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室就诊流程图
- 格式:doc
- 大小:28.21 KB
- 文档页数:1
医院就诊流程图一、挂号1. 患者到达医院前台,提供个人身份证件等信息。
2. 前台工作人员核对患者身份信息,并分配就诊卡。
3. 患者填写挂号表格,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病情描述等。
4. 患者缴纳挂号费用,获取挂号号码。
二、候诊1. 患者根据挂号号码,在候诊区等待。
2. 医院通过大屏幕或者呼叫器显示挂号号码,提醒患者就诊。
3. 患者听到自己的号码后,前往对应诊室就诊。
三、医生就诊1. 患者进入诊室,医生核对患者个人信息。
2. 医生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问诊,问询病情、症状等。
3. 医生根据患者病情,进行体格检查或者要求特殊检查。
4. 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并向患者解释。
5. 医生开具药方或者检查单,告知患者如何使用药物或者进行检查。
四、药房取药1. 患者根据医生开具的药方,前往医院药房。
2. 患者将药方交给药房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核实药品信息。
3. 患者缴纳药费,药房工作人员提供药品给患者。
五、检查与化验1. 患者根据医生的要求,前往医院指定的检查科室或者化验室。
2. 患者提供医生开具的检查单或者化验单,工作人员核对信息。
3. 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检查或者化验。
4. 检查或者化验结果生成报告,交由医生进行解读。
六、复诊与随访1. 患者根据医生要求,按照预约时间前往医院复诊。
2. 医生对患者进行再次问诊和检查,评估治疗效果。
3. 医生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4. 医生安排患者进行随访,定期追踪治疗效果。
七、结算与离院1. 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前往医院结算中心。
2. 结算中心工作人员核对患者的费用明细。
3. 患者缴纳相应费用,工作人员提供发票和费用结算证明。
4. 患者离开医院,完成就诊流程。
以上为普通医院就诊流程的标准格式文本,实际流程可能因医院的规模、科室设置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参考。
医院就诊流程图一、挂号流程1. 患者到达医院前台,提供个人身份证件,如身份证或者就诊卡。
2. 前台工作人员核对患者身份信息,确认患者基本信息。
3. 患者选择挂号科室,如内科、外科、妇产科等,并告知前台。
4. 前台工作人员根据患者选择的科室,为患者办理挂号手续,生成挂号号码。
5. 患者支付挂号费用,可以选择现金支付或者刷卡支付。
6. 前台工作人员将挂号号码和相关信息告知患者,指示患者前往等候区等待叫号。
二、候诊流程1. 患者根据挂号号码,在等候区等待叫号。
2. 医院通过电子显示屏或者呼叫系统,按顺序叫号,患者根据自己的号码前往医生诊室。
3. 患者进入医生诊室后,医生会问询患者病情、症状等详细信息,并进行初步检查。
4. 医生根据初步检查结果,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X光等。
5. 患者根据医生的指示,前往医院指定的检查科室进行相应的检查。
6. 检查科室完成检查后,将检查结果反馈给医生。
三、诊断和治疗流程1. 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 医生向患者解释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回答患者的疑问。
3. 患者根据医生的建议,决定是否接受治疗,并支付相应的治疗费用。
4. 患者前往医院指定的治疗科室,接受治疗。
5. 治疗结束后,患者可能需要购买医院开具的药物或者器械,可以前往医院药房或者设备中心购买。
6. 患者根据医生的要求,定期复诊,进行病情跟踪和调整治疗方案。
四、结算和离院流程1. 患者完成所有就诊和治疗流程后,前往医院财务处进行结算。
2. 财务处工作人员核对患者的医疗费用清单,收取相应费用。
3. 患者可以选择现金支付或者刷卡支付,也可以使用医保卡进行结算。
4. 财务处工作人员提供结算凭证和发票给患者。
5. 患者根据医生的要求,如有需要,可以领取病历、化验单、检查报告等相关资料。
6. 患者离开医院,结束就诊流程。
以上是医院就诊流程的标准格式文本,提供了挂号、候诊、诊断和治疗、结算和离院等流程的详细描述。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消化内镜(胃镜、肠镜、无痛胃镜、无痛肠镜、超声内镜)检查流程1. 挂号到消化科(或相关科室)就诊。
2. 医生开内镜申请单和血液化验单。
3. 抽血(二层门诊注射室,要求空腹),2个工作日后取化验结果(并带上内镜申请单)。
4. (取化验后)到消化内镜室预约(门诊二层电梯间西南侧)。
5. 申请了无痛内镜检查的患者,(取化验后)挂号到麻醉科麻醉前评估门诊就诊,进行麻醉评估,评估合格的患者随后到消化内镜室预约无痛内镜。
6. 预约后,请仔细阅读相关检查注意事项。
