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在保险公司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中的应用探讨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7
作业成本法在XX企业中的应用分析论文摘要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管理成本的方法,通过对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进行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控制和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本文将以某企业为例,分析作业成本法在该企业中的应用情况,并探讨其优缺点及改进方向。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管理成本;竞争力;优缺点;改进方向AbstractActivity-based costing is a method of cost management. By analyzing the cost of products or services, it can help enterprises better control and manage costs and improve their competitiveness. This paper will take a certain enterprise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activity-based costing in the enterprise, and explore its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and improvement direction.Keywords: Activity-based costing; cost management; competitivenes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mprovement direction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竞争压力,成本控制和管理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它通过对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进行分析,帮助企业更好地控制和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本文将以某企业为例,分析作业成本法在该企业中的应用情况,并探讨其优缺点及改进方向。
企业成本管理中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分析作业成本法,也称为作业成本核算法,是一种通过将成本分配到不同的作业或批次来计算产品或服务成本的方法。
在企业成本管理中,作业成本法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是因为它可以提供详细的成本信息,更好地监控和管理成本。
作业成本法可以分为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三个部分。
在进行成本分配时,首先要将各种成本分配到不同的作业中。
然后,这些成本将在各种作业间分配,最终得出每个作业的总成本。
因此,作业成本法实际上是将各种不同的成本分配到每个作业或任务中,用于确定每个作业或任务的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不仅包括制造企业,还包括服务企业、非营利组织和政府机构。
例如,在服务企业中,如餐馆或旅馆,可以利用作业成本法来计算每个客人或订单的成本,以便更好地做出决策。
在非营利组织和政府机构中,作业成本法可以用于追踪实际成本,并确保管理费用得到合理分配。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可靠的成本信息作业成本法提供了对每项作业或批次的详细成本信息。
通过这些信息,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哪些作业或批次的成本最高,这些成本是什么,并可以比较成本效益。
这些信息有助于企业制定正确的决策,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调整。
2. 管理成本企业可以使用作业成本法来管理成本,以确保不会超出预算,同时保持质量。
通过对每个作业或批次进行分析,企业可以准确把握每个作业或批次的成本,及时进行成本调整。
3. 决策支持作业成本法可以为企业做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企业可以比较不同作业或批次的成本,以决定哪些作业应该增加或减少,或者根据成本效益来决定是否应该终止某些作业。
4. 激励员工作业成本法可以激励员工更积极地控制成本。
企业可以将利润与各项作业或批次的成本联系起来,从而鼓励员工参与成本控制,并优化工作流程。
综上所述,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提供详细的成本信息、管理成本、支持决策和激励员工等方面。
对于企业而言,正确应用作业成本法,可以更好地掌握成本状况,优化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效益,提高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作业成本法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摘要】本文对作业成本法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一、作业成本法概述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 ,简称ABC)是西方国家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80年代末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90年代以来率先在先进制造企业应用的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
它是以作业为核算对象,通过成本动因来确认和计量作业量,进而以作业量为基础分配间接费用的成本计算方法。
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相比较,作业成本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缩小了间接费用的分配范围从全车间统一分配改为由若干个成本库进行分配。
(二)成本计算对象多层次化传统的成本计算对象仅仅是企业所生产的各种产品,一般为最终产品;而作业成本法要求成本计算对象是多层次的,不仅要计算最终产品成本,还要计算资源、作业和制造中心的成本。
(三)成本计算程序明晰化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下,所有成本都将分配到产品中去;而作业成本法首先要确定费用单位从事了什么作业,计算出各种作业成本;然后以某种产品对作业的需求为基础,将成本分配到产品中。
(四)费用分配标准多样化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分配间接费用时采用统一的分配率进行分配;而作业成本法间接费用分配的基础是作业的数量;是成本动因;是一种多样化的分配标准。
(五)提供的成本信息准确化传统成本计算法提供的是企业最终产品的成本相关信息。
