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考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68.00 KB
- 文档页数:9
《规划设计》题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城市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升城市美观B. 促进经济发展C. 合理布局城市空间D. 增加人口数量2.在居住区规划中,以下哪项不是必须考虑的?A. 日照和通风B. 交通便利性C. 周边商业设施D. 土壤类型3.绿地规划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是什么?A. 提升城市温度B. 改善城市环境C. 增加城市人口密度D. 减少城市交通流量4.下列哪项不属于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A. 功能性原则B. 艺术性原则C. 经济性原则D. 随机性原则— 1 —5.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哪项因素不是必须考虑的?A. 地质条件B. 气候条件C. 政治制度D. 个人喜好6.以下哪种方法是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常用调研手段?A. 问卷调查B. 实验室研究C. 文学创作D. 美术创作7.在城市规划中,哪个因素对于防灾规划至关重要?A. 建筑风格B. 人口密度C. 避难场所设置D. 绿化面积8.交通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增加交通拥堵B. 提高出行效率C. 减少汽车数量D. 提升油价9.下列哪项是城市景观规划的主要任务?A. 减少城市绿化面积— 2 —B. 破坏自然景观C. 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D. 增加城市垃圾量10.在进行旧城改造规划时,应优先考虑什么?A. 拆除所有旧建筑B.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C. 增加高层建筑数量D. 减少公共设施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城市规划的核心任务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合理配置。
2.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绿地的主要功能包括__________。
3.城市交通规划应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原则。
4.城市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5.旧城改造规划应注重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平衡。
6.居住区规划应确保居民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需求得到满足。
城市设计考试题⼀、填空1、城市设计以城镇发展和空间组织的优化为⽬的,运⽤跨学科的途径、对包括⼈、⾃然和社会因素在内的城市形体环境对象所进⾏的研究和设计。
2、城市设计的两种形式:政策过程型和⼯程设计型。
3、公园前后,古罗马逐步代替希腊成为欧洲地区的霸主。
它的城市设计主要有以下⼏个特征:享乐主义特征;实⽤主义特征和炫耀主义特).4、⽆论是中国还是西⽅城市设计,轴线都被⽤作营造秩序,突显帝王霸⽓的重要元素。
但具体处理⼿法不尽相同。
中国城市强调中轴对称,剧中为尊,轴线感⾃外⽽内。
⽽西⽅城市则偏好⼏何轴线与理性⽹络,轴线感⾃内⽽外。
5、卡伦认为当我们以恒定的速度步⾏通过城镇,城镇景观总以⼀系列突现或隐现的⽅式出现,这种视觉现象称之为视觉连续。
6、埃德蒙?N?培根提出评价、表达和实现是城市设计的三个基本环节7、城市景观可归纳为五⼤组成要素,分别是道路、边缘、地域、节点和标志。
8、在进⾏城市空间设计时必须综合应⽤图—底理论、连接理论和场所理论。
9、城市设计的空间分析⽅法中,空间—形体分析⽅法包括视觉秩序分析和图形背景分析。
10、意象是⼀种经由体验⽽认识的外部现实的⼼智内化,⽽认知意象分析是⼀种借助于认知⼼理学和(格式塔)⼼理学⽅法的城市分析理论。
11、国外城市设计的机构组织模式主要有三种,它们分别是:集中式,分散式,组织临时性机构12、我国城市规划⼯作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完善,已逐渐形成了⼀套层次分明的规划体系,它们主要由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城市详细规划,等不同的层次构成。
13、城市设计研究与编制的内容⼀般涉及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城市⼟地利⽤、城市景观、城市开放空间与公共活动、城市活动系统、城市特⾊分区与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实施措施等7⽅⾯内容。
(P115)14、城市设计成果中,城市设计导则和城市设计图是城市设计实际运⽤性成果,城市设计研究附件是城市设计的依据与⽀撑。