7. 检查当天带上化验单,接受无痛内镜检查的患者还应带上麻醉评估相关单据。
注:血液化验单包括血常规、肝功能(无痛内镜至少为肝肾功能)、HBsAg、抗-HCV、抗-HIV。
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标准细则-消化内科1作者:管理中心来源:发布日期:2010-4-28点击次数:658消化内科细则消化内科是研究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及胰腺等疾病为主要内容的临床三级学科。
消化内科疾病种类繁多,医学知识面广,操作复杂而精细。
消化内科受训医师必须获得内科专科医师资格(或接受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方可接受本阶段培养。
消化内科医师培养阶段为期3年。
本细则包括消化病学相关的各方面的知识和技术要求,分为胃肠病、肝病、胰胆疾病、内镜和其它疾病5个部分。
一、培养目标通过全面、系统、严格的培养,使受培训医师在完成培训计划以后,能够系统掌握消化内科疾病相关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和专科技能,达到独立从事诊治消化内科各项疾病临床医疗服务的能力。
并为其它科室提供相关的专科咨询。
具有一定的外语、教学、科研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1.系统掌握消化内科学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理论,了解国内外新进展,并能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2.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熟练地掌握消化内科学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技能,能独立实施患者的管理、操作及部分消化内科专业疑难病的处理。
3.能对接受内科住院医师培训的医师进行业务指导,并能担任指导本科生的临床教学工作。
消化内镜中心工作流程(暂定版)(WORK FLOW)门诊病人内镜检查流程:1 门诊就医后,就医医生依据病情开具患者所需进行的内镜检查项目(如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等)和与检查项目相关的药物(盐酸利多卡因胶浆或盐酸利多卡因凝胶)、化验单(感染性筛查指标).2患者持就医检查费用及内镜检查申请单到门诊收费处缴费后,别离到门诊药房取局部麻药及门诊化验室抽血化验。
3患者持内镜检查申请单到内镜中心预约内镜检查时刻。
4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患者于检查当日晨空肚到内镜中心报到,并携带所检查项目的检查申请单及盐酸利多卡因胶浆。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至少空肚8小时);下消化道内镜检查患者需提前三天开始少渣饮食而且遵医嘱按时服用泻药,做好肠道预备后,于检查当日携带内镜检查申请单到内镜中心报到。
5 内镜中心分诊护士负责检查、查对每一名病人的内镜申请单、大病例、化验单(感染性筛查指标)、就医记录。
资料齐全后将病人信息送到内镜中心检查室,然后依照前后顺序安排病人做好检查前的预备工作:上消化道病人含服盐酸利多卡因胶浆或是安排下消化道检查的病人及时预备检查。
6病人进入检查室同意内镜检查,操作医生依据病情对病人进行检查和相关医治。
7内镜检查结束后,操作医生告知病人内镜检查结果、检查后注意事项、吩咐病人及时门诊复诊并及时书写及打印内镜报告,签名后将内镜报告放入病人的病历。
8内镜检查结束后,病人需持内镜下所做的检查单、化验单、病理单等缴费单到收费处缴费后返回内镜中心,标本送到病理室(病理室告知病人取结果的时刻)。
9 内镜检查结束后,病人择期到门诊挂号复诊。
10年龄大于50岁病人需做心电图。
住院病人内镜检查流程:1 由病人所在病房的主管医生提出内镜检查申请,联系内镜中心进行预约。
2 病房主管医生提前安排病人检查感染性筛查指标,年龄大于50岁需做心电图等化验、检查项目。
3 病房主管医生负责安排下消化道内镜检查的病人提前三天少渣饮食,而且正确服用泻药,做好肠道预备。
内镜中心预约流程简介目前仅可开2台主机,每天预约量上限:胃镜50台,肠镜16台;如有内镜下治疗,通常需住院进行,具体与消化科门诊医生联系;如超过预约量,需加做胃肠镜,请与内镜中心服务台联系;1. 普通胃镜一般无需预约,开立申请单后可直接至内镜中心服务台登记后当日排队进行胃镜检查,但应注意:①检查前至少6个小时不能吃任何食物及水:上午检查前一天晚上22点开始禁食和水;下午检查早上可进食少量稀早餐,但是8点后禁食和水;②有高血压病的患者,请于检查当日晨起后尽早以一口水将平素需口服的降压药吞服;注意:①有HbsAg+者需特别申报;②如同时开立了上腹部B超,应先行B超检查,以免内镜检查时气体干扰B超结果;2. 