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超声筛查诊断技术规范(试行)
- 格式:docx
- 大小:16.53 KB
- 文档页数:12
河北省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超声筛查诊断技术规范(试行)为加强全省先天性心脏病综合防治工作,根据《母婴保健法》(主席令第33号)、《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33号)、《卫生部关于印发<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相关配套文件的通知》(卫基妇发〔2002〕307号)、《河北省卫生厅关于下发<河北省产前筛查技术管理办法(修订稿)>的通知》(冀卫妇字〔2007〕17号)、《河北省卫生厅关于下发<河北省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技术规范(试行)>的通知》(冀卫妇〔2009〕24号),结合全省产科超声检查工作现状,制定本规范。
一、筛查、诊断分级为提高我省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产前超声筛查率,全省先心病产前超声筛查、诊断推行三级服务体系。
Ⅰ级即一般先心病产前超声检查,由县级以上非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医疗机构承担;Ⅱ级即先心病产前常规筛查,由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许可的产前筛查机构承担;Ⅲ级即先心病产前系统筛查,由省卫生计生委许可的产前诊断中心、分中心承担;Ⅳ级即胎儿超声心动图专项检查,由河北省胎儿先心病超声诊断中心、河北省产前诊断中心承担。
二、人员要求(一)Ⅰ级1.具有执业医师执业资格;2.接受过产前超声筛查诊断系统培训、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超声检查系统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3.掌握胎儿发育各阶段器官的正常超声图像,对常见的严重体表畸形、内脏和心脏畸形有一定的了解和识别能力。
(二)Ⅱ级1. 具有执业医师执业资格;2.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从事妇产科超声工作5年以上;3.接受过产前超声筛查诊断系统培训、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超声检查系统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4.熟练掌握胎儿发育各阶段器官的正常与异常超声图像,能鉴别常见的严重体表畸形、内脏和心脏畸形。
(三)Ⅲ级1. 具有执业医师执业资格;2.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从事妇产科超声工作5年以上;3.接受过产前超声筛查诊断系统培训、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超声检查系统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4.熟练掌握胎儿发育各阶段器官的正常与异常超声图像,能鉴别常见的严重体表畸形、内脏畸形;能识别各种简单、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特征和表现;熟知先天性心脏病在整个孕期的特点和变化规律,了解胎儿超声心动图的局限性;能够综合应用各种超声心动图技术包括二维、M型、脉冲多普勒、连续多普勒、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三维等,对正常和异常的胎儿心血管系统作出评价;掌握胎儿发育过程中各个阶段心血管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发育进程;掌握胎儿心律失常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并能作出正确的评价;掌握超声的生物学效应及其在胎儿检查中的应用原则;掌握孕期母胎的生理学变化以及熟知母亲的状况会影响胎儿的发育;熟悉产科诊断的最新进展,包括目前孕期可以选择应用的各种有创和无创检查;了解不断发展的胎儿心血管介入诊断与治疗的进展及疗效。
江苏省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江苏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江苏省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江苏省产前超声检查操作规范(试行)产前超声检查是应用超声的物理特性,对孕妇和胎儿进行影像学诊断,为妇产科临床医师提供诊断依据之一,更好地进行出生缺陷干预。
近年来,产前超声检查已经普及,超声仪器不断改进,检查技术日益提高,超声队伍不断壮大。
在实际工作中,胎儿畸形的检出率明显提高,为临床诊断胎儿畸形和确定中止妊娠提供了证据。
但是,社会对优生优育的要求几近完美,超声检查并不能完全满足这些要求。
因为围生医学明确胎儿是一个独立的生命,胎儿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有其不同于成人的特点,而且个体差异普遍存在,因此,超声检查不可能发现所有畸形。
为进一步提高产前超声诊断水平,提高畸形的检出率,更好地为妇产科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有必要加强产前超声检查胎儿畸形的质量控制。