(P121)⼆、名词解释1、城市建筑综合体:对那些建筑周边环境乃⾄部分内部空间的设计越来越多地渗透着城市环境要求的建筑的⼀种概念描述。
城市设计原理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城市设计的核心目标是:A. 提高城市经济水平B. 增强城市文化特色C.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D. 提升城市环境质量2. 下列哪项不是城市设计的基本要素?A. 交通系统B. 公共空间C. 城市绿化D. 城市人口3. 城市设计中,公共空间的设计应考虑以下哪些因素?A. 可达性B. 安全性C. 功能性D. 所有选项4. 城市设计中,关于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 优先考虑行人安全B. 鼓励使用公共交通C. 限制私人汽车使用D. 所有选项5. 城市设计中的“混合用途”指的是:A. 住宅区与商业区的混合B. 工业区与住宅区的混合C. 工业区与商业区的混合D. 所有选项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城市设计中“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并举例说明。
7. 描述城市设计中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8. 解释城市设计中“城市肌理”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城市设计在提高城市竞争力中的作用。
10. 以一个具体的城市为例,分析其城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11. 阅读以下城市设计案例,并分析其成功之处和可能的改进空间。
[此处插入城市设计案例图片]五、设计题(共30分)12. 设计一个小型城市公园,并说明设计思路、功能分区、景观元素等。
[此处插入设计图示]请注意,以上内容是模拟的考试试题,实际考试内容可能有所不同。
考试时应根据具体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进行准备。
城市规划与设计考试试题一、试卷简介本次城市规划与设计考试试题共分为三个部分:选择题、填空题和论述题。
选择题部分包括20个问题,每个问题有四个选项,从中选择最佳答案。
填空题部分提供了10个句子,需要填入恰当的词语或短语来使句子完整。
论述题部分提供了三个问题,请回答每个问题,并附上合理的理由和例子。
二、选择题1. 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是:A. 美化城市形象B. 提高城市交通效率C. 保护自然环境D.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2. 下列哪项属于城市设计的内容:A. 人口普查和分析B. 火灾预防措施C. 建筑物材料选择D. 道路和交通设计3. 下列哪个城市因其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而闻名:A. 巴黎B. 东京C. 纽约D. 悉尼4. 哪个步行设计原则有助于提高城市的可达性:A. 花园城市理念B. 多样化的用途C. 原则性步行网D. 绿色交通系统5. 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城市土地利用规划:A. 人口增长B. 经济发展C. 社会文化特点D. 风土人情6. 城市规划过程中,下列哪个步骤通常排在第一位:A. 制定规划目标B. 收集数据和信息C. 进行人口普查D. 进行社会调查7. 下列哪个不是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A. 道路和交通系统B. 水电供应系统C. 车辆和人员管理系统D. 公共绿地和公园8. 城市设计中,下列哪个原则有助于创造人性化的社区:A. 社会多样性B. 花园城市理念C. 可持续发展D. 交通流动性9. 城市规划与设计领域的专业机构包括:A. 国际城市规划与设计协会B. 世界城市规划与设计学会C. 北美城市规划与设计学会D. 所有选项都是正确的10. 城市扩张对以下哪个方面可能产生负面影响:A. 空气污染B. 正确的土地使用C. 社会发展D. 文化交流11. 在城市规划中,环境评估的目的是:A. 促进可持续城市发展B. 设计城市公共空间C. 提高城市的可访问性D. 保护自然生态系统12. 下列哪个城市规划与设计原则与人口密度有关:A. 建设绿地B. 保护文化遗产C. 建筑高度限制D. 道路布局规划13. 城市规划中的“可持续性”指的是:A. 经济可行性B. 社会公正性C. 环境保护D. 所有选项都是正确的14. 下列哪个城市被誉为“悬崖之城”:A. 伊斯坦布尔B. 摩洛哥C. 罗马D. 西班牙15. 下列哪个城市以其高科技产业和创新而闻名:A. 东京B. 旧金山C. 巴黎D. 莫斯科16. 城市规划中的“社区参与”意味着:A. 市政府决定所有规划决策B. 居民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C. 专业规划师有决策权力D. 城市规划是个人抉择17. 下列哪个城市以其独特的运河系统而闻名:A. 南京B. 威尼斯C. 柏林D. 大阪18. 城市规划中的“空间分配”是指:A. 设计城市建筑的高度B. 支持不同的土地用途C. 市中心的公共交通系统D. 保护自然环境19. 以下哪个不属于城市设计和规划的一般原则:A. 道路和交通系统优化B. 建筑高度和外观制约C. 社区参与和合作D. 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20. 城市规划与设计所涉及的专业领域包括:A. 建筑学B. 地理学C. 工程学D. 所有选项都是正确的三、填空题1. __________ 是城市规划和设计的基础。
