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 Architects Profile-建筑事务所介绍
- 格式:pptx
- 大小:13.13 MB
- 文档页数:24
2WORLD ARCHITECTURE REVIEW福斯特建筑事务所专辑SPECIAL ISSUE ON FOSTER + PARTNERSSPECIAL ISSUE ON Foster + Partners福斯特建筑事务所是一家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设计工作室,从事建筑、工程、城市和工业设计,由诺曼•福斯特于1967年创立。
从那时起,福斯特及其团队便以享誉全球的周到和开创性设计开展了国际业务。
事务所的办公室遍布全球,都作为独立的工作室在开展工作,关注种族和文化上的多元化。
工作室将建筑技能与工程、结构和环境、城市主义、室内和工业设计、模型和电影制作、航空学等融合在一起——他们的工作环境类似一所紧凑的大学。
这些不同的技能使他们有能力处理各种各样的项目,特别是那些相当复杂和规模宏大的项目。
设计是他们做事的核心。
他们设计建筑、空间和城市;他们倾听,他们质疑,他们创新。
工作室通过下列建筑项目建立了国际声誉:如纽约圣玛丽斧街30号的赫斯特总部 ,俗称小黄瓜的伦敦金融城,法国的高架桥,德国柏林的国会大厦,大英博物馆的大法院,汇丰银行香港和伦敦总部, 伦敦的ME 酒店, 法兰克福的德国商业银行总部,西班牙毕尔巴鄂地铁,加里艺术中心(尼姆),阿布扎比酋长国的马斯达尔环保城,以及加州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中心。
最近的作品包括西棕榈滩的诺顿艺术博物馆、凯斯西储大学的萨姆森展馆和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诊所、悉尼的杜奥中央公园、加州的苹果总部、伦敦彭博社的新欧洲总部和费城的康卡斯特技术中心。
目前,涉及到的项目包括瑞典的新斯鲁森总体规划、科威特国际机场以及纽约公园大道425号。
今天,人口爆炸、不平等、快速城市化和环境退化等全球性挑战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独特而复杂的问题。
作为一个多技能的工作室,以可持续发展为驱动力,由建筑师领导,他们可以为解决这些冲突做出重要贡献。
Foster + Partners 福斯特建筑事务所简介Foster + Partners is a global studio for architecture, urbanism and design, rooted in sustainability, which was founded over fifty years ago in 1967 by Norman Foster. Since then, he and the team around him have established an international practice with a worldwide reputation for thoughtful and pioneering design, working as a single studio that is both ethnically and culturally diverse. The studio integrates the skills of architecture with engineering, both structural and environmental, urbanism, interior and industrial design, model and film making, aeronautics and many more – our collegiate working environment is similar to a compact university. These diverse skills make us capable of tackling a wide range of projects, particularly those of considerable complexity and scale. Design is at the core of everything that we do. We design buildings, spaces and cities; we listen, we question, and we innovate.The studio has established an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with buildings such as the Hearst Headquarters in New York, 30 St Mary Axe, popularly known as The Gherkin, in London, Millau Viaduct in France, the German Parliament in the Reichstag, Berlin, The Great Court for the British Museum, Headquarters for HSBC in Hong Kong and London, the ME Hotel in London, Commerzbank Headquarters in Frankfurt, the Metro Bilbao, the Carréd' Art Nîmes, the sustainable Masdar development in Abu Dhabi, and research centres for Stanford University, California. Recent work includes the Norton Museum of Art in West Palm Beach, Samson Pavilion for CWRU and Cleveland Clinic in Ohio, Duo Central Park in Sydney, Apple's headquarters in California, Bloomberg's new European headquarters in London and the Comcast Technology Center in Philadelphia. Currently, the practice is involved in projects such as the New Slussen Masterplan in Sweden, Kuwait International Airport, and 425 Park Avenue in New York.Today, the global challenges of population explosion, inequality, rapid urbanisation and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present us with a unique and complex set of problems. As a multi skilled studio, driven by sustainability and led by architects, we can make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resolution of these conflicts.NO.198 世界建筑导报3。