江苏省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江苏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和江苏省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特组织我省产科超声领域的知名超声专家,研究制定《江苏省产前超声检查操作规范(试行)》。
一、机构的基本条件:必须取得助产技术服务资质的机构,有与检查目的匹配的超声检查设备,并有经过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超声医学)培训并取得合格证的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执业医师方可开展产前超声检查工作。
一级医院助理执业医师可以出具超声检查报告。
二、江苏省产前超声检查分为四级:1、一般产前超声检查(第一层次):由具备服务能力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区级妇幼保健站及以上单位承担;2、常规产前超声检查(第二层次):由二级及以上医院承担;3、系统胎儿超声检查(第三层次):由有关三级医院和市级妇幼保健院承担;4、针对性胎儿超声检查(第四层次):由有关三级医院和市级妇幼保健院承担。
开单医师应该按照要求分层次开单,并将以上分级内容告知孕妇。
三、早孕期超声检查操作规范目的应用超声的物理特性观察子宫和附件,确定妊娠,观察胚胎结构及发育情况。
产前超声检查规范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超声分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2006年3月24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参考卫生部产前诊断专家组拟定的《产前产科超声检查指南(讨论稿)》、《产前超声检查技术指南》、及从事产前超声检查工作的专家提供的产科超声检查标准,由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超声分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的专家编写、并经《全国产前超声检查规范化研讨会》讨论通过了《产前超声检查规范(建议稿)》。
供从事产前超声检查的医疗单位及人员参考。
产科超声检查可分为三类:①常规产前超声检查:包括早期妊娠和中、晚期妊娠一般超声检查;②系统产前超声检查:包括早中孕11~14孕周及18-24孕周进行的胎儿系统超声检查。
③针对性检查。
要明确指出产科超声检查不能发现所有胎儿畸形。
妊娠18~24周时超声应当检查出的致命胎儿畸形包括无脑儿、严重脑膨出、严重开放性脊柱裂、严重腹壁缺损及内脏外翻、致命性软骨发育不良、单腔心。
一、人员要求从事产前超声检查的医师必须具有执业医师资格;承担中、晚期妊娠系统胎儿超声检查的医师还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①大专以上学历,而且具有中级以上超声医学专业技术职称,接受过产前诊断的系统培训;②在本岗位从事妇产科超声检查工作5年以上,接受过产前超声诊断的系统培训。
二、设备要求实时超声诊断仪。
承担中、晚期妊娠系统胎儿超声检查的单位,应具有一台以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并配有图像记录设备。
三、超声检查标准(一)早期妊娠一般产前超声检查(常规产前超声检查)。
1、检查内容:确定宫内孕、诊断多胎妊娠、评估孕周、排除妊娠有关异常(异位妊娠、葡萄胎、胎停育)、排除其他妇科疾患(盆腔肿块、子宫畸形)等。
2、检查方法:经腹部超声检查;腔内超声检查3、检查项目:胎囊(大小、形状、位置) 胎芽(头臀长、胎心搏动) 子宫、双附件(二) 中晚期妊娠常规产前超声检查1、检查内容:胎儿生长参数、羊水、胎盘、确定妊娠数、胎位。
北京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北京市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超声转诊会诊制度(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卫生局•【公布日期】2011.07.15•【字号】京卫妇精字[2011]20号•【施行日期】2011.07.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与放射卫生正文北京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北京市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超声转诊会诊制度(试行)》的通知(京卫妇精字〔2011〕20号)各区县卫生局,各有关单位:为规范我市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超声转诊会诊工作,保证工作质量,现将《北京市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超声转诊会诊制度(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一年七月十五日北京市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超声转诊会诊制度(试行)一、目的规范北京市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超声转诊会诊工作,保证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超声转诊会诊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二、执行机构全市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