1. 城市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美化城市外观B. 提高城市经济效益C. 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D. 增加城市人口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A. 可持续发展B. 公平性C. 效率优先D. 环境保护答案:C3.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绿地率通常是指什么?A. 绿地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比例B. 绿地面积占非建设用地的比例C. 绿地面积占建设用地的比例D. 绿地面积占城市人口的比例答案:A4. 城市交通规划的核心内容包括哪些?A. 道路建设B. 公共交通系统C. 交通管理D. 以上都是答案:D5. 城市规划中的“五通一平”不包括以下哪项?A. 通水B. 通电C. 通信D. 通气答案:D6. 城市设计的主要目标是?A. 创造美观的城市环境B. 提高城市功能性C.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D. 以上都是答案:D7. 城市规划中的“容积率”是指什么?A. 建筑物占地面积与总建筑面积的比率B. 建筑物高度与宽度的比率C. 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D. 建筑物层数与用地面积的比率答案:C8. 城市规划中的“绿地覆盖率”是指什么?A. 绿地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比例B. 绿地面积占非建设用地的比例C. 绿地面积占建设用地的比例D. 绿地面积占城市人口的比例答案:A9. 城市规划中的“人口密度”是指什么?A. 城市人口总数B. 城市人口与城市面积的比率C. 城市人口与城市建筑总面积的比率D. 城市人口与城市绿地面积的比率答案:B10. 城市规划中的“交通枢纽”是指什么?A. 城市的主要交通干线B. 城市的主要交通节点C. 城市的主要交通设施D. 城市的主要交通管理机构答案:B11. 城市规划中的“公共空间”是指什么?A. 仅供市民使用的空间B. 仅供政府使用的空间C. 仅供商业使用的空间D. 仅供工业使用的空间答案:A12. 城市规划中的“历史文化保护区”是指什么?A. 保护城市历史建筑的区域B. 保护城市文化遗产的区域C. 保护城市自然遗产的区域D. 保护城市工业遗产的区域答案:B13. 城市规划中的“生态城市”是指什么?A. 以生态保护为主的城市B. 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城市C. 以生态修复为主的城市D. 以生态平衡为主的城市答案:D14. 城市规划中的“智慧城市”是指什么?A. 以信息技术为主的城市B. 以智能技术为主的城市C. 以智慧管理为主的城市D. 以智慧服务为主的城市答案:B15. 城市规划中的“紧凑城市”是指什么?A. 以紧凑布局为主的城市B. 以紧凑建设为主的城市C. 以紧凑管理为主的城市D. 以紧凑服务为主的城市答案:A16. 城市规划中的“可持续发展”是指什么?A. 以经济发展为主的城市B. 以社会发展为主的城市C. 以环境保护为主的城市D. 以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为主的城市答案:D17.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更新”是指什么?A. 城市旧区的拆除重建B. 城市旧区的改造提升C. 城市旧区的保护修复D. 城市旧区的管理优化答案:B18.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扩张”是指什么?A. 城市面积的扩大B. 城市人口的增加C. 城市功能的增强D. 城市经济的增长答案:A19.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收缩”是指什么?A. 城市面积的缩小B. 城市人口的减少C. 城市功能的减弱D. 城市经济的衰退答案:B20.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群”是指什么?A. 城市之间的合作关系B. 城市之间的竞争关系C. 城市之间的互补关系D. 城市之间的联动关系答案:D21.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带”是指什么?A. 城市之间的交通带B. 城市之间的经济带C. 城市之间的文化带D. 城市之间的生态带答案:B22.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圈”是指什么?A. 城市之间的地理圈B. 城市之间的经济圈C. 城市之间的文化圈D. 城市之间的生态圈答案:B23.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网”是指什么?A. 城市之间的交通网B. 城市之间的经济网C. 城市之间的文化网D. 城市之间的生态网答案:A24.