全球十大建筑设计事务所|建筑设计院排名:艺术的极致与技术的巅峰1、全球十大建筑设计事务所之:DESTROY建筑事务所(纽约·北京)DESTROY建筑事务所是一家全球性顶尖建筑设计、工程设计和城市规划集团。
DESTROY建筑事务所由当代前卫建筑大师戴帆(DAI FAN) 在纽约创立,通过遍布全球的办公室和顶级建筑设计团队,DESTROY建筑事务所为世界各地客户提供创新而卓越的引领时代潮流的设计方案,项目类型跨越了从大型城市公共空间、混合功能综合体、超高层建筑综合体到度假居住、办公展览、教育科研等相关的规划、建筑、景观设计。
意大利《当代建筑》连续多年将DESTROY建筑设计事务所列为建筑创新设计及技术创新型的行业领袖。
DESTROY建筑设计事务所在国际上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同时也是中国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建筑设计集团。
DESTROY建筑事务所将国际领先的经验与本地的团队相结合,事务所集结了约300名由25个不同国籍成员组成的专业团队,争取将个人潜能升华为团体创作结晶。
业务从美国、日本、大中华区覆盖到欧洲、东南亚及中东等地。
DESTROY建筑事务所通过举办各种展览、论坛及活动,让几年间,随着各种精彩展览的开展,如:《技术与建构》建筑实验展(2014),亚洲顶尖建筑大师展(2015),先锋建筑(2015),当代中欧建筑师展(2016),变化中的亚洲城市(2016),纽约“宇宙宣言”建筑展(2016)。
更多的人接触到专业思想的碰撞。
DESTROY的建筑是一种本质的、想赋形的建筑,本着团队合作的理念与工作哲学,自创立以来便将交换、传承、学科交叉和思想碰撞融合贯彻。
同时,DESTROY建筑事务所着重强调社会参与,为二十一世纪城市化进程的问题和挑战提供创新且具体的解决办法。
近年来的作品包括:法国FA PARIS 180米高的摩天楼;美国德克萨斯州泰勒市占地面积400公顷的“太空城”(项目范围涵盖城市规划、旅游规划、交通建筑、会展建筑、办公建筑、城市综合体、体育建筑、酒店建筑、教育建筑)的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此项目为运用“人类纪”的种种思想设计城市与建筑概念的尝试;中国浙江台州“海城新区”占地13平方公里的城市旅游规划与业园区的规划与一系列交通建筑、综合型医院、商业综合体、酒店度假区、沿河风光游览区、音乐厅、美术馆、政府行政与金融中心的建筑规划与设计;东京China Glasses (Tokyo)、美国佛罗里达州当代美术馆。
世界著名建筑事务所大搜集...........快去看啊!!!bauhaus(包豪斯)www.bauhaus.deLe Corbusier(柯布基金会)www.fondationlecorbusier.asso.frwalter-gropius(格罗彼乌斯)www.walter-gropius-schule.de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密斯基金会)Alvar Aalto(阿尔托基金会)www.alvaraalto.fifrank lloyd wright(莱特} Louis I. Kahn 康)非官方/archives/archives/collection_a-z.htm Peter Behrens(贝伦斯)www.tu-harburg.de/b/kuehn/pb40.htmlAntoni Gaudí(高迪)Victor Horta(霍塔)www.hortamuseum.bescarpa(斯卡帕)/gallerie/scarpa/scarpapage.htmllissitzky(里茨斯基)/research/conductin ... lections/lissitzky/Botta Mario(博塔)http://www.botta.chPiano Renzo(皮亚诺)http://194.185.232.3Ateliers Jean Nouvel (努韦尔)Zaha M. Hadid (哈迪德)Santiago Calatrava (卡拉特拉瓦)mvrdv www.mvrdv.nlFoster and Partners(福斯特)Steven Holl(霍尔)libeskind(里伯斯金德)Kisho Kurokawa (黑川)www.kisho.co.jpRichard Meier & Partners, Architects (迈耶) Bernard Tschumi Architects (屈米)OMA(库哈斯)www.oma.nlcoop-himmelblau(蓝天组)www.coop-himmelblau.atvsba(文丘里)Arata Isozaki(矶崎新)/c00005/index_en.html KPF SOM richard rogers(罗杰斯) architecture-studio(法国工作室)www.architecture-studio.fr michael graves(格雷夫斯)gigon-guyer(古耶+吉贡)www.gigon-guyer.chfuture-systems(未来系统)Cesar Pelli & Associates - Architects (佩里) Grimshaw Nicholas and Partner (格雷母.