了学习。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没有充分利用遗传素质给人的发展提供的可能性的例子。
随着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作用,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的发生变化,这就说明了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哪些因素影响个体的发展
1、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也就是先天因素,是个体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生理基础;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影响。
有些人天生性格比较内心或胆小或三分热情,缺少坚持,这些会对其发展产生阻力。
有些人天生对数字敏感或领悟能力强,那么会对其发展有优势的因素,决定人生的很多可能。
2、环境影响。
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而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积极的环境让人有很好的发展,消极的环境会毁掉一个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因素非常重要,所以有“孟母三迁”。
3、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具有其独特的功能,例如加速个体发展、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等。
良好的教育是人发展的重要渠道,受教育程度不同人的认知水平也是不同的,自然发展的高度也不同。
4、个体主观能动性。
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这可以说是后天的努力,这个是可以通过主观意识去改变,取决于人的意志力。
而消极懒散的人就是个体主观能动性差的人。
即使前面三种因素都不好,而个体主观能动性强的话是可以改变人的命运,让可以人往好的方向发展的。
影响人的发展的四大要素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是遗传、环境、教育和主观能动性.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不仅影响人的智力,也影响人的个性特征。
每个人表现出来的智力水平和个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都受遗传基因的影响.个体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
个体遗传素质的差异不仅表现在体态、感觉器官方面,也表现在神经活动的类型上.婴儿一出生,就会有不同的表现,有的安静,有的大哭大闹;一两岁的儿童对外部世界的反应就有快有慢,有的敏感,有的迟钝。
现代遗传学研究证明,遗传基因的物质基础在于核糖核酸排列及其活动的差异。
一个先天禀赋优异的儿童,如果后天得到良好的教育,在某些方面发展得更快、更好是完全有可能的;一个天生弱智的儿童,对他的发展自然是非常不利的。
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对22.8万名儿童的调查发现,低能儿占同龄儿童的3%~4%,而低能儿中有50%以上是先天因素造成。
所以,我们必须承认遗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
我们需要关心的是,怎样创造条件使具有不同先天素质的人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
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从过程结构的角度看,包括活动主体的需要与动机,指向的客体对象,活动的目的、内容、手段与工具,行为程序、结果及调控机制等基本要素。
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由生理、心理和社会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
每一层次的活动对个体身心发展都具有特殊的和整体性的影响。
一个体主观能动性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
它是人这一有机体与环境中的物质发生交换的过程,为维持人的生命服务,与人的身体发展直接相关,也是其他方面发展的基础。
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
心理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它是人对外部世界能动的、带有个体性的反映,也包括人对自己的意识、态度与倾向,其中最基本的是认识活动。
影响个体发展的基本因素:总体看来,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学校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等。
一、遗传遗传,也叫遗传素质,是指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形态、结构以及器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2、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3、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二、环境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部分。
1、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
2、环境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
3、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
4、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
三、教育(学校教育)教育,从逻辑上既是特殊的实践,又是特殊的环境。
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青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
1、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2、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学校教育在影响人体发展上的特殊功能)(1)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实现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的条件四、个体主观能动性。
简述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个体身心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社会经济背景以及个人内在因素等。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些因素进行简述:一、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个体的智力、体型、性格、疾病易感性等方面都受到基因的影响。
例如,一些遗传缺陷可能导致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增加疾病的风险。
此外,遗传基因也可能影响个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包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注意力集中、情绪管理能力等。
二、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胎儿期到成年期,个体所处的环境能够对身体发育、心理发展和学习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例如,不良的家庭环境、社区环境、学校环境等可能对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强调亲密关系和支持的环境可能有助于个体建立健康的情感关系和心理抵抗力。