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链”是指什么?A. 城市之间的交通链B. 城市之间的经济链C. 城市之间的文化链D. 城市之间的生态链答案:B25.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环”是指什么?A. 城市之间的交通环B. 城市之间的经济环C. 城市之间的文化环D. 城市之间的生态环答案:A26.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轴”是指什么?A. 城市之间的交通轴B. 城市之间的经济轴C. 城市之间的文化轴D. 城市之间的生态轴答案:B27.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点”是指什么?A. 城市之间的交通点B. 城市之间的经济点C. 城市之间的文化点D. 城市之间的生态点答案:A28.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面”是指什么?A. 城市之间的交通面B. 城市之间的经济面C. 城市之间的文化面D. 城市之间的生态面答案:B29.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体”是指什么?A. 城市之间的交通体B. 城市之间的经济体C. 城市之间的文化体D. 城市之间的生态体答案:B30.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空间”是指什么?A. 城市之间的交通空间B. 城市之间的经济空间C. 城市之间的文化空间D. 城市之间的生态空间答案:A31.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形态”是指什么?A. 城市之间的交通形态B. 城市之间的经济形态C. 城市之间的文化形态D. 城市之间的生态形态答案:B32.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结构”是指什么?A. 城市之间的交通结构B. 城市之间的经济结构C. 城市之间的文化结构D. 城市之间的生态结构答案:B33.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功能”是指什么?A. 城市之间的交通功能B. 城市之间的经济功能C. 城市之间的文化功能D. 城市之间的生态功能答案:B34.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特色”是指什么?A. 城市之间的交通特色B. 城市之间的经济特色C. 城市之间的文化特色D. 城市之间的生态特色答案:C35.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品牌”是指什么?A. 城市之间的交通品牌B. 城市之间的经济品牌C. 城市之间的文化品牌D. 城市之间的生态品牌答案:C36.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形象”是指什么?A. 城市之间的交通形象B. 城市之间的经济形象C. 城市之间的文化形象D. 城市之间的生态形象答案:C37.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风格”是指什么?A. 城市之间的交通风格B. 城市之间的经济风格C. 城市之间的文化风格D. 城市之间的生态风格答案:C38.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气质”是指什么?A. 城市之间的交通气质B. 城市之间的经济气质C. 城市之间的文化气质D. 城市之间的生态气质答案:C39.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精神”是指什么?A. 城市之间的交通精神B. 城市之间的经济精神C. 城市之间的文化精神D. 城市之间的生态精神答案:C40.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文化”是指什么?A. 城市之间的交通文化B. 城市之间的经济文化C. 城市之间的文化文化D. 城市之间的生态文化答案:C41.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文明”是指什么?A. 城市之间的交通文明B. 城市之间的经济文明C. 城市之间的文化文明D. 城市之间的生态文明答案:C42.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生态”是指什么?A. 城市之间的交通生态B. 城市之间的经济生态C. 城市之间的文化生态D. 城市之间的生态生态答案:D43.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环境”是指什么?A. 城市之间的交通环境B. 城市之间的经济环境C. 城市之间的文化环境D. 城市之间的生态环境答案:D44.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景观”是指什么?A. 城市之间的交通景观B. 城市之间的经济景观C. 城市之间的文化景观D. 城市之间的生态景观答案:C45.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风貌”是指什么?A. 城市之间的交通风貌B. 城市之间的经济风貌C. 城市之间的文化风貌D. 