肖) Morphosis(梅恩)非常建筑tadao ando(安腾)非官方HOK 贝聿明Philip Johnson(菲利浦约翰逊)Antoine Predock(普雷多克)Charles Correa(克里亚)刘家琨eisenman (艾森曼)wiel arets (阿雷兹)www.wielarets.nl[ssrgy 提供]{NBBJ事务所:美国麦凯利鲍尔建筑事务所Sasaki事务所德国gmp事务所www.gmp-architeckten.de英国Terry Farrell事务所约翰逊斐恩联合事务所德国AS&P建筑事务所bauhaus(包豪斯)www.bauhaus.deLe Corbusier(柯布基金会)www.fondationlecorbusier.asso.frwalter-gropius(格罗彼乌斯)www.walter-gropius-schule.de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密斯基金会)Alvar Aalto(阿尔托基金会)www.alvaraalto.fifrank lloyd wright(莱特}Louis I. Kahn 康)非官方/archives/archives/collection_a-z.htm Peter Behrens(贝伦斯)www.tu-harburg.de/b/kuehn/pb40.htmlAntoni Gaudí(高迪)Victor Horta(霍塔)www.hortamuseum.bescarpa(斯卡帕)/gallerie/scarpa/scarpapage.htmllissitzky(里茨斯基)/research/conductin... lections/lissitzky/Botta Mario(博塔)http://www.botta.chPiano Renzo(皮亚诺)http://194.185.232.3Ateliers Jean Nouvel (努韦尔)Zaha M. Hadid (哈迪德)Santiago Calatrava (卡拉特拉瓦)mvrdv www.mvrdv.nlFoster and Partners(福斯特)Steven Holl(霍尔)libeskind(里伯斯金德)Kisho Kurokawa (黑川)www.kisho.co.jpRichard Meier & Partners, Architects (迈耶)Bernard Tschumi Architects (屈米)OMA(库哈斯)www.oma.nlcoop-himmelblau(蓝天组)www.coop-himmelblau.atvsba(文丘里)Arata Isozaki(矶崎新)/c00005/index_en.htmlKPF SOM richard rogers(罗杰斯)architecture-studio(法国工作室)www.architecture-studio.frmichael graves(格雷夫斯)gigon-guyer(古耶+吉贡)www.gigon-guyer.chfuture-systems(未来系统)Cesar Pelli & Associates - Architects (佩里) Grimshaw Nicholas and Partner (格雷母.肖) Morphosis(梅恩)非常建筑tadao ando(安腾)非官方HOK 贝聿明Philip Johnson(菲利浦约翰逊)Antoine Predock(普雷多克)Charles Correa(克里亚)刘家琨eisenman (艾森曼)wiel arets (阿雷兹)www.wielarets.nlNBBJ事务所:美国麦凯利鲍尔建筑事务所Sasaki事务所德国gmp事务所www.gmp-architeckten.de英国Terry Farrell事务所约翰逊斐恩联合事务所德国AS&P建筑事务所NBBJ事务所:美国麦凯利鲍尔建筑事务所Sasaki事务所德国gmp事务所www.gmp-architeckten.de英国Terry Farrell事务所约翰逊斐恩联合事务所德国AS&P建筑事务所1.莫伯治建筑事务所/main/modules/news/2.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3.勒·柯布西耶* (Le Corbusier)http://www.fondationlecorbusier.asso.fr/fondationlc_us.htm4.伦佐·皮阿诺http://www.renzopiano.it/5.理查德·迈耶/6.理查德·罗杰斯/7.伯纳德·居米/8.SOM建筑师事务所/9.KPF建筑师事务所/10.弗兰克·盖里/11.贝聿铭(I. M. Pei )(PEI COBB FREED & PARTNERS architecets llp)/12.圣地亚哥·卡拉塔瓦/14.诺曼·福斯特15.扎哈·哈迪德/17.让·努维尔/english/preloader.html18.彼得·埃森曼*/19.阿尔瓦·阿尔托http://www.alvaraalto.fi/alvar/20.阿尔多·西扎*Alvaro Siza(下面的site并没有内容,不知道为什么)/21.渐近线/22.蓝天组http://www.coophimmelblau.at/coophimmelblau.html23.Polshek建筑师事务所(New York)/24.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 (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http://www.oma.nl25.The Jerde Partnership(USA)/go/home26.HLW Architect Office/27.Fox & Fowle Architects/28.Arquitectonica事务所/29.Krochina Architects(USA)设计极地建筑为主30.Livingston Slone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Design Firm(公益建筑) 31.法国建筑工作室(Architecture-Studio)http://www.architecture-s......e&menu=Pres&langpres=chin32..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historic/flw/index.html33president medals/34AA DRL/35studioworks of GSD/browse/launch.html/cgi-bin/ut/forum_show.cgi36/plugxc/linkin.asp?linkid=9237国际建筑设计http://www.***/bbs[upload=jpg]http://www.***/bbs/images/logo.gif[/upload]38天作社区/jutebbs6240304/index.html3940天圆地方建筑专业论坛广州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42深圳大学/43清华大学建筑学院44东南大学建筑学院45同济大学未来规划师协会46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47华南理工大学/48摩天城市/2003/Help.asp49建筑2000/50abbs建筑论坛建工之家—JG Home/bbs/中国建筑资讯筑龙网http://www.