三、生活方式个体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睡眠、锻炼等方面,这些因素能够对身体和心理产生影响。
例如,良好的饮食习惯能够提供身体所需营养,促进健康的生长发育;规律的睡眠可以维持身体的生物钟,促进睡眠质量和身心康健。
而不良的生活方式可能导致肥胖、生理不平衡、睡眠障碍等问题,影响身体和心理健康。
四、社会经济背景社会经济背景是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些研究发现社会阶层、财富和教育程度水平等社会因素能够对身心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
例如,社会经济背景较差的人可能面临更高的心理压力和更差的生活条件,这些因素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五、个人内在因素个人内在因素也是影响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在这个方面,内心的信仰、态度、个性和自我认知等都对身心健康产生影响。
例如,个体极度自卑、自我否定,有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情感问题,影响身心健康。
总之,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了解并关注影响身心健康的因素,有助于促进身心健康和学习,同时尽可能提升个体的全面发展。
简述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1、教育因素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方面。
教育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早期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未来。
2、遗传因素这里所说的遗传因素主要是指生物遗传的特点。
如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遗传素质既受到先天的制约,又受后天环境与教育的影响。
这种制约与影响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受到遗传素质的深刻的、巨大的影响。
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里通过早期教育或学习能使大脑产生神经细胞的突触和树突,从而建立和完善神经系统,促进身心的健康成长。
3、家庭环境因素家庭是人出生后最初生活的场所,也是人一生中所接触时间最长的场所。
家庭的生活环境,尤其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教养态度,以及家庭的人际关系等对人的心理品质形成都有极大的影响。
4、生理成熟因素第二,生理成熟因素主要包括神经系统机能成熟、身体运动机能成熟和自我意识成熟等。
其中前两者是在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实现的,它们依赖于后者,即由环境刺激引起的反应性改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适应性变化。
5、社会文化环境因素人作为社会人是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任何一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并且通过一定的文化活动而受到影响。
因此,我们在探讨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时候,必须把它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放在整个社会文化背景中去考察,只有这样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5、社会文化环境因素人作为社会人是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任何一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并且通过一定的文化活动而受到影响。
因此,我们在探讨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时候,必须把它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放在整个社会文化背景中去考察,只有这样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总之,人的发展是人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总之,人的发展是人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遗传因素2、生理成熟因素3、社会文化环境因素4、个人主观努力5、个人生活环境人的身心发展,是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影响人身心等发展的因素较多,但最主要的有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学校教育以及作为个体的人本身的主观能动性等。
这四个方面的因素相互联系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从不同的侧面促进着或制约着人的发展的进程与质量。
(一)遗传素质: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遗传素质为人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
遗传素质是指人从祖辈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有机体的形态、构造、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
首先,人的发展总是要通过遗传途径获得生理组织和—定的生命力的,没有这个前提,任何发展都是不可能的。
其次,遗传素质的特点一方面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另一方面又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及其阶段。
人的遗传素质是逐渐成熟的,它为一定年龄阶段的儿童身心发展特征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第三,遗传素质是有个体差异的,这为人身心发展的差异提供了不同的生理基础。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制约着人身心的发展。
如人的大脑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不同,会影响人们才能的发展。
由于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在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方面的特点不同,人也就有不同的气质和性格。
第四,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虽有重要作用,但不能起决定作用,必须在一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才能转化为现实性。
比如说,人们的知识、才能、思想、观点、兴趣、爱好等都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
如果离开了后天的环境和教育,遗传所赋予人的发展可能便不能变为现实。
此外,遗传素质本身也可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正常情况下,基因是稳定的,但是也具有巨大的变异潜力。
总之,遗传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没有这个前提是不行的,但又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