三、工作职责(一)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做好辖区内医疗保健机构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超声转诊会诊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培训等工作。
(二)医疗保健机构:所有提供产前检查和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在为孕妇进行早孕检查或产前检查时,应向孕妇宣传有关产前超声筛查的相关知识,并在合适的孕周建议其到有资质的产前超声筛查机构进行产前超声筛查。
(三)产前筛查机构:有资质的产前超声筛查机构在为孕妇提供产前超声筛查服务时,应将发现或可疑胎儿、胎儿附属物异常的孕妇,转诊至产前超声诊断机构进行后续诊断。
(四)产前诊断机构:开展产前超声诊断技术的医疗保健机构,应按照卫生行政部门要求接受有资质的产前超声筛查机构转诊的发现或可疑胎儿、胎儿附属物异常的孕妇。
四、转诊会诊对象在有资质的产前筛查机构进行超声筛查,发现或可疑胎儿、胎儿附属物异常,需进一步进行产前超声诊断的孕妇。
五、转诊会诊流程(一)在孕妇(或其家属)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对超声筛查发现或可疑胎儿、胎儿附属物异常的孕妇,产前超声筛查医师应填写《北京市产前超声筛查机构转诊会诊单》。
产前超声筛查与诊断技术一、产前超声检查规范的重要性(一) 产前超声筛查与产前超声诊断不同1、产前超声筛查评估生长参数,检查规定的筛查项目。
由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的技术员或专业护士等承担,不能出示产前超声诊断报告。
2、产前超声诊断重点在高危人群、可能出现问题或异常胎儿由副主任医师以上医生承担出示产前诊断报告负责产前咨询与指导(二) 超声检查的局限性1、超声不能检出所有的胎儿畸形2、即使是最好的超声医生使用最好的彩超,有些畸形仍难以避免漏诊3、本次检查结果只代表胎儿当前状况,不能保证以后检查是正常的(三) 出生后一眼就能看到的畸形1、唇腭裂2、胎儿手脚畸形3、耳朵异常等但是超声在宫内诊断常常是困难的(四) 超声不能诊断的疾病1、智力障碍2、听力障碍3、视力障碍4、脑瘫5、代谢性疾病、遗传性疾病不伴有胎儿结构异常(五) 常见遗传性代谢缺陷病1、甲基丙二酸血症2、高甘油血症3、高乳酸血症4、丙酸血症5、戊二酸尿症6、二羧基酸尿症7、酪氨酸血症I型8、枫糖尿症9、多种羧化酶缺乏症10、苯丙酮尿症11、β一氨基异丁酸尿症12、果糖1,6一二磷酸酶缺陷病(六) 遗传性代谢缺陷病1、体内某些酶的遗传缺陷,致使体内相应代谢物不能正常代谢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的一类疾病,多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发生于各年龄段,新生儿和婴幼儿期多见3、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可加重病情甚至死亡4、目前许多常见的遗传代谢病可用简单的药物治疗,疗效满意5、生后应用生化遗传方法测定异常代谢物是诊断遗产性代谢缺陷病最有效手段6、优生筛查为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异常的宝宝赢得宝贵的治疗时机,通过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大大降低患儿的致残率。
二、产前超声诊断规范产前超声检查的总体原则:1.早期妊娠超声检查2.中、晚期妊娠常规超声检查3.中、晚期妊娠系统胎儿超声检查4.针对性(特定目的)超声检查产前超声检查时间:1早期妊娠11周至13周6天2.中期妊娠18周至24周3.晚期妊娠32周至34周(一) 早期妊娠超声检查:是诊断早期妊娠快速准确的方法1、适应症:确定宫内妊娠(胎心搏动、生长发育) ,胚胎个数,估计孕龄;阴道出血(疑有异位妊娠、葡萄胎) ,子宫畸形,盆腔包块。
产科超声检查技术指南(试行)为规范我省产科超声检查,提高产前超声检查质量。
根据卫健委《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XX省卫生厅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实施细则》,参考国外产科超声检查标准与指南,结合我国产科超声检查实践与现状,特制订《产科超声检查技术指南(试行)》。
它是产科超声检查应遵循的技术指XX专科性标准。
在临床工作中由于孕妇和设备的具体情况,可能有一些偏离或超出,它不限制超出指南的检查。
产科超声检查可分为三类:①I级产前超声检查:包括早期妊娠和中、晚期妊娠一般超声检查;②∏级产前超声检查:包括中、晚期妊娠胎儿超声检查(即超声产前筛查),主要在妊娠16~24周进行;③HI级产前超声检查:包括中、晚期妊娠系统胎儿超声检查(即超声产前诊断)和针对性(特定目的)超声检查。
要明确告知孕妇产科超声检查不能发现所有胎儿畸形。
妊娠18~24周时超声应当检查出的致命胎儿畸形包括无脑儿、严重脑膨出、严重开放性脊柱裂、严重腹壁缺损及内脏外翻、单腔心、致命性软骨发育不良。
一、人员要求、从事产前超声检查的医师必须具有执业医师资格;承担中、晚期妊娠系统胎儿超声检查的医师还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①大专以上学历,而且具有中级以上超声医学专业技术职称,接受过产前诊断的系统培训;②在本岗位从事妇产科超声检查工作5年以上,接受过产前超声诊断的系统培训。
二、设备要求、实时超声诊断仪。
承担中、晚期妊娠系统胎儿超声检查的单位,应具有一台以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并配有图像记录设备。
三、超声检查标准(一)早期妊娠一般产前超声检查(I级产前超声检查)。
1、检查内容:确定宫内孕、诊断多胎妊娠、评估孕周、排除妊娠有关异常(异位妊娠、葡萄胎、阴道出血)、排除其他妇科疾患(盆腔肿块、子宫畸形)、辅助绒毛活检等。