*****.com理想城市设计表现论坛/太傻超级论坛/viewthread... page%3D1&page=2 自由建筑报道蓝色理想晓东CAD空间非常建筑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同济大学未来规划师协会水晶石数字科技中心数字建筑世界经理人.建筑/wzlm/index.html水木论坛/bbs梅苑设计论坛/bbs/index.asp筑意设计网/index.aspH-BBS室内设计论坛/bbs/index.asp中国艺术设计联盟/建筑无忧论坛/bbs/index.aspE线建筑论坛/bbs/list.asp?boardid=19中建论坛/cbbbs/国勤结构论坛/飞鹰建筑论坛/cgi-bin/leoboard.cgi艺源建筑论坛/work.html中国城市规划论坛/bbs/ind湖南设计师联盟论坛/bbs/index.asp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设计论坛/Forum/Mboard.asp ZKS建筑论坛/Forum/main.asp万天建筑论坛/bbs/大庆设计院论坛/sjlt/国际设计论坛/sjbbs/index.asp固龙建筑技术论坛/自由设计新家园/home/citymap.php中国室内设计网论坛/bbs/index.asp中国设计网论坛/bbs/index.asp随意空间-A+I- 建筑论坛/bbs/高目建筑论坛/cgi-bin/leoboard.cgi上海彬原建筑论坛/bbs/标川建筑论坛/forum/维时空建筑论坛/瀚思设计论坛/bbs/index.asp中国智能建筑博客网/index.asp华筑网/(国外建筑作品收集,评奖)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top global design firmshttp://enr.construction.c....../topglobaldesign_1-50.asp THE GREAT BUILDINGS COLLECTION/buildings.htm ArchitectureWeek/Arcaid(photography)/home.htmlBlakely(photography)/Bob Kramer(photography)/Barbar White(photography)维也纳应用艺术学院建筑系<http://www.dieangewandte.at/architecture/>柏林艺术大学建筑系<http://www.arch.udk-berlin.de/index.html>林茨艺术大学建筑系<http://www.architektur.ufg.ac.at/>汉堡造型艺术学院建筑系<http://www.architekturstudent.de/>宾西法尼亚大学</>维也纳应用艺术学院建筑系<http://www.dieangewandte.at/architecture/> 柏林艺术大学建筑系<http://www.arch.udk-berlin.de/index.html> 林茨艺术大学建筑系<http://www.architektur.ufg.ac.at/>汉堡造型艺术学院建筑系<http://www.architekturstudent.de/>宾西法尼亚大学</>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日本建筑网http://www.kenchiku.co.jp/爱尔兰皇家建筑师协会美国建筑师学会/荷兰建筑师学会http://www.nai.nl/艺术与建筑/art/澳大利亚园林设计及管理专业网站.au/美国龙安/organize(美国建筑设计协会(AIBD))/4D景观设计/Director/~kll/德国联邦公路研究院http://www.bast.de/ELA/国际桥隧协会/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美国景观设计教育委员会/~la/cela/欧洲景观教育大学联合会/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欧洲景观设计协会/亚洲建筑师/不列颠皇家建筑学院/日本建设省http://www.moc.go.jp/eng/eng/index.htm加拿大波特兰水泥/HOK/Architectour/arctour/SWA/易道/加拿大皇家建筑师学会/澳大利亚皇家建筑师学会.au/贝尔高林/欧盟园林基金会/tzundpartner.de 澳大利亚景观设计师协会.au/landdesign/ALAN BLAKELYHOTOGRAPHY/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欧洲景观规划建筑交流网/ AIAOnline/英国阿特金斯/CRJW/格拉斯哥1999国际建筑设计节/布罗德韦·马良景观事务所/Design Group/ 厄伊斯及怀特景观建筑事务所http://www.luw.co.za/PWP彼特沃克/raia.au/i-cms?page=1 KTUA/URBIS/布兰图/新西兰E+A 建筑事务所/about.asp世界顶级建筑事务所资料汇总表。
美国Arquitectonica设计公司ARQUITECTONICA 30年前创立于美国迈阿密,是一家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建筑设计规划公司。
纽约威斯汀酒店、NBA迈阿密热浪队球馆、法国第戎表演艺术中心、香港又一城等知名项目都是由其担纲设计的。
ARQUITECTONICA在建筑设计的表现风格上常常具有艳丽的色彩和现代主义的亮丽外形,立面色彩的简洁明亮,建筑体量的几何雕刻,形成了虚与实的交错结合,构成了其最大的特色。
Arquitectonica建筑设计事务所(ARQ)总部设在美国的迈阿密,在美国纽约和洛杉矶、法国巴黎、西班牙马德里、中国上海和香港、菲律宾马尼拉、秘鲁利马、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和巴西圣堡罗都设有办事处。
自从1977年诞生以来,ARQ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公认的富有创造性的优秀跨国公司。
ARQ以为项目提供具有标志性的建筑和地域特点的创造性设计而著称。
网址:TEL:FAX:Email:tchen@ 联系人:陈小姐负责人:朱立琦先生Raymond chuEMAIL:Rchu@ 美国凯里森建筑设计院美国凯里森建筑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是凯里森建筑事务所(Callison Architecture, Inc.)在中国设立的全外资分公司。
凯里森总部设于美国西雅图,是美国名列前茅的大型建筑师事务所之一,凯里森商业设计(Retail Design)在全世界排名第一。