由于制造费用计算的笼统性,当产品成本中制造费用比重较大时,成本信息的可利用价值就相对较差;而作业成本法拓宽了成本计算的范围,不但提供了产品成本,还提供了作业成本、动因成本信息,为成本控制和相关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作业成本法不是就成本论成本,而是把着眼点与着重点放在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上。
从前因上讲,成本是由作业引起的,对成本的分析应该是对价值链的分析,而价值链贯穿于企业经营的所有环节,所以成本分析首先从市场需求和产品设计环节开始;从后果上讲,要搞清作业的完成实际耗费了多少资源,这些资源是如何实现价值链转移的,最终向客户(即市场)转移了多少价值、收取了多少价值,成本分析才算结束。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实践作者:陈丽华来源:《财会学习》 2018年第35期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趋势来临,致使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提升经济效益,是每个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作业成本法作为新型的管理方法,对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良性发展有着重要的帮助。
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研究了当前进行作业成本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几点有效的解决策略,旨在为企业良好应用作业成本法献力。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成本管理;应用实践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方法,自兴起以来便在企业管理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对企业的会计系统有着巨大的帮助,通过作业成本法也促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能更好的应对经济贸易的全球化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
因此,作业成本法对提升企业的经营价值,促使企业现代化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作业成本法的概述及应用在成本管理的价值分析( 一) 概述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 是基于生产制造的基础上兴起的,而生产制造是企业的核心业务,成本管理和控制也是严重影响企业生产制造任务能否良好完成的重要水准关键。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成本管理方法已经并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企业的发展和管理的要求,那么作业成本法应运而生,可谓是十分及时。
一般来说,作业成本法是通过以作业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以作业为中心,开始划分产品设计到物料供应以及工艺流程中所涉及到的各个环节,在此基础上不断地优化作业链和价值链,从而在最大程度上节约成本,达到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并促使企业不断发挥出最大价值。
由于作业成本法兴起的时间较晚,直至今日尚未形成固定的框架以及统一的模式,仍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核算体系而开展,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相关管理者也需要积极地接受理论方面的学习以及模型设计,从而更好地应用作业成本法这一管理方法。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实践与运用
作业成本法的实践与运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
作业成本法可用于定价决策。
企业在决定产品定价时,需要考虑不同作业或产品的成
本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
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将成本合理分配到不同作业或产品上,
从而准确地计算出每个作业或产品的成本。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成本信息,企业可以更好地
了解产品成本构成,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增强市场竞争力。
作业成本法可用于成本控制。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不同作业或产品的成本进行
有效的控制,以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分析不同作业或产品的成
本构成,识别出造成成本增加的原因,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通过实施作业成本法,企业可
以更好地进行成本管理,掌握成本控制的关键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作业成本法可用于业绩评估。
企业在评估业绩时,需要考虑不同作业或产品的贡献度。
作业成本法可以将成本与作业或产品的产出相关联,帮助企业了解每个作业或产品的盈亏
情况,确定利润中心,从而对不同作业或产品的业绩进行评估。
通过实施作业成本法,企
业可以更全面地评估业绩,找出盈利主力,调整经营策略,提高整体业绩。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实践与运用,涵盖了定价决策、成本控制、业绩评估和预算制
定等方面。
通过实施作业成本法,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从而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关于中国保险公司作业成本核算应用设计及实例分析作者:郑乐敏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4年第14期摘要:我国的保险业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竞争也日趋激烈,因此我国保险行业需要在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中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从本质上讲,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最大的特点在于同质性。
因此,在业务上能否实现利润最大化完全取决于业务流程的成本和质量。
本文主要针对现行成本核算方法的缺陷以及作业成本核算制度的优势及其应用与实例进行阐述。
关键词:保险公司作业成本价值链成本动因一、前言由于保险公司之间的经营存在着激烈的的竞争,并且这种竞争具有一定的同质性,公司之间的竞争力取决于各自业务流程的成本和质量,其中如何加强对各个产品和服务成本核算管理成为保险业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作业成本制度,作为一种先进的核算方法和管理手段不断地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制造企业广泛应用,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因此在金融服务业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考虑采用或已经采用了作业成本制度,实施作业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法是确认和计量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所有消耗资源的作业,并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到各个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各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