2、检查方法:经腹部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
3、检查项目:胎囊(大小、形状、位置)胎芽(头臀长、胎心搏动)子宫、双附件(二;中、晚期妊娠一般产前超声检查(I级产前超声检查)。
产前超声检查技术规范为了规范产前超声检查和诊断技术,提高产前超声检查质量,根据《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和卫生部《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结合产前超声检查国际进展、国内现状以及实际情况,在广泛征询意见的基础上,现提出修改稿,修改稿主要增加了早孕超声筛查规范内容以及对产科超声检查医生的操作培训要求。
供各级医院在产前超声操作培训及检查时参考。
一、产前超声检查分级和定义(一)胎儿生长测量超声:包括早期妊娠超声检查和中、晚期妊娠一般超声检查。
主要对胎儿的生长发育进行大致评估,为产科临床提供一些有意义的诊断依据。
不涉及胎儿畸形排查,除早期妊娠超声检查外,中、晚孕胎儿生长测量超声不涉及孕母妇科情况排查。
(二)胎儿产前筛查超声:指在妊娠18~24 周内时对胎儿进行系统的超声检查。
主要观察胎儿重要器官的形态结构,以便发现胎儿是否有致死或严重致残性畸形,包括卫生部要求排查的无脑儿,脑膨出,开放性脊柱裂,单腔心、胸腹壁缺损伴内脏膨出和致死性软骨发育不全 6 大胎儿致死性畸形。
有条件的孕妇应在孕24 周前进行一次系统超声产前筛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有机会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或对发现的异常有一个合理解释。
(三)胎儿产前诊断超声:指在妊娠各期对胎儿生长测量超声或筛查超声发现的问题进一步检查和分析,对胎儿是否存在严重发育缺陷做出最终结论或合理解释。
胎儿产前诊断超声需有严格的适应症,依循卫生部2003 年颁布的《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的要求,在有产前诊断资质的医疗单位,由资质的产前诊断人员双签名发布超声产前诊断报告。
(四)胎儿针对性超声:指仅针对某一胎儿脏器或某一系统进行超声检查,不涉及胎儿其他器官检查。
1、在妊娠中、晚期孕妇,以往超声检查发现有非致命性胎儿畸形或异常、腔室容积改变的随访等。
需注明检查脏器。
2、胎儿心脏超声检查二、各级产前超声检查内容、标准和注意事项(一)胎儿生长测量超声1、早期妊娠生长测量超声检查(1)检查内容:观察妊娠囊部位,是否多胎妊娠,评估孕周等。
河北省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超声筛查诊断技术规范(试行)为加强全省先天性心脏病综合防治工作,根据《母婴保健法》(主席令第33 号)、《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33 号)、《卫生部关于印发<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相关配套文件的通知》(卫基妇发〔2002〕307 号)、《河北省卫生厅关于下发<河北省产前筛查技术管理办法(修订稿)>的通知》(冀卫妇字〔2007〕17 号)、《河北省卫生厅关于下发<河北省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技术规范(试行)>的通知》(冀卫妇〔2009〕24 号),结合全省产科超声检查工作现状,制定本规范。
一、筛查、诊断分级为提高我省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产前超声筛查率,全省先心病产前超声筛查、诊断推行三级服务体系。
I级即一般先心病产前超声检查,由县级以上非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医疗机构承担;口级即先心病产前常规筛查,由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许可的产前筛查机构承担;川级即先心病产前系统筛查,由省卫生计生委许可的产前诊断中心、分中心承担;W级即胎儿超声心动图专项检查,由河北省胎儿先心病超声诊断中心、河北省产前诊断中心承担。
二、人员要求(一)1级1.具有执业医师执业资格;2.接受过产前超声筛查诊断系统培训、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超声检查系统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3.掌握胎儿发育各阶段器官的正常超声图像,对常见的严重体表畸形、内脏和心脏畸形有一定的了解和识别能力。
(二)n 级1.具有执业医师执业资格;2.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从事妇产科超声工作 5 年以上;3.接受过产前超声筛查诊断系统培训、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超声检查系统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4.熟练掌握胎儿发育各阶段器官的正常与异常超声图像,能鉴别常见的严重体表畸形、内脏和心脏畸形。