其业绩包括集中国首座双塔办公楼和最成功的商业购物中心为一体的上海港汇广场和正在建造的位于上海南京东路步行街口的宏伊中心。
电话:网址:。
地址:上海市卢湾区淮海中路300号47楼01室法国巴黎机场工程公司(ADP)成立于2000年的巴黎机场工程公司为世界最著名的机场设计及建筑公司,同时也擅长大型公用建筑的设计,负责毛里求斯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及其周边区域的设计和工程。
在中国的主要设计作品包括浦东国际机场、广东新体育馆、中国国家大剧院、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广州财政厅大厦等。
自1953年创立以来,B+H建筑师事务所已经在加拿大建筑业建立了领导地位。
其作品不仅包括一些在北美颇为成功且独具匠心的办公楼、商业建筑,还包括具有特殊用途的建筑(诸如宾馆、医院、实验室、计算机设施、广播中心、会展商贸中心、工业建筑以及机场等)。
B+H在加拿大国内创作的里程碑式的设计作品包括道明银行中心、加拿大第一广场、BCE中心、加拿大广播中心以及安大略皇家博物馆等,近期作品有获得国家邮政设计交流奖的谢立丹动画显影中心、获得商务周刊/建筑记录奖的北方电讯世界总部以及获得众多加拿大室内设计国家奖与安大略省室内设计师协会奖的其他项目。
自上海代表处成立以来,B+H已经在中国市场取得了超过13年的专业经验。
为满足公司不断发展的业务需要,B+H北京分部也已正式对外营业。
在《设计新潮》杂志举办的“DI 2003年度民用建筑设计市场境外设计企业排行榜”调查中,B+H位列榜眼。
多年的实践使公司的业务范围遍及中国,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南京、青岛、海口及厦门等大型城市创作完成的大量设计作品,使B+H获得了相当高的知名度。
B+H在上海设计的香港新世界大厦更以其卓而不群获得广泛赞誉,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和中国指数研究院共同授予“中国十大新地标建筑”的称号。
在设计领域中,B+H的良好信誉来源于其高效的工作、负责的态度、创新的设计以及与Cadillac Fairview、Olympia & York、TrizecHahn等国际知名开发商、集团公司和政府事业机构建立起的广泛而长期的合作关系。
公司的业务范围涵盖了政府机构、住宅、商场、学校、医疗、交通、工业、娱乐等各类工程项目。
B+H的宗旨是不断改进为业主提供的服务,使其房产增值。
持续增值的关键是我们对业主经常变更的要求给予的真诚理解,而这份理解则源于卓有成效的相互关系的建立。
在7位合伙人的带领下,公司170余名员工全情投入,志在建立与业主之间稳固的关系并及时应对他们时而稳定、时而多变的需求。
50WORLD ARCHITECTURE REVIEW 设计事务所THE DESIGN FIRMTHE DESIGN FIRM加拿大B+H建筑师事务所B+H Architects About B+H B+H is a global, award-winning consulting + design solutions firm. We leverage the core visualization and integration skills of an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practice to understand and articulate complex data into transformative solutions across a broad spectrum of sectors and services.Founded on a 65-year legacy of creating bold and inspiring spaces for people, B+H provides core architecture, planning, landscape, and interior design services. Today our team includes more than 450 curious designers, place makers, strategists, storytellers, and creative human beings who believe in embracing change and challenging the status quo to deliver resilient, healthy environments that make positive contributions to their communities and are characterized by vibrant human experiences.Collaborating across 9 studios in Toronto, Vancouver, Calgary, Seattle, Dubai, Shanghai, Hong Kong, Singapore & Ho Chi Minh City, B+H’s architects, interior designers, planners, landscape architects, organizational design specialists, experience designers, researchers, analysts, brand strategists, and real estate professionals combine strategic thinking, bold design and advanced technology with the creative human energy of an interdisciplinary, multigenerational team.B+H delivers strategic consulting and high value design solutions that shape spaces, communities, and economies.Design Philosophy Bold design solutions are confident design solutions. We advocate for our clients with bold solutions that are rooted in evidence, deep insight, thorough processes, open collaboration, and demonstrated success. When we are confident we instill confidence in our clients and empower them to