其指导思想是“成本对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实质就是在资源耗费与产品之间通过作业这一“中介”来分离、归纳和组建,然后形成各种产品成本。
在作业成本法下,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作为产品作业的成本被同等地对待。
由于作业贯穿于企业价值创造的整个过程,拓宽了成本的计算范围,使计算出来的产品更加准确客观,同时对所有与产品相关的作业活动进行追踪分析,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增加企业价值的目的。
二、我国保险公司现行成本核算方法的缺陷中国保险公司成本核算方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简单成本核算阶段、险种简单分类核算阶段、细化险种核算阶段。
现行的细化险种核算方法对所有险种进行单独损益核算,与该险种直接相关的变动费用记入该险种损益,并按收入多少分摊营业费用,核算出各险种损益(此阶段相对前两个时期来说进步了许多,分配也更加科学细化,使各个险种真正负担起自己的那一部分)。
作业成本法在保险公司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中的应用探讨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9-000-02
摘要随着国内保险市场的逐渐开放以及经济发展的影响,保险公司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而市场竞争也变得日益激烈。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降低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并提高公司的竞争能力已经成为决定保险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
受社会发展和客户需求的影响,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保险公司成本信息的需求,因此,使用科学、先进的核算方法对保险公司的预算管理以及成本控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重点分析了作业成本法在保险公司预算管理以及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保险公司预算管理成本控制
随着我国保险行业的发展,国内一些经济实力较强的企业以及外资保险公司都开始进入保险市场中,因此,加剧了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
保险公司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下得以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加强公司的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从而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
我国多数保险公司目前使用的传统核算方法是根据各种保险产品中所占的比例,然后对费用进行分摊,这种方法使保险公司无法获得准确的成本数据和利润情况,从而影响了公司的正常发展。
近年来,随着保险行业间竞争的不断加剧,各个保险公司为了提高竞争能力以及资金的利用率,纷纷引
进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核算方法,在保险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作业成本法,并分析了目前保险公司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对作业成本法在保险公司中应用的意义以及基础过程进行了阐述,最后针对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
一、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又被称为abc法,是以作业为资源消耗的主体,通过资源动因依据将资源成本合理的分配到作业中,再根据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正确的归集到相关服务和产品中。
作业成本法的发展对于成本管理理论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随着经济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业成本法在金融保险行业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核算方法,虽然计算方式比较复杂,但与传统的核算方法相比,其具有不可忽略的优点,作业成本法可以与企业的其他业务系统兼容,与其他会计方式相比,其操作原理较为简单易懂。
作业成本法制度的建立与企业的其他业务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与其他业务相兼容的特点有利于企业资源的共享,并能有效地满足企业和社会对成本信息的需求。
由于作业成本法的建立是以企业的业务流程为基础的,因此,其提供的成本信息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弥补了传统核算方法存在的弊端。
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企业内部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有利于作业成本法的实施。
此外,作业成本系统数据可以和企业业务系统数据兼容,通过一个系统实现多个信息系统的信息共享,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
获取信息的成本,给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
随着会计准则与作业成本法的不断完善,两者之间的冲突也在不断的消失,从而使作业成本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快速的发展。
二、保险公司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公司资源存在较大的浪费
由于保险公司在使用传统预算管理过程中都是将上年度公司的预算管理执行情况为基础,而影响预算管理的因素会随着公司的发展不断地变换,针对这一情况,公司通常会通过适当地增加或减少预算管理项目,从而确定公司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
这种方法极易使公司上年度的资源浪费情况继续延续下去,最终给公司的资源造成较大的浪费。
2.不合理的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
由于传统的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是以单一的成本管理为基础,从而造成保险公司在制定成本预算管理过程中的基础较弱,此外,传统的预算管理针对公司绩效和预算管理之间存在的差异无法给出准确的分析和评价,从而使公司的预算管理无法发挥实际作用,给公司提供优质的服务。
3.预算的范围不够全面
