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PPT(1)导论
- 格式:ppt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17
一.填空1、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
2、中国古代是重文轻武的人才培养模式,但从洋务运动开始改变这种模式。
3、1940年8月创办的延安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开展自然科学教学与研究的专门机构。
4、1858年——1881年沙俄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5、中国的对外贸易,从1865年开始出现入超。
6、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的出版机构是广学会。
7、《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方案。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
8、章炳麟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反对康有为的保皇观点,歌颂革命为“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良药,强调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邹容写了《革命军》,以“革命军中马前卒”的名义,热情讴歌革命,阐述在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和正义性,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
陈天华写了《警世钟》、《猛回头》两本小册子,同陈帝国注意侵略给中国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清政府已经成了帝国主义9、统治中国的工具,号召人民奋起革命,推翻清政府这个“洋人的朝廷”。
10、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
11、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2、《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一、名词解释(下定义、起因、经过、结果、意义)1、半殖民地半封建:与连名义上的独立也没有、而由殖民主义宗主国直接统治的殖民地尚有区别,并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2、太平天国运动:是以鸦片战争失败为导因,长期受清政府和封建地主压迫的农民发起的一次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战争。
第一讲导论一、课程性质:政治课/历史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从历史教育角度来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
因此,尽管就其性质而言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但从其科学体系来说,它首先是一门历史课。
既然是一门历史课,它首先必须遵循历史科学的一般规律。
1.疑惑之一:“政治课”抑或“历史课”?---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解。
--- 对“历史”、“历史学”的认识。
●思想政治理论课视野中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新中国成立后, 执政党致力于将其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树立为主流的意识形态, 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运而生,并逐步确立起较完备的课程体系。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中国近现代历史教育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它以历史事实的说服力为政治理论的学习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坚实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什么是历史、历史学和历史学的本质要求?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
而对于历史的专门性研究,就是历史学。
我们所讲的历史,主要是第二层含义上的历史,即史学,并非一般的“过去的事实”,历史是对过去史实的解读,因此必然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历史到我们手中,已不是原始的、血淋淋的事实,而是文本的产品,根据意志(为真理)与企图(为权力)以编织成的叙事。
历史是一堆糊涂账,惟有在史学家使之成为可以理解的这一意义上,它才成了可以理解的。
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历史科学最本质的要求,就是存真、求实,就是注重真实性和客观性。
治学不为媚时语,独寻真知启后人。
做到历史的“真实”又是何其难!“一个政权完全不侵犯历史的神圣与尊严,是一种不敢奢望的境界,人类历史的真实性与价值,全靠史学家的纯真的精神来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