achieve and surpass their business goals. We turn our clients’ aspirations into tangible results and give them the language to speak about them confidently to others. The best solutions are not about buildings and spaces – they’re about the human experience. Our design solutions are grounded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space. We design to help people, places and economies thrive through informed decisions. We know that comprehensive design contributes to personal and collective success.With today’s accelerated change and disruptive innovation, solutions are far more complex and are coupled with uncertain futures. Our forward-thinking approach asks the tough questions early in the process, when there are more opportunities to create solutions that outperform. We offer our clients a bigger return on investment and help them build their portfolios through high performance design and innovation. Better processes equal better solutions.Through the right research, analysis, and scenario planning tied to our clients’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KPI’s), we visualize solutions that: optimize their portfolios, advance their corporate cultures, achieve performance metrics, and provide a roadmap for future adaptation and flexibility.When we overlay the human dimension on collected data, hard numbers and KPI’s, we create powerful planning tools that allow our clients to evaluate different scenarios for success.Design performance and innovation is linked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market, user trends and how new technologies and processes can help improve people’s lives – we use this knowledge to provide the best solutions for our clients 关于B+HB+H是一家屡获殊荣的国际公司,为客户提供咨询+设计解决方案。
SNØHETTA斯诺赫塔建筑设计事务所成立时间:1989工作室分布:奥斯陆(挪威)、旧金山(美国)、因斯布鲁克(奥地利)、斯德哥尔摩(瑞典)、阿德莱德(澳大利亚)斯诺赫塔建筑设计事务所成立之初,只是一个面向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合作型工作室。
而如今,它已经发展成一个集建筑、景观、室内和品牌设计于一体的国际知名事务所,并坚持贯彻自成立以来便树立的跨学科思维方式。
事务所主要由两个分支机构组成,分别是位于挪威的奥斯陆工作室和位于美国的纽约工作室。
目前,事务所拥有来自30个不同国家及地区、逾180名在职员工。
1989年,斯诺赫塔建筑设计事务所在问鼎一项国际设计竞赛后,获得了第一个委任项目:埃及亚力山大图书馆改造项目。
10年之后,挪威国家歌剧与芭蕾舞剧院的设计为事务所赢得了另一项国际竞赛最高奖。
2004年,斯诺赫塔建筑设计事务所受托设计美国世贸中心纪念馆场地上唯一的文化建筑,也因此在纽约设立了常驻办公室。
事务所目前推进的项目遍布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这种全球化的工作方式赋予了每一位设计师宝贵的文化和经济眼光,并为工作室专业知识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
斯诺赫塔建筑设计事务将一套自定义的跨学科合作方式应用在设计进程中,即无论建筑师还是视觉艺术家,哲学家亦或社会学家,我们通过交换不同职业角色与立场的办法,尽量避免偏见,深入挖掘各方的观点与需求。
在事务所中,我们强调工种和学科之间的开放交流——建筑设计师、景观设计师、室内设计师和平面设计师在一个综合协作的环境中推进项目,以确保在项目初期,我们就能够听到更广泛的声音。
而面对客户时,我们则继续推进这种跨学科的换位思考方式,试图将客户与建筑师的角色进行互换。
当利益各方位于平等的立场进行合作时,我们就能够创造出一种增进彼此了解、沟通内在目标需求的氛围。
换位思考迫使我们跳出各自立场的舒适区,摒弃狭隘的思想,而鼓励全局化、整体化的思维方式。
斯诺赫塔建筑设计事务所于奥斯陆的办公室© Werner Zellien多学科间明晰的相互关系始终是事务所项目推进的驱动力。
贝尼奇:建筑的形式服从性能ABBS 斯蒂芬·扎克斯(Stephen Zacks)德国建筑师史蒂芬·贝尼奇推动建筑进入新的节能方向。
尝试为德国确定新的环境标准。
将当代设计和高水平的环保性能结合1、德国建筑师史蒂芬·贝尼奇(Stefan Behni sch)。
德国建筑师史蒂芬·贝尼奇(Stefan Behnisch)穿一件高开领的华丽衬衣,他在他的位于斯图加特的办公室散步时,他的脸上有一种嘲讽的笑容。
他的建筑事务所大约有1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师。
他的公司——“贝尼奇建筑事务所”(Behnisch Architekten)按照德国的标准来说,是相当大的。