(三)川级1.具有执业医师执业资格;2.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从事妇产科超声工作 5 年以上;3.接受过产前超声筛查诊断系统培训、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超声检查系统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4.熟练掌握胎儿发育各阶段器官的正常与异常超声图像,能鉴别常见的严重体表畸形、内脏畸形;能识别各种简单、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特征和表现;熟知先天性心脏病在整个孕期的特点和变化规律,了解胎儿超声心动图的局限性;能够综合应用各种超声心动图技术包括二维、M 型、脉冲多普勒、连续多普勒、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三维等,对正常和异常的胎儿心血管系统作出评价;掌握胎儿发育过程中各个阶段心血管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发育进程;掌握胎儿心律失常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并能作出正确的评价;掌握超声的生物学效应及其在胎儿检查中的应用原则;掌握孕期母胎的生理学变化以及熟知母亲的状况会影响胎儿的发育;熟悉产科诊断的最新进展,包括目前孕期可以选择应用的各种有创和无创检查;了解不断发展的胎儿心血管介入诊断与治疗的进展及疗效。
(四)W级1.具有执业医师执业资格;2.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从事心脏超声工作5年以上;3.接受过产前超声筛查诊断系统培训、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超声检查系统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4•同III级要求;5.熟练掌握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分型,各型先天性心脏病的量化诊断标准和预后评估指标。
三、设备要求开展一般先心病产前超声检查(I级)的机构应配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配备成人心脏探头和成人腹部探头。
开展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超声筛查(H级)、先心病产前系统筛查(川级)和胎儿超声心动图专项检查(W级)的机构应配备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仪器设置要求具有胎儿超声心动图(胎儿心脏)检查的专门预设置,具有应用局部放大功能,使心脏图像占据整个图像的一半或者1/3以上,具有彩色和二维双屏显示功能,具有对低速血流敏感的血流显像技术。
仪器配备成人心脏探头、成人腹部探头、小儿腹部探头、高频线阵探头、经腹三维容积探头。
具有完整的图像记录系统和图文管理系统,供图像分析和资料管理四、管理要求(一)严格执行国家卫计委《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的决定》,严禁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
(二)不具备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医疗保健机构,应在提供孕期保健服务过程中开展一般性的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超声检查,发现可疑病例应及时向产前筛查机构转诊,产前筛查机构发现异常病例应及时将其转诊至先心病产前诊断机构(名单见附件1)。
转诊机构应出具《河北省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超声转诊单》(附件2)。
接受转诊机构应对转诊病例提供相关服务,并将诊断结果及时反馈。
(三)规范因医学需要终止妊娠的管理,经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患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需终止妊娠的,须经先心病产前诊断机构多学科综合评估,并告知孕妇医学建议,在知情选择的前提下确定后续处理。
(四)对产前疑有先心病的胎儿,须经具有先心病产前诊断资质的机构进行预后评估并出具医学意见,能够治疗的在征得孕妇同意后进行产后诊治随访,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填写《河北省胎儿先心病超声诊断随访记录》(附件3)。
(五)服务告知。
将本机构开展的产科超声检查服务内容告知孕妇,产前诊断和专项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应与服务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附件4)。
五、技术要求(一)一般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超声检查(I级)1.适应症适合妊娠18-28 周所有孕妇。
2.检查内容(1)解剖概况:包括确定胎儿数目、胎位,胃和内脏的位置,心脏的位置。
(2)心脏切面:上腹部横切面、四腔心切面、左心室流出道切面、右心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以上切面留图)(3)测量参数:通过心房及心室壁M 型曲线及心房心室多普勒血流曲线评估胎儿心律及心率,测量心房、心室横径、主肺动脉、升主动脉直径(以上测量切面均需留有二维图和彩色血流显像图。
(4)评价心脏对称性,心房-心室连接,主动脉、肺动脉的空间方位。
2.注意事项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超声I级筛查不作先心病诊断,若检查医师发现胎儿心脏异常时,超声报告需作出具体说明,并转诊或建议做川级胎儿先心病检查。
(二)先天性心脏病产前筛查(H级)1.适应症①妊娠18-28周所有孕妇,②经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超声I 级筛查发现或疑诊有胎儿先心病者,③发现胎儿其他脏器结构异常的孕妇。
2.检查内容(1)解剖概况:包括确定胎儿数目、胎位,胃和内脏的位置关系,心脏的位置。