城市之间的生态风貌答案:C46.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特色”是指什么?A. 城市之间的交通特色B. 城市之间的经济特色C. 城市之间的文化特色D. 城市之间的生态特色答案:C47.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品牌”是指什么?A. 城市之间的交通品牌B. 城市之间的经济品牌C. 城市之间的文化品牌D. 城市之间的生态品牌答案:C48.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形象”是指什么?A. 城市之间的交通形象B. 城市之间的经济形象C. 城市之间的文化形象D. 城市之间的生态形象答案:C49.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风格”是指什么?A. 城市之间的交通风格B. 城市之间的经济风格C. 城市之间的文化风格D. 城市之间的生态风格答案:C50.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气质”是指什么?A. 城市之间的交通气质B. 城市之间的经济气质C. 城市之间的文化气质D. 城市之间的生态气质答案:C51.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精神”是指什么?A. 城市之间的交通精神B. 城市之间的经济精神C. 城市之间的文化精神D. 城市之间的生态精神答案:C52.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文化”是指什么?A. 城市之间的交通文化B. 城市之间的经济文化C. 城市之间的文化文化D. 城市之间的生态文化答案:C答案:1. C2. C3. A4. D5. D6. D7. C8. A9. B10. B11. A12. B13. D14. B15. A16. D17. B18. A19. B20. D21. B22. B23. A24. B25. A26. B27. A28. B29. B30. A31. B32. B33. B34. C35. C36. C37. C38. C39. C40. C41. C42. D43. D44. C45. C46. C47. C48. C49. C50. C51. C52. C。
一、填空1、城市设计以城镇发展和空间组织的优化为目的,运用跨学科的途径、对包括人、自然和社会因素在内的城市形体环境对象所进行的研究和设计。
2、城市设计的两种形式:政策过程型和工程设计型。
3、公园前后,古罗马逐步代替希腊成为欧洲地区的霸主。
它的城市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享乐主义特征;实用主义特征和炫耀主义特).4、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城市设计,轴线都被用作营造秩序,突显帝王霸气的重要元素。
但具体处理手法不尽相同。
中国城市强调中轴对称,剧中为尊,轴线感自外而内。
而西方城市则偏好几何轴线与理性网络,轴线感自内而外。
5、卡伦认为当我们以恒定的速度步行通过城镇,城镇景观总以一系列突现或隐现的方式出现,这种视觉现象称之为视觉连续。
6、埃德蒙•N•培根提出评价、表达和实现是城市设计的三个基本环节7、城市景观可归纳为五大组成要素,分别是道路、边缘、地域、节点和标志。
8、在进行城市空间设计时必须综合应用图—底理论、连接理论和场所理论。
9、城市设计的空间分析方法中,空间—形体分析方法包括视觉秩序分析和图形背景分析。
10、意象是一种经由体验而认识的外部现实的心智内化,而认知意象分析是一种借助于认知心理学和(格式塔)心理学方法的城市分析理论。
11、国外城市设计的机构组织模式主要有三种,它们分别是:集中式,分散式,组织临时性机构12、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完善,已逐渐形成了一套层次分明的规划体系,它们主要由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城市详细规划,等不同的层次构成。
13、城市设计研究与编制的内容一般涉及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城市土地利用、城市景观、城市开放空间与公共活动、城市活动系统、城市特色分区与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实施措施等7方面内容。
(P115)14、城市设计成果中,城市设计导则和城市设计图是城市设计实际运用性成果,城市设计研究附件是城市设计的依据与支撑。
(P121)15、城市空间格局的典型模式有中心集结型、条带延伸型、格网型、自由生长型。
一、填空1、城市设计以城镇发展和空间组织的优化为目的,运用跨学科的途径、对包括人、自然和社会因素在内的城市形体环境对象所进行的研究和设计。
2、城市设计的两种形式:政策过程型和工程设计型。
3、公园前后,古罗马逐步代替希腊成为欧洲地区的霸主。
它的城市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享乐主义特征;实用主义特征和炫耀主义特).4、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城市设计,轴线都被用作营造秩序,突显帝王霸气的重要元素。
但具体处理手法不尽相同。
中国城市强调中轴对称,剧中为尊,轴线感自外而内。
而西方城市则偏好几何轴线与理性网络,轴线感自内而外。