德国有85个百分点的建筑事务所仅有1-3名雇员。
史蒂芬·贝尼奇是德国战后现代主义建筑师甘特·贝尼奇(Günter Behni sch)的儿子。
甘特·贝尼奇设计了“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体育场”和位于波恩的“1992年德国议会大厅”。
51岁的史蒂芬·贝尼奇于1989年在斯图加特开设了他自己的事务所,并且在为大学和公司客户的工作中,将当代设计和高水平的环保性能结合在一起,为自己创造了突出的声誉。
2、德国施特拉尔松的“海洋博物馆”(Ozeaneum)外景。
史蒂芬·贝尼奇因为在马萨诸塞州剑桥为生物技术企业Genzyme公司设计总部,而在美国名声鹊起。
这幢建筑在2004年投入使用,它是美国最大的“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白金奖”(LEED Platinum)建筑。
这幢建筑利用附近发电厂的废弃能源加热和冷却,并且在白天限制室内的照明需求。
他设计的建筑物就像赛车,加快速度试验能源效率的极限。
越来越多的项目——例如最近完工的位于德国施特拉尔松的“海洋博物馆”(Ozeaneum)和在汉堡为联合利华公司设计的总部(明年完工),史蒂芬·贝尼奇运用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和环境工程学设计形式,正在引起他的建筑形成弯曲的形态。
国内的知名外资建筑事务所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
在建筑行业中,外资建筑事务所的影响也逐渐扩大。
这篇文章将介绍国内知名的外资建筑事务所。
1. SOMSOM(Skidmore, Owings & Merrill)是一家位于美国芝加哥的建筑事务所,成立于1936年。
这家公司在建筑、城市规划和室内设计方面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SOM在中国的项目包括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成都环球中心等。
2. GenslerGensler是一家国际知名的建筑事务所,总部位于美国旧金山。
Gensler在中国有多个办公室,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
该公司在中国的项目涉及商业、零售、酒店、办公、交通、教育等多个领域。
3. HOKHOK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圣路易斯的建筑事务所,成立于1955年。
该公司在中国的项目涉及商业、办公、酒店、医疗等领域。
其中,北京国家体育场曾经是该公司的代表作之一。
4. KPFKPF(Kohn Pedersen Fox Associates)是一家位于纽约的建筑事务所,成立于1976年。
KPF在中国的项目涵盖了商业、酒店、住宅、办公等领域,包括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深圳平安金融中心等。
5. RTKLRTKL是一家位于美国巴尔的摩的建筑事务所,成立于1946年。
RTKL在中国的项目涉及零售、酒店、住宅等领域,包括北京金源时代购物中心、广州正佳广场等。
6. Woods BagotWoods Bagot是一家总部位于澳大利亚悉尼的建筑事务所,成立于1869年。
Woods Bagot在中国的项目包括北京SKP购物中心、上海万宝国际广场等。
7. AECOMAECOM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洛杉矶的设计、建筑和工程公司,成立于1990年。
AECOM在中国的项目涵盖了交通、城市规划、建筑等领域,包括北京大兴机场、深圳湾体育场等。
以上就是国内知名的七家外资建筑事务所。
这些公司在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17个建筑大师事务所,你喜欢哪一个?来源:匠山行记本文已获转载授权作者 | 小匠山建筑工作室对建筑师而言,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建筑。
我们感叹大师们创造的惊艳建筑时,可否好奇过建筑师们工作的场所,那些经典建筑的诞生地。
工作室外观安藤忠雄的工作室原本是由其设计的住宅改造而成,改造将原来的住宅变成了一幢七层工作室,地下二层,地上五层,工作室拥有安藤最具标志性的清水混凝土墙面。
工作室最显著的特征是有一个高达五层的采光中庭,它将各层的开放工作区连为一体,办公空间交通空间围绕着中庭展开,而安藤的办公区就位于中庭的底层。
开放办公区成墙的书籍弗兰克·盖里的瓦楞纸边椅静静占据了楼梯的一角,墙上挂着的建筑模型也引人注目大淀工作室禁止使用手机、邮件甚至传真,员工和外界联系的唯一渠道就是五台公用电话,而这五台电话也都在安藤忠雄的视线范围内,员工和谁谈论什么事,安藤都能第一时间掌握。
安藤只要爬上楼梯,就能将员工在桌前工作的身影一览无遗。
在这样一个开放空间里,安藤忠雄犹如一座指挥塔,掌握着工作室里发生的一切,但这也意味着安藤的一举一动,全都暴露在员工的眼中,时刻受到员工的监视。
阿尔瓦·阿尔托在自宅阿尔瓦·阿尔托一生为自己先后设计过两个工作室,一个是设计于1935-1936年间的自宅,同时兼作他的工作室;另一个是设计于1955年、并于1962-1963年扩建的工作室。
阿尔托本人曾说过,“建筑是一种不能在办公环境中创造出的艺术。
”工作室入口阿尔托的工作室毫不起眼,从外面看只有一块小牌子和混凝土墙,看上去相当低调的门,让人难以置信这是工作室的正式入口。
创作于1950年代的阿尔托工作室是一个L型的内向型空间,工作室所在地的正中间被空了出来,形成一个半圆形的露天小剧场,因为“把最好的地盘位置空出来,上面什么都不造”就是阿尔托的一个理念,这样我们就能享受到大自然最美的一面,没有被破坏和改造过。
充满自然光的小会议室,有展示绘图的墙面,这里也是阿尔托生前同客户会面的场所。
布鲁克斯+斯卡帕建筑师事务所Brooks+Scarpa Architects布鲁克斯+斯卡帕是一个由建筑师、设计师和创造性思维者组成的,致力于增强人类体验的集体。
该事务所曾荣获史密森尼·库柏-海威特国家设计大奖,是一家跨学科设计机构,业务内容涵盖建筑设计、景观设计、规划、环境设计、材料研究、平面设计、家具和室内设计等,旨在创造出创新性、可持续的标志性建筑和城市环境。
20多年来布鲁克斯+斯卡帕始终秉承将建筑、艺术和工艺完美融合到设计作品中的优良实践,并因此荣获美国建筑师协会全国及加利福尼亚州设计公司奖,此外还凭借对材料的独创性运用赢得了国际赞誉。
事务所还因其更加综合全面的方法与多次获奖经历而被公认为环保设计领域的领军者。