(2)心脏切面:上腹部横切面、腔静脉长轴切面、四腔心切面、左心室流出道切面、右心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主动脉弓长轴切面、动脉导管弓长轴切面(以上切面留图)(3)测量参数:通过心房及心室壁M 型曲线及心房心室多普勒血流曲线评估胎儿心律及心率,测量心房、心室横径、主肺动脉、左肺动脉、右肺动脉、升主动脉、动脉导管直径、卵圆孔开口大小、卵圆孔瓣长度、二尖瓣、三尖瓣、肺动脉瓣、主动脉瓣、动脉导管、主动脉弓峡部、静脉导管血流速度(以上测量切面均需留有二维图和彩色血流显像图)。
(4)评价心脏对称性,心房-心室连接,主动脉、肺动脉的空间方位。
2.注意事项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超声口级筛查应检查胎儿心脏解剖结构,如有异常应做出先心病的初步诊断建议到川级筛查中心作出诊断,胎方位、羊水量、母体因素等可能影响超声检查结果,超声报告需作出说明。
(三)先天性心脏病产前系统筛查(川级)1.适应症①妊娠18-28周孕妇,②经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超声I级和H级筛查发现或疑诊有胎儿先心病者、③发现胎儿其他脏器结构异常的孕妇。
2.检查内容(1)解剖概况:包括确定胎儿数目、胎位,胃和内脏的位置关系,心脏的位置。
(2)检查流程①胎儿左右判定②内脏位置判定③心脏位置判定④心房位置判定⑤心室襻判定⑥心房心室连接关系判定⑦心室大动脉连接关系及位置判定⑧肺静脉与心房连接关系判定(3)心脏切面:上腹部横切面、胸部横切面、四腔心切面、左心室流出道切面、右心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上、下腔静脉长轴切面、主动脉弓长轴切面、动脉导管弓长轴切面、心室短轴切面、右室流入道切面、肺动脉分叉切面、心底大动脉短轴切面(以上切面留图)。
(4)测量参数:通过心房及心室壁M 型曲线及心房心室多普勒血流曲线评估胎儿心律及心率,测量心房、心室横径、主肺动脉、左肺动脉、右肺动脉、升主动脉、动脉导管直径、卵圆孔开口大小、卵圆孔瓣长度、二尖瓣口、三尖瓣口、肺动脉瓣口、主动脉瓣口、动脉导管、主动脉弓峡部、静脉导管、上、下腔静脉、左、右肺静脉血流速度(以上测量切面均需留有二维图和彩色血流显像图)。
3.注意事项: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超声川级系统筛查可以作出先心病诊断,但不作预后评估和指导。
(四)胎儿超声心动图专项检查(W级)1.适应症①妊娠18-28周孕妇;②经先天性心脏病产前系统筛查级)发(川现有胎儿先心病者;③发现胎儿其他脏器结构异常的孕妇。
2.检查内容同川级先天性心脏病产前系统筛查。
3.注意事项( 1 )作出胎儿先心病诊断并联合产前诊断专家组作出预后评估、提出医学建议,作好流行病学调查和病例追踪随访工作。
(2)按产前诊断规范要求出具检查报告。
附件1:河北省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诊断机构名单一、河北省产前诊断中心(3 所)河北省人民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唐山市妇幼保健院二、河北省产前诊断分中心(9 所)石家庄市妇产医院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承德市妇幼保健院张家口市妇幼保健院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保定市妇幼保健院沧州市妇幼保健院邢台市妇幼保健院邯郸市妇幼保健院三、河北省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超声诊断中心(1 所)河北省儿童医院附件2:河北省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超声转诊单转诊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诊时间:______ 年月日联系人: ___________ 联系电话: _______________ Emai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诊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诊时间:______ 年—月—日附件3:河北省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超声检查随访记录先心病产前筛查/诊断机构:附件4: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知情同意书1.超声是一种无创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技术,但超声仪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是一种万能的检查。
2.超声是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不同于病理检查。
超声诊断意见不等同于病理学诊断。
3.超声检查受被检者、孕周、胎儿体位、羊水、胎儿活动以及胎儿骨骼声影等多因素影响,心脏某些切面或部位可能无法显示或显示不清。
4.某些胎儿心血管畸形是动态形成的过程,需要动态检查,在一定程度时尚不为超声所显示,如部分肺动脉瓣或主动脉瓣狭窄、轻中度主动脉缩窄,心室发育不良等。
5.胎儿心脏血流动力学与出生后婴儿和成人完全不同,例如,胎儿时期卵圆孔开放和动脉导管开放是胎儿的生命通道,因此,产前无法诊断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
胎儿左右室压力相差较小,产前小的室间隔缺损无法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