5、卡伦认为当我们以恒定的速度步行通过城镇,城镇景观总以一系列突现或隐现的方式出现,这种视觉现象称之为视觉连续。
6、埃德蒙•N•培根提出评价、表达和实现是城市设计的三个基本环节7、城市景观可归纳为五大组成要素,分别是道路、边缘、地域、节点和标志。
8、在进行城市空间设计时必须综合应用图—底理论、连接理论和场所理论。
9、城市设计的空间分析方法中,空间—形体分析方法包括视觉秩序分析和图形背景分析。
10、意象是一种经由体验而认识的外部现实的心智内化,而认知意象分析是一种借助于认知心理学和(格式塔)心理学方法的城市分析理论。
11、国外城市设计的机构组织模式主要有三种,它们分别是:集中式,分散式,组织临时性机构12、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完善,已逐渐形成了一套层次分明的规划体系,它们主要由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城市详细规划,等不同的层次构成。
13、城市设计研究与编制的内容一般涉及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城市土地利用、城市景观、城市开放空间与公共活动、城市活动系统、城市特色分区与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实施措施等7方面内容。
(P115)14、城市设计成果中,城市设计导则和城市设计图是城市设计实际运用性成果,城市设计研究附件是城市设计的依据与支撑。
(P121)15、城市空间格局的典型模式有中心集结型、条带延伸型、格网型、自由生长型。
(P131)二、名词解释1、城市建筑综合体:对那些建筑周边环境乃至部分内部空间的设计越来越多地渗透着城市环境要求的建筑的一种概念描述。
2、历史地段:“历史地段”是指城镇中具有历史意义的,包括城市的古老中心区或其他保存着历史风貌的地区,它们不仅可以作为历史的见证,而且体现了城镇传统文化的价值。
3、水滨:城市特定空间地段,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也是城镇邻近水体的部分4、城市滨水区: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的总称,由水域、水际线、陆域三部分组成5、城市轴线:在城市中起空间结构驾驭作用的线形空间要素6、城市中心区:城市中供市民进行公共活动的地方7、“社区型城市设计”:主要指居住社区的城市设计,这类设计更注重生活要求,强调社区参与8、视觉秩序:对城市环境进行美学评价的重要内容,从视觉角度来探讨城市空间的视觉关系9、空间格局:让人易于感知城市的空间逻辑关系,并帮助人们识别城市方位,把我城市特征的格局10、带延伸格局:通常沿着主要城市道路走向,串接布置建筑,绿化,道路,广场等要素,并沿线形成一系列的空间节点和节奏变化。
11、开放空间:城市的公共外部空间,包括自然风景,硬质景观,公园绿地,娱乐空间12、环境设施:城市外部空间中供人使用,为人们服务的一些设施13、城市规划:(《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为了实现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合理目标,对城市的建筑物、街道、公园公用设施以及城市物质环境的其他部分所做出的安排14、城市设计:对城市环境形态所做的各种合理处理和艺术安排(《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城市形体环境所进行的设计(《中国大百科全书》)15、总体城市设计:应体现政策取向主要研究开放空间、生态、文化等方面与城市设计相关的内容,如空间结构、景观序列、天际轮廓线、城市边缘、城市形象特色等。
16、片区城市设计:城市设计的重点层次,应与城市总体设计相衔接,综合考虑城市片区整体协调,并为重点地17、段城市设计提出涉及片区空间环境格局整体关系的技术控制要求重点地段城市设计:以城市重点地段或重要节点为对象将总体城市设计和片区城市设计的内容具体化,以指导和控制城市内一系列在形体环境或功能上有联系的整体形态设计,是城市设计中最活跃的层次18、巴洛克式的风格:以整齐强烈的城市轴线系统,以强调空间运动感与序列景观道路节点处矗立高耸的建筑物作为视觉联系与引导,从而将不同时期、风格的建筑联系起来构成整体环境。
19、古典主义风格:唯理主义是古典主义风格的主要特征,强调以几何与数学唯基础的理性判断代替直观感性的审美经验。
20、文脉:广义上,引申为一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与他事物的关系。
设计中译作“文脉”,更多的理解为文化上的脉络,文化的承启关系。
21、视觉连续:当我们以恒定速度步行通过城镇,城镇景观总以一系列突现或隐现的方式出现,这种视觉现象称之为视觉连续。
22、路径:包括交通联系的道路和视觉联系的视廊。
路径构成城市的空间骨架,即城市的骨骼系统23、“新陈代谢”学派:出自日本的把现代文明和作为这种集约化场所的城市,看成新陈代谢的哲学范畴的新兴学派24、场所精神:指场所的空间组织、形态元素和材质特征等综合传递和反映社会、文化等思想和价值观念,并在人与场所的特定关系互动中加以体现和认知。
25、图底理论:城市空间创造中虚体空间较实体建筑更具实质意义的比喻载体。
三、选择1.( A )年发表的《雅典宪章》倡导以交通干道为城市格局网络,高效组织工作、居住和娱乐等方便的功能联系。
A.1933年 B.1977年 C.1934年 D.1976年2.下列属于城市设计定性标准的是( D )A.建筑容积率B.日照和通风C.空间度量D.环境特色3.代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是( C )。