布鲁克斯+斯卡帕团队以极其严苛的方法开展建筑设计实践,同时也融合了跨学科研究和数字化技术,并始终保持开放态度,从而使我们的工作能更好地适配于场所设计建造的整个动态过程。
布鲁克斯+斯卡帕的每个项目都能很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以及预算和特定现场条件,包括解决可持续发展和数字制造等重大的全球关注问题。
历史——事务所成立于1991年,最初命名为Pugh+Scarpa。
2010年更名,以反映当时由美国建筑师协会会员Angela Brooks、Lawrence Scarpa和Jeffrey Huber构成的事务所管理层。
如今布鲁克斯+斯卡帕已经是一家由30名专业人士组成的跨学科机构,开展精确设计和研究业务,不断创造出创新性的标志性建筑和城市环境。
我们的工作——在25年的行业实践中,布鲁克斯+斯卡帕几乎参与了从独栋住宅到多户住宅、保障性住房、商业建筑、办公机构、教育院校和政府公共建筑在内的各类型设计项目的竞争。
很多设计公司只从事单一类型的项目设计,但布鲁克斯+斯卡帕已经发展出了超越建筑类型范畴的跨学科设计专长。
事务所以打造各种各样的“特殊”及“独特”建筑而闻名。
无论面对何种类型的建筑,他们都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成熟的方法论。
SOM建筑设计事务所SOM (Skidmore, Owings & Merrill)我们是一个由建筑师、设计师、工程师和规划师组成的集体,同心协力,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
我们公司Skidmore, Owings & Merrill (SOM)设计了世界上一些在技术和环保方面最先进的建筑以及重要公共空间。
我们的方法是高度协作,我们拥有一支国际化的跨学科团队。
通过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创意工作室网络,我们能够将国际化的专业知识应用于本地。
我们认为,设计不只是满足人们的需要,它更是一门实现人们的愿望、改变人们对世界的体验方式的艺术。
最好的结果来自于各学科的平衡:规划、室内设计、工程和建筑。
从动态的初步设计阶段,到亲眼见证最终成果感动用户时的自豪,这一全面的设计方法意味着彼此之间的无缝协调。
当前世界日渐加剧的环境和社会挑战需要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工程解决方案。
设计师与工程师的多方位协作原则是我们公司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使我们能够更明确目标,并高效地利用资源。
探索什么是可能的,化不可能为可能。
充分发挥创造力和运用创新技术,设计适应新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的建筑及环境,并共同开创未来。
自1936年创建以来,SOM已经获得了超过2000多个国际设计大奖,也是唯一一家两次获得美国建筑师学会颁发的杰出建筑设计事务所奖的设计事务所。
NO.208 世界建筑导报 61We are a collective of architects, designers, engineers, and planners working together to build a better future. Our firm, Skidmore, Owings & Merrill (SOM), is responsible for some of the world’s most technically and environmentally advanced buildings and significant public spaces. Our approach ishighly collaborative, and our interdisciplinary team is international. Working from a network of creativestudios across the globe, we are able to apply international expertise at a local level.We believe that design is about more than meeting people’s needs—it is the art of realizingtheir aspirations and changing the way they experience the world. The best results come froma balance of disciplines: planning, interiors,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This total designapproach means seamless coordination, from the dynamic initial design stages to the pride inseeing users inspired by the end result.Urgent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challenges place a greater emphasis on engineering solutionsthan ever before. The principle of architects and engineers working together is integral to ourculture. It allows us to focus our energies and to use resources economically. By understandingwhat is possible, we can achieve the seemingly impossible. Together, we can shape the future,by applying creativity and emergent technologies to design buildings that anticipate new ways ofliving, working and learning.Established in 1936, SOM has won more than 2,000 international design awards, and is the onlydesign firm that has won the AIA Architecture Firm Award twice.事务所简介Firm Profile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