鉴于遗传素质在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在教育中也有一些与之相应的举措,如优生教育、潜能开发等。
(二)社会环境:人的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和积累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简言之,即个体所接触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在社会实践中接触到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和家庭生活,还包括同邻里、亲戚、朋友的交往等。
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人的发展取决于多种因素,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与建构而形成的结果。
人们对这些因素有不同的划分,对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也有不同的认识。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可以区分为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主要指环境的影响,部因素主要包括人的遗传素质、过去经验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关于对影响人的发展因素的这一区分,需要说明这样几点:第一,上述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并不是等同的,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情形中,其作用力是有强弱之分、方向之别的。
在儿童发展的早期,遗传因素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比较大,随着年龄的增长,遗传对人的发展作用相对减弱。
第二,将教育作为影响人的发展的环境因素中一个组成部分,并不意味着否认或低估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独特的不可取代的作用,因素的类别与各因素影响的大小之间没有必然性的联系。
教育不能作为一个纯粹的外部因素。
从教育的三要素来看,教育既可以是影响人发展的外因也可以是因。
第三,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外部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几乎不存在固定的因或外因,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条件下,外部因素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
第四,这些外部因素是密不可分、互相影响的。
外因通过因而起作用,而现有的因又是在过去外因的影响下形成的。
比如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主观能动性的发展又会影响环境对人的影响。
第五,在个体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人的实践活动是使外因发生相互作用的桥梁。
在人的发展中,活动是使主体与客体之间、外因之间相互作用的根本性因素。
也正是藉着活动,外部因素才对人的发展发生作用,儿童是在自身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中接受环境的影响的;儿童发展的因也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发挥作用。
离开了活动,儿童的因就不可能与外因产生联系.儿童在发展的可能性就不可能通过外因作用而转化为现实性。
我们认为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包括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
下文将对这些基本因素进行探讨。
其中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将在第三节进行着重论述。
一、遗传素质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遗传是指个体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
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在遗传下来的生理解剖特点中,生理特点指功能特点,如出生后感觉的灵敏度、知觉的广度、注意的持久性、记忆的强度、思维的灵活性等。
解剖特点是指机体的器官和系统的结构特点。
(一)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理前提和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在上节中我们已经述及,自然属性,即人的生理方面的特点是人的自然基础,是人的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发展的前提。
没有这个前提人就无法得到发展。
一个先天失明的人就不能发展视觉,成为画家;一个生来就聋哑的人,也就不能发展听觉,成为音乐家;一个无脑畸形儿或染色体畸变者,无论外在条件如何优越,都无法使他们得到正常人应有的心理发展。
人的遗传素质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潜藏着发展的巨大可能性,这也是人的发展优于动物的地方。
尤其是人的神经系统和大脑的构造与机能,对于人的发展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人的大脑皮层上有一百几十亿个神经细胞(即神经元),神经元一般分为细胞体(或称胞体)、轴突和树突三部分。
神经元通过树突接受外来刺激(信息),经细胞整合后再通过轴突将信息传递出去。
一般的学习就是神经元凭藉这种对刺激的反应功能和传导功能而建立的干百万个暂时的神经联系。
因此,从脑的生理机能而言,人脑组织的复杂性,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能。
这种潜能提供了人的接受教育和发展各种才能的可能性,亦即区别于动物的巨大的发展可能性。
但是,这种发展的可能性还是无定向的。
具体的发展过程和方向还有赖于出生后的环境的影响和个体的主动性的发挥。
(二)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年龄特征作为一种状态,所谓生理成熟指的是个体受遗传素质制约的生理机能和构造的变化在一般的年龄阶段所达到的一般程度。
作为一种过程,成熟是由一系列遗传因子控制的程序。
成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成熟的规律规定了个体身体发展的基本路线和状态。
按照正常的发展,个体到了某一年龄阶段就应出现该年龄阶段应出现的年龄特征,如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和青年期都各自具有不同生理发展的特征。
人的身心发展是个渐进的成熟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是从缓慢的量变飞跃到质变的过程。
由于新质的出现,人的发展就从前一个阶段达到另一个新的阶段,并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
这种阶段性的形成是与人的年龄相关的,并在一定程度上要受到遗传素质生理成熟水平的制约。
心理学家格塞尔同卵双生子的爬梯实验,就是对遗传素质成熟程度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水平的有力证明。
皮亚杰等人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也是以在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的基础上发生的认知结构的变化为依据的。
教育就是要遵循人的遗传素质的这个特点,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教育的容和方法应该有所不同。
(三)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前已述及,人的自然属性的基本特点是遗传和变异性。
遗传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也就是说,每个人的遗传素质是不会完全相同的。