A.以儒家为代表的皇权至上的理念以及墨子为代表的中庸之道理念B.以道家为代表的皇权至上的理念以及以儒家为代表的自然至上的理念C.以《周.考工记》为代表的皇权至上的理念以及以管子为代表的自然至上的理念D.以《周.考工记》为代表的皇权至上的理念以及以庄子为代表的中庸值道理念4.下列不属于古罗马城市设计主要特征的是( D )A.享乐主义特征B.实用主义特征C.炫耀主义特征D.宗教主义特征5.文艺复兴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A )A.人文主义B.古典主义C.唯理主义D.唯物主义6.古典主义风格的主要特征是( B )A.唯心主义B.唯理主义C.唯物主义D.人文主义7.哪几个城市不是欧洲古代城市的代表及典型格局( D )。
A.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广场和公共建筑取代了宫殿,市民集会所形成了城市的核心B.中世纪的城市教堂占据了城市的中心位置C.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城市,轴线放射的街道,宏伟状观的宫殿共园和公共广场都是那个时期的典范D.巴洛克时期的城市,古典风格和构图严谨的广场和街道是城市空间的代表8. 现代城市规划早期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及著作或实践活动是( B )。
A.西谛的工业城市B.柯布西埃和他分别在1922年发表的“明天城市”和1931后发表的光辉城市C.欧文、傅立叶和他们的空想社会主义D.奥斯曼所进行的巴黎改建9.现代体系所包含的的内容(A)A矩形体系,放射体系,三角形体系B矩形体系,分散体系,三角形体系C对称体系,放射体系,三角形体系D 环形体系,放射体系,分散体系10.凯文·林奇的著作《城市意象》将城市景观归纳成以下哪五大组成因素(D)A道路,边缘,区域,节点,广场B交通,边缘,区域,节点,标志C道路,边缘,地域,节点,广场D道路,边缘,地域,节点,标志11.《城市设计》的作者(B)A凯文·林奇B埃德蒙·N·培根C伊利尔·沙里宁D勒·柯布西耶12.伊利尔·沙里宁总结的关于城市建设三大原则有(C)A经济的原则,相互协调的原则,实用的原则B表现的原则,美观原则,有机秩序的原则C表现的原则,相互协调的原则,有机秩序的原则D经济原则,实用原则,有机秩序的原则13.( C )城市设计常常采用城市设计竞赛方式,目的是选择能够满足城市发展功能需求,为城市发展带来活力与新的增长动力的城市设计方案。
A 策略性B 实务性C 概念性D 开发性14.( B )城市设计主要针对的是城市建成区中的建设活动。
A 开发型 B保护与更新型 C 社区型 D务实性15.( A )是城市设计的重点层次。
A 片区城市设计B 重点地段城市设计C 总体城市设计 D区域城市设计16.城市设计的工作特点有城市设计的综合性、持续性、( D )控制性。
A 人文性B 引导性C 区域性D 地域性17.在历史上被称为城市规划之父的希波丹姆,采用了__C__模式规划了米列都城。
A中心集结型 B 条带延伸型 C网格型 D自由生长型18.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开放空间的特质___B__。
A开放性 B 场所性 C可达性 D功能性19.城市色彩由__A__组成。
A建筑色彩和场所色彩B建筑色彩和街道色彩C街道色彩和场所色彩D场所色彩和铺地色彩20.在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中___D_代表了城市设计中的“线要素”。
A路径和区域 B路径与标志 C边界和区域 D路径和边界21.空间形体分析方法不包括__D___。
A视觉秩序分析 B图形—背景分析 C 外部空间分析 D视觉心理分析22.在城市空间结构中相关的“线:中__A__是实存的“线”。
A“物质线” B“心理线” C“行为线” D“人为控制线”23.下列调查方法中属于间接调查方法的是_B___。
A访谈法和问卷法 B 访谈法和观察法 C观察法和问卷法 D 问卷法和文献法24.下列__A__分析方法主张城市设计是一个连续动态的渐进过程,而非静态的激进过程。
A场所结构分析 B城市活力分析 C认知意象分析 D文化生态分析25.城市设计与现有规划体系衔接的基本思路不包括(B)A、一体化理念B、层次化理念C、专项化理念D、双重性理念26.在城市设计的评价过程设计组织阶段中,政府部门参与城市设计实践的过程有(D)调研收集资料B、综合分析资料C、多种构思方案D、方案选择27.在城市总体规划的设计中,小城市一般无需单独编制总体城市设计,而是建议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编制,即遵循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A)理念。
A、一体化理念B、层次化理念C、专项化理念D、双重性理念28.城市设计与规划管理接轨的主要原则不包括(B)A、连续性与相容性B、钢性与柔性并举原则C、理想与现实结合原则D、渐进性与统一性兼顾原则29、步行街自身设计主要系解决好尺度与空间的问题,就长度而言,连续步行____C_米左右设置休息处,步行街长度一般控制在______米的范围。
A 500;200~800B 400;300~1000C 500;300~1000D 400;200~80030、公共活动广场周边宜种植高大乔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