保险公司在进行预算管理过程中过分重视生成成本的预算,而且还会受到公司内部的控制和管理的限制。
此外,保险公司习惯将财务方面的指标作为预算管理中的重点,而忽略了对效率、质量以及信誉等指标进行控制和管理的重要性。
三、作业成本法在保险公司中应用的意义以及基础过程
1.作业成本法在保险公司中应用的意义
加强公司的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是确保保险公司经济效益以及快速发展的关键,而作业成本法的意义在于其可以根据公司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成本管理和核算方法,从而有效地避免保险公司资金浪费严重的情况,在减少成本的同时有效地提高公司的竞争能力。
通过应用作业成本法可以有效地减少保险公司中存在的低效作业或无效作业,使公司的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以作业成本为基础而制定的预算编制可以实现责任落实到各个层面以及个人,从而有利于公司的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的执行。
在保险公司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未出现较大变化的前提下,公司的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可以按照当前的预算计划对公司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和管理,公司员工和各个环节按照预算计划进行工作,有利于实现公司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的实施。
2.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基础过程
公司的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的作业成本预算过程包括的内容有:作业是公司提供的产品所消耗的环境、方法、材料、技术以及人力的结合产物,而作业的划分应该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并仔细分析公司的经营特点,通过和作业成本相结合,有利于作业成本在公司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中作用的发挥,确保能及时地提供可靠性和准确性较高的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信息,从而提高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和竞争能力。
在实际过程中,公司应该以明确划分作业为前提,
划分作业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公司的相关业务、成本以及发展目标等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预算目标,以确保作业成本法的实际应用效果。
此外,公司的预算过程应该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进行,首先由决策管理层制定出公司的整体发展目标,然后由公司基层单位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出相应的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方案。
四、作业成本法应用过程中的建议措施
1.加大预算管理目标考核的力度
公司在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中应用作业成本法的过程中,加大预算管理目标考核力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
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公司的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直接影响着公司的发展和经济效益,因此,通过加大预算管理目标考核力度,从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为基础,科学的分析和研究作业成本法在应用过程中的影响、制约因素,并及时地消除这些不利因素。
此外,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以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加强监督管理和控制,从而促进公司的快速发展。
2.扩大作业成本管理应用的范围
公司在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中应用作业成本法,最为重要的就是以作业成本为基础条件。
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保险公司在应用作业成本法的过程中做的不够到位,作业成本法的实际实施和发展离公司制定的目标仍有一定的距离,从而给作业成本法的推广造成了不利影响。
此外,应用实施作业成本法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公司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要想取得理想
的应用效果也必须经历一个过程,因此,必须扩大作业成本法在保险公司中的应用范围,从而实现公司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五、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保险行业间的竞争越来越大,如何降低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并提高公司的竞争能力已经成为决定保险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
由于传统的核算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保险公司的发展需要,因此,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核算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经实践证明,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有利于保险公司的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
本文通过对目前保险公司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作业成本法在保险公司中应用的意义以及基础过程的科学分析,对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旨在为保险公司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王广宇,丁华明.作业成本管理:内部改进与价值评估的企业方略.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7-18,307-311
[2]罗伯特·贝尔,费利克斯·施密德,罗杰·米尔斯. 成本管理系统设计——用作业成本法建立成本控制模型.陈良华,杨敏主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3-50.
[3]赵广辉.作业成本法及其在跨国金融机构中的研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学刊.2000(1):29.
[4]王平心,韩新民,靳庆鲁.作业成本计算、作业管理及其在我国应用的现实性.会计研究.2010(8):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