遗传差异是指由遗传基因的不同而引起的个体生理和心理的差别。
个体遗传基因的差别,会给人的身心发展留下深刻的印记,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生理上,遗传控制个体的先天解剖特征和生理机能,致使不同的人在机体构造、形态、感官、神经系统上呈现出差异。
即使是同卵双生子,他们的基因型是相同的,但是在机体的构造和机能上也有不尽相同的特点,如感觉器官、神经系统等的构造和机能都会具有不同的素质差异。
巴甫洛夫利用条件反射的方法揭示了人的神经过程的强度、灵活性和平衡性等的差别;心理上,遗传会给个体的能力发展和性格气质的形成带来一定影响,是人们心理状态各不相同的自然前提。
如每个人的身上表现出来的不同心理特点,如智力水平、才能、特长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受着遗传素质的影响。
由于遗传素质上的差异,有的人易于发展成一名善于思辨的科学家,有的人易于发展成一名有才能的音乐家,有的人易于发展成为一名优秀的体育运动员。
鉴于此,我们要高度重视优生问题。
(四)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随着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作用,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地发生变化,这说明人的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就遗传基因来说,它决定了个体在生理上的、结构上的,甚至行为上的潜在性能,但并非所有的潜在性能都必定可以在那个正在发育着的个体中获得实现。
许多事实证明,一个在遗传素质上神经活动属于强而平衡、灵活的人,在不良的环境和教育下,也可以变成类似神经活动弱而不平衡、不灵活的人;一个在遗传素质上神经活动属于强而不平衡、不灵活的人,在良好的教育下,也会变成很有涵养、很守纪律的人。
科学实验还证明,神经细胞中核糖核酸的含量与人在积极活动中所接受的感觉刺激有直接联系,刺激的数量和种类可以加速或延缓先天的生长因素。
根据形态学的研究证明,视觉输入的刺激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大脑皮层的厚度、神经元的大小、树突分支的多少、视神经的精细等。
人的生活经验证明,人们由于长期进行某一方面的训练,就可以使脑的某一方面反应能力提高,如印染技工可以比一般人具有较强的颜色鉴别能力,酿酒老工人具有较敏锐的鉴别酒质的能力。
人的遗传素质发展的过程,也因人的生活条件的不同,可以提前或推迟。
所有这些,都说明遗传素质是具有可塑性的。
(五)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影响的大小与其本身是否符合常态有关人的遗传素质大部分处于常态。
对遗传素质处于常态的人来说,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便不起决定性作用。
然而,对处在常态两端的各占3%一5%的个体来说,遗传素质对其便常常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先天的生理缺陷或弱智决定了一个儿童终生处于低能状态;而对超常儿童来说,则因他具备了一般人不具备的极优越的天资,如果后天提供好的发展条件,就会使他在某方面的发展,达到他人无可比拟的水平。
遗传上的这种差异不是通过简单的后天的努力就可以得到弥补和改善的。
(六)遗传素质对人的影响在人的发展的不同阶段作用不同前联心理学家鲁利亚经研究指出,至学龄中期,人的复杂的心理活动方式,遗传已对它几乎没有影响。
原因有二:一是发展作为从潜在到现实的过程随时间推进,潜在已成现实或潜在错过了变为现实的过程,潜在因素的作用就变弱了;二是随着个体的发展,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逐渐增多与增强,人的心理发展也趋向高级复杂,故遗传的作用就相对减弱。
讨论: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说:“人的智慧80%决定于基因,17%决定于训练,3%决定于偶然因素。
”美国斯坦莱·霍尔也说:“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上述说法表明了什么观点,你如何看待?二、环境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一)环境的定义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
环境按成分和性质为标准,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指环绕着人类并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界,主要有大气、土壤、水、岩石、植物、动物、太阳等。
社会环境指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和积累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人与人之间复杂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等。
它是人类世代创造的产物,也是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基础。
自然环境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客观条件,社会环境则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人从出生起就面对现实社会而不能选择,只有认识和适应这个现实的社会环境,人才能生存并获得自身的发展。
环境按构成围的大小为标准,又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
大环境指个体所处的总体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对于同一地区的相同时代的人来说,他们所处的大环境基本一致,小环境则千差万别。
一般来讲,大环境限制了个体发展的总的程度和水平,小环境对个体的发展的作用更为具体和直接。
(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均有影响作用。
自然环境影响到生活在一定地域的人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生产生活的方式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这对于人的身心发展是有很大影响的。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地域的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改造能力不断提高,使得自然环境对人的身心的直接影响作用在相对的减弱。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更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
因此,关于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1. 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现实条件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外在的客观基础和特定条件,它是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基础。
人总是在一定环境的影响下,发展着身体,获得一定的生活知识和经验,形成各种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
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社会阶级与阶层中生活的人,他们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知识才能和行为习惯都有明显的差别,每个人的思想、品行、才能与习性无不打上历史、地域、民族文化和社会阶级与阶层的烙印。
一个人的身心能否得到发展和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与他的社会环境分不开,环境是人得以发展的现实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