普通肠镜检查均需开立好检查申请单及清洁肠道用药常用恒康正清3盒,消泡剂如二甲硅油或西甲硅油1瓶后至内镜中心服务台预约检查时间,如能在早晨9点前开始清肠,开立当日可以进行检查,否则当日无法进行检查;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检查时间:肠镜一般在下午进行,如特殊需要上午检查,请前一天晚上18-19点开始服泻药,之后可适当饮水,并服用消泡剂,直至排出大便为清水样;下午检查者,检查当日晨6-7点开始服泻药,余同上;②检查前一天进食半流质,如豆浆、汤、稀粥、面条等,禁食粗纤维蔬菜等不消化食物;如有便秘者,则需检查前2-3天进食半流质,并服缓泻剂使大便通畅后,再按预约时间洗肠;③有高血压病的患者,请于检查当日晨起后尽早以一口水将平素需口服的降压药吞服;3. 无痛胃镜检查需至内镜中心服务台登记预约,一般可当日检查,准备工作除如普通胃镜检查要求外,还需注意:① 检查前晚清淡饮食,当日空腹禁食禁水,疑有胃潴留者,请与内镜中心服务台联系②携带近期一个月内的心电图报告单用于麻醉师评估麻醉风险,无心电图报告者通常不予麻醉;③至少需一名家属陪同,当日不能驾车;4. 无痛肠镜检查准备程序同普通肠镜检查准备程序,但事先需到内镜中心预约检查时间,通常无法在开立当日进行检查;同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① 上午检查者,前一天晚上18-19点开始服泻药,晚24点后禁食和水;下午检查者,检查当日晨6-7点开始服泻药,但是9点以后禁食和水;② 携带近期一个月内的心电图报告单用于麻醉师评估麻醉风险,无心电图报告者通常不予麻醉;③至少需一名家属陪同;5. 普通胃镜+肠镜通常无法在预约当日进行检查,注意事项参考普通肠镜检查的注意事项;6.无痛胃镜+肠镜检查通常无法在预约当日进行检查,注意事项参考无痛肠镜检查的注意事项;7.13C呼气试验开立后可于当日直接至内镜中心进行检查,通常空腹检测;注意:检查前4内服用抗生素,2周服用PPI类药物,如奥美拉唑等,易出现假阴性结果;8. 息肉相关注意事项:①如为门诊检查病人发现息肉,在无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结果时,出于安全考虑,原则上不予内镜下治疗;数量在3个以下、小的粘膜隆起<0.3cm通常会予以内镜下活检钳夹除术并送病理检查,超出此范围者需住院重新行内镜下治疗;②如为住院检查病人来内镜中心检查时请携带好住院病历,如检查过程中偶然发现息肉,如果息肉较大或较多,在无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结果时,出于安全考虑,原则上不予内镜下治疗,需补充化验结果后重新行内镜下治疗;如果数量在3个以下、粘膜隆起直径<0.5cm,检查者将根据病人既往病史及一般情况进行评估,并与患者家属沟通后考虑是否予以EMR或ESD术治疗;9. 相关内镜下治疗,如氩离子凝固术APC、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狭窄病变扩张术、支架植入术等需提前1-2天提交治疗申请单到内镜中心服务台登记预约;10. 关于病理活检及交费手续办理:①胃镜检查者一般常规活检胃粘膜行病理检查,活检后应注意观察出血情况;②病理标本由内镜中心工作人员统一送病理科,门诊检查病人需另交纳病理检查费,待7个工作日后到内镜中心取病理报告即可;住院病人病理费用在住院费用中扣除,病人检查完后无需再去缴费,可直接回病房;。
一、消化内镜诊疗冷静/麻醉的设施要求〔一〕消化内镜诊疗冷静/麻醉的园地与设备要求开展消化内镜诊疗冷静/麻醉除应符合常规消化内镜室的根本配置要求以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1.每单元诊疗室面积宜不小于15 平方米。
2.每单元诊疗室除应配置消化内镜根本诊疗设备外,还应符合手术麻醉的根本配置要求,即应配备常规监护仪〔包含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和无创血压〕、供氧与吸氧装置和单独的负压吸引装置、静脉输液装置、常规气道治理设备〔麻醉机或简易呼吸囊、麻醉咽喉镜与气管内插管用具等〕和常用麻醉药物如丙泊酚、依托咪酯、咪达唑仑、阿片类药物等以及常用的心血管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碱、去氧肾上腺素等。
经气管内插管全麻下消化内镜操作时间较长或高危患者还应配有麻醉机,并考虑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和〔或〕有创动脉压力。
消化内镜操作地域须配备麻醉机、困难气道处理设备和抢救设备如心脏除颤仪以及常用急救药品如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利多卡因等和拮抗药如氟马西尼和纳洛酮。
3.具有独立的麻醉恢复室或麻醉恢复地域,建议麻醉恢复室与内镜操作室床位比例不低于1:1,并根据受检患者数量与冷静/麻醉性质设置面积。
其设备应符合麻醉恢复室的根本要求,即应配置常规监护仪、麻醉机和〔或〕呼吸机、输液装置、吸氧装置、负压吸引装置以及急救设备与药品等。
〔二〕人员配备与职责消化内镜诊疗的轻度、中度冷静可由经过特意冷静培训的医师下达医嘱,并可由经过特意冷静培训的护士实施。
消化内镜诊疗的麻醉/深度冷静应由具有资质的麻醉科医师负责实施。
根据消化内镜患者受检人数与受检方法以及冷静/麻醉的性质合理配备麻醉医师人数。
建议每个单元操作室配置至少1 名麻醉科高年资住院医师和1 名麻醉科护士,其中麻醉科护士负责麻醉前打算和冷静/麻醉记录、协助冷静/麻醉治理;麻醉恢复室的麻醉科护士数量与床位比宜为1:2~4 配备,负责监测并记录患者麻醉恢复情况。
二、消化内镜诊疗的冷静/麻醉门诊制度1.凡进行消化内镜诊疗的患者都必须由麻醉科医师进行评估。